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外婆曾住過的地方散文

        時間:2020-07-12 17:07:43 散文 我要投稿

        外婆曾住過的地方散文

          人總是多情的,而且有些情不會隨著歲月的流失而流失,更不會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特別是某種親情,越是久遠越是思念。

        外婆曾住過的地方散文

          每年的清明節(jié)我們一家人都會去段家坪給我爺爺上墳。段家坪離池河鎮(zhèn)大約七八里地,從小鎮(zhèn)背后的黃土梁翻過,就會看到池河水環(huán)抱著一個秀麗的村莊,村莊背靠青山,西邊有陡峭的山崖,名曰燕子巖。東面有一山溝與池河交匯,人稱小溪溝。村子的周圍是一大片平整的水田,那就是段家坪。從某種義意上講也算是我的老家,雖然我沒在這里出生,但是我父親是在這里長大的。這里也是我母親的娘家,也是外婆曾住過的地方。

          也許是我沒見過我爺爺?shù)木壒拾,雖然每年來祭拜,可心里倒是對外婆的緬懷更多更濃一些。

          段家坪早已沒有了一戶姓段的人家了,基本上住著三大姓氏,胡家,譚家和邱家。我爺爺是解放前夕從小溪溝來段家坪給胡家打長工的,解放后才分了田地和胡家的房子在段家坪安家。一九五二年我父親又參加了工作,去了池河鎮(zhèn)上的供銷社。母親姓譚,娘家也就在段家坪,所以段家坪注定和我有著血肉的聯(lián)系。我雖出生在池河小鎮(zhèn),卻對段家坪有一種很深的情懷。

          從我記事起,媽媽就愛帶著我哥和我常去段家坪,每次走到燕子巖的時候,就遠遠地看見一大片水田中間的幾間瓦房,其中夾雜兩間用青石板蓋的房子,那就是外婆住的.地方。每次我們到了外婆家院門口的時候,都是外婆第一個出來迎接我們,而她總是會從她那長滿皺紋的手里拿出兩塊芝麻糖交到我們手上。進到家里以后,外婆就會去廚房給我們沖上一碗土豆糊,加點紅糖,在那個年代那就算是最好的食物了。

          一九六七年發(fā)生了“武斗”,母親怕我們兄弟倆呆在鎮(zhèn)子上不安全,便把我們送到外婆家住了好一陣子。譚家是個大戶族,表哥表姐表叔太多,也很難分清輩份,我們兄弟年齡小,也就按年齡段和其他的小伙伴們在一起玩,有些小伙伴輩份要低一輩,管我們叫表叔。反正只要是譚家的,我們都去吃過飯。也跟表哥表弟們一起放過牛。呆的時間長了才知道,外婆和外公單獨過,大舅一家人,三舅一家人,二舅家只有兩個表哥,二舅在臺灣。其他的都是遠房的親戚。漸漸也才知道,外婆家很窮。外公年齡大了,走不了多遠的山路,只在河邊砍點濕楊柳條做柴火,自留地里也沒種多少蔬菜。所以在外婆家一般都吃蒸紅薯。很少有菜,常吃的也就是一碗塌辣子,而且用石窩直接放到飯桌上。因為我們小也不懂事,總是和小伙伴們到處亂跑,哪家飯好了就在哪家吃?吹酱笕藗円估镌诖蚬葓雎短焖X,我們兄弟倆覺得新鮮,也非要跟他們擠著一起睡。

          那時候,夜里天空上的星星很亮很亮,躺在玉米殼上,聽著大人們講,哪一顆星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故事,講得最多的就是牛郎織女星,七娣妹星,大路星,啟明星。到了天要亮的時候大人的就指著發(fā)白的天空說:“要開天門了,天兵天將要下來了!焙Φ梦覀兊纱罅搜劬,看了好一會,也沒見一個天兵天將下來。

          有一次幾個小伙伴叫我們一塊去地里摘綠豆,讓我們也拿上背簍,說是交到隊里把工分記在外公家的工分手冊里。我們也不懂這些,反正有一個大表姐領(lǐng)頭,一切都聽她的。

          到了地頭,我們也不會摘。大表姐就教我們,她說:“你看那種黑了夾的綠豆,就是要摘的,要是都是綠色的就是還沒長好,等過幾天再摘!庇谑俏覀兙桶创蟊斫阏f的去做,到了下午,他們都摘了滿滿一背簍,而我和我哥摘的加起來才半背簍。這時大表姐叫大家都來幫我們摘,一會功夫,就把我們的背簍也裝滿了,當交到隊里保管室才記了二分的工分。

