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小故事 推薦度:
-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小故事 推薦度:
-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小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故事
導(dǎo)語: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加上一些勵志名人的故事,古今中外,均可涉獵。下面是中國古代名人勵志故事,歡迎參考!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故事【1】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齊襄公被手下將士殺死,他的弟弟公孫無知被立為齊王。沒幾個月,公孫無知又被手下大臣給殺掉了。流亡在莒國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魯國的公子糾得到消息后,都覺得自己繼承王位的機會來了,急忙打點行裝回國。
齊桓公管仲與鮑叔牙管仲是公子糾的軍師,他提醒公子糾說:“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國離齊國很近,如果他搶先一步回到齊國,我們就沒戲了!庇谑,管仲先帶一隊快馬去攔截公子小白,讓魯國大將曹沫帶另一隊人馬趕往齊國。
管仲帶著人馬趕到莒國和齊國的交界處,正碰上鮑叔牙從莒國帶了一隊人馬,護送著公子小白而來。
管仲上前攔住去路,問道:“敢問公子要去哪里?”公子小白回答說:“我回國辦喪事去啊!”管仲撒謊說:“您的哥哥公子糾已回到齊國操辦此事了!”
鮑叔牙喝斥管仲:“如果公子糾真的回到齊國,你干嘛還帶人來攔截我的主公呢?”命令部隊火速前進。
管仲見狀,搭弓取箭,朝公子小白射去。小白大叫一聲,栽倒在車上。管仲帶著人馬飛逃而去。
沒想到,管仲這一箭恰好射在公子小白的帶鉤上,沒傷到人,公子小白是裝死。這個公子小白,史稱齊桓公,春秋時期五位霸主之首。
管仲自以為射死了公子小白,回到公子糾身邊,與曹沫一起護送公子糾繼續(xù)向齊國進發(fā)。到齊魯邊界時,齊國使者攔住了他們的'車馬,說:“齊國新君公子小白已登基,請你們離開齊國!
管仲一聽,才知自己沒把事情辦好。他殺了齊國使者,公子糾命令大將曹沫攻打齊國,結(jié)果大敗,公子糾和管仲又逃回了魯國。
公子小白命鮑叔牙領(lǐng)兵30萬攻打魯國,魯國連連敗北,魯莊公派人與齊國講和。公子糾與齊桓公本是一母同胞,齊桓公不便親自殺掉公子糾,就請魯國代為執(zhí)行。公子糾的輔臣管仲和召忽是齊桓公的仇人,要帶回齊國處置。魯國于是殺掉了公子糾,將管仲、召忽二人交給鮑叔牙。召忽不愿返齊受罪,自殺身亡。管仲作為囚犯隨鮑叔牙返齊。
到達齊魯邊境時,鮑叔牙放了管仲。回國后,鮑叔牙對齊桓公說:“管仲乃天下奇才,您不可不得,我可以助您治理齊國,然而管仲可助您稱霸天下!饼R桓公不計前仇,親自出城迎接管仲,任命他為相國,從此齊國走上了稱霸之路。
管仲感慨地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倍说挠亚,為千古稱頌,而這其中又與鮑叔牙知人善諫、齊桓公胸懷大度是分不開的。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故事【2】
選賢任能一定要堅持正直原則。
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改變了齊國的落后面貌,富國強兵,齊國一舉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由此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不過對于怎樣選拔人才,齊桓公并沒有不十分明確標準。
