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味兒散文

        時間:2022-08-01 14:48:29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味兒散文(通用18篇)

          散文是一種抒發(fā)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xué)體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味兒散文,歡迎大家分享。

        味兒散文(通用18篇)

          味兒散文1

          腦海中有很多種味兒,可以牽出很多溫馨。我的鼻子一直很靈敏,甭管香味或是異味,只要不是正?諝獾奈秲,我總要習(xí)慣的聳聳鼻子,確定一下那是什么味兒,因此總被某人稱為狗狗。

          年味兒。

          那天走到學(xué)校門口,聞到一陣油炸的香味兒,是學(xué)校門口一位婆婆擺的油糕攤兒?赡苁嵌斓木壒拾桑s了縮脖子,猛然就想起了過年。

          兒時,過了臘月初十,家家戶戶就開始準(zhǔn)備過年的東西,印象很深刻的是炸麻花。平時能吃上一根麻花,是很奢侈的事,那個香脆,留在腦海里久久不能散去?爝^年的時候,鄉(xiāng)鄰四舍都會幾家合伙自己炸上一些麻花,在正月里可以拿出來款待客人。

          當(dāng)巷子里開始飄出油香的時候,年味兒就漸漸濃了起來。于是還沒炸麻花家里的孩子就盼著,纏著自家的大人問何時開始炸麻花。而真正到那一天,被油煙味兒嗆上一會,吃麻花的欲望一下子就無影無蹤,然后怎么也想不起為什么平時覺得麻花那么好吃。不過還是很開心的,尤其我們女孩喜歡玩面團(tuán),總逞強(qiáng)著搓麻花,卻糟蹋了一團(tuán)又一團(tuán)面。大人們一部分負(fù)責(zé)把面團(tuán)變成麻花的模樣,一部分負(fù)責(zé)把面麻花放到油鍋里炸熟,而小孩子在這時就是傳輸帶的作用了。

          小孩子的耐心總是有限的,一會就會不耐煩。大人們便連哄帶嚇的吆喝著孩子。大人們粗著嗓門拉著家長里短,孩子們一會哭一會笑,熱熱鬧鬧的一天快到黑了的時候,各家一筐一簍的麻花便炸好了,大人小孩都是腰酸背痛的,然后聚在一起吃一頓飯,大人們還會喝點小酒。晚上小孩便會早早進(jìn)入香甜的夢鄉(xiāng)。

          如今,很少有哪戶人家在過年前自己去炸麻花了。去鋪子里買上一些,也是一年比一年少,因為麻花不再是多稀罕的吃食了。因此,便也感覺如今的年味兒淡了很多,F(xiàn)在的小孩,也有自己過年的期盼和激情;蛟S淡了的,并不是年味兒,而是自己的心情。

          爸媽的味兒。

          很久沒有吃到媽媽做的飯了,但媽媽做的飯菜卻不會在腦子里淡忘。爸媽的味兒,就是家的味道。那條幽深的巷子,那個四合小院里,曾經(jīng)留下我們多少歡聲笑語。爸爸擅長的清燉雞湯,回鍋肉,媽媽擅長的各種炒菜和湯面的味兒,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味兒。

          對家的感覺,是在自己組建了小家的時候,慢慢深刻起來的。年輕,沖動的兩個人盡管互相愛慕著,但也要不斷磨合,隨著孩子的降生,自由的限制,生活的壓力讓我們時時煩躁。因為離娘家遠(yuǎn),隔上一段時間,我們才會回到爸爸媽媽那兒。每次我們回去,便會叫來姐姐一家,不管爸媽有天大的事兒,也會放下手,我們熱熱鬧鬧的就像過節(jié)一樣。吃著總也吃不夠的爸媽做的家常飯,爸爸和女婿們聊天,媽媽和閨女說私房話,孩子們在院子里鬧騰,其樂融融,有再多的煩惱也會煙消云散。在媽媽的床上,睡覺也會特別安穩(wěn),因為只有這里是可以完全放松依賴的家。

          有爸媽的地方,就是家。當(dāng)你高興的時候,他們會和你分享快樂,當(dāng)你失意的時候,他們會和你承擔(dān)痛苦。哪怕陪著爸媽吃一頓簡單的家常便飯,也會使浮躁的心安寧下來。當(dāng)你失去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變成了沒有根的浮萍;累了的時候,找不到一個可以?康母蹫......

          青春的味兒。

          我在買皮鞋的時候,拿起新鞋,總會先聞聞皮革的味兒,是否真皮,我的味覺一定沒錯。因為這個不雅的動作,被某人訓(xùn)過很多次了。我喜歡皮草味兒,可能就是源于那個溫暖的擁抱。

          青春期愛的激情,于我來說,好像一直都很模糊。無論我的個性曾經(jīng)多么張揚,渴望愛戀的'心卻一直被我深深壓抑。我和他的故事不算故事,因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jié)尾。過往的一切,就那么莫名其妙的刻在了記憶的深處。那種心的悸動,難以言說。有過無數(shù)次甜蜜的交流,也有過無數(shù)次酸澀的爭吵。

          我從沒向他表白過我對他的依戀,他的追問我只以微笑作答。不知道是因為年少,還是與生俱來的不安全感,我不敢正視自己的感情。我們之間無數(shù)的猜測和忌恨,也說不清楚是否出于愛。最終,我絕望了。在日記本上寫著,我們都放手吧,但愿你能擁抱我一次,僅此而已。我屬于內(nèi)心縱然波濤洶涌,驕傲的個性也絕不會向誰祈求什么,更何況愛,于是只能任柔情似水在胸腔里泛濫。我想,一切都結(jié)束了,無言。

          那天,因為瑣事,我們又開始爭吵。當(dāng)我負(fù)氣準(zhǔn)備離開的時候,他從后面抱住了我,緊緊地?fù)肀АK鹞以诘厣限D(zhuǎn)圈,我眩暈著,好像飄到了云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接觸,鼻息里全是他身上皮衣的動物皮味兒,我醉在這種味里,好像在吸著訣別的氣息。聽不見他在我耳邊一遍遍的問,你到底要我怎么做?

          他的皮衣的味兒,令我迷糊了很長一段時間,從此深深地刻在腦海中。不知道為什么我能做到那么決絕。后來斷了與他的一切聯(lián)系,不論他做什么都不再心動。就像日記上說的,只要一個擁抱,僅此而已。后來還想過,是誰偷看了我的日記,告訴他我的心事嗎?

          因為青春,所以驕傲吧。我一直感覺,我對他的喜歡,超過了他喜歡我的程度。這種感覺令我不安,所以逃離,多么傻的青春!淡淡的動物皮味兒,是我青春期純真,青澀的見證,不曾后悔,也永遠(yuǎn)不會忘記。

          我用味覺記錄流年里的一些瑣事。當(dāng)年老的時候,味覺消失,一切感動,悸動和溫馨是否也會消散在記憶的深處?

          有一種殘酷,無人可擋。幸好,我還可以墨染流年,盡管拙笨,也可寄滄桑......

          味兒散文2

          有時候覺得自己很成熟,有時候又很幼稚。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一個小小人,率真而又任性。不知道懷念童年是因為童心未泯還是心已老去,無緣無故的,想起了小時候,幸福的微笑溢滿了臉龐。

          我小時候是個很強(qiáng)勢的女孩,和每個女生關(guān)系都很好,卻和很多男生都干過仗。這是優(yōu)點嗎?反正被我欺負(fù)過的男生后來都成了我很好的哥們。一直覺得自己敏感憂郁,突然想起這些往事,覺得很有意思。

          初二吧,好象,我最后一次打人。這次事故過去很多年了,我依然記得很清楚。閑來無事,記錄下來,覺得甚是好玩。那時候的教室簡陋破舊,窗戶是用塑料油布封住的,經(jīng)常停電,我們常點著煤油燈坐在教室里自習(xí)。記得我坐在靠窗的位子上,那個窗戶上有個小孔,老師喜歡在那個小孔里監(jiān)視我們是否在認(rèn)真學(xué)習(xí)。

          我前面坐著小軍,后面坐著哪個男生,不記得了。小軍前面坐著奇峰,那天下午剛轉(zhuǎn)學(xué)插到我們班,晚上我狠揍了小軍一頓,把奇峰驚著了。他后來成為我無話不談的哥們,曾給我說起過,一開始覺得我很可怕,沒見過這么強(qiáng)悍的女生,哈哈。

          那時除了和奇峰談心事,聊八卦,還有一件很默契的事,我倆瞪眼睛。他的眼睛不大,細(xì)長,即使不開心也顯得笑瞇瞇的。每次排座位,我倆都是坐前后,我后或他后,往往是他轉(zhuǎn)過來或是我轉(zhuǎn)過來,彼此盯著對方的眼睛,很久,一句話也不說,最后會心一笑,好像彼此明了了一種心思。沒有任何雜念的對視,純凈,明快,淡化了學(xué)習(xí)中的枯燥。那是屬于我們兩人的獨特的友誼。而今想起,覺得不可思議。如今,我還有那么清澈的眼神嗎?還有心情,還有膽量和哪位異性那么長久的對視嗎?復(fù)雜起來的是長大了的心,而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和小軍的戰(zhàn)爭因一件極小的事引起。少年時代,血氣方剛,處理事情簡單直接,過后爽朗痛快。在我做作業(yè)的時候,小軍和我后面的那個男生你來我往的逗樂,很煩。我抬頭說了一句,看什么看,眼珠子掉出來了!小軍惱了,說又沒招惹你干嘛罵我。我說真沒說你,老師剛在窗上看,提醒你,別沒良心啊。你把我當(dāng)傻子哄。啃≤娬f著,抓起我的課本扔到地下。一下子激怒了我,一把抓起小軍的衣領(lǐng),把他摁在桌子上狠狠揍了一頓。結(jié)果小軍的皮夾克被我抓破了,我,小軍和后面的男生都被請到老師的辦公室。

          我罵了老師,打了同學(xué),內(nèi)心無比忐忑。處理的結(jié)果是,小軍和那個男生都挨了老師的耳光,我被老師安慰教導(dǎo)了一番。這件事,讓我在班里一下子聲名大振。也讓我意識到,女生的淚眼婆娑再加上成績優(yōu)秀,多大的罪過都不是罪過了。

          和愛人面對面吃飯的時候,跟他說起這些事,我倆都忍不住捧腹大笑。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說你這么開心幸福的笑起來很漂亮。然后問我,知道為什么他們被你欺負(fù)還會成為你的朋友嗎?

