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寒露的詩詞 推薦度:
- 寫寒露的詩句 推薦度:
- 寫秋聲的詩句 推薦度:
- 寫立冬的詩詞 推薦度:
- 寫昆蟲的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除夜 文天祥寫的
引導(dǎo)語:《除夜詩》寫于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生前最后一個除夕之夜。表現(xiàn)了作者獨守囚牢,孤寂寥落的心情。下文是這首詩的知識資料,歡迎大家閱讀學(xué)習(xí)。
作品原文/除夜詩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fēng)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fù)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作品譯注/除夜詩
譯注
(1)除夜,指元朝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除夕。
(2)乾坤,指天地,即空間。
(3)落落,廣大貌。
(4)堂堂,明顯貌。
(5)乾坤二句,是說感嘆自己抵抗蒙古族侵略,保衛(wèi)祖國的事業(yè),遭到失敗。山河雖然廣大,但時間卻已消失。
(6)末路二句,是說自己不幸被俘,押送燕京(今北京)過著囚徒生活。戰(zhàn)斗則幾經(jīng)風(fēng)雨,囚居則飽受霜雪。
(7)命隨二句,是說感覺自己的生命將隨著一年的終結(jié)而消失,決心殉國,對世上一切都已遺忘,不再留戀。
(8)無復(fù)二句,是說除夕一人獨守囚牢,只有孤燈相伴,連飲屠蘇酒的夢也不再做了。
(9)夜未央,長夜漫漫無窮盡。
翻譯
山河雖然廣大,但時間卻已消失。遺憾的是自己抵抗蒙古族侵略,保衛(wèi)祖國的事業(yè),遭到失敗。自己不幸被俘,押送燕京(今北京)過著囚徒生活。戰(zhàn)斗則幾經(jīng)風(fēng)雨,囚居則飽受霜雪。生命將隨著一年的終結(jié)將要消失,但自己決心殉國,對世上一切都已遺忘,不再留戀。除夕一人獨守囚牢,只有孤燈相伴,連飲屠蘇酒的夢也不再做了。
作品鑒賞/除夜詩
此詩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過的最后一個除夕夜。這一首詩,詩句沖淡、平和,沒有“天地有正氣”的豪邁,沒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現(xiàn)出大英雄欲與家人共聚一堂歡飲屠蘇酒過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一絲寂寞、悲愴的情緒。恰恰是在丹心如鐵男兒這一柔情的剎那,反襯出勃勃鋼鐵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實性,這種因親情牽扯萌發(fā)的`“脆弱”,更讓我們深刻體味了偉大的人性和錚錚男兒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詩,沒有雕琢之語,沒有瑣碎之句,更無高昂的口號式詠嘆?墒,我們?nèi)耘f感到心靈的一種強(qiáng)烈震撼。無論時光怎樣改變,無論民族構(gòu)成如何增容擴(kuò)大,無論道德是非觀念幾經(jīng)嬗變,文天祥,作為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作為忠孝節(jié)義人格的偉大圖騰,萬年不朽,顛撲不滅,仍會是在日后無數(shù)個世代激勵一輩又一輩人的道德典范。
作者小傳/除夜詩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青原區(qū))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后,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后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跡被后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杰被稱為“宋末三杰”。
文天祥,漢族杰出的民族英雄,生活在一個漢民族危機(jī)陰影籠罩的時代。13世紀(jì)初,蒙古諸部在塞外強(qiáng)大起來,部落首領(lǐng)鐵木真建立了蒙古汗國。幾十年間,蒙古鐵騎席卷歐亞,攻城略地,基本統(tǒng)一了歐亞大陸。次子窩闊臺繼位后,相繼滅掉金國,隨即揮鞭南指,進(jìn)軍南宋。從西元1235-1279年,南宋頑抗了40多年,君臣軍民蹈海殉天下。文天祥的一生,與這場壯烈的民族存亡抗擊戰(zhàn)爭相始終。他是一個永遠(yuǎn)被載入歷史的愛國將領(lǐng)和著名詩人。他在強(qiáng)敵入侵,國土淪陷,生靈涂炭的危急時刻,他自賣家產(chǎn),組織義軍,舉兵抗擊蒙古鐵騎。戰(zhàn)敗被俘后,他義正辭嚴(yán),痛斥漢奸和蒙古汗國,慷慨殉國。文天祥于宋端平三年五月初二日(西元1236年6月6日)誕生在江西吉州廬陵縣(今江西青原)富田。這是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小鄉(xiāng)鎮(zhèn),鎮(zhèn)旁不遠(yuǎn)處正是有丘壑林泉之勝的文山。他的先輩是地地道道的庶民,從未做過官,所以文天祥一再說自己是「起身白屋」。但因為祖輩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在鄉(xiāng)間略有名望,被稱為「君子長者」。這對文天祥的漢族士者風(fēng)骨產(chǎn)生深遠(yuǎn)的影響。