管仲選才一天,齊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來到馬棚視察養(yǎng)馬的情況。他一見養(yǎng)馬人就關(guān)心地詢問:“你覺得哪一件事最難?”養(yǎng)馬人一時難以回答。其實,養(yǎng)馬人心里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備料,飲馬溜馬,調(diào)鞍理轡,接駒釘掌,除糞清欄,哪一件事都不是輕松!管仲在一旁見養(yǎng)馬人尚在猶豫,便代養(yǎng)馬人回答說:“以前我也養(yǎng)過馬,依我看,編排用于拴馬的柵欄這件事最難。為什么呢?因為在編柵欄時備用的木料往往有彎的也有直的。如果想讓所選的木料用起來順手,使編排的柵欄整齊美觀,結(jié)實耐用,開始的`選料就顯得很重要,下第一根樁的時候尤其要慎重。如果在下第一根樁時用了彎曲的木料,隨后你就得順勢將彎曲的木料用到底,像這樣彎曲的木料之后緊接著使用彎曲的木料,那些筆直的木料就難以派上用場。相反,如果一開始就選用筆直的木料,繼之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派不上用場了。其實,選拔人才同編柵欄選料的道理是一樣的,國家在起初選拔肩負重任的人才時,必須慎重行事,從一開始就把握正直的標準,以便今后按這樣的標準選賢任能。”
聽了管仲的這一番高論,齊桓公深為佩服,確定了以正直作為國家選拔賢才的標準,世代相傳。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故事【3】
漢高祖劉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亂后,在返回長安途中,路經(jīng)沛縣。南北征殺十余年,頭一次回到故鄉(xiāng),重見故鄉(xiāng)父老兄弟,真是無限的感慨。這一天,高祖在沛宮擺宴,款待鄉(xiāng)親父老,把酒臨風(fēng),喜氣洋洋。正當這時,門外忽然傳來一陣吵嚷,高祖好生奇怪,忙放下酒杯問道:“門外為何如此吵嚷?”高祖話音一落,縣令一旁“刷”地站起,伸過頭去往外側(cè)耳一聽,才慢慢安下心來,轉(zhuǎn)身跪在地下向高祖叩頭道:“皇爺恕罪。今早卑職來拜皇爺,遇一鄉(xiāng)民攔路喊冤,狀告本城店主霸鵝。因奉皇詔,卑職不敢耽擱,……不想他們鬧了上來,使皇爺受驚,卑職罪該萬死,罪該萬死!”高祖聽后沉思起來,他聽說這個縣令昏庸無能,靠著做郡守的岳父才得以重用,今天我何不親眼看看這位縣令的本領(lǐng)!高祖暗暗拿定主意,連忙吩咐:“官清民安,民事為大,尊縣不妨即速審理!”沒等縣令回答,高祖就已離開桌案,向大家拱手招呼道:“此處為堂,我等暫且一避!”
縣令一聽,嚇出一身冷汗,心中連連叫苦。你想,一個小小的縣令,能有多大的膽量敢在皇帝面前審案?何況這樣的一個無能之輩!縣令不敢推托,只好硬著頭皮擂鼓升堂。那鄉(xiāng)民被差役帶到堂前跪下,哭訴道:“……二十只鵝為小民所養(yǎng),指望賣鵝來購買農(nóng)具開墾荒地,養(yǎng)家糊口。昨晚下店,不料店主霸鵝,反誣小民刁賴……求老爺為民作主哇!”
縣令聽罷,裝模作樣,手指店主大喝一聲:“店家,你平白無故霸鵝,該當何罪!”誰知那店主沒有害怕,聽到喝聲就撲通跪在地下,連忙分辯:“老爺容稟:小店家聞高祖皇爺將要返鄉(xiāng)駕臨,久備鵝二十只,孝敬老爺以備皇爺受用,不料這鄉(xiāng)野流賊,仗著如今皇爺法寬,愛民如子,就膽大包天,來得我店,見鵝起意,生下這謀鵝的歹毒之心……求青天老爺明鏡!”縣令聽完,覺得店家說的'也有理,心想,這可怎么了結(jié)呀……隨后眼珠一轉(zhuǎn):咳,村夫流民,判輕判重諒他也不敢怎樣,再說,本縣若連一個村民也治不了,在皇爺面前,不是顯得大大的無能了么,想到這里,忙吩咐兩邊:“野夫民賊,騷擾本縣——給我拿下,重責(zé)四十,收入南牢,聽候發(fā)落!”
那鄉(xiāng)民毫無懼色,連聲高喊冤枉,被差役強行架出。
其中的破綻,高祖爺早就看得一清二楚,心想:天下要有這樣一批“青天”,將要造成多少冤獄啊,俺這漢室江山,要不了多久就會敗在這批人手里……高祖忍著怒氣走進大堂,冷冷地問:“青天大人,此案可理清斷明了?”
