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時間:2024-03-22 10:31:08 賽賽 稿件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通用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有利于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那么什么樣的評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1

          《課程標準》要求:品德與社會學科要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大膽改革課堂教學,營造開放式氛圍,實施開放式教學,就要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打破課堂局限,放手讓學生參與實踐,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品德與社會課的針對性,實效性。如何讓這一新的理念在我們的品德課堂教學中得到體現(xiàn)?新課標指導下的品德課堂應如何凸現(xiàn)課堂的開放性,實施的活動性,讓學生個性展現(xiàn),靈性飛揚呢?今天就柳娟老師執(zhí)教的《品德與社會》中的一文《天生我材必有用》談幾點自己的感受。

          從柳娟老師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明確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同學尋找身上的優(yōu)點,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珍視自己,熱愛自己,培養(yǎng)自己的自信。

          一、 精心設計活動,綻放生命活力

          新課程強調(diào)教學過程是師生間教與學的溝通和交往的多維活動,教學設計重在設計兒童的活動,在活動中體現(xiàn)兒童的主體性,突出兒童的個性,解放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告訴我,我會忘記,讓我看,我會記得,讓我參加,我會理解”這句話深刻地揭示品德與社會的實質(zhì)就是引導學生感受。本課教學設計,教師將活動巧妙引入課堂。

          1、形式多樣,活動有效

          課堂教學活動應是師生有效、高質(zhì)量的多項活動,作為教師,應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教學活動、情境,刺激維持學生的有效活動,生活貼近兒童,深受學生喜歡。如一開始的“超級猜猜猜”引起學生極大的好奇心;“打開抽屜里神密(秘)的信封”更是讓同學興奮不已;“尋寶摘星”讓每個同學非常專注地、投入地、努力地尋找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尤其是在和同學、老師一起分享自己閃光點時更是心情激動,情緒非常熱烈。有一位同學激動地(得)還上去和柳老師擁抱;從這一情景我們就已看到學生的情感通過活動得到了激發(fā),賞識了自己;為自己有這么多的優(yōu)點而感到自豪。到最后的一個活動,“給福利

          院的孩子帶(送)溫暖”,柳老師要求學生上臺展示,同學們的`特長得到了更好地(的)發(fā)揮,紛紛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戲,有表演越劇,歌舞組合,手工閃亮登場。臺下的同學則興致勃勃地欣賞著同學。由學生喜愛的活動作引領,課堂成了師生交往的舞臺。

          2、尊重學生,把每個活動做實做透

          課堂教學活動如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快樂發(fā)展,具有成效的發(fā)展目標呢?關鍵在把每個課堂教學活動做足,做透。如學生活動第四關“給福利院小朋友送溫暖”的才藝展示時,第一組上臺表演越劇的同學,在第二次表演時,不成功,柳老師鼓勵他們,用微笑的眼神欣賞著他們,直到同學認為滿意,再如“手工組閃亮登場”的幾位同學,開始一上前表示膽怯,還有一個同學說“不敢”時,柳老師沒有像某些老師那樣讓他們再下去準備,而是非常熱情地引導、鼓勵,并問他們?yōu)槭裁词鞘止そM?讓每位同學感到他們手工組的了不起,最后也大膽地在同學面前展示了自己。

          3、教師融入活動,成為活動的一員

          活動過程中,柳老師重視與學生的平等交流。教師在課堂上既是活動的組織者,又是參觀者,活動因有教師的參與才會有向心力,凝聚力,如課堂上,學生在忙著好奇地看抽屜里的信紙時,老師也微笑得走過去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悅,當同學們把信中的內(nèi)容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時,老師也參與到其中的某些小組和他們一起分享快樂。有一位女同學還當場抱住柳老師,這足以說明同學為自己有這么多的優(yōu)點已感到激動萬分,再如,同學們在進行“尋寶摘星”的活動時,某些同學可能有點疑惑,這時柳老師會蹲下身子及時引導點撥。這樣的品德課,才是師生共同上演的生動的“人生”戲,更應是學生幸福成長的樂園。

