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教案大全
《蠟燭》教案大全
學習目標:
1、分析品味重點語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
2、分析人物動作描寫,體味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3、體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重點難點:
通過分析人物外貌、動作描寫,品味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教學時數:1課時
學習準備:
1. 預習課文
2. 查找有關二戰(zhàn)時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況
預習過程:
一、熟悉作者及寫作背景:
▲作者簡介:西蒙諾夫(1915-1980),蘇聯作家。生于軍官家庭。 1938年畢業(yè)于高爾基文學院。1942年加入共產黨。1939年任軍事記者,以后一直從事戰(zhàn)爭題材的創(chuàng)作。西蒙諾夫的作品大多描寫二戰(zhàn)時期的蘇聯,在戰(zhàn)時有很大影響。他曾多次在蘇聯的各項文學獎項中獲獎,可以堪稱蘇聯文學史上的一代宗師!
▲背景介紹:二戰(zhàn)——蘇德戰(zhàn)事簡介
1941年6月,納粹黨控制西歐后,德軍侵略蘇聯,破壞了雙方1939年簽定的條約。德軍長驅直入蘇聯,圍攻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蘇聯損失慘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國以為勝利在即,但俄羅斯人堅決抵抗。俄羅斯寒冷的冬天凍死了很多毫無準備的德國士兵。1943年1月,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zhàn)敗,90 000多名德國士兵成為俘虜。雖然戰(zhàn)爭仍然持續(xù)兩年,但這是納粹黨末日的開端。 同年,蘇聯紅軍迫使德軍退回邊境,最后把他們逼到柏林。接著在1944年6月,隨著同盟軍度過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戰(zhàn)場”終于開辟。 1945年5月,德國投降。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損失非常慘重。國民受到德軍殘酷對待,約有幾百萬平民傷亡。
二、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1、快速自讀課文,標上自然段,概述課文內容。
◆ 2.同學們有沒發(fā)現文中對一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復描寫?能找出來嗎?大家一起來找一找,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為何要對這些內容進行反復的描寫?(盡量讓學生自己找一找,劃一劃,然后歸類)。
提示:炮火(11) 老婦人的黑色圍巾(5) 老婦人的動作“跪”、“爬”(各3) 燒焦的樹木、閃爍的蠟燭(6)等內容進行了反復交代和描寫。
作用分析:(可在文章中注明)
◆3.文中最后一段話的理解:
◆4.文中有沒有對老婦人進行語言描寫?(文中的老婦人始終未說一句話)那作者是通過什么來進行人物刻畫的呢?(作者通過行動描寫來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請同學生們從文中找出有關老婦人的片斷,并說說通過這些片段你覺得文中的老婦人是一個怎樣的老人?(可在文章中直接標出)
◆5.文章非常感人,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這樣的藝術效果是如何產生的?請談談你的看法。
◆6.請用一、二句話概括本文主題——
◆7.這是一篇戰(zhàn)地通訊,請同學們補充介紹一下通訊的一些知識
達標檢測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問題。
、俚聡说呐谶在轟擊,但是,和先前一樣,炮彈落下的地方都離老婦人很遠。
、谧龊昧藟灦押,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里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蠟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鬯衷谝麓锩税胩,摸出火柴來。她把那大蠟燭插到墳堆的頂上,點了起來。這晚上沒有風,蠟燭的火焰向上直升,一點也不搖晃。老婦人對著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著那黑色的大圍巾。
、芘趶棻ǖ漠攦海灎T的火焰不過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幾次,炮彈落得相當近,蠟燭被爆炸的風吹滅了,有一次,竟給震倒了。老婦人就取出火柴來,很耐心地再把蠟燭點燃。
1、(1)第一段中的“還”字是否多余?
(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處?
2、作者為什么要對那支大蠟燭的來歷進行補充?
3、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兩次寫到老婦人育乞西的黑色圍巾,有什么用意?
