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叔本華《愛和生的苦惱》讀后

        時間:2021-09-23 11:25:28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叔本華《愛和生的苦惱》讀后

          論及叔本華之前,想到了被人為推得很高的魯迅。官方形容這個斗士的論述是:兩面作戰(zhàn)。指向不同,但這個詞組恰好也能概括在我的眼中對魯迅的定義:他能可貴地本著知識分子的良心對自己所在的精英階層提出過一些指正,但是,這星星點點的閃光很快就被埋沒在他代表精英階層挾太山超北海般對草根進行的所謂國民性批判中。

          魯迅,不能免俗地,和他所在的階層的大多數(shù)人一樣,將中國近代貧弱的屎盆子一股腦扣在草根身上——國家的落后在于阿Q想得到一張寧式床。這群精英們在總結(jié)禍是草根闖的之后,自己棲身上層的合法性似乎就是不言自明了。

          魯迅是從一個沒落的舊上層階級廢墟走出、渴望重拾認可、穿著新學知識精英外套的落魄戶,是本沒能夠“貨與帝王家”的邊緣知識人。然而,時局變化,危、機并存。誰能痛心疾首地指出社會弊病,誰就能迅速轉(zhuǎn)正、中心化。暴發(fā)戶的氣息是我對魯迅的刻板成見。

          四百字贅言之后,叔本華以一個與魯迅對立的文化貴族的身份閃亮登場!的確,有人指責叔本華不言社會、尋求僧侶式的說教,而沒能給出一個活脫脫的、所謂積極的救世良方——那么,魯迅給出了嗎?魯迅的劣根性說教至多是另一種消極的鞭策。

          叔本華的貴族氣質(zhì)簡明兩字:坦誠。

          “才華橫溢之士會以其富有生氣的思想擺脫乏味的處境,即使身在荒野也不會寂寞!笔灞救A毫不諱言自己內(nèi)心的孤高,并沒有違心地逼自己俯下身站到與平庸的大多數(shù)同樣的高度。他所期待的是理智與知識驅(qū)散煩惱,獲得個體的自由。他并沒有流露出一點點哀嘆草根的意思、也沒有流露一點點啟蒙拔高草根的意思。或許,人類的煩惱并不比他一個人的煩惱來得更讓他揪心。然而,他并沒有以遮遮掩掩、道德家的面孔自居?ㄈR爾說過:“真誠是英雄的首要條件!彼嬲\,不是給與,而是真誠地任人獲取,不是把一個模糊的“人民”提升到與自我同等甚至凌駕于自我之上的位置,而是真誠地吐露自己對自我實現(xiàn)的終極企盼。不強求世人的歌頌、自娛自我超越過程中誕生的哲思不指望強加給他人也不吝嗇于展示給他人,叔本華又有什么理由覺得自己有一些慚愧呢?

          這段才華與不寂寞的妙語同時指明,美酒佳肴、聲色犬馬的狂歡或許能獲得一時的感官歡愉,但是在這些娛樂程式化之后,人們難免會覺得貼得很近的個體間難以派遣的生疏。相聚狂歡的每個人都感到一絲寡淡、一絲無趣。于是,叔本華將思想放在人自我實現(xiàn)的重要位置,將知識與理性的哲思視為實現(xiàn)自我、不斷超越的工具。人因為“心靈財富”而擠出有損于自己的“厭倦”。

          更進一步,叔本華將天才定義為探尋知識的無畏者。他說:“他能投入全部的時間和所有的'精力表達他對生命的看法。這類人將重心完全放在自己身上,他們只要有真正的自我,即使失去其他一切也無所謂!敝饔^上,人是自利的、追求效用的最大化的,在公共利益中消解個人價值是一種違反人性的病態(tài)心理?陀^上,每一個個體又是有限的,“除了眼前現(xiàn)在的這一點點生命之外,我們其他一無所有”,寶貴的生命應當首先不讓自己懊悔。因而,將人類這個沉重的概念壓在某一個個人的身上是不公的,即使是一個人文學者。對于一個生命個體而言,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表象,對于個體而言,依照個體的期望實現(xiàn)超越才是最為重要的。知識的需求是為了超越的需要,知識和知識帶來的充盈、自我的滿足或許是叔本華所認為莫大的幸福。

          若是叔本華看到魯迅之流看上去要為大眾謀取福利卻只是流于形式、只探討到問題的皮相、將治愈社會病癥的責任推給后人的偽善行為,定要貶斥其虛偽。魯迅向鐵屋子首先或者說是自稱首先呼喊,告訴大眾他們有病,但是卻說自己一個人勢單力薄沒能力治愈大眾——似乎暗示自己是一個與這群病夫們對立的、健康十足、帶著殉道精神、不怕感染來到你們中間的先鋒,將病例分析的頭頭是道后開不出一張藥方——就算勉強說是有,也需要這一代人的自我消解后期待新生的、無菌的新一代人擁有璀璨的明天,最后好似武俠小說中將七十年功力盡數(shù)注入徒子徒孫體內(nèi)的世外高人一般,相當“隆重”地將這一副重擔交由給一群“希望之星”。