          二、 有效運用資源,演繹課堂精彩

          品德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然而在品德教材中卻只選取了兒童生活中有代表性的材料,以幾張圖片和幾句文字說明等“范例”簡單呈現(xiàn),因此資料的整合運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品德教學中顯得尤其重要,課堂上柳老師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膽開發(fā)、利用課程資源。首先是善用生活資源,學生是課程資源的主體,因此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應關注學生的生活,“生活即課堂”,教師從學生感興趣的資料入手,讀媽媽、爸爸、老師和同學寫給自己的信,回憶生活中的往事,尋找自己被別人發(fā)現(xiàn)的優(yōu)點,再把學校附近的福利院引進課堂,讓學生把自己的特長,優(yōu)點展示給他們看,讓他們和自己一起分享快樂。其次是巧用其他學科資源,如媒體資源——音樂,當同學們在認真地尋寶摘星時,配上了和情的音樂,渲染氛圍,最后以同學們興趣、易懂的一首小詩入手,并大聲喊“我能行”,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三、 重視課堂孩子的點滴亮點,精彩評價讓課堂生輝

          評價本身也是一個教學過程,是幫助學生學習新知,形成技能,提高素養(yǎng)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首先柳老師評價角度是多元,課堂上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注重學生的感受。其次教師的評價具有激勵性,如“同學們,表演得怎么樣,再看一遍”,“老師特別感到自豪”,“把自己的優(yōu)點大聲地讀出來,讓老師和同學一起分享”,再次評價具有啟發(fā)性,如當最后一組上臺的同學說沒有什么特長,但會打掃衛(wèi)生,為了避免其他同學的輕視,柳老師馬上提問“你們?yōu)槭裁磿氲酱驋咝l(wèi)生?”同學們馬上說掃地和其他才藝展示一樣都是為大家服務。柳老師馬上鼓掌,并為他們感到自豪,讓每位同學覺得自己是最好(的),天生我才(材)必有用。

          四、 商榷之處

          在“以人為本”的品德課程(堂),教師要貫徹這一理念,活動時一定要求學生全面參與,更應關注“弱勢群體”,在同學們大聲讀自己優(yōu)點時,能否刻意或故意指名幾個,平時成績不太好的學生,讓他們說說自己的特長,讓其他學生引起重視、關注,讓天下人知道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

          縱觀品德課程,讓我們明白品德課堂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應該是“一朵云去推動另一朵云,一棵樹去撼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去撞動另一個靈魂”,只有當我們?yōu)閷W生打開一扇窗,引領他們?nèi)ハ硎苌砷L的絢麗和燦爛時,兒童的德性才會在生活中萌芽,在課堂上飛揚,我們的品德教學才會流光溢彩!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2

          最近聽了兩位老師的品社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著前兩位兩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老師一邊觀看優(yōu)美圖片,一邊聽著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一邊聽老師的介紹,聲情并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的向往,平添幾分優(yōu)美的氣氛。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各位老師都通過那優(yōu)美的聲音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陶冶,喚醒了學生美的感受。

          二、使用課件、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diào)控是第二位的。著眼于學生自主發(fā)展的品社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后教、先讀后導、先練后訓、先放后扶”的過程!备魑焕蠋煹慕虒W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xiàn)吧。

          三、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

          兩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如運用“說”、“讀”、“演”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還有學生在音樂背景下邊有感情的體會,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后剩下的東西!蔽蚁,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后,該問問自己: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后,還剩下些什么?十年,幾十年以后,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后,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么?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我想這些也就是我們追求的“高效”吧!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3

          導入新課,應該簡潔明快,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chǎn)生學習這課的需要。教師要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使開頭新穎、別致、巧妙。

          列舉幾種常用的開頭形式予以說明:

          1、問題引入:

          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設問讓學生回答,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2、小品表演:

          把教材內(nèi)容編成小品,以形象的`表演導入新課。

          3、情境渲染:

          通過播放錄音、電影、錄像片斷、放映幻燈等,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nèi)容相吻合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受到感染和啟示。

          4、啟發(fā)談話:

          把握教學要求,捕捉學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用情真意切的語言,親切自然地導入新課。

          5、設置懸念:

          教師先把課文中的故事或事例的矛盾沖突揭示出來,設置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新課,尋求問題的答案,這樣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探究問題的興趣。

          6、游藝活動:

          組織學生進行猜謎、游戲、競賽等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游藝活動導入新課,給學生創(chuàng)設“以情激情”、“實物、圖片演示”、崐“承上啟下”、“開門見山”、“對比分析”、“故事引題”等導入新課的方法?傊,思想品德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沒有固定模式,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而精心設計。松愉快的學習氣氛。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4

