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習心得體會14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音樂學習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新課標的實施,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實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它的出臺,給了教師廣闊的教學創(chuàng)新空間。新課程進一步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針對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和課程繁、難、偏、舊的現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著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音樂課程降低了對學生知識技能掌握的要求,強調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調整,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的現實感受。傳統(tǒng)的音樂教育以教師不停地教,學生不停地唱為方法,早已為學生所厭煩,更不可能感興趣。而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又被止進課堂,使課堂更加無趣。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如何能把音樂課上得有聲有色,如何讓音樂課成為快樂的課堂,使音樂課堂真正成為美育的課堂呢?下面是我的思考。
一、對小學音樂教學的反思:音樂美育的目標
教育的全部藝術在于激勵和喚醒,在于讓兒童發(fā)現自己能成為什么樣的人,而不是使他們成為什么樣的人。教育就是解放,解放兒童的身心,讓他們自由地學習、快樂地學習?鞓,只有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長的快樂,才能喚起兒童對學習的那種緣自心底的熱愛,并成為他們終身學習的不竭的動力。也只有快樂,才能催發(fā)兒童對學習的激情,催生出生命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
二、我的教學實踐與探索
新的教學理念提出,以審美為核心。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一定要具有音樂審美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和生理的特點,讓學生"動"起來。這種"動"一是指身體的運動,二是指思維的啟動。要用各種方法把學生從舊的觀念中根本上解放出來,讓他們在感受美、鑒賞美與創(chuàng)造美的音樂活動中,不僅使用聽覺,而且通過積極的想象和聯(lián)想,加上視覺、觸覺上的活動去把握,去創(chuàng)造。在教學實踐中,我不斷地進行探索,總結為以下幾點:
1、用豐富的情感,健康的心態(tài)帶領學生對音樂情感的體驗。
在孩子們眼中,音樂老師是"愉快"的代名詞,是他們的"歡樂天使",教師的言行將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倘若,他們的"歡樂天使"在心理上一旦出現不健康因素,并由此影響到教學行為中,這勢必會對孩子們造成極大的傷害。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總是伴隨著情感的互動。讓學生們有一個愉快的心情,讓他們每天都能健康地成長,應該是我們教師情感上的最大滿足。所以,音樂教師應該加強修養(yǎng),注意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學會把握自己情緒,著力提高調節(jié)和控制整個課堂環(huán)境的能力,使學生在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和生活,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2、音樂"生活化"
現代社會生活中,伴隨著大量音樂現象,諸如,禮儀音樂(節(jié)日、慶典、隊列、迎送、婚喪等)、實用音樂(廣告、健身、舞蹈、醫(yī)療等)、背景音樂(休閑、餐飲、影視等)同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了解音樂與生活的關系,使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進而讓音樂伴隨終生,提高生活質量。在設計具體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從生活體驗入手,從自身音樂經驗出發(fā),緊密聯(lián)系社會生活及音樂現象,主動去探索、思考音樂與人生的關系,使音樂學習成為一項生動、具體、藝術化的生活體驗。比如:在低年級的音樂課上,可以讓學生模擬馬蹄、鬧鐘、火車、青蛙等等的節(jié)奏;給高年級的學生欣賞flash作品,要學生評價和修改里面的音樂音效,讓學生關注自己身邊的一切音樂現象。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去親身體驗到音樂和生活不可分隔的關系,享受到音樂的樂趣,得到美的享受。
3、讓音樂課堂成為感受美、認識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天地
。1)、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感美
在教學中適當地介紹偉大音樂家的生平故事和講解音樂家的優(yōu)秀作品,會激發(fā)學生各種美好的感情,提高他們對生活中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的識別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教師聲情并茂的范唱,則可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還可促使他們品味歌曲蘊含的深刻思想內涵;根據歌詞的意思讓學生自編手語操,更能加深對歌曲的理解……這樣,寓思想教育于音樂教學之中,通過音樂藝術形象、音樂的內在感情感染學生,心靈美的花朵,就會在他們心中悄然開放。新人教版音樂第九冊中有一首歌曲《雨花石》,這首歌曲的音區(qū)比較高,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尤其是對變聲中的男同學。在唱歌之前先通過朗誦歌詞讓他們領悟歌詞中所贊美的雨花石的精神所在,小聲學會歌曲之后,再讓學生自己按照歌詞編手語操,選擇學生自編動作中最優(yōu)美最合適的作為大家的統(tǒng)一動作,在唱歌的過程中,并不強調學生的.歌唱要多到位,但是在做手語操的過程中,學生會更加理解雨花石那種甘于寂寞、無私奉獻的精神。
(2)、讓學生感受音樂的語言美
音符、樂句組成的旋律所表達的感情即音樂語言。在教學中通過聽、唱、欣賞等方法,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使其能逐步理解音樂語言。即一首樂曲,不需老師講解分析,只聽一遍或幾遍就能把握它的情緒,掌握其情感基調,能說出它是優(yōu)美的或是激昂的,是歡快跳躍的或是緩慢抒情的。低年級的小朋友詞匯較貧乏,不能用語言準確表達其情感,可通過形體表演來表現其對音樂語言的理解。如:彈奏一段節(jié)奏較快有跳躍感的樂曲,讓學生聽后表演,一位小朋友背起書包,蹦蹦跳跳向講臺走來。再彈一段進行曲,讓學生表演,他也學著解放軍的樣子走起正步來了。
三、結論與啟示
一堂成功的音樂課,對學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帶領著學生愉悅地進入音樂中去感受美、理解美,不僅可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鑒賞力及美的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能提高其審美情趣,陶冶其情操。音樂是美的藝術,音樂教師是美的傳播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帶領學生走進音樂的世界,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現美與創(chuàng)造美,塑造美的心靈,培養(yǎng)美的人格,讓學生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
作為一名青年音樂教師,能夠利用自己的所學特長,上好每一節(jié)音樂課,讓學生在音樂課上更深層的去欣賞音樂,體驗音樂,享受音樂帶來的藝術美,是我一直追求的教育夢想。記得剛畢業(yè)時學校組織學習《音樂課程標準》,我覺得這是我提高實踐新課程教學能力的當務之急。在書中,我了解和學習了音樂教學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和教學行為,懂得了全面體現"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提倡學科綜合,理解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還了解了音樂課程所包括的四個教學內容:感受與鑒賞、表現、創(chuàng)造、音樂與相關文化,《音樂課程標準》這本書給了我教學上很多理論依據。而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xx年版)》,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是在總結近十年課程改革的經驗基礎上和廣泛聽取一線音樂老師和一批專家意見后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通過和組內老師的學習與探討我覺得新標準在原標準的基礎上主要有以下一些好的創(chuàng)新和改變,更加適用于我們的課堂教學,給予我們一線的音樂教師更多的理論依據。
首先音樂課堂的音樂特點更加突出:從新標準提出的課程性質和課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學建議中,我們都可以感覺到,這次新頒發(fā)的標準更加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如新標準提出的音樂的實踐性特點、音樂的不確定性、抽象性以及時間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強調音樂課程各領域的教學只有通過聆聽、演唱、演奏、綜合性藝術表演和音樂編創(chuàng)等多種實踐形式才能得以實施。學生在親身參與這些實踐活動過程中,獲得音樂的直接經驗和豐富的情感體驗,為掌握音樂相關知識和技能、領悟音樂內涵、提高音樂素養(yǎng)打下良好的基矗這區(qū)別于其他的藝術課,不是單一的舞蹈課,器樂課之類,通過聆聽,演唱,綜合性的藝術表演,讓學生真正在音樂課上體驗音樂的內涵美與感染力。
再者音樂課的內容標準更加具體:新標準在分學段的內容標準表述上也更加明確和具體,操作性更強,體現在:內容標準各年段的表述指向性更強,如:"感受與欣賞"替換了原標準中的"感受與鑒賞",其中的音樂表現要素標準中關于對節(jié)拍的感受標準中具體指出了:1——2年級主要是二拍子和三拍子;3——6年級主要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在演奏上,新標準還對課堂樂器也做了明確的說明,課堂樂器主要是指豎笛、口琴、口風琴等,并在學習曲目的數量上也提出明確的要求。這樣就讓不同學段的音樂教師在實際課堂實施中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不同年級的學生什么學段該學什么節(jié)拍,樂器就學習什么節(jié)拍樂器,按照學生的接受特點進行教學,避免了在課堂中出現教師恨鐵不成鋼的情況,也讓教師在備課上課時有了明確的方向。
新課標還在弘揚民族文化在內容標準中得到具體體現,如在"演唱"的內容標準中在各學段背唱歌曲的要求中明確提出其中要有背唱中國民歌的數量要求,并且在中高年級和初中階段提出了學習京劇和地方戲曲唱腔的要求。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弘揚民族文化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在音樂課堂中有相關的滲透式非常有意義的。而且新課標在識讀樂譜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如3—6年級原標準只要求能夠識讀簡單樂譜,但新標準中提出"能夠跟隨琴聲視唱簡單樂譜,具有初步的識譜能力"。而這個要求原標準中是在7—9年級中提出的。新標準在7—9年級中識讀樂譜的要求也相應提高為:具備識譜能力,能夠比較順暢地識讀樂譜。
五、設計思路更加清晰
新課標在原來的基礎上還增設了一塊內容——課程設計思路,其中包括了:凸顯音樂課程的美育功能,以音樂活動方式劃分教學領域;設計豐富的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正確處理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審美體驗和文化認知的關系;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和音樂認知特點,分學段設計梯度漸進的課程學段目標及相應的課程內容,課程內容的設計,在明確的規(guī)定性和適度的彈性之間尋求平衡,給教師教學和地方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留有創(chuàng)造和選擇運用的空間?梢哉f這五個設計思路既解釋了新標準框架如何構建也解答了在課程改革中需要正確處理好的幾個教學問題和教學關系,對指導老師領會新課標精神,更好地貫徹落實新課標起到了重要的啟示作用。
新課標新課改的探索還在不斷繼續(xù),從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中,我認識到審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性人才,學生為主體、自主性學習、音樂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將是教學新模式的目標,也將是我們所有音樂教師為之奮斗的方向。當然教師對課程的開發(fā)、整合能力,每一位教師都可以有不同的上法。新教材提供了許多新的教學形式,許多形式都是首次出現,新穎、獨特,每一節(jié)課都充滿新意,教師要有創(chuàng)意地進行教學,讓學生真正的喜歡上音樂課。我想要真正把新課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音樂課上,教師一定要處理好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認真鉆研教材,抓住音樂形象,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多一些理性的去思考,不要盲目的去模仿與跟風,讓學生能靜心體驗音樂的美,用心去表現音樂的美,使音樂課真正成為學生美育的途徑,學生的人格的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新課程的實施,給我們提出了新要求,帶來了新挑戰(zhàn),而正是有挑戰(zhàn)才會有提高。作為新時期的音樂教師,相信我們會伴隨著新課程一同成長,和學生一起感受美麗的音樂人生。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篇2
這個暑假我讀了《中小學音樂教育》,這是一本綜合性的音樂期刊,它包括音樂理論、音樂作品、音樂教育、學術交流等等豐富的內容;同時信息量大,交流面廣,教師不用走遍千山萬水便可知各地區(qū)的教育教學動態(tài),幫助教師作好教學交流,可以看到全國各省市地區(qū)的音樂教育成果,為音樂教師搭建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其中的文章不僅開闊了我的專業(yè)知識層面,也讓我的教學思想產生了更深遠的影響,使我對新課改背景下的音樂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認識,結合自己的教學情況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談談讀后的感想。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fā)展,是素質教育的靈魂。興趣是學習的情感因素,參與是學習的行動因素”。興趣是參與的“向導”,參與是吹遍興趣之花的春風。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把握好興趣和參與這一對孿生的姐妹,其實質就是要確立好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一、 以興趣激發(fā)參與
我從事的是音樂教學,我認為音樂課的備課不同于其他學科,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某些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因為音樂課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備課中設計的思想還是以提高興趣為主。如何提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結合《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觀點和我所從事的小學音樂教學學科,設計了以下三個觀點來闡述:
1、營造音樂氛圍,激發(fā)學生想象。
