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斯《山行》閱讀答案與賞析
山行
項斯
青櫪林深亦有人, 一渠流水數(shù)家分。
山當日午回峰影, 草帶泥痕過鹿群。
蒸茗氣從茅舍出, 繰絲聲隔竹籬聞。
行逢賣藥歸來客, 不惜相隨入島云。
注:①項斯,生當唐末亂世,自覺懷才不遇,除做過小官丹徒縣尉外,長期自身居草野,很熟悉山野風光。②繰(S面)絲:從泡在開水里的蠶繭中抽出絲。
(1)有人認為頷聯(lián)雖然選取了“山當日午”、“草帶泥痕”兩種尋常事物,卻寫出了極不 尋常的詩境來。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請結(jié)合詩的內(nèi)容簡要賞析。(3分)
(2)尾聯(lián)“不惜”一詞中隱含著詩人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3分)
參考答案:
(1)同意。乍看“山當日午”,似乎平淡無奇,可以經(jīng)“回峰影”渲染,那一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蕩漾的美姿,立刻呈現(xiàn)目前。同樣,“草帶泥痕”,也是平常得很,可一經(jīng)“過鹿群”渲染,那群鹿競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簾。這一聯(lián)的兩幅畫面頓時為讀者展示出了富有動態(tài)的美的境界。
(2)詩人沒有走進熱氣騰騰的制茶抽絲的山村,而隨同賣藥材回來的藥農(nóng)遁跡空寂的云山。“不惜”二字隱隱透露了他的苦衷,表現(xiàn)了詩人不惜謝絕仕途而甘隱山林的心態(tài)。
二:
①從詩歌體裁上看,這首詩屬于__________________。
、谙铝袑υ娋涞睦斫,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描繪山間村落:櫪木已蔚成深林,但并非杳無人煙;有一條溪水流過,被幾戶人家共同分享著。
B、頸聯(lián)寫村民如何烘茶和抽繭,茅舍飄出蒸茗的氣味,隔著竹籬傳來繰絲的聲音,從而表現(xiàn)了山村農(nóng)民生活的艱辛凄苦。
C、尾聯(lián)寫詩人行走在山路上,邂逅了一位賣藥材回來的人,最后隨同這位藥農(nóng)一道進入那煙靄茫茫的深山島云中去了。
D、末句的“不惜”是抒情的'關(guān)鍵:山村風景已然如此明麗,那么山中的景色應該更為迷人吧!這樣的結(jié)尾使感情更加深蘊而雋永。
、圻@首詩頷聯(lián)的景物描寫歷來為人稱道,請結(jié)合詩句,從“動靜結(jié)合”的角度賞析頷聯(lián)的妙處。
4、請從表達技巧或詩人情感的角度進行賞析。
參考答案
、倨哐月稍
、贐
、邸吧疆斎瘴缁胤逵啊币痪,山峰本是靜態(tài)的,而詩人用一個“回”字,寫出正午群峰影子隨日移動,日下之峰與山峰之影動靜相襯,突出了山間的幽靜和山行的情趣;“草帶泥痕過鹿群”一句通過草上泥痕這一靜態(tài)細節(jié),去描寫群鹿競奔、蹄落草掩的動態(tài)景象,寫出了山間景色的清麗而又生機無限,筆法細膩貼切,從而表達了詩人對山間生活的無限熱愛之情。(意思對即可)
4、表達技巧: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步換形;動靜結(jié)合;點染法等。詩人情感:對山村野景的喜愛,不惜謝絕仕途而甘隱山林的情懷。
三: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描繪詩人行走山間所見之景,青翠的櫪木蔚然成林,潺潺溪水從幾戶人家門前蜿蜒而過。
B.頸聯(lián)借描寫茅舍飄出的烘茶蒸茗的氣味、隔著竹籬傳來的繰絲聲,表現(xiàn)了山民簡樸的生活。
C.尾聯(lián)寫詩人在山路上巧遇賣藥歸來客,之后便跟隨他遁跡云山,表明詩人已厭倦山村生活。
D.前兩聯(lián)寫景細膩,意境幽深;頸聯(lián)轉(zhuǎn)寫山民日常生活,拓展意境;尾聯(lián)含蓄表達了詩人情感。
2.這首詩頷聯(lián)的景物描寫歷來為人稱道,請從“動靜結(jié)合”的角度進行賞析。(6分)
答案:
1. C
2.要點:分別指出詩句中的“動”“靜”描寫,并加以分析;分析動靜結(jié)合的作用。語言通順。