          本課程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設置的一門新課程。它的設置反映了加強和改革德育課程的時代要求,也順應了課程綜合化的時代潮流。這門新課從內(nèi)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課或《社會》課。為了上好這門課,我認真學習了《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并遵照課標的指引切切實實把每個目標落到實處,F(xiàn)就對這學期《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

          一、明確課程性質(zhì),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本課程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zhì)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定為總目標,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yǎng)的內(nèi)在統(tǒng)一,尤其關注正確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和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使學生既學會做事,更學會做人,在做事中學做人,在做人的指導下學做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全面把握目標,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xiàn)課程目標: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

          二、讓品德教育回歸生活,突出課程的經(jīng)驗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會生活中處理人們相互關系的需要才產(chǎn)生道德。同時,社會常識和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只有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對其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兒時的生活經(jīng)驗會給人的一生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在上課時都特別關注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教育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以貼近兒童生活,反映兒童需要為根本。讓兒童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感受社會生活的美好,懂得社會生活的規(guī)范,掌握參與社會生活的知識和能力。

          三、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礎

          新的教學目標觀告訴我們,培養(yǎng)一個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訴他遵守多少道德規(guī)范、規(guī)則,最根本的是要讓學生通過這些社會知識、規(guī)范和準則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觀念和態(tài)度,以及思考問題的取向,如換位觀(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雙贏觀(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依存觀(我離不開你,你也離不開我)、分享觀(有福同享福更增,有難同當難減少)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具有共生性特點的現(xiàn)代人必須具有的基本觀點、基本態(tài)度,是他能夠融入社會,立足社會,并能在社會生活中不斷獲得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有機地結合校本教材《理解與寬容》《感激與欣賞》,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走進社會,真正學會生活、感悟生活。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5

          在教育教學(此文來自)中我體會到,尊重學生,是我們老師必備的道德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友好的對待他們,理解和信任他們,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多和他們交流,多鼓勵和表揚他們,要尊重他們,寬容他們的過失,當學生有不足時,多給予鼓勵和贊美,對學生精心呵護,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寬容、理解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在學校里比在家里還要幸福得多,老師就像媽媽一樣關心、愛護他們,感受到學校生活的開心和幸福,讓他們在學校里開開心心的學,快快樂樂的學。

          現(xiàn)行品德與社會教材力求讓學生與教材文本對話,讓學生在參與調(diào)查、訪問過程中發(fā)展認知和情感,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把握好以下四點:

          1、找準切入點。

          2、抓好興趣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抓好興趣點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一個寬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了。

          3、注重知識點。課程標準盡管對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能力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知識的掌握和學習仍然是《品德與社會》課的重要學習目標。

          4、挖掘出德育點。思想品德教育是《品德與社會》教材中的重要內(nèi)容!镀返屡c社會》課的指導思想就是指導學生的思想,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教師在組織以社會知識為主的課文學習時,應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點,結合課程與活動,有針對性地進行品德教育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6

          新課程為德育課堂注入了活力。我們以先進的教育理念,高漲的熱情投身于教學改革的研究中,使課堂出現(xiàn)了可喜的變化。但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存在著“形似而神異”的現(xiàn)象,甚至在某些地方也步入了誤區(qū),這些現(xiàn)象值得我們?nèi)リP注思考。

          課程改革后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內(nèi)的教與學,而是體現(xiàn)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后的延續(xù)和知識的連續(xù)這樣一個完整過程,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huán)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強調(diào)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xiàn)象,如在《我們的班集體》一課中,我們召開了“我的心里話”發(fā)布會,事先要求學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話,以便于活動的順利進行,目的在于提升學生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采的,教師應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讓學生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通過《品德與生活》的教學,通過一系列的生活體驗,生活探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具有學會做人的初步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自律、自信,有社會責任感的合格公民。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認為要扎實的上好這門課程,首先應了解《品德與生活》這門課程的性質(zhì),它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生活發(fā)展的綜合課程。根據(jù)學生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實際,認識了解社會生活和品德形成的需要,要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行為規(guī)范,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文化教育等有機的結合起來,并在此基礎上加深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為他們的成長奠定基礎。