          是啊。如果真的打架,我肯定不是他們的對手。他們都是溫良醇厚的男生,如同愛人包容我一樣,以小小男子漢的胸懷容忍我的任性和野蠻。長大以后一定和愛人一樣,是有責(zé)任心的'好男人。

          由此我想到,社會是由每個小我構(gòu)成的,和諧不是你,我,他為社會做了多少感天動地的大事,不是口頭上喊了多少冠冕堂皇的口號,而是每個人都有社會公德心,責(zé)任心,愛心。你,我,他的責(zé)任和愛構(gòu)成小家,無數(shù)個幸福的小家構(gòu)成和諧的大家。幸福應(yīng)該是平淡中的深刻,而不是貌似和諧的背后,藏著膚淺的浮躁和齷齪的勾心斗角。

          小軍家和我家在一條巷子里,他家在巷頭,我家在巷尾。他大我一歲,不知什么時候留級和我一個班,而我除了打他的那一次,對他再無其他印象,記憶這東西,有時候真奇怪。我們從此再不說話,彼此碰面視而不見。

          后來有一天,小軍站在門口,等我走近,朝我尷尬的笑。其實我們都早已忘了之前的不愉快,只是誰也不好意思打破僵局。我推著自行車,他坐上后邊架子從我手里接過車子,陪我默默地走了一段路,然后告訴我,他要走了。離愁竟然在我們之間幽幽的打轉(zhuǎn)。沒幾天后,他隨著他爸媽跟著工廠一同遷往大同。后來他爸媽回來過幾次,聽媽媽說小軍也回來過一次,只是我們再沒相見過。

          畢業(yè)后,和奇峰就此分別。很多年過去了,我上學(xué),工作,結(jié)婚,忙自己的日子,再也沒見過他們,卻經(jīng)常想起他們。如果不是那次戰(zhàn)爭,我和他們可能早已成為陌生路人甲。他們現(xiàn)在還好嗎?

          耳邊依稀響起一首兒歌:記得當(dāng)時年紀(jì)小,你愛談天我愛笑,并肩坐在桃樹下,風(fēng)在林梢鳥在叫,不知怎么睡著了,夢里花落知多少......

          想起那個時代,恍若如夢。不知道什么時候,童年好像戛然而止。然后長大了,敏感了,憂傷了,時時感覺猶如浮萍,找不到前世今生。

          流年似水。

          味兒散文3

          一、口蘑燉羊肉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有一股陣陣飄香的美味兒。這味道經(jīng)常傳到我的夢鄉(xiāng),那就是口蘑燉羊肉的味道。這味道長久藏在我的記憶中,想起它就會格外思念我的父親母親。

          那時候我家住在烏蘭察布市集寧區(qū),父親工作在二連浩特。父親每兩個周回家一次,他叫這樣的日子為“休大禮拜”。那時候我們家已經(jīng)有了四個兄弟姐妹,日子過的并不富裕。每當(dāng)父親休大禮拜的時候,我們就非常興奮。因為父親會從二連浩特帶回好吃的口蘑干和羊肉。這可是我們期盼了半個月的食物,我們都盼望著解饞又管飽的晚餐呢。

          父親的火車是下午一點左右到家,母親的準(zhǔn)備工作從三點就開始了。記得她準(zhǔn)備的材料還不少呢。有大蔥、大蒜、姜、西紅柿、干辣椒、花椒、大料、茴香、醬油、白糖、白酒、鹽等等,當(dāng)然最重要的是父親拿回來的羊肉和干口蘑。

          首先,母親會把口蘑干用水泡上一小時。其次母親會切羊肉成塊狀。蔥姜蒜切成片。接著切半個西紅柿。母親說,西紅柿可以提味兒,還可以讓羊肉綿軟。母親用一個潔白的紗布,把花椒、大料、茴香包扎好,扎上口兒。羊肉飛水,大火燒開。這時候總是我在拉風(fēng)箱,我們家用的是大鍋灶,燒煤炭,需要用風(fēng)匣吹火。

          燒開水以后,需要撇掉沫子,撈出羊肉,留下羊湯備用。母親說,千萬不能倒掉,羊湯很有營養(yǎng)。這時候鍋刷干凈,放上油,最好是亞麻籽油或者上好的花生油。我想,現(xiàn)在最好用魯花牌花生油吧。

          放上蔥姜蒜辣椒干,爆香。再放西紅柿;放撈出待用的羊肉;放發(fā)好的口蘑;放白酒、醬油、白砂糖、鹽、紗布調(diào)料包。倒入羊湯和口蘑的湯。蓋好鍋蓋,大火煮,小火燉。半個小時后,就可以吃了。母親說,咱家人多,吃得多,砂鍋小,煮的不夠吃,不然用砂鍋燉出來會更濃香……

          一般吃口蘑燉羊肉的日子,主食都是金銀卷。金銀卷是用小麥粉搟成皮抱著玉米面蒸的饅頭。平時我們都嫌乎這種主食不好吃,不如純小麥面的饅頭?墒怯辛丝谀跹蛉,我們感覺它很下飯,就不再挑剔金銀卷了。

          為了讓四個孩子吃飽吃好,母親和父親都不怎么動筷子,我們則是每人拿一只小碗,把羊肉和口蘑弄到碗里,痛痛快快地吃個夠。當(dāng)我們吃飽了,喝足了,父親母親才舍得吃一點兒。那時候別人家都吃糠野菜,我們家還有口蘑燉羊肉吃,全憑了父親的勤勞,別人在二連浩特上班,休息的時候睡大覺。父親起得比百靈鳥還早,中午頂著大太陽,一顆一顆地采蘑菇。二連浩特的蘑菇就是久負(fù)盛名的口蘑。父親采口蘑后,把它們曬成干,用小口袋裝起來,等休大禮拜的時候帶給我們吃。

          我有時候就這樣想:我們那時候就好像沒有出窩的小燕子,父親就好像是飛來飛去的老燕子,我們在家里等著盼著,父親一次一次地用嘴銜來美食喂養(yǎng)我們。他把我們喂養(yǎng)大了,他自己也累死了。

          多么感激我們的父親啊,多么想念我們的母親!如今他們都不在人世了。每當(dāng)我看見羊肉,看見超市里的'內(nèi)蒙古羊肉卷,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念父親母親,想念童年時代的口蘑燉羊肉。啊,口蘑燉羊肉哦,我永遠(yuǎn)的美好記憶!

          二、我家的酸菜水餃

          以前煙臺人沒有吃酸菜的習(xí)慣。近幾年來,一些東北人來到了煙臺,也把東北人喜歡吃的酸菜帶到了煙臺,現(xiàn)在煙臺的超市里和早市上都有賣酸菜的。我曾經(jīng)在東北生活了一段時間,對酸菜水餃獨有情鐘。那天大家庭聚會,兄弟們建議我做一頓酸菜水餃,我愉快地接受了建議,難得咱煙臺人也品嘗一次酸菜水餃,我得露一手。

          我先準(zhǔn)備了如下的材料:酸菜半棵,前肘肉一斤,大蔥三棵,生姜一塊,黃瓜一根,餃子皮二斤,香菜三根,木耳五片。然后我把酸菜剁碎,擠干去汁,待用;前肘肉剁成餡,放入盆中;加上花生油半兩、味極鮮一兩、味精少許,食鹽一湯勺、料酒少許,攪拌均勻待用;將大蔥剁碎、生姜剁碎、香菜剁碎、木耳剁碎,將剁碎的蔥、姜、香菜、木耳放入盆中再一次攪拌均勻;最后把酸菜放入盆中攪拌均勻。這時候,酸菜的清香和各種配料的濃香都被調(diào)了出來。餃子餡就做好了,剩下的就是包餃子了。

          包餃子是最有意思的,我母親常說吃餃子的重頭戲不在“吃”上,關(guān)鍵在“包”上。全家人齊動手,有說有笑,邊說笑邊包餃子,那種其樂融融的氣氛是母親最喜歡的,也是我最喜歡的。每年包餃子的時候,女眷們都參加,大家七嘴八舌地聊天,總會有人說一句:“這是誰包的餃子呀,真漂亮,就跟年畫上的一模一樣!蔽乙宦牐腥吮頁P我的餃子啦。那比表揚我還要得意呢。趕緊湊上去說:“這個啊,是我包的!毙睦锍錆M了喜悅。

          那天是全家人第一次吃我包的酸菜餡水餃,大家都說好吃。有人建議以后家庭聚會主食就吃酸菜水餃吧。于是我滿口答應(yīng)下來。

          后來一琢磨,到超市買酸菜有些貴,不如自己激酸菜。于是我買了十棵大白菜,一口缸,開始激白菜。先把白菜的老幫子去掉,扒出白白的菜葉。然后一切四瓣,放置在案板上備用。第三是燒一大鍋開水。第四是把白菜放在開水里燙。燙過之后,碼在菜缸里。碼一層菜,灑一把粗鹽。再碼一層菜,再灑一把粗鹽……最后燒一鍋干凈的開水,倒進(jìn)菜缸里。等半個月,酸菜就成熟了?梢园岵孙溩佑昧恕

          我做酸菜水餃和激酸菜在親戚朋友中出了名。于是大家都喜歡吃我做的酸菜和酸菜餃子。于是我每一年都腌制一大缸酸菜,每個親戚朋友送一些,姐姐哥哥、弟弟妹妹、同事、朋友都吃過我做的酸菜,大家都說:“沒想到,煙臺人以前不常吃的酸菜餃子還真味道鮮美!”我想:煙臺改革開放了,東北人、西北人、西南人等等都來到了煙臺,也帶了了全國各地的美食。煙臺市一個開放的城市,不拒絕任何美食。西北的涼皮、肉夾饃來了;東北的酸菜水餃來了;蘭州的拉面來了;云南的米線來了……煙臺人有口福了,走出家門口就能吃到天下的美食了。這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讓我們盡情地享受這普天下的美食吧。

          味兒散文4

          微風(fēng)攜著淡淡的熱氣,悠然劃過窗臺上的苔蘚,停靠在窗外休憩。眼前,忽然地一亮。竟然沒注意什么時候掛了紅紅的燈籠。驀然驚覺,已經(jīng)臘月二十三,仿佛站在鐘樓上,準(zhǔn)備敲響新年的鐘聲。雖然沒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但這寧靜卻將成為新的一年叩開的新希望。

          久居鬧市,也許是因為早已經(jīng)習(xí)慣了每天的按部就班,雖然年關(guān)已近,卻總在懷疑是不是真的要過年了,越發(fā)安靜的街道,總讓人感覺,年味越來越淡了,只有在路上看見那些紅紅的福字,紅紅的對聯(lián),紅紅的燈籠,才不得不相信,是真的要過年了。

          其實,內(nèi)心還是懷念小時候的年味。雖然那時候沒有現(xiàn)在這樣好的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生活,但那時候的歲月,卻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記住,去回憶,去眷戀,記得有人跟我說過,年越過越?jīng)]趣是因為,最快樂的人已經(jīng)不是你了。這話沒錯,現(xiàn)在,我得照顧好我弟弟,不再是一個人到處亂跑。

          小時候,年味是一卷泛黃的刺繡。樸素的針腳,蜿蜒著兒時的快樂與童真。

          那時候,一進(jìn)臘月門,就會有一種淡淡的喜氣與忙碌縈繞在耳邊身畔。一場雪后,外太婆家的屋檐上陽光照耀?諝饫锏教幯笠缰环N叫做吉祥的.氣氛。寒冷的風(fēng),好像漸漸疲倦,偶爾會停靠在窗外的樹上休憩,小溪邊一片寂靜。

          街道兩旁,紅紅的燈籠,紅紅的春聯(lián),紅紅的福字,開始陸續(xù)走進(jìn)千家萬戶,就等除夕那天,用來裝飾來年那個紅紅的希望。每當(dāng)這時,父親和母親都會開始忙碌各自的分工,而路邊總是升起一陣陣的鞭炮與歡笑。

          父親會把平時亂七八糟堆在陽臺里的花盆,仔細(xì)的用剪刀將盆里的植物修成齊齊的,整齊的擺放在某個墻角。弟弟最喜歡媽媽做的年糕,放一點糖,粘粘的,香香的,甜甜的,有一種說不出的清香,有時還會煎一煎,金黃金黃的,透著一種琥珀的光,現(xiàn)在想想還是意猶未盡。

          通常,我做的活就是打掃自己的房間,不一會就可以讓一整個窗戶明亮的一塵不染,把桌子上的東西收拾得好好的,把書架理成最舒服的模樣。偶爾,母親也會讓我?guī)椭鲆恍┬』,譬如拖地,或者喂喂酷酷一些狗糧,平時母親都不用我,只有到了忙不過來的時候才會叫上我。

          時光如水,淡淡如煙,F(xiàn)在回想起,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生活,濃墨淡彩?傉J(rèn)為過年,是屬于一歲中最濃的那一筆,隱匿著盛大的狂歡。我們作為龍的傳人一直重復(fù)著相同的習(xí)俗。臘八,辭灶,除夕,守歲。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我們在漸遠(yuǎn)的歲月里擁有了更多的智慧與精彩,我們也越來越知道珍惜珍惜這種平淡而深遠(yuǎn)的幸福。

          從初一開始,一直是忙碌的樣子。雖然不是(這一撥客人走啦,下一撥又接上。)現(xiàn)在在毫不忙碌地悠閑中,依然有零星的鞭炮聲不時入耳。年華又添一歲,時光依舊如水。新的開始,新的希望,愿我們在新的一年里會有更多的收獲與成就!