音樂是抽象的,每個人聽同一首作品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教師講述得太多或對意境描繪得太具體,既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思維,又阻礙了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老師大可不必多費口舌,而要把更多的想象空間留給學生,讓其發(fā)揮主觀積極性和參與教學的主動性,這樣學生才會獲得審美的愉悅體驗。但是老師如果不加引導,一味讓學生體會,學生也很有可能會摸不著頭腦,這就需要老師的牽引,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正確領會音樂內容,如在欣賞樂曲《夢幻曲》時,讓學生隨著音樂展開聯(lián)想,教師輕聲啟發(fā):“夜,靜悄悄的,天上的星星眨著眼睛,一位美麗的仙女出現在我的面前,她拉著我的手和我一起飛向遙遠的夜空”同學們在樂曲中展開想象的翅膀,個個身臨其境,優(yōu)美的旋律把孩子們帶到輕柔飄渺的夢境中去了。
2、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恰當選擇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造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情感,引導學生在情境交融之中感受音樂。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上音樂課時,我使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手段,通過“音畫結合”的形式,有機地把音樂與圖畫結合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新鮮感,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在教學《快樂的節(jié)日》這首歌時,我首先利用幻燈幕顯示出:“節(jié)日的晚上,大家圍坐在紅彤彤的火堆旁,一起跳舞唱歌的歡樂場面!迸c此同時,播放活潑歡快的歌曲 ——《快樂的節(jié)日》縈繞整個教室,學生感受到節(jié)日那種歡快的氣氛,很快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該掌握的知識,收到非常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既激發(fā)了學習興趣,也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通過音樂游戲、舞蹈,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音樂課的形式是以動為主,以情引動,以動助學的。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兒童愛玩、愛動這一天性,運用音樂游戲、舞蹈、律動等,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和場面,將具有動感的音樂與兒童好動的性格特點相結合,讓學生在唱唱、跳跳、玩玩、動動中去感受、理解、表現音樂。如在歌曲《小麻雀》這首歌曲教學中,由于面對的學生都是低年級的,年齡較小,我運用設置情景,曲后表演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學習中學習歌曲,感受音樂,發(fā)揮其主體作用。具體做法是:設置情景,讓小朋友帶上頭飾,自由發(fā)揮想象力,表演小麻雀、小花貓的走路動作,在表演中讓學生自己體會小麻雀、小花貓有禮貌的一面。表演結束后再問:“我們該學習小麻雀、小花貓的什么品質?”學生很快就能悟出對人要有禮貌的道理。
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心情舒暢,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敢想、敢說、敢問,敢于大膽創(chuàng)新,樂于發(fā)表意見。在教學中適當加入了游戲、歌表演、樂器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有益于學生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其主動性。
二、培養(yǎng)興趣,以引導調動參與
目前,大部分老師已經注意到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但有些時候還難免存在著機械式填鴨的做法,公式化的教學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感受不到參與和思考的樂趣,自然會影響教學效果。在音樂課堂上,視唱練習是一個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我一直頭疼的問題,畢竟我們學校的學生都是沒有任何基礎的樂理知識,所以對于這塊的教學,我想應該要重點抓。如之前看過很多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他們習慣的做法是介紹歌譜的旋律特點,該注意的某些音樂符號,歌曲中重難點拎出來做預備視唱練習,反復練習直到“學會”。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學生對于歌譜的認識和音樂理論知識由陌生和困難逐步了解會,弊端是學生由于預先知道了教學中的重點,課堂氣氛很不活躍,甚至沒有興趣,而這本《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是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嘗試引導學生提高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想我可以試著去改變策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
三、及時評價,肯定參與
音樂課堂上對學生恰當的評價是激勵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對素質好的學生,因為它們的成功率比較高、自信心比較強,評價他們的學習可以嚴格一點,有利于促進他們更加勤奮,對于素質較弱的學生要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如個別五音不全的學生,他歌唱得不好,但吹口琴、吹豎笛、敲打擊樂比較好,教師應及時的評價“很不錯,以后還要多練!边@樣可以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促進了他們的參與意識。
教師的鼓勵性評價應注意把握兩個方面:一是參與態(tài)度的評價,教學中教師應用心觀察學生參與的情況,及時進行評價。表揚態(tài)度認真的學生和小組并獎勵──小紅花,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以此激勵每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對個別態(tài)度不端正的學生,教師應有意識的在以后的活動中給予適當的幫助,從而達到全體學生提高參與水平的目的。二是參與效果的評價,學生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積極參與教學,對他們在教學活動中取得的成績,教師應給以充分的肯定和積極的鼓勵,但對參與效果的評價要因人而異,讓所有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一次在玩音樂游戲“尋寶”時,我們剛講解完游戲的玩法及規(guī)則,他就高高地舉起了小手。我們像發(fā)現寶貝似的請他上臺“尋寶”。游戲開始了我們手里捏著一把汗,睜大眼睛看著他,沒想到他是那樣自如、敏捷,隨著學生拍擊節(jié)奏強弱的變化調整方向,節(jié)奏聲強,他大步向著目標前進,節(jié)奏聲弱,他立刻調整方向最后成功地找到了“寶物”,他甜美地笑了,我們激動地迎上去,握住他的小手贊許地說:“你真了不起,真是個出色的尋寶家!”教室里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從此以后,這名學生變了,上課專心了,發(fā)言積極了,音樂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上次參與的快樂,正是下次參與的動力,如此循序漸進,會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心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總之,《中小學音樂教育》期刊以豐富的課堂教學形式表答出來,很好地幫助了我們音樂教師教學思想,提升了教學理念,并積極探索與實踐的結合,特別注意教學理念和研究成果運用在實際教學,指導教學工作。讀了這本期刊,讓我感觸很深,留給我思考的也很多。所以,我覺得結合以上三點來力求創(chuàng)把自己的教學提上一個臺階,而且要有創(chuàng)新,并且創(chuàng)新型的教師就應該主動反思、勤于反思,并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長處,修改自己的短處,揚長避短,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效能。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篇3
通過學習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我受益匪淺,體會頗多。
對《音樂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課程全新的教育理念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強大的沖擊,也真正體驗到了有滋有味的音樂課堂。 解讀了《音樂課程標準》我認識到改革過去陳舊的教學方法是多么的重要。要教好學就必須在教學中用科學、靈活的教育方法來進行教學。教學重點怎么突破,教學難點怎么解決都需要新課程標準的指導和幫助。一節(jié)課中怎樣讓學生學到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怎樣把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怎樣讓學生享受情感審美,這還得靠新課程標準的指導和幫助。不論從事哪一科的教學工作,我們的專業(yè)基本功都要勝任你所教的專業(yè),要本著學習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但是,專業(yè)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過短期的訓練就能達到,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勤奮練習才能在不自覺中體會到進步的快樂。在唱歌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感審美,讓孩子們在美妙的音樂世界里自由的感情流露,這是學習唱歌的最基本靈魂!這樣一來,師生同樂的教學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既學到了應學的音樂知識和歌曲,又使同學們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極好的發(fā)展。
下面談幾點體會:
一、從興趣入手,保持學生的積極心態(tài)
古人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培養(yǎng)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要建立在學生對音樂、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上。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閃光點”并在學習活動中予以放大,把握好了,就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一課的教學,在學習歌曲的同時,加入了拍手,吹口哨等有益的方式;《哈里啰》學生邊唱邊跳,既感受到音樂的活力,又充分的理解了音樂。
二、改變學習方式,增進互動交流
在音樂新課程中由于貫徹新的教育理念,格外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因此帶來音樂課堂豐富多彩的互動教學。為了讓學生學得更主動、更積極,教師根據實際不斷創(chuàng)設新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同時,互動教學活動將不斷促使教師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例如欣賞課的教學,改變原來單一欣賞一首曲子的方式,采取對比欣賞,如民樂《豐收鑼鼓》與西洋樂《快樂的農夫》,這兩首曲子都圍繞同一個主題,但是各具特色,放在一起對比欣賞其氛圍、節(jié)奏、表現方式等,唱一唱主題旋律,在師生的對話交流中學生理解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教給學生唱一首歌,欣賞一首樂曲并不難,重要的是如何使作品的感情充分表達出來,使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演唱中,欣賞中,心靈受到滋潤。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刻的理解,分析它的情感特征、情感處理、表現手段等。如:“這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我們應該用怎樣的速度、力度來演唱?用怎樣的語氣、動作和表情能把思想感情表達出來?”教師在課前要有充分的理解和準備,課堂上要善于啟發(fā)和引導,與學生一起通過深挖掘、細處理,把歌曲中蘊含的情感揭示出來,在老師與學生的情感共鳴中,在抑揚頓挫的演唱中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
三、音像結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電教媒體圖文并茂,使抽象的音樂理論形象化,虛幻的音樂形象具體化,復雜的音樂知識簡單化,枯燥的音樂知識趣味化,給學生提供在視覺和聽覺方面的刺激,合理利用電教媒體就能把音樂形象生動的展現出來,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大大激活了課堂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審美體驗被推向高潮,為音樂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幫助。同學們在中小學時代學習到了各個學科的知識,又具有多才多藝的高雅素質,我們試想一下,當你看到我們的學生數年后在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成績時,做為他們的老師高興而愉悅的心情是他人不會理解的。新課程的實施,給我們提出了新要求,帶來了新挑戰(zhàn),而正是有挑戰(zhàn)才會有提高。
作為新時期的音樂教師,相信我們會伴隨著新課程一同成長,和學生一起感受美麗的音樂人生。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地去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并充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讓新課標成為自己教學的風向標,讓自己的音樂教學邁上一個新臺階。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篇4
本學期,我認真學習了《音樂教學評價》一書,使我對小學音樂教學評價有了深一步的認識,音樂教育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不是選拔適合教育的孩子,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更多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體驗等方面,讓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發(fā)現自身的音樂潛能,建立自信,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增強社會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促進自身發(fā)展。 學生由于遺傳和先天素質的影響,個體差異較大,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及時給予鼓勵,讓每位學生享受成功。
一、更新教育觀念鼓勵個性體驗
音樂教學已從以往培養(yǎng)學生能唱會跳、認識簡單的樂譜,轉變?yōu)樨S富學生的音樂體驗。音樂教學中所謂的體驗,是指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唱、聽、動、看時所產生的感覺。學生由于個性特點、生活環(huán)境不同,對同一教學內容也會有著獨立的思考、獨特的見解和獨特的感受。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允許學生個性化的提問,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回答,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表演,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實踐。鼓勵他們進行個性化的藝術活動,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獨特性和價值,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樹立學習音樂的信心,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形成個性化的審美情趣。如聽課中感受到:教師引領學生學習歌曲《小青蛙找家》后,讓學生針對“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展開想像,表現出小青蛙找家時的情形。有的學生急促地跳來跳去,腳步越來越快,叫聲越來越急,小臉都急紅了。其理由是:“小青蛙迷路了,心里很著急。找啊找,還找不到家,就更著急了,腳步更快了,叫聲更急了!蓖环N表現有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理由:“小青蛙找不到家,很著急,經過打聽,知道家在哪兒,心里就更著急了。它想快點回到家,早點見到媽媽。所以腳步越來越快,叫聲越來越急。”還有的小朋友與眾不同,有著獨特的見解:“小青蛙找不到家很著急,腳步很快,可家在前面出現了,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就不著急了,心情舒暢了,腳步就放慢了,叫聲起來越美了!辈煌谋憩F、不同的話語道出了學生自身的真實感受。教師切不可因循守舊,尋規(guī)蹈矩,盲目統(tǒng)一答案。要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奇思妙想,尊重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造,鼓勵學生的個性體驗。
