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中國歷史復習資料
快期末考試了,為方便七年級學生備考《中國歷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中國歷史復習資料,供同學們參考。歡迎借鑒和收藏!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中國歷史復習資料1—5課
第 1 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一、南北重歸統(tǒng)一
1、隋朝的建立 時間:581 年 建立者:隋文帝楊堅 都城:長安
2、隋朝的統(tǒng)一 時間:589 年,隋朝滅陳,統(tǒng)一南北。
3、隋朝的滅亡 時間:618 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4、為什么隋朝能實現(xiàn)重新統(tǒng)一?
、匍L期的分裂和戰(zhàn)亂,人民渴望統(tǒng)一
、诒狈剑航涍^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縮小,為南北統(tǒng)一創(chuàng)造了條件。
南方:江南經濟的發(fā)展,南北人民要求結束分裂局面,加強雙方的經濟交流;
、鬯宄瘎罹珗D治,國力強盛。陳朝統(tǒng)治腐敗,力量衰弱。
二、隋文帝-"開皇之治"
隋文帝的統(tǒng)治措施:
、俑母镏贫
②發(fā)展生產
、圩⒅乩糁
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tǒng)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fā)展,史稱隋文帝的統(tǒng)治為"開皇之治"。
三、隋朝大運河
1、時間、人物:隋煬帝從 605 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2、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四五千里。
3、分為四段(自北向南) :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4、連接五大河(自北向南) :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5、開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 ②加強南北交通; ③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
6、意義: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第 2 課 "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時間:618 年 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 都城:長安
二、貞觀之治
唐太宗重視發(fā)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作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于謀略的房玄 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為著名的諫臣。 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fā)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tǒng)治為"貞觀之治。
形成"貞觀之治"局面的原因是:
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
2、注重發(fā)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
3、崇尚節(jié)儉;
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5、大興學校,發(fā)展科舉。
三、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為什么歷史上稱武則天的統(tǒng)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武則天當政期間, 繼續(xù)實行唐太宗發(fā)展農業(yè)生產、 選拔賢才的政策, 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fā)展, 國力不斷增強。為開元盛世開辟了道路。
第 3 課 開元盛世
一、 開元之治
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xiàn):
(1)任用賢才(姚崇) (2)重視吏治 (3)崇尚節(jié)儉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1、農業(yè)(1)農耕技術的發(fā)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葉生產的發(fā)展 唐朝出現(xiàn)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 ,作者陸羽被后人稱為"茶神" 。
(3)農業(yè)工具的改進:出現(xiàn)新的農業(yè)工具--曲轅犁;創(chuàng)制新灌溉工具--筒車。
2、手工業(yè)
(1)絲織業(yè)
(2)陶瓷業(yè):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
3、商業(yè)
(1)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
(2)長安城: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區(qū),市為繁榮的商業(yè)區(qū)。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 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 城市布局: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殿區(qū)位于全城北部 中央;全城呈東西對稱分布;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
②人口:百萬人
、圻吔髯搴透鲊耸吭 集,商業(yè)繁盛。
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開元年間) ,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 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第 4 課 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
一、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
二、科舉制的誕生與完善人物貢獻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完善階段:隋煬帝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唐太宗擴充國學的規(guī)模,增加考試的人數(shù)
誕生階段:武則天增設殿試、武舉唐玄宗豐富考試的內容: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三、科舉制的影響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2、促進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士人用功讀書風氣盛行
3、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fā)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也大大有利于唐詩的繁榮。 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xù)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第 5 課 "和同為一家"
一、 唐朝周邊的少數(shù)民族
西南--吐蕃
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區(qū)先后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1、7 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tǒng)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3、8 世紀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成為"和同為一家"了。
4、吐蕃的風俗習慣
、偕畹牡貐^(qū):青藏高原一帶。
、谏a:游牧為業(yè),有的以農耕為生。
、鄢缟袘(zhàn)功,以戰(zhàn)死為榮。
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和親的意義?
