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

        時間:2023-03-24 12:14:17 岳陽樓記 我要投稿

        《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精選10篇)

          《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全文。

          2.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3.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4.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重點難點

          1.重點:

          (1)朗讀和背誦全文。

          (2)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2.難點:

          (1)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2)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學法引導

          1.學習時,學生可在聽課文范讀錄音、看“岳陽樓勝景”(岳陽樓就在本市)的過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語言凝練、形象而富有音樂美的特點。

          2.對文章表現的深刻的思想內容的理解,可在教師的啟發(fā)點撥下完成。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查字典,讀準下列加點字的拼音。

          謫守(zhé) 朝暉夕陰(huī) 遷客騷人(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薄暮冥冥(míng)

          潛形(qián) 岸芷汀蘭(zhǐ tīng) 皓月(hào)

          心曠神怡(yí) 寵辱偕忘(xié) 浩浩湯湯(shāng)

          2.朗讀全文,做到基本成誦。

          3.查字典,對照注釋,試翻譯課文。

          二、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

          《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較深。曾提出十條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對罷政,于慶歷五年貶放鄧州,以后還做過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穎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謚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岳陽樓樓址在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臺。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張說在閱兵臺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人們登樓賦詩。

          2.解題。

          1046年,范仲淹的摯友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岳陽樓。當時,范仲淹亦被貶在鄧州做官。滕子京請范仲淹為重修岳陽樓寫記,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圖》。范仲淹依據此圖,憑著豐富的想象,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表達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激勵我們要以天下為己任,樹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寬闊的胸懷。

          三、正課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朗讀時應注意節(jié)奏。本文駢散結合。讀駢句,節(jié)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其余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相鄰的兩組駢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

          2.請學生翻譯第1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順利。和,和樂。

          百廢具興:具,同“俱”,全,都。

          增其舊制:制,規(guī)模。

          屬予作文以記之:屬,同“囑”,囑咐。

          3.請學生翻譯第2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浩浩湯湯:浩浩蕩蕩。

          橫無際涯:寬闊無邊。涯,邊。

          得無異乎:得無,表猜度,怎能不會?

          4.學生讀課文一、二段,背誦。

          四、作業(yè)

          朗讀課文。完成課后練習二。

          第二課時

          一、預習

          背誦課文。

          二、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了解文章大意。

          三、正課

          1.請學生翻譯第3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話的開頭,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樣子。

          連月不開:開,放晴。

          濁浪排空:排空,沖向天空。

          日星隱耀:隱耀,隱沒了光輝。

          山岳潛形:潛形,隱藏了形跡。

          薄暮冥冥:薄,迫近。冥冥,天色昏暗。

          去國懷鄉(xiāng):去國,離開國都。

          憂讒畏譏:讒,讒言,誹謗性話語。譏,譏笑,譏諷,挖苦。

          滿目蕭然:蕭然,蕭條冷落的景象。

          感極而悲者矣:感,感慨。

          2.請學生翻譯第4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波瀾不驚:驚,這里有“起”“動”的意思。

          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色。

          而或長煙一空:而或,有時。長煙,大片煙霧。一空,完全消散。一,全。

          3.請學生翻譯第5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是進亦憂,退亦憂:是,這樣。進,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誰與歸:沒有這種人,我同誰在一道呢?微,無、沒有。

          4.再次朗讀這篇文章。

          四、小結

          1. 一詞多義。

          國防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有時 而或長煙一空

          國 國家 國恒亡 或

          國都 則有去國懷鄉(xiāng) 或許 或異二者之為

          處在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通過 初極狹,才通人

          居 居住 面山而居 通 順利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停了 居十日 通曉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開朗 則有心曠神怡

          曠

          寬廣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2.古今異義。

          古義:規(guī)律 增其舊制 古義:詳盡 前人之述備矣

          制 備

          今義:制度 今義:準備

          古義:日光 至若春和景明 古義:曾經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景 嘗

          今義:景物 今義:品嘗

          古義:沒有 微斯人,吾誰與歸

          微

          今義:微小

          3.通假字。

          具,同“俱”,全,都 百廢具興

          屬,同“囑”,囑咐 屬予作文以記之

          4.虛詞。

          來 屬予作文以記之 代詞:他,他們 其必曰

          以 因 不以物喜 其 語氣詞 其喜洋洋者矣

          憑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代詞:他的 必先苦其心志

          用來 所以動心忍性

          五、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三。背誦課文。

          第三課時

          一、預習

          1.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2.背誦全文。

          二、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已疏通文意,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深入研究課文。

          三、正課

          1.朗讀課文。

          2.背誦前要理解文章層次結構,這樣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內容,快速背誦。下面請同學們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討論并歸納: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段):記敘了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及作記的緣由,由此發(fā)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體。寫“遷客騷人”或悲或喜的“覽物之情”。

          第1層(2段):寫洞庭湖雄偉壯麗的景象并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問。

          第2層(3、4段):用兩個排比段分別寫出“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鮮明對比。

          第三部分(5段):抒發(fā)作者的闊大胸襟和政治抱負。這是全文的核心。

          3.提問:寫文章,往往以一兩個警句(關鍵性詞句)振起全篇,第1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這背景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討論并歸納:在“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的基礎上“重修岳陽樓”,這說明滕子京在謫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條。由此可見作者欣賞他的闊大胸襟,與一般的“遷客”不同。

          4.提問:第2段寫洞庭湖的全景,用“銜遠山,吞長江”,如果把“銜”改為“連”,把“吞”改為“接”好不好?為什么?

          討論并歸納:洞庭湖是無生命之物,用“銜”“吞”則使人產生有生命之感,把“遠山”“長江”跟洞庭湖的關系寫得活靈活現,成了一幅氣勢磅礴的動人畫面。如果用“連”“接”來替換,只是客觀地說明三者的相對位置,畫面是靜止的,效果沒有這樣好。

          5.提問:從岳陽樓上看到的雄偉景象有哪些?

          討論并歸納:

          (1) 氣勢非凡:銜遠山,吞長江。

          (2) 寬闊無邊: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3) 湖光山色: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6.提問:作者沒有停留在寫景上,而用“然則”從岳陽樓的地理形勢,轉入寫什么?

          討論并歸納: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7.朗讀第3段,提問: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

          討論并歸納:極力渲染“悲”的氣氛。因己而悲。

          8.朗讀第4段,提問: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

          討論并歸納:極力渲染“喜”的氣氛,因物而喜。

          9.提問:作者用哪些話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和“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喜”。這樣寫是為了將這類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引出下文,由寫情自然轉入議論,突出全文的主旨。

          10.提問:“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提問:“古仁人”的憂樂觀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先講“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講“樂”,“后天下之樂而樂”。

          12.提問:“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討論并歸納: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對滕子京的慰勉和規(guī)箴之意。

          13.提問: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

          討論并歸納:我國古代早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边@里說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來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發(fā)展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并以此作為對待任途進退的原則,表現他曠達的胸襟和偉大的抱負。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著借鑒和教育的意義。

          14.提問: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樣推出這個警句的?

