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通用14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心得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 篇1
蘇軾曾說:"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讀《如何閱讀一本書》有感。"
——題記
讀書不是一朝一夕的差事,而是一種應當一生去追求,去秉持的習慣。然而讀書不是認字,不是圖個熱鬧,懂得如何去讀書當是養(yǎng)成這個習慣最重要的事情。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看來好笑,可能大多數(shù)人看到都會覺得它近乎廢紙,心中想著"我連讀書都不會嗎?"其實不然,讀懂一本書還真的沒那么就簡單。
書中說有許多人看書僅僅是打發(fā)時間,甚至看完就忘,"這樣的人不值得羨慕,而應當同情".這話看似冷酷,其實正是對讀書而不得其法的我們最深刻的詮釋。
它將閱讀分做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這四個層次是漸進掌握的,上一層次包括下一層次方法。第一層次基礎閱讀,其實就是最簡單的對句子的理解,只要識字即可,對讀者要求并不是很高,同時所收獲到東東西也是最少的;第二層次檢視閱讀便是要求讀者將眼光從句子放到全書的格局上,這樣讀者所獲得的便不僅僅是單句的知識,而是全書所寫的內容,這便高出了一個層次;第三層次是分析閱讀,如果僅僅是追求消遣或者娛樂就不需要用到這一層次了。這一層次就要求我們在對書中表面的內容了解后,對作者想表達的深層的思想進行咀嚼和消化,著重于理解和提升;第四層次便是主題閱讀了,這一層次對讀者的要求很高,此時讀者的眼光就不再局限于一本書之上了,而是要從多門數(shù)中尋找相同的觀點,進行總結、磨合以及升華,我想這應該是最頂級的讀書方法了。
以前資源有限,古人看書尚需"手自筆錄",前輩看書也許四處淘選,而如今我們想要看書幾乎是隨手可得,F(xiàn)在不會有人再去以讀書作為消遣,更多的是為了提升自己,與別人的思想碰撞摩擦,所以依我看來,讀書的前提條件就是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書。所以,我在看完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后覺得自己最需要提升的`就是這一點。我們總是被一些所謂"暢銷書"的噱頭所吸引,而并未檢視它究竟是否適合自己。由此看來,對于早已熟練基礎閱讀的我們而言,檢視閱讀是我們在挑選書籍時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
其次,現(xiàn)代人最需要的就是使自己浮躁的內心平靜下來,而連續(xù)的思考不失為靜心的一個極佳途徑。主動地去翻閱一本適合自己的書,在檢視后以全局的眼光思考它的脈絡,將全書連貫起來,這使得你會沉浸在自己的腦海中,不僅僅收起了平時的浮躁,更能幫助你解開在分散閱讀時的疑惑,同時這種新的視角將會帶給你一些原先意想不到的新的感悟,這也正是分析閱讀的價值所在。
最后,所謂的主題閱讀,按我的理解要建立在一定的閱讀量上才能做到。換句話說,這個層次教我們的是在閱讀了很多書而又理不清他們之間關系的時候,如何去系統(tǒng)的理解,辯證的分析,最終學以致用。在做主題閱讀時,要在腦中同時思考多本書中類似的內容,無論觀點是相同的還是矛盾的,都要用自己的判斷力和價值觀把它們變成自己的東西。我認為,這一層次才是將書本上的東西或用起來的關鍵。
我算是一個愛看書的人,但是總感覺讀書時有著虧欠:讀到好書時感覺自己的閱讀不求甚解虧欠了作者;讀一般的書時又感覺在虧欠自己的時間。然而看了這本書后,我的這個困難便迎刃而解了。我現(xiàn)在正在讀一本叫做《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的書。里面的內容雖然是用很淺顯的語言寫出來的,但思想?yún)s著實很有深度。我在讀這本書時,不再把自己局限于一句話或是一本書中,而是把閱讀當成是一個和自己以往閱讀過的書中的內容進行對照和聯(lián)想的過程。在看完后我驚訝的發(fā)現(xiàn),我不僅僅對這本書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對以往讀到的那些名人傳記、社會學著作當中的內容也有了屬于自己的思考和認識?梢哉f,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為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總體來說,還是要感謝作者,因為這套方法是我無論對國內的著作亦或是國外的著作都在此產生了興趣,并且有了很多有趣的想法和預期,因為我知道這樣有方法有條理的閱讀一定會比以前盲目的閱讀擁有更多的活力,迸發(fā)出新的火花。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 篇2
記得在中南讀書時,導師給我們列的書單中,第一本書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當時在圖書館粗略的翻讀了一下,覺得太理論化,也就沒太用心去讀。今天,在孩子學校的推薦下,專門去圖書館借了這本書(只有借的書看起來才有動力,因為有歸還日期,要是自己買的,就會變懶)。
打開目錄,一覽下來,發(fā)現(xiàn)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教導我們如何去閱讀一本書,不過別小看這本300余頁的圖書,并不容易閱讀,尤其是第一次閱讀本書,大部分人會感覺非常吃力。建議反復閱讀這本書的目錄,有耐心的思考幾遍,理解目錄的結構關系和大體含義后開始閱讀。
我閱讀本書目前的收獲是了解了閱讀的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前三種閱讀方法是針對圖書類型,主題閱讀是針對閱讀目的。其中分析閱讀作為一項最為核心的能力,需要重點掌握。而主題閱讀則是閱讀的最高境界,只有真正掌握了主題閱讀才能深刻、快速的研究某個特定主題。
其實,《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主旨就是要告訴讀者:讀書要主動。主動閱讀——這是一個我認為最重要的觀點。書中說:任何學習都不應該沒有活力,就像任何閱讀都不應該死氣沉沉。閱讀時越是帶著自己應有的積極、主動態(tài)度,以及盡量讓自己閱讀得更加有活力,才能夠更有所得,閱讀的效果才會更顯著。道理的確如此,要培養(yǎng)孩子積極主動閱讀的態(tài)度與習慣,家長們必須做好持之以恒的準備。
"增長理解力"是我們閱讀的最終目的,書中說"知識(Knowledge)不等同于理解(Understanding)".但我覺得,理解力是建立在知識基礎之上的,沒有知識信息的`積累,何來的理解力?所以,主動閱讀加經常閱讀,才能幫助我們"從粗淺的了解推進到更深入的體會,此時就像自我的破繭而出。"
"有些書可以淺嘗輒止,有些書要生吞活剝,只有少數(shù)書要咀嚼與消化。" 在選擇閱讀內容時,要養(yǎng)成閱讀目錄的習慣。不要被書中文法或文章結構阻礙,不必要每詞每句都讀得透徹,重要的是在最少時間內掌握書的重點、主題框架等,再以此來判斷一本書是否是自己想要閱讀的書籍。
挑書的步驟:
1、閱讀書名、副標題、序,總結主題并歸類。
2、細讀目錄頁,概括性地理解書中內容的基本架構。
3、檢閱索引,可以評估書中的主要涉及點,再細讀重要詞目的內容獲取第一感受。
4、挑幾個跟主題相關的連續(xù)段落讀下去。
一本書讀完之后,我們應該提出的4個問題:
1、該書整體上談些什么?