          在我的印象里,外公成天在外面干活,具體在那干我不知道,反正每天早上背著鋤頭一聲不響地出門了,到吃飯時間又一聲不響地回來了。下午就去河邊砍柴。外婆耳背,不愛說話,又是小腳,早上起來燒火做飯,把洗好的菜和紅苕就放在灶頭上的掛筐里,我們在外面玩餓了的時候就常常取下幾個生紅苕吃。每天我們在外面玩多久,外婆也從不找我們回去,反正每天,天黑以后就回外婆家,外婆也從沒說過我們的不是。從表面上看,好像外婆不關(guān)心我們。但是,在心里總覺得外婆是對我們最好的。這種感覺我到現(xiàn)在也說不清楚,而且這種感覺越來越濃厚。

          也許是那個年代家家都很窮,大舅和三舅家子女多,所以在二個舅舅家吃飯很少,反倒是房族的幾個舅舅對我們兄弟特別好,每次有什么好吃的,都會把我們兄弟叫過去吃飯。

          外公大約是一九七O年去世的,此后外婆就跟著三舅一家人一起過。三舅家人口多,外婆在三舅家吃不好飯,外婆老了,牙也掉光了,吃不了硬飯。后來我母親就把外婆接到鎮(zhèn)上和我們一起生活過一段時間,外婆很節(jié)儉,冬天烤火的時候她都不會放很多的木炭,我母親老責怪她經(jīng)常把火烤滅了也不知道添炭,可外婆說她不冷。她經(jīng)常要幫我們做飯吃,可是我母親就是不讓她做,因外婆炒菜用油很少。后來外婆就守在灶門口負責添火,從此灶門口的渣渣草草,樹皮木屑全都撿起來放灶里當柴燒了。外婆常對我們兄弟二說的話就是:“你們兄弟二人長大了,記得到安家塘來看我,我會保祐你們發(fā)大財!安家塘那里有個大坪坪!碑敃r我們也不懂她說的啥意思,后來母親才告訴我們,安家塘是譚家的老墳山,只有譚氏家族的人才能埋在那里。將來外婆仙逝了就會埋在那里。

          按理說外婆每頓飯也吃不多,也沒什么額外得花銷,我們一家養(yǎng)活她也不是很困難。但是,倆舅舅和幾個表哥總是以看望外婆為名,隔三差五地來我們家吃飯,那時候居民糧食都是定量供應(yīng),家里糧食本來就不夠吃,再加上他們輪番來吃,最后只好又把外婆送回段家坪。

          送回外婆以后,大約有一年多時間外婆就去世了。外婆去世以后,漸漸地就很少再去段家坪。

          改革開放以后,又開始恢復(fù)祭祖了,大約從八二年開始,我父親才帶我們?nèi)敔數(shù)膲炆霞腊,以后每年清明?jié)就去一次。八九十年代去段家坪還能看到很多熟悉的房族的舅舅和表哥表嫂,慢慢地那些人不見了,時常會從母親的嘴里聽到,某某舅舅去世了,某某表哥搬縣城里去了,某某表姐嫁人了,那時我們都在外地工作,自然也趕不回來參加這些事情。也只有清明節(jié)回老家一次。再到段家坪,仿佛段家坪冷清了很多,雖然樓房多了,可是人口少了。起初的幾年還能看見外婆家的青石板蓋的房子,后來又改成瓦房了,再后來周圍都蓋成水泥樓房了,要想看外婆家的房子得要去到樓房后面才能看得見。

          當年外婆家門前那棵高大的杏子樹已不見了蹤跡,房前屋后的果木林也消失了。大片的水田也支離破碎,到處都是新蓋的樓房。但是無論周圍蓋了多少樓房,每當我去到段家坪都會不由自主的向著外婆住過的房子張望,明知道看不見,也明知道不再是青石板蓋的房,可在我的腦海里就是無法抹去當年的印跡,雖然每年清明節(jié)我們一樣會去安家塘外婆墳上去祭拜,可在心里一直記住的依然是外婆曾居住的那兩間房子,仿佛外婆的魂魄永遠留在了那個地方……

        【外婆曾住過的地方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談曾鞏散文藝術(shù)11-09

        外婆家的紅薯散文11-06

        山清水秀的地方散文欣賞10-05

        一個叫烏鎮(zhèn)的地方散文10-05

        我在離你很遠的地方寫這些散文10-05

        席慕蓉《外婆和鞋》散文閱讀答案12-11

        我在遙遠的地方給你寫信散文詩10-04

        風吹雁過歲月無痕散文10-05

        席慕容散文《外婆和鞋》閱讀答案11-19

        關(guān)于水過無聲泥濘留痕的散文11-05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