二、尊重個體差異
讓評價更具人性魅力 眾所周知,十個手指不會一般齊,更何況是學生呢?由于先天遺傳和后天教育環(huán)境的差異,學生的音樂興趣、音樂潛能也有一些甚至很大的差異。因此不同的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上是不一樣的,對音樂的感受、理解與表現也各不相同。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不能以同一標準去衡量所有學生,而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建立多元交互的評價標準,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基礎,把全體學生參與和發(fā)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讓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參與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感,享受音樂的興趣,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形成與個性的不斷發(fā)展,讓評價更具人性魅力。
。ㄒ唬┳鹬貙W生的能力差異
學生在學習上的能力是有差異的,音樂方面也是如此。對于老師的要求,有的學生可以輕松達到,有的則費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見成效。如果非要讓一個能力欠缺的學生,不折不扣地達到全班的統(tǒng)一要求,也許通過師生共同努力能勉強達到,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是不合理的,違背了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在評價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能力差異,制定出不同的評價標準,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享受成功、體驗快樂、得到發(fā)展。如學習歌曲《牧場上的家》時,把第一樂句看作全曲的基礎。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經過師生討論交流后制定出三個不同的評價標準:基礎好的學生,得優(yōu)秀的標準是能夠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演唱全曲,并把弱起小節(jié)、3/4拍等音樂元素充分表達出來;大部分基礎一般,能力較弱的學生,得優(yōu)秀的標準是能準確地唱完全曲;對音樂不感興趣,能力很差的學生,如能正確地演唱第一樂句,也可以給個良好的等級。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結果在演唱中個個表現得輕松、愉快,既獲得了成功,又增強了學習音樂的自信心。
(二)尊重學生的性格差異
對待同一現實,學生所持的態(tài)度和采取的行為方式是不同的,這就是性格差異。在音樂領域中,這種差異十分明顯。音樂是一門強調體驗的藝術,如用“標準答案”去要求學生,顯然不合適。在教學評價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性格差異,采用多元的評價標準,讓音樂課堂異彩紛呈,讓學生個性得以發(fā)揮。欣賞樂曲《北京喜訊到邊寨》時,讓學生選擇出自己喜愛的段落。a、b兩部分表現的情緒和場面截然不同,有的學生選擇了熱烈奔放的a段,有的學生選擇了優(yōu)美抒情的b段,并說出了相應理由。評價時,教師主觀上更傾向于a段,但對于兩種選擇都應肯定。因為學生的選擇是他們真實的內心體驗的外化,都說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反映了他們的性格差異。
(三)尊重學生的經驗差異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經驗的改造”。我們們在教學中,在評價時,也應明確“教育只有扎根于兒童的生活與經驗,教育才能發(fā)揮自己的效能,教育才有意義!睂W生生長在不同的環(huán)境,有著不同的經歷,他們的生活經驗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應得到教師的理解和尊重。不同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對同一首樂曲也會產生不同的想像,在評價時,教師都應給予充分肯定。
三、堅持鼓勵性評價
呵護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許多成功的課例都與教師恰當地應用激勵手段分不開”。為了保持和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教師應及時捕捉有用信息,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適當、適度的鼓勵性評價,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榮譽感、自豪感,而且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減輕學生心理負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參與的水平。 在音樂課上,學生由于自己的努力,在一次成功的演唱、一段精彩的表演、一個滿意的回答后,心情會十分舒暢。這時教師要及時發(fā)現,捕捉學生智慧的火花,對學生的出色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賞,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感情和語言,而要及時、巧妙地運用鼓勵的藝術,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緒,讓學生知道你在關注他、贊賞他。二年級有一名同學自控能力差,音樂學習能力一般。一次在玩音樂游戲“尋寶”時,我們剛講解完游戲的玩法及規(guī)則,他就高高地舉起了小手。我們像發(fā)現寶貝似的請他上臺“尋寶”。游戲開始了我們手里捏著一把汗,睜大眼睛看著他,沒想到他是那樣自如、敏捷,隨著學生拍擊節(jié)奏強弱的變化調整方向,節(jié)奏聲強,他大步向著目標前進,節(jié)奏聲弱,他立刻調整方向最后成功地找到了“寶物”,他甜美地笑了,我們激動地迎上去,握住他的小手贊許地說:“你真了不起,真是個出色的尋寶家!”教室里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從此以后,這名學生變了,上課專心了,發(fā)言積極了,音樂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教師的鼓勵性評價應注意把握兩個方面:一是參與態(tài)度的評價,教學中教師應用心觀察學生參與的情況,及時進行評價。表揚態(tài)度認真的學生和小組并給以獎勵——小紅花,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以此激勵每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對個別態(tài)度不端正的學生,教師應有意識的在以后的活動中給予適當的幫助,從而達到全體學生提高參與水平的目的。二是參與效果的評價。學生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積極參與教學,對他們在教學活動中取得的成績,教師應給以充分的肯定和積極的鼓勵,但對參與效果的評價要因人而異,讓所有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上次參與的快樂,正是下次參與的動力,如此循序漸進,會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心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四、合格加特長讓每塊金子都閃光
在以往的教學評價中,教師往往采用讓學生唱一首課本上的歌曲來給學生評分,一捶定乾坤。有的教師甚至憑自己的主觀臆斷和對學生的大體印象給個分數,這樣既不科學也不全面。不但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況,更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削弱他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容易讓學生誤解音樂課就是唱幾首歌,不必學習其他知識。教師不能得到正確的教學效果反饋,對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好壞不能正確評價,不能使學生充分發(fā)揮各自的特長,全面評價學生。學生的素質存在差異,每位學生都有著自己的閃光點。有的歌唱得好,有的舞跳得棒,有的會演奏樂器,有的能表演音樂劇。為了讓學生展現自我們,揚長避短,教師組織學生討論確定以“班級音樂會”的形式進行學期測評。兩周前師生們討論制定出不同的評價標準、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每位學生積極準備,于一周前上報自己參評的內容。內容之一:必須演唱書上的歌曲,歌曲自選,演唱形式自定,可以獨唱;可以兩人或多人齊唱;也可以進行歌表演等等。內容之二:特長展示。學生根據自身愛好,發(fā)揮自身特長,演唱歌曲、表演舞蹈和演奏樂器等等均可。針對書上歌曲的演唱,制定出四個不同層次的評價標準:基礎好的學生,優(yōu)秀的標準是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隨伴奏準確開始和結束,并能準確表達歌曲的情感;基礎中等的學生,優(yōu)秀的標準是隨伴奏準確、流暢地演唱歌曲;基礎差的學生,能隨范唱完整演唱歌曲即可獲優(yōu);膽子小、基礎極差、不喜愛音樂的學生,哪怕只勇敢地走上臺,演唱一句歌詞,那也是成功,會得到同學們鼓勵的掌聲,給予及格,守紀律的,可以加分升級至良好。 音樂會上,學生采用了多種形式:說、唱、舞蹈、伴奏及情景設計,每個學生均以自己的特長為主,形式編排非常新穎。學生采用綜合自評、互評的方式,評出等級。每位學生既是演員,又是觀眾也是評委,他們既想當出色的演員,又想當稱職的評委,也想當熱情的觀眾,因此在音樂會上每位學生都能全神貫注地聽、仔仔細細地看、認認真真地評。
他們或唱或跳,或演或奏,其樂無窮。這樣的音樂考試,就像一個展示才藝的大舞臺,學生們激情飛揚,興趣盎然,成果也令人驚嘆。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生們既愉悅了身心,又陶冶了情操;既展示了特長,又增強了興趣;既體驗了成功,又促進了發(fā)展。 在音樂教學中,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時時事事從學生出發(fā),尊重個體差異,積極地、耐心地俯下身來傾聽學生的聲音,用一雙熱情、冷靜而又充滿智慧的眼睛去發(fā)現、珍視每棵富有個性的小苗,并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盡情地展現自我們、展示才華。每一棵小苗都茁壯成長,讓每塊金子都閃光。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篇5
任何東西的學習都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要講究其方法。很多同學認為學中西方音樂史只要多背多看即可,但這樣的學習方法效率極其底下,容易產生枯燥和乏味感。背只是作為應試其中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我們要學的最終目的是關于怎么答題,整體的思維框架以及怎么提高學這門專業(yè)的效率。
要想建高樓大廈,根基最重要,沒有根基再怎么學習,也是在打一場無把握的仗。許多同學書買了不少,翻了一遍又一遍,把他書合上,問個問題讓他從頭到尾詳細的回答下,結果就只會吱吱唔唔的瞪著老師。那到底應該怎么學呢?
首先,當我們拿到書時,先翻看,不求背,混個眼熟,就是把本科期間短暫學過的中西方音樂史重新拾起來。前一遍只要求這樣,利用一個星期,把書基本看完。
其次,我們要做到分節(jié)分段把握局面,簡單的說,這時要注意劃分課文內容層次,著重掌握這段時期的大體歷史背景和客觀書本音樂史實。在這里給所有考生提個醒:在掌握音樂史基本內容的時候,千萬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定要分層次去記。比如周代,人文思想如何?宮廷音樂怎樣?民間音樂怎樣?器樂是什么?對應的樂律又是怎樣等等。這樣你再遇到下一個朝代,你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這一時期的人文背景,宮廷音樂,民間音樂,樂律樂器,和前代又有什么不同等等。慢慢的你就會形成知識點的框架和結構。西方也是同樣的道理,但是所不同的是,可能西方更零散。比如說中世紀音樂,我們應該先了解其人文背景,大體的時間段,這一時期主要以宗教音樂為主,沒有涉及到器樂。我們所要掌握的就是關于宗教音樂的發(fā)展,其中宗教音樂中涉及到記譜法,復音音樂的發(fā)展及其變體等等。把宗教音樂作為一個籮筐,另一個大的籮筐便是中世紀末世俗音樂的`發(fā)展,有哪些體裁,要條理清晰的去看。那么這樣的記憶在無休止的重復養(yǎng)成習慣之后,自然而然,還是那句話你就會找到一個整體的框架,我們記東西也就如魚得水了。
要記得東西太多,而你不去邁出第一步,那么你是沒有資格去埋怨的。以前我也是很頭疼從古典開始,尤其是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如同螞蟻一般多,記人名都犯愁,何況再去記他們的作品,記作品就算了,還要記每個作曲家的風格,創(chuàng)作特征。這是我當時在還沒有真正去實施行動之前的膽怯,但是當你執(zhí)著的真正深入的時候,你會找到一系列的方法去實施和解決。第一,學術界一般把浪漫主義分為三個時期,早期、民族樂派和晚期。那么早期有哪些作曲家呢?民族樂派呢?以及晚期有哪些作曲家?分層次的去記。第二,當我們大概的了解哪些音樂家的時候,我們就要深入去了解每個作曲家的思想,作品和音樂特點,這時候我們也要一如既往的做好分類去記,一般每個作曲家記分四個方面記:簡單的生平,幾個富有特證得作品,他的音樂特征,最后再鼓吹他在音樂領域的貢獻。每個作曲家都可以按照這四類有邏輯的去記。第三,不要指望任何的教科書給你特別明了的分類,最好的分類是你自己在書中挑,甚至去分類的記下來。
當你完成以上的時候,峰回路轉,我們再談談關于最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了―背書!很多人分不清主次,認為就是一桿盡的背書就可以了。背書為什么說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在你框架、分類沒有做好或者掌握之前,你覺得背書你會很痛苦。知識量太大,我們不是記憶天才,背了會忘,忘了又背,何必這樣執(zhí)著。而且很多東西真正要我們熟記得就那些,切記不要做無謂的功,背了不該背的東西,這個簡單的道理大家應該都懂。方法很重要,不要只有股熱情使勁往里面鉆,掌握好方法,你再去整理,總結,再去背,不僅省去你很多時間,而且你會找到重點去背,會讓你慢慢的刷知識速度越來越快。一本書其實背的只有他的三分之一而已,真的!
很多東西都需要你們自己去感受,去認知。在奮斗的路上自己去總結,包括答題的要點,書寫的結構等等。以上所寫的只希望可以幫到正在奮斗的學子們,哪怕一點,也很欣慰。結束語我想就用三句總結的話語來祝福你們:你要感動的是自己,不是別人!你要讓你身上流下的汗水收獲碩果!天在看,你在做,真心付出,你考不上天理難容!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篇6
這個假期我讀了《中小學音樂教育》一書,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有很多深刻的體會。其中的文章不僅開闊了我的專業(yè)知識層面,也讓我的教學思想產生了更深遠的影響,使我對新課改背景下的.音樂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認識,結合自己的教學情況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談談讀后的感想
我從事的是音樂教學,我認為音樂課的備課不同于語文、數學,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某些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因為音樂課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備課中設計的反思還是以提高興趣為主。如果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學生特別有興致,或者無動于衷,就該問問自己是什么原因,積累經驗教訓,并在平等班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教學反思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為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fā)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斷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學工作者!
