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的發(fā)展
在詩歌歷史上,唐代一直顯得極其耀眼。以下是小編分享的唐詩的發(fā)展,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是個詩的國度。秦以后詩由四言發(fā)展為五言、七言。六朝時有了“四聲八病”之說,詩的成就更加完整,隨之產生了齊梁宮體詩,亦即“永明體”.唐代詩歌,題材廣泛,數量繁多,藝術精湛,形象豐富,僅據清人編的《全唐詩》所錄,就有詩人2300余位,作品近5萬首。唐詩發(fā)展一般可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
初唐九十多年是唐詩從齊梁以來浮艷的詩風轉向健康發(fā)展的時期。尤其是王勃、楊炯、盧照鄰、王駱賓等初唐四杰,更起著承上啟下作用。后來的陳子昂提倡建安風骨,批判齊梁詩風,開辟了詩歌新氣象。
盛唐是指從開元元年到大歷五年的五十多年時間,這是唐詩的黃金時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和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同時出現(xiàn)在詩壇。各種體裁爭芳斗艷,詩人輩出。如岑參、崔顥等邊塞詩人和王維、孟浩然等田園詩人,是其中杰出代表。
中唐時期是指安史之亂后,從唐代宗大歷六年到唐文宗大和末年的六十多年這一時期,社會矛盾激化,現(xiàn)實主義得到極大發(fā)展,反映疾苦成了優(yōu)秀詩歌又出的主題,其中最突出的是以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詩。
晚唐指后文宗開成元年(836)到唐亡(907)。隨著國勢衰微和社會進一步動亂,詩的風格發(fā)生很大變化。杜牧、李商隱的詩歌在藝術上有一些新發(fā)展,感傷成為他們詩歌的基調。
拓展:
初唐前期
初唐詩歌前期仍處于齊梁遺風的影響下,故輕靡琦艷的宮體詩仍占主導。
1.上官體
指的是由宮體詩人上官儀所創(chuàng)造的一種詩歌風格。上官體承襲了齊梁輕靡、浮艷的宮體遺風。上官儀的詩歌內容多為對帝王的應和稱頌,“綺錯婉媚”,辭藻典麗。上官儀提出“六對”、“八對”的主張,受到時人的追捧,影響極廣!度圃姟肪矶掌湓姽捕。
2.王績
王績(585年-644年),字無功,是唐初的一位隱逸詩人。其詩主要表現(xiàn)其隱逸生活以及對于現(xiàn)實的`不滿,主要題材以“酒”為主,文字淺顯,風格質樸。與宮廷詩人的作品形成鮮明的對比。存詩五十余首,代表作《野望》。
初唐后期
到了后期,齊梁詩風仍有其影響,但追求新詩風的趨勢也已經出現(xiàn)。
1.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聞一多先生在《唐詩雜論•四杰》中稱他們“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為都相當浪漫,遭遇尤其悲慘。”他們的詩歌突破了宮體詩的桎梏,使詩歌的題材從宮廷走向社會,抒發(fā)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憤懣不平之氣。初唐四杰的創(chuàng)作,使詩歌的內容和題材得到了拓展,對七古的正式成立和律詩的定型做出了重要貢獻。
2.沈宋
沈宋指的是沈佺期和宋之問。他們的詩歌大多是“應制詩”,總體價值不高。沈佺期的《獨不見》、《雜詩》以及宋之問的《度大庾嶺》尚可。他們的主要貢獻是五言律的確立,以及在創(chuàng)作中對七律的實踐,完成了律詩“回忌聲病,約句準篇”的任務(見楊子怡《唐代文學講義》),使后人有章可循。
3.陳子昂
陳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他公然提倡“漢魏風骨”而鄙棄“齊梁間詩”。他在其《修竹篇序》中批駁了唐初宮廷詩人輕靡琦艷的詩風,倡導繼承魏晉風骨。有《陳伯玉文集》,存詩一百二三十首。代表作《盛遇詩》三十八首、《登幽州臺歌》。
除上述主要詩人外,唐初還有一部分詩人值得注意,現(xiàn)下述于此:
1.杜審言
杜審言(645年?-708年?),鞏縣人,杜甫祖父。與李嶠、蘇味道、崔融并稱“文章四友”。作品中雖也有應制詩,但數量較少。他大力創(chuàng)制五律,講究對仗,寫出了一些自然質樸的詩作。代表作《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2.劉希夷
劉希夷(651年-679年),字延芝。《全唐詩》小傳說:“希夷善為從軍閨情詩,詞旨甚苦,未為人重,后孫昱撰《正聲集》,以希夷詩為集中之最,由是大為時所稱賞。”《全唐詩》收他的詩三十四首,其詩與宮體不同,頗有新氣息。代表作《但悲白頭翁》。
3.張若虛
張若虛,生卒年不詳。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其詩大多散佚,僅留兩篇。其一即是“以孤篇壓倒全唐“的 《春江花月夜》,這也是張若虛的代表作。
【唐詩的發(fā)展】相關文章:
試論王勃對唐詩發(fā)展的貢獻02-14
論王勃對唐詩發(fā)展的貢獻06-21
唐詩發(fā)展的四個時期和藝術成就12-21
溫庭筠的唐詩12-05
杜甫的唐詩10-31
唐詩的作文05-11
唐詩的名句11-01
韋應物的唐詩12-08
溫庭筠的優(yōu)美唐詩10-29
有關杜甫的唐詩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