4、試從選文中找出表現老婦人虔誠的態(tài)度和對蘇聯紅軍戰(zhàn)士的深厚感情的詞語。
《蠟燭》教案13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文章的的感人之處。
2、進一步學習人物的塑造方法,并訓練初步賞析人物的能力。
3、認識戰(zhàn)爭的殘酷性,從而培養(yǎng)熱愛和平的情操。
教學重點: 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揣摩意義深刻的語句。學習結合情境分析人物的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想:本文是一篇戰(zhàn)地通訊,但文章卻是什么的感人,教學中可以抓住蠟燭這一條線索。結合環(huán)境背景,讓學生感受到南斯拉夫老 婦人的形象。同時也領略燭光的象征意義,啟發(fā)學生熱愛和平憎惡戰(zhàn)爭的思想。教學中對于二戰(zhàn)中納粹的暴行可以有適當的介紹,當有助于學生的認識。
課前準備:
一、需掌握的字的讀音
燒灼(zhuó) 橋頭堡(bǎo) 地窖(jiào) 匍匐(pú fú) 腋下(yè)
二、需掌握的多音多義字
三、辨析形似字的字音及字形
四、詞語積累
(1)燒灼:燒、燙,使受傷(2)珍藏:認為有價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過;穿過。(4)目睹:親眼看到。(5)拂曉:天快亮的時候。(6)瓦礫:破碎的磚頭瓦片。(7)地窖:保藏薯類、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8)匍匐:爬行。(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勞,一點力氣也沒有了。竭,盡。(10)名副其實:名稱或名聲與實際相符合。副,符合。(11)聳立:高高地直立。(12)柔和:溫和而不強烈。(13)閃爍:(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14)肅立:恭敬莊嚴地站著。(15)顫巍。憾秳訐u晃(多用來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動作)。(16)肅穆:嚴肅安靜。(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業(yè)、精神等)永遠流傳,不磨滅。垂,流傳。朽,腐爛。
五、作家作品
作者:西蒙諾夫,蘇聯俄羅斯作家。生于軍官家庭,1934年開始寫作。1938年畢業(yè)于高爾基文學院。1942年加入共產黨。創(chuàng)作以戰(zhàn)爭題材為主。作品有劇本《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長篇小說《日日夜夜》,詩集《友與敵》。這些作品均獲斯大林獎金。1949年10月訪問中國。1950年出版《戰(zhàn)斗的中國》一書,描寫中國人民進行的解放戰(zhàn)爭。1959至1971年發(fā)表的三部曲(《生者與死者》《軍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寫從戰(zhàn)爭初期蘇聯紅軍在西部邊境的潰敗,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羅斯戰(zhàn)役的勝利,具有廣闊的歷史畫面和生動的戰(zhàn)時生活的細節(jié)描寫,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動和性格變化比較少。三部曲獲1974年度列寧獎金。
通訊是記敘文文體的又一實用文體,也是報紙常用的文章樣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訊、事件通訊等。它和新聞一樣,要求及時準確地報道現實生活中有意義的人和事,但報道的人和事比新聞更具體更系統(tǒng)。通訊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根據表現主題的需要,對材料進行精心的選擇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寫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質意義。通訊運用的表現手法是敘事,也常用描寫、抒情、議論,以使人物更加鮮明,事件更加生動。
通訊與消息的區(qū)別:
同:用事實說話。
異:1.內容上,消息簡略單純,通訊詳盡、具體、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強,通訊創(chuàng)造性強。從結構上看,消息由標題、導語、主體、結語和背景組成,通訊跟一般記敘文相似,沒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形式。在表達方面,消息主要用敘述。通訊表達方式豐富多樣。在語言上,消息簡潔樸素。通訊具體詳細。 3.時效上,通訊不如消息迅速及時。