總之,《中小學音樂教育》以豐富的課堂形式表達出來,很好的幫助我們音樂教師整理教學思想,提升了教學理念,并積極探索與實踐的結合,特別注重把教學理論和研究成果運用于實踐教學,指導了教學工作。我會利用假期多讀一些有意義的書,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篇7
一、開設音樂表演專業(yè)的必要性
1、社會需求分析
隨著傳媒業(yè)的發(fā)展,媒體對音樂表演類人才的需求量更是逐年劇增,音樂表演畢業(yè)生就業(yè)呈現較為靈活的特點。近年來迅猛發(fā)展的文化產業(yè),電影、電視劇、廣告等事業(yè)為音樂表演專業(yè)的人才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崗位,使音樂表演人才在選擇崗位時有了較大的選擇空間,就業(yè)前景非常廣闊。與其它普通專業(yè)相比,就業(yè)起點較高,收入豐厚。
2、專業(yè)分析
專業(yè)簡介:音樂表演藝術是通過人的演唱、器樂演奏來塑造形象、傳達情緒、情感從而表現生活的藝術,代表性的門類通常是歌唱表演和器樂演奏。
音樂表演是音樂的再創(chuàng)作活動。通過樂器的演奏,人聲的歌唱,以及包括指揮在內的多種藝術手段,將樂曲用具體可感的音響表現出來,傳達給聽眾,以發(fā)揮其社會功能。它是音樂創(chuàng)作與音樂欣賞的中介,是音樂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指揮家、演奏家、歌唱家等通過自己的藝術實踐,對樂曲做出不同的解釋和表現,從而給聽眾以不同的影響和感受。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音樂表演與音樂藝術的發(fā)展關系密切。各種體裁樣式的出現與逐步多樣化,雖有其復雜的社會原因,但與音樂表演手段以及所采用的表演方式具有緊密聯(lián)系。今日常見的,對音樂體裁的基本分類法,如聲樂、器樂、戲劇音樂等就是以表演手段的不同為其依據的。某些體裁的命名也與表演形式有關,如室內樂、大合唱、曲藝音樂音樂劇等等。音樂表演與創(chuàng)作的關系更為密切。最早,表演與作曲是合而為一的。即興創(chuàng)作與即興表演就是民間音樂的特點,也是專業(yè)音樂家的創(chuàng)作手段。這些傳統(tǒng),在東方某些民族中仍然保持下來。在西方,記譜法出現以后,很長一段時期也仍保持這種狀態(tài)。文藝復興以后,專業(yè)作曲家與專業(yè)表演家才逐步出現分工。到19世紀為止,許多作曲家仍是優(yōu)秀的表演家(包括獨奏家及指揮家)。20世紀以來,這種情況雖已減少,但在創(chuàng)作及表演兩個領域都有顯著成績的音樂家們仍不鮮見。音樂表演與創(chuàng)作是相互促進的。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曲家通過演奏來調整、肯定自
己的樂思。作曲家對音樂表現能力的追求推動了表演藝術的進步;演奏技巧的發(fā)展也豐富了創(chuàng)作的表現手段。通過表演,從聽眾的反應中更可以檢驗作品的社會效果。對于聽眾來說,音樂表演不但是欣賞、理解音樂內容與形式的必要手段,也可以從不同音樂表演的比較中欣賞、鑒別、認識由于表演者對樂曲的不同解釋而被強調的音樂的某些側面;同時不同的演奏風格、表演流派,表現技巧,將促進了聽眾對音樂的欣賞和理解。
課程設置:歌唱表演、器樂演奏、形體、基礎樂理、視唱練耳、音樂美學、音樂鑒賞課等。
培養(yǎng)目標:本專業(yè)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能主動適應現代社會和經濟等發(fā)展需要的、具備系統(tǒng)扎實的藝術學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音樂表演專業(yè)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音樂表演的專業(yè)知識和藝術素養(yǎng),掌握音樂表演專業(yè)技能,能在專業(yè)藝術團體、媒體單位、中小學從事教學、管理、規(guī)劃、演奏和演唱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就業(yè)前景:可在全國各電視臺、電視劇制作中心、各影視制作公司、劇組、文藝表演團體、教研單位、各單位黨政共團、文化傳播公司從事音樂相關表演、管理、策劃、組織等工作。
高考文化成績:要求較低,成績在200——400之間
二、開設音樂表演專業(yè)的可行性
1、實驗實訓設施
我院現有形體房、琴房、大型報告廳、大型電子閱覽室等。
2、實踐教學基地
本專業(yè)現有教職工20人,其中專職教師20人,教授5人,副教授7人,學院在實習基地中開辦了文藝演出、服裝表演,影視廣告公司等,學院已與西安、北京、上海、廣東等相關單位建立了長期用人機制,為畢業(yè)生就業(yè)廣開渠道。
三、專業(yè)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
1、招生總目標與階段性目標
第一年計劃招收全日制學生40人。以后逐漸擴大規(guī)模,到20xx年達到全日制學生300人的規(guī)模。要求學生具有比較系統(tǒng)的文化修養(yǎng)和理論、全面的文學藝術素質、廣博的音樂專業(yè)知識、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和善于協(xié)同合作能力,能勝任專業(yè)藝術團體、媒體單位、中小學從事教學、管理、規(guī)劃、演奏和演唱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2、專業(yè)發(fā)展前景
當代媒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文化傳媒中傳播最廣最快、對于人們的思想意識、生活方式影響最大的藝術文化形態(tài)和傳播方式之一。音樂的`發(fā)展取向和層次,直接關系著社會進步。由此,音樂教育的地位也越來越被社會矚目。在中國高校學科建設中,音樂教育于20世紀末、21世紀初異軍突起,據統(tǒng)計,在全國已有近600所高校開設相關課程或建設相關學科,從而使之迅速成長為我國高等教育領域重要的新興學科。
在迅猛發(fā)展的影視、傳媒行業(yè)里,急需各種層次和類型的專門人才,綜合大學結合自身優(yōu)勢建設音樂表演專業(yè)有著良好的發(fā)展前景。當然在準確定位后特別要加強的就是專業(yè)建設。專業(yè)建設的內容是教學,目標是人才培養(yǎng),檢驗標準是畢業(yè)生質量和社會評價。關于教學,不能搬用已成規(guī)模的音樂表演類專業(yè)院校的現成經驗,因其體系完全以專業(yè)分工而采取細分化,不適合綜合大學。綜合大學的音樂表演教育在專業(yè)建構、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從一開始就呈現出自身獨特性。綜合大學的專業(yè)設置相對比較粗線條,在專業(yè)規(guī)模上則多是影視合流,這使得綜合大學的相關專業(yè)設置顯出某種模糊性。提倡培養(yǎng)通用人才,鼓勵寬口徑的專業(yè)設置,這是我國近年來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對于綜合大學來說尤為明顯。綜合大學的音樂表演專業(yè)往往采取寬口徑的培養(yǎng)方式,寬口徑容易擴大就業(yè)選擇范圍。當然這與我國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yè)創(chuàng)辦時間短,缺乏深入細致的專業(yè)教學能力有關,難以有針對性地按照實際工作崗位需要進行專業(yè)技能培訓,寬口徑也顯示出某些無奈。如何發(fā)揮高校的自身優(yōu)勢,結合行業(yè)需求建設有特色的專業(yè)是綜合大學音樂表演專業(yè)發(fā)展之本。
四、結論
我院將從師資隊伍、實踐教學基地、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該專業(yè)的建設,努力提高該專業(yè)的辦學水平,培養(yǎng)更多適合社會需求的專業(yè)人才。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篇8
每天我們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音樂,或喜或悲,或激揚或低沉,我們感受著音樂的種種,然而很多人都把音樂僅僅當做歌來聽,而并不懂得音樂的內涵、魅力、作用。音樂不僅是簡單的幾首歌,幾個曲子,它有著深刻的意蘊,它包含了很多知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樂但卻能起著巨大的作用,讓我們變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銳。
首先,音樂能開發(fā)一個人的思維,啟迪一個人智慧。法國大文豪雨果有一句至理名言:"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見音樂對一個人的智力的開發(fā)有著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選擇的就是用音樂,就因為音樂可以激發(fā)一個人的心理感應,從而開發(fā)一個人的思維。記得美國有一所中學每年都會培養(yǎng)一大批優(yōu)秀學生,而且他他們的學生最后很多都成就斐然,有個記者去調查采訪,當問及校長為何他可以培養(yǎng)出這么多的人才時?校長笑道,“因為我們注意開發(fā)學生的思維!痹瓉碓谒膶W校讀書,如果想要畢業(yè)的話,不僅需要各門成績都達標,還有一點額外的要求就是每個學生必須學會一門樂器,這就是他們的秘訣,很簡單,但是很科學,因為他們懂得開發(fā)學生的思維,也就是智力啊!音樂能讓人變得敏銳,思維更加活躍,這對一個人的開拓創(chuàng)新的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很重要的。
美國心理學家勞舍爾曾在英國《自然》雜志發(fā)表過一篇《音樂與空間作業(yè)的表現》的文章,產生巨大的社會效應。文章論證了聽莫扎特音樂能夠促進人的空間技巧。勞舍爾說,他邀請大學生聽音樂,然后對他們進行智商測試。某大學生在聽了10分鐘的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后,在空間推理測試中的得分有明顯的提高。比如,“與聽放松指令和不聽音樂時相比,聽了音樂的大學生智商得分(IQ)提高了8或9分!边@一發(fā)現激起了公眾對莫扎特音樂的熱情,雖然一些科學家對此表示懷疑,這就是后來被廣泛傳播的“莫扎特效應”。
現實中,音樂對人的智慧的開發(fā)的例子也是不勝枚舉,前任副總理李嵐清同志在他的《音樂筆談》一書中,談到在接見香港匯豐銀行總經理時,總經理向他介紹匯豐銀行招聘專業(yè)人才時,同時也招進一些音樂藝術人才,然后加以專業(yè)訓練,結果這些人在同樣工作崗位上往往比本專業(yè)的人員還出色。他還談到,愛爾蘭是一個愛好音樂的國家,同時也是軟件大國。
這就是音樂,一把開啟人的智慧的鑰匙!
