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4-10-05 16:46:30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范例15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jīng)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偨Y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范例15篇】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1

          1、大氣的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體雜質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層大氣組成:穩(wěn)定比例的干潔空氣(氧氮為主)、含量不穩(wěn)定的水汽、固體雜質

          氮——生物體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溫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護傘,吸收紫外線

          水汽和固體雜質——成云致雨;雜質:凝結核

          2、大氣的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大氣分層氣溫隨高度變化氣流狀況其它特征與人類關系

          對流層越高越低對流占3/4大氣質量;水汽和塵埃;各緯度層高不一致天氣現(xiàn)象

          平流層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飛行;存在臭氧層

          高層大氣存在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太陽活動干擾短波通訊

          3、大氣的受熱過程

         。1)根本能量源:太陽輻射(各類輻射的波長范圍及太陽輻射的性質——短波輻射)

          (2)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的熱力作用)——太陽曬熱大地,大地烤熱大氣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三種形式及各自現(xiàn)象(用實例說明)

          影響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陽高度角(各緯度削弱不同)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了解地面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大氣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

          保溫作用的過程:大氣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大氣逆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

         。▓D示及實例說明——如霜凍出現(xiàn)時間;日溫差大小的比較)

          保溫作用的意義:減少氣溫的日較差;保證地球適宜溫度;維持全球熱量平衡

          4、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

         。1)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冷熱不均(各緯度之間;海陸之間)

          1、陸地環(huán)境的整體性:陸地環(huán)境各要素(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陸地環(huán)境的整體性。例如我國西北地方各環(huán)境要素都體現(xiàn)出乾旱特徵。

          2、陸地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有:

         、儆沙嗟赖絻蓸O的地域分異(熱量)——緯度地帶性

         、趶难睾5絻汝懙牡赜蚍之悾ㄋ郑(jīng)度地帶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水分和熱量)——垂直地帶性

          3、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偕降厮幍木暥龋

         、谏降氐暮0;

         、坳柶、陰坡;

         、苡L、背風坡。

          4、影響雪

          線高低的.因素(雪線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

          一是0℃等溫線的海拔(陽坡、陰坡);

          二是降水量的大。ㄓL、背風坡)

          5、非地帶性因素: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響等。例如我國西北地方的綠洲。

          6、主要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賰纱蟮卣饚牵涵h(huán)太平洋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帶。我國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國位於兩大地震帶中。

          ②地質災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護植被,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2

          水循環(huán)

          1、環(huán)節(jié):蒸發(fā)(包括植物蒸騰)、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

          2、類型:海陸間大循環(huán)、海上內循環(huán)、陸地內循環(huán)

          3、意義:塑造地表形態(tài);促進物質遷移、能量交換;維持全球水量動態(tài)平衡;促進陸地淡水資源的更新和補充。

          4、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

         、偃祟愑绊懽铒@著的環(huán)節(jié)是地表徑流,如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等。

         、谥矘湓炝、保護濕地:起到涵養(yǎng)水源的`作用,使下滲增多,地表徑流減少,減少洪澇災害;

          同時使蒸發(fā)增加,降水增多,調節(jié)氣候。

          ③圍湖造田:導致湖泊蓄洪能力下降;減弱湖泊對周圍地區(qū)氣候的調節(jié)作用。

         、艹鞘新访嬗不合聺B減少,減少地下徑流,增加地表徑流,造成城市內澇。

          ⑤用水不當:河流上游地區(qū)過度飲水灌溉,會導致下游水量減少,甚至出現(xiàn)斷流。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3

          1、地球運動規(guī)律

          (1)注意從繞轉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和地理意義等方面比較自轉與公轉的差異,側重理解太陽日與恒星日的差異、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等難點內容。

          (2)地軸北端指向北極星附近,因此能看到北極星的地點必定在北半球,且看北極星的仰角等于當?shù)鼐暥取?/p>

          (3)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雖然從南、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的時針方向不同,但都是自西向東。

          (4)注意地球公轉軌道上近日點(1月初)與冬至日(12月22日)、遠日點(7月初)與夏至日(6月22日)的區(qū)別。

          2、正午太陽高度

          (5)注意區(qū)別正午太陽高度和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是特殊時刻(地方時為12時)的太陽高度。太陽高度與物影長度的關系:太陽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長。

          (6)任意一天,與太陽直射點緯度差相等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相等;正午太陽高度數(shù)值相同的兩條緯線關于直射點所在緯線對稱。

          (7)注意極晝區(qū)極點的太陽高度的日變化特征:太陽高度無日變化,其數(shù)值等于當日太陽直射點緯度。

          (8)判讀光照圖和統(tǒng)計圖時,要注意利用圖中的各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如光照圖中的晨線和昏線、太陽直射的緯線、晝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經(jīng)線,統(tǒng)計圖中的橫坐標名稱和縱坐標名稱、數(shù)值的正負、線條的升降等。

          3、時間計算

          (9)一般而言,凡涉及到日出時刻、日落時刻、正午時刻、晝長、夜長等則為地方時的計算;凡沒有特別說明的都為計算區(qū)時。

          (10)北京所在的時區(qū)(東八區(qū))、倫敦所在的時區(qū)(零時區(qū)或中時區(qū))要當常數(shù)記憶。

          (11)北京時間是我國全國通用的時間標準。北京時間=東八區(qū)的區(qū)時=120°E的地方時,所以北京時間不等于北京(116°E)的地方時。

          (12)地方時計算中的時間早晚要和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時間早晚區(qū)分開。日常生活中的時間早晚往往是針對同一地點來說的,因而時刻數(shù)值越小時間越早;而地方時計算中的時間早晚是針對不同的地點來說的,一般來說是根據(jù)同一緯線上看到日出的`早晚來區(qū)分的,因而時刻數(shù)值越大地方時越早。

