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清明的青團作文

        時間:2023-04-06 09:49:47 賽賽 清明節(jié) 我要投稿

        清明的青團作文800字(通用3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的青團作文8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清明的青團作文800字(通用36篇)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1

          在我們這邊有清明吃青團的習俗。其實小的時候我并不知曉清明掃墓的意義,就是愛吃那個包裹在大大的柚子葉中的青團,因此便日夜期盼著清明早一些來。

          每到清明節(jié)這天,我就會早早起來讓奶奶快些做青團給我吃。先用艾葉的汁與糯米粉一起用力揉捏,一邊揉一邊少量多次的加入沸水,等揉好后便成了青綠色的`面團。掰下一點面團將它揉成小球,然后在中間捏出一個洞,在洞里放入各種餡料(有多種選擇:愛吃甜的可以放芝麻餡、紅豆餡、赤棗餡、豆沙餡愛吃咸的則可以放盤菜、肉末、芹菜、香菇、鰻魚干等等。當然也可以甜咸結(jié)合例如,蛋黃味道的餡料)而我家放的是我最喜歡的芝麻味餡料,加上一些花生碎,蒸好后那味道堪稱一絕!餡料放好了,就得把洞口捏上,防止里邊的餡料跑出來。最后將它,包裹在柚子葉里上鍋蒸熟就大功告成了!

          一次,在蒸青團的時候,奶奶對我說:"丫頭,我與你說,不僅好吃它還大有來頭呢!據(jù)說有一年清明,陳秀成的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一個農(nóng)民幫他躲過了清兵。這清兵就在村子里添兵設崗。那農(nóng)民正想要送什么給陳太平吃才能躲過清兵的搜查時,突然一腳踩在艾草上摔了一跤,他靈機一動,用這艾葉做成了青團包在柚子葉里終于帶給了陳太平,后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青團就這樣傳開了!

          “這還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我正想著,青團便蒸好了。過中傳出的有艾草特有的苦香但又與糯米粉相輔相成,創(chuàng)造出一種特別的清香,清香中還夾雜著一些泥土的醇香,沁人心脾。掀開鍋蓋,映入眼簾的青團已經(jīng)從青綠色變成了深綠色,外皮上輕輕地覆著一層薄薄的水霧。單看著到誘人的樣子,就足以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我趕忙夾來其中一個,輕輕咬上一口,外皮的口感軟軟的,糯糯的,Q彈順滑,十分有嚼勁。尤其是當那熱乎乎、甜絲絲的陷料流過舌尖,甜而不膩、香甜可口,還因加了花生碎,有了磨砂的深層次口感。它所帶來的是味蕾的綻放與唇齒間長久的留香。那味道簡直令人欲罷不能,吃過一口就忍不住吃下一口。

          這小小的青團還象征了希望和生命。古時候吃青團是一個辭舊迎新的儀式,所以它還表示對過去的一種感恩。因此就算后來我知曉了清明的意義也依舊因它而盼望清明。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2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斑@句詩大家都很熟悉吧。沒錯,他選自《清明》這首詩。在清明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掛艾草、吃青團,我只吃過青團,但沒做過青團,今天我就要做一回青團。

          我和媽媽準備好了做青團的材料,有綠油油的艾草,有雪白的糯米粉和面粉,還有做餡料的豆沙等。說干就干!我們先一起擇艾草。擇艾草可是要有耐心的哦!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艾草的根部全部摘掉,只留下嫩嫩的葉子。接著我開始洗艾草、洗好后放到鍋里煮一煮,最后把艾草切碎,再放到碗里搗成艾草泥。艾草是要和面用的,它就像個魔術(shù)師,可以讓面團變綠。

          媽媽拿出了昨晚我們花了一晚上時間煮爛的豆沙餡料。進入做青團的關(guān)鍵時刻啦,我特別緊張,生怕做錯了一步。媽媽一邊教我和面一邊說:“要做青團,最重要的是和好面。面和得有勁道,青團吃起來才有嚼勁,否則就會粘牙齒!拔覀儼寻菽嗟惯M糯米粉和面粉里,用手將它們混合起來。我擼起了袖子,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不停地揉啊揉,一個青色的大面團就完成了。接著我用手掰了一小團的粉團,揉成像乒乓球大小的.小圓球,用大拇指在粉團中間壓出一個深深的洞,接著往兩邊捏,把洞變大,捏成一個碗狀。再用勺子把豆沙餡舀進粉團的大洞中,最后小心翼翼地把封口封好,再搓圓,一個青團就大功告成了。我終于松了口氣。然后我繼續(xù)按照這個方法做了好幾個青團,做完豆沙餡,我靈機一動,把豆沙、紅糖和紅棗全部放進了餡里,做成了”黑暗料理“。青團一個個包好以后,我立馬要蒸幾個嘗一嘗。15分鐘后,鍋子里一股香氣就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去看了看,青團換上了碧綠碧綠的外套。我仿佛看到調(diào)皮可愛的小青團在向我招手。我連忙拿起一個先咬一口,哇,餡甘甜爽口,整個團子香甜軟糯還香氣四溢!

          第一次做青團竟然成功啦!沒想到做青團也那么不容易啊。我既體驗到了做青團的樂趣,又知道了清明節(jié)的習俗,真是一舉兩得呀!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3

          江南的春天細雨綿綿,到了四月,水鄉(xiāng)田間,綠野青山,多了一隊隊踏青掃墓的身影,菲菲細雨中撐著陽傘,或緬懷,或賞景。返程時,手里多少都拎著幾個綠色面團一樣的食物,江南人告訴你,這是清明特有的食品——青團。

          這年的清明節(jié),我有幸參與到制作青團的全過程。那是臨街的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糕團店,每年這個時候,店門口總會排起長龍,等著買三五個青團,或自己品嘗,或送親朋好友。我吃過這家店的青團,鮮香四溢不粘牙,餡料十足易飽腹。但是這青團是怎么做的?這面團是怎么變成綠色的呢?趁著下午沒什么人買的檔口,我向店里師傅請求學做青團,師傅爽快地答應了。

          首先,我在裝滿面粉的盆里倒入足量的水,右手不斷攪和,讓面粉與水充分糅合,只是攪和來攪和去,攪和成了“漿糊”,愣是攪和不出團團來。“你這手法不對。”師傅見了,立馬用他自己的獨特手法,不一會兒就成了面團。我驚訝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說,這個是靠手法,要勤學苦練才成。媽呀,做個團子都這么費勁,干哪行都不容易啊。接著,放發(fā)酵粉,醒面1小時。這時,師傅拿出了新鮮的艾葉,用榨汁機榨成了艾草汁,綠汪汪的`,我把這艾草汁倒入盆里,與面團充分攪和……這面團綠了!原來青團之青的奧秘在這里!師傅拿起一個鍋,倒少量的水,加上糖,大火煮七八分鐘,取出備用。又拿來紅豆,搗成豆沙,倒入剛才煮成的糖汁攪拌均勻。又到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這翠綠的面團搓成長條狀,揪下一段,揉成小團團,壓成餅,放上豆沙再包裹,一個豆沙青團就成形了,再往鍋里煮五分鐘,香氣四溢甜上心頭的青團就出鍋了!

          我這垂涎的舌尖早已忍不住了,拿起自己做的青團,迫不及待咬一口,啊,好燙。 澳憷淅湓俪!”我媽一臉無奈地說我。燙過之后,感覺味道不錯,既有豆沙的軟糯香甜,又有沁心的草香回甘。青團吃完了,可心里還是,甜甜的。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4

          “瞧瞧!做得多好!這不是‘團模團樣’的嗎?”我捏著手中鮮嫩的綠色面團驕傲地說道。

          那天,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快步走進家政教室。一進教室,一陣香味不知從何處撲鼻而來。老師神秘地說:“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包青團!

          青團?早就“久仰”其大名了,雖然沒吃過、沒包過,但看著這個團,它又青又圓,應該“團如其名”,非常美味。我還記得奶奶曾說,青團青團,寓意著團團圓圓。可是老師卻要我們親手來包,像我這種“萬年手殘”能把它包得如楊玉環(huán)般圓潤嗎?

          我抓了坨青團皮,它軟軟的,要不是要給它做造型,我早就開始“蹂躪”它了!我先學著老師的樣子把它揉成一個球,再一手握團,一手用大拇指從中間“進攻”塑造成一個碗形。接著我用勺子挖了一大塊香到流油的餡放進“碗”里,最后用三根手指把上面封嚴實?稍谖夷蟮臅r候,餡卻像一個淘氣的孩子,滿世界地到處亂竄,根本包不住。每當我捏緊時,它總會沖出來,非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不可,害得我活生生把青團包成了個狗不理包子!我越看越揪心,上面的開口仿佛是它咧開的大嘴,嘲笑我是一個“手殘黨”。

          看著眼前的“團非團”,我頓時惱羞成怒,恨不得一把將青團重重地摔在地上,并且選擇放棄加自閉。

          可就在這時,我想到了著名畫家羅丹考了美術(shù)學院三次都失敗了;大將韓信一開始也不被君王重用;鳳雛龐統(tǒng)也因長相而被輕視……可是他們最后不都成功了嗎?這區(qū)區(qū)的青團子又能難倒我嗎?

          后來,經(jīng)過我的一番細心觀察,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我太闊綽了——肉餡放得太多了。吸取教訓后,我開始對它進行一番“整容”,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做出了像模像樣的青團!