① 維護了和平,增強了友誼。
、 ②密切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
5、金城公主入吐蕃
北方--回紇的勃興:8 世紀中前期,唐玄宗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后來,回紇改名為"回鶻" 。
東北--靺鞨("車書本一家"):7 世紀末,粟末靺鞨部首領大祚榮統(tǒng)一了周圍各部,建立政權。8 世紀前期,唐玄宗封他為渤?ね酰邮诓澈6级。從此,粟末靺鞨政權以"渤海"為號。粟末靺鞨有"海東盛國"之稱。
西南--蒼山洱海見的南詔:六詔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玄宗封南詔首領為云南王。
與唐朝的關系
今何族的祖先吐番西北和同為一家: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尺帶珠丹與金城公主通婚。藏族回紇西北唐玄宗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
維吾爾族靺鞨東北
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
"車書本一家" 。滿族南詔西南唐玄宗封皮羅閣為"云南王"。彝族白族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中國歷史復習資料6—10課
第 6 課 對外友好往來
一、 對外友好往來
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 的聲望,各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 。
主要的對外友好往來城市:長安、洛陽、廣州、揚州。
二、唐朝與日本的友好往來
1、隋唐時,中日兩國交往密切。貞觀年間,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學生和留學僧來唐學習。
2、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還參照漢字創(chuàng)制了日本 文字,在社會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風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節(jié)和僧人中,最有影響的是鑒真,曾六次東渡日本,在日本傳播唐朝文化。
4、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錢幣、習俗等。
三、唐朝與新羅的友好往來
(1)派遣使節(jié)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
(2)新羅商人來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表現(xiàn)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舉制選官吏、引入了中國的醫(y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
四、唐與天竺的關系:玄奘西游
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貞觀初年,他從長安出發(fā),前往天竺。 回國后,專心翻譯佛經,還寫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記》 。這部書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 地區(qū)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為什么唐朝與世界各國保持頻繁的友好往來?
1、唐朝的強盛、繁榮、先進,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較開放的政策和比過去發(fā)達的對外交通,給唐朝與各國友好往來提供了條件。
第 7、8 課 輝煌燦爛的隋唐文化
一、科學技術
1、趙州橋 設計者:隋朝李春,趙州橋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2、唐長安城 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 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發(fā)明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唐朝印刷的《金剛經》 ,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二、醫(yī)學 "藥王"孫思邈《千金方》
三、光耀千古的詩壇詩人代表作特點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蜀道難》豪邁奔放,想象豐富。
詩仙杜甫 "三吏""三別"反映社會現(xiàn)實
詩圣白居易《秦中吟》 《新樂府》通俗易懂,反映社會現(xiàn)實。
四、燦爛奪目的書法和繪畫
1、書法書體書法家代表作顏體顔真卿《多寶塔碑》,柳體柳宗元《玄秘塔碑》
2、繪畫閻立本
《步輦圖》吳道子《送子天王圖》畫圣四、藝術寶庫莫高窟 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五、盛大歡騰的樂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頌唐太宗的《秦王破陣樂》、唐太宗參與編創(chuàng)的《霓裳羽衣曲》 。
第 9 課 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907 年,唐朝為藩鎮(zhèn)所滅。
一、遼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興起
(1)契丹的生活習俗:游牧為主,唐末開始逐漸有了農耕生活。
(2)契丹國的建立:10 世紀初,契丹首領阿保機,統(tǒng)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960 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fā)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趙 匡胤就是宋太祖。
(2)杯酒釋兵權:用設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統(tǒng)兵大將的兵權。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與遼的和戰(zhàn)---澶淵之盟
(1)時間:宋真宗統(tǒng)治時
(2)內容:宋初,對遼用兵失敗,只好采取防御政策,遼撤兵,宋朝給遼歲幣。
(3)評價:
①宋每年要給遼歲幣給老百姓增加了負擔,對宋來說也是屈辱的。
、诘@個條約也使遼宋 之間保持了很長時間的邊境和平,這樣有利于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特別是雙方在邊境地區(qū)貿易的發(fā)展
5、北宋與西夏的和戰(zhàn)
11 世紀前期,黨項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史稱西夏。
