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勸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6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tǒng),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勸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勸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背誦課文,領會文章給人的啟示。
。2)通過學生自編自演課本劇,揣摩文中言簡意豐、生動傳神的對話描寫,品味文章用對話來刻畫人物、剪裁內容的表達效果。
。3)理解刻苦治學、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yǎng),于國于己都意義重大的道理,從而勉勵同學們重視學習,養(yǎng)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4)對比閱讀,比較《孫權勸學》和《傷仲永》的異同,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教學難點】
1、演讀課文,力求聲情并茂,讀出人物個性,讀出文章特有的意味。
2、理解魯肅與呂蒙的對話,體味這段話的情味。
【教學設想】
1、以“朗讀——譯讀——思讀——演讀”逐步理解課文,體會人物的心理和感情。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如教師范讀、學生練讀、分角色朗讀等。在反復的朗讀過程中,理解文意,體味對話,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
2、比較閱讀。延伸拓展,通過比較《孫權勸學》和《傷仲永》,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參與教學,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把全班同學分成四組,分別為文學常識專家組、字詞專家組,質疑專家組、名言專家組,分別收集有關本文相關資料,進行交流。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有個學生,他總是不肯下功夫學習,我勸他應該好好學習,他說自己的事很多,況且又不想當學者,不學也罷。我很想好好跟他講講道理,可又不知該怎么說,大家看看我應對他說些什么呢?(學生回答后),教師:東漢時,吳國的國君孫權也遇到這種情況,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二、展示與交流。
1、文學常識專家組展示自己在課前收集到的與本文有關的文學知識。
2、教師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與本文有關的文學知識。(幻燈片演示)
三、感知與理解
1、朗讀課文,準確認讀。
。1) 教師范讀。要求:聽清字音,明確句讀。
(2) 學生練讀。要求:熟悉字音,練習斷句。
。3) 學生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好句讀。
(4) 分角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2、譯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 字詞專家組講解重點詞語、句子并板書。然后學生結成四人小組,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理解字詞,翻譯課文。
。2) 競賽:讓學生快樂學習、享受學習。
規(guī)則:全班按座位分為六大組,獎勵獲勝組。
形式:文言知識大會戰(zhàn)。多媒體顯示題目,由各組指定對方的同學來回答。答對得10分,答錯扣10分。
1、解釋加點的詞語
卿今當涂掌事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
卿今當涂掌事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蒙辭以軍務 及魯肅過尋陽
蒙乃始就學 見往事耳
2、辨析古今異義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孤、治、博士)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但、見、往事)
。3)及魯肅過尋陽(過)
3、辨析一詞多義
當 就
卿今當涂掌事 蒙乃始就學
但當涉獵 指物作詩立就
4、翻譯下列句子
a、 蒙辭以軍中多務
b、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c、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d、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e、士別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f、卿言多務,孰若孤?
3、思讀課文,理解內容。請質疑專家組同學提出問題,全班討論解決。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準備好以下問題:
1)提問:孫權如何以現(xiàn)身說法,勸呂蒙學習?
討論并歸納:"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2)提問:呂蒙讀后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討論并歸納:"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通過魯肅所見所語來寫。
3)提問:為什么"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討論并歸納: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4、演讀課文。
1)揣摩說話者的語氣,體會人物的心理。
a、"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b、"鄧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句,強調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經典,當專享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有別的目的。)
c、"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條的理由。要重讀強調。)
d、"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嘆句,要選出驚訝不解的語氣。)
e、"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2)學生演出課本劇,同學們共同評議。
四、反思與探究:
1、學與不學,使呂蒙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今天學習《孫權勸學》是為了什么呢?難道說只是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嗎?知道了這個故事,作為跨世紀的一代人,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說說?
2、很多同學都談到了學習的重要性,那么古人在學習上還有哪些說法值得借鑒?
名言專家組展示講解自己收集到的名人讀書故事和名言。
學生自由發(fā)言討論。
教師總結:總之:知識能夠改變人,知識能夠塑造人。
五、拓展與延伸:
1、有兩則成語出自本文,你能找出來,并造句嗎?