          (13)在進行新舊一天的計算時,新舊一天可結合地方時的早晚來判斷,建議畫出極點俯視圖來輔助計算,以避免混亂。在計算區(qū)時時,直接按照區(qū)時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可,不需要考慮日界線。

          4、晝夜長短與時間判斷

          (14)要明確季節(jié)與節(jié)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南北半球的季節(jié)永遠相反,但是節(jié)氣是相同的,審題和答題時一定要特別注意。

          (15)在利用晝弧和夜弧所跨經(jīng)度計算晝夜長短時,一定要注意相鄰兩條經(jīng)線的經(jīng)度間隔是多少,不能習慣性地以為是30°或者45°。

          (16)掌握晝夜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北半球,夏半年時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極點附近出現(xiàn)極晝,夏至日時晝最長夜最短,極圈以內出現(xiàn)極晝;冬半年時相反。南半球反之。兩分日時全球晝夜平分;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

          (17)晝夜長短與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位置及其移動密切相關,所以,要理解太陽直射點移動的基本規(guī)律以及晝夜長短的季節(jié)變化、空間分布規(guī)律。

          (18)任意地點,其一年中的最長晝長與最短晝長之和恒為24小時;任意一天,分別位于南北半球且緯度相同的甲、乙兩地,甲地晝長=乙地夜長。

          (19)由于地球自轉和公轉而帶來的季節(jié)變化是地球最重要的變化規(guī)律,許多自然現(xiàn)象以及人類生產、生活活動也因此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所以要注意總結具有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現(xiàn)象和人類活動及其形成原因。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4

          1.經(jīng)度的遞變:向東度數(shù)增大為東經(jīng)度,向西度數(shù)增大為西經(jīng)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shù)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shù)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jīng)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jīng)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jīng)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jīng),減小的是西經(jīng)。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shù)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jīng)80°在東經(jīng)1°的東面,在西經(jīng)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經(jīng)緯網(wǎng)地圖,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5

          一、氣候變化

          1、氣候變化

          是指一個特定地點、區(qū)域或全球的長時間的氣候改變,是以某些與平均天氣狀況有關的特征,如溫度、降水量、風等要素的變化來度量的。

          2、氣候變化史

          (1)地質時期:全球氣候一直處于波動變化中,冷暖干濕相互交替,變化周期長短不一。

          (2)歷史時期:期間全球氣候有兩次較大的波動。

          (3)近現(xiàn)代: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呈上升趨勢;

          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1、全球氣候變化本身就是資源條件的變化。

          2、加劇了自然災害。

          3、將導致原有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變化。

          4、對主要生產領域,如農業(yè)、林業(yè)、牧業(yè)、漁業(yè)的影響更為顯著。

          5、通過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如厄爾尼諾、干旱、洪澇、熱浪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

          地球內部的結構的研究:由于地球內部的知識主要來自對地震波的研究。

          當?shù)卣鸢l(fā)生時,地下巖石受到強烈沖擊,產生彈性震動,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縱波(P波)和橫波(S波)之分?v波傳播速度較快,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橫波的傳播速度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為界,可以將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

          (1)由于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經(jīng)過不同介質的界面時就會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科學家正是利用了地震波的上述性質,通過對地震波的精確測量,了地球內部的結構。

          (2)從地球內部地震波曲線圖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發(fā)生突然變化,這種速度發(fā)生突然變化的'面,叫做不連續(xù)面。

          (3)地球內部有兩個不連續(xù)面。一個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處(指大陸部分),在這個不連續(xù)面以下,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這個不連續(xù)面是奧地利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首先發(fā)現(xiàn)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個在地下2900千米深處,縱波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則完全消失。這個不連續(xù)面是德國地震學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4)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為界面,把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所以地球的內部圈層是依據(jù)地震波傳播的突然變化的兩個不連續(xù)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來劃分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層

          各外部圈層的概況比較

          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這些圈層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

          知識摘要

          1、地球內部三大圈層,巖石圈的結構,地殼結構的特點。

          2、巖石圈的組成及三大巖類,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及三大巖類之間的關系。

          3、內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及表現(xiàn);地殼運動與地質構造;理解地殼運動及流水、風力作用對地貌的影響

          知識結構

          一、地球內部

          1、地殼

          (1)分層

          A硅鋁層:以氧、硅、鋁為主,鈉、鉀較多

          B硅鎂層:以氧、硅、鋁為主,鎂鐵鈣增多

          (2)結構特征

          地殼厚度不均和硅鋁層不連續(xù)分布

          2、地幔

          3、地核

          二、巖石圈

          1、范圍

          2、組成

          巖漿巖:花崗巖、玄武巖

          沉積巖:石灰?guī)r、頁巖、砂巖

          變質巖:大理巖、板巖、石英巖

          三、地質作用

          1、內力作用

          (1)類型:變質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

          (2)地質構造:褶皺:背斜和向斜;斷層:

          2、外力作用

          風化、侵蝕、搬運、堆積、重力、化學作用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6

          (1)合理布局交通網(wǎng)

          (2)經(jīng)濟意義

          ①有利于資源開發(fā)和物資輸出:西南區(qū)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少數(shù)民族集中。南昆鐵路的修建解決了云南磷礦和貴州煤炭的外運,促進了紅水河水能和廣西平果鋁礦的開發(fā)。