          這次做青團的`嘗試讓我深有感觸:成功除了有“失敗”這位母親的呵護,還有“堅持”這位父親作為堅實的后盾!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5

          青團,是漢族清明節(jié)最有特色的節(jié)令食品之一。為了加深對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認識,在老師和家長們的精心策劃下,我們班舉行了一次包青團的活動。要說吃,長這么大我已吃過多次青團了;可要說到包,我可是初次嘗試,面對桌上那一大團揉好的青面團,我躍躍欲試。

          看來心急的不止我一人,老師才宣布活動開始,只見六、七只小手紛紛伸向面團,轉(zhuǎn)眼間,面團就變了型,這邊一處高山,那邊一片洼地——面目全非。我也揪起了一小團面團,軟軟的,還帶著點余溫,聞了聞,一股濃郁的艾草香撲鼻而來。我先把它揉得圓圓的,然后放在桌上用力壓扁,變成了一張薄薄的面餅,接著往面餅中間放了兩勺豆沙餡兒,揭起一端的皮向另一邊合攏,把邊緣壓牢并按出花邊,我的第一個清明餃就這樣出爐了,看著自己的第一個作品就做成功,心頭涌出喜悅和成就感。

          趁熱打鐵,接下來做個什么呢?瞧了瞧身邊的同學們,對,清明團是個不錯的選擇!于是,我又揪了一團面團,把它揉圓,然后在中間用力按下去,使它呈現(xiàn)出一個碗狀的坑,為了讓我的清明團能多裝些餡兒,我要把坑按得大一些、深一些,哎呀,一不小心,底戳破了,“失敗怕什么,重新揉過,何況這還是我第一次做清明團呢!”我不禁想到。這回,我小心翼翼地按壓,中間的坑逐漸變大變深,耶,我成功了!我高興的手舞足蹈,這次包個芝麻餡兒的.,放好餡兒后,我一手拿著團子,一手小心翼翼地,慢慢地把洞口一點點捏攏,直到封住為止,為了美觀,我特地把它放到了做青團的模具上按一下,一個漂亮的花形清明團就呈現(xiàn)在了我眼前。

          我越做越帶勁兒,越做越有信心,又連續(xù)做了好幾個動物形狀的青團,一個比一個有進步,一個比一個有特色。望著桌上這些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青團,它們仿佛變成了一個個綠色的小精靈,帶著我走進了艾的童話世界!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6

          清明節(jié)下午,我們舉行了一次活動——包清明果。

          中午,我雖然坐在教室里捧著書,可那激動的心卻早已飛到了食堂。

          “叮零零······”熬了一中午的時間,換來的是同學們一片歡騰。我排著隊走在去食堂的路上,心里琢磨個不停:清明果怎么包?會不會很復雜呢······?饞嘴的我,真恨不得一下子飛到食堂去。

          終于到食堂了。同學們馬蜂窩似的擁進顯得窄小的門,來到自己的座位上。真幸運,那些材料正好在我們那桌。不一會兒,我們那桌上就擠滿了同學,有的趴在桌上,有的站在長凳上。在擁擠的人群中,我看到有一個大盆,里邊裝著雪白雪白的面粉。

          首先在盆里加水,讓散開的面粉寶寶們擁抱得緊緊的,成個大大的`面團。這一步稱之為和面。面和好以后,該讓我們大顯身手了:先取一段差不多手掌心一半的面團,搓圓后壓扁成碗形,再往“碗”里裝餡,最后把開口封起就完成了。

          聽完規(guī)則,我迫不及待地開工,可我那手中的面團總不聽使喚,一壓扁邊圈就干裂,等我把裂縫補上后,定睛一瞧,這哪是只“碗”呀!厚得要命,分明是我吃的趣多多餅干嘛。好不容易做好了兩個“湯圓兒”。隨后,我用鉸子皮做了個“圓環(huán)圈”。看看其它同學的杰作,嘿,真是五花八門,各不相同:有的像一個可笑的奶嘴;有的像迷你窩窩頭;有的像新鮮出爐的包子;有的像一個“吃”得撐撐的大胖子······我也不甘示弱,一連做了三個奇形怪狀的清明團。

          做完清明果,我們就該回教室了,等待下一段美好的時光——嘗清明團。度過了漫長的蒸清明果時間,我們懷著興奮的心情又來到了食堂?上В切┖煤玫脑煨纬闪艘缓ゐさ闹。同學們卻垂涎三尺,忍著燙也要把它塞進嘴里,生怕被其它同學搶光了。雖然清明果的味道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美好,但卻讓我嘗到了勞動的快樂與辛苦。

          這一次有意義的清明節(jié)包清明果活動,給我留下了永不忘懷的記憶。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7

          “姥姥,你陪我去采青蓬、做清明果吧!”我一打開門,就大聲嚷嚷。

          姥姥樂呵呵地迎出來,說:“好!我們拿好剪刀、袋子再走!

          我們來到了南渠岸邊,眼前一大片綠油油的、生機勃勃的雜草地。哪些是青蓬呢?我傻眼了,早知道應該在出發(fā)前網(wǎng)上搜一下青蓬長啥樣。沒等我著急,姥姥就已經(jīng)瞄準一株草“咔嚓”一聲剪了下去,舉起那株草給我看,說:“喏,這就是青蓬!蔽遗踔嗯钭屑毧,它的葉除了最上面一片,其他都是兩兩對稱的,就像古代皇帝出巡時兩旁的行人紛紛讓路似的。葉子表面有很細很細的絨毛,莖部長著細細的小軟刺。

          我照著這株青蓬的模樣,在草叢里尋找起來。突然,我發(fā)現(xiàn)一個青蓬集中地,就興奮地大剪特剪,不一會兒這片青蓬基地便被我一掃而光。望著一大袋青蓬,我迫不及待想跑回家去做清明果。姥姥慢悠悠地說:“這袋青蓬還不夠做五顆清明果呢!”這也太夸張了吧?但我看看姥姥手里的袋子,她剪的青蓬起碼有我的兩倍半。我連忙繼續(xù)埋頭尋找青蓬,見到一株剪一株,手起刀落,很快我們就大豐收了。

          我和姥姥歡快地回到姥姥姥爺家,興致勃勃地拿出鍋、盆、篩子、糯米粉、石灰水、糖……媽媽在一旁驚訝地問:“暈!石灰水干嘛的?”我和姥姥相視一笑,不緊不慢地解釋:“石灰水是用來殺菌的`,能去除青蓬的苦味,卻能留下青蓬的清香!蔽覀儼亚嗯钕锤蓛,和石灰水放進鍋里煮,煮到石灰水變黃,便把青蓬倒入篩子,放到水池里沖洗,直到石灰水基本清除為止。接著,把洗凈的青蓬擠干,放到砧板上用菜刀剁得很細很細。放入大盆,倒進糯米粉,加一勺糖,一小碗水,我和姥姥使勁把它們和在一起,很快它們變成了又綠又Q的青米團,像超級粘土似的。我和姥姥把它們捏成了小狗、小海豚、小海獅、小圓球等,形狀各異,有趣極了。

          我們把這些“小動物”和小圖形小心翼翼地放到蒸鍋上蒸。過了很久,掀開熱騰騰的鍋子,在霧氣繚繞中,鍋里的清明果的清香撲鼻而來。一口咬下去,真Q。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8

          清明時節(jié),在我們婺源,有一種青綠青綠的特色傳統(tǒng)小吃叫清明果,也叫艾葉果。這里每家每戶都離不開做清明果、吃清明果的習俗。

          趁清明節(jié)學校放假三天,媽媽帶上我來到外婆家,外婆知道我們要來,便早早的準備好做果子的食材。我們剛落腳,媽媽就挽起袖子幫外婆打下手,當然也少不了我這“搗蛋鬼”的瞎鬧。只見外婆先將艾葉搗好,然后連葉帶汁放入米粉,再用手揉成團,然后依據(jù)干濕程度加入適量的水揉勻,最后揉成面團。我對那個綠的面團特別好奇,外婆告訴我,這里面摻了砸糊的艾草葉。

          開始包清明果了,外婆將米粉團取出一塊,先揉圓,再用大拇指轉(zhuǎn)出一個坑斗,將餡料依次放入,餡有好幾種呢,不同的餡肯定要有不同的形狀,不然吃起來會搞混。不一會兒,媽媽和外婆就做好了一個個漂亮的清明果,有的圓滾滾,里面裝韭菜豆腐,我叫它“綠球果”;有的`邊上像繩子似的花邊,里面裝蘿卜肉絲,媽媽叫它“搓繩果”;還有長著三只角的,里面裝豆沙,外婆叫它“菱角果”。形狀各不相同,十分有趣兒。

          看著看著,我迫不及待地也想做,媽媽卻在一旁說:“男孩子,別鬧!走開!走開!”。我哪里舍得離開,外婆“可憐”我,就交給我一項任務,讓我把扯下來的面團搓成拳頭大小的圓,這可是我最拿手的——因為我經(jīng)常玩橡皮泥。看著我搓出來的一個個“小球球”,外婆夸獎我說:“你搓的真圓!”聽著外婆的夸獎,我搓得更起勁了!

          一大篩子的清明果要上鍋蒸啰!大概二十分鐘左右,熱氣騰騰的清明果出籠了,滿屋子飄散著怡人的清香。外婆讓我們趁熱嘗一嘗,我拿了個豆沙餡的。!十分有嚼勁,味道真不錯!呵呵,我一下子嘗了各種餡味的,小肚皮馬上圓鼓鼓的。摸著我的小肚皮,真是意猶未盡呀……

          青青艾葉綠,年年果泛香。這次做清明果讓我了解到清明節(jié)的傳統(tǒng)與習俗,還讓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9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在三月春風中走來。春天,草地上的青草如茵,嫩得仿佛一按就會流出水珠;小河里的流水嘩嘩,清得可以看清楚水中自在的小魚。

          清明節(jié)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制作清明果了,我們一家人去阿婆家做起了這種果子。

          是一個清晨,我隨著阿婆去采摘使清明果皮變綠的艾草,太陽公公用它那溫柔的光把艾草喚醒,它們立直了腰板,一株株嫩綠的艾草頭頂上開了幾朵淺黃的小花,如同帶了黃帽子的婦人,我們小心翼翼地將艾草折入籃中,一篷篷,一簇簇的艾草堆滿了籃子。阿公中河邊洗著從前一天摘下的葉子,是在蒸清明果時要用的。

          許多阿姨、阿婆將艾草洗凈并切細,綠色的汁液從艾中溢了出來,一陣陣清香斥滿了整個屋子。將艾草蒸熟之后,過濾了大部分的汁水,便與米粉(大米和糯米一起磨成的`粉)混合,一團團綠油油的面團伴著清香出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