2、《孫權勸學》和《傷仲永》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何異同?
明確:從內容上看,兩篇文章都與學習有關,但正好一正一反,從不同方面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呂蒙是中年好學,學有所成;仲永是少年不學,一事無成。
從寫法上看,《孫權勸學》以對話為主,加以側面描寫,來表現(xiàn)呂蒙的長進;而《傷仲永》則借事說理,先敘后議,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
六、總結與作業(yè):
1、總結: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tài)和心理。
2、作業(yè):課后大家熟讀課文,讓它成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另外,我們剛比較過《傷仲永》,和本文,那么,請以《方仲永巧遇呂蒙》為題,展開想象,寫篇作文,文體、字數(shù)不限,只要你覺得表達出你的意思就行。
▲備課資料:
1、三國故事中有“劉備借荊州,一借永不還”的故事,想來大家都很熟悉。后來,孫權、魯肅都想要回荊州,終不能如愿。最終,呂蒙巧計從蜀漢奪回了荊州,還致使關云長敗走麥城,抱憾而逝;蜀漢由盛而衰。
————可見“學”的重要性。
2、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師曠論學》
3、車胤家貧不能常得油,則夏日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及章……甚有鄉(xiāng)曲之譽!瓡r唯胤與吳隱之以寒素博學知名于世。
————夜以繼日,囊螢積雪(集螢映雪)
4、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培根
5、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學業(yè)漸積而有成,獲其益不覺其勞也;事業(yè)積漸而有功,蒙其福而不覺其苦也。
—————褚虎忱《論人格修養(yǎng)》
6、作家作品簡介:本文選自《資治通鑒》,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來政治家,史學家。
7、有關讀書的名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到用時方恨少。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知識就是力量。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
《勸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熟讀并背誦課文,掌握、積累“勸、學、青、中、疾、致、假、絕、興、功、強、用”等12個文言常用實詞和“于、者、而”3個文言常用虛詞;熟記“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2.理解從三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方法。
3.學習以喻代議、寓議于喻的設喻方法。
4.借鑒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和學習態(tài)度的論述,探究作者的思想觀點。
【使用說明】
1.第一課時落實學習目標1-2,第二課時落實學習目標3-4;
2. 第一課時落實基礎演練1-3,第二課時落實基礎演練4-5;
3. 第一課時落實合作探究1-4,第二課時落實合作探究5-10;
4. 第一課時落實鞏固訓練1-8,第二課時落實鞏固訓練9-13;
【知識導學】
1.關于作者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fā)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樸、多排比句,善用比喻!秳駥W》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內容分前后兩個部分,前部分著重闡明學習的重要性,后部分著重闡明學習的方法。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jié)錄,勉勵人們學習須持之以恒,以求增長知識,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高尚品德。
2.關于勸學的名言名句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 韓愈《勸學詩》)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shù)點梅花天地心。(元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民國熊伯伊《四季讀書歌》春)
3.關于比喻論證
比喻論證是一種用具體、生動、形象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較抽象道理的論證方法。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辭方法。被比方的事物叫 “ 本體 ” ,用來打比方的事物叫 “ 喻體 ” ,聯(lián)系二者的詞語叫 “ 喻詞 ”(像、是、如等)。用來作為喻體的事物,應當是為大家所熟悉的、具體的、淺顯的,這樣,才能既通俗又生動地說明另一個事物。比喻應當貼切、自然,要能恰到好處地說明被論證事物的特點。如可以把教師比喻成蠟燭、春蠶,說明他們無私地獻出自己的一切,卻不能將他們比喻成能使別人干凈起來,可他們自己卻像越來越臟的抹布、掃帚,這樣運用比喻法,叫“引喻失義”,應當注意。因為比喻的雙方缺乏本質上的內在聯(lián)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論述一個問題,不能僅靠幾個比喻,應把它和例證法、分析法等結合起來使用。比喻論證不是議論文寫作的主要論證方法,要求慎重使用。