2、書中具體講了什么,怎樣講的?
3、書中的內容有道理嗎?是部分有理還是全部有理有據(jù)?
4、書中內容跟我有什么關系?
最后,我覺得這本書的翻譯質量特別差,很多地方發(fā)生詞義不當、很多句子用詞、語序怪異,不符合中文習慣。如經常出現(xiàn)的"資訊"一詞,其實翻譯成"信息"多好;第八章的"單字"最好改譯成"詞語"; 第九章的"主旨"最好改譯成"句意",在中文中,主旨通常是對一篇文章而言的,不能用于單句。第十章的"修辭"最好改譯成"勸說技巧",因為修辭是一種表現(xiàn)手法,指"比喻、擬人……"這些東西,用在那里我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究竟怎么理解,等等。
當然,總的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應用指導類書籍。也許第一次會感到晦澀,而在你第二次閱讀這本書時,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現(xiàn)。好的閱讀即主動的閱讀不只是對閱讀本身有用,也不只對工作或事業(yè)有幫助,它更能幫助我們的心智保持活力與成長。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 篇3
對于艾德勒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早就看到圈里有朋友推薦,但一直沒有機會閱讀。那天無意中去城市之光書店,又偶遇此書,直接入手一本,回家細看。昨天大概看了不到20頁,感覺挺受啟發(fā)。
書中對閱讀藝術下了個定義:"這是一個憑借著頭腦運作,除了玩味讀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來提升自我的過程。"剛開始看書前面的文字,還不是特別有感覺,但是看到這句話,腦子里靈光一現(xiàn),仿佛自己的經驗和作者的文字不謀而合,在某處不期而遇。
幾年前自己初走上閱讀之路的情景又浮現(xiàn)在腦海里。那時自己剛參加工作時間不長,想著利用閑暇時間多讀些書,充實自己。可是當時根本不知道讀什么書,全憑感覺,有時讀些暢銷的,有時讀些名氣大的,有時讀些別人推薦的,并無局限。那時候,對于心理學也很有興趣,讀過畢淑敏的《女心理師》、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岳曉東的《登天的感覺》等。那時的理解能力有限,讀書主要是讀心理學普及性的書,或者是心靈修煉方面的書。
后來,受我們單位一同事的影響,開始接觸傳統(tǒng)文化、國學、量子力學和佛學等方面的書。記得當時工作之余,他經常給我們幾個"講課"、討論,都看了什么書,有什么收獲等。當時他一推薦書,我就找來看,或者找視頻看。記得當時看過浙江大學董平教授講的《傳奇王陽明》,對陽明先生創(chuàng)立的"心學"很是佩服,更是將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立為自己行動的標桿;還看了曾仕強教授講《易經的智慧》,受益良多。當時,那位同事還推薦了《瑜伽師地論》,這本書是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也是玄奘法師西行所取的重要經典,我雖然已經入手,但至今沒有勇氣打開看,因為對于里面的內容實在是無法理解,只能先放著,期待哪天假如開大智慧了再去看(貌似這一天相當相當遙遠)。感覺這個時期讀的書比之前有深度、也有了一定的主觀能動性,不是那么盲目了。
2014年讀的書,有了點"跨界"的感覺——一個朋友開始推薦企業(yè)管理和思維提升方面的書。這個時期,讀書的速度降下來了(貌似一直以來讀書的速度就沒上升過,一直都很慢),但是開始寫讀后感,做讀書筆記。印象深刻的書有《小強升職記》,這是一本時間管理方面的書,當時讀完寫了一篇幾千字的讀后感;還有《金字塔原理》,主要內容是寫作邏輯與思維邏輯,讀完之后按照書的內容做了一個PPT.由于有了之前的'積累和思考,這時候對于書的內容已經理解的更加深刻了,而且也考慮將書中所看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使自己的思維能夠真正地提升。同時,我也受其他朋友和老師的推薦,看一些專業(yè)的心理學書籍、小說、寫作方面的書等等。這個階段,真真是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更加注重書的品質,也注重自己讀書的"品味".
