- 相關推薦
周公誡子注釋及原文
作者陳師道因家境貧寒,無力養(yǎng)活妻兒。其岳父在元豐七年攜師道之妻及三子同赴四川,陳師道因母老,不能同往,待生活好轉,一家人始得重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周公誡子翻譯及原文,歡迎來參考!
【原文】
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
【注釋】
恭:肅敬,謙遜有禮.
榮:榮華顯貴.
儉:行為約束而有節(jié)制,不放縱.
尊盛:位高勢盛.
貴:地位顯要。
畏:同“威”,威嚴。
聰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聰慧,明智.
愚:愚拙,不巧偽.
哲:明智,聰明.
博聞強記: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由:奉行,遵從.
慎:謹慎,慎重.
卑:低下 。
【翻譯】
周成王將魯國土地封給周公姬旦的兒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誡兒子說:“去了以后,你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就怠慢人才。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輕的了?墒窍匆淮晤^,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發(fā);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接待賓客,(即使這樣)還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聽說,品行高尚仍常懷恭敬之心的人,必享榮耀;封地遼闊,物產(chǎn)豐富,仍能保持勤儉的人,他的生活必定安定;官職位高勢盛,仍然保持謙卑的人,是真正高貴的人;人口眾多、軍隊強大,仍能常懷敬畏之心,防備外患的人,必是勝利的人;自身聰慧、明智但仍覺得自己愚笨的人,是富有哲思的人;見聞廣博,記憶力強,但仍覺得自己見識淺陋的人,是一個有智慧的人。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即使尊貴如天子,富裕得擁有天下,便是因為奉行尊崇這些品德。不謙虛謹慎從而失去天下,(進而導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紂就是這樣。(你)能不慎重嗎?”
【文章評析】
六種謙德
《周公誡子》中提到的六種“謙德”,對現(xiàn)代仍有借鑒意義:一個人尊敬別人,寬以待人,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一個國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儉節(jié)約,這樣國家才會更發(fā)達,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個人身居要職,就仍要有一種謙虛的美德,不能認為自己是高高在上,這才是真正的高貴;一個國家,科技發(fā)達,兵強馬壯,別國才不敢侵犯,自己就會立于不敗之地;一個人學識淵博,聰明睿智,但仍要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不可狂妄自滿,驕傲自大,這才叫真正的聰明。
禮賢下士
“禮賢下士”的意思。禮:以禮相待;賢: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下士:降低身份結交有見識有能力的人。語出《新唐 書.李勉傳》,指尊待賢人和結交群士。
在本文中,周公誡子的觀點是“子勿以魯國驕士”,也就是要兒子做到禮賢下士,并且指出自己輔政“握發(fā)吐哺”,做到了禮賢下士。古今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如劉備的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方能建立蜀國等等。我們不難看出,古代明君都是能做到禮賢下士的,驕士多是昏庸之君。所以現(xiàn)在的領導者,更應該禮賢下士,只有尊重人才,善待人才,我們的事業(yè)才能發(fā)展,社會才能進步。
【作者簡介】
作者:韓嬰,約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30年,西漢今文詩學“韓《詩》學的開創(chuàng)者。燕(治今北京)人西漢文、景、武三帝時為官,文帝時任博士,景帝時官至常山太傅,后人又稱他韓太傅。
韓嬰是當時著名的儒學學者,他講學授徒寫成很多著作,其中有《韓故》、《韓詩內(nèi)傳》、《韓詩外傳》、《韓說》等。韓嬰講授、注釋《內(nèi)經(jīng)》有許多獨到之處,世稱"韓詩",與轅固生的"齊詩"、申培的"魯詩"并稱"三家詩"。
韓嬰還對《易經(jīng)》很有研究,做過很多注釋,著有《周易傳韓氏三篇》,但未能流傳于世。
【周公誡子注釋及原文】相關文章:
周公誡子原文及譯文賞析11-28
周公誡子的原文和翻譯12-18
文言文《周公誡子》的原文及翻譯11-11
文言文周公誡子原文及翻譯04-10
文言文《周公誡子》原文及翻譯02-24
周公誡子書原文及翻譯11-24
誡子書原文及翻譯加注釋08-10
誡子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12
《誡兄子嚴敦書》馬援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7
(熱門)誡子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