         、谟欣诎l(fā)揮鐵路對經(jīng)濟輻射的作用:鐵路的輻射作用可加快對外開放,使西南區(qū)形成“沿海、沿江、沿邊”的形勢,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促進外向型經(jīng)濟發(fā)展。

          有利于開發(fā)旅游資源,帶動第三產業(yè)發(fā)展:開辟旅游熱線,使西南豐富的旅游資源得到開發(fā)(喀斯特地形,少數(shù)民族風情、世界文化遺產等),并能帶動該地區(qū)相關產業(yè)乃至整個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

          (3)政治意義

          ①有利于鞏固民族團結:西南區(qū)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全國少數(shù)民族人中總數(shù)一半以上,僅云南省就有20多個少數(shù)民族。南昆鐵路所經(jīng)之處分布著10多個少數(shù)民族,鐵路通車為他們帶來了致富之路。

          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區(qū)脫貧速度:西南區(qū)是我國貧困人口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qū),南昆鐵路通車前,全國貧困人口中1/3分布在本區(qū),1997年南昆鐵路建成通車后,貧困人口數(shù)大幅度下降。

         、塾欣谏鐣(wěn)定;

          (4)戰(zhàn)略意義

         、儆欣诩涌鞂ν忾_放,發(fā)展外向型經(jīng)濟:南昆線的建設使西南區(qū)具有“三沿”的區(qū)位優(yōu)勢,南連北海、湛江、欽州和防城港等港口,東西有國際鐵路、公路通往滇桂兩省眾多的'過境口岸,有利于發(fā)展對外貿易和邊境貿易,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分工,促進國際區(qū)域經(jīng)濟合作。

         、谟欣陟柟虈,保衛(wèi)邊疆:南昆鐵路穿越在西南邊疆,在戰(zhàn)時對于鞏固國防,保衛(wèi)邊疆的作用不可忽視。

          公路建設

          我國高速公路發(fā)展快的原因:

          公路運輸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自然條件適應性強;我國各地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對公路運輸?shù)男枨笤黾?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地方財政的寬裕,高速公路以較快的速度發(fā)展,高速通暢的道路為公路運輸帶來活力

          布局原則:

          國道:以直達運輸為主,適當照顧沿線重要經(jīng)濟點;盡量縮短線路長度節(jié)約運營時間。

          省道:滿足經(jīng)濟發(fā)展需求和居民生活需要。

          公路大橋的區(qū)位因素:

          典型地區(qū):長江大橋;杭州灣大橋;渤海灣大橋等。

          區(qū)位因素:合理布局公路網(wǎng);減輕鐵路運輸壓力;加強一體化;緩解過江(海)的運輸壓力;有利于兩地人員、經(jīng)濟、貿易物資的交流;有利于縮短兩地交通路線的長度,節(jié)約運輸時間;有利于促進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有利于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優(yōu)化投資環(huán)境;有利于促進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滬寧高速公路擴建和我省高速公路網(wǎng)建設(潤楊大橋、蘇通大橋、崇海大橋建設、新長鐵路、寧啟鐵路、南京—西安鐵路)

          問題和困難:我省人多地少,占用大量良田,拆遷量大,易引發(fā)大量社會矛盾;河流眾多,修橋量大。沿線地區(qū)噪音污染,影響村民出行。

          有利條件:地形平坦,工程量小;經(jīng)濟發(fā)達,建設資金充裕;沿線人口眾多,城鎮(zhèn)密集,經(jīng)濟效益高

          意義:接應上海大都市的輻射,呼應浦東開發(fā),進一步對外開放,加快長三角城市帶的形成,加強城際聯(lián)系和協(xié)調發(fā)展,促進蘇北及革命老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加強蘇北蘇南的聯(lián)系和協(xié)調發(fā)展,加快蘇南產業(yè)結構升級和蘇北工業(yè)化進程,縮小蘇北蘇南差距。

          港口的建設(上海、紐約等)

          荷蘭的鹿特丹的區(qū)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置適中,位于歐洲西部的中部。

          自然區(qū)位:位于萊茵河口,河海聯(lián)運便利;港闊水深,不淤不凍;地形平坦,有利于建港口。

          社會經(jīng)濟因素:經(jīng)濟腹地廣闊;位于第二條歐亞大陸橋的終點,連接中歐、中亞、東亞等地;以鹿特丹為依托。

          如果是上海港的區(qū)位因素還需要說明不利因素:三角洲地形坡度緩,水流慢,泥沙容易淤積,影響通航。(目前泥沙淤積減少的原因是什么?)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區(qū)位因素:

         、俚匦斡羞m當?shù)钠露,以保證排水。

          ②地面平坦開闊,以利于跑道建設及飛機起降。

         、哿己玫牡刭|條件,以保證地基穩(wěn)定。

          ④與城市有一定的距離,并有快速交通干道相連接。

         、菖艿姥厥⑿酗L的方向修建,以利于飛機逆風起飛和降落。

         、拊、霧和暴雨出現(xiàn)頻率較少的地區(qū)等。

         、呓(jīng)濟發(fā)達,人流物流量大。

          城市交通

          布局原則:滿足人們出行的需要;節(jié)約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保護環(huán)境等

          城市內部交通運輸方式:公路;高速公路;地鐵;水運;輕軌鐵路;

          保持城市交通暢通措施:合理規(guī)劃城市道路;拓展城市道路;建設立交橋;將過境干道與城市道路分離;控制貨車進入市區(qū);鼓勵市民乘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車發(fā)展等。