          一個力氣很大的阿婆把面團打成了一片薄薄的餅,我、爸爸和一些阿姨用碗把餅割出一個又一個的小圓餅,再送給阿婆和媽媽包上餡。我十分好奇,便這邊跑又那邊跑,給自己做了兩個與眾不同的清明果,一個放了豆沙餡,另一個放了春筍豆腐餡。用已經(jīng)準備好的葉子平鋪蒸籠底部,晾干,我便把清明果一個一個排列起來,可是我們并沒有做好,原來還要將做好的清明果壓入摸子中。

          看,拿出來的清明果的一面上有了漂亮的花紋,把沒有印花紋的一面放在葉上,上鍋蓋。

          耐心等待了許久,蒸好的清明果碧綠碧綠,又有艾的清香,小小的清明果透著股股清香,看上去更像是一件精美的玉器,吃著嘴里更是清香滑糯,十分有嚼勁。

          溫暖的春風吹開了大地,艾香包圍我們。清明果這種傳統(tǒng)的小吃已伴我們走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它象征著清香美好,在這傳統(tǒng)節(jié)日里體會了不一樣的味道,像艾的味道。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10

          迂回的小巷,斑駁的青石板,墨綠的青苔,那凹凸不平的褶皺就像老樹身上脫落的樹皮,長在歲月的光輝里,卻注定要在歲月里失去光華,在喧囂中被掩蓋真容。

          多年之后的今天的清明,再次來到這鄉(xiāng)間小巷采艾草,想起幾年前春日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綠葉在青石板上,在草叢中,在青團的蜜汁中流過,此處的清明不是“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的凄涼悲哀傷,而是活潑的,我與父母邊采艾草邊踏青,樂在其中?諝庵袕浡莸那逑悖易咧。

          “這里的艾草不能亂摘的,這是我自家的。”一聲粗獷的鄉(xiāng)音,帶著厚重的鄉(xiāng)調(diào)傳入耳中,我正興致的采著,父親猶豫了一下,又答:“那阿姨,我來買點吧!奔氁豢,那原來是為老婦,身著樸素,臉上的皺紋顯露出歲月的滄桑。原來這快是老婦的`田,我們便隨著老付進了他家要付錢。

          那老婦與他的老爺子的小屋十分簡陋,大概也就20來平方,并且那老婦是沒有手機的,還是借的手機讓我們付的錢。我摘了如許的艾草老婦卻只是淡淡一笑,說:“10塊錢給你了吧!蔽矣悬c驚訝。

          老婦和那老爺子都十分淳樸,穿的很簡陋,但又不失那一份整潔,原來他們也正做青團子呢,他倆采用的是最傳統(tǒng)的做青團方法,煮熟的糯米粉要先和艾草榨成汁混在一起,燒著的柴火散發(fā)出糯米香,這種香只有在鄉(xiāng)間才能感受到的,老頭子拿著一把木錘勻錘,在老婦翻動的糯米團中,每一錘都是那么有力均勻。我看著有點怕,怕老爺子的錘沒握好就砸在老婦手上了,可他們配合是如此默契,恰如其分。

          我們在一旁看著,驚訝于他們的配合之默契,又感動于他們那份淳樸!俺詭讉吧!崩蠇D平淡的說到,我們品嘗這裹上松花粉的一團團的青團,軟糯香甜,相比市場上那些黑心商家,這不知好多少。她抬起那雙柔和而寧靜的眼,又帶著厚重的香音微笑著說:“小伙子吃一個吧!”

          我們又買了幾個青團,不禁要揮手告別了,“下次見!”,可我不禁難過起來,這一次見面也許是永別,下次可能就見不到了,我凝然的雙眼閃出愁怨:世間像這樣的人,還有幾個呢?

          小巷依然是那么悠長,墨綠的葉子,落下幾點細碎的陽光,那座小屋披著午后的光韻,默默守候著,將這美好品質(zhì)傳承下去。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1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又到了,在這個清明節(jié)里,我們四年級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活動----清明時節(jié)、青團飄香。

          下午一點鐘到了,我們班同學迫不及待地將教室里的桌子以四個為一份,搬到了一起。我們組八個人小心翼翼地把各自帶來的材料放在桌上。我們組同學帶來的材料可真不少:有一次性手套,有一次性圍裙,有塑料盆,還有芝麻和豆沙餡兒。

          一些和面的高手---請來的家長,陸陸續(xù)續(xù)地走進了教室。只見他們麻利地把面粉、生粉和青團汁放在起,使勁和了起來。不一會兒,面團和好了。隨著老師把注意點簡單地說了一下后,同學們就有條不紊地做了起來。

          開始做青團了,我先從青團上用力扯下一小塊,把它輕輕揉成圓形,再把它使勁壓成扁圓,仔細地把一小勺芝麻倒在了上面?墒牵瑒偟股先サ闹ヂ閰s一骨碌從上面滑落下來。我想:只要把面團的四周做成凸起來的樣子,餡兒就不會滑落下來了。說干就干,我急忙把面團四周捏成凸起來的樣子。果然,芝麻滑不下來了。接著我輕輕地把面團四周凸起來的部分往上捏,搓成圓形,這樣,我做的第一個青團就大功告成了。最后,我用同樣的方法又做了許多大小各不樣的青團。班上同學們做青團的場面好不熱鬧,同學們有的在使勁壓面團,有的'在小心翼翼地往面團里增餡兒,有的在用力搓面團,還有的同學在捏面團……場面熱鬧非凡。第一課下課了,我們把做好的青團放在托盤里。瞧!我們做的青團的樣子可真不少,有北極熊,有火腿腸,有水槍,還有火箭……隨著我們嘖嘖的贊嘆聲,老師和家長開始頒獎了,我們組得到了心靈手巧獎。

          老師讓幾個同學把托盤送到食堂里去煮。我們在教師里等待著,在這四十分鐘里,我們班同學個個急的象熱鍋上的螞蟻,有的同學急的上蹦下跳,有的同學急的坐立不安,還有的同學甚至把沒用完的餡兒放在嘴里了。突然,聽見“砰”地一聲,門被人打開了。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去搶青團。我拿了兩個青團去送給英語老師,又拿了一個自己吃,這青團香噴噴,熱乎乎地,在甜味中還包含著蔬菜的清香,真是美味極了。

          通過了這次親手做、吃青團的活動,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古往今來人們對清明的喜愛之情。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12

          “包青團嘍!”一陣充滿喜悅的吶喊沖出了我的喉嚨。

          只聽,從廚房間里面?zhèn)鞒鰢W啦啦的響聲。原來,我正和媽媽在里頭包青團,忙得不可開交。

          從小到大,每逢清明節(jié)前夕,媽媽都會給我買香噴噴的青團吃。吃,必然是簡單的,不用教我也會,可是,要說包的話,那對于我來說,也許比登天還難上加難。不過,凡是都得善于嘗試嘛,不嘗試怎么知道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呢?

          說干就干!

          首先,我們把綠油油的青葉浸在水中清洗。在拿出米粉倒入盆中,摻一點兒水,一邊用手攪拌。哎呀,不好了,我這細皮嫩肉的小手被米粉黏住了,無法自拔。我用力地把手往上抬,使出吃奶的勁掙扎,但每次抬起手來都是連米粉一同上來的。不知道為什么,是這米粉太喜歡我的手呢,還是怎么的,我怎么也甩不掉它。終于,經(jīng)過我的一番努力,我的手輕輕地從黏黏的“白色海洋”中掙脫了出來。啊,又可以繼續(xù)正常“工作“了。接著,我又把剛才洗凈的那些青葉也放入盆子中,和米粉混合在一起,再一直慢慢地揉,直到青葉和米粉完全融為一體后就大致可以包了。

          我和媽媽把大面團分成一個個小面團。我先拿起一個小面團,把它揉得圓圓的。然后,掏一個小東。哎呦,又不好了,洞掏得太深,皮破了。于是,我又揉圓,又掏了個洞。哦!這下總算沒破,我掏成功了。我不禁為我這小小的一點兒成就感到自豪。我把豆沙餡放入里頭,再把洞一點點捏攏,封住,繼而,又把它揉圓。這會兒,豆沙又從面團的四面八方露了出來,好像一個個淘氣的孩子,好奇外面的`事物和景象,禁不住探出了腦袋張望。我見此情形,心急如焚,不知所措。我隨便從大面團中撈了一小塊面團,像不破衣服上的洞似的,在餡漏的一塌糊涂的青團上東貼一塊,西貼一塊?偹愎Ψ虿回撚行娜,我的青團包完了。

          之后,我吸取這一個青團的教訓與經(jīng)驗,又包了許多青團,一個比一個有進步。遠遠望去,好像一個個可愛的綠色小精靈,我看著它們會心地笑了……

          經(jīng)過這次自己親手包青團,我才從中領(lǐng)悟到:世界上沒有完不成的是,只要你敢于去嘗試,付出自己的努力,全心全力地去做。即使是比登天還難的事情,你也會做到最完美!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13

          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燦爛地開放了。這個時候,在鄉(xiāng)間的小徑旁、河畔、山野里,艾草正長得鮮嫩。用手輕輕一掐,揪下一根來,放在手心里一搓,滿手都是綠色的汁液,把雙手湊近鼻前,只聞見一股清香沁人心脾。這個時候,最適合做一種美食了。這種美食叫青團,是我們寧波當?shù)厝朔浅O矚g的一種食物。它其形如圓月,手掌般大小,上面印著精美的.圖案。由于這種美食外面還粘著一層金黃的松花粉,所以又稱金團。咬一口,又軟又糯。再咬一口,香甜的芝麻黃豆餡兒從青團里流入口中,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嘗,就已滑入肚中。松花香、艾香和著甜甜的餡兒,真叫你吃了一口又一口,停不下來呢!你想知道這種美食是怎么做的嗎?哈哈,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首先要準備糯米粉、新鮮的松花粉,剛采摘的艾草和自家做的黃豆餡、芝麻餡,等這些食材準備好后,一切就緒,先把艾草煮熟,擠出苦汁后,和糯米粉放在同一個蒸籠里蒸熟。等蒸熟后,一同倒入一個大石臼中,然后兩個人配合著,一個人用木杵捶打,另一個不停地翻,到最后艾草和糯木粉完全融為一體,青色的糯米團像黏土一樣,就可以開始做青團了。由一個人先捏出一個小圓球一樣的糯米團,遞給下一位。第二位就把糯米團捏成小碗狀,然后把餡兒舀一勺放進“小碗”中,把“小碗”的口封住,再遞給下一位。第三位就把這個有餡的糯米團在松花粉中打個滾,撣一撣,讓青色的糯米團變成渾身金色的,再遞給最后一位。這最后一位呢,拿來木頭做的印花板,將糯米團放進去,用手心輕輕地壓一壓,再倒出來,呀!一個帶“喜上眉梢”金團就做好了!