本文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戰(zhàn)地通訊。在炮火燒灼了的戰(zhàn)場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焦了的樹木中間,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花燭,點在一位蘇聯紅軍士兵的墳頭。文章贊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zhàn)斗的友誼,謳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第一課時
導入: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西斯強盜肆意踐踏人類文明,在紛飛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東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毀滅,但不可摧毀的是反法西斯聯盟鋼鐵般的意志。一支蠟燭照亮了戰(zhàn)爭的一角,“它將永遠燃著,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
多媒體顯示:一支蠟燭點燃到眾多蠟燭燃亮了……呈現字樣“蠟燭”
一:整體把握:
1. 這是一篇戰(zhàn)地通訊,它主要是記敘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
時間:1944年9月19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
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紅軍戰(zhàn)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蘇聯紅軍戰(zhàn)士在南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經過),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愛的結婚花燭點在烈士的墳頭,悼念烈士表達敬意(結果)。
2. 選兩位同學復述課文。其余同學補充、評價。
教師提示學生復述時應抓住記敘的六要素。
明確:1944年9月19日,蘇聯紅軍在南斯拉夫保衛(wèi)戰(zhàn)中,與德國鬼子展開了激烈的爭戰(zhàn),在紅軍偷襲薩伐河上的一座橋時,一位紅軍戰(zhàn)士英勇犧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親不忍紅軍烈士暴尸戰(zhàn)場,冒著德國人的炮火安葬紅軍戰(zhàn)士。她用雙手舀干彈坑里的積水,把烈士的遺體拖進彈坑,擺正遺體,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額,雙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墳堆,埋葬了烈士。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結婚蠟燭點在墳頭上,并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
3.全文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德國人的炮火一直轟到太陽落山”,即第7段)交代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起因。(---偷襲)
第二部分(從“方場的一邊”,即第8段至“回到地窖里去了”,即第31段)寫老婦人埋葬紅軍戰(zhàn)土。
時間:1944年9月19日傍晚至凌晨。(“德國人的炮火一直轟到太陽落山。)
地點:老婦人的住處——“一堆瓦礫”“磚瓦半掩著一個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
人物:南斯拉夫老婦人瑪利·育乞西
事件的經過:置生死于度外,冒著炮火艱難地安葬了紅軍戰(zhàn)士的遺體,并拿出珍藏45年的結婚蠟燭,點在墳上,悼念烈士。
第三部分(從“拂曉前”即第32段至結尾)第二天當紅軍們準備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時發(fā)現了那個墳堆,而且老婦人再次送來蠟燭。
時間:第二天拂曉 地點:戰(zhàn)友的墳墓前 人物:老婦人和紅軍戰(zhàn)士
亦可如下劃分:
第一部分(1—7段):寫蘇聯紅軍要偷襲橋頭堡時,有一位戰(zhàn)士犧牲了。
第二部分(8—13段):寫老婦人育乞西親眼目睹這位戰(zhàn)士犧牲的經過。
第三部分(14~31段):詳寫老婦人育乞西置生死于度外,安葬紅軍烈士,還在墳堆上點上藏了45年的結婚喜燭。
第四部分(32~44段):寫蘇聯紅軍尋找戰(zhàn)士尸體時,卻發(fā)現墳堆、老婦人和燭光。
4、用一句話說說這篇文章是贊美什麼的。
