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寓言故事:晏子使楚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聽過一些寓言故事,那么大家知道哪些經(jīng)典的寓言故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晏子的寓言故事,分享給大家閱讀。
寓言故事:晏子使楚
晏子是齊國的重臣,一向以雄辯的口才、敏捷的思維而聞名。一次,齊王派晏子出使楚國。楚王很不友善,知道晏子將出使楚國,便想趁機羞辱齊國,于是,做好了對付晏子的準備。
楚王知道晏子個子矮小,便特意在城門旁開一小門,準備迎候晏子。
晏子到得城門口時,守門的侍衛(wèi)打開小門,請晏子從小門口進城,晏子心里清楚楚王的用意,便停在門口,對侍衛(wèi)說:
“請你請稟報楚王,問他這里是什么地方,如果我出使的是狗國,那我自然該從這個小門洞里進去,如果楚國不是狗國,那我還得從大門內(nèi)走進去!
侍衛(wèi)急傳話給內(nèi)宮,楚王一聽,無奈,只好讓晏子從大門進城。
晏子見過楚王之后,雙方就座。楚王看著矮小的晏子故作不解之狀,問道:
“齊國的人一定不多了?”
晏子反問道:
“何出此言?齊國俟國都便有成千上萬戶人家,齊國的街市里,熱鬧的時候要互相側(cè)著身子才能通過,人多得可謂:舉手蔽日,揮汗成雨。
楚王仰天大笑:
“既然如此,怎么會派你這樣的人來作使臣呢?”
晏子不動聲色地回答:
“君王有所不知,我們齊國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派遣使臣要依據(jù)出使國家的情況來定。對方的國君是明禮的,便派明禮之人為使臣;對方國家若是有才智的,便派有才智的人出使;在齊國實在找不出比我更蠢的人來,就只好派我來了!
楚王心里悶著一口氣,卻只好假裝無事的樣子,招呼晏子到廳堂,安排酒席款待晏子。
席間,兩位兵士押著一位犯人來見楚王,楚王問其人所犯何罪,兵士按設計好的話回答:
“這位齊國人是位劫匪!
楚王故意搖頭對晏子說:
“齊國人怎么喜歡做這樣的事?”
晏子也搖搖頭說:
“齊人在國內(nèi)從不做犯法之事,到了楚國便成了這個樣子,真是風氣不同啊!”
拓展閱讀:
故事簡介
《晏子使楚》是戰(zhàn)國末期佚名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愛國,機智勇敢,善于辭令,靈活善辯的外交才能與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諷刺了狂妄自大,傲慢無理,自作聰明的人。全文語言簡潔明了,層次分明,人物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且敘述客觀,情節(jié)一波三折節(jié)奏緊湊充實,作者將兩國交鋒時的緊張刺激娓娓敘來,并且通過語言描寫向讀者傳遞這種氣氛使讀者如有親身體驗之感,同時也能領略到晏子的風采。
文學賞析
此文記敘春秋時期齊國晏子出使楚國,不辱使命的故事。晏子何時使楚,史無記載。他歷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其后為齊相,使楚當在早年。此時,齊桓公去世已近百年,齊國稱霸的盛世已過,但作為大國,雄風猶存,在諸侯逐鹿中,仍處舉足輕重的地位。楚自從莊王一鳴驚人以后,迅速躍居五霸之列,國力日強,驕橫日甚。在楚強齊弱的態(tài)勢下,晏子代表齊國使楚,受到楚王的冷落、戲弄,是不足怪的。
楚王恃強凌弱,在晏子還未入城時,就蓄意侮辱;入城后,又全然不顧外交禮節(jié),接二連三地對晏子予以捉弄和嘲笑。此文用洗練的筆觸,生動傳神地描述了楚王對晏子的“辱”過程:一是戲弄他長得矮,不把他當人看,故意設狗洞讓他鉆;二是嘲笑晏子不配為使,譏笑齊國任人不當,顯得“無人”;三是誣蔑齊人為盜,進而指責“齊人善盜”。這些貶損與侮辱,當然不是沖著晏子個人而是矛頭指向他所代表的齊國,以圖在齊楚爭雄中,保持自己的威懾力量,穩(wěn)操外交上的勝券。倘若晏子僅從個人得失考慮,拒不入門,牙眼相對就是了。這樣,個人和齊國的尊嚴是維護了,但出使的任務也化為泡影。如何選擇一個兩全之策,既堅持原則,不受人侮,又策略靈活,實現(xiàn)兩國和好,不能不是堅持氣節(jié)與完成使命的雙重考驗。