          體驗產(chǎn)生理解,體驗產(chǎn)生情感。體驗是對具體的社會事物或情境的親身經(jīng)歷,它不僅僅發(fā)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還會作為活動的結果而存在,并且作為活動追求的結果。體驗學習活動是社會生活中的各種活動的模擬活動,它可以分為直接體驗和模擬體驗。通過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對于實際的真實感受。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正視自己的不足,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取人之長,補已之短。我知道了要上好一節(jié)品德課教師要根據(jù)內(nèi)容精心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真切的情境中獲得親身體驗,提高教學實效;要重視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加強情感教學,充分利用情感推動作用,促進學生認知的內(nèi)化和良好行為的形成;更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要以人格力量影響學生,帶動學生。

          這就是我在這門學科的教學實踐后所得,所思,所感。我想:我會朝著我奮斗的方向,不斷完善自己,把《品德與生活》這門課程很好地用于小學品德與生活的課堂中。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7

          從事品德與生活教學已有多年,我認為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四方面的問題:

          1、一活用教材:

          教材是教師引導學生活動的工具、資源,課堂教學中既不能脫離教材,又不能固守教材,教師應準確理解教材編寫意圖,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學地、有意義的地調(diào)整使用教材,提高思品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如課本第4頁介紹自己的家人,只是從家人特定的職業(yè)、性格、特長、愛好幾個方面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一年級兒童已有知識,經(jīng)驗較少,教師應在教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拓展思維,打開思路,舉例說明還有哪些情況屬于性格、愛好、特長,還可以從家人的年齡、長相、生活習慣、家人的愿望,自己的感受等各個方面來介紹。又如在講述家人親情故事時,可整合使用第二、三課教材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開闊思維。

          2、注重細節(jié),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

          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xiàn)的學生,及時調(diào)動班級和教師的力量幫助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錯誤造成的.嚴重后果,從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時注重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儉樸,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huán)境的道德行為習慣,個性心理方面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zhì),總之,通過這些年的品德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3、恰當處理和學生的關系:

          要想處理好這個關系我在平日的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傾聽學生說,做學生的知音。

         。2)相信學生能做好,讓學做,獨立思考、獨立說話,教師相機誘導發(fā)現(xiàn),凡是學生能做的不要包辦代替。

          (3)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交朋友,來一個變位思考,讓學生當“老師

          (4)誠實守信,嚴傳身教,教書育人。對學生的“人格行為”不要過分要求

          4、評價要多樣化:

          評價對學生樹立信心,體驗成功,促進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課堂上除了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已,小組等多主體參與評價。多層次多角度去評價所有兒童,鼓勵每一個孩子。

          小學思品課的靈活性、多樣性要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教學基本功要過硬,教學業(yè)務能力要強,教學水平要高。課堂教學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具備良好的師德。這樣你就能撐起一藍天,用你的道德行為染學生,學生就會愛戴你,家長就會信任你,你的教學改革就會成功。總之我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努力,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8

          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教學資源是豐富多彩的,自然、歷史、地理、人文、科學,涵蓋了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學中,我充分挖掘和利用社會生活中的隱性教育資源等,并且能把這些資源進行整合和提升,著眼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誘導,著眼于教學內(nèi)容的挖掘,著眼于對認知過程的內(nèi)在邏輯的呈現(xiàn),使學生對學習材料本身產(chǎn)生直接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獲得認知和感悟。主要將學生置身于社會生活中,讓學生學會認識社會,正確了解社會,同時還得養(yǎng)成良好習慣品質(zhì),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更是要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正確了解祖國,通過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yǎng),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實踐等活動,不斷修煉自己,教會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下面是我總結出的幾條小經(jīng)驗:

          1、拓寬教學的天地。讓學生了解社會,僅僅在課堂上拿著書來讀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學生真的走近,親臨去體會。所以在教學中,我打破了教學場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學外,還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組織學生到教室以外的場所去進行教學活動。強化“知”、“行”統(tǒng)一,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走進角色。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jīng)驗,形成了相應的態(tài)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會創(chuàng)設很多教學情境,調(diào)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結合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使學生在獲得內(nèi)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價值觀。有時,我會組織辯論會,讓學生們各抒己見,碰撞思想的火花。有時,我會組織故事會,讓學生講述自己收集的資料,……在平時的課堂上,我會結合有關教學內(nèi)容,采用聽歌曲、情感朗誦、角色游戲、小品表演、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情境表演”。使整個課堂成為學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場所,使課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3、與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我們的作業(yè)設計要沖破封閉的.圈子,向課外延伸,跟生活接軌,結合相關的教學內(nèi)容,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變得生動、活潑、有趣!白鎳,我為你自豪”這個單元教育學生愛祖國;要求學生知道祖國的變化,關心祖國的發(fā)展變化;我布置學生與爸爸媽媽一起,通過上網(wǎng)、看報、走出家門等方式,了解為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升華愛國情懷。

