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陶淵明集卷之六記傳贊述《箕子》

        時間:2024-07-01 09:03:59 陶淵明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陶淵明集卷之六記傳贊述《箕子》

          引導(dǎo)語: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是文丁的兒子,帝乙的弟弟,紂王的叔父,官太師,封于箕,在商周政權(quán)交替與歷史大動蕩的時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違衰殷之運,走之朝鮮”,建立東方君子國,其流風(fēng)遺韻,至今猶存。下面是小編收集的該陶淵明集卷中的該人物的詩《箕子》,歡迎大家閱讀!

        陶淵明集卷之六記傳贊述《箕子》

          箕子(1)

          去鄉(xiāng)之感(2),猶有遲遲(3)。

          矧伊代謝(4),觸物皆非。

          哀哀箕子,云胡能夷(5)?

          狡童之歌(6),凄矣其悲。

          [注釋]

          (1)這一章述評箕子,表現(xiàn)改朝換代后的悲哀;樱好阌啵蠹q王的大臣,任太師。紂王淫亂暴虐,殺少師比干;涌謶,佯裝瘋顛,做了奴隸,被紂王所囚禁。周武王滅商,才把箕子釋放。(事見《史記。殷本紀))

          (2)去鄉(xiāng):離開故鄉(xiāng)。

          (3)遲遲:形容不忍離去而前行遲緩的樣子。

          (4)矧(shěn審):況且,何況。伊:語助詞,無意義。代謝:指改朝換代。

          (5)云:句首語助詞,無意義。胡:何。夷:平。

          (6)狡童之歌:指箕子所作《麥秀》之詩。《史記。宋微于世家》:“其后箕子朝周,過故殷墟,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欲哭則不可,欲位為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所謂狡童者,紂也。“

          [譯文]

          離開家鄉(xiāng)那種感情,尚且依戀難以舍棄。更何況是改朝換代,眼前一切總覺其非。箕子哀傷無限悲痛,心中如何才能平息?感慨所作《麥秀》之詩,哀傷凄涼深表其悲。

         

          陶淵明的`生平簡介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字符亮,號五柳先生,尋陽柴桑(今江西彭澤)人。陶淵明生活在政治環(huán)境異常復(fù)雜的晉宋易代之際。其族望和家世,據(jù)《陶征君誄》云:

          “嗟乎若士,望古遙集。韜此洪族,蔑彼名級。”

          這里所稱“洪族”是指陶淵明的曾祖大司馬陶侃而言。陶侃為晉代勛臣,故稱“洪族”。雖曰洪族,其實與南遷的北方累世士族相比,并不顯赫。陶侃就曾被人蔑稱“奚狗”,并長期被懷疑和監(jiān)視。陶淵明以勛臣后裔而衰落為“寒門”,得不到應(yīng)有的祿位,所以“韜此洪族,蔑彼名級”,可見其本出自世家而澤不及身。筆者以為,其遭遇與南北士族的身份不同有些關(guān)系。在門閥統(tǒng)治森嚴的東晉時代,身為庶族的陶淵明在“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擬古》)“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其五)與“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兩種彼此矛盾的愿望中,徘徊于出仕與歸隱的人生道路。

          公元393年,陶淵明29歲出任江州祭酒,不久便辭職。《飲酒》第十九首透露了他這次出仕的`情況:“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xué)仕。將養(yǎng)不得節(jié),凍餒固纏己。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陶認為“志意多所恥”是羞恥的行為,終以辭職。

          晉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淵明入荊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當時桓玄掌握著長江中上游的軍政大權(quán),野心勃勃圖謀篡晉。陶淵明便又產(chǎn)生了歸隱的想法,“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正是其當時的心情寫照。次年寫的《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中說:“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藕耕。投冠旋舊虛,不為好爵縈;養(yǎng)真衡門下,庶以善自名。”正值陶淵明猶豫之際,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借故回鄉(xiāng)。

