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有閱讀答案及賞析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需要跟閱讀答案打交道,閱讀答案具有開放性,不是唯一的,我們要敢于辨證揚棄,吸取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閱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有閱讀答案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有閱讀答案及賞析 篇1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閱讀問題及答案】
1.這首詞開篇發(fā)問,起筆不凡。畫橫線的句子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思?(2分)
答:中秋對月,抒發(fā)了強烈的思親之情,對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對人生的感慨。
2.這首詞,歷來被認為是中秋詞里最好的一首,《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你認為這首詞為什么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3分)
答:(1)詞人借與明月的對話,探討人生的意義(抒發(fā)人生感慨),富有哲理;(2)詩的意境豪放而闊大;(3)情懷樂觀而曠達;(4)想象豐富,富有浪漫色彩;(5)語言如行云流水。(意思相近即可,以上五點答對其中三點即給3分。)
。3)下列對《水調(diào)歌頭》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A.這首詞上闋寫詞人對天上宮闕的向往和對人間生活的熱爰,下闕寫詞人在月下對親人的懷念和祝福,自始至終洋溢著樂觀向上、積極奮進的情緒。
B.“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一句,抒發(fā)思念親人的感情,表面看來,好像是對月有怨恨之意,其實是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
C.“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詞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闊大,描寫虛實結(jié)合,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
4.談?wù)勀銓Α叭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情圓缺,此事古難全”一句的認識。(2分)
答案:世界上不可能有永遠圓滿的事情,人生有歡聚,也必然有離別為;——正與月亮有圓時,也總有缺時一樣,原本是自然的規(guī)律。
5、對這首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B )
A、上闋寫詞人把酒問月,萌生了“乘風歸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轉(zhuǎn)向?qū)θ碎g的喜愛。
B、下闋寫詞人望月懷人,由感傷離別轉(zhuǎn)為對離人的祝福。在詞人眼里,月圓人團圓是一種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時空阻隔,這是對一切經(jīng)受離別之苦的人們的祝福。
D、全詞以“明月”貫穿,詠月兼懷親人,表達了詞人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
6、對這首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
A 這首詞上闋寫詞人對天上宮闕的向往和對人間生活的熱愛,下闋寫詞人在月下對親人的懷念和祝福,自始至終洋溢著樂觀向上、積極奮進的情緒。
B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一句,抒發(fā)思念親人的感情。表面看來,好像是對月有怨恨之意,其實是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
C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全詩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闊大,描寫虛實結(jié)合,充滿了豐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
7、賞析“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答:人月無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歡離合同月的陰晴圓缺一樣,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無法克服的遺憾。也正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作者由傷感轉(zhuǎn)入理智,化悲怨為曠達,闡明了人生的哲理。
8、賞析“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答:最后這兩句是作者的進一步自我解脫。他的不羈的才情與超脫達觀的個性,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悶與惆悵,并最終發(fā)出了喚起人類普遍情感體驗的名句,道盡了千載離人之情。終于釋卻離怨,從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的慰藉。
二:
1.這首詞中,詩人選取了 _____________為題材來表達自己復(fù)雜的情懷。(2分)
2.解釋詞中的加點的詞語。(每空2分)
(1)把 ( ) (2)不勝( )
(3)何似( ) (4)何事( )
3.解說上闋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一句話。(4分)
4.解說下闋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話。(5分)
5.簡要評析這首詞運用的藝術(shù)手法和風格。(5分)
【參考答案】
1.中秋佳節(jié)對遠方不能團聚的弟弟的懷念。
2.(1)拿著 (2)受不住 (3)哪里趕得上 (4)為什么
3.這是經(jīng)過比較得出的結(jié)論,所以放棄了升到月宮去的想法,而在月影中翩翩起舞,讓清朗的身影伴隨著自己的舞姿而閃動。
4.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這美好的月光。
5.全詞以"月"貫穿始終,展開豐富的想像,表現(xiàn)復(fù)雜的情懷,胸襟開闊,風格豪邁。
6.下列對本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2分)
A.首句作者把酒問月,表現(xiàn)出對明月的贊美與向往,彰顯出豪放的氣魄和浪漫的情懷。
B.上片一個“我欲”、一個“又恐”、一個“何似”,情感波瀾起伏,含蓄地寫出了詩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
C.下片“無眠”指的是因欣賞中秋明月而不想入睡的人。
D. 下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一句蘊含深刻的哲理:世上難有十全十美的事,不必為暫時的不完美感到憂傷,表現(xiàn)了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
7. 誦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千古名句時,我們應(yīng)該用 的語氣,原因是 。(3分)