贊美反法西斯同盟國各國戰(zhàn)斗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二、具體分析:
(一)分析第一部分:故事的開端
1、事件發(fā)生的時間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地點是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岸附近的一塊方場。起因是五個紅軍戰(zhàn)士偷襲薩伐河上的一座橋,結果其中一個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紅軍戰(zhàn)士犧牲在方場上了。連長準備第二天再去進攻時,再埋葬這位戰(zhàn)士。
2、在第一部分的敘述中,有環(huán)境描寫如第2段中“只有一棵樹還沒倒下,好像有一雙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單留下一人高的下半截”,從這句描寫中可以看出戰(zhàn)爭的殘酷,側面反映了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踐踏。渲染了氣氛,也為下文戰(zhàn)士的傷亡和犧牲作了襯托 。
3、第5段和第7段又交代了德國人的炮火“整整一天”“一直轟到太陽落山”,再次交代了戰(zhàn)場上環(huán)境的危險,這也是為下文做好鋪墊。
(二)分析第二部分:
這一部分敘述的地點發(fā)生了轉變,以老婦人的住處為中心進行交代。
1、首先文章交代了老婦人居住的房屋——“一堆瓦礫”“磚瓦半掩著的一個黑洞就是那地窖的人口”,老婦人就住在這地窖里。是戰(zhàn)爭使她無容身之地,可以想像得出老婦人對戰(zhàn)爭是無比的憎恨。
2、接著以老婦人所看到的情景來交代19日早晨發(fā)生的事情:當她發(fā)現有一位紅軍戰(zhàn)士已經犧牲在方場時,她決定去埋葬這位紅軍烈士。從她“爬出地窖”到后文的為烈士埋葬,這是全文的重點內容,具體而且感人。
3、老人不忍看到紅軍戰(zhàn)士暴尸戰(zhàn)場,她要讓紅軍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國土上。于是她置生死于度外,冒著炮火安葬紅軍烈士,不顧體衰,不顧艱難,用雙手舀干彈坑里的積水,把烈士遺體拖進彈坑,并捧土堆成墳堆。
4、最后老婦人為了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結婚蠟燭,點在墳上。感人至深,催人淚下。老婦人對一個蘇聯青年情同母子,他們之間已經沒有國界,這是反法西斯的軍民用血肉凝結的情誼。
5、文章中多次寫到炮火在離老婦人很遠的地方響起來,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嗎?
☆(第10段)第二層被炮火轟毀了,她就搬到樓下去住,住在樓下的人早已搬得一個不剩了。后來樓下也毀了,老婦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第11段)她從地窖里爬出來,想招呼那五個紅軍到她那里去——她認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較安全,然而她剛爬出一半,一顆炮彈落在近旁炸開了。老婦人被這一震,耳朵也聾了,腦袋碰在墻上,失去了知覺。
☆(第13段)德國人又開炮了,炮彈在這小小的方場上炸開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來,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來的樹木的枝條都削去了。
☆(第16段)德國人還在轟擊,可是沒有一顆炮彈打在老婦人的近旁。
☆(第18段)德國人還在開炮,可是跟先前一樣,那些炮彈落得離老人很遠。
☆(第20段)天氣很冷,四下里很靜,除了炮彈的炸裂聲外,沒有任何其他聲音。
☆(第24段)德國人的炮火沒有停止過,可是炮彈仍舊落在離老婦人很遠的地方。
☆(第30段)但是有好幾次,炮彈落得相當近,蠟燭被爆炸的風吹滅了,有一次,竟給震倒了。
答:對炮火的多次描寫,為人物活動設置了一個典型環(huán)境,寫出了德軍的殘忍瘋狂,突現了老婦人的不顧生死、臨危不懼。同時,炮火在離老婦人很遠的地方響起,似乎也喻指法西斯的炮火在反法西斯各國同盟的友誼的巨大力量面前也望而卻步了。
6、第17段:中關于”她“的動作描寫的詞語有哪些?表現了他什么樣的感情?
答;穿,翻,看見,理,彎,坐 反映的感情:對年輕戰(zhàn)士的哀憐、嘆息。
7、老婦人能夠舍身掩埋紅軍戰(zhàn)士的動機是什么?
答: 動機:痛恨法西斯,熱愛自己的祖國。(紅軍戰(zhàn)士是為解放南斯拉夫而犧牲的,他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墳堆是南斯拉夫老婦人育西乞為他堆的,她不忍心紅軍戰(zhàn)士暴尸戰(zhàn)場,她要讓紅軍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國土上。)
8、文章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老婦人的身體不是很好?