總結近十年的讀書感悟,我很認同作者在《如何閱讀一本書》里的觀點,"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當一個人主動去讀一本書,他在讀書的時候就會很用心,對于有啟發(fā)的地方還會拿筆畫出來,讀完之后還會思考書中的內容,就像海綿吸水一樣真正吸收了書里的內容。我一直認為,單純?yōu)榱?quot;獲得資訊而閱讀",并不能真正提升我們的理解力,只有我們將讀書目標鎖定在"為增進理解而閱讀"時,去讀一些"燒腦"的書,理解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當自己在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下,憑著內心的力量,玩味著書中的文字,書中的概念漸漸由模糊變得清晰時,就像是一只破繭而出的蝴蝶,又像是一粒破土而出的種子,那種生命力突然迸發(fā)的感覺,讓人有無比的喜悅感——這種喜悅感,唯有在用心讀書時才能獲得。
初雪,管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教育工作者,"鄭亞楠心靈工作坊"創(chuàng)始人。喜歡讀書寫作,熱心傳播美文;主張"以一片純真之心發(fā)現(xiàn)美,傳遞善";愿意傾聽你的故事,幫你解決心理困擾。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 篇4
《如何閱讀一本書》如其名是一本非虛構類的實用性書籍。作者全書教導讀者以提升閱讀理解力為目的,讓讀者認知到閱讀實際是主動地與作者對話,然后劃分閱讀為四個層次,并將不同書籍進行分類深層次地教導讀者如何閱讀一本書。
作者先劃分四個閱讀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四個層次是相互包含、遞進的關系。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和指導不同類型書籍閱讀是作者的主要論述內容,而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英譯漢的著作,作者著于1940年。這本書的一些詞語被翻譯得晦澀難懂,我讀此書時還感受到用英語語序寫中文的難受。作者在闡述論據(jù)細節(jié)時也有些啰嗦。于是我嘗試用一些英語思維來理解句子語序,并選擇略讀的方式把這本書啃讀了兩遍。這本書離我有80年的時代差距,因此確定詞語所表達的含義與我所理解的含義相匹配顯得十分重要。因為這樣才能搭起我與作者溝通的橋梁,即語義共識。這本書能暢銷這么多年,必然有其閱讀“屠龍之術”。作者從問題出發(fā)構建文章觀點的主干框架,然后用論點論據(jù)豐富其血肉。而我只需出手果斷,直戳要害理清論點論據(jù)之間邏輯,便能徹底理解這本書!
學生時代,每一次升學也意味著我們需要掌握更加高超的閱讀技能來應對不同階段的閱讀。小學階段我們只需要識字并閱讀短篇文章,中學階段我們便要開始閱讀議論文,到了大學階段我們更要圍繞特定主題進行多本書的閱讀。在互聯(lián)網時代,我們每天進行大量閱讀,似乎被海量的資訊所吞沒。在信息的洪流中,我們仿佛已經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并且沉溺娛樂之歡中。而此書作者的寫作目的不是為了幫助我們如何獲取資訊,而是幫助我們如何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無論是對信息的判斷與處理,還是對觀點的質疑與思考都體現(xiàn)著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作者認為這個世界的好書的.數(shù)量猶如放置在金字塔的頂端一樣稀少。“一個人讀得很廣泛卻讀不精的人,與其值得贊美不如值得同情!闭鐣x得多并不代表書籍閱讀得好,因此我思索與其追求一年讀許多本書的宏偉計劃,不如細嚼慢咽地閱讀一些好書。嚼爛一本書的感覺相較于把知識填鴨進大腦的感覺不一樣,前者會讓我感覺作者的思想有機融入我的大腦而后者只會讓我感覺囫圇吞棗得難堪罷了。
閱讀的質量不僅取決于讀者是否了解作者的想法,更取決于讀者閱讀的主動性,讀者帶著越多問題去閱讀,這樣越主動往往越高效!“這些書在說些什么?是如何說明的?這是真實的嗎?這與我相干嗎?”然后讀者便可以通過不斷與作者對話得到答案。
書籍的封面顯示出書和作者的基本信息,目錄可以表現(xiàn)出作者的寫作框架,而緒論表達出作者的核心思想。我們通過檢視閱讀就能判斷出書的分類。書籍大致分類為虛構類和非虛構類、或論說類和實用類,還能按照不同主題如愛、戰(zhàn)爭、昆蟲、物理進行分類。教科書、小說、論說性等書籍有著不同寫作特點,這意味著我們需要用不同方式和速度去分析閱讀這些書籍。教科書論說性強,信息密度較大,結構清晰且完整,我們細細啃讀才能掌握知識;小說為虛構類作品,隱喻性較強,更適合一口氣讀完;科普類書籍知識信息密度比教科書少,但論說解釋得較多,更助于理解入門。
正如作者所說,讀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個世界以及自己,還會對人類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認識。也許當下的我身體不再成長,但我的心智還能繼續(xù)成長。這本書還有許多細節(jié)體現(xiàn)了作者閱讀的智慧,需要我仔細品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 篇5
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就要有一桶水。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老師也進行了大量的專業(yè)書籍的閱讀與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學生課外閱讀的建議指出:語文教學就應該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不過,如果放任學生自由閱讀,效果往往不能盡如人意。此時,作為老師,如果能指導學生開展同一本書閱讀,則效果會更好。那究竟如何閱讀呢?《如何閱讀一本書》給了我們更好的答案。
書中所提及的閱讀的四個層次讓我耳目一新。這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基礎閱讀就是關注每個詞句的含義,這很好理解。檢視閱讀則是通過前言與目錄索引,限時并有目的'地快速閱讀,找出書中談到的重點、主題、基本組織框架,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第三是分析閱讀,就是帶著問題全盤閱讀、完整閱讀,在閱讀時不計較時間的長短,目的在于盡量消化書中的知識概念、論題等。最后是主題閱讀,又稱比較閱讀,就是通過閱讀多本相關主題的書籍,從同類比較中提煉出自己的理解,深化對書的認識。
其實這四部分對于我們日常閱讀來說并不陌生,但我沒想到它們是被歸為層次,而非方法,讀完書后獲益匪淺。既然學習了這些方法,不僅僅自己讀書受益,在教學生讀書時也可以更有方法側重,讓他們掌握好的閱讀習慣與方法更好地去讀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 篇6
一本書其實就是圍繞一個或多個問題的一個或多個答案。關于一本書,你最好提出四個問題: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么?作者是怎么說的?說得有道理嗎?這本書跟我有什么關系?