          陶淵明再次出仕是在他近四十歲時,《榮木》一詩中說到:“先師遺訓(xùn),云豈云墜!四十無聞,斯不足謂。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不敢至!”時至劉裕起兵討伐桓玄,掌握了國家大權(quán),給晉王朝帶來一線希望。于是陶淵明又出任鎮(zhèn)軍將軍劉裕的參軍。第二年,他便改任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八月又請求改任彭澤縣令,在官八十馀日,十一月就辭官歸隱了。這次辭去縣令的直接原因,據(jù)《宋書》本傳記載:“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yīng)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

          陶淵明一生雖幾次出仕,但他與世俗是那樣格格不入,在混跡于官場時,總充滿悔恨的心情,而他所作《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fù)駕言兮焉求!”與官場永訣,以躬耕終老。歸田后,陶淵明的性情與田園自然的契合,使其所作詩篇大放溢彩。他作《歸園田居五首》,描繪出閑適自得清新自然的田園生活畫卷。其四言詩杰作《歸鳥》,借鳥兒眷戀林木,倦飛知還,道出詩人歸隱真意!讹嬀贫住穭t表現(xiàn)詩人對現(xiàn)實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體現(xiàn)詩人淳真自然的藝術(shù)風(fēng)格。第十九首:“拂衣歸田里……亭亭復(fù)一紀”。“一紀”是十二年,此時詩人已歸田十二年。然而,自辭彭澤縣令歸田以來,陶淵明雖一直過著隱居生活,但他并不能忘懷一切,《雜詩》其二有云:“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光陰如梭,壯志難酬的悲哀,深沉萬分。晚年的陶淵明還是關(guān)注社會與政治的,公元417年,劉裕北伐收復(fù)長安,滅后秦,業(yè)已五十三歲的陶淵明寫下《贈羊長史》一詩云:“圣賢留余跡,事事在中都。豈忘游心目,關(guān)河不可逾。”抒發(fā)了對收復(fù)中原與三秦的欣慰之情。五十六歲所作《讀史述徽章》和五十八歲作《讀山海經(jīng)》組詩,都寄托了豪情壯志。而五十九歲所作《詠二疏》、《詠三良》、《詠荊軻》,名為詠史,實為述懷,均表明晚年的陶淵明壯志未消,理想猶存。劉裕代晉,現(xiàn)實的黑暗政治使他不滿,而他又無力改變,于是他幻想出理想國——“桃花源”。陶淵明從二十九歲出仕到六十三歲去世,雖然貫穿著仕隱的矛盾,但其壯志從未泯滅。

          陶淵明的作品,在他生前流傳不廣。(梁)蕭統(tǒng)加以搜集整理,編了《陶淵明集》,并為之寫序、作傳。蕭統(tǒng)所編陶集雖然已經(jīng)佚失,但此后的陶集,如已佚的北齊陽休之本、北宋宋庠本、北宋僧思悅本,以及今存的一些宋代刻本:如汲古閣藏十卷本、曾集刻本,都是在此基礎(chǔ)上重編而成的。陶淵明的作品今存詩121首,賦、文、贊、述等12篇,另有一些作品的真?zhèn)芜不能肯定。

        【陶淵明集卷之六記傳贊述《箕子》】相關(guān)文章:

        陶淵明集卷之六記傳贊述《張長公》10-03

        陶淵明集卷之六記傳贊述《扇上畫贊附尚長禽慶贊》03-11

        陶淵明集卷之六記傳贊述《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07-12

        陶淵明集卷之七疏祭文《與子儼等疏》09-06

        陶淵明集卷之三詩五言《述酒》08-15

        陶淵明集卷之一詩四言《命子》08-25

        陶淵明集卷之五賦辭《閑情賦并序》09-03

        陶淵明集卷之四詩五言《擬古九首》06-12

        陶淵明集卷之五賦辭《感士不遇賦并序》07-29

        柳宗元箕子碑原文及賞析04-30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