答:兩次“休息”“站起來的時候,行動很困難”“顫巍巍”等詞。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婦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籠統(tǒng)地說“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彈坑里”,那就不夠感人,作者是這樣寫的:“路并不遠,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了三次。最后,她總算把死者拖到了彈坑里。她已經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許有一小時!边@樣描述,情景歷歷在目,仿佛老婦人的喘息聲都聽得見,真是感人肺腑。
9、寫老婦人安葬烈士的禮儀也很具體,例如掩埋之前“老婦人跪到死者旁邊,用手在死者身上畫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額”,一個一個動作都作了描寫,也是很感人的。
10、閱讀第28段,“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壞里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蠟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不舍得用,珍藏到今天!
(1)“摸出”能不能用“拿出”或者“取出”來代替,為什么?
答:不能換。“摸出”與后邊的“揣在懷里”相呼應,說明老婦人把這支大蠟燭藏得很深,只能用手去摸索著拿出來。說明她非常珍惜這支蠟燭。
(2)為什么要交代這支蠟燭的來歷?
答:補充說明這支蠟燭的來歷,才能說明這支蠟燭對老婦人來說是多么珍貴,也才烘托出老婦人的這種行為是多么偉大,令人敬佩。
小結課文:略。
布置作業(yè):
1、課外閱讀奧斯特洛夫斯基的 《生命的意義》。
2、揣磨文章倒數第四段,設想一下當時老婦人的心理活動,寫成一段話。不少于一百字。
a、老婦人為什么不說話,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b、老婦人為什么對“他們”深深一鞠躬?她又心里是怎么想的?
第二課時
導入:小結上文,轉入新課。
(一)分析課文第三部分:
1、這一部分的開頭照應了第一部分連長的決定——攻下橋再埋葬契柯拉耶夫?墒撬麄冋也坏侥俏涣沂康氖恚髞硎勘鴤儼l(fā)現了那個墳堆,還有燃著的蠟燭,他們知道烈土是被葬在這里了,然而這些戰(zhàn)土怎么也想不到是一位老婦人為這位烈士安葬的。
2、“即使是在這個當兒,老婦人也沒有說話,她不過抬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著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莊重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地走了!痹鯓永斫膺@句話?
這句話描寫了老婦人的動作。雖然沒有說話,但是此時她的心理是極為復雜的,有對烈士犧牲的哀痛,也有對紅軍戰(zhàn)士的敬意。因為她飽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對侵略者懷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對這些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獻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戰(zhàn)士,她深懷敬意,所以她對紅軍戰(zhàn)士莊嚴地“深深一鞠躬”。由此,我們更加憎恨法西斯侵略者的卑劣行徑,心中也加深了對“和平”二字的理解。
3、整個場面莊嚴肅穆,老婦人從始至終不說一句話,這樣設計的用意何在?
答:這里既有緬懷死難戰(zhàn)友的懷念又有對老婦人高尚心靈的烘托,此時無聲勝有聲
4、這里有3處提到了老婦人的“黑色大圍巾”,這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給人一種沉重肅穆之感。老婦人不只用自己的行動,也在用自己的衣著表現對紅軍士兵的哀悼。這圍巾也渲染了一種沉郁悲涼的氣氛,襯托了人們悲哀的心情。(渲染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寄托老婦人的哀思。)
5、老婦人為什么:“沒有再回過頭來,看一下那蠟燭和那些士兵”。
答:過于悲傷,不忍心再去看。
6、“紅軍士兵們目送著她走遠了”表達了紅軍什么樣的心情。
答:“目送”寫出這些戰(zhàn)士對老婦人的敬意
7、“她站起來的時候,行動很困難,離她最近的紅軍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來!边@一細節(jié)描寫有什么作用?
