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古詩《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原文翻譯以及賞析
這是《稼軒詞》中突出的愛國篇章之一,表達詩人想要抗敵救國的雄圖大志,以及為國效勞的忠心。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①》
作者: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②。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想當年④,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⑥,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⑦,一片神鴉社鼓⑧!憑誰問,廉頗老矣⑨,尚能飯否?
【注釋】
①京口:古城名,三國孫權曾在此建都,后遷建業(yè)于此置京口鎮(zhèn),故址在今江蘇鎮(zhèn)江市。北固亭:一名北固樓,在鎮(zhèn)江城北 的北固山上,下臨長江。南朝梁武帝蕭衍執(zhí)政時曾改名為北顧亭。
、趯O仲謀:是吳大帝孫權的字,字仲謀,三國時吳國的君主。這兩句是說:千百年來江山依舊,卻無外尋找像孫權那樣的英雄人物了。
、畚栝扛枧_:歌舞的樓臺。榭:高臺上的建筑物。風流:這里用作的業(yè)績。這兩句是說,當年的繁華盛況和英雄業(yè)績都隨著時光的流逝,在風吹雨打中消失了。
、軐こO锬埃浩胀ń窒。寄奴:南朝首位皇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他生長在平常人家,后做了東晉的首席將領,懷著私念出兵北伐,先后滅南燕、 后燕、后秦,一度收復洛陽,長安等地,官至相國,封守王,后推翻東晉,自立為帝。這三句是說劉裕的住過的地方,現在已成了斜陽草樹中的普通街巷。
⑤想當年三句:贊揚了劉裕北伐中原的氣概和成就。
【翻譯】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著,卻無處去找孫權那樣的英雄了。當年的歌舞樓臺,繁華景象,英雄業(yè)跡都被歷史的風雨吹打而隨時光流逝了。夕陽照著那草木雜亂、偏僻荒涼的普通街巷,人們說這就是寄奴曾住過的地方。回想當時啊,劉裕率兵北伐,武器豎利,配備精良,氣勢好像猛虎一樣,把盤踞中原的敵人一下子都趕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劉裕的兒子)元嘉年間興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業(yè),由于草率從事,結果只落得自己回顧追兵,便倉皇失措。四十三年過去了,向北遙望,還記得當年揚州一帶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敵占區(qū)里后魏皇帝佛貍的廟前,香煙繚繞,充滿一片神鴉的叫聲的社日的鼓聲!誰還來問: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
【賞析】
辛棄疾調任鎮(zhèn)江知府以后,登臨北固亭,感嘆報國無門的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于是寫下了這篇傳唱千古之作。這首詞用典精當,有懷古、憂世、抒志的多重主題。江山千古,欲覓當年英雄而不得,起調不凡。開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見而聯想到兩位著名歷史人物——孫權和劉裕,對他們的英雄業(yè)績表示向往。接下來諷刺當朝用事者韓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劉義隆一樣草率,欲揮師北伐,令人憂慮。老之將至而朝廷不會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嘆息。其中“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寫北方已非宋朝國土的感慨,最為沉痛。
詞的上片懷念孫權、劉裕。孫權割據東南,擊退曹軍;劉裕金戈鐵馬,戰(zhàn)功赫赫,收復失地。不僅表達了 對歷史人物的'贊揚,也表達了對主戰(zhàn)派的期望和對南宋朝廷茍安求和者的諷刺和譴責。
下片引用南朝劉義隆草率北伐,招致大敗的歷史事實,忠告韓侂胄要吸取歷史教訓,不要魯莽從事,接著用四十三年來抗金形勢的變化,表示詞人收復中原的決心不變,結尾三句,借廉頗自比,表示出詞人報效國家的強烈愿望和對宋室不能進用人才的慨嘆。
全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放射著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詞中用典貼切自然,緊扣題旨,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楊慎在《詞品》中說:“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這種評價是中肯的。
【辛棄疾古詩《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原文翻譯以及賞析】相關文章: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鑒賞12-19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鑒賞11-15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全詞賞析12-16
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原文翻譯及賞析01-25
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原文及翻譯賞析12-19
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古詩賞析09-03
辛棄疾《永遇樂》賞析12-24
辛棄疾《永遇樂·烈日秋霜》原文及賞析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