縣令一聽高祖這口氣,知道不妙,嚇得渾身發(fā)抖。停了一會兒,高祖又問:“此案審理得如何了?”縣令猜不透高祖的意思,嚇得面色如土,哪里還敢哼一聲,急忙跪在地下,連連叩頭。高祖抬頭環(huán)視一周,微微一笑道:“諸位父老兄弟,縣令大人不作回復(fù),想必案子沒有結(jié)果!既然如此,店主豈能逍遙?”說著又向眾人攤開兩手,輕輕說道:“戰(zhàn)場識良將,治世出英才。你們,誰能——”大家心里都很明白,皇爺想招賢理案呀!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哪個敢站出來冒這個大險呀,眾人只是你瞅我瞧,誰也不吭一聲。
這時,角落里一個身體瘦弱、雙目炯炯的人一聲高呼,雙膝跪在案下道:“皇爺萬歲,萬萬歲,恕小民無罪,俺愿一試!”
劉邦聞言大喜,忙離座向前雙手攙起。大家一見此人,不免一驚:“這不是書生李良嗎?”李良直起身,對高祖說:“要將兩家喚回,當面說清;并速將白鵝送上,俺要審鵝,鵝供為證!”“審鵝?”眾人大吃一驚,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是審鵝!二十只全審——請備二十管筆,二十塊帛,要鵝一一招供!”李良說得如此平平靜靜,連高祖也暗暗吃驚,不禁疑慮重重:此人莫不是瘋魔中邪,天下哪有審鵝一說,鵝豈能寫字招供?李良依然不慌不忙,轉(zhuǎn)身對高祖躬身一禮,說道:“請皇爺萬歲明天審察!”
第二天,李良開堂審鵝。高祖上坐,店主和鄉(xiāng)民跪在堂下,沛城眾位父老兄弟列坐兩旁,門外還有不少人等候著觀看稀奇。李良不急不躁,安如泰山?纯创蠹业鹊糜悬c兒不耐煩了,便回頭高聲吩咐:“將二十只鵝的招供呈來!”
話沒落音,二十個差役一人捧著一塊帛,從后堂急急走上來。這時,大家的雙眼瞪得象一對對銅鈴,目光“唰”地一下落在帛上,仔仔細細地瞧呀瞅呀,可是,帛上除了鵝屎外,別的什么也沒有,更沒有什么“招供”!許多人由失望變得緊張起來,個個都在為李良擔(dān)心啊。
這時,李良站起來,對著布帛看了一會兒,忽的,他皺起了眉頭,一聲猛喝:“店家!如今真象大白,你開黑店,霸占民鵝,二十只鵝已將實情供出,鐵證如山,你還有何話說!”店家自知理虧,嚇得兩腿篩糠,癱倒在地,最后只得點頭認罪。李良呼叫左右差役,把店家拿下。又轉(zhuǎn)臉對驚呆了的鄉(xiāng)民說:“老鄉(xiāng),現(xiàn)在物歸原主,把你的二十只鵝趕走吧,換回農(nóng)具,多開荒地,好生過日子……”
李良見眾人還愣在那里,不知究竟,就指著帛微笑著說:“城里人養(yǎng)鵝,鵝吃的是糧食,屙的是黃屎;鄉(xiāng)下人養(yǎng)鵝,鵝吃的是青草呀,你們看,這塊塊帛上,不都是青青綠綠的嗎?”眾人這才恍然大悟。這時,只見高祖伸手拉住李良,連聲贊道:“好,好!你這才稱得上是沛縣的青天!”從此,讓李良任沛縣縣令。
李良治沛多年,百姓安居樂業(yè)。劉邦選賢的佳話,一直流傳到今天。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故事【4】
韓信跟楚霸王打賭贏了之后,楚霸王的軍師范增對楚霸王說:“韓信這個人,要么就重用,要么就殺掉,可不能讓他跑到劉邦那塊去!
楚霸王眼里沒得韓信,還是不肯重用他呀,韓信不得志,就偷偷跑了,想去投奔劉邦。范增聽說韓信跑了,就勸楚霸王趕緊去追。楚霸王還不想去。范增說:“這人是你的死對頭,在這塊不把他殺掉,將來要殺就難了!
楚霸王被范增說動了心,就帶了兵馬追殺韓信。韓信跑著跑著,看看楚霸上已追到跟前,就停下,頂著上風(fēng)撒尿。風(fēng)一吹,撒的尿,全灑在白己的臉上、身上。
楚霸王看到了,又好笑又好氣:“這人好呆,頂著風(fēng)撒尿,撒在自己身上還不知道,殺他何用?白白污了自己的`寶劍不說,還壞了自己的英名,還是不殺好!”
沒殺韓信,轉(zhuǎn)身就走;氐綘I里,范增問他殺了韓信沒有,楚霸王就把看到的事說了一遍,說:“韓信是個呆子,殺他何用?”