面對楚王的挑釁,晏子臨陣不亂,談笑自若,巧施辯辭,應付裕如。文章對晏子三駁楚王的刻畫相當精彩,從中不難領略晏子這位政治家、外交家的機智靈活及論辯、反擊技巧。接過對方的邏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此其一也。楚王讓其從小門入,意在給他一個下馬威。晏子則毫不畏懼,據(jù)理反擊:“使狗國者,從狗門入”其暗含的一個邏輯三段論是:你讓我從狗門入,你就是狗國不費吹灰之力,即把擬狗之辱還給楚王。楚王譏笑晏子不堪使命,晏子則回答:“賢者使使賢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嬰最不肖故直使楚矣!苯舆^楚王話題,輕易地又將“不肖”之誣回敬給楚王。若細加體味,前后兩駁,也有些許不同。前者是義正詞嚴地指出對方邏輯之謬。凡講究禮儀的君子之邦,是不會讓外國使臣從狗門而入的讓人從狗門入國者,必為狗國。分明是罵了對方,又不讓對方難堪到無法容受的地步。緊接著又補了一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我出使的不是狗國而是楚國,故不應當從狗門入。一下子又巧妙地把楚國從“狗國”的尷尬地位上拉了回來,使對方既挨了罵,又無法還嘴,只落得個自知理虧、自討沒趣的下場。后一駁則是以退為進,反將一軍。你認為我“不肖”,我就自認“不肖”,正因為我“不肖”,才不得使賢主,只好派到你這“不肖”的楚國,見你這“不肖”之主來。羅列事實,指出對方論據(jù)的虛妄,此其二也。楚王譏刺齊人委派晏子,屬用人不當,顯得齊國“無人”。晏子則將本意上的“有無人才”之辯,巧妙地轉(zhuǎn)換為齊國“有無人”之辯,對以齊國首都臨淄的人口眾多,“張袂”可以“成陰”,“揮汗”可以“成雨”,行人“比肩繼踵”,何謂“無人”?楚王關于齊國“無人”之誣,一攻即破。取類引譬,指出對方論題的荒謬,此其三也。針對楚王誣齊人“善盜”,晏子引用化橘為枳的故事,說明橘生淮南為橘,生于淮北為枳,葉徒相似,味實不同,原因在于水土、地氣不同然后采用類比推理,指出齊人在齊不盜,入楚則盜,正是楚之水土地氣,即社會環(huán)境使然。
全文語言精煉,卻寫得生動傳神,文中所塑造的晏子形象,遇事不亂,臨大節(jié)而不辱,嫻于辭令,出妙語而制勝。其思維的敏捷,論辯的嚴密邏輯性以及作為政治家、外交家的氣量風度,均給讀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晏子形象在中國古代杰出人物的藝術(shù)畫廊中,也是獨具特點,閃爍著耀眼光華的晏子的爐火純青的外交藝術(shù)和高超絕妙的講話藝術(shù),豐富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庫,至今仍值得人們研究和借鑒。
古代寓言故事:飛蛾投火
一天夜里,林子和客人一起坐在院子里乘涼,天很黑,四周十分安靜,只有一只蠟燭在閃著亮,林子同客人一起談古論今,大家都對人生感嘆不已。
這時,一只蛾蟲撲打著粉紅的翅膀,繞著燭光飛來飛去,還發(fā)出細小的嘶嘶聲,林子用扇子驅(qū)趕飛蛾,它便飛走了。可是剛過一會兒,它又飛過來了,林子又用扇子趕走蛾蟲,它飛走不一會又飛回來,而且一個勁地朝蠟燭火不顧一切地撲過去,這樣趕走又飛來,趕走又飛來,反復七八次了。終于,蛾蟲的翅膀被燭火燎焦了,它再也飛不動了,落在地上,焦頭爛額,還在不甘心地掙扎著那已經(jīng)烤得殘破的翅膀,直到?jīng)]有了一絲氣息為止。
看了飛蛾的這般情景,林子感慨地對客人說:“你看這飛蛾撲火該多愚蠢啊!火本來是燒身的,可是它偏偏要不顧死活地去撲火,落得這般下場!”
客人也有同感地嘆道:“誰說不是呢?可是,人比飛蛾更甚啊!”
林子說:“是的,世上的聲色利欲,引得人們拼命去爭奪追逐,何止像這飛蛾撲火?那些循此道路而不懷疑、毀滅了身軀而不后悔的人,豈不是也像這蛾蟲一樣可悲可憐又落人譏笑嗎?”
人們追名逐利,正如飛蛾投火一般。飛蛾投火被人們笑其愚蠢;而那些追名逐利以至于身敗名裂的人,不是更加可笑嗎?
【寓言故事:晏子使楚】相關文章:
《晏子使楚》閱讀答案06-29
晏子使楚課文原文07-07
晏子使楚的課文翻譯06-20
《晏子使楚》閱讀答案04-16
晏子使楚課文的原文10-01
《晏子使楚》的課文原文09-13
《晏子使楚》閱讀訓練及答案06-29
晏子使楚閱讀附答案07-11
中國寓言故事:晏嬰兩度使楚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