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全詩翻譯與賞析

        時間:2024-09-23 08:56:46 藹媚 李白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全詩翻譯與賞析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全詩翻譯與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全詩翻譯與賞析

          《夢游天姥吟留別》

          作者:李白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綠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注解:

          (1)殷璠《河岳英靈集》收此詩題為《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后世版本或題為《夢游天姥吟留別諸公》,或作《夢游天姥吟留別》,或作《別東魯諸公》。天姥山:在今紹興新昌縣東五十里,東接天臺山。傳說曾有登此山者聽到天姥(老婦)歌謠之聲,故名。選自《李太白全集》。唐玄宗天寶三年(744),李太白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將由東魯(現(xiàn)在山東)南游會稽(紹興,越州),寫了這首描繪夢中游歷天姥山的詩,留給在東魯?shù)呐笥,所以也題作《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2).?停豪僳E海上之人。瀛洲:傳說中的東海仙山。《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煙濤:波濤渺茫,遠看像煙霧籠罩的樣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實在。難求:難以尋訪。

          (3)越人:指浙江紹興一帶的人,春秋五霸的越國首都,也是魏晉第一大都會。

          (4)云霞明滅:云霞忽明忽暗

          (5)天橫:遮住天空。橫,遮斷 。

          (6)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為天臺山的南門,土色皆赤。天臺(tāi):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妒郎酱ǹ肌罚"天臺山在臺州天臺縣北十里,高萬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四萬八千丈:形容天臺山很高,是一種夸張的說法,并非實數(shù)。

          (7)對此欲倒東南傾:對著(天姥)這座山,(天臺山)就好像拜倒在它的東南面一樣。意思是天臺山和天姥山相比,就顯得低了。

          (8)因之:因,依據(jù)。之,指代前段越人的話。

          (9)鏡湖:紹興城北鏡湖新區(qū)。

          (10)剡溪:水名,在浙江嵊州南面。

          (11)謝公:指魏晉紹興貴族兼詩人謝靈運。謝靈運喜歡游山。他游天姥山時,曾在剡溪居住。

          (12)淥:清

          (13)清:這里是凄清的意思。

          (14)謝公屐:謝靈運(穿的那種)木屐.謝靈運游山時穿的一種特制木鞋,鞋底下安著活動的鋸齒,上山時抽去前齒,下山時抽去后齒。

          (15)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16)升起的太陽。

          (17)天雞:古代傳說,東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樹,樹枝綿延三千里,樹上棲有天雞,每當太陽初升,照到這棵樹上,天雞就叫起來,天下的雞也都跟著它叫。

          (18)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戀著花,依靠著石,不覺得天色已經晚了。.暝,天黑、夜晚。

          (19)熊咆龍吟殷巖泉:熊在怒吼,龍在長吟,巖中的泉水在震響!耙髱r泉”就是“巖泉殷”。殷,形容聲音大。這里用作動詞,震響。

          (20)栗深林兮驚層巔:使深林戰(zhàn)栗,使層巔震驚。

          (21)青青:黑沉沉的。

          (22)列缺:指閃電。

          (23)洞天石扉,訇然中開: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扉,門扇。訇然,形容聲音很大。

          (24)青冥:青天。金銀臺:神仙所居之處!妒酚?封禪書》載:據(jù)到過蓬萊仙境的人說,那里“黃金銀為宮闕”。

          (25)金銀臺:郭璞《游仙詩》“神仙排云出,但見金銀臺”。

          (26)云之君:本指云神,這里泛指神仙。

          (27)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回旋、運轉。

          (28)恍:恍然,猛然。

          (29)覺:醒。

          (30)失向來之煙霞:剛才(夢中)所見的云霞消失了。向來,原來。煙霞,指前面所寫的仙境。

          (31)東流水:(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32)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暫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間,等到要行走的時候就騎上它去訪問名山。白鹿,傳說神仙或隱士多騎白鹿。須,通“需”。

          (33)摧眉折腰:摧眉,即低眉。低頭彎腰,即卑躬屈膝。陶淵明曾嘆“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兒折腰!”