          味兒散文5

          又是一年的除夕,聽著街上零星的鞭炮聲,看著家家戶戶陸續(xù)亮起的大紅燈籠,在微信上不斷刷出親人朋友們慶祝新年的歡樂氣氛,心里覺得滿滿的,充斥著兒時的記憶,淡淡的鄉(xiāng)愁,還夾雜著如今的幸福生活,特別感慨歲月,它那么長又那么短,奪去了老一輩人的青春和健康,給予了我們這一代無限的物質(zhì)享受和充足的精神財富。

          今年的冬天不是很冷,所以覺得過得很快,孩子們都沒來得及穿上大紅棉襖,戴上厚厚的手套及美麗綿軟的兔耳朵,春天就已經(jīng)悄無聲息地到了。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是每個離家的人內(nèi)心深處無法排解的傷痛,這份藏在心底的愁緒總是在最歡樂的日子里彰顯到極致,讓人在幸福中嘗到一點點苦澀;蛟S是因為過了而立之年,心中更容易害怕,害怕風(fēng)吹過,飄落一地黃葉;害怕雪融化,大樹流下淚水;害怕父母老去,我們不再是孩子。

          雖然過了許多春節(jié),但是體會年味兒是不變的情結(jié),每年都會像細(xì)嚼慢咽地吃餃子一樣去感受年味兒。

          隨著日子的流逝和容顏的改變,心里開始一年比一年害怕過年。從小時候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甜蜜和向往,到現(xiàn)在的恐懼和彷徨,我努力去適應(yīng)去享受紅紅火火的日子,去感恩上天賜予我的天倫之樂。

          隨著夜幕的`降臨,外面的鞭炮聲和漫天的煙花也漸漸多了起來,孩子們和他爸爸在院子里盡情地享受燃放煙花所帶來的快樂和喜悅,他們喊著、跑著、跳著。那種濃濃的過年氣息包圍了我們,任憑黑夜再怎么濃重,也無法阻擋我們熱烈的心情。

          聽得見他奶奶在樓上喊我們回家的聲音:大年三十的不要到外面去野了,趕緊回家,外面有妖魔鬼怪呢!我一下就覺得特別親切,好像我們都是貪玩的孩子,在等著大人叫我們回家吃飯的聲音。而婆婆,這么多年一直在盡心盡力地照顧我們,從來沒有喊過一聲累?粗先思胰諠u佝僂的腰身,覺得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兒。

          尤其是過年,我們在看電視,放煙花,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時候,她還是不分晝夜地為我們做各種好吃的,諸如油圈圈、糖角角、油餅、涼粉之類的,當(dāng)然還有各種各樣的肉食,讓我們能像孩子一樣地盡情享受過年的樂趣。

          而過去的講究也是一樣都少不了的,諸如敬灶王爺,三十吃面,初一餃子,還有初一不能倒垃圾和臟水了,三十晚上、初七不能出門等等,讓人在無奈之余覺得其實老人特別可愛。真是應(yīng)了那句話:家有老,是活寶。

          每次過年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但是渴望平安幸?偸怯肋h(yuǎn)的主題!不管我們身在何方,無論我們心在何處,在此刻都讓我們一起祝愿來年能圓圓滿滿,幸福平安!

          味兒散文6

          眼瞅著這年,是越來越近,可那故鄉(xiāng)的年味兒,卻好象離我越來越遠(yuǎn)。

          ------題記

          這幾天的小西北風(fēng)頻頻呼嘯而來,刮得越來越猛。今年的數(shù)九寒冬,還真是非比尋常的冷。已進(jìn)年關(guān),寒氣竟然來的這么沖。我剛說了一個冷,老爸老媽就說:“再冷,也冷不過黑龍江!币惶岬郊亦l(xiāng),一說起新春佳節(jié),他們就開始念叨從前過年時的年味兒……

         。ㄒ唬┝(xí)俗

          雖然離家太久,但回想起故鄉(xiāng)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xí)俗,至今還另我記憶猶新。每當(dāng)立冬后,隨著雪花一層層增厚,河面全部被冰封,人們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拉“爬梨”。進(jìn)了臘月,老東北人就開始蒸粘豆包、吃殺豬菜、包凍餃子。就如民謠里唱得那樣:“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殺年雞, 二十八把面發(fā),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簡單明了的幾句,綜合地概括了東北的春節(jié)習(xí)俗。另外東北人從大年三十開始點長壽燈,徹夜通明。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每家每戶都要掛紅燈籠,意味著益壽延年,香火不斷。正月里不剪頭,一般大年初一到農(nóng)歷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頭,如果剪頭會克(死)舅舅。(嘿嘿,迷信)“二月二,龍?zhí)ь^”,這表示著二月初二這天人們剪頭會很吉利,所以在這一天很多人都會爭相剪頭,討吉利。初一初二不掃地不汲水,上了年紀(jì)的老人都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不愿將好運氣、財氣掃走、外流。再有大家比較熟悉的,如貼春聯(lián)、貼福到、放鞭炮、掛燈籠,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等等。

         。ǘ┐蟛少

          記得小時候,喝過香飄四溢的臘八粥,母親就開始忙忙碌碌的采購年貨。那時候沒有超市,只有商店。每到年關(guān),商店里往往是人滿人患,人們早早地趕到那里排了許多長長的列隊,恨不得把這一季的“食用”,全部搬回家里面。那個年代,“爬梨”是家家必不可少的托運工具,也是孩子們用來開心的超大玩具。爬梨分兩種,一種是木制的,另外一種是鐵制的,經(jīng)濟(jì)實惠,使用方便。買的東西多,而且又買到有重量的年貨時,母親就讓哥哥拽著爬梨,跟著她一起將東西往家里托運。那時也沒有冰箱,但故鄉(xiāng)的冬天,就是一個純天然的大冰箱。不怕凍的東西,(雞、鴨、魚、肉)凍梨、凍柿子等,全都放在外面的倉儲里。給長輩買禮品,給孩子買新衣服,糖果,瓜子,花生,鞭炮、對聯(lián),煙花,件件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母親給我和妹妹買的頭花,小頭飾、扎發(fā)辮的綢子、彩色頭繩、發(fā)卡、雪花膏、胭脂等。另我難忘的還有,母親買的年畫、掛錢、窗花等。每張年畫都有一個美麗如夢的名字,現(xiàn)在我還能記住有“年年有余”]“天女散花”、“花好月圓”“百鳥朝鳳”,“孔雀開屏”,其中年年有余和花好月圓這兩幅,幾乎成了每年的必需品。說起這“掛錢”,一般人可能不知道那是什么東東。掛錢,是粘在春聯(lián)的橫批下面的,放二至六,三到五張都可以。它的圖案也是五花八門的,大都是喻意吉祥、平安、財運、健康等等。是漢族民間,刻(剪)紙藝術(shù)品中的一種。由于圖案清晰絢麗,花紋細(xì)膩精美,又因圖案多為古錢狀,故古人才將其稱“掛錢”。窗花,也是剪紙品種之一。為烘托節(jié)日氣氛,清一色純紅,喜慶那就甭說了,尤其是那些豐富多彩的圖案,著實讓人們打心里往外的喜歡……

         。ㄈ┥嗉馍系拿牢秲

          說起那時的春節(jié),能稱得上舌尖上的美食的,就不得不說說東北的這道“殺豬菜”。雖然父親母親屬于“移民”,不是地地道道的東北人,但我們幾個子女卻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時間久了我家也就入鄉(xiāng)隨俗了。這道殺豬茶,也是我家的年菜之一。其實做起來非常簡單,用自制的酸菜和肥肉、血腸、各種佐料放在鍋里一起燉,味道酸酸的,入口不油膩,而且燉得越久越好吃,這便是東北人常說的 “殺豬菜”。還有一道被特別重視的菜,那就是“醬豬手”。年三十的晚上,必須上桌,而且豬前蹄最好。吃了這道菜,那就意味著在新的一年里大摟、特?fù)、“摟前”(錢),財源廣進(jìn)的意思。我家的年飯,一般在除夕上午十二點之前開飯。那些平時吃不到的“傳說”中的美食,全部集中在這頓年飯里。年飯,一般必須包括所謂的“四大件兒”,即雞、魚、排骨和肘子,做法繁多,各家有各家的口味。另外還有殺豬菜,素茶、涼菜等等。母親通常都會做上十道菜,喻意在新的'一年里,諸事十全十美。吃過這頓“正宗”的團(tuán)年飯,接下來就是我們小孩子期盼已久的年夜飯,年夜飯就是在子夜時吃餃子,這是北方人的習(xí)俗。東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xí)慣。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放鞭炮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只帶有硬幣的,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yù)示著在新的一年里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我家在跨年時基本上是吃素餡的,大年初一才吃肉餡,尤其要吃芹菜肉的。芹菜,意味著是人們吃了,會越來越勤勞,還有酸菜肉的,這是東北的“拿手餡”,和殺豬菜一樣是必吃的。(此外,東北人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qū)災(zāi)避邪之意。)飯后可以吃凍過的水果,這是我們小孩子的最愛。由于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之后,別有一番滋味。最常見的是冰梨和凍柿子。最純正的要數(shù)凍秋梨,在北方有一種梨叫秋梨,這種梨剛摘下來的時候又酸又澀,于是人們就把這種梨采摘下來直接放在樹下,蓋上一層樹葉,經(jīng)過冰凍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 充足。凍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凍,年夜飯后吃這種梨能解酒、解油膩……