          三峽工程

          意義:防洪(提高荊江河段防洪標準;緩解洪水對武漢市的威脅;減輕洞庭湖淤積;大幅度減少分蓄洪造成的損失)發(fā)電(緩解華中、華東地區(qū)能源緊張狀況;變輸煤為輸電,減輕鐵路運輸?shù)膲毫?水電代替火電,環(huán)境效益十分顯著);航運;供水和灌溉、南水北調、水產養(yǎng)殖、旅游。

          環(huán)境效益:

          防洪;防治血吸蟲病;有利于中下游減輕洞庭湖淤積;增加枯水期流量,改善水質;調節(jié)局部氣候,減輕環(huán)境污

          社會經(jīng)濟效益:有利于將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jīng)濟優(yōu)勢;有利于帶動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調整產業(yè)結構;有利于擴大就業(yè);有利于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利于提高長江上游的通航能力;有利于該地區(qū)脫貧致富,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有利于西部大開發(fā)的實施。

          生態(tài)問題:

          淹沒土地、耕地;加劇水土流失和環(huán)境污染;誘發(fā)地質災害(地震、滑坡);對庫區(qū)不利;加重泥沙淤積;影響物種生存;增加蚊蟲孳生

          對長江三角洲影響:

          不利影響:長江三角洲長速減慢;長江口海岸侵蝕,海水倒灌;長江河口生態(tài)環(huán)境改變,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影響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調水。

          有利影響:

          河口淤泥減少,提高了河口的通航能力;有利于改善長江水質(泥沙減少,枯水期)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7

          陸地水和水循環(huán)

          (1)陸地水體類型:目前人類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潛水、承壓水

          靜態(tài)水資源:冰川、內陸湖泊、深層地下水

          動態(tài)水資源:地表水、淺層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體,分布于兩極與高山地區(qū),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體,但主要為深層地下水,開發(fā)難度較大;動態(tài)水是人們開發(fā)利用的.重點,其中以河流水最為重要。

          (2)陸地水的相互關系

          水源補給類型補給時間補給特點我國分布地區(qū)

          雨水夏秋季節(jié)水量變化大東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補給有時間性,水量穩(wěn)定西北地區(qū)

          湖泊水全年有調節(jié)性,水量穩(wěn)定東部

          地下水全年水量穩(wěn)定,與河流有互補關系普遍

          (3)水循環(huán)

          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

          類型:海陸間大循環(huán)(蒸發(fā)(包括植物的蒸騰),水汽輸送,下滲,地表和地下徑流四個環(huán)節(jié),(圖3.37),陸地循環(huán),海洋循環(huán)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8

          1、農業(yè)生產的特點:地域性、季節(jié)性和周期性。

          下列諺語反映了農業(yè)生產的哪些特點?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季”;“清明前后種瓜種豆”;

          “華北地區(qū):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南蔗北菜”

          2、影響農業(yè)生產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自然因素、社會經(jīng)濟因素、技術因素等。

          自然因素主要有:氣候、地形、水源、土壤。社會經(jīng)濟因素主要有:市場、交通運輸、政府政策、勞動力等。技術因素主要有:機械、化肥、良種、冷藏等。

          3、不同的'歷史階段,影響農業(yè)區(qū)位的主導因素是不同的。在古代,自然因素對農業(yè)區(qū)位的影響最為重要。但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經(jīng)濟條件和技術條件對農業(yè)區(qū)位的影響越來越突出。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9

          1、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

          天體系統(tǒng):天體之間因萬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tǒng)。結構層次(略)

          可見宇宙:也稱為“已知宇宙”,是指人類已經(jīng)觀測到的有限宇宙,半徑約為140億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

          外部條件:穩(wěn)定的太陽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處于比較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中。

          內部條件:日地距離適中(1.5億千米)——適宜的溫度。

          地球體積質量適中且原始大氣經(jīng)長期演化—適于生物呼吸的大氣。

          地球內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的外部結構:指太陽的大氣結構,從里到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

          對地球的影響:(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周期約為11年)。

          3、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周期為一個太陽日(24h)。晨線和昏線的判讀。

          (2)地方時:因經(jīng)度不同而產生的不同時刻。東早西遲。

          (3)地轉偏向: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運動方向發(fā)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讀)

          4、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約為23.5o。如果黃赤交角變大,熱帶、寒帶擴大,溫帶縮小。如果黃赤交角變小,溫帶擴大,熱帶、寒帶縮小。

          (2)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軸的指向保持不變,導致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間之間的回歸移動。

          5、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jīng)度,東經(jīng)度數(shù)遞增(或西經(jīng)度數(shù)遞減)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jié)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jīng)線重合),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為極晝現(xiàn)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若北極圈為極夜現(xiàn)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

          直射點的經(jīng)緯度確定:緯度由直射緯線的緯度確定,經(jīng)度由地方時為12點的經(jīng)線決定

          (3)確定地方時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jīng)線(即晝半球的中央經(jīng)線)為12點,夜半球的中央經(jīng)線為0點,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jīng)線的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jīng)線為18點。

          (4)判斷晝夜長短:晝長=(12-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12)×2。

          (5)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

          某緯度正午太陽高度=900-該緯度與直射點的緯度差(緯距)。

          6、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論點:

          (1)全球巖石圈不是整體一塊,可劃分為六大基本板塊(名稱與分布)。

          (2)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

          (3)板塊張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塊碰撞擠壓,常形成海溝和造山帶,當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或海溝-海岸山脈,當大陸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脈。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10

