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列傳第六十六》閱讀答案及譯文
裴政字德表,河東聞喜人也。政博聞強記,達于時政,為當時所稱。政明習故事,簿案盈幾,剖決如流,用法寬平,無有冤濫。囚徒犯極刑者,乃許其妻子入獄就之,至冬,將行決,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無所恨!逼涮幏ㄔ斊饺绱。轉左庶子,多所匡正,見稱純愨。東宮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劉榮,性甚專固。時武職交番,通事舍人趙元愷作辭見帳,未及成。太子有旨,再三催促,榮語元愷云:“但爾口奏,不須造帳!奔白,太子問曰:“名帳安在?”元愷曰:“稟承劉榮,不聽造帳。”太子即以詰榮,榮便拒諱,云“無此語”。太子付政推問,未及奏狀。有附榮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榮,推事不實!碧诱儇熤,政奏曰:“凡推事有兩,一察情,一據(jù)證,審其曲直,以定是非。臣察劉榮,位高任重,縱令實語元愷,蓋是纖介之愆。計理而論,不須隱諱。又察元愷受制于榮,豈敢以無端之言妄相點累。元愷引左衛(wèi)率、崔茜等為證,茜等款狀悉與元愷符同。察情既敵,須以證定。臣謂榮語元愷,事必非虛!碧右嗖蛔飿s,而稱政平直。政好面折人短,而退無后言。時云定興數(shù)入侍太子,為奇服異器,進奉后宮。政數(shù)切諫,太子不納。政因謂定興曰:“公所為者,不合禮度,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自引退,不然將及禍!倍ㄅd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為襄州總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給僚吏。民有犯罪者,陰悉知之,或競歲不發(fā),至再三犯,乃因都會時,于眾中召出,親案其罪,五人處死,流徙者甚眾。合境惶懾,令行禁止,小民稱為神明,爾后不修圖圄,殆無爭訟。卒官,年八十九。
(節(jié)選自《隋書·列傳第六十六》)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死無所恨 恨:遺憾。
B.多所匡正 匡:輔助。
C.蓋是纖介之愆 愆:過失。
D.親案其罪 案:核實。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裴政善于斷案的一組是(3分)
、俨景赣瘞,剖決如流②東宮凡有大事,皆以委之③察情既敵,須以證定
、苷䲠(shù)切諫,太子不納⑤愿公自引退,不然將及禍⑥陰悉知之,或競歲不發(fā)
A.①③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裴政很有才干,被人們稱贊。他見聞廣博,記憶力強,通曉當時的治理情況;文書案卷堆滿桌子,能夠迅速作出公正判斷。
B.裴政斷案公平,為人正直。在受命審理劉榮一案時,面對劉榮黨羽的誣陷與太子的責問,他分析事理,依據(jù)證人證詞,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
C.裴政執(zhí)法寬嚴適度。他允許死刑犯人的家屬到獄中探望;對初次犯罪的百姓,并不馬上揭發(fā),對那些再三犯法的人則嚴懲不貸。
D.裴政剛直不阿。他喜歡當面指責別人的過錯,曾經(jīng)多次遭到權臣的忌恨;后來因為直諫太子,被調出京城擔任襄州總管。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 0分)
(1)有附榮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榮,推事不實!
(2)合境惶懾,令行禁止,小民稱為神明,爾后不修囹圄,殆無爭訟。
參考答案:
4.(3分)B(匡:糾正)
5.(3分)B(②裴政受到太子重用;④裴政勸諫太子;⑤裴政指責云定興)
6.(3分)D(“曾經(jīng)多次遭到權臣的忌恨”理解有誤)
7.(10分)
(1)(5分)有依附劉榮的人先對太子說:“裴政想陷害劉榮,推究案情不合實情!(大意2分,“附”“陷”“推”各1分)
(2)(5分)全境的人惶恐不安,有令則行,有禁則止,百姓將裴政奉為神明,此后境內不設監(jiān)獄,幾乎沒有多少人打官司。(大意2分,“惶攝”“囹圄”“殆”各1分)
【參考譯文】:
裴政字德表,河東聞喜縣人。裴政見聞廣博,記憶力強,通曉當時的治理情況,被人們稱贊。裴政熟悉典章制度,文書案卷堆滿桌子,也能迅速作出分析判斷,執(zhí)法寬仁公正,沒有量刑過度的情況。有判死刑的囚犯,裴政就準許他的妻子兒女到獄中看望。到冬天將要處決時,犯人們都說:“裴大夫判處我們死刑,我們沒有什么遺憾!彼麍(zhí)法公正都像這件事一樣。轉任左庶子,糾正了許多不合理的事,被人們稱贊誠實謹慎。東宮凡有大事,都交給他處理。右庶子劉榮生性非常專橫固執(zhí)。當時武職人員該輪番休息,通事舍人趙元愷奉命寫文書,沒來得及寫成,太子有旨意,再三催促,劉榮告訴元愷說:“你只管口頭陳奏,不必寫出文書!钡鹊缴献鄷r,太子問道:“文書在哪里?”元愷說:“秉承劉榮的意思,沒有寫出文書!碧泳湍眠@件事責問劉榮,劉榮便否認,說“沒說過這話”。太子把這件事交給裴政推究審問,還沒來得及陳奏,有依附劉榮的人先對太子說:“裴政想陷害劉榮,推究案情不合實情!碧诱倥嵴焼枺嵴献嗾f:“凡推究事理有兩個要點,一是明察實情,二是依據(jù)證人證詞,辨明事情的實際情況,來判定是非。我推斷劉榮地位高權勢重,即使劉榮確實告訴過元愷,也不過是很小的`過錯,按道理說,不必隱瞞。另外元愷受劉榮節(jié)制,怎敢拿毫無根據(jù)的話胡亂誣陷牽累別人。趙元愷找出左衛(wèi)率、崔茜等人作證,崔茜等人交代的情況和趙元愷所說完全相符。從情理上既然難分是非,就應當根據(jù)證人判定。我認為劉榮告訴過元愷,這一情況一定屬實!碧記]有治劉榮的罪,卻稱贊裴政公平正直。裴政喜歡當面指責別人的過錯,但回去背后不再說什么了。當時云定興屢次進宮侍奉太子,準備些奇異的服飾器物,進獻給后宮。裴政多次懇切勸諫,太子不采納。裴政趁機對云定興說:“您的所作所為,不合禮儀制度,這對太子來說不是好名聲。希望您主動回避,否則將惹禍上身!痹贫ㄅd大怒,把這話告訴了太子,太子更加疏遠裴政,并因此將他調出京城做了襄州總管。妻子兒女沒有跟隨上任,所得俸祿分給下屬官吏。百姓有犯罪的,都暗中掌握實情,有的一整年也不揭發(fā)他們,至于屢次犯罪的,就趁大規(guī)模的集會時,將他們從眾人中召出來,親自審查核實他們的罪行,有五人被處死,流放的人很多。全境的人惶恐不安,有令則行,有禁則止,百姓將他奉為神明,此后境內不設監(jiān)獄,幾乎沒有多少人打官司。裴政死于襄州總管任上,終年八十九歲。
【《隋書·列傳第六十六》閱讀答案及譯文】相關文章:
《隋書·于仲文傳》閱讀訓練及答案11-18
《宋史列傳》閱讀原文及答案07-01
黃庭堅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8-09
《柳宗元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8-09
《隋書于仲文傳》閱讀答案06-26
《范仲淹作墓志》譯文及閱讀答案07-04
《史記淮陰侯列傳》閱讀理解及答案12-20
《錢镠傳》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12-29
文天祥傳的閱讀答案及譯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