【基礎演練】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靛青( ) 蓼藍( ) 木直中繩( ) 參省( )
須臾( ) 以為輪( ) 跬步( ) 生非異也( )
槁暴( ) 騏驥( ) 駑馬( ) 跂而望矣( )
二螯( ) 鍥而不舍( ) 金石可鏤( ) 則知( )明而行無過矣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勸學( )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
(3)吾嘗跂而望矣( ) (4)假輿馬者( )
(5)而絕江河( ) (6)風雨興焉( )
(7)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
(9)駑馬十駕( ) (10)用心躁也( )
(11)學不可以已( ) (12) 金就礪則利( )
(13)而聞者彰( ) (14)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15)用心一也( ) (16)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
。17)木直中繩,以為輪( ) (18)聲非加疾也( )
(19)非能水也( ) (20)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3.名句默寫填空。
(1)(20xx江蘇高考)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2)(20xx福建高考)故木受繩則直,______________。
(3)(20xx天津高考)______________,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4)(20xx全國高考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不復挺者,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非利足也,____________;假舟楫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
4.找出文中的20個比喻句。
5.結合已學知識,說明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1)“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邊句中的“而”屬哪種用法,請把相應的用法的序號填在句后的括號里。
a.連詞,表并列關系。b.連詞,表遞進關系。c.連詞,表轉折關系。d.連詞,表因果關系。 e.連詞,表順承關系。f.連詞,表修飾關系
、偾,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
、诰硬⿲W而日參省乎已( )
、畚釃L終日而思矣( )
、芊e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蓓橈L而呼,聲非加疾也( )
、扌妨蚨 )
。2)按照“之”字的意義的用法,選出全是代詞的一項( )
、偾,取之于藍②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③不如須臾之所學也④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⑤冰,水為之⑥君將哀而生之乎⑦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⑧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③⑦⑧ D.④⑤⑧
。3)下列句子中加點介詞“于”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偾嗳∮谒{,而青于藍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寡人之于國也
、芮劣诮瓰I ⑤頒白不負于戴于道路矣
、奕接、季路見于孔子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⑤⑥ D.②④⑥
【合作探究】
一、說說第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根據(jù)提示,梳理本文內容
文本圍繞“ ”從三方面展開說理分析,其中第二段從學習的 說明道理,運用 個比喻句分析了學習能夠 、 、 ,第三段從學習的 說明道理,運用 個比喻句分析了學習能夠 、 、 ,第四段從學習的 說明道理,運用 個比喻句分析了學習要求 、 、 。
三、分析第一段五個比喻句所表達的意思。
四、荀子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如果我們把這句話理解成自主學習、從師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超越前人,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說說理由。
五、分析第三段五個比喻句所表達的意思。
六、我們今天認為,在一個人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上,“思”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荀子卻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應該怎樣理解?
七、分析第四段十個比喻句所表達的意思。
八、結合文本,說說本文比喻說理的特點
九、荀子認為學習可以改變先天所具有的“人性惡”的本質,從而具備圣心,成為君子,對此,你有著怎樣的評價和認識?
十、在知識急增的社會,我們對于學習的看法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你認為荀子的觀點是否過時?有哪些觀點需要補充發(fā)展?
