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賀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分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李賀詩歌特色分析
李賀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極富藝術(shù)個性的一位詩人,他以虛幻荒誕、幽峭冷艷的詩風著稱,鍛詞煉字,抒懷言志,在奇崛派中可謂獨樹一幟,傾倒后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李賀詩歌特色分析,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李賀詩歌充滿奇崛冷艷、幽冥凄冷和荒誕離奇的風格色彩,他筆下的詩歌世界充滿了鬼氣和陰暗之色,卻也不乏明潔的色彩。
中唐詩人李賀,其詩歌意境凄美神秘、清寂孤絕,意象統(tǒng)概天、地、人三才,給人玄異迷離,如夢如幻之感,被世人冠為“鬼才”。卻又一些人對其詩歌意境進行分析后得出李賀其人是個心理變態(tài)的結(jié)論,其言之鑿鑿的就是:認為藝術(shù)家多為精神病或介于精神病或常人之間的人,再者就是一些心理分析的觀點,性壓抑、自閉癥,將詩歌意象中的“鬼氣森森”或“玄幻迷離”統(tǒng)統(tǒng)算為是李賀的“臨床病”的特征。不可否認,這些分析是有一定科學道理。但是,科學道理可以純粹作為衡量藝術(shù)的標準么?而且如果李賀的詩歌全是給人變態(tài)、陰森恐怖之感,難道是說歷來喜愛李賀詩歌的人的審美傾向都是陰郁的嗎?筆者認為這樣的分析未免太過于牽強。在此,筆者將從李賀對生命的思考的角度、和李賀詩歌本身呈現(xiàn)的意境兩個方面來分析其心理和寫作狀態(tài),極力忠實于詩人的本真面目,呈給讀者自如的美感體會和融入詩人的生命體驗。
(一)李賀對生命的思考
據(jù)載李賀自幼體弱多病,“為人纖瘦,通眉,長指爪”(《新唐書》),給人孱弱、病態(tài)之感。雖是皇族后裔,但卻不是嫡系。加之其父離世以后,因家道日漸終落,詩人成年后在貧病交集中英年早逝。李賀所存詩歌為數(shù)不多,F(xiàn)今所見,是其好友沈子明保存下來的,李賀亡故多年后,杜牧為其詩集作序,名為《李長吉歌詩敘》。在序中,杜牧對李賀的詩歌評價甚高、甚妙:“云煙綿連,不足為其態(tài)也;水之迢迢,不足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為其和也;秋之明潔,不足為其格也;風檣陣馬,不足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為其古也;時花美女,不足為其色也;荒國奢殿,梗莽球壟,不足為其怨恨悲愁也;鯨吸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他詩歌中的“態(tài)”、“情”、“和”、“格”、“勇”、“古”、“色”、“怨恨悲愁”、“虛荒誕幻”是世間的事物完全無法言說盡全。透過這樣的描摹可以看出詩人始終無法獲得真正的平靜,內(nèi)心充滿了矛盾與掙扎。
李賀在求取仕途而不可得,生活逐漸潦倒、困窘,更增加了詩人懷才不遇之感。這對本來就已經(jīng)是病痛纏身的詩人來講,無疑是更加致命的打擊。身心的痛苦,會增加他對周周圍事物的敏感程度,包括生死問題。相信李賀對于生命本身的思考確實是早于也不同于常人的。有很多人認為李賀大量的描寫極樂無悲的仙界,污濁的世間,凄迷的鬼域,是渴望長生不死。這樣的說法也是很值得懷疑的。對于早慧、聰穎的詩人來說,難道會不知道人都會走向死亡的道理嗎?正因為,李賀對于人生的痛苦有深刻的體驗,所以當他看到被病痛追擊的自己時,就已經(jīng)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
自身的痛苦與對現(xiàn)實的絕望,是造成李賀對生命表現(xiàn)出無限的焦慮與深刻的思索的最重要的原因。在《神弦》中“呼星召鬼歆杯盤,山魅食時人森寒”,鬼至的陰寒之感,正是詩人病痛來襲時的真實寫照。“自言漢劍當飛去,何事還車載病身”,“病骨猶能在,人間底事無”這些詩句都是表明詩人對自己的病況是有如實認識的。既然現(xiàn)實對他而言是如此的痛苦,那么,在死后人會去哪里?人的生命在肉體消亡以后是向上升還是向下降呢?這些問題必然會緊緊纏繞著這位天才般的詩人!奥浠ㄆ鹱骰仫L舞”,“碎霜斜舞上羅幕”,這些都是詩人心靈掙扎、搖擺的體現(xiàn)。正因為他對死亡有過早、過深的考慮,所以夢境、想象便成為了他無拘無束、無隱無偽的展露他的情緒、情感之地。而人間是他真實境遇的體現(xiàn),鬼域和仙界的描繪則反映出他的死后問題的疑惑與關(guān)注。