          討論并歸納: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設問方式逐層推進,最后才點出警句。先用比較方式設問,以“不以物喜……則憂其君”闡明“古仁人之心”的內涵,顯示了“古仁人”的闊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進亦憂,退亦憂”的論斷,突出一個“憂”字,自然引出第二個設問“何時而樂”,使文章又推進一層。設問后而警句出現,給人印象極深。

          四、小結

          本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fā)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并以此規(guī)箴友人。文章先由敘事入手從重修岳陽樓的背景,說到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最后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議論,說明作者意圖。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議論自然結合起來,句式上駢散交錯,節(jié)奏不斷變化,讀起來聲調鏗鏘,使人產生審美的感受。

          五、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一、四題。

          《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掌握一些文言詞、句的意思。

          2. 結合全文內容提煉出全文的中心,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 樂而樂”的思想,并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

          3. 自主判斷本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并通過小組合作分析它們之間的聯系。

          4.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品味本文對仗工整、音律協和的語言。

          5. 通過“妙點”賞析,品味本文寫景之“妙”和材料處理的精當。

          教材分析:

          重點難點:

          1. 分析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并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2. 品味語言的音律協和之美。

          3. 通過“妙點”賞析,理解本文寫景之“妙”和材料處理的精當。

          本文是范仲淹的傳世名篇。它是一篇文言形式的散文,先敘事后寫景,由景入情,

          因情而生發(fā)議論,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蓄勢,表達了作者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襟,這是本文立意的深邃和人生境界的高遠之處,理當成為重點。文章句式長短錯落有致,大量使用駢句,語言凝練,形象而富有音樂美;寫景方法精妙奇絕。這是本文語言和寫法別具一格之處,也列為重點。

          本文被安排在蘇教版語文9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五篇。從編排的角度和疏通意思的要

          求看,這樣安排既是對已學過的寫景散文(如《與朱元思書》《小石潭記》《三峽》)的小結,又是對即將要學習的《醉翁亭記》的引領,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它又具有獨特的個性魅力,這是它膾炙人口的原因之一,因而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能突出本文的個性特點。

          教學設想:

          努力構架立體式的課堂。從對文本的解讀上,著眼于全篇,按音讀、譯讀、理讀、

          析讀、有感情地朗讀、誦讀的順序展開,從不同的層面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為深入分析文章的“妙點”作鋪墊,并在讀、析、寫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從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著面向全體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收獲,又體現教師主導作用的原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從課堂教學流程的設計上,采用冰糖葫蘆式,力求做到板塊之間的連接自然。這樣,力求做到既夯實基礎,又突出重點、訓練能力;既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又引導學生領略文章的美,并在學生自主活動、生與生合作、師生互動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使課堂內容飽滿,節(jié)奏和諧,充滿生命的靈動。因為,一方面,9年級學生已掌握了一定文言知識和學習文言文的技巧,而且也有一定的朗讀能力;另一方面,新課標寫道:“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流程:

          一、 導入新課:

          有這樣一位了不起的人。他兩歲喪父,家貧無依。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向,常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做官以后,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致于遭讒言被貶官后,不僅自己心憂天下,還在他的傳世名篇中勸勉好友藤子京也這樣。他是?這篇文章是?

          二、小組合作交流(5分鐘)

          在課前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小組交流導學案中的內容

          1.由組長負責,先校對、補充,再交流各自疑惑并整理出本組的疑難,寫在黑板上。

          2.點評本組小短文的亮點和需要改進之處,推薦本組的優(yōu)秀短文準備集體展示。

          字形:〖百廢具興(俱) 橫無際涯(崖) 朝暉夕陰(輝) 憂讒畏譏(饞饑) 靜影沉璧(壁) 寵辱偕忘(龐)

         。ǘ┳g讀。再讀文章,結合注釋,翻譯句子,獨立完成下面問題,交流時訂正。

          1. 用紅色筆在文中畫出自己翻譯時有困難的詞句。

          2. 找出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通假字并解釋。

         。ò購U具興:“具”同“俱”,全,都。 屬予作文以記之:“屬”同“囑”,叮囑。)

          三、精講點撥。 (5分鐘)

          1.集體交流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中未能解決的詞句意思。

          2.各小組派代表朗讀本組優(yōu)秀短文,老師評分。

          四、組內研讀 (6分鐘)

          1.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式整齊的句子或段落,按DCBA的順序在組內朗讀,在讀中初步感受本文語言節(jié)奏和諧的音律美。

          2.發(fā)揮集體的智慧,通過自評和他評,揣摩如何控制朗讀時的語氣、語速、語調才能達到有感情朗讀的效果。

          (§3:語氣凝重、語速緩慢、語調低沉, §4:語氣輕松、語速輕快、語調激昂)

          3.再次按DCBA的順序在組內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感受語言的音律美。

          五、小組品讀。(6分鐘左右)

          展示交流:前四個獲得展示機會的小組展示自己的朗讀,老師點評并判分。

          六、課堂小結。(3分鐘)

          各人小結本課的收獲和有待改進之處,寫在導學案上,然后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七、鞏固練習:組長負責抽查自學中錯誤率高的內容。(5分鐘)

          八、布置作業(yè)

          1.復習導學案,組長負責抽查10個詞語解釋和5條句子翻譯。(其它組負責檢查的人在下節(jié)語文課前向老師匯報被檢查組的完成情況)

          2.完成第二課時的導學案。

          《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 篇3

          【導入新課】

          文言總結(作業(yè))

          【新課探究】

          一、通假字

          ⑴百廢具興("具"通"俱",全,都。)

         、茖儆枳魑囊杂浿"屬"通"囑",囑咐,囑托。)

          二、掌握課文注釋的詞語。(補充注釋如下)

          遷客,謫遷的,指降職遠調的人。

          騷人:詩人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樣子

          薄暮冥冥:薄,迫近。

          去國懷鄉(xiāng):去,離開

          沙鷗翔集: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頓。集,棲止,鳥停息在樹上。

          錦鱗游泳:錦鱗,指美麗的魚兒。

          連月不開 開:放晴

          三、詞類活用:

         、艖c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名詞作動詞,"做……太守"。)

         、葡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先":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前"。"后":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后"。)

          四、一詞多義

          和: 政通人和(和樂)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通: 政通人和(順利) 北通巫峽(通向)初極狹,才通人(通過)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曉)

          觀: 予觀夫巴陵勝狀(看)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色)

          空: 濁浪排空(天空) 長煙一空(消散)

          一: 一碧萬頃(一片) 長煙一空(全)

          極: 南極瀟湘(盡,直通) 感極而悲者矣(極點) 此樂何極(窮盡)

          或: 而或長煙一空(有時) 或異二者之為(或許,也許)

          國: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國防) 國恒亡(國家) 則有去國懷鄉(xiāng)(國都、朝廷)

          居: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在)面山而居(居住)居十日(停了)

          曠: 則有心曠神怡 (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寬廣)

          以: 屬予作文以記之(來) 不以物喜(因;因為)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憑)所以動心忍性(用來)

          其: 其必曰 (代詞:他,他們)其喜洋洋者矣(語氣詞) 必先苦其心志(代詞:他的)

          五、古今異義

          1、氣象萬千(氣象 古義:景象。今義:大氣的狀態(tài)和現象。)

          2、微斯人(微 古義:沒有。今義:微小、細小。)

          3、增其舊制(制 古義:規(guī)律 今義:制度)

          4、前人之述備矣(備 古義:詳盡 今義:準備)

          5、至若春和景明(景 古義:日光 今義:景物)

          6、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嘗 古義:曾經 今義:品嘗 )

          7、越明年(明年 古義:第二年 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六、句式

         、陪曔h山,吞長江……(省略句)

          ⑵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狀語后置)

         、沁w客騷人,多會于此。(狀語后置)

         、染訌R堂之高……,處江湖之遠……。(定語后置)

         、晌嵴l與歸?(賓語前置)

          七、 成語:

         、艢庀笕f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菩臅缟疋那槭鏁,精神愉快。

         、钦ㄈ撕汀马槙,人民和樂。形容國泰民安。

          八、名句積累

          1、點明主旨,抒發(fā)作者遠大政治抱負的句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表現古仁人于天下為己任的句子: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3、表現遷客騷人因物而喜的兩個四字句: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4、表現遷客騷人因物而悲的兩個四字句: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5、與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境界相似的句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6、古仁人和作者的曠達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父親叮囑剛創(chuàng)業(yè)的兒子,今后無論事業(yè)成敗,都應擁有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與良好心態(tài),不因外部環(huán)境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高興或憂傷。

          8、《岳陽樓記》中"是進亦憂,退亦憂"一句,"進亦憂"指的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退亦憂"指的是:"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9、滕子京的政績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10、前人之述備矣照應前文哪一句?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11、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12、從空間上形容湖面廣闊浩渺的句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13、從時間上表現洞庭湖景色千變萬化的句子: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14、總寫洞庭湖氣勢之大,景色變化之多的句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15、借鳥歡魚躍描繪清明之景的句子: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小結】

          一、寫作特色:

          1、繁簡得宜,層層蓄勢。

          2、敘事、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3、駢散結合,詞語富有生命力。

          二、文章主旨:

          本文通過對岳陽樓周圍景物的描寫,以及對"遷客騷人""覽物之情"的分析,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志向,也表示了對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規(guī)箴之意。

          《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岳陽樓記》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范仲淹繼承了孟子“樂以天下,樂以天下”的民本思想,又將其發(fā)展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并以此作為對待仕途進退的原則,在當時乃至今天都有其深遠的影響。范仲淹在表現這種抱負時,沒有空發(fā)議論,而是在敘事、描寫的基礎上借題發(fā)揮,將敘事、描寫、議論和抒情自然結合在一起,由此形成這樣一個基本構思:由敘事入手說到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一喜一悲的情懷,最后將這種情懷和“古人仁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議論,說明作記的意圖?梢哉f《岳陽樓記》是層層鋪墊、卒章見志的典范。

          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1052)

          北宋中葉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字希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官到參知政事(副宰相)。

          范仲淹青少年時期,在日食兩餐冷粥的困境中堅持刻苦攻讀,甚至五年未嘗解衣就枕,這番艱苦生活的磨煉,使他后來始終能以清廉律已,關心人民疾苦,不忘“憂天下”的初志。中年做官后,接連上書議論國事,譏切時弊。后得罪宰相呂夷簡,貶饒州?刀ㄔ(1040),邊事緊急,召為龍圖閣直學士,任陜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由于號令嚴明,訓練有方,又能團結當地羌人,戍邊數年,名重一時,羌人尊呼為“龍圖老子”,西夏稱為“小范老子”,贊其腹中有數萬甲兵。慶歷三年(1043),呂夷簡罷相,范仲淹參知政事。曾提出十條建議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頓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蔭官,引起腐朽官僚勢力的不滿,攻擊他引用朋黨,迫使離朝,“慶歷新政”即此結束。后于赴穎州途中病死。

          寫作背景

          岳陽樓始建于唐朝,到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其間又幾經擴建,規(guī)模宏闊,氣勢壯觀,而且它又地處“銜遠山,吞長江”的洞庭湖濱。

          范仲淹受友之拜托,為岳陽樓作記,我們知道,范仲淹少時有大志,雖吃粥度日,仍苦讀不倦,慨然“以天下為己任”。舉進士后,曾帶兵邊塞,屢建大功,西夏稱他“胸中有數萬甲兵”,相戒不敢犯邊。在朝廷中,他積極主張改革朝政,為當時著名的政治家。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因提倡改革被貶知鄧州。他的朋友滕子京,也是一個銳意革新的有才能的人物,被人誣告“前在汪州費公錢十六萬貫”(《宋史》卷三百三),于慶歷四年(1044)春天,降官知岳州。作為一個封建文人,遭到貶謫,不能不產生“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的憤懣、頹喪情緒。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曾說:“放臣逐客,一旦棄置遠外,其憂悲惟悼之嘆,發(fā)于詩作,持為酸楚。滕子京守巴陵,修岳陽樓,或贊其落成,答以落甚成,只待憑欄大懶數場!”等樓修好后,他要痛哭幾場哪!范仲淹深知這位平素“尚氣,倜儻自任”(《宋史》卷三百三)的朋友的思想和性格,因此,擔心他鬧出事來,經常想勸慰他,卻一直無此機會,F在,滕子京知岳州,兩年時間,政績卓著,“乃重修岳陽樓”,便馳書前往鄧州請范代筆,屬文以記勝。這樣一來,范仲淹受朋友委托為岳陽樓作記,就成了規(guī)箴知己的絕好機會,同時,自己也在遭貶中,亦有抒發(fā)自己理想之必要。于是范仲淹便把這篇文章的主題定為抒發(fā)自己的胸襟懷抱,達到規(guī)勸朋友的目的。

          第一課時

          學習要求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檢查預習。

          注音

          滕謫屬銜湯暉述瀟騷霪霏耀

          檣楫摧冥讒蕭瀾芷汀偕嗟噫

          3課文朗讀

          要求(1)讀得流利,讀音正確。

          (2)讀出句中停頓和語調。

          (3)讀出文章中所表達的作者的情感志趣。

         。ń處熃M織學生自讀后巡視,解答學生隨時提出的問題)

          誦讀交流:比一比,看誰說的準。組織學生采用個人、小組、或男女生對抗等形式,反復誦讀,在誦讀中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

          4作業(yè):完成《練習冊》第156頁

          第二課時

          學習要求

          理解詞義,翻譯課文

          教學過程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解釋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翻譯課文

          方法:組織學生結合頁下注釋疏通文義,理解課文內容。用現代漢語復述內容或者請學生一人問、一人譯,或者一人讀,一人譯的形式。

          (附名句)1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屬予作文以記之。

          3前人之述備矣。

          4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5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6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

          7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8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3、在翻譯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課后學習:鞏固課文翻譯。完成《練習冊》課堂練習部分。

          第三課時

          學習要求

          梳理課文思路,把握結構,通過誦讀體會語言之美和作者的情懷。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2、梳理思路

          方法:組織學生合作討論,梳理文章結構思路,小組派代表發(fā)言。(提示:全文可以分成三大部分)

          3、精讀品析

         。1)“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有哪些異處呢?造成這些異處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認為怎樣才能做到“覽物之情”無異呢?

         。2)作者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為何“喜”,為何“悲”作者這種悲喜觀是怎樣提出的?

          (3)聯系現實,談談作者的憂樂觀在今天還有什么現實意義嗎?

          (4)根據你的積累,你能說出幾個符合作者悲喜觀的古仁人嗎?

          4、課后學習完成《練習冊》P159課后測評

          《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疏通文句,并嘗試背誦課文。

          2、識記文言一些文言實詞、虛詞。

          3、能找出過渡性的詞句,體會課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特點。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

          2、體會課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多媒體出示詞句練習。

          a.解釋詞義:

         。1)乃重修岳陽樓

         。2)屬予作文以記之

         。3)予觀夫巴陵勝狀

          (4)此則后陽樓之大觀也

         。5)前人之述備矣

         。6)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7)若夫霪雨霏霏

          (8)薄暮冥冥

         。9)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

         。10)至若春和景明

          (11)而或長煙一空

         。12)寵辱偕忘

          (13)或異二者之為

         。14)是進亦憂,退亦憂

          b.翻譯:

         。1)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微斯人,吾誰與歸?