著作遭難后散佚,元元貞、大德間其鄉(xiāng)人輯編為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編次為詩文十七卷,另有《指南錄》、《指南后錄》、《集杜詩》等傳世。事見本集卷一七《文山紀(jì)年錄》,《宋史》卷四一八有傳。文天祥詩,以《四部叢刊》影印明張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為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韓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簡稱韓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文山集》(簡稱四庫本)!都旁姟犯鞅驹娋湓婎}都有舛誤奪漏,酌據(jù)《杜少陵集》(簡稱杜集)訂補(bǔ)。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歷史評價/文天祥
《宋史》: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論曰:自古志士,欲信大義于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爾。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師不期而會者八百國。伯夷、叔齊以兩男子欲扣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賢之,則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祐亡矣,文天祥往來兵間,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無成,奉兩孱王崎嶇嶺海,以圖興復(fù)。觀其從容伏質(zhì),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謂之“仁”哉。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進(jìn)士,進(jìn)士莫盛于倫魁。自天祥死,世之好為高論者,謂科目不足以得偉人,豈其然乎!
宋理宗: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
王積翁:南人無如天祥者。
王炎午:嗚呼!扶顛持危,文山諸葛,相國雖同,而公死節(jié)。倡義舉勇,文山張巡,殺身不異,而公秉鈞。名相烈士,合為一傳,三千年間,人不兩見。事謬身執(zhí),義當(dāng)勇決,祭公速公,童子易簀。何知天意,佑忠憐才,留公一死,易水金臺。乘氣捐軀,壯士其或,久而不易,雪霜松柏。嗟哉文山!山高水深,難回者天,不負(fù)者心。常山之舌,侍中之血,日月韜光,山河改色。生為名臣,死為烈星,不然勁氣,為風(fēng)為霆。干將莫邪,或寄良治,出世則神,入土不化。今夕何夕,斗轉(zhuǎn)河斜,中有茫光,非公也耶。
蔣一葵:當(dāng)時有先兆曰:“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陸秀夫。”
于謙:嗚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國亡身,舍生取義。氣吞寰宇,誠感天地。陵谷變遷,世殊事異。坐臥小閣,困于羈系。正色直詞,久而愈厲。難欺者心,可畏者天。寧正而斃,弗茍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節(jié),萬古攸傳。載瞻遺像,清風(fēng)凜然。
陳循:天祥孤忠大節(jié)為宋臣,首按謚法;臨患不忘國曰“忠”,秉德遵業(yè)曰“烈”請謚曰“忠烈”。枋得仗節(jié)死義為天祥亞。
韓雍:今斯集也,傳之天下后世之人,爭先快睹,皆知是君之大義,守身之大節(jié),不宜以成敗利鈍而少變。以扶天常,以植人紀(jì),以沮亂臣賊子之心,而增志士仁人只之氣。其于世教,重有補(bǔ)焉。
胡華:昆陵忠義之名益著,忠義著而諸公之英聲偉烈,震耀兩間,人人知所景仰,吾輩又當(dāng)以君之錄達(dá)于朝行,將立廟奉祀,勒石頌功,隆一代崇褒之典,而大顯揚(yáng)于時,于以勵髙風(fēng),激頹俗,匪直有勸于常抑有勸于天后世是錄有關(guān)于忠義大矣。
楊士奇:文丞相甫冠奉廷對,即極口論國家大計。未幾元兵渡江,又上書乞斬嬖近之主遷幸議者,以一人心安社稷,固已氣蓋天下矣。自是而斷斷焉,殫力竭謀,扶顛持危,以興復(fù)為已任。雖險阻艱難,百挫千折,有進(jìn)而無退,不幸國亡身執(zhí),而大義愈明。蓋公志正而才廣,識遠(yuǎn)而器閑,浩然之氣以為之主,而卒之其志弗遂者,蓋以天命去宋也。雖天命去宋,而天理在公,必不可已。故宋亡其臣之殺身成仁者不少。論者必以公為稱首公。
敖英:人莫不有死也,惡之欲其死者,眾人之情也。愛之欲其死者,君子之心也。夫既愛之矣,又欲其死何哉!蓋所愛有重于死者,先民有言,綱常九鼎,生死一毛,是故南霽云被執(zhí)而未死,張睢陽大呼男兒以速其死,文丞相被執(zhí)而未死,王鼎翁作生祭文以速其死。
宋儀望:公之忠大矣,海隅荒服聞其名猶知敬慕,況過化之區(qū)乎!孺子懦夫一及當(dāng)時事怒發(fā)豎指,涕洟沾襟,況冠裳之儒乎!