《勸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3
總學習目標:
1.學生通過探討了解學習之道,了解人獲取教養(yǎng)的途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2.初步了解關掌握閱讀現(xiàn)代文的一般步驟與方法。
3.借鑒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和學習態(tài)度的論述。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
5.掌握一些基本古文學常識
課時按排:8-10課時
求學之道——①勸學
教學目標:1)借鑒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和學習態(tài)度的論述。
2)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
3)掌握一些基本古文學常識。
教學重點:1)學習以喻代議、寓議于喻的設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虛詞和實詞。
教學難點:對荀子的學習觀的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
一、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的。
二、導入新課:從初一學過的課文《為學》導入,指出它與本文都用設喻方法,講有關學習的道理。
一、作者簡介: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 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認為人的本性是惡,主張“明禮義而化之”,即后天的環(huán)境可以改善人性的惡,所以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強調教育的功能,強調“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本性。他的思想體現(xiàn)在荀子一書中.《荀子》是后人為其編,大部分是荀子的作品。荀子的`散文說理透徹,氣勢渾厚,多用比喻排比,這些在《勸學》中有所體現(xiàn)!秳駥W》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jié)錄。
二、自學提示:請同學們查古漢語字詞典,掌握重點詞,并思考幾個問題
勸,君子,已;藍,青,雖,挺,就,暴;須臾,望,疾,至,能水,絕,生,聞;跬,駕,鏤,用,跪,強,躁
1、中心論點是什么?怎么理解?
2、分了那幾個論點論述?
3、采用了什么論述方法,找出相關句子
三、課文分析:
1、解題:《勸學》的“勸”起著統(tǒng)領全篇的作用。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是什么意思?趁此在“勸”字后加上一個“學”,再問:“勸”什么意思? “勸勉”!皠瘛钡姆斌w字“勤”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字,多數(shù)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學習。
2、文章結構:(分析同時串講課文)
* 論點:學不可以已(開門見山)
已:停止11]一生都不能停止 2]方法態(tài)度是:持之以恒
* 論證過程:為什么學?怎么學?
1] 君子[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古今異義。此處增強論據(jù)力度[曰:學不可以已[停止]。青[n.],取之于藍[于藍取之],而青[adj.]于藍;冰,水為[凝結]之[代冰],而寒于水。木直中[合于]繩。輮[糅,以火烘木,使之彎曲]以為[做成]輪,其曲[彎度]中規(guī)。雖[即使]有[又]槁暴[曝,曬干],不復挺[直]者,輮使之然[(彎曲成)這樣]也。故[所以]木受繩[經墨線量過]則直,金[金屬刀,借代。]就[接近,靠近]礪[磨刀石,即金屬刀拿到磨刀石上磨]則利,君子博學[廣泛學習]而[并列]日[n作狀,每日]參省[參,檢查。省,省察]乎[于]己,則知[智]明而行無過矣。
青——藍;水——冰;木——輪;金——利
外物加工結果
1 博學日參省乎己知明而行無過
五個比喻(嘗試背誦)
2] 吾嘗[曾經]終日而[表修飾]思矣,不如須臾[片刻]之所學也;吾嘗跂[提起腳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眺望[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人在遠處也能看見];順風而呼,聲非加疾[強,宏大]也,而聞者彰[清楚,明顯(欲蓋彌彰)]。假[借助,利用]輿[車]馬者,非利足[腳步快]也,而致[達到。注意字形]千里;假舟楫[槳,這里是用作借代指船]者,非能水[n作動,游水]也,而絕[橫渡]江河,君子生[性,本性,資質]非異[(同一般人)沒有差別]也,善假于物也。
1 順風而呼聞者彰;登高而招見者遠;假輿馬至千里;假舟楫絕江河
善假于物的結果 君子生非異
1 學習的結果能: 提高改變自身;彌補不足學不可以已
五個比喻(嘗試背誦)
3] 積土成山,風雨興[興,起]焉[兼詞,于此];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神明”即“神靈”]自得[“自”是自然,“得”是通.全句意為:精神智慧就得到提升],圣心備焉[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備。焉,表肯定的語助詞]。故不積跬[半步]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千里馬]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馬拉車走一天為一駕],功[成功]在不舍[停止]。鍥[用刀刻]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雕刻]。蚓無爪牙之利[難點:之,定語后置標志,鋒利的爪牙],筋骨之強,上食埃土[細土],下飲黃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也[舊版,用:以,因為。一,專一]。蟹六跪[腳]而二螯[鉗夾],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藏身]者,用心躁[浮躁,不專心]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積水成淵,蛟龍生 積1、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不積1、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朽木不折 舍1、
駑馬十駕;金石可鏤 不舍
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專1、
六跪二驁-非蛇鱔之不可寄托 躁
學習方法態(tài)度:積累、堅持、專心
十個比喻(嘗試背誦)
* 論證手法:比喻:形象生動
排比:說理透徹氣勢磅礴
對比論證:鮮明有理
四、知識點小結:(字詞句段)
* 第一組:通假字
(l)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通假字與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生xìng通性(古音聲母韻母相同)
第二組:其他易寫錯讀錯字
中zhōng礪lì參cān省xíng跂qì臾yú螯áo