          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相信我們的學生!他們是學習的主人,而且要相信他們的能力。要布置好預習作業(yè)和課后拓展的作業(yè)。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活生生的,決不能將品德與社會課上成老師一言談的說教課,要讓學生“動”起來,接受“活”的教育,閃爍“活”的思維。在“動”中去體驗,在“動”中獲得真知,培養(yǎng)能力,養(yǎng)成勇于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的品質(zhì),也讓課堂成為學生發(fā)展個性的舞臺,在學習中掌握知識、體驗快樂。要讓學生在我們教師的引領下了解社會,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9

          一學期的教學活動又將告一段落了,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有收獲也有困惑。這學期我上的是二年級《品德與生活》的內(nèi)容。教學中,我把思品與生活課的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是非評價標準,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表現(xiàn)和課堂生成,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一學年的品德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傳統(tǒng)的思品教學是“封閉”的,“靜態(tài)”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缺少兒童暢想、暢言,缺少主體參與。本學期二年級的品德與生活教學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找突破口:

          1、廣闊的教學陣地。

          開放教學要打破教學場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學外,還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組織學生到教室以外的場所去進行教學活動。關于環(huán)境衛(wèi)生的領學生在校園內(nèi)進行“你丟我撿”的活動;關于收獲的組織學生到繪本館閱讀等,強化“知”、“行”統(tǒng)一,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互動的動態(tài)式討論。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jīng)驗,形成了相應的態(tài)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要善于調(diào)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結合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使學生在獲得內(nèi)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價值觀!拔覀?nèi)グl(fā)現(xiàn)”這個單元結合我?萍冀逃齼(nèi)容,鼓勵學生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養(yǎng)成探究的習慣,學習探究的方法;能夠應用多種辦法收集資料,并進行簡單的整理和應用。學生們主體積極參與,萌發(fā)了高度的熱情。他們有的提議要成立“小小發(fā)明家”協(xié)會,有的提出“讓我們每天都有一個“新發(fā)現(xiàn)”的要求……雖然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們的“異想天開”,使整個課堂成為學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場所,使課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3、多樣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結合有關教學內(nèi)容,采用講故事、情感朗誦、角色游戲、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情境表演”。在教“愉快的收獲”這個單元時,我組織學生開了一個豐收會,讓學生展示一學期來的學習成果,教育學生積極向上,讓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并為此而高興,并以此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4、與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

          如“你好,祖國媽媽”這個單元教育是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要求學生知道家鄉(xiāng)的風景名勝和資源,關心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我布置學生與爸爸媽媽一起,通過上網(wǎng)、看報、走出家門等方式,重點以柳州“橋”的數(shù)量和設計風格來了解柳州的日新月異的變化,升華愛國情懷。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10

          小學五、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這兩本書,涵蓋的知識面太廣了,學校、家庭、班級、個人、國家、歷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態(tài)環(huán)保等相關知識都有涉及。通過大半學期的教學和參加聽課、評課等一系列活動,有很多感悟和體會,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轉(zhuǎn)變,收獲頗多,現(xiàn)作如下反思。

          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huán)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diào)師生間的動態(tài)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標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教育理念的轉(zhuǎn)變,也體現(xiàn)在課前的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后的延續(xù)和知識的連續(xù)這樣一個完整過程中。課堂中的活動應是在教師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如在《幅員遼闊的祖國》這一課,我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了我國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qū)的卡片,并讓他們自己拼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圖,這項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讓他們記住了各省區(qū)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了他們的愛國思想,這正是《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教材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和提煉有教育意義的素材,在學生最熟悉、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呈現(xiàn)問題,強調(diào)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xiàn)象,如在《我們的班集體》一課中,我們召開了"我的心里話"發(fā)布會,事先要求學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話,以便于活動的順利進行,目的在于提升學生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所以,"我們選擇一種什么樣的教育,就為孩子選擇了一種什么樣的生活"。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11