其次,音樂能提高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雅正和諧的音聲,對教化人心有莫大的功效。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節(jié)奏與樂調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心靈的最深處,如果教育的方式適合,它們就會拿美來浸潤心靈,使它也就因而美化”。音樂就像是千年積雪融化的雪水,干凈無暇,純潔無比,聆聽音樂就仿佛沐浴在這純凈的冰水之中一樣,它可以讓你的心靈得到凈化,精神得到升華陶冶。當你忘我的融入到音樂中時,就仿佛身處仙境一樣,使自己變得完美,自己的境界在不知不覺中提升。我國最早的一部比較完整的、珍貴的先秦時期儒家音樂思想和音樂理論著作《樂記》,就很重視音樂的教化育人作用和道德影響力。曰:“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庇终f,學習“樂”可以陶冶內心,那末平易、正直、慈愛、體諒的心情,就蓬蓬勃勃地產生了……即曰:“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薄稑酚洝分袑σ魳纺苌羁谈谢诵模匀灰骑L易俗也有論述,“樂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風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笨梢姽湃艘呀浬钌畹伢w會到了音樂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
“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返人道之正!睆娬{以美好和順的音樂教育人民棄惡揚善,回歸純樸之道。我國古代思想家荀子也指出:“聲樂之入人也深,化人也速”肯定了音樂在人的品行、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佛教理論中特別強調聽覺對人的影響,有“六根之中耳根最利”之說。近代學者梁啟超也談到:“蓋欲改造國民之品質,則詩歌音樂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一代代的偉人都在用自己的領悟向大家闡述著音樂的魅力,音樂就像流了五千年的河,凈化了一代一代人的心靈。
一首好歌,一曲好樂,可以從政治態(tài)度、倫理道德、思想品格和情操上等對人的素質產生影響!读x勇軍進行曲》使人產生激昂斗志;《命運》使人面對困難不屈不撓;《我的祖國》,使人熱愛祖國之心油然而生;《走向新時代》,敦促人們快馬加鞭追趕新時代的步伐……音樂欣賞的作用在于可以凈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并使人從中汲取激情和前進的動力。
而且音樂還能提高人的審美認知能力。欣賞音樂是一種審美活動。高爾基說過;“照人的天性來說,人都是藝術家,他無論在什么地方,總能希望把美帶到他的生活中去!痹谝魳肺幕校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審美的觀念及其與別的藝術之間的關系。音樂審美對于西方文化來說,審美意義即主要是對美的事物的感性認識,而不是對真或善的事物的理性認識,這也就是音樂審美的功能。就像人們能接受小夜曲所賦予的思念,復調音樂創(chuàng)造的對話,奏鳴曲表達的矛盾、交響樂寓意的哲理一樣,大多都是這種審美功能作用下的結果。音樂教育是人類社會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動,它能使人具有高尚情感和豐富內心世界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音樂藝術是一項塑造人的工程,它通過多種形式對人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行挖掘和培養(yǎng),從而達到人的心靈陶冶和人格塑造。音樂教育只有在對真、善、美統(tǒng)一,知、情、意統(tǒng)一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才能發(fā)揮其特色鮮明的教育作用,才會實現其真正的藝術價值。這種價值的體現是指被塑造的人,能夠成為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人,成為具有科學的審美觀,能夠辨別是非善惡的人,成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豐富的內心情感的人。所以音樂教育在完善人格、表現個性、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審美情趣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首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筆,注情于音的結晶。但是,這僅僅是停留于樂譜上的成果,僅僅是一度創(chuàng)作。演唱(奏)音樂作品的過程是二度創(chuàng)作。聽者對音樂欣賞感受及領悟是三度創(chuàng)作。鑒于音樂藝術在表達方式上的特殊性,使它在“二度創(chuàng)作”和“三度作”的審美過程中,也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即以感性認識為基礎、理性分析為引導的多種心理因素。音樂藝術既不能像文學樣直接敘述事件,也不能像美術作品那樣直接描繪生活,音樂藝術是寬泛的藝術,它不受視覺的限定,全憑聽覺的感知去展開想象的膀,在美的立體空間中盡情地翱翔。它以樂音的律動為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九曲連環(huán)的黃河,或如一瀉千里的長江。它運動中形成的審美意象,使人們產生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它感動著人的心靈,讓人感受著音樂的輕撫,喚起人們情感和強烈激情的巨能量。它強烈地作用于人的情感領域,使人心馳神往、如醉如癡;使人的審美觀得到了發(fā)展,使人增加愛了對真善美的追求。
另外音樂在促進交流和表達方面也有著重要的作用。音樂具有交流、傳遞“信息”的功能,然而,音樂的“信息”是怎樣傳達的呢?是傳遞音符的高低、音色的明暗、節(jié)奏的快慢,還是傳遞音響帶給我們的聯(lián)想?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音樂并不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說音樂是一種語言是因為它具有表達的功能,無論是表達感情、思想,還是文化,這種表達的功能是深深地扎根于產生某一特定音樂語言的社會和文化土壤之中的。離開了造就它的土壤,就如語言脫離了它的語境,失去了表達、被理解和交流的可能性。
就拿電影《還上鋼琴師》來說吧!他是橫跨七大洋的最偉大的音樂家,她戰(zhàn)勝了爵士樂的創(chuàng)始人,他演奏著天籟般的音樂。主人公1900自己說過:鍵盤有始有終,你確切知道88個鍵在那兒,錯不了。它并不是無限的,而你,才是無限的。你能在鍵盤上表現音樂的無限,我喜歡這樣,我能輕松應對,而你現在讓我走過跳板,走到城市里,等著我的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鍵盤,我又怎能在這樣的鍵盤上彈奏呢?那是上帝的鍵盤啊!他在鍵盤上表現著音樂的無限也是表現著他的無限,鋼琴就像是他的一張嘴,講述著他的內心,透過那一個個樂符,可以看見他那跳動的心。當他看到那個心愛的女孩時,帶著淡淡的憂傷和欲說還休的無奈,他的一曲鋼琴就像是一面鏡子反應者他的一切。他用琴與其他人交流,用琴表達著他的思想,內心的感受。
高山和流水的故事更是完美的證明。高山流水的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書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他們就是在用音樂來交流思想,用音樂來感受靈魂。音樂好似一張演講者的嘴,表達著種種思想,與人交流著種種體會。
最后音樂能很好的放松一個人的身心。生活在現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身心俱疲,于是休閑成為了很多人所追求的東西。音樂就像舒緩劑,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聆聽一下,就仿佛清晨置身于廣闊的森林里一樣,全身從外到內滲透著新鮮的氣息,人的神經即刻得到舒緩,身心得到放松。
最現實的就是現實,每天的長時間的學習,就會發(fā)現思維僵化,人也變得遲鈍,這是停下手頭的工作學習,來一段輕音樂,頓時會發(fā)現緊繃的神經,慢慢的放松了下來,人也變得更加睿智了。
很多人面對巨大的壓力時會失眠。有人就會提建議,睡前聽點音樂,無疑這是很有效果的,屢試不爽。究其原因,就是在壓力面前人回變得緊張,神經就是緊的,音樂就像一雙輕撫的手,給你按摩,把你的緊繃的思維慢慢的揉開,把你的血管軟化,讓新鮮的氧氣運轉在整個身體里,這樣自然人就會安然入睡。
好的音樂,慢慢沉浸其中,你會發(fā)現,那樣的音符,不是可以用耳朵就能接收,用嘴巴就能吟唱的。它是那樣自然順暢的流淌在你生命的脈動中,而且,聽舒伯特的小夜曲,不論他的樂曲多么自然清新。最后都會由心底淡淡地散出一種美麗的悲哀。無論在何種心情之下,這具有魔力的魅音都會漸漸將你拉入忘卻世間喧囂的縹緲之境。猶如這手中茶杯上裊裊升起的清煙。視線和身體的重量都會逐漸變得迷離,卻只有思想,仿佛卸下了包負。可以恣意翱翔。萬物合一獨我,亦是我為萬物的輕盈。在這醒醒醉醉下,美麗的哀傷在心底沉淀、醞釀。好像是游走在夢幻與真實間的彷徨?是蟮氖牵軌蛴肋h停留在這音符止歇之前的縹緲中。哀傷的是,摘下耳機后,我還是要回去到,回去到那個喧囂的真實的世界中去。做一個被世事所累最終湮滅于世事的紅塵過客。如果平淡如風,倒寧愿平淡地吹拂在舒伯特恬靜的音樂中,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地不斷奏鳴于人們的心中。即使歷史風化在了虛空中,虛空上空卻還可以飄蕩著這跨越時空的永恒天籟。
音樂仿佛酷夏的一陣微風,一陣細雨,給人以心靈的慰藉,讓人變得舒暢,清爽,使人身心放松!
在這喧囂的都市里,當你被生活的壓力折磨的疲憊不堪時,放上幾首樂曲,你會頓生脫離苦海如入仙境的歡欣,放下你周遭的現實,追隨古人,你的內心如沐春光會變得明麗開朗起來?鬃勇勆貥,三月而不知肉味。音樂,只要息心靜聽,愉悅之情油然而生;清澈的泛音,活潑的節(jié)奏,猶如“淙淙流水,幽澗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細流”。讓我們手捧一杯清茶,聆聽一首音樂,鑒賞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體驗音樂的意蘊,在音樂中得到心靈的成長!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篇9
一、困惑
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可我們的學生卻這么說:“一提到音樂課,我就頭疼。老師總是把音樂書上的內容一成不變地“傳輸”給我們,而且有的歌曲與我們的距離太遙遠了,而我們想聽想學的往往被排斥在課堂之外,只能私下學唱,像電視連續(xù)劇《水滸傳》中的《好漢歌》……我們需要有震撼力的音樂作品。”
“每堂音樂課都是先基本練習(節(jié)奏或練聲),接著教唱新歌,老師范唱后,就是學唱歌譜,朗讀歌詞,最后填唱歌詞,這種老套、枯燥的方法使音樂課變得無聊至極、死氣沉沉……” “有時候,老師在欣賞一首歌之前,也介紹一些背景材料或作者生平,但經常比較籠統(tǒng),我們很想深入地了解作者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創(chuàng)作這首歌(樂)曲時的意圖……”
“中國剛剛申奧成功、男子足球還沖出了亞洲、世博會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可老師從來沒有把這些信息與音樂課堂聯(lián)系起來,依然教我們學唱書上的歌曲、欣賞書本上的樂曲……”
二、思考
面對這樣的感受,任何一位具有愛心與責任感的教師心中都不會平靜,我們的好心難道不能被學生所理解嗎?音樂課堂里到底出現了什么問題?帶著這樣的疑惑,我們走近了新課程……《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音樂教育必須以審美為核心,使學習內容生動有趣、豐富多彩,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民族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的不同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生主動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為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薄耙魳方逃仨氁袑掗煹囊曇,必須保持開放的態(tài)勢,對音樂教育的各種影響因素予以高度重視!