答:一方面表示老婦人是在身體極其虛弱的情況下安葬紅軍戰(zhàn)士的,從而表現了這位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戰(zhàn)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歌頌了紅軍戰(zhàn)士對這位南斯拉夫母親的體貼關切。
8、蠟燭是本文中人物情感的寄托線索,請 從課文再找出有關燭光的描寫。
蠟燭是這篇文章中一個小小的道具。文章在第28段交代了蠟燭的來歷“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這個交代說明了這支蠟燭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它雖然渺小,但卻是老婦人的寶物,老人把它最珍貴的寶物奉獻給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對紅軍戰(zhàn)士的愛戴與敬意。文章后面多次對燭光進行描寫,特別是文章的結尾處“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著……”,這里的描寫不僅僅是燭光的寫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燭光象征著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象征著老人與烈士之間的“母子”情深。寄托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戰(zhàn)斗情誼的象征。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深摯的情誼,戰(zhàn)爭才能夠取得勝利。結尾兩句話謳歌了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份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份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為和平而戰(zhàn)是每一個人的心聲,在這共同的戰(zhàn)斗中用血肉凝成的友誼將永遠長存。)
9、“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為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這段文字如果寫成“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契柯拉耶夫的墳頭”好不好,為什么?
不好。原句勾畫了經戰(zhàn)爭破壞后的環(huán)境,勾畫了燭光的背景,“炮火燒焦了的土地”“炸彎了的鐵器”“燒死了的樹木”,控訴著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踐踏。原句再次點出這支蠟燭的非常來歷,足以表現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至高無上的感情。原句不寫老婦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說“南斯拉夫母親”和“一個蘇聯青年”,揭示這種感情的意義,是兩國軍民感情的集中表現,這種感情達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二)合作探究,微觀體察。設置問題情景:
1、課文中的老婦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嗎?討論明確:
、倮蠇D人飽受德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她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對蘇聯紅軍滿懷敬意。
、谀贻p的紅軍戰(zhàn)士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國土上,他無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獻自己的愛戴和敬意。
、鬯麨榧t軍戰(zhàn)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她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
、芗t軍烈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為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烈士的墳頭,并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出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設置問題情景三:
2、你發(fā)現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復描寫? (盡量讓學生自己找一找,劃一劃,然后歸類)。
文章不斷對炮火(11)、老婦人的黑色圍巾(4)、老婦人的動作“跪”、“爬” (各3)、燒焦的樹木、閃爍的蠟燭(6)等內容進行了反復交代和描寫。
3、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反復加以描寫?
、 對“炮火”的多次描寫,突出了當時環(huán)境的危險,更突出了老婦人不顧生死、臨危不懼的高尚品格,同時也使我們?yōu)槔蠇D人的行為而感動。
、趯Α跋灎T”的多次描寫,說明蠟燭有著特殊的意義。燭光,象征著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的哀思, 是兩國人民戰(zhàn)斗情誼的見證。
、蹖Α昂趪怼钡亩啻蚊鑼,表現了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渲染了肅穆氣氛,突出了老婦人與犧牲的蘇聯紅軍戰(zhàn)士之間跨越國界的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苋巍芭馈睂懗隽死蠇D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寫出了行動不便的老婦人對犧牲戰(zhàn)士的沉痛哀悼。
(三)《蠟燭》,寫一位南斯拉夫的老母親怎樣在炮火硝煙中收葬蘇軍烈士并用珍藏了45年的結婚蠟燭悼念烈士的事,深深的震撼了讀者的心,現試談其三個方面的美。
1、一批動詞雕塑人性之美
這篇小說沒有像一般小說那樣用人物的對話來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事實上也不可能有對話,因為一個犧牲的年青戰(zhàn)士的遺體與一個孤獨的老婦人之間在一個“方場”上發(fā)生的故事,作者就選用一系列的動詞雕塑主人公老婦人的人性之類:如她“爬出”地窖,原本是想招呼五個紅軍去躲炮彈的,當她發(fā)現一戰(zhàn)士犧牲后,她“慢慢地繞過”那段鐵欄桿,寫她從容鎮(zhèn)定,奮不顧身;寫她“把尸身翻過來”,“理好了”他的頭發(fā),把他的“手臂彎過來”,“她在他旁邊坐下來”,寫她對烈士熾熱的母愛;寫她“跪”地舀干用作墓穴的彈坑中的水,“拖”尸,“畫”十字,“吻”遺體“捧”浮士,“堆”墳堆,再“摸”出蠟燭,“插”到墳堆上,“點”上。后來又“取出”另一支蠟燭,向墳墓“鞠躬”等,無不反映她對烈士的崇敬與悼念,無不反映她由一個普通的老婦人一下子變成了反法西斯的斗士,由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變成了烈士的親人或慈母。她雖然默默不語,內心肯定有千言萬語,肯定有萬千波瀾,這樣寫,炮火中的人性美才格外燦爛,此時無聲真的勝有聲!