         。ㄋ模┦貧q

          守歲和拜年,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幾乎是同時進(jìn)行的,也就是從中午那頓年飯后開始的。當(dāng)時在我看來,守歲,可稱得上是一件大事,也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其實兒時的我,敖不上一宿,一般吃完跨年餃子,也就到了昏昏欲睡時。)現(xiàn)在想想,雖然當(dāng)時還沒有電視機(jī),也沒有手機(jī),更沒有電腦、電子游戲,可我那時的內(nèi)心,卻是由衷的快樂。因為從除夕這天開始,母親會給我放假幾天,平時幫著做的那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從年三十開始通通可以不用管,只管一心一意穿著新衣裳、新鞋子,口袋里揣著媽媽給的“壓歲錢”,糖果、瓜子、榛子、松子等,然后相約左鄰右舍的小伙伴,一起跑到一片空曠無人走過的雪地里,打幾個滾,捏幾個雪團(tuán),再踩出自己心中想要的各式圖案,那白雪相當(dāng)于一個不受約束的大畫板,任由我們作起來,那場面簡直是“無法無天”,但另人高興的是,無論我們怎樣“瘋狂”,今天大人們也不會管。玩累了,就在一起“東拉西扯”,嘴里一邊含著糖,還一邊嗑著瓜子,吃夠了,又一起“東家游西家竄”,一起打牌,一邊喝著茶水,一起美美地分吃一串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蘆兒……直到天完全黑下來,燈籠全部亮起來,看看鐘表,已經(jīng)到了媽媽說吃餃子的時間。這才依依不舍地互相告別,各自回家吃餃子放鞭炮、放煙花等待跨年……

          備注:(壓歲錢通常是嶄新的五毛,或者是一元,二元,總之不會超過三、五塊錢,可另我悲催的是,出了正月,母親會把壓歲錢回收,還美其名曰,用它給我交學(xué)費。另外,父親初七上班了,我的逍遙假期,也就正式宣告結(jié)束了,我快活“神仙般”的日子,嘿嘿,也就這么幾天。)

          如今,漂泊在外已有許多年。昔日街坊鄰里走街串巷的那一團(tuán)和氣,被眼前聳立的一座座高樓大廈里一家家封門閉戶所代替。每逢過節(jié),大街小巷也是張燈結(jié)彩,各大商場,人頭攢動,各種廟會也同樣會映入眼簾?蓛簳r印象里的新春佳節(jié),早已是一去不復(fù)返。曾經(jīng)的玩伴,均已在各地四散。對舊日的習(xí)俗,也不由自主地做了很大改變。眼瞅著這年,是越來越近,可那故鄉(xiāng)的年味兒,卻好象離我越來越遠(yuǎn)……

          文/伊人輕舞

          味兒散文7

          經(jīng)過廣場時,我發(fā)現(xiàn)有一群老人正在一排桌子上揮毫潑墨,四周的地面上橫七豎八地擺放著已經(jīng)寫好的巨幅春聯(lián)。春聯(lián)旁邊,面帶喜色的圍觀者不時發(fā)出低低的贊嘆聲。有一位老人,兀自抑揚頓挫地朗誦起來:“興邦有法千般好,為政無私萬里春;國興特色三江暖,日燦神州萬里春;時逢盛世心花艷,春到人間氣象新……”

          我也情不自禁地輕輕誦讀起這些筆力蒼勁、散發(fā)著濃郁墨香的春聯(lián),思緒卻再也牽拽不住了——

          幼時過春節(jié)前,我家常常圍了很多人,他們都端著墨水瓶,拿著大紅紙,等候父親給他們寫春聯(lián)。父親常常顧不得吃飯,從早晨到夜晚,一直忙活著給父老鄉(xiāng)親書寫春聯(lián)。國財哥每次來寫春聯(lián)時,都會點著哥哥的額頭說:“你得好好上學(xué),將來好接班給大家寫春聯(lián)!”哥哥很羞澀地點點頭,拿著父親給他的毛筆,在廢舊報紙上寫“福”字。

          等到將別人家的春聯(lián)寫完后,父親才會著手寫我們家的。父親很民主,總會寫大家挑選出來的'春聯(lián)。那時,我們姊妹幾個便翻開家里那本發(fā)黃的春聯(lián)集錦書,仔細(xì)挑選。母親這時往往會發(fā)話:“大門口的春聯(lián)就寫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那款吧!”父親點點頭,拿出最寬的大紅紙開始書寫:“風(fēng)調(diào)雨順千般好,國泰民安萬里春!

          哥哥那時正在上學(xué),挑來選去,最后選定“歲月崢嶸須拼搏,年華瀟灑莫蹉跎”。父親一邊書寫,一邊語重心長地對哥哥說:“以后你寫春聯(lián),得寫自己擬定的春聯(lián)!”

          我最喜歡梅花,常常會讓父親書寫“鵲鬧枝頭傳喜訊,梅開窗外報新春”。

          大家都說完了,父親總不會忘記書寫“勤儉持家福祿厚,辛勞致富幸福多”,寫完后,他就對大家說:“這幅春聯(lián)真好,大家要謹(jǐn)記勤勞節(jié)儉!

          父親寫完春聯(lián),就會教我們姊妹幾個在四四方方的小紅紙上寫“!弊,挑選寫得好的貼到門墩上、農(nóng)具上。

          貼完春聯(lián),父親常常喜滋滋地指著春聯(lián),給我們解釋春聯(lián)里的學(xué)問,講述關(guān)于春聯(lián)的故事,還會出一些上聯(lián)或下聯(lián)要我們對。我們姊妹幾個常常圍在父親身邊,用心地聽,用心地想,很是享受。

          哎!不知道從何時起,父親就不再寫春聯(lián)了,我們姐妹們也不再圍在父親跟前寫春聯(lián)論春聯(lián)了。買來的春聯(lián)雖然質(zhì)地越來越好,但我似乎很多年不曾關(guān)注過春聯(lián)了。

          “你想寫啥聯(lián)兒?”一位手持毛筆的老人笑呵呵地問我。

          我一愣,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想不起來該寫些啥了。

          “寫,寫——”

          我思考良久,想起父親曾經(jīng)寫過的一幅春聯(lián):“書做良田,百世耕之不盡;勤為至寶,一生用則有余!

          “好聯(lián)!”老人說著,飽蘸墨汁,深呼一口氣,揮動大筆……

          瞬間,我感覺久違的年味兒在墨香里款款而來。

          味兒散文8

          一

          新奇帶著夢想,隨風(fēng)吹過毛草。鉆出四面透風(fēng)的墻壁,踏上轟隆隆的列車,去遠(yuǎn)方流浪。

          槍林彈雨,脫下銅鑄的外衣,擁抱太陽取暖。血液溢出體外,一路銅銹一路硫磺,腳下的塵土被堿性的硫酸浸泡。我一路走來,腳上的泥土味兒更加厚重。

          城市如花,如花似玉?褚盃縿映鞘,激動牽著我心。一路行走,好生羨慕美麗的城市,有點飄飄然,差點忘了我是誰。

          城里的大小公司,嶄新锃亮。若天上的明星,用磁鐵吸引我的眼球。走過去、跑過去、飛過去,到了公司門口,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一只呆木雞。不敢向前一步,卻又不甘后退。

          究竟是亮如玻璃般的環(huán)境光線,罩住了我的臉或晃著了的我眼,不敢走進(jìn)房門?還是咱腳上的泥土味兒飄上了心頭,飄起了心里的自卑,不敢抬起雙腿?然后變成一顆釘子,被死死釘在那里。

          究竟是良心發(fā)現(xiàn)了,還是迫不得已微笑?用精短話語請我進(jìn)去,再用支吾語言叫我出來。他們在熱戀嗎?我卻沒看得出來。

          就在我即將關(guān)門轉(zhuǎn)身,朝外走時,突然收到風(fēng)的快訊:他的腳上怎么總是有泥土味兒呀?

          風(fēng)停了,風(fēng)又起。另一個人在說:你沒看見他是從鄉(xiāng)下來的嗎?

          風(fēng)遇見風(fēng),不會打架,不會爭吵。但是風(fēng)要是遇到鈴聲,鈴聲就會突然驟響。

          走在雨中,低頭看路。我不禁突然問起自己:我的腳上咋就總帶有泥土味兒呢?

          我,笑了。那一股濃烈的苦澀跑過喉嚨,穿過背脊,像風(fēng)一樣冰涼。

          二

          鄉(xiāng)下人進(jìn)城,你千萬別講究。你講究了也沒用。

          一件新衣,一種形象。一雙新皮鞋,一種名氣。鄉(xiāng)下人樸素慣了,左勸右勸好不容易穿上身,如花微笑走進(jìn)城?墒悄阕卟贿M(jìn)別人的家里。就算你走進(jìn)去了,也會感覺渾身不自在、很別扭。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城里人家的.地板比人的臉還白還嫩,像茶油奶生,比茶油奶生還奶生。

          要進(jìn)城里人家的門,可以!但你得保證兩點。一是穿著鞋進(jìn)去,不能讓人們看見你穿鞋,移步絕不能有任何污點。一是換雙鞋進(jìn)去,不能讓腳上的泥土味兒香飄飄,那怕是一丁點兒的氣若游絲都不行。

          僅管你的鼻子不靈敏,但你得相信城里人的鼻子絕對比狗鼻子還靈。不信,你就試試。

          有的城里人嘛!知道你是鄉(xiāng)下來客,你不過是他曾經(jīng)的真身、現(xiàn)在的替身,他會讓你裹足進(jìn)門。你別看他謙虛,其實他是怕聞到你腳上的泥土味兒。是他曾經(jīng)擁有得害怕了的那種泥土味兒。

          有的城里人,表面看起來是不怕你腳上的泥土味兒。他愿意聞,他愿意你換屐進(jìn)門。要是你不換,他可是萬般不高興。

          他的不高興,一般不會用嘴巴告訴你,而是用他那張臉告訴你。如果天晴,說明你腳上還不夠泥土味兒;如果天陰,那說明你腳上泥土味兒太濃。小心把人家熏倒。

          為什么鄉(xiāng)下許多老年人不想進(jìn)城,不想享那所謂的福?那是因為城里人規(guī)矩太多,不喜歡泥土味兒的生活氣息!

          三

          我腳上為什么總帶泥土味兒?

          實話告訴你,我也不知道。它像人的體表余溫,人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我也曾經(jīng)想甩掉這只跟屁蟲,可惜沒辦法,甩不掉。

          好像流水從眼前流過,想阻止,卻阻止不了?上Ч怅幦缌魉瑓s沒有辦法讓流水般的時光停下匆匆的腳步。

          我的腳上為什么總帶泥土味呢?一次次路過城市街道旁,一次次問那行道樹,它們總是保持微笑沉默而不說話?磥沓聊墙鸢!

          不想多想,往往又會去想。叩問藍(lán)天,云兒不理不睬。跪問大地,頑固不化的石頭居然和泥土一起痛哭,并哭得稀哩糊涂。

          辛酸的淚水和著稀泥,從此把腳底粘滿,把腳背蓋住。泥土味兒,一旦粘到腳上,就成了巴殼癩。

          春夏秋冬來,山石田土去。陰晴云雨務(wù),命運即是泥。成天浸泡在泥土中,整日與泥土相伴,我不成泥,誰成泥?

