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迷途知返的歷史故事
導語:迷途知返,迷了路知道回來。比喻犯了錯誤能改正。下面是語文迷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材料,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拼音】 迷途知返 ( mí tú zhī fǎn )
【解 釋】 迷途:迷路;返:回來。迷了路知道回來。比喻犯了錯誤能改正。
【出 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袁術傳》:“以身試禍,豈不痛哉!若迷而知返,尚可以免。”
【用 法】 連動式;作謂語;含褒義 ;指知錯就改。
【示 例】 夫~,往哲是也。(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近義詞】 懸崖勒馬
【反義詞】 執(zhí)迷不悟
【英 文】realize one's errors and mend everyone's way
【德 文】seinen Irrweg erkennen und umkehren
【解釋】:迷途:迷失道路;返:回來。迷了路知道回來。比喻發(fā)覺自己犯了錯誤,知道改正。
【出自】:《三國志·魏志·袁術傳》:“以身試禍,豈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示例】:夫~,往哲是也。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近義詞】:懸崖勒馬
【故事】
在我國南朝時候,南齊有個叫陳伯之的人,他曾經擔任江州刺史。南齊滅亡后,他仍然擔任梁朝江州刺史。然而他對梁朝心存芥蒂,并聽信了部下鄧繕的教唆,于是起兵反叛。結果被擊敗,只好過江投奔了北朝,做了北魏(鮮卑族人建立的王朝)的平南將軍,統(tǒng)帥淮南一帶地區(qū)的軍隊,與梁朝對抗。
梁武帝蕭衍委派他的弟弟臨川王蕭宏率領大軍北伐,蕭宏在壽陽(今安徽壽縣)與陳伯之對壘。蕭宏令其記室(相當于現(xiàn)在的秘書)丘遲寫信給陳伯之,說明只要他肯反正,梁朝將對他過去的行為既往不咎,只要他肯回頭,可繼續(xù)在梁朝為官。
丘遲在信中這樣寫道:“迷途知返,往哲是與,不遠而復,先典攸高”。意思是:走錯了路而知道回頭,是古代圣人所贊許的,錯路走的還不遠就能改歸正道,是歷來的經典中所推崇的。陳伯之讀了信后,翻然悔悟,決然離開了北魏而回歸了梁朝。而丘遲《與陳伯之書》,一時成為了人們傳誦的名著,并被收集在昭明太子蕭統(tǒng)所編的《文選》中。而“迷途知返”這句成語就是從這里來的,比喻走了錯誤的道路而自知改正。
其實,“迷途知返”最早的起源是在戰(zhàn)國時期,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在他著名的《離騷》中就有意思相同的說法。詩的原文是:
悔相道之不察兮,
延佇乎吾將返。
回朕車以復路兮,
及行迷之未遠。
將始譯成白話文是這樣的:
我懊悔沒有把路的方向仔細查看,
讓我停止前進吧,我要立刻回轉。
把我的車掉過頭來向著正確的路,
趁著現(xiàn)在走錯的路還并不算太遠。
【迷途知返的歷史故事】相關文章:
迷途知返的成語故事02-07
關于迷途知返的成語故事04-02
口蜜腹劍的歷史故事05-11
殺妻求將的歷史故事08-17
歷史典故故事10-29
歷史典故故事09-13
4則經典的歷史故事04-04
歷史的名人故事12-13
歷史故事與成語故事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