          青團的味道就是我家鄉(xiāng)的味道!要是你來到我的家鄉(xiāng),我請你來嘗一嘗這美味,保準你吃了忘不了!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14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年清明日,除了掃墓,令我無法忘懷的,還是奶奶做的青團……

          我們家每年都少不了吃青團的環(huán)節(jié),臨近清明,廚房里就會多上一盆青團餡。奶奶先是剁好餡,再和些面粉,艾草碾碎后摻進面粉里,原本潔白無瑕的面粉變成了鮮綠色,用勺子上餡,就可以放進鍋里蒸上一會兒了。

          奶奶知道我喜歡吃煎過的東西,特意把青團放到煎鍋里煎至兩面金黃,再讓我慢慢品嘗,咬一口,外香里軟,一股艾草的清香在嘴里擴散開來,再往里咬一點,就能品出五香的氣味了。

          青團不僅可以充當主食,還可以當點心呢!學業(yè)繁重的六年級自然會有數(shù)量驚人的作業(yè)。每當我結(jié)束白天的學習,一臉倦意地回到奶奶家吃完了飯,奶奶總會拿著兩個熱好了的青團走過來,對我說:“回家作業(yè)寫累了,別忘了吃點心哦!”這時的我,手里捏著熱騰騰的青團,心頭也會突然一熱,啊,奶奶!您為我無私地付出,該讓我如何報答?夜里,我做完作業(yè),順手拿起那兩個還有余溫的青團,忍不住大口吞下去,要知道,這可是奶奶對我的愛呀!

          貼心的奶奶知道,我不喜歡長時間吃同樣的'一種食物,就不斷地變著法兒更換花樣,有時是蠶豆青團,有時是紅豆青團,甚至還有蝦仁青團……奶奶不愧是我的“知已”在各種方面上都盡可能地使我滿意,不愧是我的“私人廚師”啊!

          奶奶做的青團,在親戚好友之間也是出了名的一道美味,每當掃墓時親戚們對青團贊不絕口時,最高興的還是我,原來奶奶做的青團這么好。∥艺嫘腋!

          這就是牽動我情思的青團,奶奶的青團,讓我終生難忘……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15

          青團是江南地區(qū)一帶的傳統(tǒng)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里,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

          春游后我要跟我們班的十九個同學一起去參加制作青團活動。

          到了中山公園,老師先教了我們?nèi)钻P(guān)于清明節(jié)的古詩,這三首古詩分別是:杜牧的《清明》;韓翃的'《寒食》;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學完古詩后我們就要開始制作青團了。老師分發(fā)給我們材料有:一袋加了糖的糯米粉,一小袋艾草粉,老師說這是從艾草中提煉出來的,而不是直接用艾草做的,還有一包紅豆餡和一些肉松。對了還有一個小碗和一杯水。

          我們開始做青團了,我先用面粉倒?jié)M碗的三分之二,然后加入一點艾草粉和二十分之二的水開始和面。不過我把水加多了,結(jié)果我的面團變成了“冰淇淋”,后來經(jīng)過老師的幫忙后我終于弄好了。不過到做第二個面團時我加了太多的糯米粉而把我的手套黏在了碗里,經(jīng)過老半天跟糯米面團的斗爭后我終于擺脫了困境,來到了加餡料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打算做一個紅豆餡青團和一個肉松餡青團!鞍!”是誰叫這么大聲,我轉(zhuǎn)頭一看,原來是思媛包的紅豆青團被她揉破了,紅豆餡料和糯米團子簡直分不出兩者是誰。我還看見了幾個同學的肉松青團被揉散架了。我心里不禁擔心起我的肉松青團,不過幸好我的肉松青團命大,并沒有像其它肉松青團一樣散架。

          通過這次制作青團的活動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中華傳統(tǒng)文化值得我們這一代人去傳承的。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16

          每逢清明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做青團來祭祀祖先。

          今天一大早,廚房里就噼噼啪啪響個不停,還飄來一股濃濃的青團味兒,我急忙穿好衣褲,跑到廚房里瞧一瞧。原來是奶奶正在做青團呢!個個滿是肉餡的青團臥在蒸籠上。我忙挽起衣袖,說:“奶奶,我?guī)湍黄鹱觥。奶奶笑瞇瞇地點點頭,開始一步一步細心教我怎么做。我也學著照模照樣地做起來,先捏了把和好的'面,揉成不大不小的面團,學著樣兒把大拇指鉆進去捏成小碗狀。就這一步我怎么也做不好,不是厚了就是口太大了,難看死了。我本是個急性子,屁股一扭,手一甩,嚷嚷著:“什么鬼東西呀!這么難捏!

          正當我垂頭喪氣的時候,奶奶笑著說:“怎么,沒信心啦,第一次做都是不容易的,我第一次做青團也像你這樣!笔前,我們老師不也常說,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扎實地走,不能一步登天嘛。這一點的小挫折算什么,怎么就打退堂鼓呢?想到這,我頓時感到心頭上充滿了一股力量,自信地又揉起了面團。

          雖然一開始我笨手笨腳的,面粉撒了一地,做的青團不是肚子裂開,就是嘴裂開,和奶奶比我的青團簡直慘不忍睹。但我試了一次又一次,功夫不負有心人,這項“偉大的工程” 終于完成了,看著這一個個小巧玲瓏的青團,我欣慰地笑了,笑得是那么燦爛。

          吃著自己做的青團,那種感覺特別的幸福,不是嗎?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17

          清明節(jié)我們沒去掃墓,沒去戶外踏青,但我們做了一道美食青團。

          這段時間正是青團最佳的品味時間,也是最佳的制作時間。

          青團做起來似乎不難,因為它用不著太多的材料,但其實也很考究。青團的點睛之筆是艾青,它長得一點都不出眾,沒有太多的辨識度,在我看來就像是雜草,但它卻成就了美味的青團。

          首先便要將這個點睛之筆洗干凈,蒸熟,泡點水。這個步驟并沒什么難的,難的是揉面,因為是糯米,所以要十分的謹慎,一出錯就會翻車。太軟太硬都不行,還要有彈性。超大盆的糯米粉馬上就要變成團子了。外婆先在中間挖了個坑,然后往里填滿熱水,果然水量真的.很重要。

          接下來就是力量活了。要使勁使勁地揉,要揉無數(shù)次,水也要倒無數(shù)次,想想青青的小團子就要出生了,不禁流了流口水。我就坐在旁邊給外婆倒水,外婆就使勁地揉面。我左看右看,看得出揉面既要有耐心,也要有耐力,揉久了會很累的。我也看出揉面好像很難也很麻煩,電視里不就一放水就變成團子了,可自家做起來怎么這么麻煩,慢慢的,糯米粉就被揉成了粗糙的大面團,然后再加些水,加些粉,繼續(xù)揉,光滑的團子出現(xiàn)出現(xiàn)之前,別忘了放入艾青汁。

          大人們剁肉拌餡很快也就好了。接下來就是捏團子,放餡之前就是捏成窩窩頭的樣子,然后往里放餡,最后捏成團,就這樣一個一個捏完,鍋上蒸。很快,可愛的綠團團就出生啦!

          清明節(jié)真是一個有實踐意義的節(jié)日。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18

          清明節(jié)前夕的一天,你如果走過我們的教室,你一定會聽到我們一陣陣歡樂的笑聲,聞到一股股清香。你肯定會問我們:“你們在做什么?”我們會回答:“我們在做青團!”

          下午一點到了,每個小組紛紛拿出自己準備的材料,擺放在桌子上,仿佛正開展著一場食品展覽會。瞧:有綠色的青汁;有香甜的餡兒;還有一個個道具。道具準備好,就蓋和面了,這可是制作青團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只見一個個和面高手——老師請來的家長們陸續(xù)登場。她們嫻熟地將面粉倒入盆中,再加入少許的水,接著,陳冠宇媽媽將手伸入盆中,熟練的揉了起來。慢慢地,原本松松散散的面粉在陳冠宇媽媽手中變成了柔軟的大面團,然后,再倒入事先準備好的青汁,繼續(xù)和。終于,青色的'面團揉好了,家長們把面團分成幾段,依次分給每一個小組。

          開始做青團了。我先取出了一個中等大小的面團,在手中來回揉。揉成一個光滑的圓球體時,就差不多了,我接著把面團輕輕壓扁,然后小心翼翼的把壓扁的面團窩成一個圈,再把豆沙餡擠在里面,注意不要擠太多,小心餡兒會漏。擠好餡兒,用筷子把餡兒往里面塞一塞,再把面團一捏,一包,之后用保鮮膜將青團包好,這樣一個完美的青團就做好了。再看看其他人做的:杜駕麟在青團上來回抹上黑芝麻,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黑”團,不知道蒸出來味道怎么樣?看看成婭媗的,她把芝麻、豆沙和青團一起搓,使青團變成了一個“大花臉”……其它小組也不甘示弱,都在埋頭奮力做著,整個班的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第一課下課了,朱老師給我們每個組評了獎。我們這組光榮地獲得了“最佳紀律獎”我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所有組制作的青團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就是陳申一組的青團,他們十分創(chuàng)意,有“長方形”;有“五角星”;有“餃子”;有“荷包蛋”;有“神舟飛船”;還有“青團一家”……他們這組不愧是“最佳創(chuàng)意獎”。獎評好了,就該把青團送到食堂去蒸了。我在教室里聯(lián)想起了青團的味道,一定是軟軟的、糯糯的。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美味的青團,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青團,剝開保鮮膜,吃上一口,“真香”我說道,這青團帶著一股黃瓜的清香,吃進嘴,軟軟的,糯糯的,太好吃啦!