          我是一位農(nóng)民的兒子,自然泥土味兒濃,泥土情結(jié)深。您說,農(nóng)民離開了土地,還能叫農(nóng)民么?

          哦,腳上總帶泥土味兒。我明白了!

          味兒散文9

          本是四處游玩,欣賞風(fēng)景的好季節(jié)。生意慘淡,先生便尋思著找份兼職。先生帶著身份證復(fù)印件等資料等候許久之后,沒有見到面試的工作人員,電話那頭說還需要提前支付500元手續(xù)費……先生反應(yīng)過來回話道:“你們是騙錢的吧……”經(jīng)過驗證這就是騙錢團(tuán)伙,他們沒有公司,在各大網(wǎng)站發(fā)出招聘信息。

          從來沒有這么直白的寫過“我喜歡銅臭味兒”;蛟S有人會理解我拜金,有人會理解我腐朽,有人會理解我不懂文雅,其實這都不重要。我只是想記錄一下人生路途中所見,所聞,所感。哪怕文字不夠優(yōu)美,旋律不夠動聽,只盼多年以后再來閱讀的時候不悔青春。

          我喜歡銅臭味兒,銀行卡上有錢,可以帶著父母四處逛逛,給他們買好東西。我沒有存款,過年回家就只能帶著爸爸、媽媽、妹妹在市里面逛逛,給他們買了好吃的。帶著他們看了“花舞人間”美麗的花兒,吃了“啞巴兔”——媽媽喜歡有味道的',專門帶她吃正宗的啞巴兔。我以后要帶他們看天安門,帶他們爬萬里長城,帶他們感受麗江的風(fēng)土人情……

          我喜歡銅臭味兒,包包里有現(xiàn)金,碰見要好的朋友可以請他吃飯、唱歌。朋友搬新家,我可以買一份精美的禮物送給他;朋友過生日,我可以給她發(fā)個紅包;朋友遇難處,我可以幫到他!

          我喜歡銅臭味兒,妹妹說她要考研,我有錢的話,就可以給她買好看的花裙子——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以給她生活費,可以讓她沒有后顧之憂的學(xué)習(xí)。

          我喜歡銅臭味兒,在沒有錢的時候,怎么談詩和遠(yuǎn)方?吟詩作賦也要衣食無憂的前提,遠(yuǎn)方也要經(jīng)濟(jì)實力作為基礎(chǔ),當(dāng)然也有能干的朋友不需要經(jīng)濟(jì)實力一樣可以駐足遠(yuǎn)方,畢竟做到的都是少數(shù)朋友。喜歡銅臭味兒是一回事,要擁有它仍需奮斗。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李小龍說:“光是知道是不夠的,必須加以運用。光是希望是不夠的,非去做不可”。閑暇時,我會幻想遇到貴人,貴人拉一把不就前程似錦了呀。其實這樣的幻想娛樂娛樂也就罷了,要知道想要遇到貴人,還得自己的實力硬朗啊。

          《羊皮卷》里有一句:“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做到我想做到的事”。是的,我喜歡銅臭味兒,我想讓身邊的人生活得更舒適,更安心。那么,我一定可以做到!

          味兒散文10

          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拿著幾分錢、拎著一個玻璃瓶,隔著柜臺喊:“幫我打一瓶醬油。”40年前的這一幕,如今依然可以在南寧看到,不同的是,當(dāng)初打醬油的小姑娘已成為50歲的“老南寧”———昨日,作為“鐵鳥”忠實“粉絲”的黃桂寧又從邊陽街過來打醬油了。

          從清朝咸豐年間至今,南寧鐵鳥醬料制作工藝已傳承了上百年。昨日上午,自治區(qū)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南寧鐵鳥醬料制作技藝傳承基地”在解放路直營店揭牌成立,希望將百年老店工藝?yán)^續(xù)傳承和發(fā)揚光大。

          情結(jié) 老南寧的飲食無鐵鳥不歡

          “我是來打醬油的!弊蛉丈衔10時,家住安吉大道的劉信華一走進(jìn)鐵鳥醬油直營店便喊道。跟黃桂寧一樣,今年60歲的他自小就跟著家人來打醬油,“打醬油”的習(xí)慣一直沿襲至今。

          “我喜歡這醬料中的黃豆味,不像外面買的那些有太多添加劑,失去了醬料原本的味道!睂3踢^來打粽醬的七旬老人韓桂英告訴記者,春節(jié)前南寧人喜歡包年粽,少了鐵鳥的粽醬,年粽都不好吃了!拔易≡趬彦\大道,每次醬油用完了我都來這里買。路程雖遠(yuǎn),但我就是喜歡這個味道!碑(dāng)天,陳阿姨也特地從壯錦大道乘公交車過來買醬料。

          昨日,還有不少市民來此買醬料。黃皮醬、老友醬、香辣醬、酸醋、醬油……掀開一個個瓦罐,一股股香味撲面而來,刺激著人們的味蕾!罢嫦惆!”市民不禁感嘆道。

          吸引 價廉物美使鐵鳥深受歡迎

          記者了解到,去年鐵鳥黃皮醬被列入廣西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目錄,其最高銷售紀(jì)錄為每月6000件(120000瓶)。

          為何老南寧如此熱衷于 “鐵鳥”的醬料?“主要是因為我們采取了傳統(tǒng)的工藝,使醬料得以保持原汁原味,醬香濃郁、味道鮮美!辫F鳥公司負(fù)責(zé)生產(chǎn)的副總經(jīng)理謝愷熙表示,光是一瓶黃皮醬,生產(chǎn)周期就達(dá)一周,而一瓶瓦缸醬油從選料制作到出廠銷售得一年,這其中包括了許多工藝。

          同時,價廉物美也是南寧人中意老牌子“鐵鳥”的原因之一。在鐵鳥公司唯一的直營店里,記者發(fā)現(xiàn),其醬料價格都比較適中。在普通超市里,一瓶500毫升的.醬油要14元,而鐵鳥最受歡迎的瓦缸醬油僅5.5元/斤,一瓶500毫升的姜蔥醬油僅7元,最受南寧人喜愛的老友醬7元/斤、黃皮醬6元/斤。

          改良 讓百年老品牌能走得更遠(yuǎn)

          盡管很受市民歡迎,但2010年10月這個百年老牌卻突然在南寧市場上“隱退”了。“當(dāng)時家里的醬油用完了,我去超市買不到鐵鳥醬油,很不是滋味。那是我們老南寧人的口味啊!笔忻窳窒壬貞浀馈

          “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我們確實停產(chǎn)了。因為以前的生產(chǎn)方式和生產(chǎn)基地已不能滿足鐵鳥醬料的市場需求,為了擴(kuò)大老品牌的規(guī)模和影響力,我們進(jìn)行了停產(chǎn)搬遷!敝x愷熙說,公司從原來的南倫街搬到了經(jīng)濟(jì)開發(fā)區(qū),廠房規(guī)模由13畝擴(kuò)大到了44畝,生產(chǎn)水平也由原來的5000噸—10000噸年產(chǎn)擴(kuò)大到30000噸。

          “搬到新廠后,我們對鐵鳥醬料技藝進(jìn)行了改良,把傳統(tǒng)的手工工藝和機(jī)械化生產(chǎn)相結(jié)合。”謝愷熙說,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老品牌更要想辦法發(fā)掘、保護(hù)、傳承和發(fā)展,才能走得更遠(yuǎn)。

          味兒散文11

          又是一年春節(jié)到,也又一次聽到有人說:“現(xiàn)在都沒啥年味兒了,過年也沒啥意思,跟小時候沒法比了”。

          有時候常常會想,年味兒真的是淡了嗎?又或者是年幼的時候,小小的我們的小小腦瓜,沒有辦法去做太復(fù)雜的事情,一次只能集中注意力去關(guān)注一件事。對爸爸媽媽這種“大人”做的事情,我們小孩子就更感到好奇了,他們都要全身心的投入到過年的準(zhǔn)備當(dāng)中,他們會告訴我們“過年了,你們有新衣服穿、有壓歲錢拿”等等諸如此類的話,于是作為小孩子的我們,專注力、好奇心被無限放大,變得無比期待無比投入。

          還記得那個時候,我們會把放炮當(dāng)成是一場比賽,看誰的摔炮摔的最響,比誰最勇敢能去自己去點燃鞭炮;也會穿著新衣服一群小朋友一起臭美,希望聽到大人說“你今天真好看”;還會無比期待壓歲錢,用一整個新年里收到的壓歲錢裝滿自己的荷包,咧著小嘴偷偷樂,然后在開學(xué)前在媽媽“乖,小孩子不能拿這么多錢,你壓歲錢媽媽給你放著,要買東西的時候來找媽媽要”的溫柔話語中將這筆“巨款”上交。

          小時候的年味兒,大概就是媽媽帶著圍裙在廚房里忙的熱火朝天,我們像小花貓一樣圍在旁邊流著口水添亂時,媽媽那一聲溫柔的笑罵;大概就是小手握著一只香小心翼翼的去點燃鞭炮,在噼里啪啦的響聲中回頭看到爸爸贊許的目光;大概就是兄弟姐妹們一起跑跳打鬧玩耍嬉戲,白天會因為搶一只更大的蘋果鬧別扭,晚上又裹在同一個被窩里一起數(shù)壓歲錢。那時候的年味兒是濃郁熱烈的,讓我們念念不忘,回味無窮。

          時光在流淌。一天天的長大,接觸的事情越來越多,有限的注意力也被分割開來。大概是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網(wǎng)絡(luò)開始普及之后,我們也慢慢的開始覺得沒有年味兒了吧。朋友圈里忙著積贊點贊回復(fù)評論,微博上關(guān)注新鮮人新鮮事集體吐槽,當(dāng)分給家人的時間和注意力減少了,又怎么可能會有氣氛和味道呢…

          我得說我確實是盼著過年的,我高中起就在外地上學(xué),每年的寒暑假才能回家,高中和大學(xué)七年,在家的時間全部加起來,大概也就兩年吧。許是應(yīng)了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畢業(yè)以后我來到了新疆。工作至今已經(jīng)三年,只和父母一起過過一個團(tuán)圓年,還是爸爸媽媽拖著大包小包的行李特產(chǎn)來烏魯木齊看我們。因為知道每年相聚的日子都特別短,便格外的珍惜這些時光,但即便是這樣,我也還是沒做到“全身心”和父母在一起。會在一起看電視的時候聊微信刷微博,兄弟姐妹聊天的'時候也不能照顧到爸爸媽媽是不是能聽的懂,被催著早睡的時候也還是會有些不耐煩…

          其實細(xì)細(xì)說來,如今每到年節(jié)的時候,愧疚的情緒大概比歡樂更多吧。我們在長大在成熟,父母卻在慢慢老去。爸爸的白發(fā)越來越多,脊背也不再挺拔,媽媽的眼角皺紋漸生,手上也開始有了老年斑。然而做女兒的卻不能陪在他們身邊,因為畢業(yè)時的任性選擇,因為如今工作性質(zhì)相對特殊,能陪伴他們的時間大概真的很少很少…

          今年一定要更有心一點,耐心地聽他們說家長里短、雞毛蒜皮,幫著他們一起打掃衛(wèi)生,做年夜飯的時候給他們打打下手,帶他們?nèi)タ匆粓鰵g樂的電影。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過一個平淡溫馨的年,盼他們能老的慢一些。