宋與西夏的和議:①元昊向宋稱臣;②宋給西夏歲幣;③雙方在邊界開放貿易。
二、金與南宋的對峙
1、12 世紀初期,女真杰出首領阿骨打,起兵抗遼,接著在會寧稱帝,國號金。他就是金太祖。
2、1127 年,北宋被金滅亡,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3、抗金英雄:岳飛 郾城大捷
4、宋金和議: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
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河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
政權建立民族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遼契丹
10 世紀初遼太祖阿保機上京北宋漢族960 年宋太祖趙匡胤東京(今開封)西夏黨項
11 世紀前期李元昊興慶金女真
12 世紀初期金太祖阿骨打會寧,后遷到中都南宋漢族1127 年宋高宗趙構臨安(今杭州)
第 10 課 經濟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農業(yè)的發(fā)展
1、原因:
從唐朝中晚期至五代:
、倌戏綉(zhàn)亂少,為經濟發(fā)展提供較為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②南遷的中 原人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勞動力;
、圩匀粭l件的變化,南方相對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南方自然條件保 持較好;
、芤M新品種--從越南引進占城稻。
2、表現(xiàn):
①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水 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
②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茶樹 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區(qū)。
二、南方手工業(yè)的興旺
1、絲織業(yè)水平的提高:(蜀地絲織業(yè)"號為冠天下" )
2、棉織業(yè)的興起: (海南島發(fā)展到東南沿海)
3、制瓷業(yè)的成就:南宋時,江南地區(qū)已成為我國制瓷業(yè)重心。 (哥窯的冰裂紋瓷器;瓷都:景德鎮(zhèn))
4、造船業(yè)的發(fā)展: (宋朝的造船業(yè)成當時世界首位;廣州、泉州造船業(yè)發(fā)達)
三、南方商業(yè)的繁榮
1、南方商業(yè)都市的發(fā)展(商業(yè)都市:開封、杭州) 杭州改為都城臨安后,繁榮程度遠遠超過了北宋時的開封。
2、海外貿易的發(fā)展
3、貨幣制度的變化(四川出現(xiàn)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1) 、南宋時最大的商業(yè)都市是臨安,其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而且還出現(xiàn)有早市、夜市。
(2) 、宋朝的海外貿易,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中國商船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 島和非洲東海岸;
(3) 、北宋前期,四川地區(qū)出現(xiàn)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南宋時,紙幣發(fā)展趁成與銅錢并行的貨幣。紙幣的產生,有利于商業(yè)發(fā)展。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中國歷史復習資料11—15
第 11 課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
一、 衣食住行等習俗的變化
衣:宋初崇尚節(jié)儉;勞動者多穿小袖狹身的短衣;婦女纏足的陋習逐漸傳開。
食:北方以面食為主,南方以稻米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為多,南宋吃魚多;
住:茅屋、瓦房、宅第。
行:牛車,驢車;乘轎,騎驢騾。
二、熱鬧的瓦子和歡樂的節(jié)日
1、瓦子:娛樂兼營商業(yè)的場所。
2、節(jié)日:春節(jié)、元宵、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宋代稱春節(jié)為元旦,最為重視。
第 12 課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 "一代天驕"統(tǒng)一蒙古
1、馬背上的民族--蒙古
2、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206 年,蒙古貴族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成吉思汗,蒙古國建立。從此,蒙古草原結束了長期混戰(zhàn)的局面,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時間:1271 年 都城:大都 開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滅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三、元朝的政治與經濟
1、元世祖恢復和發(fā)展農業(yè)的主要措施。
、僭雷嬷匾暟l(fā)展農業(yè),治理黃河,推廣棉花種植,北方農業(yè)得以恢復和發(fā)展。為了便利南糧北運, 他下令開鑿兩段新運河,與原有的運河連同,使糧船從杭州直通大都。
、谠蠖迹仁钦沃行挠质锹劽澜绲纳虡I(yè)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馬克﹒波羅的《馬克 波羅行紀》,描述了大都的繁華景象。
2、水路交通運輸?shù)陌l(fā)展
(1)漕運
(2)海運
3、繁華的大都,當時元朝的首都大都成為繁榮的大都市,以大都為中心,元朝的對外往來十分頻繁。意大利旅行 家馬克﹒波羅的《馬克·波羅行紀》 ,描述了大都的繁華景象。
4、頻繁的中外往來,元朝時對外往來的一個著名使者就是馬可波羅。
5、行省制度的建立,蒙古帝國空前遼闊,為了實行有效的統(tǒng)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元朝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tǒng)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
行省制的內容
、 中央-中書省-全國最高行政機構-管轄大都及周圍地區(qū);
、诘胤-行中書省(行省或省)- 中書省的派出機構-管轄 11 個行省(可指嶺北、遼陽、云南等行省的范圍);
③在中央設宣政院,西 藏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qū)