這是正常人都會有的心靈體驗,更何況是一個對生活的種種細枝末節(jié),都能用心去體驗的誠摯詩人。詩人正是站在對死亡有深刻體驗的角度來體悟生命的。了解這個,能幫助人們更好的去體驗詩人的情緒與心境,品味詩人轉(zhuǎn)承無痕的詩歌意境。
(二)李賀詩歌現(xiàn)實與夢境的交融
李賀對死后的臆想,集中在超于現(xiàn)實之外的仙界與鬼域兩個方面。在面對宦官專權(quán)、藩鎮(zhèn)割據(jù),盛唐日趨而下的社會現(xiàn)實,“宗孫”的身份認同也使他有著建功立業(yè)的遠大抱負。然而仕途的尷尬對詩人而言又是毀滅性的打擊,F(xiàn)實于他而言除了將自己的生命意志灌注到詩歌中以外,已經(jīng)失去了其它讓他執(zhí)著的價值。伴之而來的對死亡之后的思考就集中在了仙界與鬼域兩個地方。其中描寫仙界代表作有《夢天》、《天上謠》,描繪鬼域的代表作有《蘇小小墓》和《秋來》,下面將之逐一分析。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濕團光,鸞相逢桂香陌。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秹籼臁
活潑、靈動的兔類在常人眼中是看不出年齡的,更何況是仙兔。而李賀卻偏用了“老”字。在任何人的眼里一個生命的結(jié)束完結(jié)于“老”,才是最正常的。知道自己年壽不久的詩人,其內(nèi)心的悲憤已不言而喻。所以,當他“看”到玉兔時直覺就是那是一只老兔,在此毫不牽強。隨著詩人的視覺傳達的空間,人們很難分清那是詩人自己在看,還是借仙人之眼在看。有美景、卻異常凄涼、無人觀賞。有仙界的磅礴大氣,有游離于世間的清絕,卻只能伴隨著無邊的孤寂,獨自“寒泣”。在這對天的夢境中,人們沒有看到仙界的美好,只看到詩人落寞、痛苦的心靈。
天河夜轉(zhuǎn)漂回星,銀浦流云學水聲。玉宮桂樹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纓。秦妃卷簾北窗曉,窗前植桐青鳳小。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粉霞紅綬藕絲裙,青州步拾蘭苕春。東指羲和能走馬,海塵新生石山下!薄短焐现{》
在這首詩中,詩人的視覺更為廣闊與細致,內(nèi)容更加豐滿富有生機。天河、月宮、日車,仙姬美眷,奇珍神獸。仙界一派繁榮、祥和、安寧。但是始終還是沒有找到詩人究竟身在何處。就算已在仙界之中,卻給人遙遠、難觸之感。這說明無論是喧囂還是祥和的安寧,詩人的心已經(jīng)冷到無法從中獲得溫暖的程度。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jié)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短K小小墓》
蘇小小是李賀詩中最為典型的女鬼形象,其實是有很強的心理共鳴的。蘇小小對愛情與幸福生活有著執(zhí)著的渴望與追求。即使化作一抹幽魂,還在癡癡等待。即使美人如花,其愿望仍是如水中月,鏡中花。詩人短暫的一生,生活簡單至極,卻坎坷不斷。才高八斗卻總是造化弄人,至死仍希望自己的才華能被天帝采納。二人雖男女有別、陰陽兩隔,但心靈的凄苦使他們?nèi)匀豢梢赃M行交流。借蘇小小這抹美麗的魂靈,傳達出即使是死亡也不能另詩人改變。死亡固然可以終結(jié)人的肉體生命,但是卻無法磨滅詩人守候的意志。
桐風驚心壯士苦,表燈絡(luò)緯啼寒素,誰看青簡一編書,不遣花蟲粉空囊?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吊書客。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肚飦怼
在鬼域中依然有與李賀同病相憐的鬼魂,死后靈魂仍然無法得到平靜。還是在吟唱鮑照的詩歌,訴說的就是自己的懷才不遇的悲憤。同時“有香魂吊書客”正是源于詩人知音難覓之感的投射。在世間無緣相遇,所以,這正是詩人向往死后能找到知音的期翼啊!