答:舒緩而深情 本句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以及對天下離人的美好祝愿。
8.這首詞表現(xiàn)了詞人什么樣的情感變化?(2分)
9.試分析這首詞流傳千古的原因。(提示:可從思想內(nèi)容或藝術(shù)構(gòu)思方面簡要分析)(2分)
【參考答案】
8.(2分)上闋中作者表現(xiàn)了厭倦塵世生活的傾向,“我欲乘風歸去”,但思慮過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鞭D(zhuǎn)而放達開闊;颍髡叩母星閺囊钟翥皭澋綐酚^豁達。
9.(2分)示例:思想內(nèi)容上:作品情感曲折變化,作者對人生別離的思考,激起各類讀者的共鳴;詞中對美好生活的祝愿成為一切熱愛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情懷樂觀、豁達。
藝術(shù)構(gòu)思上:結(jié)構(gòu)精巧,想象奇特。融寫景敘事議論抒情為一體,天上人間虛實并述,以自然的深遠澄凈映襯自己胸懷的超脫開朗,并將抽象的人生哲理具體化、形象化。
三:
(1)這首詞中,詩人選取了中秋佳節(jié)對遠方不能團聚的弟弟的懷念為題材來表達自己復(fù)雜的情懷。
(2)解釋詞中的加點的詞語。
、侔(拿著) ②不勝(受不住) ③何似(哪里趕得上) ④何事(為什么)
(3)解說上闋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一句話。
[答]這是經(jīng)過比較得出的結(jié)論,所以放棄了升到月宮去的想法,而在月影中翩翩起舞,讓清朗的身影伴隨著自己的舞姿而閃動。
(4)詞的上片問天;下片問月;但歸根結(jié)底是問人生。
(5)詞中直接寫明月的詞句是: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6)“此事古難全”里的“此事”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7)簡要評析這首詞運用的藝術(shù)手法和風格。
[答]全詞以“月”貫穿始終,展開豐富的想像,表現(xiàn)復(fù)雜的情懷,胸襟開闊,風格豪邁。
(8)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中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名句,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也表達了對親人濃濃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9)詞中作者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滾轉(zhuǎn),提示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賞析:
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直接寫明月的詩句是: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表達了作者曠達胸襟,表現(xiàn)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詞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從“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來的,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愿,道盡了千載離人心愿的詞句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詞中"此事古難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1、詞的上片描寫作者在天上、人間的徘徊、矛盾。下片對月抒懷,結(jié)尾以積極樂觀的曠達情懷作結(jié)。
2、賞析“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嬋娟”指美好的樣子,這里指月亮,這兩句表明了情意的相通不受空間的阻隔,這是對一切經(jīng)受離別之苦的人們的美好祝福,表達了詞人樂觀曠達的情懷,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3、這首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
詞的上片敘述了詞人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發(fā)對兄弟的懷念之情。這首詞反映了作者復(fù)雜而又矛盾的情感,一方面都對現(xiàn)實的不滿,另一方面又對理想充滿信心。不過貫穿始終的是詞人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有閱讀答案及賞析 篇2
一、 作者簡介
詩人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謚文忠。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等傳誦甚廣。 題解及寫作背景
——水調(diào)歌頭,是詞牌名。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diào)歌》。唐代演變?yōu)閷m廷樂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調(diào)》開頭的一段,另填新詞,因而得名。(參見教材P111注釋1) ——序言中,“中秋”、“兼懷子由”,透露了寫作本詞的時間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當時41歲的詩人蘇軾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詩人蘇軾的弟弟子由被貶謫到離詩人蘇軾數(shù)百公里的山東濟南,兄弟六七年沒有見面。望月思親,心情抑郁惆悵。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二、注釋
1、把酒:端起酒杯。
2、宮闕(qùe):宮殿。
3、歸去:回到天上。
4、瓊樓玉宇:指想象中的宮殿。
5、不勝(shēng):經(jīng)不住,承擔不了。
6、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
7、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8、不應(yīng):不該。
9、何事:為什么。
10、別時圓:在人們分別時圓。
11、此事:指人的“歡”和“合”和月的“晴”和“圓”。
12、千里:相隔千里的人。
13、共嬋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
三、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jié),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里,現(xiàn)在是什么年代了。(傳說神仙世界里只過幾天,地下已是幾千年,故此設(shè)問。)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所以說“歸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jīng)受不住寒冷(傳說月中宮殿叫廣寒宮)。在浮想聯(lián)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仿佛乘云御風,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間!
