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六單元優(yōu)秀作文:美麗的錯誤
記得第一次看到豐子愷先生這幅《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就喜歡得不得了,然后就總是把它帶在身邊。它是一幅很小的印刷品,是從雜志中裁下來的,其實就是一張薄薄的畫片。
喜歡它體現(xiàn)出的中國文化中那種虛靜的時空觀,一壺茶與已散去了的友朋,卷起的蘆簾和屋外的月色,有著李澤厚先生所言的禪的意味:“對時間的某種頓時的神秘領悟,即所謂‘永恒的瞬刻’或‘瞬刻即可永恒’這一直覺感受。”從喧鬧繁華的大街中回到自己棲居的小屋,從疲憊而又煩躁的文字操作中停下來,看見它,我便會沉靜下來,面對它真是有一種在瞬間的直觀中獲得萬古長空般的永恒之感。
這一次,不知怎么了,我在體會它的意境的同時注意起了它的細部,而過去我從沒有這樣注意過——只要有著基本的天文知識,都可以知道畫上的月亮根本不是新月,而是殘月。一般的人不知道農(nóng)歷的日子,只看月相很難分清怎樣的月相是新月,怎樣的月相是殘月。對于這一點,有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小的時候老師教給我的。他說殘月的時候,月亮看起來正好像是“殘”字拼音的字頭“C”,新月的凹面則與殘月相反,所以只要記住殘月的形狀,自然也就知道了新月的形狀。
作為李叔同的弟子,豐子愷是中國一代漫畫大家。據(jù)現(xiàn)在可以收集到的資料證明,《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還是豐子愷先生發(fā)表的第一幅漫畫呢。
1924年,豐子愷的好友朱自請把這幅畫稿拿了去,發(fā)表在了朱自請和俞伯平當時合辦的一份不定期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上!度松⒑,一鉤新月天如水》是一幅古詩新畫,畫題來自宋朝臨川(屬江西)詩人謝無逸的《千秋歲?詠夏景》。豐子愷先生曾言:“我覺得古人的詩詞,全篇都可愛的極少。我所愛的,往往只是一篇中的一段,甚至一段話。這一句我吟詠之不足,往往把它譯作小畫,粘在左右,隨時欣賞。”
這幅畫發(fā)表后,被鄭振鐸看到,他也非常喜歡,說:“他的一幅漫畫《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立刻引起我的注意,雖然是疏朗的幾筆墨痕,畫著一道卷起的蘆簾,一個放在廊邊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壺,幾個杯,天上是一鉤新月,我的情思卻被他帶到了一個詩的境界,我的心上感到一種說不出的美感,這時所得到的印象,較之我讀那首《千秋歲》(謝無逸《千秋歲?詠夏景》)為尤深。”
可見,鄭先生也被這幅畫感染,甚至被迷住,他也認為豐子愷先生在這幅畫上所畫的月亮是新月。
這真是一個“美麗的錯誤”也許它的珍貴就像錯版的郵票。我甚至想找一個機會,求我的畫家朋友把它臨摹下來,裱了掛在屋里,只是把畫上的殘月轉(zhuǎn)一個方向,讓它與題款一致。我對朋友這么說的時候,我的朋友卻說我多事。他說:錯誤如此美麗,又孰論新月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