          回家的路上,我腦海一直浮現(xiàn)著下午活動的場景,真是春暖清明,青團飄香。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19

          又是一年清明,望著桌上剛剛買回來的青團,我不禁愣住了,姥姥親切的臉龐又浮現(xiàn)在腦海中

          兒時,與姥姥、姥爺住在一起,小小的農(nóng)家小院承載著一家人濃濃的親情,每逢清明節(jié)姥姥便會準備好一切制作青團的食材在廚房忙碌。

          我和姐姐可不會錯過這種有趣的事情,姥姥剛剛開始上手,我們便一個人搬一個小凳子坐在桌子旁,姥姥見了也不趕,只是笑著警告道:不準亂摸哦,衣服臟了可是要挨打的。我和姐姐低頭看了看剛剛換上的新衣服,乖乖地點點頭。

          艾汁的味道在空氣中彌漫開來,清香頓時襲卷了廚房,我和姐姐深深的嗅了一口。姥姥用那雙蒼老溫暖的手把面和在艾草的汁液里,白色的糯米粉一點一點融入艾汁的綠色里,不一會面團就揉好了。姥姥把面團揪出一小塊一小塊的,用雙手搓成一個圓溜溜的球,隨即用大拇指壓在圓球中心,放在手掌上不停地轉(zhuǎn)動,做成一個小碗的形狀,再用勺子舀了一小勺豆沙進去,雙手不停地轉(zhuǎn)動把小碗的口子慢慢收攏。一個可愛的、小巧玲瓏團子就做好了,一個個青團如同一塊塊光滑的翠玉。

          我和姐姐這時也顧不得什么新衣服了,站到凳子上去拿面,姥姥見了,也不惱,揪出兩個小小的面團放到我們的手中,教我們該怎么做。臉上的笑容仿佛融進暖暖的陽光中。

          把青青的.團子放進蒸籠,蓋上蓋子,靜靜等候著。蒸籠上開始冒熱氣,許是團子太綠了吧,竟連這冒出的熱氣也是綠綠的了。揭開鍋蓋,一陣清香撲面而來,在外玩了一天的小花貓也尋著香味回家了,趴在灶臺邊,不肯離開。

          抬頭朝窗外一看,已是傍晚,姥爺早已在院子里擺好了桌子,姥姥把青團和菜端出去,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抓起剛出籠的青團,被燙得嗷嗷直叫,趕緊把青團扔到盤子里,姥姥連忙拉我們過來把手放在水里,嗔怪道:怎么這么不小心。眼里的疼惜似乎要從眼眶中溢出。

          回到桌邊,拿起已經(jīng)沒有那么燙的團子,塞到口中,一股清香在口中肆意游竄。姥爺拿起那個已經(jīng)不知用過多少年的白瓷杯,啄了一口酒。姥姥在旁笑著,瞇起的眼睛里滿是幸福。小花貓臥在桌腳,慵懶地伸了個懶腰,趴在那兒,睡著了。

          想至此,回過神來,抬手拂面,不知何時淚叮咚地落下。拿起桌子上的青團,輕輕咬了一口,滿口清香,卻不是熟悉的味道。一滴淚滑到嘴里,咸咸的,澀澀的,嘆了一口氣,輕輕離開桌邊。

          原來,當年的味道再也找不回來了。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20

          青團應該是清明前后應時當令的新鮮玩意,在東坡詩里寫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時候踏青,呼吸一點新鮮空氣,看著新鮮的綠色,吃團,喝寒食粥,若是再應景的下些小雨,尤有韻致,身心一快。怪不得有詩人說:“這是在吃春天”。

          青團又叫艾米果,清明稞,碧青油綠,糯韌綿軟,甘甜細膩,蒸好幾摞小籠,一屋子熱氣騰騰。熟了以后,綠綠的松軟的皮兒,皮亦微皺,不軟不硬有咬勁,帶有清淡卻悠長的艾草香氣,味甚雋,遠勝年糕湯圓,一口入肚,三春不忘,是寒食時節(jié)流行于江浙滬一帶天然綠色健康的時令食品。艾草有平喘、利膽、消火、抗菌、驅(qū)寒、除濕等功效,而小麥草的汁有去油解膩、消食降火的功效,同時還能起到美容的作用。

          青團品類也頗多,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黨皆可滿足。蝦子冬筍以鮮著稱,蝦子放的太多,會汪出些許汁水,“鮮得連眉毛都掉了”。豆沙餡心甜而不膩,沙色紫的發(fā)黑。 紅豆水濾去皮,熬爛,澄出細沙,加少量白糖 ,北方叫“澄沙”,南方叫“洗沙”。初期的青團最離不開豆沙。豆沙又最能吸油,故易作餡。

          青團歷史悠久,比如清朝的袁枚在《隨園食單》里面就專門寫了作為糕點之一的青團的作法:“搗青草為汁,和粉作粉團,色如碧玉!卑莼丶蚁磧糁鬆擠汁,最好采用清明前的'艾,這個時候是最嫩的,嫩綠的樣子,嫣然可愛。將艾在開水中略燙,瀝去水,碎切,揉進糯米粉內(nèi),與糯米粉同抖勻,乃以蒸成,候冷,尤妙。 入口細嚼半天,說不出話,頃刻下肚,鮮嫩腴美,不可名狀,意猶未足。至于為什么吃青團,眾說不一。傳說有一年清明節(jié),太平天國將領(lǐng)李秀成被清兵追捕后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李秀成帶吃的東西。一位農(nóng)民在思索帶什么東西給李秀成吃時,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心生一計,連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凈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nèi),做成一只只米團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團子放在青草里,混過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而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后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御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另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跟隨晉文公的介子推。介子推當年跟著晉文公各國逃亡,立下過功勛,后來晉文公發(fā)達了,介子推不肯接受晉文公的回饋封賞而隱居。晉文公重視介子推的才能,于是在綿山找到他,想讓他出山幫自己,介子推死活不出山,晉文公就索性放火燒山,想逼他出來,最后介子推寧可被燒死也不出來;诤藿患拥闹囟铝钆e國在他的忌日禁止用火,人們開不了灶,只好吃冷食,提前蒸好的米食成了填飽肚子的首選。

          青色寄托著古人助長陽氣增長的愿望,寒食小溫擔任著俗世紛擾的小確幸。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21

          青團是一種民間小吃。它的顏色是綠色的,外形是橢圓的,它是用糯米與艾草的汁混合后在蒸煮形成的,它的口感軟糯,一口咬下去,艾草的清香在口中能游蕩,讓人吃了還想再吃。

          雖然青團的歷史不是很悠久,但是關(guān)于它還有個故事。

          傳說有一年的清明節(jié),李秀成為了逃避清軍,請了一個農(nóng)民幫他躲過了清兵的追捕,但清兵添兵設崗,防止他人帶吃的給李秀成。那個農(nóng)民心生一計,采了艾草回家,用艾草的汁與糯米混合做成了團子。青色的團子混在了青草里面,躲過了哨兵并帶給了李秀成。李秀成吃到了團之后,安全返回了大本營。之后,李秀成下令要太平軍團學會做青團,以御敵自保,青團就這樣流傳開了。

          關(guān)于青團,我自己也有一段經(jīng)歷。

          沒吃青團之前,我非常抗拒。青團那綠色的.樣子,我看到就會犯惡心。就算大人們把青團放在我嘴邊,我都不會去吃,反而還會神情厭惡地推開。那段時間,我看見青團都繞著走。直到有一次,我中午沒吃飽飯,肚子餓得呱呱亂叫,家里又沒有其他東西吃,無奈之下我拿出青團一臉嫌棄但又無可奈何地一口咬了下去,香甜軟糯但又甜而不膩,糯又不黏的青團被我咬在了嘴里。我嘗到了味道后,三五除下就把一個青團給消滅掉了。吞下去后,嘴里還留著艾草的清香,讓我回味無窮。

          從此以后,我對青團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變,F(xiàn)在,青團變成了我最愛吃的零食了。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22

          又是一陣淡淡的艾葉氣息縈繞在我的身邊,一個個綠綠胖胖的小團子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咬一口糯唧唧的,絲絲香味沁人心脾。

          沒錯,這就是青團。青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其做法是先將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團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種,泥胡菜、艾蒿、鼠曲草。泥胡菜氽后色做碧綠,以前常用,放入大鍋,加入石灰蒸爛,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綠色的團子)。青團主要是流行于江浙一帶的清明節(jié)食品。

          “清明時節(jié)天轉(zhuǎn)暖,柳絮紛飛花爭妍!泵慨斍迕鞴(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包青團。我們家也不例外!在我的記憶里,外婆是無所不能的。每當清明清晨,外婆就會去菜市場買來新鮮的艾葉,用來給糯米“上色”。

          艾葉在我的印象里用途可廣了,它是我童年時夏天里的解暑神器。記得每當酷暑來臨,外婆就會騎著她那早已生銹的自行車去買艾葉;丶液蟀寻~洗干凈,燒一鍋水,水開后把艾葉放進去。煮好后的艾葉水摻和著洗澡水一同倒進我專屬的洗澡盆里。你可別小瞧那艾葉,在外玩得大汗淋漓的我一頭扎進盆里,那滋味涼絲絲,又飄著艾葉獨特的清香,令我拋去了一切的暑熱。

          我的媽媽一直被我稱之為“甜點達人”,這次她將和外婆強強聯(lián)手,制作出我認為世界上最美味的青團——沒有之一。只見媽媽先把艾葉榨成汁,當然外婆也沒停歇,把粥放在糯米粉里一攪和,就成了一個大白胖子。媽媽把艾葉汁倒進并沒有完全和好的糯米團里,并加上一點最重要的.調(diào)料——抹茶粉。加入抹茶粉是為了讓青團的顏色更鮮綠。

          接下來的一步——調(diào)餡。媽媽先把黃油放入鍋內(nèi),再把肉松和咸蛋黃一同放入鍋內(nèi)翻炒,炒好后把它們分成一個個小方形,餡料就調(diào)好了。

          我認為的最關(guān)鍵的一步是如何把它包在一起。媽媽負責來把糯米團分成一個個小劑子,外婆負責把餡包進去,我呢,只能在旁邊看著,幾次想幫著一起包,都被外婆給拒絕了,因為我包的不是太厚就是太薄,唉……只見心靈手巧的外婆把小劑子托在手上,像做陶瓷碗那樣,那大拇指猶如電鉆,不一會兒就做好了一個薄厚適中的“小碗”。