謝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馬溫公之相業(yè),寇萊公、趙忠定之應(yīng)變,韓魏公之德量,李綱、宗澤之撥亂,狄青、曹瑋、岳飛、韓世忠之將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歐陽永叔、蘇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國之忠義,皆灼無可議,而且有用于時者,其它瑕瑜不掩,蓋難言之矣。
王世貞:談?wù)弑男殴,而惜其才之不稱也,余以為不然夫信公非無才者也。當(dāng)咸淳之末天下之事巳去而信公以一遠(yuǎn)郡守,募萬余烏合之眾,率以勤王而眾不潰,此非有駕馭之術(shù)不能也;丹徒之役能以智竄免,間關(guān)萬死,而后至閩復(fù)能合其眾,以收巳失之郡邑;而所遣張汴、鄒鳳遇李恒悉敗,既再散而再合矣。而舉軍皆大疫,死者過半。五坡之役,復(fù)遇張弘范以敗,凡天祥之所用將,皆非恒范敵也。元起朔漠。以力雄海內(nèi)外,滅國四十殲夷女直,以至宋宋自朱仙之后未有能抽一矢、發(fā)一騎,而北馳者元舉太山之勢以壓宋卵。而信公欲以單辭羈身,鼓舞其病媍弱息,以與賁育中黃之徒抗,葢未接刃而魄先奪矣。雖有韓白未易支也。故信公之?dāng)?shù)敗,而能數(shù)起吾以是知其才,其數(shù)起而數(shù)敗,吾不謂其才之不稱也。
乾隆帝:才德兼優(yōu)者,上也;其次,則以德貴,而不論其才焉……當(dāng)宋之亡也,有才如呂文煥、留夢炎、葉李輩,皆背國降元,而死君事、分國難者,皆忠誠有德之士人也。然此或出于一時之憤激,奮不顧身以死殉之,后世猶仰望其豐采。若文天祥,忠誠之心不徒出于一時之激,久而彌勵,浩然之氣,與日月爭光。該志士仁人欲伸大義于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
陸以:此四人者(范仲淹、諸葛亮、陸贄、文天祥),皆經(jīng)綸彌天壤,忠義貫日月。
蔡東藩:及文、張、陸三人之奔波海陸,百折不回,尤為可歌可泣,可悲可慕。六合全復(fù)而爭之一隅,城守不能而爭之海島,明知無益事,翻作有情癡,后人或笑其迂拙,不知時局至此,已萬無可存之理,文、張、陸三忠,亦不過吾盡吾心已耳。讀諸葛武侯《后出師表》,結(jié)末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成敗利鈍,非所逆睹。”千古忠臣義士,大都如此,于文、張、陸何尤乎?宋亡而綱常不亡,故胡運(yùn)不及百年而又歸于明,是為一代計,固足悲,而為百世計,則猶足幸也。
毛澤東:評語說,“命系庖廚何足惜哉”,此言不當(dāng)。岳飛、文天祥、曾靜、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鄧演達(dá)、楊虎城、聞一多諸輩,以身殉志,不亦偉乎。
熊逸:那些理學(xué)名儒,如許衡、吳澄輩,皆俯首稱臣。只有文天祥、張世杰、陸秀夫、謝疊山不肯臣元,都死了節(jié)。
【除夜 文天祥寫的】相關(guān)文章:
除夜 文天祥詩意05-25
除夜 宋 文天祥05-24
除夜 文天祥解釋05-19
古詩《除夜》文天祥01-25
除夜文天祥詩意01-18
除夜 文天祥 翻譯01-18
除夜 文天祥 賞析01-17
除夜文天祥原文的賞析05-11
關(guān)于文天祥《除夜》的詩詞賞析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