——題記
在機緣巧合地讀到了《如何閱讀一本書》,光看書名,還以為這是一本“手把手”傳授閱讀方法論,教我如何去更好閱讀的書。但是讀完此書,卻有一種不一樣的體驗。
在資訊泛濫的今天,媒介化生存的我們往往無所適從,豐饒經濟催生了選擇困難癥。正如書中所說,太多的資訊就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一種對理解力的阻礙。因此,掌握正確且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書中將閱讀從低到高分為四個層次,實際也是由易到難的四種閱讀方法: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基礎閱讀是語言層面的無障礙閱讀,檢視閱讀是檢索式的瀏覽性閱讀,分析閱讀是透視性的精讀,而主題閱讀則是基于某個主題做橫向的比較性閱讀。四個層次,越往后,對閱讀的要求越高,閱讀就越主動,收獲也越多。如果閱讀僅為娛樂消遣,則基礎閱讀即可,若為獲取資訊,則檢視閱讀即可,若要加強理解,則需分析閱讀,而要增長心智,則需主題閱讀。
“任何學習都不該沒有活力,就像任何閱讀都不該死氣沉沉。”閱讀有別于傾聽,傾聽是向一位“在場的老師”學習,而閱讀是向一位“缺席的老師”學習,因此,閱讀特別需要發(fā)揮讀者的主觀能動性。在書中,作者認為,閱讀的藝術包括了所有非輔助型自我學習的技巧——敏銳的觀察、靈敏可靠的記憶、想象的.空間以及訓練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很多閱讀方法基于“越快越好”的理念,往往不遺余力地教我們如何快速閱讀,但是,真正優(yōu)質的閱讀應該是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書中作者提醒我們: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慢不該慢到不值得,快不該快到有損于滿足與理解。就像我們讀黑格爾的哲學也許一天只能讀一頁,而讀杜拉斯的小說卻可以一天讀一本,但是二者帶給我們的啟發(fā)同樣意味深長。所謂閱讀速度,理想上來說,不只是要能讀得快,還要能用不同的速度來閱讀——要知道什么時候用什么樣的速度是恰當?shù)摹?/p>
喜歡讀書的朋友們,不妨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每月閱讀一本高出自己境界與能力的書籍,讓書成為你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讓書服務于自己,也適當做書的仆人,讓自己主動去“服務”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 篇7
一直很喜歡“飽讀詩書”“博覽群書”“滿腹經綸”“學富五車”……這些詞,就像蜜蜂一樣“百花成蜜”,就是那種“富有詩書氣自華”,所以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多讀書。
家里雖然藏書不多,但是也有一定數(shù)量,可是忙于工作和生活,能靜下心來讀書的時間卻很少。有時候剛剛拿起一本書,也會被其他的事情耽擱,而中斷了閱讀。加上自己看書的速度比較慢,盡管教過學生默讀、速讀、瀏覽等,但是卻落實不到自己身上。
20xx年的寒假,我讀書較多,終于讀完原版《基督山伯爵》。一套四本,是我讀得最快的書,同樣帶給我煩惱最多的書。精彩的對話、復雜的角色、戲劇的情節(jié)……深深吸引著我,讓我愛不釋手。因為沒有借到第一本書,只能在手機上看電子版,后三本書看的是夜以繼日,有時候做飯的間隙也會翻兩頁。連日的“追劇”終于讓眼睛受不了,竟然有些痙攣地跳動。加上那個醫(yī)生“駭人聽聞”的診斷——眼肌痙攣,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起面癱。這真讓我心有余悸,對書籍也是愛恨交加?粗切┌b完好的書,在書架上寂寞地等待,我的心情也會和它們一樣暗自落寞,埋怨自己辜負了作者,辜負了時光。
怎樣提高閱讀速度,提升閱讀質量,收獲閱讀樂趣呢?我的棘手問題在《如何閱讀一本書》里找到了答案。讓我針對某一種類型的書籍,有了很實用的閱讀方法,特別是第三篇《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就是我的真經。
故事類的書籍,對大部分人來說是比較容易接受的,雖然情節(jié)會有虛構,但是它總是在滿足我們潛意識或意識中許多的需要。比如:我們都希望自己擁有的愛比現(xiàn)實擁有的還要豐富,那些在面具下潛意識的`可能有些虐待狂,或者我們總是懷疑生命的不公平等。
對閱讀故事建議,我記住了四個問題:第一,這整本書的內容是在談些什么?第二,內容的細節(jié)是什么?是如何表現(xiàn)出來的?第三,這本書說的是真實的嗎?全部真實或部分真實?第四個問題,這本書與我何關?這幾個問題就關于故事的情節(jié),關鍵的事件、人物,以及對這本書的評價,和在讀書過程中去感受與體驗,就很好的解決了。
在閱讀故事書中,我記住了快讀,并且是全心全意的讀,讓角色進入自己的心靈,相信其中發(fā)生的事件,就算有疑惑也不要懷疑。最好是讓想象的作品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和他一起感受,一起“活在”虛構的世界里,人書合一。讀完一本小說之后才能談,把這個故事讀通了。無論如何我都應該知道,故事講完了,但我們的生活還要繼續(xù)。走出書本,那些角色也沒有了生命力,但是我們卻有了不同的收獲。
愛默生說,美的本身就是存在的唯一理由!度绾伍喿x一本書》給予我的閱讀“寶典”,讓我可以更好的在文學作品中去感受,去體驗不一樣的美。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 篇8
讀書在古在今都被人們世代推崇,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時尚”。不管你是功利性的閱讀還是消遣而讀,既然都花了時間和精力,那就應該把它利益最大化。想從閱讀中獲利,那你首先就要知道該如何正確的閱讀,因為如果你連閱讀的方式都是錯的,一味的追求數(shù)量而忽視了質量,那談何利益?正確的閱讀是什么樣的?你的一直以來的閱讀方式是正確的嗎?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你會找到答案。
莫提默·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閱讀者,就不能摸到任何書或文章就讀,我們要有判別好書壞書的能力,同時閱讀是分階段和層次的,而且不同的讀物閱讀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在作者看來好的閱讀應該是主動的閱讀,不僅獲得知識和答案,還能幫助我們保持心智的活力和成長。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莫提默·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兩位作者的用心之作。其中艾德勒是一位極具行動力的傳奇人物,早年輟學跑去報社打工就為了能當記者,后來為了提高寫作能力又回歸大學課堂。他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標的果敢和勇氣,真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如何閱讀一本書》把閱讀分成了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其中基礎閱讀分四個階段,分析閱讀有十五個規(guī)則。同時還介紹了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這本書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啰嗦,很多觀點是可以簡潔說明的,卻花了很多篇幅。下面讓我們結合思維導圖,具體介紹下這四個層次和一些注意的點。