月亮轉(zhuǎn)動,照遍了華美的樓閣,夜深時,月光又低低地透進雕花的門窗里,照著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圓,便不應(yīng)有恨了,但為什么常常要趁著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歡樂、有離別、也有團聚;月亮呢,也會遇到陰、睛、圓、缺;這種情況,自古以來如此,難得十全十美。只愿我們都健康和長在,雖然遠離千里,卻能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色。
四、詩歌賞析
。ㄒ唬、選擇題
1、宋代作家中,在詩詞文賦以及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的是____B_____
A、歐陽修 B、詩人蘇軾 C、陸游 D、辛棄疾
2.北宋后期豪放派代表詞人詩人蘇軾,號:( A )
A、東坡居士 B、青蓮居士C、稼軒居士 D、易安居士
3.下列詞人中,屬于豪放派詞人的有( B )
A、李煜 B、辛棄疾 C、柳永 D、李清照
4.開創(chuàng)豪放派詞風的宋代作家是_____C____
A、歐陽修 B、王安石C、詩人蘇軾 D、辛棄疾
5.詩人蘇軾《水調(diào)歌頭》小序云:“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這首詞的主題是:( B )
A、羈旅行愁B、望月懷人C、悲悼故國 D、憂時傷事
6.詩人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表現(xiàn)作者出世思想與入世思想矛盾的語句是( B )
A、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B、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C、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D、月有陰晴圓缺
。ǘ、賞析題
1.本詞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介紹寫作緣由。文中說的“子由”是詞人的弟弟,其名為蘇轍,他和詩人蘇軾,蘇洵并稱文壇“三蘇”。
2.全詞以問句開篇,上闋問月,下闋問天,歸根到底是在問自己。
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化用李白《把酒問月》詩句“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4.詞的上闋,寫詞人“天上宮闕”的想象,詞中描繪了一個天上仙境的境界,表現(xiàn)了對明月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詞的下闋寫“無限”時對美滿生活的探求,全是詞人內(nèi)心的真實寫照,從表達方式看主要是敘述。
6、 下列詩句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C )
A.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B.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C.不/應(yīng)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 D.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7、 《水調(diào)歌頭》中“此事古難全”里的“此事”是指 ;月圓之夜,給遠方的朋友發(fā)條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調(diào)歌頭》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句子。
8、 有人就此詞的上闋上了個上聯(lián),請你根據(jù)下闋內(nèi)容對出下聯(lián):
上聯(lián):望月懷逸興壯思,自具雅量高致。
我的下聯(lián): 例:懷人寫悲歡離合,頗顯曠達胸襟 。
9、本詞中表達詞人美好愿望的一句是: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10、"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
."做出"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斷變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11、這首詞中表達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12、對這首詞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上闕寫詞人把酒問月,萌生了“乘風歸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轉(zhuǎn)向?qū)θ碎g的喜愛。
B.下闕寫詞人望月懷人,由感傷離別轉(zhuǎn)為對離人的祝福。在詞人眼里,月圓人團圓是一種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時空阻隔,這是對一切經(jīng)受離別之苦的人們的祝福。
D.全詞以“明月”貫穿,詠月兼懷親人,表達了詞人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
13、你還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關(guān)的古詩詞?說說“月亮”“月光”在古詩詞中通常蘊含的意義?