          韻譯:

          海上來客,談起東海仙山瀛洲,

          說它在煙濤浩渺中,實難尋求。

          越中來人,說起那里的天姥山,

          盡管云霞或明或暗,間或可見。

          天姥山高聳入云,象橫臥天際,

          高超五岳遮蓋赤城,其勢無比。

          天臺山,傳說高達四萬八千丈,

          面對天姥山,象拜倒東南偶下。

          我想游天姥,因而夢游了吳越。

          一夜飛越,夢里見到鏡湖明月。

          明月清輝,把我身影映在湖里,

          不久又把我的身影,送到剡溪。

          當年謝靈運的住處,至今猶在,

          清波蕩漾猿猴長啼,景致凄凄。

          我腳穿著,謝靈運的登山木屐,

          攀登峻峭峰巒,如上青天云梯。

          在云間的山腰,可見東海日出,

          身體懸在半空,可聽天雞鳴啼。

          山中盡是?巖,道路千回萬轉,

          迷戀倚石賞花,忽覺天色已晚。

          熊吼聲龍吟聲,在巖泉間震響,

          深林為之驚?,峰巒火之抖顫。

          烏云沉沉低垂,似乎快要落雨,

          水波淡淡蕩漾,湖面騰起云煙。

          閃電劃破長空,一聲驚雷巨響,

          山丘峰巒,仿佛突然崩裂倒塌。

          神仙石府的石門,在隆隆聲中打開。

          洞里天空青暝暝,望不到邊際,

          日月交相輝映,照耀著金銀臺。

          云神們以彩虹為衣,以風作馬,

          他們踩踏祥云,紛紛飄然而下。

          老虎奏起琴瑟,鸞鳥拉著車駕,

          仙人翩翩起舞,列隊縱橫如麻。

          忽然令人膽顫,不由魂飛魄散,

          恍恍惚惚驚醒,不免惋惜長嘆。

          醒來時看見的,身邊唯有枕席,

          方才美麗煙霞,已經無影無跡。

          世間行樂之事,實在如同夢幻,

          萬事從古都象,東去流水一般。

          我與諸君作別,不知何時回還?

          暫且放養(yǎng)白鹿,在那青崖之間,

          要走隨即騎去,訪問名川大山。

          我豈能低頭彎腰,去事奉權貴,

          使我心中郁郁寡歡,極不舒坦!

          譯文:

          海外來的客人談起瀛洲,(大海)煙波渺茫,(瀛洲)實在難以尋求。紹興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在云霧霞光中有時還能看見。天姥山高聳入云,連著天際,橫向天外。山勢高峻超過五岳,遮掩過赤城山。天臺山高一萬(一萬為正確版本,四萬經考證為誤傳)八千丈,對著天姥山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我根據(jù)越人說的話夢游到了紹興,一天夜里,飛渡過了明月映照的鏡湖。鏡湖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現(xiàn)在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空中傳來天雞的叫聲。山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著花,依倚著石頭,不覺天色已經晚了。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zhàn)栗,使山峰驚顫。云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蕩生起了煙霧。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著金銀做的宮闕。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云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老虎彈琴,鸞鳥拉車。仙人們排成列,多如密麻。忽然驚魂動魄,恍然驚醒起來而長長地嘆息。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如此,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與君分別何時才能回來,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游覽時就騎上它訪名川大山。我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心中郁郁寡歡,極不舒坦!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這兩句是詩人從夢境驚醒之后,回到現(xiàn)實世界中來的感慨:世間的功名利祿,生活樂趣,不過是過眼煙云,如同夢幻一樣,古往今來世間的萬事萬物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詩人把一切都看透了,看穿了,一切都無所謂,一切都無需計較。這說明他在官場受打擊之后,有一種超脫的思想,這兩句正說明了這種意境。