反思傳統(tǒng)的教學,是把音樂教科書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老師和學生成了被動的使用者和接受者,這種“唯教材而教”的思想觀念逐漸形成了封閉、狹隘、孤立的音樂教學格局。大大降低了學生審美的積極性,削弱了美育的功能;谶@樣的現狀,我們想以“開放型專題課”的教學研究為突破口,希望通過課改來帶動教改,通過教改來開創(chuàng)音樂教育的新局面。
三、設想
音樂課程標準的出臺,為音樂教育指明了方向,標準中非常詳盡地闡述了音樂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本課題是想通過“開放型專題課”教學的研究,尋找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找到一條“老教材,新教法”的最佳途徑。
1.依據
系統(tǒng)論認為:課堂教學與其他系統(tǒng)一樣既是一個特定的系統(tǒng),又是處于社會這個大系統(tǒng)之中,并與其他系統(tǒng)發(fā)生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教師必須對課堂教學進行充分的系統(tǒng)分析,以網絡型知識結構實現開放式教學。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既要側重本學科,又要兼顧其他相關學科,以網絡型的知識結構教育學生。
信息論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應通過學習和實踐等途徑,無限量、無止境地吸收現代社會中一切與教學有關聯(lián)和有價值的信息,并將這些信息進行有效的處理,通過學科特有的方式融進課堂。
2.概念
開放型專題課是指:在開放性教學理念指導下,結合學生音樂經驗和基礎,結合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動態(tài)地設計教學專題,并鼓勵師生從校內外音樂資源中收集與本主題相關的音樂素材,經過合理、創(chuàng)新的“基因重組”,從而組織有效的音樂學習活動的新課型。
3.目標
通過“開放型專題課”的課堂教學研究,通過動態(tài)化的設計教學主題,提高教師重組教材的能力和篩選音樂素材的能力,通過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有機結合,通過教材資源開發(fā)、再造,創(chuàng)造性地展開教學,使學生學習更輕松、更主動、更有興趣,培養(yǎng)學生感知音樂、體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從而實現音樂課堂的生活化、專題化。
4.思路
依照以上的理論以及開放型專題課教學的目標,我們將音樂學習劃分為以下六個版塊,既音樂與自然、音樂與社會、音樂與人、音樂與名家名曲、音樂與生活、音樂與其他藝術。我們依據學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認知特點,設置相關的教學專題。
四、策略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學決不是教師給學生灌輸知識、技能,而是學生通過驅動自己學習的動力機制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這種建構是學生在自身的經驗、信念和背景知識的基礎上,通過他人相互作用而實現的。開放型專題課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教學方法的運用策略。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認為:內容的選擇應以教材為基礎,方法的運用應強調學生的實踐參與,這是教學的關鍵。通過鏈接學生生活,整合學科資源,挖掘地方素材,讓教學回歸自然,讓音樂融入活動,讓音樂走出課堂。教師在確立專題后要考慮把內容與方法這兩方面作為實施的依托。
1.教學內容的開放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fā)展,音樂傳播工具和手段更加多樣,面對各種媒體不斷沖擊學校音樂教學的現實,開放課堂教學內容已成為教學發(fā)展的趨勢。教學內容的開放是指在教材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選取教材之外的具有一定審美價值的作品,來充實教學內容,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1)鏈接學生生活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的生活世界應該成為課程內容的范圍!兑魳氛n程標準》曾指出:“教學要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要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的聯(lián)系!苯處熢谥亟M教學內容時要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要精選一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作品來補充教學,在學習音樂中感悟生活、體驗音樂的美。
①關注音樂動態(tài),緊跟時代步伐
在快節(jié)奏的當今時代,音樂生活豐富多彩、不斷更新,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具有很強烈的興趣,教學只有更多地關注當前的音樂動態(tài),引入一些動畫片中的歌曲或樂曲,以及適合學生欣賞和學習的`影視金曲、電腦音樂等內容,才能為學生走入社會、走進健康的音樂生活奠定基礎。
②關注重大事件,增強人文內涵
生活世界中充滿著自然事實、社會事務和人的生活行為事件,將一些重大的事件緊密地與音樂教學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例如當中國申奧成功后,教學中可安排與該主題相關的教學內容,如《相逢在奧運旗幟下》《五環(huán)旗下交朋友》《手拉手》等,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時通過這類課的教學,拉近音樂課與學生生活的距離,增強教學的人文內涵。
(2)整合學科資源
音樂是人類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創(chuàng)造表現,他緊密聯(lián)系人類生活、人類情感、人類文化,在詮釋各種音樂作品時,教師要有一種開放的多學科教學意識,應把音樂、美術、文學、戲劇、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相關知識、創(chuàng)作技能、文化背景、風格流派融于一堂,形成一個“大藝術”的概念,然后,融會貫通,以提高學生的整體藝術素質。
、僖魳放c姊妹藝術的綜合
音樂與舞蹈、美術、戲劇、影視等姊妹藝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并有著許多相似的特征。教學中要善于抓住貫穿各類藝術的主線,充分發(fā)揮與運用各種藝術門類的不同表現手段,整合成綜合性的教學方式,如用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jié)奏、用表演動作表現音樂內容等。通過內容向其他藝術門類拓展延伸,以期開闊視野,加強對音樂內涵的進一步理解與感悟。
②音樂與藝術以外的其他學科綜合
音樂同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融合對于軟化學科邊緣、增強對交叉學科的理解、拓寬人文視野具有重要意義。在開放型專題課的教學實踐中,不僅可以設計音樂與語文、音樂與歷史、音樂與社會等綜合課例,同樣也可以把音樂與數學、物理、生物等自然學科整合起來,賦予音樂課新的內涵。
例如在課例《黃河的故事》教學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認真聆聽音樂,同時要讓學生了解我國抗戰(zhàn)的歷史背景,以及有關冼星海的生平事跡、創(chuàng)作的風格特征。在《貝多芬與華彥均》的專題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認識命運與人生、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的哲學思想。通過相關文化的拓展與延伸,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3)挖掘地方資源
地方資源是指在本地區(qū)范圍內的音樂文化資源和人才人力資源。學校音樂教學要充分利用本地區(qū)的資源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學習機會,把具有地方特色的音樂文化資源補充到課堂教學中,體現課程資源的開放性。
①音樂文化資源
在曲藝專題教學中,開辟本地方特色的曲藝“蓮花落”的學唱與欣賞,同時,邀請曲藝專家與學生面對面的接觸與交流,增強學生對曲藝的進一步了解,加深他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又如在欣賞民樂作品的同時,適時向學生介紹我區(qū)樓塔鎮(zhèn)農民樂隊,聽他們演奏的民樂作品《細十番》,感受濃郁的地方特色文化,加深學生對民間藝術文化的熱愛。
、谏鐣幕Y源
教師可以結合地方人文地理環(huán)境和民族文化傳統(tǒng),利用這些素材讓課堂更具魅力。例如在《湘湖的春天》教學中,通過學唱和欣賞以春天為主題的歌(樂)曲后,將學生喜聞樂見的湘湖文化創(chuàng)編成歌詞,這時的學生異常積極,而成果令教師始料不及。又如在欣賞抗戰(zhàn)時期作品時,向學生介紹革命烈士葛云飛、李成虎等事跡,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對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傊,教師要善于將本地區(qū)、本民族的民間音樂資源運用在學校音樂教學之中,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得到多方面的音樂文化熏陶。
2.教學方法的開放
系統(tǒng)的動態(tài)性告訴我們,課堂教學不是處在一個封閉的堅固象牙塔里,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也不應是封閉的和僵化的體系,課堂教學方法也不是某幾種固定的模式,他們都處在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中。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如果使學生習慣于簡單地接受和被動地學習,任何方法都是壞的,如果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币虼耍虒W方法強調各方法之間的相互開放,要善于因時、因生、因情地運用各種教法之長,為完成教學任務服務。
(1)讓音樂回歸自然
音樂創(chuàng)作的素材來源于生活,它是人們生活的情感體現。而孩子們最自然的學習是從生活中、自然環(huán)境中獲得的,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東西是從他們所熟悉的環(huán)境、生活中獲得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需要,實現教師、學生、教材、教具、教學環(huán)境與生活的多方面聯(lián)系,讓音樂回歸生活、回歸自然。
如在小學三年級課例《雨》的教學中,教師先給學生呈示一組自然界的音響(細雨聲、大雨聲、雨滴聲等),讓學生仿佛置身于美麗的自然界中,通過一段表現小朋友在雨中嬉戲、玩耍音樂的欣賞,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想象,構架起學生音樂學習與生活的聯(lián)系,再通過聽一段富有雨中情趣的音樂(節(jié)奏)片段,讓學生聽著音樂和著節(jié)奏自由表演,通過身體的運動、表現,使得音樂成為看得見的身體活動,同時在即興創(chuàng)作表演過程中讓學生感受雨中“玩!钡臉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經自然而然地與生活經驗建立了聯(lián)系,學生在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已與音樂融為一體,在主動地探尋、領悟、體驗音樂作品的美的同時,也學習了音樂的基本知識與音樂技能。
(2)讓音樂融入活動
臺灣兒童音樂教育家陳惠齡說過:要“活”的教學,像中國人說的“行以求知”,西洋人的“做中學”,兒童要親自參與活動,要在各項活動中去感受音樂、學習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通過優(yōu)化音樂活動的設計,來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供學生探究問題、探詢知識的機會,讓他們大膽參與,自主活動。
如設計讓學生根據詩歌《春曉》的意境探索音樂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利用身邊的樂器或其他物品探索音響,詮釋了詩歌《春曉》的意境,同時,通過分組表現特定的音樂情景再現詩歌內容,理解了音樂與詩詞的關系,課堂氣氛活躍而充滿藝術性。通過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探索能力及良好的合作意識,又發(fā)展了他們的個性。通過綜合性的音樂教學活動,讓學生全方位感受、整合藝術,體現音樂教學特有的審美愉悅性。
(3)讓音樂走出課堂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科學不斷地發(fā)展,學習音樂不再是學校課堂的“壟斷行為”。要把封閉式課堂變成開放式課堂,課內外銜接,校內外互補。課堂內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如何多渠道地學習音樂,交流每人所攝取的音樂信息。通過互動式的音樂交流學習,大大釋放了學生學習音樂的潛在能量。同時,學校音樂教育要主動地把社會音樂教育環(huán)境和家庭音樂教育納入自己的視野,使三者形成合力,把音樂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一起,充分利用一切可學習資源,提供學生廣闊的學習途徑。
如在戲曲的專題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越劇有更深刻地了解,我們與實驗學校聯(lián)系后特意安排了系列活動:越劇常識音樂板報賽;邀請區(qū)文化館老師講座;越劇名段學唱;越劇特長學生的“專場”演出;觀看著名的越劇影片;談自己對越劇藝術的感受等。通過系列活動使越劇真正深入人心,不僅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愛好,同時也豐富學生的課外音樂活動。
開放式課堂強調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有效地調動校園、家庭、社區(qū)課程資源,主動地將音樂教學納入大課堂教學環(huán)境。
五、成果
經過近兩年的課題實踐,教師能大膽地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一堂堂富有特色的音樂課猶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構課堂結構,煥發(fā)生命活力
教師們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積極探索、努力實踐,構建音樂教學的新課堂,創(chuàng)建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新穎的音樂教學課例,例如:“民族花”、“愛”、“童年的旋律”、“詩詞與音樂”、“走進內蒙”等等,通過開放型專題課這樣一種有效的載體,不僅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激活了音樂課,同時讓師生感受到課堂不僅是享受音樂美的場所,更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幸福經歷。
2.重塑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水平
經過近兩年的課題研究,我們課題組成員攜同全體音樂教師一起學習了許多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如:《音樂教育發(fā)展展望》、《音樂課程標準》解讀、《教育走向生本》、《開放性教學模式研究》、《開放式課堂教學法研究》等,這些先進的教育思想影響并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與課題研究。在實踐研究過程中,廣大音樂教師的教育觀念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認識到“教材只是范本,教學資源要靠師生共同去開發(fā)”,“音樂教學是培養(yǎng)生活中使用音樂的人,而不是舞臺上使用音樂的人”,教師們在教學中能注重學情,重視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愿望的激發(fā),注重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去探尋音樂奧秘,弘揚音樂中的人文精神等嶄新的現代教育理念,進一步提升了教學水平。
3.重開智慧大門,促進個性發(fā)展
《音樂課標》指出:“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開放型專題課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重新開啟了智慧的大門。
有學生這樣說:“音樂課讓我們融入了生活,讓我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最讓我難忘的是上次欣賞小提琴獨奏曲《思鄉(xiāng)曲》時,大家共同朗誦《鄉(xiāng)愁》體會詩的意境,再為這首詩配上合適的音樂,在這樣的情景中引出了課題……最后老師要求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作品的理解,我們有的朗誦、有的繪畫、有的演唱相關的歌曲,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是我們學習最振奮的時候,我喜歡這樣的音樂課。”
六、感想
本課題的研究只是取得一定的階段性的成果,在開放型專題課的教學實踐中,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待深化研究:
1.開放型專題課是一種實踐新理念的載體,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感受音樂,提高音樂素養(yǎng)。在課堂中實施開放性教學,也不可能超越這個出發(fā)點。在教材內容的選擇和重組過程中要把握好“度”,防止出現難度過大、牽強附會的現象。對教學方法的選擇也應是有“度”的,要突出以音樂為本體的教學方法的選用,而不是為形式而形式;
2.“課標”倡導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課程內容的綜合,這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幫助教師開闊視野,提高綜合素養(yǎng)還有許多培訓工作要做;
3.教學評價有導向和規(guī)范作用,對這種創(chuàng)新的課型如何制定教學評價細則和評價標準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研究;
4.開放型專題課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新課型,但教學中也要避免“模式化”的傾向,提倡音樂教學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通過學習我對音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新的認識,要實踐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就必須改變過去陳舊的教學方法,那么,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把新的課標理論融入進去呢?