2、幾組對比突出勇者之尊
細讀課文,就會發(fā)現作者巧妙地謀就了幾組對比,并以此升華形象,突出主題。
A.炸得扭曲的鐵欄桿與硝煙中不屈的老婦人身影形成對比。作者多次寫她艱難繞過那段鐵欄桿,應有深意。鐵欄桿尚且被炸壞,她這個老弱的血肉之軀卻從地窖到了地面,決不趴下,這不是寫柔中之剛,和弱者之勇嗎?
B.炮彈落點的遠與近形成對比。在第13至25自然段,竟有5次寫德國人的炮火,其中有4次寫炮彈落下離老婦人很遠,只在第25段寫炮彈落得相當近。為什么炮彈由遠而近?想來是因為她點亮的蠟燭“引”來的,但老婦人“很耐心地再把蠟燭點燃”,這就寫出了她的視死如歸的獻身精神。
C.被炸而死的貓與老婦人形成對比。第12自然段寫道“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過了四天的那只貓也被剛才炸起來的磚碎片砸死了”、“老婦人想了半天…… 慢慢爬出了地窖”,她深知戰(zhàn)爭殘酷,她深知自己老邁不會比貓更敏捷,但她卻偏要義無反顧。
D.黑色大圍巾與紅色大蠟燭形在對比。老婦人特意披著黑色大圍巾,體現出莊嚴、肅穆、凝重氣氛,體現出對烈士的哀悼,又用那曾是代表喜慶的結婚蠟燭以及它暖色的光來表示對烈士精神的紀念,表示對入侵者、殺人者的恨與抗爭。小說中這兩個“道具”的使用意蘊是很深的。
3、、兩支蠟燭象征正義之光
作者多次描寫蠟燭的火焰與光亮,并寫它在炮火中被震熄又被點亮,一支燃盡時另一支又續(xù)上,特別是結尾處充滿深情的筆墨:“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著……”這就極具象征意義:它是一個“母親”(代表了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的“眼淚”,即正義的悼念,它又是一個反侵略的“兒子”的“英勇”精神的外化,是正義的圣光在感召著世人。對讀者而言,更有視覺的沖擊力,給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間。
(四)總結:
1.這篇文章的感人之處在什么地方?
首先當然是題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題材要寫得感人,寫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這篇戰(zhàn)地通訊的寫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筆之前,對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種種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敘述過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著力描寫。再則,突出蠟燭,更是作品成功的關鍵。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來有四點。一是環(huán)境危險,炮火連天;二是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土;四是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意義。作者在敘述過程中,凡是寫到這四點的,都著力描寫,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懪诨,不是籠統(tǒng)地寫一句就算了,幾乎隔幾行就寫炮火,叫人一直為老婦人的安危揪著心,老婦人在炮火之中的種種行為就格外感人。)
2、寫作特色
A.選材恰當,真實感人。 B.燭光,象征生命,象征情誼。 C.描寫細膩,意境深遠。
(五)布置作業(yè):
文章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活動都是通過她的動作表現出來的。試揣摩倒數第四段,設想一下文段中表現的老婦人的心理活動,并用一二百字寫下來。
【《蠟燭》教案】相關文章:
《蠟燭的變化》教案(精選7篇)09-30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什么蟲》教案01-08
關于《勇氣》的教案03-20
飛天音樂教案10-31
《 西瓜船》教案11-17
人生多彩的教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