          句解:

          ?驼勫蓿瑹煗⒚P烹y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海上來的人,談起東海仙山瀛洲,說它在煙霧波濤中,朦朧縹緲,實在很難尋訪。越地的人說起那里的天姥山,在云霞中時隱時現(xiàn),有時尚可見到。“瀛洲”是一座仙山,傳說東海上共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詩人把它和天姥山并提,這是以虛襯實,使天姥山顯得神秘,近乎仙境。瀛洲雖是人們向往、尋求的仙境,但終究沒有人能見到。而越中的天姥山,卻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如仙境般美好,這里暗含著詩人對它的向往之情。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天姥山高聳入云,連著天際,橫向天外,山勢高峻超過五岳,更掩蔽了赤城山。與它鄰近的天臺山,高達四萬八千丈,而對著天姥山,就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詩人用比較和襯托的手法,把天姥山高峻挺拔的樣子寫得淋漓盡致。先是與天相襯,再與其他的山相比!俺喑恰保巧矫,在今浙江天臺北,因為山上赤石羅列,遠看好像紅色的城,故得名!疤炫_山”,在今浙江天臺縣,與天姥山相對,實際上天臺山要更高一些。天姥山雖是越東靈秀之地,但無論氣勢還是名氣,都不如五岳,但詩人偏不遵照真實的邏輯,而是極力夸飾。顯然,這是他想象中的天姥山,是他心中奇山峻嶺的幻影。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天姥山是那樣的如仙似幻,氣勢不凡,詩人動了尋游的念頭。他說:根據(jù)越人的講述,我在夢中到達了吳越;一夜之間,我飛過月下的鏡湖;月光將我的身影映照在湖中,又把我送到了剡溪。

          天清月朗,詩人飄飛在天,從空中下望,只見湖水明澄,明月輝映,身影飄飄,夢中的詩人不正像一位御風而飛的仙人嗎?這夢游不正是一次仙游嗎?

          “鏡湖”又名鑒湖,因波平如鏡,故名,在今浙江省紹興市南。夢游的目標是天姥山,鏡湖只是路過,所以說是“飛度”。到達剡溪時,也就到了天姥山前!柏呦,水名,在今浙江省嵊縣南。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謝公”,指的是東晉詩人謝靈運。謝喜歡游山,以寫山水詩著稱,浙江的名山他差不多都到過。謝靈運在登天姥山的時候,曾經在剡溪這個地方住宿過,留下了“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的詩句!爸x公屐”,指的是謝靈運特制的一種登山用的木鞋,鞋底裝有可活動的木齒,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后齒,以便于走山路。

          詩人看到,當年謝靈運住過的地方,至今還在,只見清波蕩漾,不時聽傳來猿猴凄清的長啼。他腳穿著謝靈運發(fā)明的木屐,開始登山了。那山道又高又陡,人就像攀登在伸入青云間的梯子一樣。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 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詩人在懸崖半山間見到東海日出,又聽到空中天雞鳴啼!妒霎愑洝罚骸皷|南有桃都山,山有大樹,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則鳴,天下之雞皆隨之而鳴!痹谶@一片曙色中,詩人已經接近仙境了。

          在千回萬轉的山石之間,道路彎彎曲曲,沒有一定的方向。詩人迷戀山花,倚石觀賞,忽然發(fā)覺天色已晚。從飛渡鏡湖到登上天姥山,景物一步步變換,夢境一步步展開,幻想的色彩也一步步加濃。登上山后,詩人看到海日升空,聽到天雞高唱,本是黎明景色;卻又忽覺暮色降臨,晨昏之變,何其倏忽!至于千巖萬轉,道路不定,山花爛漫,則又何其迷離恍惚。