第一層基礎閱讀
即初級閱讀或者基本閱讀。這個層次在我們小學三年級前就能達到:擺脫文盲狀態(tài)。
閱讀能力是隨著人類生理發(fā)展而發(fā)展的。0-6、7歲是閱讀的第一階段也是準備階段,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啟蒙階段;第二階段的孩子大概是小學的水平,可以自己讀一些簡單的讀物;第三階段是積累詞匯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除了學習已經會主動閱讀一些課外讀物;第四階段是成熟階段能從書中提煉觀點鏈接或轉化其他觀點,是青少年就應該達到的水平。
第二層檢視閱讀
分兩種方式:有系統(tǒng)的略讀或粗讀和粗淺的閱讀。
有系統(tǒng)的略讀:1看書名和序;2看目錄;3看索引;4出版者的介紹;5從目錄中選幾個有用的章節(jié)看;6隨意翻翻書。
粗淺的閱讀:從頭到尾看一遍,不明白的地方不要停,也不要回頭看。
檢視閱讀中注意控制速度,這個層次的閱讀是快速閱讀,短時間內判斷這是一本什么類型的書以及是否值得我們做更深入的閱讀。接下來我們來看下更深入的閱讀。
第三層分析閱讀
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精讀。精讀的過程需要我們掌握15個規(guī)則?偟膩碚f就是書上說什么?怎么說?以及怎么正確評價一本書。
第四層主題閱讀
這是最高層次的閱讀,結合了檢視閱讀和分析閱讀。主題閱讀是選定一個主題之后閱讀和主題相關的幾本書。用檢視閱讀來挑選書單,用分析閱讀進行知識內化。主題閱讀分五個步驟:
1、找相關的章節(jié);做主題閱讀時,無關緊要的章節(jié)可以快速略讀,找到和主題相關的章節(jié)進行分析閱讀。
2、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建立一個共通的詞匯,使幾本相關主題的書用你的詞匯達成共識。
3、厘清問題;建立一組不偏不倚的主旨。幾本書的作者不會用一樣的方式回答你的問題,可能會有許多答案,我們需要厘清這些問題使主旨不偏不倚。
4、界定議題;一個問題不同的作者會有正反面的答案,這時還會引出更多的議題我們需要界定清楚哪些議題才是圍繞我們這個主題的。
5、分析討論。是這真實的嗎?與我何干?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 篇9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獲當是作者苦口婆心所教導傳授的一些閱讀技巧。原來閱讀就像任何一門技藝(比如滑雪)一樣是有很多技巧、方法和經驗可以總結,可以傳授的。雖然接受過多年的體育教育和體育心理教育,然而我的閱讀習慣真正是雜亂無章,就像一個從各家各偷學了些武藝行走在江湖的人,如無大師指點,終難成為大俠。
這本書從閱讀的層次、如何開始接觸一本書、如何分析閱讀一本書、如何就某一主題展開閱讀、閱讀不同類型的書一些特別的技巧和注意事項等都有一些梳理和指導,讓我很多閱讀過程無意識和潛意識的行為變成了有意識的行為。
而在這些無意識、潛意識和有意識之中,我的腦海中回蕩著鏗鏘有力的聲音:“做一個主動的閱讀者”。自詡是一個喜愛閱讀的人,似乎也讀了不少書,然而懶人如我,真正主動的時候真的很少,無論是書的'選擇,還是閱讀過程中與作者的交流,還是閱讀過后對自己的交代,經常讀了,散了,忘了。
作者說“閱讀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的規(guī)則應該以達成某種深沉的經驗為目標”。如今閱讀時間如此稀少寶貴,無論閱讀各種作品,都應該不虛此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 篇10
閱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獲得信息,一種是增進理解力。
當一本書的知識量與我們自身知識儲備對等時,讀這本書時,我們只是了解了我們已了解的事情,讀懂了我們讀得懂的東西,從中只是簡單地獲得了一些訊息。
當一本書的知識量超出了我們自身的知識儲備時,讀這本書我們會對作者想說的話不是很了解。這時我們仔細推敲不懂的那些文字,從模糊的概念到似懂非懂的了解,至到摸到頭腦里的某個開關,突然茅塞頓開,清楚地理解了。
這個過程如同破繭,我們從一開始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范圍。因為理解力增進了,我們比未閱讀此書時高上一截了,同時自我也提升到了可以與作者自由對話的地方了。
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有一個快速找到好書的方法。一本書拿到手里只看書名,然后閉目想著這幾個問題的解答,這本書如果我來寫會有什么?知識點要如何構架?如何謀篇布局?
把這幾個問題想清楚后才翻開書本。如果這本書與自己想的一樣就不會去讀。如果書里有一些自己開始想不到的獨到、新的東西,就會仔細閱讀。
華羅庚只讀作者超出自己的書,并不是所有的'書都值得我們閱讀。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應該著力尋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閱讀成為一種既親切又需花費不少腦力的進取性活動。盡量減少與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閱讀層面,樂于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我們的書架里可能有各種不同等級的書,適于選作精讀對象的,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
大多數(shù)人讀書只是被動地接收書里的訊息,只知是什么,不問為什么。
而讀一本我們需要仰視的書,最大的好處是增進了我們的理解力。因為它超出了我們以往的認知,讀懂它要花費很多的腦力活動,這種主動的閱讀方法,便是《如何閱讀一本書》所要講的一種閱讀技能。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 篇11
如果說一本書是一條幽黑的通道,通向一個神奇的地方,這本書便是尋寶指南,使你順利抵達,滿載而歸,不至于迷失途中;如果說閱讀是一門藝術,是每個讀書人都必修的一門功課,這本書正是"閱讀藝術課"的入門導引。
這本書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書的作者是美國人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比起那些赫赫有名的作家,這兩位并不為世人所知,,但其實他們都是《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
閱讀到底有多重要?美國教育界認為,指導年輕人閱讀,以最基本的閱讀概念來閱讀,是最重要的教育問題。而對閱讀的認識,國內很多老師還沒有達到這個高度。我曾經就是其中一個。嫁給語文20年,一直想做個好語文老師,然而什么樣的老師是好語文老師呢?年輕時的我一度認為:讓學生考高分。所以,很多年很多年,我的學生都是做題破萬卷,基本不讀書。一直到有一年我教初三,有一個題目是寫出《水滸》108將中一個人的姓名、綽號和故事,我的一個很好的學生回答是西門慶,我意識到再也不能把名著當作問答題來背誦了,必須走進經典里面去;一直到我看到李希貴校長的《語文真的不是教出來的》,一直到我看到于樹泉老師的《讀書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加入楊老師工作室以后,我才徹悟:一個好語文老師應該是陪著孩子一起讀書、思考和寫作的老師,唯讀書和寫作能力才是修煉孩子的“內功”之道。而一個孩子一旦有讀寫能力這個“九陽神功”護體,學什么能不快呢?