、茉O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
元朝,最大的行省是嶺北行省。
我國省級行政區(qū)的設立,始于元朝。
四、民族融合的發(fā)展
元朝的民族融合,是歷史上民族融合的進一步加強,從三國、兩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開始,中經隋、 唐、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到元朝時,民族融合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元朝民族融合的發(fā)展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
1、漢族外遷邊疆
2、邊疆各族遷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漢族融合
4、回族的形成
元朝在我國歷史上貢獻:
、僭慕y(tǒng)一,結束了北宋以來幾個政權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 任何朝代都遼闊。
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對后世影響浣深遠。
③元政府設有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 和琉球。
、茉谖鞑匚晒倮,駐扎軍隊,西藏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qū)。
⑤元朝的統(tǒng)一,促進了民 族的大融合。
第 13、14 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
一、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
1、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
(1)隋唐時期,我國人民發(fā)明了雕版印刷術;
(2)北宋時,畢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
(3)15 世紀,歐洲出現(xiàn)活字印刷術,比中國晚約四百年。
2、指南針的應用
(1)戰(zhàn)國時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司南;
(2)北宋,指南針開始用于航海事業(yè);
(3)南宋,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事業(yè);
(4)指南針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3、火藥的應用
(1)唐朝中期,已有火藥配方的記載,
(2)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
(3)宋元,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zhàn)爭,
(4)13、14 世紀,火藥及火藥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二、史學成就
《資治通鑒》--"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史學上的"兩司馬"史學家年代著作體例敘事范圍司馬遷西漢
《史記》紀傳體通史黃帝到漢武帝時期司馬光北宋
《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戰(zhàn)國到五代
三、宋詞
宋詞的代表人物:詞人代表作品風格婉約派李清照風格委婉,感情真摯,善 于運用口語,顯得清新自然。豪放派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慷慨激昂,氣勢豪邁。辛棄疾
4、元曲
(1)由雜劇和散曲組成。
(2)最優(yōu)秀的劇作家:關漢卿,其代表作是《竇娥冤》 。
5、繪畫
(1)宋代繪畫,突出表現(xiàn)在:山水畫、花鳥畫和風俗畫的創(chuàng)作中。
(2)李公麟,人稱"宋畫第一" 。
(3)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的風光。
(4)趙孟頫的畫,人稱"神品"
6、書法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第 15 課 明朝君權的加強
一、明朝的建立
時間:1368 年 都城:應天 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1368 年秋天,明軍攻占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tǒng)治。
二、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
1、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主權力
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直屬中央的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 司
三司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掌刑獄
都指揮使司(都司)--掌軍政
在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
2、特務統(tǒng)治
錦衣衛(wèi)成立于洪武年間,兼管對臣民的監(jiān)視、偵查。由皇帝親自主持,負責保衛(wèi)皇帝安全,偵緝官員 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約束,可直接實行緝捕。
3、八股取士
改革科舉制度:八股取士,考試命題只能在四書五經范圍,考生不許有自己的見解,嚴重束縛了人們 的思想。
命題范圍:四書五經。
答題要求:根據(jù)指定的觀點答卷,不能有個人見解。
文體: "八股文" 。
三、靖難之役和遷都北京
1、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難"旗號,起兵反對建文帝,史稱"靖難之役" 。朱棣稱帝,他就是明成祖
2、明成祖加強統(tǒng)治:
、1421 年遷都北京,以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
、趶娀龣,進行削藩;
、墼鲈O特務機構-東廠,加強對臣民的監(jiān)視。廠衛(wèi)特務機構的設置,是明朝君主專制強化的一種表現(xiàn)。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復習提綱16-22課
第 16 課 中外的交往與沖突
一、鄭和下西洋
1、 鄭和下西洋的概括人物鄭和時間1405-1433次數(shù)7次人數(shù)27000 多人船數(shù)200 多艘到達范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設備羅盤針
2、鄭和下西洋的條件
(1)明朝前期國力的強盛;
(2)指南針的廣泛使用;
(3)鄭和個人氣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明朝造船技術的發(fā)達。