范增說:“你上當了,這是韓信用的計,你快追上去把他殺掉,免生后患!
楚霸王是個粗人,一聽這話,帶兵又追?纯醋方,只見韓信跪在一座墳頭上,頭朝下,腳朝上,帽子蓋在墳頭上。霸王用劍挑去韓信的帽一子,真好笑死了,原來韓信披頭散發(fā),嘴里直翻白沫!鞍⊙,這人是羊癲瘋,殺不得呀殺不得,要是把這呆子殺掉,豈不是要叫天下人笑話!”楚霸王想想,還是沒得殺他,轉(zhuǎn)身回營。
范增見霸王回來,又問他殺了韓信沒有。霸王把韓信癡癡呆呆的傻樣兒講把范增聽。
范增一聽,腳一蹬:“你又上當了,這是韓信用的計。如果這人不除,霸業(yè)就不得成功,你還要死在他手中!”
楚霸王不相信。范增說:“韓信在這塊時候,他可曾犯過什么羊癲瘋?”
這一問,楚霸王明白了,趕緊帶了兵馬再追上去。韓信知道楚霸王不會放過他,沒歇一口氣,一直跑,一跑跑到三岔路口,犯愁了,往哪塊跑?朝東跑,直奔劉邦軍營,霸王必定會死追,還是跑不掉。他一想,想了一個調(diào)虎離山計落脫下一只鞋子,扔在東路口,自己回過頭來,往西路跑。
楚霸王領(lǐng)兵追到三岔路口,看見一只鞋子在東路口,認準韓信朝東跑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直朝東路口追下去。
韓信往西跑,楚霸王往東追,哪塊還能追上韓信?等楚霸王白跑了趟回營,韓信已跑到劉邦那塊去了。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故事【5】
前些時,熱鬧非凡的“超級女聲”轟動了大半個中國,節(jié)目空前火爆,“偶像”紅得發(fā)紫,這絕對與一大幫子鐵桿“粉絲”有關(guān)。雖然他們自稱“新新人類”,其實,追根溯源,這“粉絲”也是古已有之。北宋著名詞人柳永,可以說是最早的歌壇偶像,他的“粉絲”,也是歷史上最狂熱最忠誠也最具規(guī)模的“粉絲”。
中國最早的歌壇偶像柳永論數(shù)量,當時民謠說“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就說明柳永的“粉絲”到處都有,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多得不計其數(shù)。如果那時就有發(fā)短信技術(shù),恐怕支持柳永的“粉絲”,又要讓電信局賺個缽滿盆溢,拉動經(jīng)濟增長幾個百分點。
論狂熱,柳永的“粉絲”也絲毫不輸于“超女”的“粉絲”。由于他寫得一手絕妙好詞,隨便給哪個歌妓寫上幾句,她就會身價倍增。于是,歌妓們對他愛得發(fā)狂。
柳永又稱柳七,能和柳七親熱唱和,哪怕是倒貼銀子,就成了歌妓們的最高愿望:“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黃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見,愿識柳七面!边@順口溜不知怎么傳到宮里,仁宗醋意頓生,氣得差點兒吐血,心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怎么能讓這個小癟三搶了我的頭彩?但礙于身份,自己又不能和一個風(fēng)流文人爭風(fēng)吃醋,只好悶在心里發(fā)恨。
論鐵桿,柳永的“粉絲”更是忠心不二,無人可匹。柳永死時家無余財,是他的那幫歌妓“粉絲”集資安葬。死后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認識不認識的“粉絲”們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以至于相沿成習(xí),稱之為“吊柳七”或“吊柳會”。哪像現(xiàn)在的“粉絲”們,朝秦暮楚,這一陣幾追張三,過幾天又捧李四,追時奉若神日月,棄時甩若敝展。
論影響,柳永的“粉絲”也是不得了的。連宋仁宗都成了他的最大“粉絲”,雖然他羞于承認,還對柳永有幾分嫉妒,可是他的“追星”記錄,從他對柳詞的熟悉程度便可略見一斑。柳永《鶴沖天》中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句,仁宗看到柳永的考試卷子,就不假思索信手批道:“此人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詞去!边@一下子,柳永就成了“奉旨填詞”的“**巨星”了。
論“副作用”,柳永的“粉絲”也鬧出了驚天動地的大動作。追捧偶像,總難免有一定副作用,“超女”的副作用,除了使許多孩子迷戀唱歌外,湖南還有一個15歲的'女“粉絲”,為參加“超女”比賽減肥過度成病。相比較而言,柳永的副作用似乎更有詩意,氣魄也更大一些。