          上鍋蒸完,我們家的門似乎快成了扇“假門”,街坊鄰里都知道我們家做青團了。隔壁王阿姨說:“喲,顧姐,又在做青團呀,人老了手藝未老嘛!”我外婆得意地笑了笑,拿了幾個青團分給鄰居們。

          我愛我家鄉(xiāng)的青團,我愛我家鄉(xiāng)的風俗,但我更愛我的家人們!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23

          清明節(jié)有許多習俗,平時一到清明節(jié),爸爸媽媽都會到商店里去買現(xiàn)成的青團,一個個青團圓圓胖胖的,惹人喜愛,下午,老師帶我們親手做青團,親自感受清明節(jié)的習俗。

          前一天晚上,我和媽媽買了幾根黃瓜,把它們一起放在榨汁機里,那嫩嫩的黃瓜被榨汁機慢慢地”吞”了下去。

          今天我們組帶來了五花八門的原料,你瞧,王棗棗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餡兒,張澤龍帶來了碧綠的青汁,尹株文帶來了做得過程中所需要的工具……大家一邊忙著擺放用具,一邊交頭接耳地交談著該怎樣做,一個個興奮不已。

          開始和面粉了,老師向盆里倒了點水,然后把面粉倒進了里面,還請了幾位和面高手—-幾位同學的媽媽,奶奶來和面。陳冠宇的媽媽拉起袖管兒,把自己纖細的手放進了面粉中,頓時,面粉象散了隊的隊員各向自己的外面逃去,阿姨用手來回搓著,面團象一個個孩子乖乖就范,任憑她的揉搓,隨著搓的節(jié)拍上下翻飛,老師把青汁倒入面團中,不一會兒,面團娃娃就換上了節(jié)日的盛裝,一身碧綠的燕尾服加上胖胖的身體,更顯得可愛。

          老師把面團一點一點地分給我們,說了做時的注意點,不一會兒老師就開始宣布做了。我先請教了陳冠宇的媽媽,然后拿起一些面粉,搓成”小圓子”再把中間部分捏凹下去,我學著老師的樣子把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放在圓的底部,把左右手的大拇指放在圓的頂部,用力捏凹下去,一下子,面團被捏變了形,我拿起一點芝麻放進了里面,小心翼翼地包了起來,可是這調(diào)皮的芝麻一下子從里面逃了出來,呀,這下子青團了”大花臉”,外面一黑一白,可真有創(chuàng)意!我不灰心,繼續(xù)搓著,我把捏好的青團往芝麻里一放,頓時,青團一身黑,成了”黑團”,我一邊看一邊笑,把它放進了盆里,…我環(huán)顧四周,只見旁邊的同學都做的熱火朝天,有的同學高興得手舞足蹈,有的同學老是做不起來,愁眉苦臉,還有的.同學跑前跑后,著急得直跺腳……看著青團被送進食堂,我心里癢癢的,非常想吃。

          在等的這段時間里,我心里萬分焦急,想著想著,我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著青團的美味。

          過了一會兒,青團上來了,我口水直流三千尺,趕忙咬了一口,滾燙的青團在我的舌尖上上下翻飛,再咬一口,美味的芝麻一口流入我的嘴,哇,真是好吃呀!

          通過這次活動,既讓我們增強了動手能力,又讓我們更加了解了清明的習俗,真是一舉多得啊!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24

          在時間的長河里,華夏悠悠五千年文明,沉淀出了許多寶貴文化遺產(chǎn)。勤奮智慧的炎黃子孫,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奇跡。

          立夏快到了,在我的記憶里,立夏總是飄著一股清新悠遠、揮之不去的艾草香。每逢這夏日伊始,春季接近尾聲的美好節(jié)日,一大家子人總是齊聚一處,一起做“米鴨蛋”。立夏做“米鴨蛋”,是家鄉(xiāng)的風俗,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就流傳不衰了。

          做米鴨蛋的第一步自然是取材,當雨季來臨,春天拉開帷幕,就可以去田間采摘新鮮的艾草。我總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剪足滿滿一盆的艾草。這可能需要在田埂上蹲上好久,可是卻別有一番趣味。剪艾草也是有講究的,手法要恰到好處,不然就會影響米鴨蛋的.質(zhì)量。拿著一把大剪刀,經(jīng)歷了一次次地實戰(zhàn),我才學會熟練快速地剪艾草。無論艾草隱蔽的有多深,都無法逃出我的眼睛,摘著摘著,看著盆里的艾草越來越多,最后滿載而歸。接著需要花上半天的時間把這些艾草清洗,燒熟,冷卻,再切得細碎,和和好的面團揉在一起。開始艾草和面團還很分明,用力搓揉一陣后,就逐漸變色,淡綠色溢著清香氣味的汁液融入了面團中,直至兩者合一。這看似簡單機械,可是做起來卻并不容易,外行的我只搓了一會兒,就覺得雙手發(fā)軟發(fā)酸,面團似乎沒什么變化,而我再也沒有力氣了,只好甘拜下風。

          面粉和好了,一旁的媽媽也將餡料拌好了。最常見的餡料莫過于咸菜筍餡和黑芝麻白糖餡,配置的過程都很簡單。而包米鴨蛋的過程更是全家一起動手:奶奶,爸爸媽媽,叔叔阿姨,我,甚至是六歲的小妹妹都吵著要一起包。我用雙手輕輕拈下一塊面團,把它揉成扁平狀,再往中間倒上一勺餡料,最后小心翼翼地搓成橢圓形,一個米鴨蛋就初具雛形了!剛開始,我包的米鴨蛋總是“露餡”,而且相貌奇丑,奇形怪狀。不知經(jīng)過了多少次失敗,再加上我的小心謹慎,終于能包出像模像樣的米鴨蛋了,餡料也終于聽話地藏在里面不再流出來。把一個個帶有我們汗水和笑聲的米鴨蛋放進鍋里蒸一會,待到出爐時,滿屋都是艾草獨具的清甜而悠遠的香。

          至今回想起那一鍋大小、形狀不一的米鴨蛋,也像回想起了那段濃濃的親情和鄉(xiāng)情。又糯又香,甜而不膩,余香裊裊,經(jīng)久不忘。

          米鴨蛋以及它的制作過程,都是我們寶貴的遺產(chǎn)。它象征著濃濃的親情、鄉(xiāng)情,是家的味道。愿這份艾草香在我的心里,在奉化這塊土地上經(jīng)久不散!也愿這份親情、鄉(xiāng)情鐫刻在每一個奉化子民的心中。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25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人行人欲斷魂。在這傳統(tǒng)佳節(jié)——清明節(jié),我們家鄉(xiāng)有祭祀先祖,吃清明果等習俗?赡銈兞私馇迕鞴淖龇▎?今天就跟我來做個清明果diy吧!

          外婆告訴我,清明果的外皮是由清明草和一些米粉攪拌放在石臼里錘打而成的。前個星期天,我就跟著外婆到附近田野采摘了一籃清明草,洗干凈搗碎預備著,就等著我清明節(jié)放假回家繼續(xù)做了。

          我們先將米粉蒸熟,然后跟打成泥的清明草一起放在石臼里錘打,直到清明草與米粉完全融入到一起,果胚已經(jīng)變成淡綠色了。

          外婆將果胚弄成條形,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每一小段可以做一個清明果。然后拿起一小段,揉成碗形,加入餡。餡可分為咸餡和甜餡。咸餡主要由筍干,榨菜,粉干組成,甜餡是芝麻加糖。最后封上封口就大功告成。其實做清明果的過程與包餃子差不多,只是花邊比較別致,我擁包餃子的方法做,外形還可以不斷變換花樣呢!

          我把做好的.清明果放在清明果葉上,就這樣不斷地做,夠一籠以后就放到蒸籠上一起蒸。我還要告訴你一點,清明果葉也是清明果是否好吃的關(guān)鍵一環(huán),這種葉子是古代一直口口相傳延續(xù)而專用的。這張葉子,一來不讓清明果粘在蒸籠上,二來讓葉子的清香沁入清明果中。

          放入蒸鍋后,過了大約30分鐘,就聞一股樹葉的清香和食物的香味混合而入,逐漸彌漫整個空間。讓人不禁很想品嘗一下清明果的滋味,我強忍著沒有揭開鍋蓋偷吃。

          終于,清明出籠了。我接過媽媽隨手遞過來的一個,走到門口就迫不及待地塞進嘴巴大大地咬下一口。媽呀!燙得清明果在我嘴巴里不停地打轉(zhuǎn),我卻還是舍不得吐掉。

          春春艾葉綠,年年果泛香。這次做清明果,讓我增加了一項生活能力,還讓我多地了解了清明節(jié)的傳統(tǒng)與習俗。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26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币荒暌欢鹊那迕鞴(jié)到了。清明節(jié)我們要吃清明果,所以我決定今天學做清明果。

          第一步要找艾草。奶奶給我一張圖,說:“這就是艾草,你照著上面找”。我點點頭說:“嗯!比缓缶烷_始地毯式搜尋。一株株嫩綠的艾草頭頂上開了幾朵淺黃的小花,如同戴了黃帽子的婦人。我們小心翼翼地將艾草拆入籃中,一逢逢,一簇簇的'艾草堆滿了竹籃子。

          滿載而歸后,我看見奶奶把艾草放在盆里搗碎,接著擠出汁,放到糯米粉里使勁地揉啊揉啊,搓啊搓啊,散亂的糯米粉不久就變成蔥綠色的青團子了。我好奇地問:“奶奶,你為什么這么反復地揉搓呢?”奶奶說:“這樣一方面是為了讓糯米粉和艾汁均勻地揉和起來,另一方面是為了清明果有勁道,吃起來更有嚼勁!甭犃四棠痰脑,我恍然大悟。

          開始做清明馃了。奶奶先把大青團摘成一個個小青團子,接著把小青團子壓平,然后把筍肉的餡放進去,再把青團子包好,放在一個模具里一按,一個帶有梅花圖案的清明果做好了。我也照貓畫虎學了起來?墒俏易龅那迕鞴贿吂墓牡,一邊扁扁的,“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正納悶著。奶奶笑著說:“因為你沒把餡放在最中間啊!蔽胰粲兴。接著,我又繼續(xù)做起來,越做越好。后來,靈機一動,我就隨心所欲地做了起來。青團子在我手中變魔術(shù)一般,一下子粘成了一個憨憨的豬頭,一下子粘了一只可愛的鴨子……奶奶看了我的創(chuàng)意,贊不絕口,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今天,我終于學會做清明果了,真開心!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27

          都說“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可是今年的清明節(jié)卻陽光明媚,所以,爸爸、媽媽和我趁興一起回奶奶家包清明粿。

          平時,我們過清明節(jié)都是自己從街上買現(xiàn)成的清明粿吃,今年,我們突發(fā)奇想,到街上買來材料,帶回奶奶家自己動手做。

          奶奶見我們回家了,十分高興,幫我們把筍、肉、香菇切得細細小小的當餡,我們又下草地仔仔細細、一絲不茍地采艾草,爸爸說:“選艾草要盡量選矮的,若是艾草上有結(jié)籽的,那便是老艾草,別摘!”