         。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二、精心導入

          1、以賞析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導入課文。

          2、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三、解難答疑

          1、學生集體朗讀課文。

          2、請學生說說預習感受。

          3、學生質疑,小組討論后,教師點撥明確。

          4、學生自由朗讀剛才自己有疑難的語句,進一步疏通句意。

          四、研讀分析

          本文做到了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的高度融合,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請同學們找出對應的語段或語句。

          2、第一節(jié)的“謫守”與第二節(jié)的哪個詞對應?他們被“謫”后的心情會怎樣?

          [明確]“謫守”與“遷客”對應。

          3、第二節(jié)中有一個過渡句,自然地引出下文對“遷客”之“情”的描寫,請找出來,讀一讀。

          [明確]過渡句:“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4、“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有“異”,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為什么會有不同呢?

          [明確]“物”“異”而“情”“異”:陰冷險惡——悲;春光明媚——喜。

          5、“古仁人”的“覽物之情”又怎樣呢?他們是怎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呢?那么,他們以什么為“喜”,又以什么為“憂”呢?

          [明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為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們以“天下”為“憂”,以“天下”為“樂”。

          6、作者把“遷客騷人”與“古仁人”作比,其用意是什么?

          [明確]既是自勉,更是勸慰友人。

          7、另外,本文能做到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的高度融合,還得益于幾個關鍵性詞語的恰當地配合使用,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明確]“觀夫——然則——若夫——則有……者矣——至若——則有……者矣——嗟夫——然則——噫”這些標志性詞語的運用,使文章敘事、寫景、抒情、議論一氣呵成,渾然一體。

          教師小結:全文先以敘事帶出寫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議,點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議的高度融合。

          板書(多媒體顯示)

          遷客騷人謫古仁人

          以“陰”悲,以“晴”喜“覽物之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淳笆闱椋ㄓ汕槿胱h)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學生自由朗讀一遍課文,進一步體會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特點。

          五、嘗試背誦全文

          1、教師指導背誦:

          a.全文結構:敘事——寫景——即景生情——議論抒懷

          b.抓住關鍵詞句:

          謫守——觀夫——然則——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則有……者矣——至若——則有……者矣——嗟夫——然則——噫

          2、學生嘗試背誦

          六、教師小結:

          同學們,《岳陽樓記》這篇文章,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賞析,去探究,比如還有文中的對偶句,凝練優(yōu)美的四字句等等,千古流傳,膾炙人口,常讀常新。閱讀這樣的文章,會曠達我們的心胸,照亮我們的靈魂。

          七、布置作業(yè):

          1、熟練地背誦全文。

          2、仿照課文3、4兩段,寫一段100字左右的即景抒情的文章(可以嘗試用文言文創(chuàng)作)。

          《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全文。

          2.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3.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4.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重點難點

          1.重點:

         。1)朗讀和背誦全文。

         。2)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2.難點:

         。1)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2)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一、導入

          以一篇時文作為課文教學的導言,《岳陽樓記》教案。教師先請一位同學朗誦這篇文章。文章點明了《岳陽樓記》的三大優(yōu)點:寫景好、政論好、人生觀好。教師順此帶領學生進入課文。

          二、讀講

          把課文立意新(政論好、人生觀好)與語言美(寫景好)作為重點。采用反復朗誦課文并當堂背誦的方法,在不斷吟誦中深化對重點問題的理解。

          第一節(jié):了解寫作的時代背景及原因。

          第二節(jié):欣賞洞庭湖全景。體會轉折句的作用。

          第三節(jié)、第四節(jié):把握景與情的關系,落實對字詞、表現手法的理解。

          第五節(jié):理解全文的主旨。

          以上教學過程中,朗讀形式多樣,背誦則結合講析逐步進行;以讀為主,讀讀講講。

          三、辨異

          羅列一些意見不一的.解釋性內容,讓學生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去判斷,去決定取舍。 如“而或長煙一空”有兩種解釋:

         、俅笃臒熿F完全消散;

         、;霧氣充滿天空。 要求學生對比著結合課文分析。

          四、歸納

          著重從語言方面去探究,分別從詞語、句式、修辭、節(jié)奏等方面去概括、歸納:

          1.詞語——爐火純青,如“銜遠山,吞長江”。

          2.句子——精練形象,如四字句式中,有成語、對偶句、排比句等。

          3.修辭——巧妙運用,如對偶,對比、排比、借代等。

          4.節(jié)奏——抑揚頓挫,具有音樂美。

          五、補析

          教師還強調了文章開頭及結尾容易被忽略的地方。開頭似乎平淡,其實包含了作者對滕子京的贊頌,對當時政治的不滿,結尾既是對古仁人的愛慕稱贊,又是作者政治理想的表白,也是對朋友的勸勉,情在意中,意在言外。

          《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

          2、有感情地誦讀

          3、掌握重點文言詞語意義及用法

          教學重、難點:

          同目標2、3

          教學用品:

          錄音機

          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生共研內容

          教學法指導

          修正欄

          導入:

          合作探究

          同學們,這里有一副對聯: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你們能知道:它涉及的是哪篇文章,哪一個人嗎?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出:身貧寒,為官以后始終嚴于律己,以人民疾苦為念,并以所得俸祿在家鄉(xiāng)置“義田”千畝,救濟族中貧寒的人,死后無余財;在朝廷則敢于直言進諫,被歐陽修譽為“立朝有本末”,雖屢遭貶謫,而全不在意。俗話說,“文如其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陽樓記》,看看他是怎樣通過自己的文章來真切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又表達了怎樣的思想。

         。ㄒ唬┱b讀課文

          1自主朗讀

          學生自由讀課文,正音,整體感知課文。

          2指名朗讀

          3分組活動

          【投影】①謫(zhé)屬(同“囑”)(zhǔ)浩浩湯湯(shāng)

          若夫(f0)憂讒畏譏(chán)偕(×īé)

          【投影】②銜/遠山,吞/長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4聽錄音,可以輕聲跟讀。

          5再次自由讀,讀通課文。

          6.展示交流

          指名學生朗讀,學生自由點評。

          【討論】朗讀每一小節(jié)應帶著怎樣不同的感情?‘為什么?

         。合作交流,解談探究,學習一、二節(jié)

          1.自學尋疑。

          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書下注釋和工具書閱讀前兩節(jié)。口述文章大意,疑難處作出標記。

          2.互助答問

          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疑問,回答力求簡潔有個性。

          3.積累突破

          指導學生積累重點字詞,對照投影內容自我檢測。

          【投影】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并理解句意。

         、僬ㄈ撕停購U具興

          ②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歲賦其二

          更若役,復若賦

         、塾栌^夫巴陵勝狀

         、苡[物之情,得無異乎?

          4.引導分析

          討論這兩節(jié)在文中的作用。

          《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的實詞,了解文中“以”、“則”等虛詞和“然則”、“得無”的用法。

          2.理解本文寫景抒情、對比出旨的特點。

          3.領會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二、難點、重點分析

          《岳陽樓記》難句解析:

         、僭矫髂辏

         、谡

         、廴撕,百廢具興。

          分析:

          (1)這句的基本結構是時間修飾復句。正句部分又是并列復句。

          (2)“越明年”歷來有兩種解釋:

          一、“越”作“逾”講,作“渡過”講,這是《說文》的本義;《廣雅·釋估》也說“越,渡也!