          正當詩人沉醉其間時,忽然聽到熊在咆哮,龍在吟嘯,聲音大得可怕,不但震動巖泉,而且使茂密的森林為之戰(zhàn)慄,層層山峰也為之驚懼。這時候,天色也變了,只見烏云沉沉低垂,似乎快要落雨,水波蕩漾,湖面騰起云煙。這樣的場景,讓人驚懼,叫人不安,預示著有什么事將要發(fā)生。

          “殷”,盛大,此作動詞,兼有充滿之義!皩訋p”,層疊的山峰。“澹!,水波淡蕩狀。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在令人驚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時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山丘峰巒崩裂倒塌。仙人洞府的石門,轟然一聲從中打開!傲腥薄保褪情W電。“洞天”,道家稱神仙所居之處。這里作者連用四個四言短句,節(jié)奏參差錯落,鏗鏘有力,把天門打開時的雄偉聲勢,充分地寫了出來。

          夢境的高潮是仙人盛會。詩人向洞中望去,青天浩蕩深遠,怎么也望不到底。令人驚奇的是,太陽和月亮交相輝映,一同照耀著神仙居住的金銀臺。云中的神仙紛紛從天而下,他們穿著彩虹做的衣裳,以風為馬,飄然而行。那場面真是壯觀啊,只見老虎彈著琴瑟,鸞鳥拉著車駕,仙人成群列隊,縱橫如麻。

          “金銀臺”,傳說中神仙居處!霸浦,即楚辭中的云中君、云神,這里泛指乘云而下的神仙。仙山的盛會正是人世間生活的反映。這里除了有詩人長期漫游經歷過的萬壑千山的印象、古代傳說、屈原詩歌的啟發(fā)與影響,也有長安宮廷生活的印跡。

          天門打開以前,情景昏暗恍惚,響聲驚天動地;天門打開以后,景象光輝燦爛,壯麗非凡。這樣,前者就對后者起了烘托作用,在詩的氣勢上,形成了一個由低沉到高昂的波瀾,為神仙的出場渲染了神奇的背景。夢境寫到這里,達到了最高點,詩人的想象真是天馬行空,無拘無束,使人心往神馳,宛如置身神仙世界。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忽然間,詩人感到心驚魄動,從迷離恍惚中一下子驚醒,神仙世界消失得無影無蹤,他不免深深嘆息!盎小,覺醒貌!班怠保瑖@。夢幻中的仙境,景色奇美,場面宏大,氣氛濃烈,感情熾熱。但是好夢不長,詩在夢幻的最高點忽然收住,急轉直下,回到現(xiàn)實。仿佛音樂由響徹云霄的高音,一下子轉入低音,使聽者心情也隨著沉靜下來。

          詩人醒來時只見到身邊的枕席,此前煙霞繚繞的仙境全已消失,不禁觸景生情,感慨萬分:世上行樂之事也同夢游一樣,是那樣的虛幻;自古以來人間萬事就如同東流之水,一去不返。這一深沉感慨中不知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他似乎已看破紅塵。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末段因夢而悟,歸到“留別”,表明絕意仕途、蔑視權貴、追求個性自由的愿望。他說:我與諸君作別,不知何時回還?我且放任白鹿行走于青崖之間,從容騎著它去訪尋名山;我怎能低眉彎腰去侍奉權貴,使我不得開心歡顏!

          “白鹿”,傳說中神仙所騎的神獸!罢垩,語出自東晉陶淵明,他說“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于是辭去官職,歸向田園。李白此詩最后兩句,似乎來得很突然。這是有緣由的。詩人在長安只是被當作侍應文人,參與朝政的壯志始終難酬,因而抑郁不平,加之桀驁不馴的性格,招致權貴們對他不斷地攻擊和排擠,故在詩中吐發(fā)憤懣之情。

          評解:

          詩題中已點明“夢游天姥”之意,但天姥山實際上只不過是小山一座,詩人為什么要把它寫得那樣高,高過五岳,甚至與天相接,橫跨天宇?固然,這是詩人的幻想和夸張,但詩人借夢游而夸張其辭,其目的何在?詩題中又有“留別”二字,卻并無抒寫離懷之意,倒是用篇幅去寫恍惚迷離的夢境,這又是為什么呢?