          1.對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②大氣對流運動顯著;③天氣復雜多變。

          2.平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②大氣平穩(wěn)有利于高空飛行;③包含臭氧層。

          3.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短波)(12h max)-地面增溫-地面輻射(長波)(13h max)-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長波)(14h max)-大氣保溫。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選擇性 臭氧-紫外線、CO2-紅外線)、散射(有一點選擇性 小顆粒優(yōu)先散射短波光-蘭紫光)、反射(無選擇性 云層)。

          5.太陽輻射(光照)的影響因素:緯度、天氣、地勢、大氣透明度、太陽高度。

          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氣的保溫效應:陰天的晝夜溫差小,白天多云,氣溫不高(云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云,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

          7.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每升高100m氣溫降低0.6℃。

          8.氣溫的水平分布:①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qū):海南島

          ②海陸分布:夏季 陸地﹥海洋,冬季 海洋﹥陸地;

         、蹥鉁馗叩牡胤剑葴鼐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9.氣溫年較差:①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地表植被水分狀況;云雨多少。

          ②變化規(guī)律:內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

          10.熱力環(huán)流的性質特點

          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成為熱力環(huán)流。它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

          (1)水平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2)水平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

          (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

          (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岸風)--干

          (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11

          1、天體:

          概念: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

          類型:星云、恒星、行星、衛(wèi)星、彗星、流星、星際物質

          2、天體系統(tǒng)

          概念:宇宙中的天體恒星、星云,形成天體系統(tǒng)

          層次: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宇宙

          太陽:

          1、太陽系中心天體:太陽質量占太陽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體繞太陽運動

          2、太陽輻射:

          能量來源:太陽內部的核聚變

          對地球影響: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與變化,是人類活動和生產活動的能量源泉

          3、太陽活動:

          太陽大氣層結構:自內向外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

          太陽活動類型:

         、俟馇驅樱禾柡谧,活動周期為11年

          ②色球層:耀斑

          對地球影響:引起電離層擾動,使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產生“磁暴”現(xiàn)象,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影響氣候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同向性、近圓性、共面性

          據(jù)結構特征可以分為:類地行星、巨行星、遠日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環(huán)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處于安全宇宙環(huán)境中,太陽光照穩(wěn)定

          自身條件:日地距離適中,使地表有適宜的溫度,使液態(tài)水能存在:有適中的體積和質量形成包圍地球的大氣層,自轉公轉周期適中,使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和季節(jié)幅度變化小,利于生物生長發(fā)育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太陽地軸

          方向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恒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時15o(兩極除外)

          線速度平均30千米/小時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

         。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fā)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贂円归L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

          1、太陽直射點在那個半球,北極圈以北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那個半球晝長,

          2、赤道全年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晝夜平分,

          3、春秋分日全球北極圈以北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晝夜平分

          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隨緯度的變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jié)的變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于俯視圖,判斷依據(jù)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jīng)度,東經(jīng)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jié)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jīng)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xiàn)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o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xiàn)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o26’

         。3)確定地方時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jīng)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jīng)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jīng)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jīng)線為18點,依據(jù)每隔15o,時間相差1小時,每1o相差4分鐘,先計算兩地的經(jīng)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jù)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jīng)度數(shù)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區(qū)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o—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jīng)線和緯線

          (1)根據(jù)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俪炕杈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③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jù)晨昏線與經(jīng)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jīng)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jīng)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七:區(qū)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jīng)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jīng)度相差4分鐘來算。

          第三步:然后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于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1、天體:

          概念: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

          類型:星云、恒星、行星、衛(wèi)星、彗星、流星、星際物質

          2、天體系統(tǒng)

          概念:宇宙中的天體恒星、星云,形成天體系統(tǒng)

          層次: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宇宙

          太陽:

          1、太陽系中心天體:太陽質量占太陽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體繞太陽運動

          2、太陽輻射:

          能量來源:太陽內部的核聚變

          對地球影響: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與變化,是人類活動和生產活動的能量源泉

          3、太陽活動:

          太陽大氣層結構:自內向外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

          太陽活動類型:

          ①光球層: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為11年

         、谏驅樱阂

          對地球影響:引起電離層擾動,使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產生“磁暴”現(xiàn)象,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影響氣候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同向性、近圓性、共面性

          據(jù)結構特征可以分為:類地行星、巨行星、遠日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環(huán)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處于安全宇宙環(huán)境中,太陽光照穩(wěn)定

          自身條件:日地距離適中,使地表有適宜的溫度,使液態(tài)水能存在:有適中的體積和質量形成包圍地球的大氣層,自轉公轉周期適中,使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和季節(jié)幅度變化小,利于生物生長發(fā)育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

          第一單元地圖專題

          1、經(jīng)度的遞變:向東度數(shù)增大為東經(jīng)度,向西度數(shù)增大為西經(jīng)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shù)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shù)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jīng)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jīng)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jīng)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jīng),減小的是西經(jīng)。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shù)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冱S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

          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的形成

         、谖鍘У膭澐纸缇: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回歸線極圈之間為溫帶、極圈極點之間為寒帶

         、廴酎S赤夾角變大,熱帶和寒帶變大,溫帶變小;若黃赤夾角變小,熱帶和寒帶變小,溫帶變大

          若黃赤交角為零,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消失。

          7、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guī)律:

         、儆芍鄙潼c向南北兩側遞減

         、谡缣柛叨鹊挠嬎=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巯闹寥毡被貧w線以北地區(qū)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苣媳被貧w線之間的地區(qū)——有兩次直射機會——兩次最大值

         、菥暥仍礁,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樓房間距越大。

          8、晝夜長短的時間分布:

         、偬栔鄙潼c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晝長夜短。

         、谔栔鄙潼c向哪個半球移動,這個半球的晝就漸長,北半球6月22日晝最長,12月22日最短。

         、勰媳被貧w線之間晝長最大值與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現(xiàn),如?谑。

          9、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廣州

          北半球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廣州>上海,

          10、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24小時—夜長

          日出時間=12:00-晝長/2(或0: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出時間是6:00

          日落時間=12:00+晝長/2(或24: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落時間是18:00

          11、地球是個不發(fā)光、不透明球體——晝夜現(xiàn)象出現(xiàn)

          地球自轉的球體——晝夜更替(自轉速度周期影響晝夜溫差變化)

          地球傾斜的公轉的球體——直射點的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五帶

          12、典型的季節(jié)現(xiàn)象

          地理現(xiàn)象時間季節(jié)

          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轉七月初,遠日點附近,地球公轉角速度、線速度最慢一月初,近日點附近,地球公轉角速度、線速度最快

          正午太陽高度6月22日左右,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達最大,赤道及南半球達最小12月22日左右,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達最大,赤道及北半球達最小

          晝夜長短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出現(xiàn)極晝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出現(xiàn)極夜

          等溫線陸地等溫線均向北凸出陸地等溫線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北移隨太陽直射點南移

          雪線雪線上升雪線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受西南季風的影響,洋流呈順時針流動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洋流呈逆時針流動

          我國的降水夏李風影響,降水多冬李風影響,降水少

          我國的河流內流河因高溫導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風影響,大部分河流進入汛期,東北地區(qū)分春汛、夏汛大部分進入枯水期,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結冰期,部分河流有斷流現(xiàn)象

          我國的季風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受來自大陸的冬季風影響,寒冷少雨

          我國的農業(yè)生產全國普遍高溫,農作物進入生長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漸過渡到兩年三熟至一年一熟北方大部分地區(qū)農作物處於越冬期,南方熱帶地區(qū)水熱充足,可生產反季節(jié)蔬菜、瓜果

          氣象災害旱澇(華北春旱、長江伏旱)、暴雨、臺風(表現(xiàn):強風、暴雨、風暴潮)寒潮、沙塵暴、乾旱、暴雪

          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較多較少

          第三單元大氣專題

          1、對流層的特點:

          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

         、诖髿鈱α鬟\動(12km)顯著;

         、厶鞖鈴碗s多變。

          2、平流層的特點:

         、匐S高度增加溫度升高;

          ②大氣平穩(wěn),以水準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3、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大氣保溫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系:晴朗的天氣、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越強;

          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氣的保溫效應: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并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

          7、氣溫與天氣:白天多云,氣溫不高(云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云,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

          8、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9、氣溫的水準分布:

         、倬暥确植迹壕暥仍礁撸瑲鉁卦降,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qū):海南島

         、诤j懛植迹合募娟懙>海洋,冬季海洋>陸地;

         、蹥鉁馗叩牡胤剑葴鼐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10、氣溫年較差:

         、儆绊懸蛩兀汉j憻崃π再|;地表植被水分狀況;云雨多少。

          ②變化規(guī)律:內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

          11、熱力環(huán)流的性質特點

         。1)水準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2)水準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

          (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

          (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陸風)——干

         。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

          12、水準方向氣壓與氣溫:近地面,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反之,氣溫低,近地面的空氣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壓。

          13、風的形成:大氣的水準運動叫風,水準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等壓線愈密風速愈大。

          4、風向:

         。1)風向——風的來向;

         。2)根據(jù)等壓線的分布確定風向:以右圖為例畫A點的風向及其受力

         、俅_定水準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并且由高壓指向低壓

          ②確定地轉偏向力方向: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劢孛媸苣ゲ亮Γǚ较蚺c風向相反)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5、高空大氣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近地面的風,受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

          6、鋒面與天氣(冷暖不同氣團作水準運動并相遇)

         、倮滗h過境雨區(qū)在鋒后,出現(xiàn)雨雪、降溫天氣。過境后,氣壓升高,氣溫驟降,天氣轉晴;

         、谂h過境雨區(qū)在鋒前,多為連續(xù)性降水。過境后,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7、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鋒面是冷鋒: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國的寒潮、冬春季節(jié)出現(xiàn)的沙塵暴。

          8、氣壓系統(tǒng)與天氣(同一氣團作垂直運動):

         、贇庑ǖ蜌鈮海┐怪睔饬魃仙鞖怅幱。

          ②反氣旋(高氣壓)垂直氣流下沉,天氣晴朗;

          9、三圈環(huán)流及氣壓帶風帶:

         、偃Νh(huán)流(垂直分布)

          畫出右面三圈環(huán)流回圈圖

         、跉鈮簬、風帶(水準分布)

          畫出右面氣壓帶、風帶分布圖(“北撇南捺”)

         、坶L城考察站紅旗向西北飄,視窗要避開東南方向;

          黃河考察站紅旗向西南飄,視窗要避開東北方向。

          10、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

          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1、季風環(huán)流:海陸熱力差異使亞洲、太平洋中心隨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的情況:

          夏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低壓,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壓;

          冬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

          12、東亞、南亞季風環(huán)流:(如右圖)