示例:“山當日午回峰影”一句,山峰本是靜態(tài)的,而詩人用一個“回”字,寫出正午群峰影子隨日移動,日下之峰與山峰之影動靜相襯,突出了山間的幽靜和山行的情趣;“草帶泥痕過鹿群”一句通過“草帶泥痕”這一靜態(tài)細節(jié),反映了群鹿競奔、蹄落草掩的動態(tài)景象,寫出了山間景色的清麗而又生機無限,詩句動靜結(jié)合表達了詩人對山間景象的喜愛之情。
賞析:
項斯除做過小官丹徒縣尉外,長期身居草野,很熟悉山野風光。這首《山行》,便是寫山村野景。由于詩人觀察入微,體驗深刻,詩寫得清新,細膩,貼切,逼真。讀來如聞如見,引人入勝。
“青櫪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數(shù)家分。”起筆展示山間佳境——有景,有人,有村落!耙唷、“分”二字下得活脫!耙唷弊直砻鞔颂帣滥倦m已蔚成深林,但并非杳無人煙,而是“亦有人”。有人必有村,可詩人并不正面說“亦有村”,卻說一條溪水被幾戶人家分享著,這就顯得出語不凡。這里一片櫪林,一條溪水,幾戶人家,一幅恬美的山村圖都從十四字繪出。
次聯(lián)寫景更細。詩人用“點染法”,選取“山當日午”、“草帶泥痕”兩種尋常事物,寫出極不尋常的詩境來。乍看“山當日午”,似乎平淡無奇,可一經(jīng)“回峰影”渲染,那一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蕩漾的美姿,立刻呈現(xiàn)目前。同樣,“草帶泥痕”,也是平常得很,可一經(jīng)“過鹿群”渲染,那群鹿競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簾。“點染”本為中國畫的技法,一點一染,淡濃、遠近、深淺不同,景象更活現(xiàn)紙上。詩中“點染法”的妙用,效果亦然。它在平凡中見奇特,奇特又出于平凡,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試想,單說“山當日午”、“草帶泥痕”當然是索然無味,即使單說“回峰影”、“過鹿群”也未免平淡少興。只有前用四字先“點”,而后用三字加“染”,于是這一聯(lián)的兩幅畫面頓時為讀者展示出富有動態(tài)的美的境界。
在第三聯(lián)里,詩人準確地捕捉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與抽繭來開拓詩的意境。巧妙的是,詩人并未直說山村農(nóng)民如何忙碌于撿茶、分茶、炒茶和煮繭、退蛹、抽絲,而只是說從茅舍升出裊裊炊煙中聞到了蒸茗的香味;隔著竹籬聽到了繰絲聲音,從而使讀者自己去領略農(nóng)事豐收的盛景。這里,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因借助于通感作用,使讀者倍感親切。
按照詩意發(fā)展,尾聯(lián)似應寫詩人走進山村了。但是不然,“行逢賣藥歸來客,不惜相隨入島云!碑斣娙俗咧咧忮速u藥材回來的老者,便隨同這位年老的藥農(nóng)一道進入那煙靄茫茫的深山島云中去。這一收筆,意味深長,是詩旨所在。詩人為什么不投身熱氣騰騰的制茶抽絲的山村,而遁跡空寂的云山?“不惜”二字隱隱透露了他的苦衷。項斯生當唐末亂世,自覺懷才不遇,壯志莫酬,他在另一首詩里寫道:“獻賦才何拙,經(jīng)時不恥歸”(《歸家山行》),這里說的“不恥歸”,同樣表現(xiàn)了詩人不惜謝絕仕途而甘隱山林的心情。“不惜相隨入島云”,作為末句似收而未收,余韻繞梁。
這首詩的特點是構(gòu)思奇巧,移步換形,環(huán)繞山中之行,層次分明地寫出作者在村里村外的見聞。寫景,景物明麗;抒情,情味雋永;造境,境界深邃,委實是一首佳作。
【項斯《山行》閱讀答案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山行_項斯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9-26
杜牧《山行》閱讀答案及賞析10-17
姚范《山行》閱讀答案及賞析01-29
姚范《山行》的閱讀答案及賞析08-22
杜牧《山行》閱讀答案附賞析10-23
山行的閱讀答案10-03
《山行》閱讀答案10-11
山行葉茵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6-18
溫庭筠《商山早行》閱讀答案及賞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