3、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強與海外的聯(lián)系。
4、鄭和下西洋的意義: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的偉大航海家。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 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
二、戚繼光抗倭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qū),沿海居民稱他們?yōu)?quot;倭寇" 。
1、倭寇騷擾中國沿海
2、戚繼光抗倭
戚繼光抗倭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
(1)戚繼光進行的抗倭斗爭是反抗外來侵略的正義事業(yè),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
(2)戚繼光率領的戚家軍作戰(zhàn)勇敢,紀律嚴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1、16 世紀歐洲殖民者開始侵略活動;
2、1533 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3、1557 年后,長期居住,但澳門主權屬中國;
4、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國政府恢復了對澳門行使主權。
第 17 課 君主集權的強化
一、滿洲的興起和清朝的建立
1、滿洲的興起
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爾哈赤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1616 年,努爾哈赤自立為汗,國號為金,史稱后金。遷都沈陽,后改稱盛京
(1)明朝前期,女真屬奴兒干都司管轄
(2)努爾哈赤建立后金(1616 年)
2、清朝的建立 建立時間:1636 年 開國皇帝:清太宗皇太極 都城:盛京
山海關大戰(zhàn)和清軍入關
附表:滿洲發(fā)展的歷史時間族名政權建立者唐朝靺鞨渤海1115 年女真金,完顏阿骨打1616 年女真后金努爾哈赤1636 年滿洲清皇太極
二、君主集權的強化
1、設立軍機處
(1)為了加強君主專制,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乾隆帝時撤銷議政王大臣 會議。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
(2)文字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從知識分子的詩詞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語,加以歪曲解釋,再 借題發(fā)揮,羅織罪狀,制造了大批冤獄。
目的: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
危害:
(1)造成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
(2)使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從而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
第 18 課 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
一、鄭成功收復臺灣
1、明朝后期(1624 年) ,荷蘭殖民者侵占了我國寶島臺灣。
2、1661 年,鄭成功率兵進入臺灣,1662 年初,荷蘭殖民者被迫投降,臺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鄭成 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3、1683 年,清軍進入臺灣。1684 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于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 同祖國內地的聯(lián)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二、雅克薩之戰(zhàn)
1、沙俄侵占雅克薩和尼布楚
2、雅克薩之戰(zhàn)
3、中俄《尼布楚條約》 (1689 年)
(1) 《尼布楚條約》是中俄平等協(xié)商的基礎上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
(2)意義: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葉島在內的廣大地區(qū),都是中國的領土。
第 19 課 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一、加強對西藏的管轄
1、確立冊封達賴、班禪的制度
(1)順治帝接見西藏的佛教首領達賴五世,賜予"達賴喇嘛"封號。
(2)康熙帝賜予另一個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
(3)以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
2、設置駐藏大臣(雍正時)
1727 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
影響:清朝的這些措施,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
二、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亂
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乾隆帝時下令調兵平定了回部上層貴族小和卓與大和卓的叛亂;清朝在新 疆設置伊犁將軍,對整個新疆地區(qū)進行管轄;清朝設置哨所,加強對西北地區(qū)的管轄。
2、土爾扈特回歸祖國: 1771 年初,蒙古土爾扈特部眾,在其杰出的首領渥巴錫的領導下,擺脫了俄國的控制和壓迫,踏上了 回歸祖國的征途。土爾扈特部的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qū)。
三、土爾扈特重返祖國
1、土爾扈特西遷伏爾加河下游(明末)
2、渥巴錫領導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1771 年)
四、清朝的疆域
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 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南至南海諸嶼。
清朝疆域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清朝的統(tǒng)一,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聯(lián)系,促進了邊疆地區(qū)的 開發(fā),使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