          東亞:夏季東南風,冬季西北風;主要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

          南亞: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由風帶和氣壓帶季節(jié)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共同作用形成。

          13、我國的旱澇災害、雨帶的移動與副熱帶高壓的強弱有密切關系。

          ①雨帶的移動

          春末(5月),雨帶在華南(珠江流域)(華北春旱,東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帶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梅雨(準靜止鋒)

          7—8月,雨帶移到東北和華北,長江中下游進入“伏旱”(反氣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結束,南方進入第二個雨季。

          ②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

          ③旱澇災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風強),造成北澇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風弱),造成北旱南澇。

          我國水旱災害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風的強弱和進退的早晚。

          14、氣候形成因數(shù):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下墊面、人類活動

          15、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①判斷南北半球,②判斷熱量帶,③判斷雨型。

         、贌釒У乃姆N氣候類型:各月均溫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氣候類型差異較大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壓影響,終年高溫多雨)

          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受副高或來自陸地的信風影響,終年高溫少雨)

          熱帶季風氣候(南亞地區(qū),冬季盛行東北風,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風,6—9月為雨季)

          熱帶草原氣候(赤道低壓移來時,是濕季,信風移來時為旱季,農業(yè)活動在雨季播種,旱季收割)

         、趤啛釒夂蝾愋停憾咀罾湓戮鶞卦0度以上,全球只有兩種氣候類型:

          地中海氣候:除南極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緯30o—40o大陸的西岸,位置在西風帶和副高之間,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偏北風——低溫少雨,夏季——夏季風——高溫多雨。

         、蹨貛夂蝾愋停撼Q笮詺夂蛲,冬季最冷月均溫以0℃以下。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南北緯40o—60o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高緯一側),終年受西風控制,終年溫和多雨

          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35o—55o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的高緯一側),受冬季風影響,寒冷乾燥,受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

          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受大陸性氣團控制,日較差大、年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16、大陸性與海洋性氣候的不同特點(以北半球為例分析):

          大陸性氣候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大,氣溫最高月在7月,最低氣溫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氣候日較差、年較差小,最熱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較多。

          17、主要的氣象災害:是指因暴雨洪澇、乾旱、臺風、寒潮、大風沙塵、大(濃)霧、高溫低溫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災害。

          臺風旱澇災害寒潮

          發(fā)生的時間夏秋季節(jié)春夏秋秋末、冬季、初春

          發(fā)源地熱帶洋面或副熱帶洋面蒙古、西伯利亞

          影響地區(qū)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區(qū)外的全國范圍除青藏、云貴、海南外的廣大地區(qū)

          天氣變化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大風、雨雪、凍雨

          18、主要的大氣環(huán)境問題:全球變暖(溫室效應CO2)、臭氧層破壞(氟氯烴消耗O3)、酸雨(SO2、NO2)

          19、溫室效應

         、俅罅咳紵V物燃料——大氣中CO2增加——大氣逆輻射增強

          ②濫砍濫伐森林——光合作用減弱——CO2相對增多——大氣逆輻射增強

         、鄞髿饽孑椛湓鰪姟獪厥倚獨鉁厣摺驘崃繋Х植及l(fā)生變化——經(jīng)濟結構發(fā)生調整(農業(yè)經(jīng)濟結構調整,中緯受損,高緯受益,使適宜種植業(yè)生產地域縮小,糧食減產。)

         、軜O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區(qū)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qū)地下水水質變壞。

          20、綠化的環(huán)境效益:

         、偻ㄟ^光合作用保持大氣中O2和CO2的平衡,凈化空氣;

          ②綠化植物和防護林可以調節(jié)氣候、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

         、鄢鞘芯G地的作用是吸煙除塵、過濾空氣、減輕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環(huán)境

          同學們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然后通過習題進行練習,可以提高解題能力。地理的考察中,每一道題包含的知識點是比較多的,所以我們應該重視。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12

          1、陸地環(huán)境的整體性:陸地環(huán)境各要素(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陸地環(huán)境的整體性。例如我國西北地方各環(huán)境要素都體現(xiàn)出乾旱特徵。

          2、陸地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有:①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熱量)---――-緯度地帶性

         、趶难睾5絻汝懙牡赜蚍之(水分)-----經(jīng)度地帶性

         、凵降氐拇怪钡赜蚍之(水分和熱量)----垂直地帶性

          3.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①山地所處的'緯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陽坡、陰坡;④迎風、背風坡。

          4、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雪線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0℃等溫線的海拔(陽坡、陰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風、背風坡)

          5、非地帶性因素: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響等。例如我國西北地方的綠洲。

          6、主要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賰纱蟮卣饚牵涵h(huán)太平洋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帶。我國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國位於兩大地震帶中。

         、诘刭|災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護植被,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13

          河流搬運能力降低,促使沉積發(fā)生,形成堆積地貌。常見的河流堆積地貌主要有以下幾種:

         。1)沖積扇平原

          沖積扇是河流出山口處的扇形堆積體。河流出山口后,比降顯著減小,水流又分成許多交漢,成扇狀向外流動,河流能量顯著降低,大量物質堆積下來,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隨著各支汊的不斷堆積和變遷,就形成沖積扇。沖積扇的物質結構,一般是頂部物質較粗,主要為沙、礫,隨著水流搬運能力向邊緣減弱,堆積的物質逐漸變細,邊緣一般多為沙、粉沙及亞粘土,分選性較好,所以沖積扇是較好的含水層,邊緣常有泉水出露,可發(fā)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隨山地間歇抬升,也可形成疊置沖積扇。