一節(jié)新授課,課程標準怎么設計,教學目標怎么選擇,教學重、難點怎么解決和突破,師生互動怎么處理,課后教學怎么總結等一切問題我們都要科學全面地考慮到。另外,不論從事哪一科的教學工作,我們的專業(yè)基本功都要勝任你所教的專業(yè),不然的話你就會在同學們面前出丑丟人。老師們專業(yè)基本功的訓練在課堂上顯得多么重要,我會本著學習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但是,專業(yè)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過短期的訓練就能達到,我會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勤奮練習體會進步的快樂。
教師的基本技能我認為應該包括教育教學方法,主要指撰寫教案、說課、教法與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方法;還包括聽、說、唱、寫、做。聽主要是指應該學會傾聽,這是一項交際的基本技能,主要指師生間與生生間的相互傾聽,我覺得學會傾聽,可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說應該是指普通話水平,并包含課堂表達、講解,如果教師課堂說出的話學生不明白,那肯定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唱,我覺得除了聽,說之外,更重要的應還是應該讓學生多唱,在學生演唱歌曲的過程中,老師邊彈琴邊傾聽學生的歌聲,對于發(fā)聲不準的樂句和節(jié)奏不對的樂句單獨加以練習,要力爭使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學生學會。
在唱歌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感審美,讓孩子們在美妙的音樂世界里自由的感情流露,這是學習唱歌的最基本靈魂!基本的樂理知識以及唱歌技巧掌握好以后,同學們會在老師悠揚琴聲的伴奏下盡情的歌唱,課堂氣氛也會空前的.高漲。這樣一來,師生同樂的教學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既學到了應學的音樂知識和歌曲,又使同學們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極好的發(fā)展。
課程標準,擺在我們面前的不是音樂和音樂作品,而是人的各種可塑造的能力。我要努力培養(yǎng)自信的學生(如我行、我能等)。讓孩子們把生活中的藝術
看成是舞臺上的藝術。每一個學生都愿意自己被關注,讓學生通過音樂學科的學習,使他們快樂,提高生活質量,“學會學習,終身快樂”。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從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中,我認識到審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性人才,學生為主體、自主性學習、音樂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將是教學新模式的目標,更加貼近基層,尤其是教學的出發(fā)理念與之前相比發(fā)生了變化,更加突出了實用性,使基層音樂教師又有了新的指導思想。通過新課標的培訓,我更新了觀念,提高了認識。下面是我對新課標的一些理解。
1、學會利用課程資源,以情傳知,讓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
新課程提倡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重視學科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將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姐妹藝術的綜合,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它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音樂教學多為感知教材,感受美的內涵以達到鑒賞美的目的。而設計的范籌是主要的新課的教法,唱又是音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體會形象美,表現形象美的關鍵。為了能夠很好地感染教育學生,教學中,我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演唱表現音樂作品,讓他們自己討論設計表演作品,在參與活動中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個性愛好,揚長避短,并適時選用樂器,發(fā)展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情緒,幫助學生掌握節(jié)奏,音高,豐富演唱效果,從而達到鑒賞美的目的。
2、加強綜合技能訓練,使學生領悟音樂美
綜合技能訓練目的在于對已學過的教材內容進行鞏固和加深理解,使教師了解學生對學過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責任感。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利用示范法、指導法去學習,體會,讓學生充分領悟、感受音樂美的所在。所以,在教學中不能再以學生是否知道這道題的答案來衡量學生的會與否,以知道一首歌是怎么唱的來衡量一個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否,更何況音樂、美術等這些學科并不追求“標準答案”或唯一答案。我覺得教學的`任務不僅是教,更是為了學,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自己去開啟知識寶庫的大門。
3、由專業(yè)知識傳授給學生,注重審美感受能力
教學是一種精神交流活動。作為音樂教師,課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心”,將他們帶入美的旋律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認為音樂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音樂知識,所以音樂課又被認為是技術學習課,因此在音樂課中過多的強調了學習技能、技巧,以致學生喪失了學習音樂的熱情和信心。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巧妙地將學生與音樂拉近,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音樂感受,逐漸地喜歡音樂。
4、角色的轉換
新課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師進行角色轉換,教師不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不是僅是學習的參與者更是合作者。教師要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想法設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要改教師教學生學為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引導合作,努力創(chuàng)設民主、輕松、雙邊互動的教學方式,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使每一個學生感受到學習中的快樂。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豎笛雖貌不驚人,但適合引入音樂課堂教學,它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還能使他們從“被動”走向“主動”,走進發(fā)揮才能的天地和盡情表現的舞臺,更能讓他們的自信心和團結合作意識得以充分地發(fā)展,在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上確實起到寓教于“樂”的積極作用,為教學方式的深化和拓展提供了一種有效載體的途徑。我們期待這些探索和做法,會在音樂教育工作者手中不斷趨于成熟和完善,收到更好的效果。在近幾年的教學中,我的體會如下:
一、凝聚學習興趣,實現師生互動
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在以往的音樂課堂上,由于教法單一,很少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表現為注意力不夠持久,學生只是在被動的重復進行老師“我唱一句,你唱一句”或者是“我彈一句,你唱一句”等枯燥乏味的活動。而沒有真正的自己去嘗試,去想應該怎么唱,節(jié)奏該如何,音準又該如何?教者苦惱,學生也很迷茫,沒有絲毫的興趣可言。針對這種情況,我嘗試將豎笛帶入課堂。
上好第一堂豎笛課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生來說,他們第一次看到、聽到和接觸到豎笛,對豎笛的構造、聲音等相關信息都充滿著無限的好奇心。因而,在起始課中設計看看、聽聽等環(huán)節(jié),來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主動性。看看: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組,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去玩豎笛,如它的形狀、特征、分幾個部分及各部分名稱,以及音色有什么特點等等。學生通過自己探究來發(fā)現豎笛的構造、各部分名稱等相關信息,發(fā)揮了學習的自主性。在學生自己探究的基礎上,我再簡介豎笛的構造、名稱、音色等知識。當學生發(fā)現和自己觀察的結果不謀而合時,無形中增強了自信心和積極性。聽聽:欣賞豎笛演奏,是起始課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們了解了豎笛的知識后,應及時進行豎笛演奏,以滿足學生的欣賞欲望。此時,我選擇一首表現力豐富、極具感染力的作品作為范奏-----《友誼地久天長》,學生頓時陶醉在老師優(yōu)美的笛聲之中,我的演奏,起到了最直觀的作用。掌聲中體現了學生們的好奇心和對這件樂器所產生的濃厚興趣,不少學生都驚訝這一小小的樂器竟然可以產生如此美妙的音樂,課堂的主體被激活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也油然而生。借此我向學生們介紹了八孔豎笛的起源及其它優(yōu)點。一節(jié)課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同學們盼望著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只要吹奏豎笛,課堂氣氛就顯得十分活躍。幾周以后,一支支練習曲也逐漸吹奏得輕松自如了。而且,在課堂上再也不是老師的滿堂灌了,學生變得越發(fā)的好學,經常主動地和老師交流,溝通學習豎笛的心得體會。在同學與同學之間,也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良好的學習氛圍,經常看到許多學生下課之后,兩個一組,三個一伙聚在一起“切磋”技藝,連平時課間老調皮搗蛋的學生也變得認真起來了,一沒事就拿出笛子來練習。
二、優(yōu)化教學過程,上好每一課
樂器的演奏技巧是表現音樂的重要手段,掌握扎實的吹奏技巧也是豎笛教學的重要目的。我在教學中注重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虝䦟W生正確的吹奏姿勢和呼吸方法
演奏姿勢和呼吸方法的正確與否,不僅關系到演奏者的形象、演奏質量的優(yōu)劣,還對演奏技術的掌握(如:呼吸的運用、發(fā)音的正確、音色音量的控制、運舌的技巧等)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時時提醒學生“抬頭挺胸腳放平,手指放松輕輕吹”,糾正學生低頭、坐立不直、踮腳或蹺起二郎腿演奏、吸氣淺和吹奏時用氣過量、擠沖等不良習慣。教師也可以結合不同樂曲來訓練各種呼吸方法。如:用《雪絨花》等優(yōu)美抒情的樂曲,來訓練急吸緩呼法,用斷音奏法演奏《劃小船》等歡快活潑的樂曲,來訓練急吸急呼法,有意識地選擇教材,讓學生扎實地掌握和運用各種呼吸方法。
。ǘ┳⒅貙W生口風訓練
俗話說:“千日弦子萬日弓,嗩吶笛子靠口風”,意思是說:“吹奏樂器的學習,關鍵是解決口風的問題。”因此,要想學好豎笛,口舌上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中,我首先教學生在吹奏二個八度(以G調為例)5—5—5,告訴學生吹奏低音時,口腔是圓的,舌尖要向里收,吹出的氣流要緩慢。在訓練中音時,要講明吹中音時舌尖要稍向前,氣息略急些。吹奏高音時,口腔呈扁狹形,唇部肌肉收縮,口風力度適當加強,舌尖位于上、下牙齒之間,氣流更急些。對于一時找不到感覺的學生,我及時指導,直到學生吹準后再進行其它內容的練習。
(三)扎實練好單吐法
單吐法又稱基本吐音法,是豎笛演奏中最常用的一種技能。教師如果指導不當,容易出現只呼不吐、用力過猛等亂吹毛病,對豎笛的發(fā)音、音色和氣、指的配合有著直接的影響。
訓練吐音時,可以采用游戲法、示范法、講授法、朗讀法等方法或綜合運用,使學生養(yǎng)成演奏吐音的良好習慣。例如,教師可以采用“tu”這個音節(jié)來訓練吐音,讓學生在正前方掛一張薄薄的紙條,對著紙條下角朗讀“Tu Tu Tu Tu |Tu ---||”,吐音時節(jié)奏的變化使紙條時而跳動時而飄起。學生們玩玩學學,在游戲中輕松地掌握了吐音的要領。教師再通過準確的講解和示范,讓學生了解和感受吐音時運舌的動作和力度。待學生們掌握了吐音的基本方法后,再到豎笛上吹奏,就能較快掌握吐音的基本技巧。這種先讀后吹的方法,避免了學生因不得要領而盲目吹奏,教室里出現一片亂哄哄的局面。
三、扎實音樂基礎,培養(yǎng)良好技能
。ㄒ唬┳x譜技能
1.在音準方面
對于我校部分學生而言,由于接觸音樂的機會少,只是通過一些傳媒,如:電視、收音機等等,課外也很少有較整塊的時間去系統(tǒng)的學習。因此,有很多學生,盡管上課也很認真,學得也很仔細,但是由于先天或后天條件的不足,往往在唱一首歌曲時,連基本的`調性都很難把握。而自從引入豎笛之后,大部分學生通過經常訓練,吹奏一些練習曲和小的樂曲之后,已能很好的感覺音樂的音準,培養(yǎng)了良好的調性感。甚至有些學生經過自己的訓練,能很好的感受到音樂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良好的樂感。如下面一首視唱曲:
1=C3/4
5 6 3 ︱5 – – ︱5 6 4 ︱3 – – ︱5 6 2︱7 – – ︱5 6 7 ︱5 – – ‖
5 6 5 ︱3– – ︱5 6 4 ︱2 – – ︱5 6 3 ︱5 – – ︱5 6 4 ︱1 – – ‖
這首曲子較簡單,則完全可以讓學生用豎笛自學。這樣教師就能擺脫鋼琴,走到學生中間去指導了。
2.在節(jié)奏方面
如同音準一般,一開始接觸音樂時,大部分學生雖然跟著老師能夠把節(jié)奏打準,但是他們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打,如果將節(jié)奏重新組合一下,往往又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通過豎笛練習,鞏固了一條條的節(jié)奏。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學生們掌握了一些常見的節(jié)奏型和節(jié)奏組合,具備了較好的節(jié)奏感,如:以下三種節(jié)奏型:
1. × ×× ×× ××∣ × ×‖ × ××× :
2. × × ××∣ × ×× -:‖
3. × ×× × × -∣× ×× × × 0 :‖
以往我們都是叫學生拍出或劃拍念出,但現在我們可叫學生在豎笛上用“sol”吹出。這樣不但改變了一貫的傳統(tǒng)做法,使他們有了新鮮感,而且也練了吹笛的氣息和吐音。另外對于一些較復雜的節(jié)奏,如“× × ×”“××××”等。舌頭總比手靈活,用豎笛吹的話更容易整齊、準確。
。ǘ└璩寄
唱歌教學是音樂課的重要內容,是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美育、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感受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去,其作用將大打折扣。通過教學,豎笛在發(fā)揮唱歌教學的作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由于受唱歌教學中舊的學習方法和家庭環(huán)境的制約,很多同學在唱歌時怕別人笑話跑調,就干脆閉口不唱。而越不唱就越唱不準,越唱不準,就越不敢唱。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影響了學生水平的提高。為解決學生的這一心理障礙,樹立起他們敢唱的信心,學生手中的豎笛幫了我的大忙。
方法1: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旋律段落進行節(jié)奏讀譜,讀熟后,教師把同學分成四人小組進行旋律學唱。每個小組采取二人豎笛吹奏,二人視唱旋律的方法,在唱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交換角色進行練習,并互相檢查、教唱,教師巡回指導。在練唱中,由于有豎笛的幫助,學生慢慢樹立起了音準的概念,練唱時易跑調的現象逐漸消失,敢唱的信心也就隨之樹立。