          《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于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zhì),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了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的史實,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但有的時候我還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沒有多渠道收集資料、信息,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夠。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自覺提高自身素質(zhì),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zhì)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zhì),老師的素質(zhì)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yè)知識要扎實,更新,業(yè)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yǎng)、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zhì)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先決條件,要提高老師素質(zhì),必須扎扎實實地做到:

          1、堅持學習。不但要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還要豐富其他學科知識。

          2、勇于反思。老師不但要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要用于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品社學科教學的規(guī)律和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zhì)教育。

          3、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如:不遲到,不早退等。

          二、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逐步完善"讀、議、講、演、評"的有效教學方法,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

          三、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生活相結合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校園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是小學品社課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途徑?梢杂薪M織地去校外調(diào)查、采訪、參觀、詢問,然后作匯報交流。

          總而言之,通過課后反思把教學實踐中的"得"與"失"加以總結,變成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這是十分珍貴的.財富。在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zhì),爭取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品德與社會》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在輕松中感到學習的快樂。使我們每位教師都能從"教書匠"變成"教育家"。

          反思帶來的快樂我感受頗深,如今嘗到了甜頭。"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chǎn)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事半功倍。愿快樂永伴老師和學生!!!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12

          在區(qū)品德學科培訓活動中,我執(zhí)教了一堂課,課后進行了認真的反思,我認為在這堂課中,體現(xiàn)了以下教學思想:

          1、教學是^對`話的過程,包括師與生的^對`話,生與生的^對`話,生與文本的^對`話等。本堂課是借班上課,課前與學生接觸的時間很少,學生對我很陌生,所以創(chuàng)設良好的^對`話情境,才能拉進師與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敞開心扉,樂于談話,樂于交流。上課伊始,我播放了學生喜歡的歌曲《可愛的家庭》,會唱的小朋友馬上跟著唱了起來,不會唱的小朋友也跟著拍起了手,學生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課堂氣氛很溫馨。讓小朋友大喊我的名字,猜我名字的含義,學生覺得很新奇,不知不覺消除了與我之間的陌生感。我又拿出我的全家福,敘述了我先生因為女兒半夜發(fā)燒急得哭了的真實是件,學生深受感動,不由自主地回憶起自己的爸爸媽媽關愛自己的點點滴滴,都爭著、搶著告訴大家爸爸媽媽為了“我”、為了這個家努力付出,不求回報。時間有限,不可能每個小朋友一一敘述,所以安排了四人小組互說,在這個師與生、生與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激發(fā)了熱愛父母,尊敬父母的.情感。

          2、品德教學強調(diào)回歸生活。正如杜威所說:“準備生活的唯一途徑就是進行社會生活,離開了任何直接的社會需要和動機,離開了任何現(xiàn)存的社會情境,要培養(yǎng)對社會有益和有用的習慣,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過做動作教兒童游泳!北咎谜n學生說話的材料都來源于學生的真實生活。學生借助照片以及一些小物品激發(fā)起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激發(fā)起內(nèi)在的真實的情感體驗。雖然說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芝麻綠豆般的小事,但其中包含著家庭生活的歡樂,包含著父母對子女的愛,都很真實。課外延伸中安排的兩個實踐活動( 1、自己設計一張感恩卡,寫一句最想說的話,送給自己最想送的人。2、回家后為父母做一件你能做而且能令他們高興的事。)把課堂教學延伸到家庭,使品德教學來源于生活,又回歸到生活。

          3、評價注重過程性。在聽課教師的發(fā)言中,我感到老師們對我采用的評價方式特別感興趣。我是這樣做的:課堂上每發(fā)言一次得一顆星,學生自己用筆畫在課題的旁邊,發(fā)言聲音響亮、語言流暢、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再加一顆星;一節(jié)課得三顆以上星的可以畫一顆笑臉。這堂課沒能得笑臉的,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可以彌補。這種延時評價為更多不同特點的學生提供了多種展示自己的方式和途徑,讓更多的學生能跳一跳摘到挑子,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更多的發(fā)展。在我自己任教的班級,我每月、每半個學期、一個學期都小結一次,避免了評價的主觀性,學生非常開心。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13