          我摘了一會兒,見蟲子多,便先回家里去看電視了。

          過了不久,爸爸叫我過去到廚房包清明粿,我見到一大團什么綠綠的東西,后來,我才明白那是艾草切成的泥,我覺得那團東西軟軟的.,很像橡皮泥,不過又很香,一股艾草的清香。

          我站在奶奶旁邊,先看奶奶是怎么包的,然后,我也學奶奶那樣包。

          “哎呀!皮兒怎么粘不起來呀?”我埋怨道。

          我真不想包了,可我轉(zhuǎn)念一想:不能半途而定廢,加油,別放棄!

          我便開始先拿一團綠色的泥,接著揉成圓,壓扁,然后弄出一個凹下去的地方,用來放餡兒,放完餡兒,再一下子捏起來,最后,放在柚子葉上面,嘿嘿,其它的,就看它的“造化”啦!

          我越包越好,越包越快了,我見旁邊有一袋元霄粉,便倒了一些在清眀粿上面。嘻嘻!如果不仔細看,還真讓人以為是個“大白饅頭”呢。

          雖然,我包的清明粿不太好看,但是,那是我親手包成的,我吃在嘴里甜在心上。

          我喜歡做清明粿,更喜歡我們的這個清明節(jié),因為,它讓我覺得勞動真快樂!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28

          時間過得太快,轉(zhuǎn)眼間到了清明節(jié),那么這也意味著我們將要放三天小長假嘍!

          不過說到清明節(jié)就不得不提清明果。清明果是清明節(jié)必吃的傳統(tǒng)美食,是將艾草擠出汁拌入面糊中,攪拌至艾草汁完全與面糊融合在一起。再將其中放入自己喜歡的餡料,上鍋蒸熟即可食用。

          我從小就愛做美食,清明果就更加不用說了。到了清明節(jié)我們回到了老家,一到做清明果的時候,只聽外婆一聲大叫:“大家快點過來做清明果嘍!”安靜的廚房中瞬間擠滿了人。有的在做清明過的外皮;還有的在做餡料……有做甜的,有做咸的`。作為甜食愛好者的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甜的,我主要的是將清明果印出各式各樣的形狀。先將印花木板上抹上香油,再將清明果放入木板中摁壓。然后將木板反手換一個方向,盡力向下一敲,可現(xiàn)實卻不像我想象的那般順利,清明果卻沒有掉下來,再敲擊了幾下,可還是紋絲不動。我開始煩躁了起來,拼盡全力向下一敲,那頑強的清明果終于掉了下來。緊接著我的手法越來越熟練,廚房里不停的傳出“咚!咚……”的聲響,過了兩個小時左右,清明果終于大功告成啦。

          大家將自己做好的清明果蒸好,放在餐桌上。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夾走了一個甜的清明果,張大嘴巴咬下了一大口,天哪!一咬都是芝麻和豆沙的飄香,熱騰騰的白糖水從里面向外流出甜滋滋的,再加上軟軟糯糯帶有艾草想起的外皮,那完美的結(jié)合,不同的味道匯聚在口中是我沉浸在其中無法自拔。沒兩下我就將一個清明果吃光了,整個大廳其樂融融都是清明果的香味。

          轉(zhuǎn)眼間三天很快就要溜走,我戀戀不舍地離開老家,下一個清明節(jié)我還會早點來。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29

          今天早上吃清明果。我吃著香噴噴的清明果,覺得很好吃。便請求媽媽叫我做清明果。

          終于,媽媽同意了教我做清明果。但在包之前,媽媽對我說:“你先等一會兒,讓我先準備好材料!闭f著,她便把艾草切碎,把它和若米粉還有米粉和在一起,做成包屑的皮。再把筍和肉等菜切成丁,做成屑。接著,她又說:“你看好了,我先做一個給你做示范!蔽一卮穑骸昂玫。”于是,媽媽便開始包了。只見她左手托著一張皮,右手拿起勺子均勻地勺起一勺屑,往皮里一倒,雙手將兩邊一拉,向上一捏,一個端端正正的清明果便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媽媽說:“該輪到你練一下了!

          這時,我心里想:“終于輪到我大顯身手了。”于是,我馬上用左手托一張皮。手忙腳亂地用右手勺了滿滿一勺屑,急忙往皮里一倒,把兩邊一拉,往上一捏。清明果皮還是破了一個大窟窿,跟媽媽做的清明果比起來實在是慘不忍睹。我灰心喪氣地心想:“還是不學算了吧。省得這樣子弄得滿頭大汗,最后還是做不好。”媽媽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走過來對我說:“葉健翔,我們做事情要善始善終,不能半途而廢。你要學會包清明果,那就要認真觀察做清明果的動作,并仔細端摩,才能學好!蔽衣犃藡寢尩脑,便仔細端摩包清明果的每個動作,然后開始包清明果。這一次,我小心翼翼地勺起了一小勺屑,把它倒在了左手托著的皮上。又用雙手把兩邊輕輕一拉,往上用力一捏。我便做出了一個漂亮的清明果。然后,我又做了各式各樣的清明果。

          今天,我真高興,因為我學會了包清明果。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30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是清明節(jié)人們時常說的一句話。以前的人家每逢清明時,就在田里種瓜和豆,也可以出門走走,踏踏青,但現(xiàn)在的清明和以前不一樣了。

          到了清明節(jié),我們義烏有一個特別的習俗——吃清明果。清明果可不是水果,而是一種手工做的食物,它有著三個角,像個標準的三角形,可每條邊都往里面凹,深綠色的外皮上有幾個黑色的小點點。以前清明節(jié)都是在外婆家過,外婆和媽媽做好清明果,我等著吃就好了;但今年的清明,我要自己做一個清明果。

          做清明果需要面粉、紅糖、水和清明草四樣食材。我在廚房拿來了紅糖、面粉和水,可青草我要自己去外面割。我拿上了鐮刀,跑了出去,望著田野里一片片的青草,猶如孫悟空要用他的火眼金睛分辨出妖怪似的'。我仔細地盯著每一棵青草,如果發(fā)現(xiàn)草上有一層白毛,摸起來綿綿的,就立刻把它割下來放到手上,臉上露出了笑容。我拿著一小叢深綠色的清明草跑回家中,看見媽媽已經(jīng)做了幾個,我火速行動了起來。我用刀把草切碎,把它和面粉一起放到碗里攪拌,只見面粉好像換上了新裝,滾動著它綠盈盈的身體。可以正式做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做了起來,這里一捏,那里一扭,結(jié)果做出來的好像是一只長著兩個大觸角的螞蟻。我再拿點面粉,把三只角捏得均勻,其余部分都切掉,但做出來的又太小了,一小口便可以吞下去。我這次把大小控制好,里面用紅糖塞得滿滿的,又把角弄均勻,做出來的和媽媽的差不多,外婆拿來蒸屜將它放了進去。

          揭開濃煙和香霧籠罩的蒸屜,我吃了一口自己做的清明果,紅糖水像清泉一樣在嘴巴里流了出來。此刻,清明節(jié)的滋味,包裹在黏黏的、甜甜的清明果里,有一片淡淡的青草味,那也是童年的味道。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31

          早晨,太陽正被薄云纏繞著,放出淡淡而耀眼的光。今天是清明節(jié),我一大早就起了床,滿面春風地來到了包清明果的地方。

          終于要包清明果了,媽媽問我:“你會包清明果嗎?”“會!蔽掖鸬。我拿起一塊綠色的東西,照著大家的樣子,心平氣和地包起來。我先把兩個大拇指放在綠色的東西上,按出一個洞,慢慢地轉(zhuǎn),一邊換方向,一邊把“皮”給捏薄。我捏出了一個“碗”,然后把菜放到“碗”里,大家的放三勺,可我的“碗”放兩勺半就放不下了。

          我好不容易才把邊粘住,因為它太黏了,手總是要把“皮”給粘上來。媽媽告訴我要沾一點兒面粉就行了。我一試,果然靈。我可算包好了一個粿,洋洋得意的舉起來給大家看!疤}卜條呀!”表哥笑我包得難看。

          我拿著我的粿和小舅媽的粿一對比,還不能和小舅媽的粿相提并論呀,可是我對我包得第一個粿還是喜不自勝,對大家下令:這個粿一定要給我吃。小舅舅把我叫來,教我怎樣做好清明果的花邊,我喜聞樂見的聽小舅媽說,我看了小舅媽怎么樣做花邊的整個過程,點點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我的.花邊做得很好了,只要把邊捏薄,然后用大拇指一段一段地推,用食指和拇指一起把邊捏住就好了?晌业牟诉是包得太少了,不管大家怎樣千方百計地教我,我也不知所為。媽媽說,“雨晴,要不,我們倆合作吧,我來包,你來做花邊,我的花邊做得太難看了!薄昂冒伞!蔽一卮鸬。

          我和媽媽做了好多粿,我開始厭煩包清明果了,這對我來說已經(jīng)不是新鮮事了,我就在一旁看著,等著清明果做好了吧!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32

          今天,我看到阿姨、媽媽和奶奶一起在廚房里一邊做清明果,一邊嘴巴講個沒完,常言道:“三個女人一臺戲!苯裉煳铱偹阒懒恕

          “媽媽,我要來看看怎么做!”“你還是先去玩吧,等下有你吃的!”“我從來都不知道,就讓我看一次吧!”經(jīng)過我的再三請求,媽媽終于同意了。

          阿姨一邊做,一邊跟我說:“燒開鍋中水,把洗干凈的艾草放進去煮,這樣會比較綠比較香。幾分鐘后,眼看著艾草煮熟了,就趕緊撈起放入準備在一旁的大盆冷水里,不然老讓它待在熱水里,那樣很容易變黃。如果冷水逐漸變暖,就要另換冷水,直至艾草完全冷卻,并漂洗干凈,撈出,擠干水分,把艾草弄碎!