          (2)河漫灘平原

          河漫灘平原發(fā)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區(qū),河流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加強,河流往往凹岸侵蝕,在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堆積體的面積逐漸擴大,在枯水季節(jié)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見下圖)。

          洪水季節(jié),河漫灘被洪水淹沒,繼續(xù)接受沉積。如果河流改道,河漫灘被廢棄。多個被廢棄的'河漫灘連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灘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區(qū)的沖積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積占優(yōu)勢的產物。河流到達海洋人?谔,由于流速極緩、水流擴散,將攜帶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積下來,加上海潮頂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頂尖朝向陸地的三角形,地勢平坦,河網(wǎng)稠密,且縱橫交錯,河道由分汊頂點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狀。若干個三角洲連在一起,便形成廣闊的三角洲平原。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14

          大氣環(huán)境保護

          (1)全球變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氣溫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俅罅咳紵V物燃料,

          ②毀林。

          危害:

         、俸F矫嫔仙,淹沒陸地;

         、诟淖兏鞯亟邓疇顩r和干濕狀況,導致世界各國經(jīng)濟結構的變化。

          保護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谂訌妵H合作。

          (2)臭氧層的`破壞與保護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類使用制冷設備排放的氟氯烴

          危害:

         、傥:θ梭w健康,

         、趯ι鷳B(tài)環(huán)境和農林牧漁業(yè)造成破壞

          保護措施:減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烴等消耗臭氧物質的排放,加強國際合作

         。3)酸雨

          概念:人們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稱為酸雨。

          成因:燃燒礦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腐蝕建筑和文物古跡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減少人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國已經(jīng)采取了發(fā)展?jié)崈裘杭夹g、清潔燃燒技術等措施來控制酸雨。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15

          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

          一、農業(yè)區(qū)位因素及其變化

          1、農業(yè)的生產特點:地域性、周期性、季節(jié)性

          2、農業(yè)區(qū)位因素及其變化:

          區(qū)位含義絕對區(qū)位農業(yè)生產所選定的地理位置

          相對區(qū)位農業(yè)與地理環(huán)境(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各因素的相聯(lián)系

          區(qū)位因素自然環(huán)境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會環(huán)境因素市場、科技、交通運輸、政策、勞動力、機械、生產習慣等

          區(qū)位選擇方法綜合考慮各區(qū)位因素,因地因時制宜,采取合理的生產經(jīng)營方式

          實質對農業(yè)土地的合理利用

          區(qū)位變化因素差異自然因素比較穩(wěn)定,社會經(jīng)濟因素發(fā)展變化較快

          影響由于地理環(huán)境具有整體性,某個區(qū)位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其他區(qū)位因素的變化,尤其是社會經(jīng)濟、文化、科技的發(fā)展,對自然環(huán)境影響很大,進而對農業(yè)區(qū)位選擇影響也很大

          3、泰國美南河平原的水稻種植&澳大利亞牧場

          地區(qū)泰國美南河平原澳大利亞南部

          區(qū)位條件自然條件

          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wǎng)稠密,水源充足,是以水稻種植氣候溫暖,地形開闊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與小麥種植和放牧

          社會經(jīng)濟條件人多地少,勞動力沖足,糧食需求量大,機械化和現(xiàn)代科技水平低地廣人稀,交通便利,機械化和科技水平較高

          生產狀況

          農業(yè)景觀水田廣布牧場和麥地廣闊

          農業(yè)結構種植業(yè)為主種植業(yè)和畜牧業(yè)并重

          經(jīng)營方式小農經(jīng)濟大規(guī)模家庭農產

          產品用途自己農業(yè)商品農業(yè)

          地域類型水稻種植業(yè)混合農業(yè)

          如何提高高一地理成績

          1.認真聽講,做好筆記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通過聽講,我們可以知道重點所在,通過做筆記,我們可以加深對難點的'理解。

          2.多看地圖,多畫地圖

          地理高考中空間定位非常重要,而對空間定位能力的培養(yǎng)根本還在于地圖。對于地理基礎差的同學來說,看到地圖就會產生恐懼感,厭惡感,要想除去這種感覺,就必須堅持每天強迫自己去看一遍地圖,看得多了,不僅在麻木中適應了地圖,或多或少也能記住一些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空間概念慢慢也能培養(yǎng)起來。在看地圖的同時,最好能把地圖畫下來,不僅加深了對地圖的理解,也能逐步把地圖從紙上裝進腦子里。

          3.聯(lián)系整體,分析差異

          地理環(huán)境包括自然環(huán)境,社會經(jīng)濟環(huán)境。在地理環(huán)境的大背景下,各項地理事物之間都是有聯(lián)系的,看到一種事物就要試著去牽出與之相關的其他內容。以日本為例,我們首先可以想到它的氣候---季風氣候,接著地形---山地多,平原少,河流---短小,水能豐富,工業(yè)----外向型工業(yè)為主……

          4.勤于練習,勤于質疑

          理論知識的記憶是基礎,知識的運用才是目的。運用知識的途徑就是要多做題,勤問題。做的多了,問的多了,書本上的理論自然也就熟悉了,命題人的意圖也能漸漸了然于心,到高考時就可節(jié)省不少分析問題的時間。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人教版地理高一知識點03-17

        高一地理的知識點總結11-19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08-01

        高一地理必考知識點總結08-07

        高一地理必考知識點總結12-07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03-28

        地理高一重要知識點總結03-06

        高一地理人教版知識點總結12-27

        高一地理必考知識點總結07-24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10-05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