          傳統(tǒng)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huán)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diào)師生間的動態(tài)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為引導者,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在開學初的第一節(jié)思品上進行了班委干部改選。我選擇了真真正正地進行一次學生自己選舉班委會的活動,教師只對選舉程序做說明和解釋,然后放手讓學生去做,讓學生懂得自己應有的權利,并學會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和他人。

          課程改革后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內(nèi)的教與學,而是體現(xiàn)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后的延續(xù)和知識的連續(xù)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強調(diào)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xiàn)象。本冊教學的主題是“家鄉(xiāng)”,在上課之前我事先要求學生搜集有關我們渠縣的`文化、風土人情,以便于活動的順利進行,目的在于提升學生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學生通過查資料、問父母、問同學等途徑認識了解我們的家鄉(xiāng)——渠縣。在課堂上同學們能滔滔不絕的講解宕渠文化、渠縣黃花,有的同學還講到漢闕遺址。

          《品德與社會》作為人們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于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zhì),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了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但有的時候我還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沒有多渠道收集資料、信息,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夠。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yǎng),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14

          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進入深化階段,通過近幾年來的培訓、實踐、探索、調(diào)研,我們對小學品德課在關注學生素質(zhì)發(fā)展和如何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方面取得了共識。但是,在涉及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內(nèi)容、組織形式、實施步驟、評價方式等課堂教學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們的一線教師卻不斷遇到各種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戰(zhàn),矛盾的焦點主要表現(xiàn)為——新課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轉(zhuǎn)化為具體生動的課堂教學實踐。

          根據(jù)我們對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的調(diào)研,新課程背景下的品德課教學整體上進步顯著,成績突出,但局部問題逐漸顯露,特別是大多數(shù)的兼職教師,在精力和時間上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如何深化新課程改革,怎樣改進自己的教學,提高德育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在此,本文就調(diào)研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現(xiàn)象進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來主義”,課堂教學生死搬硬套

          新的《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給德育課程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帶來了新氣象,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深入,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比較典型的是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現(xiàn)如下:

          1.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中倡導活動化教學,注重相互溝通、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種他人田,荒自家園”的現(xiàn)象卻屢見不鮮。在探討某一個話題時,把很多時間花在唱歌、跳舞、繪畫、游戲上,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興奮過度,課堂倒是熱熱鬧鬧,但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悟和體會方面的收獲卻令人懷疑。筆者認為,課堂活動不等于課堂活力,學生參與活動的多少并不是活動化教學的精髓,品德與生活課也不應是完全的“唱游” 課、“游戲” 課、“美術”課、“舞蹈”課。我國第八次新課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學科的課程設置,就在于學科之間有相對的獨立性,每一門學科有自己的教學任務。

          2.通識培訓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種示范,個別教師“照葫蘆畫瓢”,原封不動地搬到自己的課堂上,失去了原來特定環(huán)境下的幽默與風趣。品德課十分強調(diào)回歸兒童的生活,教學一定要結合不同環(huán)境、不同地區(qū)、不同年齡的學生實際。教學的活力來自于每位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和依據(jù)自己的真實體驗對課堂教學的重構與創(chuàng)新。

          二、刻意追求“師生民主”,主體主導主次不分

          新課程強調(diào)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體現(xiàn)師生民主?墒牵簧俳處煘榱苏故編熒裰鳉夥,走向了極端,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視。

          1.課堂上教師主導作用不突出。教師該講的不敢多講,甚至對學生違反課堂紀律視而不見,惟恐侵犯了屬于學生的自由空間。有的學生上課自由過了頭,坐沒坐相,站沒站相,想看就看,想讀就讀,想說就說,必要的課堂紀律維護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被忽視了。

          2.課堂上教師以問代講,“雙向交流”太多太濫。有的教師整節(jié)課上反反復復用一些類似“是這樣的嗎”?“是不是”、“對不對”的簡單問題發(fā)問不止,缺少信息溝通,學生翻翻教材就能異口同聲、準確地響亮回答。課堂上一問一答,學生似乎忙得不亦樂乎,但思維卻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機械重復,心靈未能受到震撼?此茙熒宇l繁,實則教師用提問方式滿堂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直到學生認同教師事先預設好的答案,師生并沒有真正互動起來。

