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學要注意多義詞義項的選擇參考
山西晉城教育學院 王永革
中學文言文教學的一大重點是釋詞通句。釋詞是基礎,通句是結果,必須先打好基矗釋詞中尤其要注意對多義詞詞義的解析,因為漢語多義詞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對于不很發(fā)達的古代漢語來說更是這樣,但這并不意味著多義詞的諸種義項在文句中都同時可以表現(xiàn)出來,也不是既可以理解為A義,又可以理解為B義,而是只有其中的一個意義起作用,除此之外各個意義都是隱而不顯、不起作用的。換言之,一個詞具有多義,這是就其做為一個詞在詞典中獨立存在時而言的,是就其潛在的可能性而言的。而當這個詞進入具體的文句時,它就只能有一個確定的意義,這是就其在文句中的使用而言的,是就其表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實性而言的。如:
、佟拔覉(zhí)曹君,而分曹衛(wèi)之田以賜宋人!保ā冻清е畱(zhàn)》)
、凇肮是卦粪髨@池,令民得田之!保ā稘h書·高帝紀》)
③“焚林而田,偷取多獸,后必無獸。”(《韓非子·難一》)
上例三句中都有一個“田”字。作為一個靜止的詞,在古漢語中它有“田地”、“耕種”等義項,但在具體的文句中卻只有一個固定的含義。如在上例三句中,①之義為耕種的'土地;②之義為耕種;③之義是打獵,絕對不能混淆和替換。把握不住這一點,就會曲解古文含義,甚而發(fā)生“古人怎么搞錯了”的疑問。比如有人在讀孟浩然的《春曉》時,把“春眠不覺曉”的“不覺”理解成了“沒有感覺”,因而發(fā)出了:既然沒有感覺,又怎么能知道“夜來風雨聲”的疑問。其實,“不覺”除了“沒有感覺”義外還有“不知不覺”之義。此處正是春夜苦短,不知不覺天就亮了,并非酣睡而沒有感覺之義。
更何況文言詞不僅多義,而且模糊,即在有些句子里,一個詞往往可以具有該詞在靜止狀態(tài)所不具有的意義,而產(chǎn)生一種臨時義,轉化義。如:
④“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這里的“處”即為“蹄穎、“足跡”之義,是臨時轉化義,在字典辭書里是找不到該義項的,同時用字典辭書所列義項去講也是講不通的。
我們要真正讀通弄懂文言作品,必須確切地把握多義詞在文句中的真正含義。一般來講,確定一個多義詞在具體文句中的單一含義,可以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一、根據(jù)上下文義,看時間、地點、什么人說、為什么說、對誰說、怎么說等語言環(huán)境。不但要看在句中能否講通,而且要看與全段全篇是否協(xié)調,是否前后一致。如:
、莘蜃釉唬骸靶∽幼R之,苛政猛于虎。”(《禮記·苛政猛于虎》)
、薰绦χ^邁曰:“汝識之乎?”(蘇軾《石鐘山記》)
上兩句中的“識”字,一般來講有兩個義項,一讀shí,是“知道、懂得、認識”之義;二讀zhī,是“記憶、記妝之義。例⑤按上文是孔子過泰山側,聽到有婦人哭于墓前,一家三代被老虎吃掉,卻又不肯離開這“無苛政”之地,孔子便發(fā)出感嘆,且用命令語氣教育自己的學生應該記住這句話,故應讀zhī,理解為“記妝。例⑥是寫蘇軾月夜泛舟游石鐘山的切身體會,便高興地問兒子蘇邁:“你懂得嗎?”如果把這個“識”當“記妝講,便說不通,故只能讀shí,當作“懂得”去理解。
二、借助語法結構,看它充當什么句子成份,和什么詞語搭配,構成什么語法關系。如:
、吖耪咛煜律y,莫之能一。(《史記》)
、嗵蛹次粸榈郏]高廟。元年,號令一出呂后。(《史記》)
按句法結構,例⑦“莫之能一”用現(xiàn)代漢語語序排列是“莫能一之”;“一”前面有副詞和能愿動詞修飾,便說明“一”不是數(shù)詞而是代詞,“統(tǒng)一”的意思,“之”是它的賓語,否定句中代詞賓語要前置,這個“一”完全具備動詞特點,只能當“統(tǒng)一”講。例⑧“號令一出呂后”實際是“號令一出于呂后”,“出”是動詞,“一”在動詞前便是作為副詞修飾動詞“出”,是“完全、一概”之義,說明呂后專權,所有號令全部從呂后那里發(fā)出。
三、利用互文見義。所謂互文,是指兩個相同的語言結構中位置相應的詞。位置相應的詞往往是意思相近、相同或互為補充。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古人這一行文特點去確定詞義。如:
、崛ベ韧踔剩⒆迂曋。(《韓非子》)例⑨前后兩句互文,“去”與“息”位置相應,意思亦相同,“去”的意思為“拋棄”,那么“息”也是“拋棄、廢除”之義。再如:
①0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
例①0“將軍”、“壯士”互文,兩者互為補充。應理解為“將軍壯士百戰(zhàn)死,壯士將軍十年歸”,而絕不能理解成“將軍們身經(jīng)百戰(zhàn)都已死去,壯士們從軍十年凱旋歸來”。
四、要了解詞的歷史特點。詞義處于不斷的發(fā)展變化中,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往往具有不同的含義,不了解詞的歷史含義也會曲解文言文句之義。如“百姓”一詞,在周秦時是“貴族”的總稱,平民無姓氏,平民只能稱之為“黎民”,如果用平民百姓之義去理解“群黎百姓,遍為爾德”(《詩經(jīng)》)中的百姓,就不對了。再如“山西”、“山東”,秦漢時認崤山為界,春秋時的晉國則以太行山為界,宋元有認泰山為界的,這種復雜的情況,更要根據(jù)古文的寫作時代,敘述的對象細加辨析,準確擇義。
總之,多義詞義項的選擇對文言作品正確的理解,切不可等閑視之。
【文言文教學要注意多義詞義項的選擇參考】相關文章:
文言文教學要注意多義詞義項的選擇06-14
文言文多義詞義項的選擇06-14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項05-28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項例句05-29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項與例句05-27
文言文常用的實詞義項及例句05-27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項及例句精選05-27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項及例句05-19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項及例句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