這本書談到了常人閱讀的三個目標:娛樂消遣、獲取資訊、增進理解力。并且告訴我們只有最后一種目的的閱讀能幫助閱讀者增長心智,不斷成長。
我老實承認,我個人很多年的閱讀目標基本上都是以娛樂消遣為目的,不必說瓊瑤三毛的浪漫文學,也不必說海瓴辛夷塢的情感大戲,單是金庸先生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些武俠,我都不止看了一遍,以至于我終于從張無忌習武過程看出語文課改的訣竅應是修煉學生的內功,即讀寫能力。加入工作室以后,很幸運地遇到了一批有教育情懷和教育智慧的人,在大家的影響和帶動下,我終于改變了閱讀的目標,由娛樂消遣轉化為增進理解力從而獲得專業(yè)成長,我的閱讀開始向多方面涉獵,諸如美學、哲學、心理學,當然更多的是教育學,為了增進理解力,我堅持做讀書筆記,寫讀后感,學會了用思維導入梳理讀書內容。
從我個人身上吸取教訓,我決心教會我的孩子們,讓他們從青年時代起,閱讀就不能僅以娛樂消遣和獲得咨詢?yōu)槟繕,而是以增進理解力為目標。怎樣增進理解力呢?開讀書交流會,進行思維碰撞;讀寫結合,加深孩子對作品的理解和生活的認知,以文字為橋梁,把作者靈魂深處的東西送達孩子們內心深處。比如,我們讀《草房子》,選題寫研究性論文,開聊書會;比如我們讀《童年》,開以“跟高爾基學寫作,跟阿廖沙學成長”為主題的交流會。
在書中,作者說,閱讀就是學習,學習分兩種類型:指導型學習(輔助型)和自我發(fā)現(xiàn)型學習(非輔助型)。指導型學習(輔助型)是老師出席的學習,是我們每個人在校園里完成的`;自我發(fā)現(xiàn)型學習(非輔助型)是閱讀自我或世界的學習,是一個人通過閱讀可以抵達達的終身學習。我們每個人都會走出校園,脫離指導型學習;而閱讀卻是可以永無期限的一種學習,它不受年齡、職業(yè)、貧富等各種條件的限制。我自己要成為后者這樣的人,我想讓我的學生也成為這樣的人。所以,我要去做一個閱讀的點燈人,讓我的學生愛閱讀,會閱讀,養(yǎng)成終生閱讀的習慣。
在開學初,我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班里超過二分之一的孩子除了語文書,基本一本課外書沒讀過。這不能怪我的孩子們,農村的孩子們可憐,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能代表精神生活的改善,父母大多沒文化,工作忙,閑下來的時候更愿意打打麻將,跳跳廣場舞,哪里有時間陪孩子讀書?這樣,引導孩子讀書的責任自然就完全落到了學校和語文老師的身上,而有些語文老師身在應試的水深火熱中,哪里敢把大把時間花在帶領孩子讀書上,抑或,有些語文老師自己也是不讀書的吧。所以,我要想辦法營造一個讀書場,在這個場里,讓那些不愛讀書的孩子不知不覺愛上讀書。正如作者所說,閱讀是一件主動的事,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
什么最能吸引孩子,讓它們覺得讀書是一件好玩兒的事而不是負擔,從而實現(xiàn)主動閱讀呢?