          新課程強調(diào)“以人為本”,“以生為本”。課堂上學生不應當是客人,惟師獨尊不可取,惟生獨尊同樣不可取,兩者都是畸形的`師生關系。“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沒有必要的課堂紀律作保證,那么學生尊重他人、尊重集體的素養(yǎng)如何培養(yǎng)?缺少自我約束力的學生,難以養(yǎng)成刻苦認真、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難以成大器。教師在轉(zhuǎn)變教育觀念的同時,不應當步入“精講少講”的誤區(qū)。該講的就理直氣壯地講。課堂上,教師不敢講、泛泛講、過多講,都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3.片面理解“合作學習”,形式多于內(nèi)容。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但不能簡單形式化。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教師為了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精神,把合作學習變成了一種機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適,每節(jié)課到采用分組討論方式,打上“合作學習”旗號。

          合作學習無疑有助于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正視自己的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但是,教學中如果合作學習目的不明確,過程設計簡單,時機把握不好,無論什么問題都采用分組討論的合作學習方式,導致學生能獨立完成時也合作,能夠自主時卻不讓學生獨立,有探究欲望時卻讓小組優(yōu)秀者代替其他成員的意見,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覺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協(xié)作,合作學習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這種形式多于內(nèi)容的合作學習究竟對學生有益還是有害?因此,并非所有的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都要用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不分青紅皂白地搞合作學習,必然有害無益。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 15

          本人一直在思考,在功名之外,在興衰之外,應該有一種東西是比較更長遠和更重要的,應該有一種東西是我們可以相信并且希望它永遠不會消失的。

          聽到一首美國的民歌《老黑奴》,那種對世界樂觀的態(tài)度,對人生的豁達,由此聯(lián)想到了西方文化的感恩節(jié),想到了我們從古以來,歷史文化長河中永不消失的感情——感恩。

          回過頭想想,過去我一直口口聲聲說要追求幸福。因為體會不到幸福的真正含義,卻開始不停地抱怨,埋怨父母長輩,感嘆世事情感。其實幸福就在我身邊停留了二十幾年,我卻渾然不去發(fā)覺,不去體會,當我忙著學習、工作,談戀愛……卻忽略了去找回自己感恩的心。由此我也看到了現(xiàn)在的孩子,養(yǎng)尊處優(yōu),缺乏責任感,只會索取,卻不懂得回報和付出。這是誰的責任呢?是孩子們?不,他們是花圃中的花朵,需要園丁精心澆灌才會健康成長。是我們這些父母太忙了,沒讓他們明白什么是最珍貴的——感恩。也許有人會說:“孩子們現(xiàn)在連玩的時間都沒有了”。是的,他們太忙了,忙著上學,忙著參加各種競賽,忙著各種培訓班……卻擠不出時間來感恩。有一次我問我班的孩子們:“你們?yōu)榧议L做過一天家務嗎?你們?yōu)殚L輩洗過一次腳嗎?家長生病時,你們照顧過他們嗎?”回答卻是鴉雀無聲。

          親愛的孩子們和你們的爸爸媽媽,泡一杯茶,讓我們一起來吟誦孟郊的詩《游子吟》,一個游子在他鄉(xiāng)對母親的關愛思念之情會讓人涌起無限的柔情。即使他是漂泊的`,他也是幸福的,因為他有一顆感恩的心。抽一個傍晚,讀一讀陳密的《陳情表》,那種在功名之外,對親情的至愛讓我們潸然淚下。也朗誦一下現(xiàn)代詩人西西的《綠洲》吧,那種對惡劣自然環(huán)境的超然態(tài)度以及感恩,讓人感動。

          如果一個人懷著感恩的心來生活,那簡直是一種詩意的棲居。孩子們,讓我們學會“感恩”吧。感恩父母長輩,感恩良師益友,感恩年年歲歲,感恩春華秋實……你會發(fā)覺,我們的生活是如此富有,如此的幸福!

        【小學品德獲獎評課稿】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課》評課稿08-10

        初中思想品德課評課稿05-29

        初中思想品德課評課稿07-20

        品德與社會優(yōu)秀評課稿四篇06-01

        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評課稿參考06-02

        經(jīng)典小學美術評課稿02-13

        小學語文評課稿06-20

        小學美術評課稿09-21

        小學體育評課稿11-0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