          二、“越”作“及”講,這是王引之《經傳釋詞》的說法。王引之說,“越,猶‘及’也,《書·召浩》:‘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氏舉了《尚書》兩個例子,《尚書》“越六日乙未”這種類型的結構共十二個,都作“到”、“及”講?雌饋韮煞N說法似乎都能言之成理。但是根據《岳州府志》“職方考”的《宗諒求記》,的“去秋以得罪守茲郡”和“明年春……增其舊制”等材料來看,膛子京確實是從慶歷六年開始修岳陽樓的,應當以第一種說法為妥。

          譯文:“過了明年,政事順利,上下和睦,一切廢棄了的事兒都興辦起來啦!

          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分析:“得無……乎?”有人認為有三種解釋:一、用反問語氣強調肯定謂語所表達的意思;二、相當于“大概”,也是肯定謂語;三、向否定事實方向推測,相當于“該不會……吧”。第一說似嫌煩瑣,而且“得無”是兩個詞,不是一個詞。異,不同。無,沒有。得,能夠。乎,嗎,在是非問句后面的語氣助詞。能夠沒有不同嗎?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亦即三重否定,這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一個強有力的發(fā)問,即“能同乎?”下文“霪雨霏霏……感極而悲”是一種心情;“春和景明……其喜洋洋”是又一種心情,具體地說明了“不能同也”。又,“日飲食得無衰乎?”(《觸菩說趙太后》)等于“平時飲食能夠不衰退嗎?”“妾得無隨坐乎?”(《史記·廉頗商相如列傳》)等于:“我能夠不株連受罪嗎?”跟“得無”相同的是“得不”、“得非”、“得毋”、“能不”、“能無”、“能勿”。袁仁林《虛字說》:“俱反問辭,見其不能也!痹倏匆韵峦茢啵寒(不同)——無異(同)——得無異乎(得同乎)——不相同也!安幌嗤病笔菢闼氐闹标悾暗脽o異乎?”是委婉的發(fā)問,具有精湛的修辭技巧。

          3.至若

         、俅汉

         、诰懊鳎

         、鄄懖惑@……

          分析:《課文》沒有給“至若”作注歷代散文選的注釋是:“至若春和景明——像那風和日麗的春天。若,像!卑矗哼@里把“至”跟“若”分拆為兩個詞,而且把“若”解釋為“像”,恐屬未當!爸寥簟笔菃渭兊倪B詞,詞根是“至”,“若”則是一個詞綴,沒有意思。古人用“至”等于“至若”的如:“今也玩好變之,外物引之。引之而往,故曰拔。至圣人不然……”(《韓非子·解老篇》)“至若”又等于“至如”、“至于”,例如:“雖為俠,而逢巡有退讓君子之風。至若北道姚氏……南陽趙調之徒,此盜蹌居民間者耳。”(《史記·游俠列傳》)“元,凱既登,巢,許獲逸。至于今日,所謂道之云亡,邦國珍瘁!(《晉書·賀循傳》)“如”和“于”跟“若”一樣,也只能是詞綴。(請參閱《現代漢語虛詞的構成方式》,見《語文知識》1957年第6期。)論述某種情況或某件事情的時候,把話題轉到跟論述有關的其他方面去而又略帶假設因素的,就用“至”、“至若”、“至如”“至于”。本句上文說的是“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這里講到另一種境界,就用“至若”來連接。

          譯文:“至若到了春氣暖和,陽光明媚的時候,波瀾不起……”

          4.①沙鷗翔集,

          ②錦鱗游泳。

          分析:(1)這是一個對偶句!板\鱗”特指美麗的魚。

          (2)“翔”跟“集”是一對反義詞,“游”跟“泳”也有反義因素!坝巍钡谋咀质恰皬d,《說文》:“浮行水上也!薄坝尽,《說文》:“潛行水中也!

          譯文:“沙鷗或者齊飛,或者群集,魚兒有時浮出,有時潛入!

          5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壁……

          分析:(1)“而或”其實是兩個詞,“而”表順接;“或”作“有時”講,相同的用法如:“仆常痛詩道崩壞,忽忽憤發(fā),或食餟脯……”(白居易《與元九書》)

          (2)“一空”、“千里”都是數量詞組作謂語,“長煙”、“皚月”都是偏正詞組作主語,“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是一個工整的對偶句。

          (3)“浮光躍金,靜影沉壁”,也是對偶句,各又隱含著一個比喻,就是“浮光如躍金,靜影似沉壁”,“躍”,不只是“閃動”,更有躍出水面的意思。一陣風吹來,微波涌起,峰尖在日光照耀下像是跳蕩著的黃金。上句寫水上之景,下句寫水下之影;蛘f“浮光躍金”,從意思、從工整的對偶上看,應當接“沉影靜壁”,“靜影沉壁”實在是錯綜形式。

          譯文:“有時彌漫的炊煙完全消散,皎潔的月色籠罩千里。浮動的月光,把微波變成跳躍的黃金,靜溢的影子,如同沉浸的白玉!比绻恰俺劣办o壁”,譯文或可也是對偶句。

          6①居廟堂之高

         、趧t憂其民。

          分析:

          (l)假設復句。主語“古仁人”都因承前省。

          (2)“廟堂”,一般的解釋是,“廟”,宗廟;“堂”,殿堂;“廟堂”指“朝廷”。有人認為“唐宋時期的‘廟堂’決非‘朝廷’的意思”,“是指宰相副宰相議事的地方,因此用來作宰相、副相的代稱,既可以代其位,又可以代其人!(《中國語文》1983年第1期第60頁)。我看“居廟堂之高”可以說成“處在宰相或副相這樣的高位”;但也不一定,“古仁人”的官職低于“宰相”或“副相”的也可以說是“居廟堂之高”。又如“廟堂之議,非草茅所當言也!(《漢書·梅福傳》)這“廟堂”是指高官乃至皇帝,不一定只是“宰相”或“副相”。至于“居廟堂之高”,完全可以解成“處在朝廷的高位”,包括做皇帝在內。

          譯文:“處在朝廷的高位,就關懷他的百姓!

          7①“先天下之憂而憂,

         、诤筇煜轮畼范鴺贰焙

          分析:“先”、“后”都是形容詞。拙著《文言難句例解》卷一的第134頁說“先”、“后”的后面省去了介詞“于”。又如:“先吳壽夢之鼎!(《左傳·襄公十九年》)“先”的后面也省略了“于”,這句意思是“在吳王壽夢所鑄用的鼎前面”,F在說,“先”、“后”是形容詞增加在動用法,“先天下之憂”、“后天下之樂”,就是“在天下之憂先”、“在天下之樂后”。又如“窈窕艷城郭”(《孔雀東南飛》),“艷”也是形容詞增加在動用法!岸,可以譯成“就”,后一個“而”用來表示遲,可以譯成“才”。兩個分句都是連動式,前一個謂語是方式,后一個謂語是行動,方式跟行動之間用“而”字來連接,是用“而”字來劃分界限。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是“先天下之憂而后己憂”,陷于隨意增字解句,這并不足取。

          譯文:“在天下人憂愁的前面憂愁,在天下人快樂的后面快樂。”

          8.①微斯人,

         、谖嵴l與歸?