          著《唐詩解》的明人唐汝詢說:“將之天姥,托言夢游以見世事皆虛幻也!币灿腥苏J為,此詩是留別述情,借述夢而意欲訪道求仙,追求光明的世界,并以夢中的仙境為自由、快樂的象征。但詩中夢游一段分明有許多可驚可怖的景象。它開始使人無限神往,初登山時也令人心曠神怡,及至山中時就不完全是賞心樂事了,甚至使人感到陰森恐怖。有人以為,這是在對光明的追求中,伴隨著的焦躁與不安,是詩人在訪仙求道中被暫時壓抑下的悲憤在夢中的反彈。

          清代詩人陳沆的解釋獨出一轍,他說:“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萊宮殿,有若夢游,故托天姥以寄意……題曰‘留別’,蓋寄去國離都之思,非徒酬贈握手之什!

          由此理解,或可釋疑。李白在長安的經歷,他自己在《留別廣陵諸公》一詩中稱之為“攀龍忽墮天”。因事干朝政,語涉禁忌,他不能直書其事,因此不能不借助比興以言志。詩人借天姥象征朝廷,借夢游象征在長安的經歷。入朝從政是他一生的夢想,然而一旦置身朝中,他既有所幻想,又頗感迷惑與失望,乃至悚然可怖。等到離開長安,恍然如夢驚醒。故嗟嘆不已,既感慨惋惜,又覺無可奈何,只好自我排遣。由此看來,“留別”一詞既有“留贈”之意,也有對長安“痛苦的留戀和凜然地作別”之意。

          這首詩是七言古詩,在舊體詩中是比較少受格律約束的一種。李白很善于寫七言古詩,大概是由于此詩體流暢自然的特點,更適合于表現(xiàn)他豪邁奔放的思想感情。奇譎的想象力、高度的夸張和對比手法,是此詩主要的藝術特色。句法的變化也極富創(chuàng)造性。全詩以七言為主,雜以四言、五言、六言、九言,并參用騷體和辭賦,既靈活多變,又渾然一體,為一條感情發(fā)展的脈絡所貫穿,隨著感情的起落,詩句有長有短,節(jié)拍有急有緩,“雖千變萬化,如珠之走盤,自不越乎法度之外”。

          寫作背景:

          李白早年就有濟世的抱負,但不屑于經由科舉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躍而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國各地,結交名流,以此廣造聲譽。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吳筠向玄宗推薦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長安來。李白對這次長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給妻子的留別詩《別內赴征》中寫道:“歸時倘佩黃金印,莫見蘇秦不下機。” 李白初到長安,也曾有過短暫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寵臣高力士脫靴,得罪了權貴,連玄宗也對他不滿。他在長安僅住了一年多,就被賜金放還,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從此完全破滅。 李白離開長安后,先到洛陽與杜甫相會,結下友誼。隨后又同游梁、宋故地,這時高適也趕來相會,三人一同往山東游覽,到兗州不久,杜甫西入長安,李白南下會稽(紹興)。這首詩就是他行前寫的。 題目:“吟”,古詩的一種體式,內容大多是悲愁慨嘆,形式上自由活潑,不拘一格!皦粲翁炖岩髁魟e”就是把夢中游歷天姥山的情形寫成詩,留給東魯?shù)呐笥炎鲃e。

          題解:

          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游仙詩。詩寫夢游仙府名山,著意奇特,構思精密,意境雄偉。感慨深沉激烈,變化惝恍莫測于虛無飄渺的描述中,寄寓著生活現(xiàn)實。雖離奇,但不做作。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形式上雜言相間,兼用騷體,不受律束,體制解放。信手寫來,筆隨興至,詩才橫溢,堪稱絕世名作。

          賞析:

          《夢游天姥吟留別》又名《別東魯諸公》,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是一首記夢詩,也是游仙詩。在仙氣飄飄的大都會紹興(會稽)寫下這首傳世之作,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詩才橫溢,堪稱絕世名作,有孤篇蓋全唐之稱。

          該詩是李白的代表作,記述了他的夢。詩人用充滿想象的文字描繪了一個夢中的神仙世界,抒發(fā)了他在政治上受挫后的郁悶心情和對生活的極度不滿,也表達了他對理想的追求,以及不愿侍奉權貴而渴求自由的心情。

          該詩由三部分組成。開頭到“對此欲倒東南傾”是第一部分,交代詩人入夢的原因。詩人開篇便說瀛洲是傳說中的海外仙境,虛幻縹緲,無法尋求,而浮云彩霓中的天姥山卻是真實生活中的“仙境”。這里,詩人以虛寫實,以寫瀛洲襯托出天姥山的雄奇。天姥山和天臺山相對,靠近剡溪,景色秀美,峰巒疊嶂,在越東頗為有名,但和五岳相比就難免相形見絀了。然而,在這首詩中,詩人卻說天姥山比五岳還要高聳挺拔,連天臺山都要傾倒在它面前。應該說,詩人夢中的天姥山其實是他一生所看到的奇峻山川在頭腦中的再造幻影。

          第二部分從“我欲因之夢吳越”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在這一部分,詩人運用了奇特的想象、夸張手法,描寫了夢游天姥山時所看到的一切。在夢境中,詩人好像在月光中飛渡鏡湖。月光把他的身影照在湖面上,又將他送到當年謝靈運歇息的地方。詩人腳著謝靈運當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謝靈運當年到過的青云梯。接著,詩人經過回轉的石路,在幽暗的深山中看見海日升起,天雞高叫,一片黎明前的曙色。但當他在迷人的山花和石頭旁邊休息起來,忽然感覺到暮色降臨。暮色中,熊咆龍吟震得山谷轟響、森林驚顫、層巔戰(zhàn)栗。如果說熊、龍能以吟、哮表達情感的話,那層巔、深林的戰(zhàn)栗和驚悚,以及煙、水、青云的陰郁,都是詩人的意動寫法。詩人將環(huán)境和自身的情感協(xié)成一體,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情感氛圍。接下來,全詩達到了高潮,詩境也由奇特轉入奇幻。在使人驚懼的幽暗暮色中,突然“丘巒崩摧”,“訇然中開”了一個洞天福地般的神仙世界:在鼓瑟的虎、駕車的鸞簇擁下,“駕風為馬霓為衣”的云之君,受命于詩人之筆,來赴仙山的盛會。

          第三部分從“忽魂悸以魄動”到結尾。這部分寫仙境忽然消失,夢境破滅,詩人驚悸著回到現(xiàn)實。夢境不在了,詩人躺在枕席之上,恍然如夢。發(fā)出“古來萬事東流水”的慨嘆。但幸而詩人有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的想象和胸懷,又讓他自黯淡人生中見到一絲光明。接著,詩人又發(fā)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言,將他在長安流連朝堂時遭遇到的郁悶一吐而出。同時,這一句也點明了全詩借夢游名川仙境來抒發(fā)詩人追求自由人生,反抗權貴壓迫的主題。本詩表達了無數(shù)懷才不遇的封建文人的心聲。

          本詩內容豐富,情節(jié)曲折,文筆華麗,意境雄奇,是一首偉大的浪漫主義詩歌。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全詩翻譯與賞析】相關文章: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全詩賞析11-17

        《夢游天姥吟留別》的全詩翻譯賞析11-03

        《夢游天姥吟留別》全詩注釋與賞析10-10

        《夢游天姥吟留別》全詩解題及賞析04-10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的賞析04-17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原文及翻譯09-27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唐詩賞析10-18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原文賞析06-08

        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原文賞析10-1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