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寫作手法賞析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然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開頭簡練的寫出:“環(huán)滁皆山也”,滁州四面都是山,沒一一點出是什么山,節(jié)省文筆。
2.沒直接道出“醉翁亭”,而是環(huán)滁皆山---西南諸峰---瑯琊山---釀泉---醉翁亭,最后定位醉翁亭。就像介紹一個人一樣,先交代你是**省**市**縣**鄉(xiāng)**村的,最后點出人名。這樣寫不僅起到逐層搜索,鎖定目標(biāo)的效果,而在不經(jīng)意間向讀者展現(xiàn)了滁州的美景。
3.全方位描寫景色:
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分層次對景色描寫。
早晨---日出而林霏開
晚上---云歸而巖穴瞑
春天---野芳發(fā)而幽香
夏天---佳木秀而繁蔭
秋天---風(fēng)霜高潔
冬天---水落而石出
在寫四季景色時,考慮空間的差別,給人以立體感覺。春天---地表面景色,夏天---地表以上景色,秋天---天空景色,冬天---地平線下景色,在讀者面前展現(xiàn)了廣闊的空間。這樣寫,顯得大自然更復(fù)雜、多變、廣闊、多姿、生動、繁盛,而起到詩畫合一的效果。
4.作者不僅寫自己樂,而寫賓客樂、從人樂,民樂,禽鳥樂,并把他們?nèi)诤显谝黄稹?/p>
5.語言精煉形象,如:“林壑優(yōu)美”、“蔚然深秀”、“歌于途”、“休于樹”、“呼”、“應(yīng)”、“傴僂提攜”等,使文章的品位更高。
6.全篇用了二十一個“也”、二十四個“而”,作為句中成分之間、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連接,形成本文特有的風(fēng)格和藝術(shù)效果。
7.文章不長,而涉及的人、物卻很多:山、峰、泉、亭、僧、酒、山水、日出、林霏、云歸、巖穴、野芳、佳木、風(fēng)、霜、水落、石出、溪、魚、山肴、野簌、絲竹、觥、籌、樹林、禽鳥。涉及的人:智仙、行者、負(fù)者、滁人、從人、賓客。讓讀者無孤獨、寂寞之感。
8.富有音樂感,雖不是詩、不是詞,其平仄變化、音樂旋律勝于詩詞,如: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與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 |—||——, ———|。全篇比比皆是。
【《醉翁亭記》寫作手法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蘇幕遮范仲淹寫作手法11-22
《鄉(xiāng)愁》的寫作手法11-29
離騷的藝術(shù)手法賞析06-17
簡析《背影》寫作手法07-03
短歌行藝術(shù)手法賞析09-22
李商隱無題詩賞析手法10-25
詩歌的寫作手法有哪些08-25
林清玄散文集寫作手法10-29
短歌行的寫作手法06-21
從軍行王昌齡寫作手法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