          接著我就看見阿姨在和粉,和好的`粉團白白嫩嫩的,加入搗碎的艾草,立馬變得綠綠的。

          阿姨接著說:“然后依據(jù)喜好把粉團摘成大小均勻的小坨,用手搓圓后捏成厚薄均勻的小碗狀,放入自己喜歡的餡料,封口,雛形初現(xiàn)。把鍋內(nèi)水燒開,架上草墊或在隔水器具上鋪上紗布,把清明果整齊排列入鍋蒸6分鐘左右即可!

          聽媽媽說:“ 清明果,又稱聰明果,是江山民間一種傳統(tǒng)的健康食品,每當清明節(jié)前后,農(nóng)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做。”

          等到縷縷香味飄出,揭開一看———鍋內(nèi)一片蔥翠欲滴。圓圓的像餅,餡是甜的,尖尖的像大水餃,餡是咸的,蒸熟的清明果清香可口。剛拿出來的清明果,油光光的冒著熱氣,真讓人口饞。我不由自主的拿起一個,正準備往嘴巴里放,哎呀,燙死我了。媽媽見了,對我說:“我剛想跟你說燙,你就放進嘴巴了,嘴怎么這么饞啊!”

          晚飯,大家一起吃著香噴噴的清明果,聊著天,很快就過去了。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33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鼻迕鞴(jié)到了,我們學校組織三年級同學去西施故里踏青。那里春色滿園,萬物復蘇,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在欣賞美麗的景色之時,我們還參加了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做清明果。

          做清明果的第一大材料就是一種名叫艾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然后就是糯米粉和餡了。餡分為兩類,一類是甜的,是用豆沙和白糖做成的;另一類是咸的,用咸菜、肉丁、鮮嫩竹筍、蔥丁炒在一起做成的,那樣子的餡白中帶綠、顏色鮮艷,聞起來也是清香撲鼻,一下子會勾起人的食欲。

          材料準備好后,就可以做清明果了。先把艾草的汁水和糯米粉放在水里攪拌,待粉團變成青綠色時,就抓一小團兒,把它放在手心,輕輕地揉,等到粉團變得又圓又光滑時,就把它壓成一個小餅,然后用大拇指、中指、食指一邊轉(zhuǎn)一邊捏,讓它的'厚度均勻,然后放上餡,再把口封住,最后捏上漂亮的花邊。

          不過,還真是說說容易做起來難啊!我想給清明果加上漂亮的“發(fā)箍”,但手指好像不聽我使喚,花邊捏得不是這邊歪了,就是那邊斜了。我正焦急呢,想看看別的同學是怎么做的。我抬頭一看,哇!他們做的清明果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一個幾天沒吃飯的餓漢,癟著肚子;有的挺著一個大大的將軍肚,根本無法站起來。更好笑的是桌上趴著一個清明果,它的餡正在不停地往外流,活像一個小孩咧著嘴巴流口水……原來做清明果好難哦!最后,在幾次失敗的試驗后,我總算給清明果按上了一個漂亮的“發(fā)箍”。

          煮熟后的清明果,油綠如玉,糯韌綿軟?粗约旱膭趧庸麑崳倚睦镎媸潜瘸粤嗣圻甜。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34

          清香淡雅,軟糯可口,味道鮮美,這便是我對清明時節(jié)家鄉(xiāng)傳統(tǒng)小吃清明果的所有記憶。

          今年的清明果,做的特別早。

          那天一大早,外婆就用棉菜、豆腐干、冬筍和瘦肉炒了餡兒。然后把洗凈的棉菜放進大鍋里加入蘇打用水煮,快要煮爛時,加入米粉,再用力揉,這樣包清明果的果團差不多就完成了。

          接下來是我拜師學藝的.時候了。我睜大眼睛,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外婆的手。只見她熟練地把綠色的大果團掐成小團,再用大拇指在團子上飛快地轉(zhuǎn)出一個大洞,好似一個小青碗,然后把餡兒填進小青碗里,右手食指醮點油,把果皮面對面提捏上,最后在突起的果背上用食指和中指輕輕一壓,果背上就出現(xiàn)一座山,一只清明果就呈現(xiàn)在眼前了。

          外婆包的清明果真漂亮,形狀也不一而足。有的抬頭挺胸,像打了勝戰(zhàn)的將軍;有的頂著大肚皮,像一位臨產(chǎn)的孕婦;有的滑溜溜的,好似一個個銀元寶;有的拖著長長的身子,像條烏篷船。

          打鐵要趁熱,我趕緊學著外婆的樣子,有模有樣地包起了清明果。第一個清明果馬上就要包好了,可就在這時,清明果的衣服被餡兒擠爆了。外婆看了,忍不住笑了,卯卯,做事情不能太著急,果碗不能做太薄,我再做個給你看看。經(jīng)過多次嘗試,最后我終于包出了幾個完整的清明果雖然有點丑。

          清明果終于蒸好了。打開鍋蓋,芳香四溢。它們宛如嬌羞的少女,靜靜地躺在蒸籠里,四周還冒著仙氣。跟外婆包的清明果比,我包的果好像缺少了一點自信但當我輕輕嘗了一口后,心里卻美滋滋的,感覺幸福極了!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35

          又是一年清明節(jié)到來,清明節(jié)作為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各種習俗,這一天大家都在進行各種活動。

          我來到外公家,外婆正在制作清明果,看著就叫人眼饞。我和媽媽去洗完手后,也就參與進去了。

          前部分由于我笨手笨腳的,也不會做,就在旁邊記著做法:先準備各種味道的清明果餡;再把艾葉用熱水焯,壓出苦汁,后又放入涼水沖洗,反復兩遍;然后加一點調(diào)料,將艾葉在鍋里煮爛。

          然后我便可以動手制作了,將艾葉連汁一起和糯米粉反復攪拌、揉勻。之后再將其搓成條,分成很多小塊,將餡填入,最后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捏成各種形狀了:外公外婆都將其捏成餃子形狀,我不斷嘗試,總算有一些餃子的'形狀了,到后來,一個比一個好。外公外婆也都夸我聰明,我都不好意思了。

          之后我又繪聲繪色地講述了我在網(wǎng)絡上查詢的關(guān)于清明果由來的傳說:

          傳說有一年清明節(jié),太平天國李秀成得力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一位農(nóng)民幫他化裝成農(nóng)民模樣。沒有抓到陳太平的清兵在村里添兵設崗,檢查每一個出村人,防止他們給陳太平帶吃食物。那位農(nóng)民在思索帶什么東西給陳太平吃時,走出門便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身上都染上了綠顏色。他頓時計上心頭,采了些艾草洗凈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nèi),做成青溜溜的米團子,放在青草里混過村口的哨兵。陳太平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后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御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也就形成了現(xiàn)在吃清明果的習俗。

          沒多長時間,清明果便蒸好了,我挑了最喜歡的芝麻味,也許是自己做的吧,特別好吃,特別香,心里也特別高興。

          清明的青團作文 篇36

          清明節(jié)吃清明果,這是很多地方的習俗。但我們家鄉(xiāng)方前的清明果有著特殊的制作方法。清明果呈圓形,如糕狀,上面刻有圖案,通常為:魚、佛、花。綠色,口感香甜柔軟。做清明果的原配料方言叫“九里香青”,“九里香青“一般在農(nóng)歷三月生長,在田梗邊布滿。每到這個時節(jié),小孩和婦女們?嬷鴤籃子在田梗邊挑“青”。除了青做主材料外,還需要蒸籠、果印、粽葉等工具。

          在制作清明果前,通常要把“青”完整地挑出來,放進水里煮熟。再把煮熟了的“青”放進搗臼里(一種凹形圓柱形的石塊)用搗錘用力地砸下去弄碎。搗“青”的工作可要叔叔、伯伯和爸爸他們干了,因為搗“青”要用力才行,這樣吃起來的清明果才會更香更有韌性。

          最主要的原料“青”準備好了,就開始做清明果了。首先,把青搓成一個個小圓球,再放進有米粉的盆子里,讓小圓球沾上米粉,像和面一樣把青團和米粉均勻地摻在一起;其次把青和米粉團又放到搗臼里搗;再把搗好的米粉團輕輕地壓在果印上;最后從果印中倒出。這樣,一個個漂亮的.清明果就做成了。把做好的清明果一列列整齊的排在粽葉上,放進鍋里蒸熟即可。

          這樣做成的清明果大多是甜的,里面的餡以豆沙為主。一個模具印出了一個個相同形狀的清明果,出爐后,排放在粽葉上的清明果綠如翡翠。咬一口,慢慢咀嚼,一陣陣青草的香甜從嘴中飄逸而出。

          清明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吃清明果的習俗在很多地方都有。但我們方前的清明果是甜甜的,糯糯的,是喜吃甜食的人的最愛。

        【清明的青團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清明青團飄香作文08-27

        清明緣何吃青團清明習俗作文12-03

        清明節(jié)青團香作文07-01

        清明節(jié)吃青團的作文08-08

        清明青團飄香作文3篇09-05

        清明青團飄香作文(3篇)09-05

        清明節(jié)作文:清明節(jié)青團04-01

        關(guān)于清明節(jié)的作文:清明·青團600字作文12-25

        清明食青團優(yōu)秀作文(通用29篇)05-24

        春暖清明青團飄香作文800字03-2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