          年味兒濃也好,淡也好,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我覺得都好。

          味兒散文12

          (一)

          小時候,總是會盼著過年。盼著大年初一的新衣裳、飯桌上香噴噴的餃子、果籃里滿滿的瓜子和糖塊,更盼著兜里越來越多的嶄新的一毛錢。那時候,一毛錢可以買足足五顆能甜到心里的糖塊兒。那時候,誰兜里要是能揣個三毛五毛的,那都是土豪級的人物。

          依稀記得,那是小學(xué)三四年級的時候,剛到十月底,同學(xué)們就開始了新年六十天倒計時。至今仍記得那種渴望過年的滋味兒,每個人眼里都充滿著期待。

          那時候,我們家的條件不算好,母親沒工作,在家專職照顧我和妹妹,家里所有的開支都由父親一人扛著。因此,我與妹妹也只在新年才會有新衣服穿,父親與母親則只是將好幾年前買的那套新衣服拿出來洗干凈,大年初一才會將它換上,等過了初五,母親便會再將它們洗干凈疊好放入大立柜里,等著來年過年的時候再穿。那時候,父母的一套新衣往往能過好幾個年。至于幾年,那得看什么時候能打上補(bǔ)丁了……

          那時候的我們,最盼著除夕夜了。因為除夕夜不但有餃子吃,還可以提前試穿新衣裳,心里別提有多美了。每年的除夕,白天,母親都會圍著鍋臺轉(zhuǎn),忙著蒸饅頭,包餃子。父親則會忙著貼春聯(lián),畫麥屯子(就是幾個圓圈,里面寫上豐收、吉祥、健康等一些祝福的成語)。晚上,母親便拿出我跟妹妹的新衣裳,讓我們試穿,之后再拿出針線盒,坐在昏暗的燈光下,開始重新釘扣子。因為,我們的新衣裳都要保證穿到第二年冬天的,那時候的我們又正是長個兒的年紀(jì),母親總是會特意給我們買大一號,甚至兩號的衣服。衣服大了,自然也就寬了。那么,扣子就必須往里面移點,才能穿著不那么難看。即使這樣,我們依然興奮不已。母親釘好扣子后,會把把我們的衣服疊放整齊,放在各自的枕頭前面。那時候,我們的鞋子,還是母親親手納的千層底鞋。穿著既舒服保暖,又透氣吸汗,不會有腳臭。清楚地記得那天晚上,我跟妹妹趁母親不注意,便迫不及待地將新衣新鞋統(tǒng)統(tǒng)穿好,然后鉆到被窩里,死活不肯出來。母親無奈,只有等我們睡著了,才勉強(qiáng)將我們腳上的鞋子脫掉。

          第二天,早上五六點鐘,我們便會被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叫醒。其實在十二點鐘的時候,鞭炮聲已經(jīng)是源源不斷了,只是我們太興奮,睡的太晚了,以至于能睡到炮響聽不到的地步。于是,趕緊起床洗漱好,這時母親的餃子也煮好了。我和妹妹要先給父親與母親拜年,才能上桌吃餃子。當(dāng)然,壓歲錢和糖果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父親會大方一些,我跟妹妹會一人五毛,母親則是一人兩毛,都是嶄新的紙幣。吃完飯,抓一大把瓜子糖塊,便開始去幾個叔伯家拜年。每到一家,嘴里拜著年,眼睛缺死死盯著桌子上的糖果盤兒寸目不移。這時,嬸子們一般都會趕緊將果盤端過來,高興地說:隨便吃。而我們,也不是隨便拿的,我們只是會挑口袋里沒有的那種糖塊拿,直到所有的兜里都被裝的塞不下為止。當(dāng)然,壓歲錢更是不能忘的,本來也就是沖著這些來的。

          一直到初五,我們過的都是公主般的生活一一吃、喝、玩、樂。初六,是我們最不喜歡的日子。因為母親要我們脫掉新衣,說是要洗好收拾了,元宵節(jié)的時候再穿。而壓歲錢也要如數(shù)上交,說是替我們保管,等我們長大后再交給我們。長大后,我們卻再也沒看到過那筆“巨款” 。那時候的我們,簡單、快樂,特別容易滿足。那時候的年味兒,濃濃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里條件也越來越好,而年味兒,卻越來越淡。記得一個朋友跟我說過,過年發(fā)壓歲錢已經(jīng)成為她的一個負(fù)擔(dān)。現(xiàn)如今的壓歲錢可不比我們小時候,那不是幾毛幾塊可以解決的。因為,他們那邊的壓歲錢就跟隨份子錢一樣,成為了一種攀比。想想都覺得心累。

          記得就在年前,還跟二嬸說:這年過得越來越?jīng)]意思了。二嬸指著院子里玩耍的小家伙們說:你問問他們,看覺得過年好不好,他們可早都盼著過年了。人吶,都是從這個時候走過來的,年齡越大,經(jīng)的事兒越多,看得就越淡,自然就會覺得年味兒也淡了;蛟S,真如二嬸說的那樣吧。總之,現(xiàn)在這年過得呀,根本沒有小時候的那種濃郁的味道。就單拿放鞭炮來說吧,小時候過年,家家戶戶就那么一掛鞭炮,放著圖個吉利,F(xiàn)在吧,各式各樣的煙花爆竹,跟壓歲錢一樣,有那么點攀比的意思,放起來沒玩沒了。放完那刺鼻的味兒,得好一陣兒才能散。總之,不喜歡這樣的年味兒。

         。ǘ

          前幾天,有朋友在我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我發(fā)的小視頻。是一大家人都坐在奶奶家,吃飯、聊天的.那么一個視頻。于是,問道:妞,今天什么日子?你們家怎么整的跟過年一樣,那么熱鬧?

          我回復(fù):快要清明了,都回來掃墓了。

          “掃墓?不是清明節(jié)才掃墓的嗎?這還沒到清明呢……”朋友疑惑地問道。

          “每個地方的習(xí)俗不一樣吧,我們這里是有新墳要提前去掃墓的。這是老傳統(tǒng)了!蔽一卮。

          “哦哦,還是你們那里好呀,掃墓都一大家子一起去,感覺熱鬧、和睦!蔽夷芨杏X到朋友的那種羨慕之情。其實,我們這并非家家戶戶這樣集體掃墓。只是我們這個小家每年都是這樣的,這也是奶奶所希望的。奶奶八十多歲了,去年爺爺去世后,奶奶就念叨過一次:不管將來我走后你們怎么做,反正只要我還在,家里的任何事你們都必須一起去。

          “姥姥,今天又是過年嗎?這么多人都來你家,你怎么不給我發(fā)壓歲錢了呢……”還不滿三歲的小重孫看著飯桌上的美味佳肴和滿屋的人,奶聲奶氣地問道。小家伙的話音剛落,家里所有的人都樂了。

          “是呀,對于姥姥來說,就算是過年了,不然姥姥想見你們一面可難嘍……”奶奶說完,小家伙樂了,大人們卻沉默了。是呀,我們也已為人父母,總說自己忙,沒時間回家,就連過年也都是來去匆匆,有誰真正關(guān)心過奶奶的想法呢?那么,年味兒在奶奶心里究竟是什么呢?應(yīng)該是團(tuán)圓,是陪伴吧?就像我們小時候的愿望一樣,只要有幾顆糖,幾毛錢,一套新衣裳,那就是過年了。多么簡單是要求,對于小時候的我們和現(xiàn)如今的奶奶卻又如此奢侈。

          曾幾何時,在準(zhǔn)備回奶奶家的路上給她打電話問:奶奶,我待會到家,你看看你還需要什么,我?guī)湍阗I回去。

          “我啥都不要,我只要人……”

          “只要人”這三個字兒,讓我沉默了好久,也反省了好久。于是,將奶奶的這句話發(fā)到了家人微信群里。瞬間,群里熱鬧了起來,大家開始討論,哪天,都有誰有空,然后一起回奶奶家熱鬧熱鬧,要讓奶奶心中的年味兒持續(xù)不斷才行……

          味兒散文13

          日子過得真快,不知不覺間年關(guān)將至。

          跟不少人聊起過年,“這年過得越來越?jīng)]年味兒了”,似乎已經(jīng)成了大家的共識。那么,什么是“年味兒”呢?對這一問題,人們可能會有很多的不同說法。

          在兒時的我看來,年味兒其實很簡單,它就是家家戶戶燒制年飯發(fā)散出的肉香味兒,它就是新衣服上殘存的棉香味兒,它就是街巷里飄蕩的鞭炮煙香味兒。那個時候,我特別渴望過年,因為過年除了可以瘋玩一通,還意味著能吃好東西、穿好衣服,還能做男孩子最喜歡的事兒——放鞭炮。

          在少年時代,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我一般才會有一身卡其布之類面料的新外套穿穿,而這身新衣服,不到大年初一拜年那一天,大人們是不允許提前穿上身的,所以,我就常常在晚間拿著新衣服翻來覆去地比量,盼望著能穿上它神氣活現(xiàn)一番的日子早些到來。

          有一年過年的時候,我的一個玩伴的父母給他做了一件新棉猴,也就是那種帶帽子的棉大衣,初一那天剛穿上的時候,他還挺仔細(xì),很愛惜自己的新棉猴,但玩到高興處,便不管不顧了。在有個玩伴的提議下,大家跑到一間烤煙棚里用鞭炮炸屎玩,那個穿新棉猴的玩伴帶了一個爆破力比較強(qiáng)大的爆竹,他舍不得出讓自己的權(quán)力,堅持親自點燃爆竹。烤煙棚里有一層層放煙葉的木架子,大家預(yù)先都爬到了頂層的架子上等著看熱鬧。那哥們點燃爆竹以后,由于有些緊張,也由于穿著棉猴不太靈活,還沒爬上最下面一層木架,爆竹就響了,于是,他那新棉猴就慘不忍睹了。事后,他父母把他那個暴揍啊,讓我實在不忍細(xì)說。

          過了小年之后,家家戶戶開始準(zhǔn)備年飯,比如蒸年糕、炸麻花、炸魚什么的,條件好些的人家,還會殺只雞、燉個豬頭啥的。這些東西,不到年關(guān)也是不能預(yù)先吃的。聞著那誘人的香味兒,常常饞得我抓耳撓腮的。好不容易熬到大年三十、初一吃上一兩頓,便又沒我們自家人什么事兒了,因為要留著它們招待客人呢。所以,過年的時候跟著大人走親串友,吃的肯定比在自己家要好,我就很希望跟著大人去走親戚。

          我有個玩伴,從小死了娘,繼母對他不怎么好。有一年過年的時候,他家買了一只豬頭,正巧在這時候,他的后姥姥病了,他的繼母便回了娘家去伺候老媽。豬頭燉好以后,沒了老婆干擾的他老爸,便對兒子說:“兒啊,趁著你娘不在,你就放開了肚皮吃個夠吧!”沒想到一語成讖,一通狼吞虎咽之后,這哥們就給撐壞了,一連好幾天又吐又泄,從此以后他看見豬肉就惡心。

          過年,對男孩子最有吸引力的事情,那就是放鞭炮了。兒時的鞭炮盡管很便宜,但也不能敞開了盡情地放。每年過年,我只能得到可憐的'幾掛小鞭炮。假如再額外得到幾個大雷子、二踢腳之類,那就讓我樂不可支了。過年前夕親友來我家串門,如果有誰能送我一點鞭炮,足以讓我喜出望外好些天,那可是我最希望得到的春節(jié)禮物。

          這些寶貝玩意兒,不到大年三十和初一,也是不能提前放的。我有個小木盒,過年之前專門用來精心保存這些東西,太陽好的時候,還要仔細(xì)地把它們拿出來曬一曬,以免受潮點不響。到了放的時候,我都會把成掛的小鞭炮拆開一個個地放,絕對舍不得一次性就“噼里啪啦”了。正因為鞭炮在我看來是那么珍貴,所以我曾對玩伴們發(fā)過這樣的狠話:“將來我要是掙了錢,一定要買好多好多的鞭炮放個夠!”