(三)總結(jié)
李賀的詩歌以夢幻般的詩意境界撰攝了無數(shù)人的心靈。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他的詩歌在人間、鬼域、仙界自如游走所表現(xiàn)出來的隱約陸離,玄怪清奇。人間的素材直接來源于對現(xiàn)實周遭的觀察、凝煉,而鬼域和仙界的意象則是他內(nèi)心投射。從詩人的詩歌中,完全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詩人的情緒、情感、意志。詩人對死亡的考量是遠遠早于常人的,病痛的摧殘必然是慘痛的,但對現(xiàn)實的絕望才是激發(fā)詩人對身后事進行思慮的最大動因。肉體可以泯滅、功名利祿使人頹廢、倦怠,人生命的意義究竟為何?這才是詩人在病榻、郊野尋詩覓句中苦心思索的問題。
百般奔走終不得寧靜,自己的生命又如風中殘燭,詩人也只能將自己可以永存的希望寄托于死后。這一切并不能草草用“變態(tài)”了結(jié),詩人的憂愁與苦情,因此也染上了宗教般的神圣色彩,激發(fā)著更多人的借鑒與思考。
擴展資料:詩人簡介
李賀(唐代詩人)(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zhuǎn)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nèi)心苦悶,抒發(fā)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專權(quán)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jīng)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chuàng)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賀因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詩詞點評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zhuǎn)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nèi)心苦悶,抒發(fā)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專權(quán)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jīng)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chuàng)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李賀的詩風
李賀留傳至今的詩共二百余首,其中多數(shù)詩在思想上都有特點。過去,曾有人因為李賀詩受楚辭、古樂府、齊梁宮體、李白杜甫、韓愈等風氣的影響,便說他是唯美主義詩人,那是不對的。李賀的詩歌也有糟粕,有的作品語意晦澀、堆砌詞藻,藝術(shù)形象欠完整,情思脈絡(luò)欠連貫。但并沒有構(gòu)成李賀詩的主要傾向。不能以偏概全。詩人生活在貞元,元和年間,那時,元稹、白居易的新樂府運動聲勢浩大,產(chǎn)生了許多樂府詩,來反映社會現(xiàn)實和民主疾苦。李賀有一部分詩,如《老夫采玉歌》、《感諷五首》、《黃家洞》、《宮娃歌》、《揚聲青花紫石硯歌》、《古悠悠行》、《苦晝短》、《貴主征行樂》和《呂將軍歌》等。學習樂府民歌,繼承前人詩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反映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歌頌他們的勤勞智慧,嘲諷皇帝官僚的迷信求仙,不滿于貴族權(quán)門的奢侈荒淫和宦官專權(quán),其精神和新樂府運動是一致的。當然,李賀寫的更多的是直接或間接反映他的生活、他的抱負、他的悲憤的詩。如《致酒行》和《開愁歌》、《贈陳商》、《金銅仙人辭漢歌》等等。這些從不同的角度,表現(xiàn)了作者對中唐那個黑暗的社會的不滿和反抗,是有很大的進步意義的。李賀的詩構(gòu)思新穎、想象豐富、形象生動、色彩鮮明。許多作品,多用比興,又能擺脫思想上和節(jié)律上的束縛,充滿奇情異想,顯現(xiàn)出了強烈的浪漫主義特色,是唐人寫詩用形象思維的典型例證。
【李賀詩歌特色分析】相關(guān)文章:
李賀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分析02-07
李賀的詩歌特點12-07
李賀的詩歌風格是什么11-01
李賀詩歌獨創(chuàng)性的成因04-17
李賀的詩歌特點是什么12-13
李賀詩歌的意象個性特征02-06
李賀座右銘04-28
李賀生平11-11
李賀名句11-05
李賀的簡介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