。3)給本課12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注,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4)復習初中知識,綜合思考和練習二,學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虛詞“于”、“者”、“而”的用法:
虛詞溫故知新
于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介詞:從青取之于藍
苛政猛于虎介詞:比而青于藍
告之于帝介詞:向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者有蔣氏者,特殊指示代詞,組成名詞性結構,表示“……的人或事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表示略作停頓,并提示下面要說明原因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
而君將哀而生之乎連詞:并列關系知明而行無過矣
潭西南而望連詞:修飾關系吾嘗終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連詞:轉折關系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連詞:順接關系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矣
* 取之于藍(介賓后置);無爪牙之利(定語后置)
* 見文章結構 分析。
《勸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學不可以已的道理和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
2、掌握文言詞語絕、強、假、望、聞的意義和用法。
3、學習比喻論證的方法,體會荀子文章的風格。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絕等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如何結合時代的需要,使學生認識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
【教學方法】
四讀法。(自己總結的。)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師導入新課,簡介荀子
1、荀子的思想:
、 天人相分,自然有其自身的運行規(guī)律。
、 制天命而用之,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 性惡論。人性本惡,所以需要學習和教化。
、 禮是治國之本。
2、作品風格:是學者之文,樸素、深厚、縝密,多用排比和比喻。
二、通讀全文,概括大意(一讀。)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正音。
注意如下字的讀音:
中(zhòng) 智(zhì) 躁(zào) 有(yòu)
(其它參見教材注釋。)
2、學生結合注釋,通讀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明確:學不可以已。
(意思對即可。)
3、學生分小組筆譯課文最后一段,注意語言準確;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檢查,組織全班同學交流筆譯的'情況,重點指導如下句子的翻譯:
⑴ 無以:沒有用來的方法;
、 筋骨之強:強健的筋骨。(倒裝句式。)
、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詞作狀語。)
三、完成課后練習,重點學習文言詞語
1、學生做練習二,掌握絕、強、假、望、聞的用法。
2、教師檢查完成情況;
3、學生查閱《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商務印書館),增加義項和例句。注意:絕的義項比較多。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師指名學生背誦絕、強、假、望、聞等詞語的義項和課文中的例句。
二、細讀課文,理清思路(二讀。)
1、學生自讀全文,理出作者的寫作思路。
2、教師檢查,全班交流。
(各組先推薦一人上黑板,還可以由其他同學不斷完善,直到滿意。)
參考思路:
學不可以已──智明行無過──常人成君子──積累、持恒、專一
(中心) (意義) (作用) (方法)
三、研讀課文(重點是最后一段),分析討論(三讀。)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比喻論證的語段和句子,對比喻進行分類、歸納。(學生可以自己確定分類標準)
2、討論比喻論證的作用、效果。
3、教師總結,明確本文比喻巧而理至。
第三課時
一、審讀課文,評價創(chuàng)新(四讀。)
1、教師引導:本文有哪些知識性錯誤,有哪些地方可以進一步完善,請指出來。
2、學生審讀課文,找出不足的地方。
3、師生交流審讀結果。
參考:
、 知識性錯誤,如蟹六跪而二螯,(應是八跪;一說正確)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自己建筑巢穴,不用蛇鱔之穴)。
、 在論證方面,只是從自我的角度來論證。本文只談了學不可以已的兩點作用,即提高自己,彌補不足。還可以從社會發(fā)展趨勢和需要的角度來談。
二、聯(lián)系實際,拓展運用
1、以《新勸學》為題,列提綱,分組發(fā)言。要求進一步充實荀子的論證。
2、教師補充終身學習的有關內容,學生討論終身學習的重大意義。
補充:終身教育看來是進入21世紀的一把鑰匙。它超越了啟蒙教育和繼續(xù)教育之間的傳統(tǒng)區(qū)別。它響應迅速變革之世界的挑戰(zhàn)。要把終身教育放在社會的中心位置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 第8頁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叢書 教育科學出版社)
【板書設計】
勸學
《荀子》
智明行無過
常人成君子
學不可以已 終身學習
積累、持恒、專一
(社會、時代的需要)
《勸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5
《勸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尽秳駥W》和《師說》文言文閱讀答案】《勸學》和《師說》文言文閱讀答案。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勸學》)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師說》)
《勸學》閱讀題:
8.下列文言句中加點詞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而絕江河(斷絕)
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尽秳駥W》和《師說》文言文閱讀答案】文章《勸學》和《師說》文言文閱讀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懂得道理)
9.下列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蚓無爪牙之利
B.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家祭無忘告乃翁
D.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其皆出于此乎