柳永名詞《望海潮》中有佳句稱贊杭州之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想不到被他千里之外的一個著名“粉絲”金主亮看到了,于是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效果,“此詞傳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有這樣驚人的“副作用”,差一點兒被人當成漢奸了,是柳永萬萬想不到的,不過也充分說明柳詞的巨大魅力。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柳永及其“粉絲們”早已作古,隨風(fēng)遠去,愿我們今天的偶像與“粉絲”都能比柳永們更精彩、更健康、更灑脫,也更有品位,同時也能更少一點“副作用”。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故事【6】
大一統(tǒng)的中國剛剛締造的時候,蒙恬沒有機會去享受一個開國功臣應(yīng)得的榮華,而是肩負著更艱巨的使命——北定匈奴。公元前221年,蒙恬率大軍攻破齊都,實現(xiàn)了秦始皇夢寐以求的全國統(tǒng)一。正當咸陽城里歡慶勝利的時候,秦國北部邊境傳來匈奴頻繁騷擾并大舉南侵的`消息。匈奴軍隊殺人放火,搶劫牲畜財物,邊疆人民苦不堪言。這時,秦國剛剛統(tǒng)一,人心思定,軍民厭戰(zhàn)。蒙恬不顧連年征戰(zhàn)的辛勞,接受命令“北逐戎狄”,收復(fù)河套一帶。
面對匈奴的挑釁,秦始皇選擇了蒙恬領(lǐng)兵出征。這里的原因大概有二:其一,青年時代的蒙恬長年在北方邊境守衛(wèi),對匈奴的戰(zhàn)法極其熟悉,這是那些長年征戰(zhàn)中原的老將們所不能比的。其二,蒙恬是秦軍里最富有進攻精神和野戰(zhàn)能力的將領(lǐng),秦朝其他將領(lǐng)打的多是中原地區(qū)的攻堅戰(zhàn),對于塞北草原上與匈奴的野戰(zhàn)并無多少經(jīng)驗。
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領(lǐng)30萬能征善戰(zhàn)的大軍,日夜兼程趕赴邊關(guān)。扎下大營后,他一邊派人偵察敵情,一邊親自翻山越嶺察看地形。第一次交戰(zhàn),就殺得匈奴人仰馬翻,潰散草原。公元前214年的春天,又爆發(fā)了最具決定性的戰(zhàn)爭。蒙恬跟匈奴人在黃河以北,進行了幾場戰(zhàn)爭,匈奴主力受重創(chuàng)。最后匈奴人被徹底打敗,向無限的北邊逃竄。史書上記載:匈奴人向北(逃竄)七百多余里。
蒙恬并沒有辜負眾望,一戰(zhàn)定河套,打得匈奴魂飛魄散。賈誼也曾形容說“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這正是對河套戰(zhàn)役功業(yè)的稱贊。后來中原再次大亂時,匈奴卻不敢深入漢境,這不能不說與此戰(zhàn)有很大關(guān)系。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齊,因破齊有功被拜為內(nèi)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長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寵,蒙恬擔(dān)任外事,蒙毅常為內(nèi)謀,當時號稱“忠信”。其他諸將都不敢與他們爭寵。
秦統(tǒng)一六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fù)河南地(今內(nèi)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自榆中(今內(nèi)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陰山,設(shè)三十四縣。又渡過黃河,占據(jù)陽山,遷徙人民充實邊縣。其后修筑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nèi))的萬里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利用地形,籍著天險,設(shè)制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進。后受遣為秦始皇巡游天下開直道,從九原郡(今內(nèi)蒙包頭市西南)直達甘泉宮,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一千八百里,可惜沒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戰(zhàn)北疆十多年,威振匈奴。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故事【7】