方法2:以唱帶吹——即用歌唱的狀態(tài)、感覺去吹奏豎笛,就是要求學生像歌唱一樣富有感情地演奏。以唱帶吹,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美好的音色,把握音樂的樂感和旋律的起伏流動,很好地解決音樂的情感性,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趣。
。ㄈ┖献骷寄
生活中離不開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器樂演奏中,不但演奏者之間講究配合,樂器的組合也是講究搭配的。由此,教學中我選擇了一些伴奏曲目,讓學生在演奏中對比有伴奏的豐滿效果和無伴奏的單調,使他們真切地體會到,沒有大家的配合協(xié)作,就沒有如此豐滿的演奏的效果。我還選擇了一些合奏曲,引導學生對比豎笛合奏的整體氣勢和獨奏的冷清效果,在鮮明的對比中,在我的及時點拔下,大家對團隊精神的理解就更深切、更感性了。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今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在泰安四中舉行的閱讀課聽課活動,先是聽了專家的閱讀示范課,然后聽了專家的報告,F將本次學習的心得總結如下:
一、了解和明確新課改的重點和閱讀教學的目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英語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英語教育的現狀尚不能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與時代的發(fā)展的要求還存在差距。因此,新課改的重點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新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我國現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對閱讀教學目的的要求主要有:
1.通過課本學習語言知識,了解中西方的語言文化差異,掌握一定的語言技能。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聽、說、讀、寫各方面的技能以及綜合運用的能力。
2.獲取更多的信息,拓寬視野,逐步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要求學生對英語學習表現出積極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聽懂有關熟悉的話題的語段和簡短的故事。能就有關的話題交換信息,能參與簡單的角色扮演等活動。
3.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閱讀任務,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提高閱讀的`能力。
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
二、閱讀過程中的能力和技巧
在初中階段,閱讀能力包括:接受能力,解碼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接受能力:指了解課文提供的事實和創(chuàng)作意圖。閱讀首先是一個感覺的過程,作者通過語言符號來刺激讀者產生感知和理解,讀者對語言符號作出區(qū)別新的視覺反應,眼睛隨著符號移動,同時感知某些符號,產生一個單詞辨認過程。
解碼能力:指對課文內容,包括句子﹑詞語的理解。閱讀的關鍵在于理解,僅能辨認語言符號而不能理解是不夠的。
創(chuàng)造能力:運用作者提供的知識和觀點去解決問題,或在其觀點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觀點,發(fā)表新的看法。閱讀是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一種語言交際的行為,是由閱讀者以書面符號線索為基礎重新建立意義的推理活動。
如果不具備接受能力和解碼能力,學生便無法對文章所提供的知識和觀點進行評價和運用,也就談不上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三、閱讀技巧
近兩年來,筆者對閱讀課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積極地探究。其基本思路是:
1、重視每個單元的topic。從話題入手,訓練學生的認知圖式。一是通過討論引導學生調用自己已有的認知圖式;二是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擴展自己的認知圖式。在此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教師應避免頻頻糾正學生的語言錯誤,要將重點放在對學生思維的引導上來,有意將學生引入課文的話題
2、每個單元中間的閱讀是教學的重點。培養(yǎng)閱讀素質應以語言知識為基礎,同時,文化背景知識也舉足輕重,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讀者不是被動獲取閱讀材料中的信息,而是運用已經具備的背景知識(包括已學過的語言知識和英語國家的文化),根據上下文去預測和理解意思。語篇知識是培養(yǎng)閱讀素質的重要手段。精讀與泛讀應相互結合。另外,完形填空、短文改錯、寫作等訓練是培養(yǎng)閱讀素質的必要補充在每個單元的具體操作中,我們可以采用“討論—限時自讀—導讀—復讀—討論”的基本模式
(1)討論。在對話及單元話題引導的基礎上,結合課文標題、圖片、配套的閱讀訓練,書后的完形填空等材料讓學生講行討論。這主要是為了使學生能及時調用其認知圖式,有利于其自上而下,由整體到一般地感知、理解課文
(2)限時自讀。依據大綱規(guī)定的閱讀速度,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要求學生完成自讀,初步理解全文內容,對疑難問題做好記號。教師則準備一些檢測學生整體理解的問題或討論題
(3)導讀。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著重訓練學生的速度、略讀等閱讀技巧,重視語篇的宏觀結構、作者的謀篇方法、體裁與風格、修辭手段、信息的分布規(guī)律、主題段落、主題詞、語篇標記等等,引導學生抓住中心和關鍵,把握全文,理清思路,幫助學生掃清理解障礙,并提高閱讀能力
(4)復讀。在這一階段,教師讓學生復讀全文,以檢查理解程度,提出疑難問題,鼓勵查閱詞典等工具書,以解決理解的障礙。導讀時尚未解決的問題,也可在這一階段解決。同時,教師也可適當講解一些語言要點
(5)討論。在每一篇課文后,我們應盡可能安排一些開放式的討論題,以提升主題,并給學生一個真正進行主動交流的機會。學生討論過后再進行寫作,一是讓學生覺得這僅僅是重新組織自已已有的而已,覺得有話可寫;二是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
3、重視課外閱讀,大量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鞏固語言知識,豐富學生的認知圖式。教閱讀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閱讀。如果能處理好課外閱讀,則可以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閱讀是一種技能,雖然可以通過培訓學習一些技巧,但要真正獲得技能,畢竟是要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來完成的
四、教學策略
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是語言教學的真正目的,因為學習語言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交流。閱讀一篇文章不是單純?yōu)榻鉀Q某個語言或是回答幾個問題而進行的,最終目的是為利用所獲取的信息知識進行交流,這種交流不是被動地掌握語言形式或語言結構,而是有交際愿望和交際目的的。為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達到交際的目的,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1.視圖復述
這是初中英語閱讀的基本要求,即讓學生結合簡筆畫或掛圖,根據關鍵詞﹑句,用自己的話把文章的主要情節(jié)和內容簡明扼要地表達出來。有時教師也可以也反過來用:讓學生根據內容畫出簡筆畫,并把自己的畫描述出來。
2.分角色表演
這個可以視閱讀內容而定,也就是讓學生將文章內容改編成對話形式,加上動作表演出來,讓學生有親臨現場的感覺。
3.創(chuàng)新思維
讓學生大膽自行發(fā)展文章或讓學生發(fā)散思維與文章有關的問題。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的同時,要提前給學生設計一個經典的話題。
“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只要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去想象,他們就能根據所學的知識信息,將自己的觀點表述出來。
4.閱讀后的書寫鞏固
心理學家認為書寫是大腦神經和手部肌肉相結合的一種運動,可以進一步鞏固已獲取的語言信息知識,這對學生的記憶訓練﹑思維訓練都有很大的幫助。老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把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相結合起來,靈活設計筆頭練習,可以是對話填空,可以是聽寫填空,也可以是根據首字母完成單詞填空。
總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應始終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只扮演一個導演的角色。教師有效地引導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礎,學生的理解是保證,學生運用能力是關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升華。只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真正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小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活潑好動,易于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兒童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鮮明的節(jié)奏,最能表現他們歡樂的心情。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努力融音樂基本技能訓練于唱、玩、敲、動之中,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地學習。這樣,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教學效果,下面談談我的教學體會:
一、故事激趣:
把音樂教材編成故事導入新課,使教學過程故事情節(jié)化,常能創(chuàng)設一種良好的課堂情境。如我在講《保護小羊》一課時,出示大象、熊、刺猬團結一心戰(zhàn)惡狼的圖畫,配樂講道:一個夏天的早晨,天氣分外情朗,一群小羊唱著歌上了山崗,吃著又嫩又香的鮮草。突然,山坡上跑來了三只惡狼,眼睛里閃著可怕的綠光,吐著血紅的長舌頭,一步步向小羊逼近。小羊看見惡狼來了,嚇得拼命地大喊起來:“大象爺爺救命啊!”“熊崐哥哥,救命!”正在遠處做游戲的動物聽見叫喊聲,飛快地跑過來……通過我繪聲繪色的敘述,使學生輕松愉快地進入角色,為新課的導入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律動導趣:
音樂是時間藝術,節(jié)奏是音樂的骨骼。根據課程節(jié)奏的重難點精心設計律動訓練,不崐但可強化學生的音樂節(jié)奏感,而且可減緩教學坡度,為新課的傳授增加情趣。我在教授《彝家娃娃真幸!窌r,先引導學生從生活語言中尋找節(jié)奏(快點快點、大家快來),崐(掃掃地、刷刷牙)(爸爸、媽媽),再通過朗讀、視譜和拍手拍腿、跺腳、捻指等動作學習,使學生印象深刻,記得牢,饒有興趣地獲得了本課具有舞蹈性的節(jié)奏。
三、擊樂促趣:
教完歌曲的詞曲后,我一邊讓孩子們演唱,一邊用打擊樂器伴奏多聲部節(jié)奏。這樣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不但能主動地去參與音樂實踐,去直接感受音樂,而且豐富了教學內容,克服了音樂課以唱為主的枯燥乏味,使課堂氛圍生動活潑;同時也鞏固了節(jié)奏概念,增進了學生對音色的了解,掌握了樂器的使用方法,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另外,學生要在唱、跳、奏、聽、看中做到整體的協(xié)調和諧,無形中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
四、游戲引趣:
教學中邊唱歌邊游戲是激發(fā)學生音樂欲望的有效途徑之一。如我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崐聽音訓練時,做打電話游戲:我在琴上彈出三度音程"do、mi"問:“喂,你是誰?”
學生回答:“我是do,mi”就這樣將抽象、枯燥的`聽音練習在游戲中愉快地完成了。為了崐讓學生牢記某種音樂符號,我采用了學生們喜問樂見的猜謎形式教學。我問:“弟兄兩個一樣長,一個瘦來一個胖,站在隊伍最后面,曲終歌尾它站崗!睂W生猜謎回答:“它是終止線‖”.我問:“弟兄兩個一樣長,兩雙小眼來對望,他們倆個告訴你,回頭再來唱一唱!睂W生猜謎回答:“它是反復記號:‖”。類似游戲活動妙趣橫生,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表演激趣:
小學生天性好動。利用他們這一特點,把表演融入教學,增加課堂情趣,無形中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達到育人目的。如在教授《理發(fā)師》一課時,我先讓學生根據歌詞內容討論,自編禮貌待客的各種舞蹈動作:請的動作;面帶微笑向顧客問好;剪發(fā)的動作(一小節(jié)一次)由右向左剪動,身體隨之運動;照境子的動作;伸出拇指夸獎……,最后讓學生戴上頭飾,將這些模擬理發(fā)的動作與節(jié)奏、體態(tài)律動結合起來,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地唱跳,既使學生情緒歡欣飽滿,又培養(yǎng)了他們即興創(chuàng)造能力。
六、圖畫拓趣:
美術和音樂都是向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樂是聲音的藝術,美術是形象的藝術。它們都屬形象教育的范疇,都反印一定社會生活,表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我在教授《粗心的小畫家》時,當出示“小畫家”畫的四條腿的螃蟹,小尖嘴的鴨子,圓耳朵的兔子,沒尾巴的大馬四幅圖后,學生常會笑得前俯后仰,樂不可支,致使學唱時陶醉在音樂情境之中,邊唱邊即興表演,將整個音樂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崐達到境中感知,境中悟性的目的。
七、欣賞孕趣:
音樂欣賞不僅可使學生擴大音樂視野,積累音樂語匯,還可培養(yǎng)他們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提高審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如在教授《小海螺》一課后,讓學生反復聽錄音,引導學生捕捉每一跳動的音符,掌握旋律流動的美,同時我?guī)ьI學生隨著音樂搖擺身體,拍手等動作,用之體驗音樂所表達出的孩子們置身于大自然中的真情實感及風格崐特點,在他們心中播下興趣的種子,從而逐步從“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方面來。
八、電教滲趣:
根據小學生好奇性強。對生動、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強,在感知時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的心理特點,利用電教聲、光、圖、色俱佳的優(yōu)點新授,有時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講《保護小羊》時,我一邊講故事一邊指導學生看屏幕上小羊吃草,惡狼跑來,大象用鼻子摔狼,熊用巴掌打狼,刺猥用刺戳狼等燈片,使課堂教學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使之成為聯(lián)結兒童情感的紐帶和橋梁。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音樂新課標心得體會12-10
學習音樂新課標心得體會02-02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04-05
音樂學習培訓心得體會實用06-01
音樂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03-14
學習小學音樂新課標心得體會05-09
音樂鑒賞學習心得體會01-09
音樂培訓學習心得體會03-20
音樂學習計劃11-28
音樂聽課學習心得體會精選-學習心得體會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