10.下列對選文的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2分)
A.韓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從師學習時,提到了“君子”對“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的“不齒”,無意中流露出了對底層勞動者的輕視。
B.《勸學》選段連用四個生活中常有的經歷來設喻,闡明借助外部條件和注重積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證明人通過學習,能彌補自身的不足。
C.《師說》選段承接對師道的論述,用三組對比,寫不同的認識、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結果,批判了當時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
D.荀子認為學習者要“善假于物”,韓愈強調要“從師而學”,從某種意義上講,“從師而學”也是一種“善假于物”。
《勸學》閱讀答案:
8
CA“絕”橫渡
B“假”借助D“道”修養(yǎng)或者學業(yè)。
9
BA前者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后者是定語后置的標志B兩者都是連詞表轉折C前者是卻竟然的意思,后者是你你的代詞D前者代詞后者語氣副詞。
10
B經歷沒有體現(xiàn)出積累的重要性。
《勸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6
教學目的
1.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重點、難點
重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難點: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zhàn)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蓞蚊捎袀毛;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二、簡介作者作品。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tǒng)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學生齊讀課文。
1.掌握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但當涉獵:只見往事:知道以為:認為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樣知道這件事這么晚。『危涸趺,為何。
四、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jié)。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十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xiàn)目蒙學習的效果的?(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xiàn)的。)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 結友。
5.概括情節(jié):勸學~就學一議論~結友。
6思考:課文在情節(jié)的處理上有什么特點?
理解: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為甚;就學、結友測一筆帶過。
、谡鎸憚駥W經過,通過議論之后用魯肅的驚嘆,從側面寫呂蒙學業(yè)的長進。③
情節(jié)以人物對話為主。
五、分析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1.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
思考討論:
、俨豢刹粚W!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xiàn)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表現(xiàn)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诠仑M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tài)?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lián)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矍溲远鄤冢肴艄?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xiàn)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xiàn)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tài)斑然可見。
2.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盡量讀難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思考討論:
、偾浣裾卟怕裕菑蛥窍掳⒚!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十分驚奇的神態(tài),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值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诖笮趾我娛轮砗酰∵@句話表現(xiàn)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
3.齊讀全文,思考: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qū)別嗎?清說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蒙、肅皆為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六、背誦課文。(可當堂檢查)
七、說話訓練:
談談你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語言表達要清楚,有條理。
八、布置作業(yè) 。
完成練習一、二。
板書設計 :
孫權勸學
《資冶通鑒》
勸學:辭~就(懇切、關心)
議論:非復吳下阿蒙(驚異、贊嘆)
何見事之晚(自得、自豪)
【《勸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勸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09-10
勸學教學設計03-26
《勸學》教學設計04-19
勸學教學設計03-01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04-22
關于《勸學》教學設計03-20
荀子《勸學》教學設計04-24
初中《勸學》教學設計03-25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