集體共讀。什么事一個人去做會覺得孤單,大家一起做就有了堅持的力量。我采用全班共讀一本書,小組為單位共聊一本書的形式,讓讀書的事成為大家的事。并且,我也參與其中,與孩子共讀共寫共分享,榜樣的力量無窮大,漸漸地,有的孩子只要拿到一本新書,就想迫不及待地先讀,一睹為快。
活動激發(fā)。孩子們喜歡搞活動,活動是激發(fā)孩子們熱情與靈感的催化劑。所以,形式多樣、活潑有趣的活動使孩子們不知不覺受到讀書的誘惑。比如,手抄報評比、曬曬我的小書架、語文課前百家講壇、講故事比賽、課本劇表演……
循序漸進。讀書也要根據(jù)學情,由于我的孩子讀書基礎太弱,我在選書和布置讀書任務時都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兜56號教室的奇跡》的作者、獲得“全美最佳教師”稱號的雷夫就說過:培養(yǎng)讀書興趣要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在給學生選擇讀物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年齡、接受程度、興趣特點等因素。所以,七年級第一學期我給孩子們選的書除了中考必讀篇目《伊索寓言》和《繁星春水》,還有一本《愛的教育》》!稅鄣慕逃肥莵喢灼跛挂砸粋四年級孩子的口吻用日記體寫成的,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淺顯易懂,非常適合我們沒有一點閱讀基礎的孩子,而且,由這本書開始,我們學習寫日記,開始將近三年的日記長征。
評價跟進!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的互相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應該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所以,在閱讀過程中我采用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家長評價、老師評價、學校評價相結合的方法,盡量寬容、鼓勵、等待。
就這樣,班級里讀書的場就悄然不覺地形成了。孩子們談論的話題與讀書有關,孩子們課間休息與讀書有關,孩子們假期生活與讀書有關。
然而,當孩子們真正對讀書有了興趣之后,作為語文老師,我又遇到了一個挑戰(zhàn),語文素養(yǎng)與語文成績并不是一開始就唇齒相依的。第一次月考我們的成績照同規(guī)班差了很多,因為還沒有做過一道題就考試了。我也很緊張不安,擔心別人不理解,于是像個祥林嫂似的,跟班主任、跟領導、跟家長一遍遍解釋——請等等語文,請相信我。我感恩我遇到了善解人意的領導、同事,他們安慰我鼓勵我,讓我有了堅持的力量。僅僅一年以后,我的學生就用成績幫我證明了,閱讀不影響考試成績。
一年多的堅持,我非常欣喜地看到愛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多,會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多,我們不僅集體共讀,有些孩子還自主閱讀了不少好書。面對那些還不愛讀書的孩子,我這樣鼓勵他們說,同學們哪,這一年不知不覺你已經讀了九部名著,你為我們中國人平均讀書量做了貢獻啊。
更加沒想到的是,我這個鄉(xiāng)村教師領著一群鄉(xiāng)村孩子們讀書的經驗還在我市進行了推廣,還給河北省國培的語文骨干教師做了三個小時的培訓,受到比較熱烈的歡迎。我們更加享受讀書帶給我們的樂趣和成就感了。
在這本書中又提到了閱讀的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基礎閱讀:只要熟練這個層次的閱讀,就擺脫了文盲的狀態(tài),一班的小學生都可以做到。但有的人一生的閱讀水平因為閱讀目標底下,不講方法,也永遠停留在了小學生水平。
檢視閱讀:略讀和粗讀的一種。掌握這種讀書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判斷一本書的大概內容。這種讀書方法通常用在選書時和一本書的閱讀起始課上。
分析閱讀是閱讀一本書的最高層次。分析閱讀的地位是承上啟下的。甚至可以這樣講,分析閱讀是人精神上真正擁有一本書好的唯一手段。所以,我們讀書要達到分析閱讀,就可以達到增強理解力的目標了。
每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為一個分析閱讀的讀者,你的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骨架。一本書出現(xiàn)在你面前時,肌肉包著骨頭,衣服包裹著肌肉,可說是盛裝而來。你用不著揭開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軟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雙X眼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因為那是你了解一本書、掌握其骨架的基礎。
為了讓孩子們接近分析閱讀的水平,我交給孩子們多種讀書方法。比如教《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教給孩子們梳理提要式閱讀法、賞析批注式閱讀法、抄寫摘錄式閱讀法、朗讀感悟式閱讀法、評價探究式閱讀法、拓展式閱讀法。這些閱讀法把檢視閱讀與分析閱讀結合起來,有利于孩子們透視一本書,并且對一本書的某個安排有自己的看法與理解。再比如,我交給孩子們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多種批注式閱讀法:評點式批注法、提要式批注法、賞析式批注法、聯(lián)想式批注法、反思式批注法等,都有利于讓孩子們沉入作品,在別人的故事里讀出自己。
這本書還向我們介紹了做讀書筆記的幾種方法、不同體裁的書怎樣讀、閱讀的終極目標等,實在是一本雖然不好讀卻值得讀的好工具書。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也希望更多的人因為這本書受益。
天云蒼蒼,江水泱泱,教育之路,山高水長。在這條路上,我希望,自己做一個靈魂有書香氣的女子,用閱讀抵達詩和遠方;我愿意,做一個閱讀的點燈人,在一屆又一屆年輕的心靈中,點起一盞一盞的燈;我相信,一燈照隅,萬燈照國,只要有更多的老師去點燃這盞燈,就一定會有燈火輝煌時。
朋友們,一起來吧,參與閱讀,推進閱讀,讓我們一起在路上!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 篇12
五星好評。如何閱讀一本書?閱讀應有目的、多提問。雖說閱讀本身不是目的,但閱讀應有目的。不管是為了獲取知識,提升技能,還是為了消遣娛樂打發(fā)時間,在閱讀之前都應想好自己此番閱讀的目的。漫無目的的閱讀就像一次沒有計劃的旅行,旅行的意義在于旅行前的期待,旅行中期待的滿足,和旅行后的回憶,閱讀亦然。而提問,則激發(fā)了閱讀中的求知欲,使文字與讀者融為一體。
目的是前提,提問是方法。當有了閱讀目的,一切都應圍繞它展開,我們可以通過檢視閱讀挑選出符合閱讀目的的書籍。檢視閱讀即略讀,通過檢視閱讀我們可以了解書的類型體裁和主要內容及各章節(jié)重點,這樣不僅能知道這本書符不符合閱讀目的`,還能選出重點,以便在閱讀時略讀和精讀的靈活運用。進行了檢視閱讀便可進入下一步——分析閱讀。分析閱讀也是正式閱讀,通過分析閱讀,我們可以深入理解整本書。在分析閱讀時,讀者應提出讀書四問”:第一,這本書講了什么?第二,這本書的主旨是什么?第三,這本書有沒有道理?第四,這本書與我有什么聯(lián)系?回答第一個問題,讀者應明確本書類型,能用簡要的語言概括文章主要內容,不僅如此,還要列出文章大綱,并對每一大綱列舉出新的綱要;卮鸬诙䝼問題,讀者不僅要明白作者的主旨,還要建立屬于自己的主旨。第三個問題,這本書有沒有道理,其實就是就對這本書的評論,應注意的是,贊同和批評都應有理有據(jù)。第四個問題在于書本與讀者的聯(lián)系,即讀者要學以致用。此外,除了這四個必要問題,讀者在閱讀一本書時應時刻提問,主動發(fā)掘知識,達到創(chuàng)新。
在閱讀時,技巧也很重要。要集中注意力,懂得何時略讀,何時精讀,略讀應怎么讀,精讀又應怎么讀,如何做筆記,怎樣畫思維導圖,主食、美食、果蔬、零食這四種不同類型的圖書應有不同的側重點。
最后,閱讀最重要的是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學以致用,學而創(chuàng)新。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 篇13
讀書怎樣才是對的?怎么樣才能更好的閱讀一本書?