          分析:《文言文的語言分析》(張拱貴、黃岳洲著)說“誰與歸”就是“與誰歸”,把“與”看成介詞,這是根據一般的通常解釋。這里“與”跟“歸”都是動詞,作“結交”或“稱許”講,《廣雅·釋估》:“與,許也!薄墩撜Z·微子》:“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與”跟“歸”兩個及物動詞同時管一個前置的賓語“誰”。這樣,“吾誰與歸”就得譯成“我稱許誰,歸宿到誰(的寓居)的地方去呢?”“與”的相同用法又例如:“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戰(zhàn)國策·齊策》)但是,語言是發(fā)展的,詞性也在發(fā)展,“與”的產生介詞的用法至少是在西漢,《史記·淮陰侯列傳》:“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第二個“與”是介詞,《岳陽樓記》是宋人作品,把“與”解成介詞應該是可取的。又《文選》張華《雜詩》之二:“佳人不在茲,取此欲誰與?”“與”也是動詞,作“給與”講。

          三、教學過程 設計。

          (一)作者介紹,解題。

          同學們預習了《岳陽樓記》(板書),這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古代散文,作者是范仲淹(板書)。范仲淹,字希文,北宋中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幼年時代家境貧寒,在母親教育下,發(fā)憤讀書并懷有大志。公元1015年考取進土。后來曾經鎮(zhèn)守西北邊疆,抵抗西夏,使西夏不敢進犯。1043年任參知政事,任職期間,敢于直言,實行有一定進步意義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貶到鄧州任太守!对狸枠怯洝繁闶撬卩囍萑紊蠎糜央泳┧埗。作者一生的詩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滕子京與范仲淹同榜考中進士,兩人的友誼是從這時候開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由于范仲淹的舉薦,滕子京先知徑州,后知慶州。慶州任上,被人誣告擅自動用官錢十六萬貫,終于被貶謫守岳州,心里很有些憤慨。

          范仲淹很擔心他惹出禍來,想找機會勸他,恰好趕上他請范仲淹為重修岳陽樓作記。范仲淹就借題發(fā)揮,寫出自己理想的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勉勵滕子京學習古代有修養(yǎng)的人,不計較個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當時范仲淹的處境同滕子京一樣,寫此文是勸友也是自勉。

          (二)檢查預習情況。

          出示小黑板、;指名學生給下列字注音:

          謫(zhé) 屬(同“囑”zhǔ) 霪(yín) 霏(fēi) 檣(qiāng) 楫(jí) 冥(míng) 讒(chán) 偕(xié)

          (三)研習新課。

          教讀第1段。先指定學生讀、講課文,結合進行正音、釋詞。

          1.要重點理解的詞句。

          越明年——課本注解為“到了第二年”(即慶歷五年),而據《岳州府志》載《宗諒求記書》,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在慶歷六年。所以這句中的“越”還是按它的本來意義作“過”講為妥,“越明年”就是“過了第二年”,當進入了第三年講(慶歷六年)。

          謫——封建社會官吏的降職或遠調,也指把有罪的人遣戍遠方,如“發(fā)閻左逾(同“謫”)戍漁陽九百人”。

          屬——同“囑”,通假字,“屬予作文以記之”點明寫作本文的緣由。

          2.思考與討論

          首句中“謫”字點明了滕子京當時的處境。滕被謫以后心清不好,準備修好岳陽樓后“憑欄不慟數場”?勺髡咂谖恼碌.一開頭就點出這個“謫”字,這不是存心觸痛老朋友嗎?試聯系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這樣寫是否別有深意?

          引導要點:從這個“謫”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說的“遷客騷人”,作者一開頭就點明滕的處境,其實暗暗包含著對老朋友的勸勉:你雖然身處逆境,但希望不要像一般的遷客騷人那樣為個人的遭遇而悲嘆,應該像“古仁人”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同時,作者自己在慶歷五年也遭貶謫,這樣寫也暗寓與老朋友同處逆境、自勉勉人之意。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很深的!对狸枠怯洝匪詡髡b千古,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是泛泛的記事寫景之作,而是一篇有所寄托、立意高遠的好文章。

          教讀第2段。先指定學生讀,講課文,結合進行正音,釋詞。

          1.要著重理解的詞句。

          夫——本文中幾個“夫”都念fú(觀夫、若夫、嗟夫)前兩個“夫”有指示作用,相當于“那”;“嗟夫”,感嘆聲,亦作“嗟乎”。

          然則——順接連詞。注意不要跟轉折連詞“然而”搞混!叭粍t”在這句中有承上連下的作用:(既然)洞庭湖是這樣(氣象萬千),它北通巫峽,南到瀟湘,降職外調的官吏和憂然失志的詩人大多會合在這里,那么他們看到這景色后產生的感情,能不因景色的變化而不同嗎?《教學參考書》把這句中的“然則”譯為“然而”,不符合上下句間因果相承的關系,值得商榷。

          騷人——課本注解:詩人。戰(zhàn)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后世也稱詩人為騷人。但在某種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兩者不能對換,如本文“遷客騷人”若換成“遷客詩人”就不恰當。因為《離騷》的作者屈原是一個遭到貶逐的詩人,所以“騷人”比“詩人”有時還多一層“恍然失志”的意思,本文中“騷人”與“遷客”相配比較合適。

          得無異乎——“得無”本是一個表示測度的語氣副詞(如“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但本句中“得”、“無”是兩個詞,相當于現在說的“能不”。以潔問語氣表達肯定的意思。

          2.思考與討論。

          (l)這一段寫“岳陽樓之大觀”,雖然概括,卻寫得富于形象,氣魄宏大。仔細體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詞語取得這樣的效果的?

          引導要點:作者善于選取形象化的詞語繪聲繪形。如:銜遠山——洞庭湖中有許多小山,用一“銜”字形象地寫出湖與山的關系。吞長江——長江流經洞庭湖,用一“吞”字,不僅形象地寫出湖與江的關系,而且“吞”字聲音寬舒洪亮,讀來有氣勢磅礴之感!般暋、“吞”字連用,更使靜景富于動態(tài)和活力,浩浩湯湯——字音響亮,疊字又加強了氣勢,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繪聲、又繪形。氣象萬千——連用兩個數詞寫洞庭湖上景象變化之多之快,極有聲勢。此外如“橫無際涯”的“橫”,與“廣”近義,但作者用“橫”而不用“廣”,因“橫”字顯得境界開闊而有氣魄;“朝暉夕陰”的“暉”換成“晴”字,義通順,但作者用“暉”而不用“晴”字,因為“暉”字具體,容易使讀者聯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煉字的功力。

          (2)本節(jié)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應的關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把它們找出來說明它們的關系或作用。

          引導要點:“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為下兩段分別寫洞庭湖上“霆雨罪罪”和“春和景明”的景象伏線!斑w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既承接上文寫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兩段文字,其中“情”“異”,是關鍵詞,是全篇抒情、議論的基礎,行文前顧后盼,文理綿密。

          講讀第3、4段。

          1.指明同學讀第3段課文并口譯,教師作必要解釋:

          “若夫……猿啼”句。霪雨:即淫雨。淫,過多,過甚的意思。霪雨解作連綿的雨。陰風:陰冷的風。怒號(háo):大聲的號叫。形容風勢大,發(fā)出很響的聲音。岳:高大的山。山岳,泛指洞庭湖周圍大大小小的山。嘯:野獸拖長聲音的叫,它與“啼”是同義詞。老虎叫用“嘯”;猴子叫用“啼”,也可以用鳴;雞叫可以用“啼”,也可以用“鳴”;狗叫可以用“叫”,也可以用“吠”。注意這組同義詞,可以逐步培養(yǎng)用詞準確的能力。

          “登斯樓也……悲者矣”句。斯:此,這。去:離開。國:國都,這里指朝廷。蕭然:蕭條,冷落的樣子。感極:感慨到極點。有……者:有……的心清。者:代“覽物之情”的情!叭鴳燕l(xiāng)……感極而悲者”是“有”的賓語。