          叔本華說:“……冒險犯難、刻苦努力、奉獻生命抬高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就連知識、藝術(shù)一切努力都為了獲得尊敬……人類愚昧的極度擴張”。叔本華若是了解魯迅,定當將其歸類到自己不滿的“為了爭取榮耀而犧牲了寧靜與和平、財富與健康”的一類人。當然,財富這東西魯迅對胞弟等家人十分慷慨、對外人略施恩澤就偏要記下一件“小”事。

          哪怕給了車夫幾個銀元,就是莫大的階級關(guān)懷?魯迅本來就是一個在巨富中死去的人,他損耗的大多財物不是因為慈善,而是因為不善理財。當然,魯迅也有相當完美的投資,諸多文化活動都有他的贊助。但是,或許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他在新生一代文藝青年尚未發(fā)跡之前做了壟斷性的投資。果不其然,他資助的一群有所成就的新生一代成長起來自然而然將其做為前被高人捧上了天。沒有直接受惠的,也從他的文學遺產(chǎn)中尋得養(yǎng)分,比如五四之子毛澤東。魯迅果不其然,生前便為自己攫取了巨大的榮譽。但是,他的內(nèi)心無疑是讓大多數(shù)人陌生的、感到?jīng)鲆獾模挥X得革命只是一個手段、生活的進步才是目的,于是為了一個大而空的“革命”,如果想要擺脫劣根性,好,阿Q成家的念頭是萬惡的、割好了米與麥不能自己享用,趕快撐著船送給那個宏偉遠大的理想、然后回到土谷祠餓死。

          誠然,叔本華不見得是悲苦民眾多難的。但起碼,他不會昧著自己的良心非要模糊自己的階級屬性,做出一副悲憫的超越階級的博愛嘴臉,實則暗中鞏固自己既得利益。提出問題絕非解決嚴峻事實,魯迅不過提出問題、甚至毫不思考精英階級提供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允不允許草根們?yōu)閭ゴ罂辗Φ睦硐胄、甚至淡化是誰奴化、愚化大眾。然而,因為他提出了中國有問題,所以非理性的盲從者歡呼找到了病根,卻在群體的慶祝中忘卻了應該去解決這個毛病。即使有,魯迅的孝子賢孫也馬上會發(fā)覺這個問題太尖刻、力所不能及,于是馬上縮回狂歡的人群中繼續(xù)嘟嚕:偉大的魯迅!問題被我們發(fā)現(xiàn)了!好像發(fā)現(xiàn)了就能迎刃而解。人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的,因為趨利避害,所以魯迅們獲得了先覺者的名聲后就見好就收或者發(fā)動著各種文體與寫作技巧、變換著農(nóng)村鄉(xiāng)鎮(zhèn)都市海外多個視角舊事重提。因為趨利避害,所以魯迅們靜默了,他們明白既得利益、既得利益集團是他們無法撼動的東西,權(quán)衡投入與收益,他們選擇了最多嘴皮子上抱怨一下不公秩序,選擇了飽含感情懷想一下柔石那樣失去的“戰(zhàn)友”,然后繼續(xù)過著遠遠優(yōu)于一般勞動者的日子樂活。

          魯迅也承認尼采不是太陽所以瘋了。但是他無意識地還是將自己定位于一個太陽。我說,叔本華是一束從陰郁的泥潭飆出的光。他雖維護自身階級利益,但至少,他不說昧良心的話粉飾太平。他坦誠地表明外物都是浮云,他坦言自己尋求的不是一群人的幸福而是自己的超越,他坦言自己僅有能力也只想獲得自己的樂——并且,他不會要別人的痛苦鋪墊襯托自己的樂。漠視草根總比洗錢般推脫精英們的歷史過錯,盲目貶低著草根攫取生前身后名強。

          “一個人耗盡畢生精力,不畏艱難和險阻嘔心瀝血所積累起來的財富,自己卻常常無法享受……對他來說,幸福來得太晚,從另一方面來說,他自己抵達得太遲,無緣享受幸福。”我震撼于這段話。到手了,卻芳香不再,何其痛苦。你可以說叔本華的哲學是印度佛學的變體,為了從“不斷的苦惱與死亡中”解脫貫徹否定意志——涅槃。心靈能夠忘卻自我達到寧靜與喜悅,但是這就一定像批判者們所言對上進心、事業(yè)心、理想追求的消解嗎?既然通達了,一件充滿執(zhí)念的事的確沒有必要做,但同時,難道不是沒有必要不做嗎?般若既開,還認為自己不要執(zhí)著于無動于衷表明自己斬斷欲望,豈非另一種執(zhí)念?

          且在這靜默中體味自我的高貴。

        【叔本華《愛和生的苦惱》讀后】相關(guān)文章: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讀后感500字01-19

        《愛和自由》讀后感01-19

        苦惱閱讀答案11-02

        苦惱閱讀答案11-02

        苦惱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苦惱閱讀答案11-02

        苦惱的反義詞05-19

        偉大的愛——《和烏鴉做鄰居》讀后感_550字01-21

        苦和愛作文02-24

        《傲慢與偏見》和《簡,愛》讀后感:呼吁平等的強音01-19

        一次苦惱的值日800字08-0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