有人說一個歷史的瞬間,也許就能改變整個歷史發(fā)展的軌跡。那么一個古代名將的死會改變什么呢?蒙恬作為秦帝國著名的戰(zhàn)將,在他的有生之年,不僅在戰(zhàn)場上幫助帝國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徹底打敗了不斷騷擾中原的匈奴,而且在他的主持下,修建了現(xiàn)今我們眼中的萬里長城,開辟了當時規(guī)?涨暗那刂钡馈
這樣一個功勛卓越、才華出眾的戰(zhàn)將,卻沒有想到,在他的`背后一直隱藏著一個與他對立的集團,在秦始皇病死后,蒙恬在他們的陰謀策劃下無辜慘死。這個集團篡奪了秦帝國的政權(quán),也改寫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
唐朝皇帝唐太宗,于貞觀某日對臣僚說:“朕欲上比堯舜,不使冤案現(xiàn)于本朝。各位不妨說說,古代哪一將相死得最冤?”當時在場的有丞相房玄齡、諫議大夫魏徵等人,或答“白起”(戰(zhàn)國時秦將);或說“伍子胥”(春秋時吳將)。聽罷臣僚們的議論,太宗搖搖頭說:“朕觀最冤的是蒙恬。”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故事【8】
傳說在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恬帶兵在外作戰(zhàn),他都要定期寫戰(zhàn)報呈送秦王。
當時,人們用竹簽寫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沒寫幾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獵時看見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跡,心中不由來了靈感。
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試著用它來寫字?墒峭妹凸夤獾模晃。蒙恬又試了幾次,效果還是不行,于是隨手把那支“兔毛筆”扔進了門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無意中看見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筆,撿起來后,他發(fā)現(xiàn)濕漉漉的兔毛變得更白了。
他將兔毛筆往墨盤里一蘸,兔尾竟變得非!奥犜挕,寫起字來非常流暢。原來,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質(zhì),經(jīng)堿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變得柔順起來,這就是傳說中的第一支毛筆。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故事【9】
當年,霸王領(lǐng)兵到了江蘇六合縣東南一帶,見天快晚了,就下令安營扎寨。
那時,韓信還在霸王手下當將官。夜里,霸王和眾將軍飲酒作樂,吃得高興了,便對韓信講:“別人說你有能耐,我要和你打個賭,怎樣?”韓信打了一躬說:“不知大王以何賭輸贏啊?”霸王說:“我們兩人,一個在東邊山洼里筑一座城,用來擋山外的敵兵;一個在孫趙和金塘營之間掘四十九口井,讓軍民都有水吃,兩樣都要在今晚完成,曉星一出為準,你敢嗎?”
韓信心想:“造城是地面上的事,一點不馬虎不得;挖井是地下的事,深淺可以討巧!毙睦锵胪诰
霸王又問:“你是造城還是打井?”韓信說:“我們做兩個閹子,抓閹作數(shù)!
霸王揀一個,上面是造城。韓信說:“大王抓的是造城,那個當然是打井了,大王就造城吧!逼鋵崳瑑蓚閹都寫著“造城”,霸王大老粗,不知道中計哎。這樣嘛,就各領(lǐng)一千兵動工了。
韓信帶兵到了金塘營,他把兵先分成一班班地去挖井,自己坐在祠堂里飲酒。霸王怕輸,親自到場地催工。忙得十兵們個個氣喘八哈,大汗直淌。
韓信見大快二更了,叫探子去看霸王弄得怎祥了,回報是筑了一半。韓信又問井挖得怎祥了,探子報說:才有十幾口井。韓信不慌不忙,叫來兩個牙將。咬了耳朵,二人就分頭去了。韓信下令:“快替我備馬,隨我到大王面前請功!
見了霸王,韓信問:“大王。你的城筑得如何?”霸王說:“有一半高了!