          2.學生齊讀第3段。

          3.指名同學讀第4段課文并口譯,教師作必要的解釋:“至若……郁郁青青”句。春和景明:春風和煦,陽光明媚。錦鱗:錦,本指有色彩花紋的絲織品,引申為色彩鮮明、華麗,好看的意思。錦鱗,這里指代好看的魚。這種以部分代替全體的修辭手法。叫做“借代”,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寫法。如:“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詩)中的以“帆”代船。汀:水中的小陸地,也叫洲!鞍睹⑼√m”是互文,意思是岸上和小洲上的蘭花。青青:“即“青青”,草很茂盛的樣子。

          “而或……喜洋洋者矣”句。而或:或者,有時。皓(hào)月:潔白的月光。心曠神。盒男亻_朗,精神愉快。洋洋:快樂的樣子。

          4.學生齊讀第4段。

          5.講析第3、4段。

          以上兩段合在一起是文章的第三部分。

          問:這一段寫了什么內容?和上文有什么聯系。

          這一段描寫了洞庭湖景色陰晴的變化以及遷客騷人登樓時不同的心清。這段內容緊扣上段概述洞庭湖“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和“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意思加以發(fā)揮,分段來寫:

          先寫了風雨天氣中洞庭湖上蕭條凄涼的景象,作者選用了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描繪:連綿陰雨的天氣、令人膽寒的風聲、恐怖的濁浪、天色昏暗、交通阻絕,這是寫的白天。夜間卻是經常聽到虎嘯猿啼,等等,凄涼的氣氛更加濃重了。(《三峽》就曾經引用民歌詞“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以“猿嗚”烘托悲涼凄清的氣氛。)這樣的景物,很自然地引出了遷客騷人遠離京都,懷念故土的失意憂慮的悲苦情感。這一段寫了物悲則己悲的思想感情,是照應上文“異”字的一個方面。

          其次,寫洞庭湖晴朗天氣的明媚景象。這一段采用與上一段對照的寫法。“至若”以下寫晝景,“而或”以下寫夜景。寫白天,寫天寫水,寫天水相連的晴明;寫沙鷗,寫游魚,更增添自由閑適的氣氛;又寫蘭芒,生機勃勃,有色有香。寫夜間,再次寫天寫水,有動有靜,此時不再有恐怖凄涼的虎嘯猿啼,卻有悠揚動聽的漁歌飄蕩在湖面夜空。這樣的景物怎能不令人陶醉其中?寫了這樣的景物,就很自然地引出遷客騷人此時的喜悅之情。這一段寫了物喜己喜的思想感情,是照應上文“異”字的又一方面。

          6.分別指名朗讀第2、3、4段,體會景物描寫的層次和作用。

          教讀第5段。先指定學生讀、講課文,結合進行正音、釋詞。

          1.要重點理解的詞句。

          “先天下……乎”——這是一個略帶測度語氣的肯定句。

          注意:“其”在這里是代詞,不是表示推測的副詞。這一句是作者代古仁人回答。“然則何時而樂耶?”用“……乎”這樣測度的語氣,顯得委婉而得體。

          2.思考與討論。

          這一段是學習的難點所在,教讀應著重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蓪訉訂l(fā),設問:

          (1)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陽樓的概況,記了登摟所見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生的不同的“情”。作為一篇“記”,寫了這些也夠了,但作者的本意卻不在寫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聾發(fā)聵的討論來。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筆鋒突轉,提出了一個“古仁人之心”來,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與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從這里開始看作者是怎樣逐步深入地闡發(fā)他的思想的。請想一想:作者認為古仁人之心和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提出: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個人遭遇或外物的觸化而發(fā)生變化;古仁人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這樣看來,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沒有關系,跟個人遭遇也沒有關系。那么跟什么有關系呢?

          他們“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不是憂“民”,便是憂“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來;他們“進亦憂,退亦憂”,可見他們的“憂”跟個人的進退、榮辱都沒有關系。他們是為民生疾苦而憂心忡忡。

          (3)古仁人有沒有快樂的時候呢?

          在天下人感到快樂后古仁人才會快樂?梢娝麄兊幕驊n或樂完全是隨天下人的或憂或樂而轉移的。這就是作者所認為的“古仁人之心”。

          (4)這種“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實際也許并不存在。聯系第一課時介紹的有關作者的資料,說一說作者為什么要議論這種實際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提示:作者以天下為己任,常說“土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可見這種“先憂后樂”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從他力主革除弊政、做官勤政愛民的行為看,確實不是徒托空言。他借滕子京囑寫《岳陽樓記》的機會,提出這種理想化的人物來,正是為了“假托古人,自寫懷抱”,表明自己本來就不為個人的進退、榮辱而悲喜,雖遭貶謫,但憂國憂民之心決不改變,同時也包含著對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問句的形式表達,自勵勵人,委婉含蓄。

          《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2、學習本文由敘事而寫景,由寫景而議論,進而點明主旨的寫法;

          3、理解、評價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主張和道德觀念;

          4、體會作者寬廣的胸襟和偉大的政治抱負。

          【教學重點】

          1、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2、體會作者寬廣的胸襟和偉大的政治抱負。

          【教學難點】

          理解、評價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主張和道德觀念。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坐落在江蘇吳縣的范氏山莊,正殿中范仲淹塑像上方的匾上寫有四個大字:濟世良相。范仲淹入則為相,出則為將,曾帶兵守邊,是一位將相全才。然而他的戰(zhàn)功、政績并不為一般人所熟悉,而他留給后人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激勵后人不要計較個人得失,努力為人民為國家作出貢獻,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二、作者及滕子京簡介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著有《范文正公集》,文正是他死后封給他的謚號。

          在朝廷做官時,多次上書議論國政,要求改革時弊,任副宰相時曾針對當時的政治時弊,提出了十條改革意見,主張建立嚴密的任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吏治,推選法制,減輕徭役等,并先后頒布了具體的方案。但不久,推行受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對而失敗,不幸被貶到鄧州做太守。《岳陽樓記》就是他在鄧州任上應好友滕子京的邀請而寫。

          滕子京與范仲淹是同榜的進士,兩人的友誼也從此開始。滕子京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由于范的推薦,滕在涇州做知守,再在慶州做知守,在慶州任上被人誣告擅自動用官錢16萬貫,終于被貶岳州,心里很有些憤慨。范仲淹擔心他惹出禍來,便借“作文”之機,寫出自己的理想,以規(guī)勸好友。

          三、誦讀

          1、自由誦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2、分組按要求誦讀:

          誦讀敘述寫作緣由的段落(第1段,標志性句子是:屬予作文以記之。)

          誦讀描寫洞庭湖全景的句子(第2段,“銜遠山……氣象萬千”;標志性句子:“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此”指代什么?)