如李白的《靜夜思》,古代詩人常借“月亮”“月光”表達思念之情。
14、給加點的字注音。
。1)宮闕(qùe)(2)瓊樓(qióng)(3)綺戶(yī)(4)嬋娟(chān juān)
15、寫出三句表達對親人、朋友的懷念或良好祝愿的古詩詞句子。
。1)
(2)
。3)
(三)、問答題
、匍_頭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宮境界,發(fā)出“明月幾時有”“今夕是何年”的疑問。這問年問月連發(fā)的疑問,反映了詞人對天上宮闕的向往。追問:那么他為什么向往月宮呢?
因為他寫這首詞時正被貶官,處在政治失意的時候,這首詞正反映了他內(nèi)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現(xiàn)實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滿足,因此向往月宮,進而萌生了乘風歸去的奇思妙想。 ②怎樣理解“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點撥:“我欲乘風歸去”,明白的說出了他的這種矛盾的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顧慮“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未能望情于現(xiàn)實。在這時,天上和人間,幻想和現(xiàn)實,出世(消極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積極努力、建功立業(yè))兩方面都吸引著他,使他處在極度的矛盾之中。
、圻@里的“歸去”應(yīng)怎樣理解?
。ā皻w去”帶有歸隱、超然世外的意思。)
、堋捌鹞枧逵,何似在人間。”表現(xiàn)了詞人什么樣的情感?
。ㄔ孪侣鹞,雖然只有清影隨人,但也令詞人陶醉。這境遇沒有天上的高寒,卻有人間的溫暖!昂嗡圃谌碎g”是詞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這時作者的思想從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人間生活的贊美和熱愛,也顯示了他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有閱讀答案及賞析 篇3
《江城子》
蘇軾
。ㄒ颐╩ǎo)正(zhēng)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ling),自難忘(wng)。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bn)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又有斷腸處一說)
注釋:
。1)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寧八年。
。2)十年:指結(jié)發(fā)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3)思量:想念。量按格律應(yīng)念平聲ling
。4)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與蘇軾任所山東密州,相隔遙遠,故稱千里。
(5)孤墳:孟啟《本事詩徵異第五》載張姓妻孔氏贈夫詩: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其妻王氏之墓。
。6)塵滿面兩句,形容年老憔悴。
。7)幽夢:夢境隱約,故云幽夢。
(8)小軒窗:指小室的窗前,軒:門窗。
。9)顧:看。
。10)明月夜,短松岡:蘇軾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水調(diào)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注釋:
1、把酒:端起酒杯。
(2) 宮闕:宮殿。
(3)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話傳說,天上只三日,世間已千年。古人認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編排與人間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問。
(4) 乘風歸去:駕著風,回到天上去。作者在這里浪漫地認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 瓊樓玉宇:白玉砌成的樓閣,相傳月亮上有這樣美麗建筑。
(6) 不勝:忍受不住。
(7)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動不已,彷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戲。
(8) 朱閣:朱紅色的樓閣。
(9) 綺戶:刻有紋飾門窗。
(10)照無眠:照著有心事睡不著人。
(11)嬋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
相關(guān)試題及答案
1、甲乙兩詞都極富想象力,甲詞以天上宮闕喻指 ,乙詞以芙蕖喻指 。(2分)
2、試比較兩詞中加點的弄字的含義和傳達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3、對兩詞詞句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A.說是哀箏,是從乙詞總的旋律來寫的;說是苦含情,是從乙詞的感情來寫的。