          過年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因而我兒時特別盼望過年,一進(jìn)臘月,我就開始了過年的倒計時掐算,整天不是劃月歷牌、就是撕日歷,常常搞得大人們不勝其煩。好不容易盼到過年了,還沒怎么過癮呢,那年一轉(zhuǎn)眼就過完了,以至于我常常會有這樣的感嘆:這年怎么就過得這么快。

          味兒散文14

          記得很清楚,多年以前辭別故鄉(xiāng)時,在家吃的最后一頓飯叫面腰,是大姑做的。那天家里人都起來得早,天還沒亮,飯就吃畢了。離別的場面自不必說了,單說這叫面腰的飯食,印象最是深刻,不光今次吃了,記憶里每次有重要活動,招待親朋,早飯好像都是這個。除此之外,有人病了,沒胃口,也會拿面腰來調(diào)養(yǎng)。這儼然已不是一頓普通的飯食了。

          可是,它又的確很普通。用現(xiàn)在人的眼光來看,就是一頓普通的酸湯面而已。但那時卻是上品。面腰的面有一指來寬,純手工搟出來的。煮好以后,碗里著柿子醋,蔥花,芝麻,幾滴香油,澆面湯拌勻,即可食用。簡單、方便、快捷。至于這面腰名稱的來歷,沒有考證過,我琢磨可能因為面比較寬,狀如褲腰,故此得名耳。

          這樣的面食平日里是吃不到的,慣常早飯都是玉米糝配紅薯熬粥,就咸菜——現(xiàn)在看來是健康食品,美味,但那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吃,都吃怕了。面腰才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美食哩。因為面腰是用白面做的,有油腥味兒,而且還是香油。

          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候日子過得很恓惶,打一斤油,能吃一年。家家都有一個盛油的油罐,油罐里除了可憐的一點點油之外,還有一根夾著布條的竹筷。這根竹筷就是炒菜的時候,蘸些油在鍋底抹油用的。為了節(jié)省油,只好用這種辦法意思意思了。

          印象中好像很少炒菜,甭說七碟子八碗了,就是平素弄一兩個菜,也是很少見的。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一回像樣的菜——大燴菜。許是過年哩,仔細(xì)了一年,人們此時此刻,對自己再也不吝惜了,該割肉的割肉,該蒸饃的蒸饃,該過油的過油,大燴菜當(dāng)然也不例外了。這大燴菜和面腰一樣,也是當(dāng)?shù)氐囊淮筇厣。論做法很簡單,打來的肉煮了,用煮肉的湯,將蘿卜、白菜、紅薯粉條、肉丸、肉片(煮過的肉切片),燉在一起,這便是大燴菜了。最有意思的是,這燴菜燉好以后,吃之前,會給街坊鄰居,每戶都送上一碗,既是禮節(jié),也算是美食共享吧。如此這般,家家如此,戶戶效仿,經(jīng)年累月便形成了民風(fēng)民俗。

          吃的時候更是一道風(fēng)景,每人端一碗燴菜,夾兩個蒸饃,蹲到大門外,村街兩邊,倚著墻或石墩,邊聊邊吃,很是熱鬧。此時此刻,燴菜的香味兒,彌漫了整個街道,飄散在小村的上空。這味道既是菜香混合著肉香的味道,也是年的味道,更是忙碌了一年的,農(nóng)民身上的味道。

          當(dāng)然了,過年還有一樣美食自然也是少不了的,那就是麻糖。這個麻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糖果,而是用油拌著面和麥芽糖炸出來的甜品。麻糖的形狀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圓形的,狀如月餅,一面有花紋,一般是福、祿、壽,或者是蓮花,用模子印出來的。還有一種是長條形的,長約一拃,寬約三指,一指來厚,正面用刀輕輕劃出兩道印痕,兩端切透,過油以后,真就如同手指一般活靈畢現(xiàn)。還有些做得更大的,約尺來長,手掌寬,透著豁達(dá)與豪放。

          這麻糖除了犒賞自己和家人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就是走親訪友的時候,作為禮品來使用。那時候物資短缺,這麻糖就成了走親訪友必不可少的佳品。還記得每次到舅爺爺家去,祖父就用籃子裝了滿滿的禮品:豆包,菜包,花饃,麻糖,末了用白羊肚手巾覆在上面。有錢人家會順帶買包用黃皮紙包的點心,算是稀罕物品,多數(shù)人家即為以上四樣禮。

          麻糖放個十天半個月的壞不了,而且越放越好吃。尤其是回了油以后的麻糖,酥軟、甜香,越嚼麥芽的香氣就越濃郁。

          味兒散文15

          那天去母親家,恰逢大好的晴日,陽光在天地之間織起一張明媚的網(wǎng)。陽臺上,不當(dāng)季的衣物掛成樹林,洗衣機(jī)還在隆隆地轉(zhuǎn)。見我進(jìn)來,母親招呼我說:“你來了正好,幫我把這些衣服扣子釘好,開線的地方縫好。到底是老了,眼睛連穿針都不行了!蹦赣H坐在床沿上,旁邊散亂地堆了一堆衣物,一束陽光透過窗戶,打在她滿是褶子的臉上。

          我很詫異,這到底想干嘛?忍不住問她。母親說這幾天天氣好,把家里到處塞的不要的舊衣物都翻了出來,洗干凈,曬干,縫補(bǔ)打理好了,“給送到你說的那個什么捐贈箱去。”

          我才想起,有一天陪母親買菜回來經(jīng)過一個大型小區(qū),母親指著門口問那是什么東西。母親不識字。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掃了一眼,告訴她那是“愛心衣物回收捐贈箱”,并解釋給她聽,“就是號召大家把不要的舊衣物捐出來,由愛心機(jī)構(gòu)整理了送給需要的地方,剩下的由工廠回收利用再造出有用的東西!

          當(dāng)時,母親似懂非懂地“哦”了一聲,之后再沒作聲,眉頭緊蹙,若有所思。原來是在琢磨這個。我隨口問:“都是捐出去的東西,你干嘛還要這認(rèn)真?”

          母親接過話:“咦,給別人是一份心意,心意也該完好無缺嘛!”喲,想不到母親還有這覺悟,這水平。我扭頭望著窗外的太陽,是從東邊升起的嘛。老太太沒發(fā)燒吧?

          這么些年來,我們每有淘汰了的衣物,母親絕不允許丟了,所有的她都寶貝似的收集起來,回老家時大包小包給帶回去。后來,老家親戚們的生活也好了,再也不稀罕那些舊衣舊物,可母親還是舍不得扔掉,都裝到紙箱子里,塞到衣柜頂上或是床底下,總想著物盡其用,哪一天派上用場。忍不住逗她:“這不都是你的寶貝么?怎么舍得不要了?”

          “我留著無非是做豆豉、腐乳、米酒用。你們一個個地嫌有味兒,我還留著干什么?”母親幽幽地答道。

          聽母親如此一說,那些甜的、酸的、咸的、香的、辣的、鮮的……不一而足的味道,像久旱之后遇上春雨的枯草,從蟄伏的記憶的原野,鮮嫩地復(fù)活了。母親用粗玉米糝子做的米酒,黃澄澄,香噴噴,甜津津,吃過后還有酥梨的回味;母親用自家黃豆做的五香豆豉、干豆豉、稀豆豉,麻辣咸鮮,無論是做配菜還是當(dāng)下飯菜,都是絕好的美味;還有母親用白菜等做的干腌菜,青菜等做的水腌菜,臘菜苔做的帶著酸味兒的沖菜,光是想起,哈喇子就調(diào)皮地要溢出嘴角來……

          這,曾經(jīng)都是我和妹妹多么貪戀的味道!母親說我們嫌有味兒,當(dāng)是母親跟著我們住到城里以后吧?

          我跟妹妹相繼畢業(yè)在城里工作,成了家,父親母親跟我們住到了一起,幫忙打點家務(wù),照顧孩子。有些閑暇的母親唯一的嗜好就是做腌菜,做豆豉,做米酒,做腐乳,我們笑她忘不了“老本行”。城里,沒有想摘就能摘來的松針,也沒有大堆的干糠和可供折騰的地方,做起這些來,總有種種不便。母親有她的法子,她從外婆家?guī)Щ匾欢迅山z茅草,又購置了小型竹匾,而我們淘汰下來的舊衣物就成了她捂東西發(fā)酵的“糠”。

          農(nóng)村的家地方敞亮,即便有個什么味兒,風(fēng)一吹,就淡了,散了。城里房子不大,又好關(guān)門閉戶,空氣流通不那么順暢,母親一做那些東西,屋里就有時濃時淡的,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記得還是在塔城居住的時候,有次先生回來探親,進(jìn)屋沒好一會兒就滿屋子嗅滿屋子找,像奉命搜尋的狼狗。直至尋到母親他們臥室,才皺了一下眉頭,回了我們自己的房間。問他在尋什么,他憋了半天,才不好意思地問屋里誰的腳那么臭,并且說臭味就是從母親他們臥室傳出來的。說得我一愣,也支楞著鼻子出去嗅,回來笑得直不起腰來——原來,母親在做豆豉,她把處理好的黃豆放在容器里,又放到紙箱里,周圍塞了好多我們淘汰的舊衣物,紙箱子又塞到了他們床下。豆子發(fā)酵后散發(fā)出奇怪的氣味,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沒想到被久不在屋里的先生當(dāng)成了腳臭味兒。

          沒敢跟母親講。后來吃豆豉炒臘肉時,看先生吃得那個香哦,忍不住開他玩笑,“不是嫌腳臭么?怎么吃得這樣香?”搞得他怪難為情的,傻笑著說:“聞起來不好聞,吃起來是香得很嘛!”這時,母親才知道我說的腳臭是怎么回事兒。

          還有一次,那時母親已經(jīng)跟著妹妹他們住了。我去給妹妹送東西,正撞上妹夫在屋子里翻騰。他一會兒在各個臥室轉(zhuǎn)悠,一會兒進(jìn)儲藏間翻找,一會兒又拿根棍子去戳衛(wèi)生間的頂板,一會兒又把廚房里的大小柜子門拉得嘎吱嘎吱響。

          問他干嘛。他說屋里有股死老鼠味兒。我仔細(xì)嗅了嗅,確實有一股形容不出來的味兒。他一邊尋著,一邊跟我講上次也是聞到臭,最后在廚房頂棚上發(fā)現(xiàn)一只死老鼠。妹夫他們買的是二手房,房子有些陳舊了,若說屋里有老鼠,也是有可能的。

          搗鼓來搗鼓去,他最后確定味兒是從父親臥室傳出來的。他撅著屁股趴在地板上看床底,母親他們正好買菜回來,問他在干什么。聽了他的解釋,父親忙說床下有母親放的正在發(fā)酵的豆腐。母親黑著臉說:“明明是爛的豆腐乳的味兒,還死老鼠味兒!我看你還就好那一口嘛!”