          誦讀描寫陰雨天氣時洞庭湖景象的句子(“若夫淫雨霏霏……虎嘯猿啼”)

          誦讀描寫天晴時洞庭湖景象的句子(“至若春和景明……此樂何極”)

          誦讀描寫由陰雨天引發(fā)的情緒句子(“登斯樓也……”)

          誦讀抒寫天晴時喜悅心情的'句子(“登斯樓也……”)

          誦讀議論抒懷段(標志性詞語:“嗟夫”)

          3、齊讀全文。

          四、學生借助注釋疏通文意

          五、課堂練習

          1、各種形式的誦讀。

          2、在教師指導下整理重點詞、句:

          通假字:具通俱,都的意思;屬通囑,囑咐的意思。

          重點實詞:謫、勝狀(勝景)、大觀、際、涯、備、湯湯、遷客、騷人、薄(日薄西山)、去、國、偕(白頭偕老)廟堂、微、進、退

          虛詞:然則、若夫、至若、或、是

          句式:吾誰與歸?(倒裝句,賓語前置)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倒裝名,定語后置)

          成語: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氣象萬千、心曠神怡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揣摩文章思路

          一、揣摩寫作意圖

          結合有關資料,再次明確本文的寫作意圖。

          以作“記”為名,借題發(fā)揮,來規(guī)勸好友滕子京,希望滕子京能和自己一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無論“居廟堂”還是“處江湖”都能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二、揣摩構思特點

          基于以上寫作意圖,文章采用起筆于記,落腳于理,融說理于記事、狀物、抒情之中的思路,不露痕跡地達到了規(guī)勸的目的。

          三、探究思考

          第一段的敘述交待了什么內容?屬詳寫還是略寫?

          (寫作緣由,包括時間、滕的遭遇與政績、重修盛況、由于不是重點,寫得異常簡潔,如寫滕子京的政績就只用了八個字:“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第二段寫洞庭湖壯觀的景象,哪兩個詞能表現這層意思?具體寫景的句子是哪些?

          (勝景、大觀;“銜遠山……氣象萬千”)

          “前人之述備矣”怎樣理解?與第一段哪里照應?

          (與“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照應)補充孟浩然、李白、杜甫的詩句。

          第二段中起過渡作用的是哪一句?其中哪個詞可以作為理解文章的切入點?過渡啟下引出了哪些文段?

          (用設問句“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過渡,引出了第三、四段,其中“異”字可以作為理解本文的切入點)

          第三、四段分別寫了什么情況下洞庭湖的景色?由這不同的景色又產生了怎樣的情?這兩段的結構有何共同之處?

          (三段由“淫雨霏霏”天氣狀況下蕭條凄涼的景色引出遷客騷人的“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之悲;四段由“春和景明”天氣狀況下明媚怡人的景色道出遷客騷人的“心曠神怡,寵辱偕忘”之喜;兩段都是先寫景,后抒情。)

          第五段中“或異二者之為”中“二者”指什么?“古仁人”不同于遷客騷人的地方是什么?

          (“二者”指因“陰”而“悲”和因“晴”而“喜”這兩種心情。而古仁人則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正面說法是什么?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是進亦憂,退亦憂”中“進”“退”指什么?

          (“進”指“居廟堂之高”;“退”指“處江湖之遠”;這一句是對上面的總結,并自然而然引出了問題“然則何時而樂耶?”)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誰的看法?作者同意這種觀點嗎?從哪兒可以看出來?作者用這樣的問句結束全文,有何用意?

          (古仁人,由“微斯人,吾誰與歸?”可以看出作者同意古仁人的觀點,作者以此作結是希望滕子京能做一個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四、整理思路,幫助背誦(見板書)

          五、課堂小結

          本文是作者應好友之請,為新翻修的岳陽樓寫的記文。作者以簡練的語言,鄭重地敘說了事情的本末,準確地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觀勝景,著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意境,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理想,在記山記水的背后,寄寓了作者政治改革失敗后憂國憂民之心不改的癡情。

          《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 篇10

          教學立意:

          誦千古佳作,感受范公的博大磊落的襟懷,領受優(yōu)良傳統文化的洗禮,壯我學子筋骨,開我學子心胸,蓄積人文底蘊。高唱需要壯詞,積累語言模式,吸收傳統文化精華中仍富有生命力的用語。

          教學方式:

          在平等、自主、合作的氛圍中誦讀文本,探究文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天下有名樓,岳陽樓因詩文而名聞天下。圖示岳陽樓猜名以調動興趣或高吟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等唐代詩人的名作。

          二、誦讀。通過分層次多重多種方式的朗讀,課堂內完成背誦的任務,受到崇高的“憂樂”觀的熏陶,領悟借景而表現闊大胸襟的寫法。

          1.讀順:首先范讀,或播放錄音,或教師朗讀。提出要求,對照書本,一字一音聽準。接著讓學生查字典,看書上注音,自主朗讀兩遍,將課文讀通順,再放錄音,無須對書,只專心聽之任之可也。然后或前后或左右兩人合作,輪流朗讀,相互正音。繼而,師生二重通讀全文。其間,教師巡行于行間,隨時解決生字或誤讀。

          2.讀懂:逐段分別獨自誦讀,要求流利順暢。關鍵詞義的.解說、成語的提示、句子大意和段落概述。

          第一段,敘事,滕子京的政績、文化建設和自己作記的緣由。其中“守”作動詞用,“越”有“度過、超出、經過”義,“百廢俱興”為成語等,當要提及。中間三段寫景,先實后虛,境界廣闊,氣勢雄渾。第二段,佳境概述,收放自如,放在前,收在后,引出下面“悲喜”二段!般暋⑼獭倍~,以動寫靜,狀洞庭湖巨口之貌;“浩浩湯湯”泛指廣闊壯大、與今說“浩浩蕩蕩”義近,但要注意讀音區(qū)別。三、四兩段分別以想像虛寫覽物而悲和覽物而喜的兩種類型,為第五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埋下伏筆!坝斡尽睘閮蓚詞,不可忽略;“岸芷汀蘭”互文見義;“郁郁青青(jing)”,茂盛的樣子;“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應看作對偶,“空”則為名詞。這兩段既相互對比又情景交融,多用四言的韻語和排偶形式,盡鋪張之能事,雖有人譏誚為“傳奇體”,并不影響多數人的認同。第五段,抒懷,揭示主旨,既是張揚自己的崇高抱負,也隱含對朋友的勉勵意蘊。這一段名句多多。末段,記時,通常做法。疏通大意后,全文脈絡也應當板書完成。

          敘事 作記緣由

          佳境 概述(實)

          狀景 因己而悲 記洞庭湖水

          因物而喜(虛) 念天下憂樂

          抒懷 天下己任

          記錄 .寫作時間

          3.讀悟:分組或選擇美讀能力強的誦讀、陶醉其中,即進入作者的精神狀態(tài),讀出語調、節(jié)奏和情感。重放錄音,傾心而聽,將自己想像為作者。帶著這種情緒,在錄音范讀后,自主朗讀兩至三遍。

          引導學生感悟、探究和陳說自我的獨特體驗:一從思想內容方面設問,讓學生領悟到本文巨大的感人魅力在于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通脫胸懷和“先憂后樂”、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志向。二從表現手法方面設問,讓學生領悟到本文名為記樓,實是借題發(fā)揮,寫景不過是縱論情懷的鋪墊。三從語言方面設問,讓學生搜集并整理本文哪些成語和短語至今還有活力,成為我們語言精華的組成部分。

          4.讀寫: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范本,進行句式仿擬和語言模式的積累。當堂,每人兩至三個。

          5.讀背:先自主搶背,或老師選擇記憶力強的示范,再師生二重誦背。

        【《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相關文章:

        《岳陽樓記》的優(yōu)秀教案01-03

        《岳陽樓記》教案優(yōu)秀12-07

        岳陽樓記優(yōu)秀教案10-27

        《岳陽樓記》的優(yōu)秀教案(精選10篇)05-20

        《岳陽樓記》的優(yōu)秀教案(通用10篇)09-04

        岳陽樓記的優(yōu)秀教案(通用12篇)07-15

        《岳陽樓記》教案01-02

        岳陽樓記教案01-26

        《岳陽樓記》的教案08-2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