B.乙詞的最后,沒有正面描寫人物,而是寫彈箏人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
C.甲詞中寫天上和人間、幻想和現(xiàn)實、出世和入世,兩方面同時吸引著他,詞人的心緒矛盾的。
D.甲詞認為,人有悲歡離合同月有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常理,很值得傷感。
4、對甲詞中的高處不勝寒一語你是如何理解的?你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寫出一個類似的事例嗎?(2分)
5、謝莊的《月賦》中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詩句,與《水調(diào)歌頭》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意思相近,但在意境上又不盡相同,試作簡單的分析。(2分)
【參考答案】
1、朝廷;彈箏的美麗女子。
2、起舞弄清影的弄字意即戲弄,既反映了詞人內(nèi)心無法排遣的孤獨感,也反映了詞人孤芳自賞、矢志不渝的政治抱負,一個弄字,其實包含了詞人惆悵之心、孤獨之心和赤誠之心,情真意切,含蓄雋永,喚起了我們無限遐想,讓讀者獲得了豐富的美感和無窮的詩意;忽聞江上弄哀箏的弄字意為彈奏,它傳達的是彈琴者漫不經(jīng)心的情態(tài)。
3、D
4、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5、前者:是無我之境,只是客觀地描述分局兩地的人們共賞月光的情形。后者:則是有我之境,是作者寄語遠方的弟弟,也寄希望于明月之有情。
對比賞析:
江城子賞析
這首《江城子》作于乙卯(公元一○七五)年,這時他四十歲,在密州作官。一次夢見了已死去十年的妻子王弗之后,寫下了這首詞。
這是一首悼亡詞,是為悼念妻子王弗去世十周年而作。生死闊別,本詞的時間跨度達二十年。上闋寫死別十年,一直對亡妻銘記在心,但亡妻若能見到自己,也會認不出來,因我過于衰老。于是由悼亡到自傷,哀婉凄涼。塵滿面道盡十年輾轉(zhuǎn)塵世,歷盡坎坷和創(chuàng)傷。下闋記夢,兼寫生前死后。小軒窗,正梳妝,既是十年夫妻生活的回憶,又是夢境。相顧無言二句,狀寫今日失意、哀苦無處訴的情懷。具體真實,生動傳神。全篇采用白描手法,樸素自素,字字句句流露出深沉的感情。
水調(diào)歌頭賞析: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有閱讀答案及賞析 篇4
水調(diào)歌頭·昵昵兒女語
蘇軾
昵昵兒女語,燈火夜微明。恩怨爾汝來去,彈指淚和聲。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里不留行;厥啄涸七h,飛絮攪青冥。眾禽里,真彩鳳,獨不鳴。躋攀寸步千險,一落百尋輕。煩子指間風雨,置我腸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從歸去,無淚與君傾。
【注釋】這首詞根據(jù)韓愈的《聽穎師彈琴》一詩改寫而成。
14.本詞上闋所寫音樂變化倏忽、千回百轉(zhuǎn)。請用四字詞語概括音樂變化的特點,并依次填寫在下面語段的橫線上。(3分)
15.明代卓人月《古今詞統(tǒng)》中評價本詞描寫的音樂“可以目聽”。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賞析這特色。(6分)
16.聽琵琶曲,蘇軾在本詞中言“置我腸中冰炭,起坐不能平”,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嘆“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兩位詩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請分別加以概括。(4分)
答案:
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20分。
14.(3分)示例:輕柔哀怨 高亢激昂 縹緲悠遠(每空1分,意思對即可)
15.(6分)評分要點:理解“目聽”的意思(2分),結(jié)合、理解詩句合理(2分),分析表達效果(2分)。
16.(4分)蘇軾被變化多端、起伏抑揚的琵琶曲觸動(1分),心生對人世沉浮的慨嘆(1分);白居易為婉轉(zhuǎn)動人的琵琶曲所打動(1分),感傷于琵琶女天涯淪落的遭際,心生同情與共鳴,自傷貶謫之痛(1分)。(意思對即可)
【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有閱讀答案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蘇軾《海棠》閱讀答案及賞析10-11
蘇軾《水調(diào)歌頭》《記承天寺夜游》比較閱讀及答案11-05
蘇軾《題西林壁》的閱讀練習答案及翻譯賞析12-25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昵昵兒女語》譯文及賞析11-08
關(guān)于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的閱讀答案及賞析12-23
《詠柳》閱讀答案及賞析10-03
蘇軾《南鄉(xiāng)子》閱讀答案05-30
水調(diào)歌頭原文及賞析11-09
宋史蘇軾傳原文翻譯及閱讀答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