韓信說:“你看曉星已出了,大王輸了!卑酝跆ь^一看,曉星果已掛在半空中了。就問韓信:“你的井難道都打好了?”韓信說:“清大上去查點吧!”霸王不信,跟他一同查看了。
一路上,韓信指指點點說:“沿路三七二十一口,外圍村邊四七二十八個,不錯吧?”霸王點著頭,心里很感奇怪。
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韓信到霸王處請功以前,已經(jīng)派一個牙將傳令,叫士兵在沿途必經(jīng)之處,挖的真井;在外圍不顯眼的地方,只挖一半,就放下井欄;霸王不會查到的地方,只放了一個井欄,一锨也沒挖。霸王粗心,只順著韓信指的`路走,看到井欄,便以為真的了。那曉星也是假的。是韓信指派另一個牙將,把一盞點亮了的燈籠用風(fēng)箏放到天去,乍一看,真像是曉星出在半空一樣,霸王又當真了。本來霸王在曉星出之前能筑好城的,見曉星出了,就停了工,所以到現(xiàn)在這上城還有一角沒有城墻,后人就稱它是霸王城。
城內(nèi)村莊就叫小城里。孫趙到金塘營的一帶井多,但多數(shù)只有一半深,是韓信打的井。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故事【10】
**戰(zhàn)爭那會兒,英國商人把**賣到中國,不僅賺取了大船大船的白銀,還使很多中國人染上毒癮。
林則徐妙用竹筷子因為吸**煙,中國人體質(zhì)日漸衰弱,被洋人稱為“東亞病夫”。
當時有個大臣名叫林則徐,他主張禁止**買賣,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見,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派他到廣州去禁煙。
剛到廣州,英國的大使便發(fā)來請柬,請林則徐到醉仙樓吃飯。
醉仙樓是廣州當時最有名的酒樓,既有做中餐的'名廚,又有煮西餐的大師。
話說林則徐剛剛坐下,英國大使就說:“林大人,難得你遠道而來,我們一定要好好招待——我們英國有一道甜點,味道甜美可口,象征甜蜜快樂的生活——請大人品嘗。”
大使一揮手,英國廚師端上來一盤冰淇淋,他在英國大使面前放一套刀叉,在林則徐面前放一雙竹筷子。
林則徐從沒吃過冰淇淋,見它在冒煙,以為這東西肯定很燙,于是他把嘴巴湊近冰淇淋,使勁吹使勁吹,等冰淇淋不冒煙,就融化了。他用竹筷子挑了一點放進嘴里嘗,發(fā)現(xiàn)它跟冰雪一樣涼。
在場的洋人齊聲大笑,嘲笑他說:“林大人,你不免太謹慎了!
吃過冰淇淋,林則徐說:“我們中國人重視禮儀,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我也要請你們吃一道甜點!
林則徐把中餐廚師叫過來,吩咐他做一道福建甜點“芋泥”。
過了一會兒,中餐名廚端上來一盤“芋泥”,那“芋泥”看上去跟雪糕倒有幾分相似,聞起來香噴噴的,只是不冒煙。
英國人一見芋泥,食欲大開,馬上大口吃起來,沒想到,那“芋泥”外冷內(nèi)熱,里面原來是滾燙的,洋大使被芋泥燙傷了舌頭,呲牙裂嘴,忙不迭把芋泥吐了出來。
林則徐微笑說:“大使大人,你不免太心急了!
吃過甜點,便要上正菜,林則徐讓廚師做了一盆發(fā)菜,他向洋人介紹說:“這道菜是有名的海味,它的名字叫發(fā)菜,諧音‘發(fā)財’,意頭很好,是廣東人愛吃的名菜!
發(fā)菜細細的,軟軟的,用筷子夾十分方便。
林則徐一夾一小把,吃起來津津有味。
洋人用刀子和叉子,無論怎么切、怎么叉,都不能把發(fā)菜弄到碗里,洋人手忙腳亂,忙得滿頭大汗,連一丁點發(fā)菜也吃不著。
“一道好菜講究色、香、味三美,這發(fā)菜黑不溜秋,賣相不佳,即使味道鮮美,也說不上名菜。”英國大使說著,把洋廚師叫上來,吩咐他做一道大青魚頭。
不一會兒,大青魚頭燒好了,每人面前都擺上來一份,每一份都是一個圓骨碌的大魚頭,洋人用刀子切開魚頭,用叉子一塊接一塊吃,吃得得意洋洋。他們一邊吃,一邊想看林則徐出丑。
圓骨碌的大魚頭,用兩根竹筷子,怎么吃呢?
林則徐拿起竹筷子,想了想,先挑魚眼睛吃了,然后拿筷子從魚眼眶戳進去,就這樣他夾起了整個魚頭,夾得比洋人用刀叉還要穩(wěn)當。
林則徐用竹筷子夾著青魚頭,慢慢地吃,穩(wěn)穩(wěn)當當?shù)爻裕缘煤苡酗L(fēng)度。洋人訕訕地笑了。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故事】相關(guān)文章: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小故事10-23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小故事07-20
名人故事:中國古代名人項羽07-20
有關(guān)中國古代名人的勵志小故事06-22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小故事(精選11篇)12-05
中國古代名人故事:酈道元08-09
名人勵志故事10-12
名人勵志的故事10-02
名人的勵志故事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