          說得妹夫趕緊爬起來,搓著手站那兒訕訕地笑。母親說的也是實話,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jìn)一家門”,我家先生和妹夫這兩連襟,都好吃母親做的腐乳。妹夫經(jīng)常性口腔潰瘍,而且一爛起來不僅范圍廣面積大,還經(jīng)久不愈,按理說極不適宜吃腐乳之類的東西,他卻碰到腐乳就管不住自己的筷子。有時,他在家吃飯,母親干脆不拿腐乳,他都要自己打開冰箱翻出來。而我家先生,遠(yuǎn)在千里之外,還時常念叨母親做的腐乳好吃,上次春節(jié)我去探親,母親惦記著這事,事先做了一大壇腐乳,讓我裝了一大盒飛去云南帶給先生。

          ……

          “再說,老了,不是這疼就是那疼,不中用、也做不動了!

          母親的話牽回我,我突然想起曾經(jīng)看過的一段話:“世界上最可怕的,并不是騙子,而是孤獨。當(dāng)我與父親將母親從她生活了半輩子的小城連根拔起,她就成了一株沒有養(yǎng)分的樹苗。她隱忍,她認(rèn)命,她努力地不留戀過去,然而,每個人都屬于社會,都需要一個盡可能大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形形色色,各色人等,讓她感到自己被需要,被重視,而不僅僅是一臺洗衣、做飯、帶孩子的機(jī)器!

          原文也是一個女兒寫給母親的。之所以記得如此清晰,是因為當(dāng)時就覺得文中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作者寫給母親的話就是我想寫給母親的。母親一個在農(nóng)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睜眼瞎”,讓她陡然離開日日耕作的土地,離開親切的村莊和鄉(xiāng)親,來到車水馬龍的陌生城市,她就是拼命跑,也跟不上城市的步伐呀!

          進(jìn)了城的母親不知拿什么消遣時光。她本好唱歌、跳舞,可她總覺得跟城里老太太們說不到一起去,不好意思跟她們混一起。至于玩樂器、下棋、打麻將、上網(wǎng)啥的,她更是不會,也自知地不碰。我們那鋼筋水泥圍起來的家,于母親來說,無異于一座無形的牢房。她“身陷囹圄”,卻還得裝笑臉,拖著疲累的身體伺候著我們。她堅持做的那些有味兒的事,無疑是她孤獨心靈的慰藉和支撐,是聯(lián)系她與過往的紐帶和橋梁,也是她唯一可以抓住的稻草。在她堅持保留的那些味兒里,有早已融入她血脈的村莊、泥土、原野、山林的氣息,其實,也是我們這些從山里走出的孩子,潛意識里的不滅印記。

          想到這兒,不免五味雜陳。我的母親,我的有味兒的母親!

          我拿起針線,幫她縫補(bǔ)起來,邊縫邊說:“你做的那些東西我們都愛吃得不得了,怎能不做呢?你做不動了,還有我,我一樣一樣學(xué)著做。等哪天我整個發(fā)酵機(jī)回來,就不怕屋里有味兒了。”

          窗外射進(jìn)的陽光打在母親的身上,她坐在一團(tuán)光暈里,默默地發(fā)散著她的味兒。我,聞到將來的自己。

          味兒散文16

          每次買豆腐,我都會一邊湊近聞,一邊問老板:“這豆腐有豆腐味兒嗎?”大多老板都覺得好笑,說豆腐還沒豆腐味兒?

          其實,還真是如此。

          我愛吃豆腐,從小就愛,對豆腐味兒太熟悉了。那時在老家農(nóng)村,豆腐是家常菜,涼拌熱炒,都是美味。即便沒錢買,也可用自家種的黃豆換。村里有家賣豆腐的,天剛一亮,那家院里,白煙騰騰,濃郁的豆腐香味兒,隨風(fēng)四處飄散,引得村民拿高粱稈做的托盤往那里聚,有時我也是其中一員。金黃色的托盤里,白色豆腐冒著熱氣,引得我湊近使勁聞,使勁吸氣兒,聞著聞著張嘴就啃上了,到家,那塊豆腐便會少了一大角。

          先聞后買的毛病,可能就是那時落下的,可惜,經(jīng)得住聞的豆腐,漸漸少了。有一天,在所住小鎮(zhèn)的菜市場閑逛,老毛病又犯了,見了賣豆腐的攤位,便像警犬一樣,湊過去把鼻子猛吸幾下,攤主是位老太太,她笑著說:“使勁聞吧,香著呢,不怕聞!蔽业难劬α亮!那久違的豆腐味兒,證明了她的自信,我成了她的老顧客。

          半年后,在稱好的豆腐上,老太太額外又添加一大塊,還說是送的。送的`分量差不多和買的一樣了,我笑道:“是老顧客,也不能這樣優(yōu)惠,叫我咋好意思再來。俊彼龂@口氣說:“拿著吧,以后就不來了。”急問原因,說是年紀(jì)大了,干不動了,因為辛苦,孩子們又不想干這個。

          我的美味豆腐。∽屑(xì)想來,又好久不曾吃了。其間,我也在菜市場找尋過,卻終難遇到心中那種味兒。

          鎮(zhèn)上相繼開了兩家大點兒的超市,里面的豆腐,都用玻璃隔著,就算鼻尖挨上去,也聞不出味兒了。

          我心里也慨嘆起來:唉,現(xiàn)在有很多東西,真的沒原來的味兒了!

          味兒散文17

          作為一座古城,承受人們目光最多的要數(shù)城墻了。高大的城樓,細(xì)密的垛口,青灰色的條石,讓人覺得仿佛走進(jìn)了歷史畫卷。冷不丁出現(xiàn)一座白色大理石標(biāo)志碑“省級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資中建春門”,才讓人覺得這是真切的現(xiàn)實,于是心中又增添了幾分凝重和莊嚴(yán)。

          在城墻的一隅,或坐或躺,抑或登上高高的瞭望塔,四下遠(yuǎn)眺,古老而青春的資中盡收眼底。現(xiàn)在的資中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經(jīng)概念成了重龍山、清代一條街、孔子立像、范長江,小吃、夜市等代名詞。亭臺樓閣,小巷石路,古箏琴韻,珍玩玉器構(gòu)成了資中的旅游框架,而板板樓夜市更成了人們消夜的好去處:數(shù)不勝數(shù)的招牌雜亂中顯著隨意,空氣里泛著各種燒烤的氣息,攤前的.爐火光鮮通紅,炒菜的聲音和著攤主招攬顧客的聲音,世俗、親切和溫暖。當(dāng)然,作為一座現(xiàn)代城市,資中也不乏高樓簇?fù)淼纳虡I(yè)街、車流如川的寬闊馬路、楊柳旖旎清風(fēng)撩人的河畔。

          把視線收回來,品味近前的城墻,眼睛會驀然一亮。九脊重檐歇山式城樓,青瓦紅柱,肅穆莊嚴(yán)。翼角高翹,刺云破天。銅鈴叮咚,色澤閃爍。被歲月的風(fēng)雨剝蝕得失去棱角的青磚,從磚縫中擠出的繁茂的青草,使掩映在郁郁蔥蔥的草木之中的城墻像一座深埋地下的迷宮,那么神秘,給人無限的遐思。踏著厚重的條石,看著眼前天然的淺淺窄窄的護(hù)城河——沱江,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這里曾發(fā)生過不可勝數(shù)的廝殺與爭奪:旌旗獵獵,號角連天,戰(zhàn)鼓轟鳴,箭如飛蝗,云梯高聳,戰(zhàn)馬嘶鳴。冰冷的鐵衣沸騰了,熔化了,凝固成歷史的豐碑,任憑歲月的風(fēng)雨淬火。熱血深深地浸入腳下的黃土,凝結(jié)成歲月的陣痛,哺育了今日的平和盛世。

          抬眼張望,夕陽暖暖地從天邊滑過,就像有情有義的資中歷史。萇弘忠心為國,碧血凝珠,光照千秋萬代?鬃硬环ǔ,卑以自牧,謙虛的身姿在資中佇立了兩千年。智詵實話實說“生則有欲,不生則無欲”,用誠實換得了寧國寺的鎮(zhèn)寺之寶——木棉袈裟。趙逵“百折依然志不回,直令心死秦長腳。忠義由來本性生,稜稜風(fēng)骨標(biāo)千古!薄@些多情多義的歷史和流光溢彩的今天交相輝映,熱鬧非凡的夜市,高樓林立的商業(yè)街;以地為紙以水為墨,縱筆揮毫的藝術(shù)家,斑駁蕪雜的老屋……仿佛一杯紅酒一杯清茶就能溶盡的現(xiàn)實與歷史中的城市,這才是真正的資中味兒:閑適而恬靜,慵懶而舒緩,繽紛而開朗,律動而又朝氣蓬勃……

          味兒散文18

          我一直喜歡喝清茶,握一杯清茶在手中,靜靜地看茶葉在水中起起伏伏,舒展搖曳,讓溫情在心中盡情蔓延。

          有一次朋友對我說:“為什么不多放些茶葉,讓茶濃一些呢?”我回答道:“我不喝濃茶,你覺得茶葉放得越多,茶的味道就越濃郁,我覺得不然。茶不是咖啡,在喝咖啡的時候,如果只放一點,那就會讓咖啡失去濃郁的味道。而喝茶,就是要品其“淡中有甘醇,甘醇中又有點苦澀”的.滋味。清茶中的滋味都是“淡”的:那甘醇是淡的、那苦澀也是淡的。正是因為“淡”,我們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如果“濃”了,恐怕就品不出了吧。哦,白開水里如果放了一勺糖,恐怕,喝著也覺得不是滋味兒了吧……!

          朋友聽罷,笑著輕拍我的肩,說我太“倔”了。我倒也不去辯駁,也許我和她的口味兒不同吧。在口味兒這件事上,誰都強(qiáng)迫不得誰,何況我們倆都不是聽了別人的話就輕易改變自己想法的人呢!

          這件挺有意思的事兒,后來也讓我思考了一些日子。我想:做人,還是應(yīng)該簡單一些,別把事兒想得那么復(fù)雜。我一直要求自己,做一個簡單、善良、樸實的人。因為這樣,我的眼神才清澈,我的心里也敞亮!

        【味兒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趣味兒童寓言故事五篇03-22

        秋意的散文02-14

        夕陽的散文01-12

        散文經(jīng)典文摘10-08

        季羨林散文02-22

        跋涉經(jīng)典散文12-06

        味道的經(jīng)典散文04-21

        秋波經(jīng)典散文12-06

        中國經(jīng)典散文12-0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