這本書也是流行很多年了,基本上作為如何“正確”閱讀的一本工具書在被各種推薦。
其實首先對于受眾來說,你得先問你自己,正確和閱讀之于自己的含義。
你想要正確的閱讀,即意味著你在懷疑自己過往的閱讀的方式是否存在疑問的地方,所以你才期望這要修正自己的閱讀,變?yōu)檎_的閱讀。
那么為什么你會有這種懷疑的想法了?
一本書看完一遍后,忘記書中的內容了?那么你希望的是提升你閱讀的學習力。
如果你閱讀的書目大多是暢銷書或者網文小說,你閱讀的目的就是為享樂,為了舒服,為了純粹的增加資訊方便以后的談資,那么我相信你其實沒多大必要來看這本書。
因為這本書完成的很早,那個時候信息匱乏,人們獲得書籍的手段和花費都比較高成本,而且出版的書籍純粹消磨時間的娛樂性書籍不多,不像現(xiàn)在,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把閱讀書籍當作思考和提高精神的工具了,而只是娛樂的一種消遣方式,所以作者說的閱讀一本書的方式顯得會比較功利性,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你增值的。
其實讀書和做試卷甚至各種工匠活一樣,它是一個重復且提煉經驗的過程,如果你寄希望于長久的、持續(xù)的通過閱讀來自我學習,獲得成長的話,閱讀它必然是一個耗費精力耗費時間的事情,如果你依舊抱著當下知識付費這樣,幻想買一兩個課就學會了一門課程,幻想看完這本書就在閱讀書籍的路上進階,那就不用太當真了,睡前聽一聽十幾分鐘的拆書和小課堂就吸收那些過一下腦海的總結就能成滿腹知識的達人的事情真是跟去一趟拉薩就完成了精神救贖的想法一樣不切實際。
你要記住,所有的自我經驗的增長和自我技能的增長都是不斷練習,不斷重復熬出來的,如果你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增強理解力“,”提升自我“,”通過書籍來洞悉一部分有價值的經驗“,去獲得顯著的成長,去汲取歷史上最具智慧的前輩們的精神財富。那我強烈推薦你花時間,仔細地讀這本書,無論過程有多少阻礙,無論你覺得字句粗糙難以吸收,甚至讀不下去,我都建議你看完。
不要被讀書的欲望控制,多讀不如精讀,況且知道資訊遠不如明白和理解重要。現(xiàn)在正切在花時間讀書的人已經很少了,而這些有閱讀習慣的人,也只有非常少一部分人懂得如何閱讀(比如我),讀完這本書,如果你覺得書中內容對自己幫助不大,我相信這不可能,不管是選擇還是分類,還是對于閱讀的幾種方式的概括,這本書都從普及以及工具性的.角度去幫你分析步驟了,而如果你依然覺得對自己幫助不大,無非是過于鄙視權威帶來的負反饋,亦或者是只是粗略的翻了一遍,并沒有按照書中說的去實踐,甚至都沒有做完最后的實踐習題,當你真正按照作者的方法去做,去嘗試,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次按照書中的方式去實踐,都會讓你更好的學會閱讀,而不是過眼就忘。
這本書的思維導圖和拆書在網上有很多,其實你看目錄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來,就如同教材課本上很清楚的條目一樣,而且作者說的很細,雖然有點繁瑣和啰嗦,但是步驟和閱讀的深度要求都如條斯理的呈現(xiàn)的讀者面前,你只要按照書中說得那樣做完后續(xù)的實踐習題,都能感受到閱讀完這本書后的收獲,我自己也是在按照作者說的做了后面的附錄習題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并不是一個會閱讀的人,需要加油。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 篇14
閱讀根據(jù)層次的不同,由低到高排序分為四個類別,依次為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其中,最為關鍵的第三部分——分析閱讀,作者用了大量篇幅來解釋其中精髓,并在章節(jié)結束時提煉了其中精髓的三階段,我加以形容詞“黃金”來描述其重要性,并摘錄如下:
一、分析閱讀的第一階段: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么的規(guī)則
。1)依照書的種類與主題來分類。
(2)使用最簡短的文字說明整本書在談些什么。
(3)將主要部分按順序與關聯(lián)性列舉出來。將全書的大綱列舉出來,并將各個部分的大綱也列出來。
。4)確定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二、分析閱讀的第二階段:詮釋一本書的內容規(guī)則
。5)詮釋作者的.關鍵字,與他達成共識。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論述是什么,從內容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再重新架構出來。
(8)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是沒解決的。再判斷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沒解決的問題。
三、分析閱讀的第三階段:像是溝通知識一樣地評論一本書的規(guī)則
A、智慧禮節(jié)的一般規(guī)則
。9)除非你已經完成大綱架構,也能詮釋整本書了,否則不要輕易批評。(在你說出:“我讀懂了!”之前,不要說你同意、不同意或暫緩評論)
。10)不要爭強好勝,非辯到底不可。
(11)在說出評論之前,你要能證明自己區(qū)別得出真正的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
B、批評觀點的特別標準
。12)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
。13)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
(14)證明作者不合邏輯。
。15)證明作者的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關于最后這四點,前三點是表示不同意見的準則,如果你無法提出相關的佐證,就必須同意作者的說法,或至少一部分說法。你只能因為最后一點理由,對這本書暫緩評論。
這也對我閱讀時的自然習慣形成了有效的糾正,微信閱讀很多同學也許會和我有類似的習慣,即尚未通讀就著急給出自己的評論和觀點,很可能有先入為主的預設思維,這會嚴重影響閱讀理解。記得關鍵一句話——除非你已經完成了大綱架構,能夠詮釋整本書了,否則不要輕易批評,理性的做法是之前做到——暫緩評論。
與諸君共勉,以上。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心得感悟02-18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02-21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02-06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1-08
最新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02-22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推薦]12-26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通用04-27
《如何閱讀一本書》心得體會04-28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5篇03-15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精選14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