清政府鞏固多民族國家的措施:
第 20 課 明清經濟的發(fā)展與"閉關鎖國"
一、明清經濟的發(fā)展
1、從國外引進的農產品 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
2、棉紡織業(yè)從南方推向北方
3、絲織業(yè)的發(fā)展
(1)絲織業(yè)中心:蘇州、南京
(2)絲織業(yè)的規(guī)模:南京的絲織業(yè)到清代已擁有三萬多臺織機。
4、制瓷業(yè)中心:景德鎮(zhèn)
5、商品經濟空前活躍
(1)全國性的商貿城市:北京、南京
(2)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晉商和皖南的徽商最為著名。
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 明朝中期以后,蘇州、松江等地的紡織業(yè)中,出現(xiàn)了許多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機戶。他們開設機房, 雇用機工進行生產,出現(xiàn)了"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生產方式。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雇 用工人。他們之間這種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是一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三、 "閉關鎖國"的政策
1、清朝統(tǒng)治者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
(1)堅持以農為本的傳統(tǒng)觀念,為壓抑、限制民間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2)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需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
(3)為抵制國家的領土主權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4)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tǒng)治。
2、 "閉關鎖國"的措施:
(1)清初的禁海政策:將沿海居民內遷數(shù)十里,不許擅自出海貿易。
(2)清朝統(tǒng)一后的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前階段:開放四個港口,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并對出口的商品種類和出海船只的載重量作出嚴格的限 制 后階段:只開廣州作為對外通商口岸,規(guī)定由政府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tǒng)一經營管理貿易。
3、 "閉關鎖國"的影響
(1)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wèi)作用。
(2)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yè)的發(fā)展;
(3)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礙了中國掌握世界先進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使中國落伍了。
第 21、22 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
一、雄偉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長城
1、明北京城:由宮城、皇城和京城三個部分組成,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2、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六千余公里。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現(xiàn)作者著作價值李時珍《本草綱目》是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 被譯為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yī)藥學的重要文獻。
宋應星《天工開物》"中國 17 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徐光啟《農政全書》農業(yè)百科全書, 農學史上最早傳播西方近代 科學知識的書籍。
三、古典小說的高峰年代著作作者題材價值元末明初
《三國演義》羅貫中三國時期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說我國最早的 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元末明初《水滸傳》施耐庵北宋末年宋江領導的梁山泊農民起義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明朝中期《西游記》吳承恩唐僧取經的故事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
清朝《紅樓夢》曹雪芹古典小說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戲劇的繁榮
1、明朝后期最負成名的戲劇家:湯顯祖,其代表作為《牡丹亭》 。
2、京劇的形成:在徽劇、漢調的基礎上,融合吸收了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在 19 世紀中期初 步形成。
五、書畫的成就
1、書法:董其昌:兼有"顏骨趙姿"之美。
2、繪畫山水、花鳥畫居統(tǒng)治地位。徐渭:善于潑墨"揚州八怪"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中國歷史復習資料】相關文章:
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資料人教版02-21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復習資料02-28
《愛蓮說》教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07-29
《臺階》教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12-06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02-23
七年級上冊人教版地理期末總復習資料02-21
七年級下冊語文《木蘭詩》期末復習資料02-16
《愛蓮說》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12-06
《木蘭詩》學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