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蘭亭集序》教學參考資料

        時間:2024-09-11 05:09:32 蘭亭集序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蘭亭集序》教學參考資料

          [課文導學]

        《蘭亭集序》教學參考資料

          一、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作者敢于沖破時俗,否定當時流行的莊子“一死生,齊彭殤”的觀點。

          2.體味本文敘議結合、直抒胸的特色。

          3.積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實詞。

          二、學習重點

          仔細揣本文景與情的關系。

          三、學法指津

          (一)研讀步驟

          步驟一:課前預習。

          1.查字典,解決生、難字的讀音,能順利誦讀;

          2.查注釋,疏通文意,掌握課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詞語;

          3.了解與課文相關的背景資料。

          步驟二:課文分。

          1.體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寫作風格;

          2.體味本文回環(huán)曲折地抒發(fā)感情的特點。

          (二)問題探究

          1.作者寫蘭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與作者的情有何關系?

          文章寫蘭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間水渚之間,綠樹成映,鮮花吐艷,但在作者筆下,所有濃艷之物皆不見蹤影,唯山、水、林、竹、天、風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繪竹,言其“修”而舍其綠;寫水,言其“清”而舍其碧;敘氣候,亦“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而已。一切盡顯淡雅,而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觀反照。東晉之時,玄學盛行,名士們對山水的欣賞,不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認真觀察思考,不只是怡情養(yǎng)性,還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樂也”句“樂”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

          從字面上看來,“樂”的具體內(nèi)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環(huán)境幽雅,三是氣候宜人;但更深層次的“樂”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對大自然的一種領悟,“觀宇宙之大”,“察品類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賜,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兩忘達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豈不痛哉”是緣何而痛?

          第二自然在前面極寫宴集之樂后引出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蘭亭宴集,自然快樂,但終有期限,聚會難而短,分離易而長。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內(nèi)”,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靜或動,“暫得于心”,但隨著時境的變化,心境也隨之而發(fā)生變化,“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痛”由此而生。

          4.全文在亦“樂”亦“痛”之中抒發(fā)了一種怎樣的情懷?

          本文由“樂”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寫景、寫事、寫情,以一“樂”字作統(tǒng)領,然后寫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為核心。由“樂”而“悲”,看似突兀,但卻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頓生感慨;隨著時光流逝,生命也終有盡期,感慨之余,產(chǎn)生傷感,“悲”隨之而生。作者將目光上移至古人,從古人留下的文章來看,古人亦為人生的變化而興嘆,因此斥莊子“一死生,齊彭殤”為虛妄,再將目光移至未來、推想后人,未來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錄其所述”并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覽者”的感慨與共鳴,能夠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觸,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著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與前文的“樂”遙相照應,形成一個整體。

          5.本文的語言特色:

          東晉文壇盛行文,而王之此文,以散句為主,散結合,樸素自然而又錯落有致

          相關資料

          1.《蘭亭集序》真?zhèn)未筠q論

          《蘭亭集序》(又稱《蘭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齡編的《晉書》,而此前收錄晉文最完備的《文選》竟未見此文,這與《蘭》文的歷史地位很不相稱。同時劉義慶《世說新語》中梁代劉孝標注引的王之《臨河序》與《蘭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發(fā)了一場《蘭亭集序》真?zhèn)未筠q論。

          (1)文章作者之真?zhèn)?/p>

          觀點一:作者不是王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這一觀點,并闡述了幾點理由。郭沫若也贊同此說,并就“夫人之相與”之增段補充論據(jù),然后進一步考證說,《蘭亭序》是王之七代孫、陳代永興寺僧人智永所為。

          觀點二:作者就是王之。高二適引用證據(jù)反駁郭沫若的觀點,章士也引用資料來證明《蘭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之。

          (2)書法作者之真?zhèn)?/p>

          觀點一:作者不是王之。南宋姜率先質疑,李文田則從書體上否定定武本《蘭亭》為王之筆跡,郭沫若更是斬釘截鐵地斷定是假的,并進一步推斷,“這個墨跡本應該就是智永所寫的稿本”。

          觀點二:作者就是王之。高二適等人著文反駁,認為郭沫若以兩塊剛出土的石碑而斷定東晉只有隸書一種字體,是“孤證不立,偏難全”。

          詳情請看《語文學習》2000年第8期陸精康先生的《〈蘭亭序〉疑案錄》。

          2. 《晉書·王之傳》

          王之(321——379)字逸少,王曠之子,王敦、王導之侄,東晉初太興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歲,少有美譽,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頻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復授護國將軍,又推遷不拜。揚州刺史殷浩遺書,勸使應命,乃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以為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之素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度浙江,便有終老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謝安未仕時也住那里。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世,并筑室東土,與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之特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漢魏六朝散文選》,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3. 《古文觀止》評《蘭亭集序》

          清人吳楚材、吳調(diào)侯選注的《古文觀止》如此評《蘭亭集序》:通篇著眼在“死生”二字。只為當時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一死生而齊彭殤,無經(jīng)濟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曠達人,故雖蒼涼感嘆之中,自有無窮逸趣。

          4.王之《蘭亭詩》(其三)及前人評點

          三春啟群品,寄暢在所因。仰望碧天際,俯磐水濱。寥朗無涯觀,寓目理自陳。大矣造化工,萬殊莫不均。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譚元春:“寓目理自陳,適我無非新”二語,真是通識所發(fā),非一意孤高絕俗之流。(《古詩歸》)

          鐘惺:七賢胸中恐遜此原委。(《古詩歸》)

          陳明:曠達之旨,射洪古詩中多此等語,易流宋人。(《采堂古詩選》)

          沈德潛:不獨序佳,詩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陳”,“適我無非新”,非學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詩源》)

          牟愿相:王逸少傳詩不多,其《蘭亭》一篇,如蘇仙高屋,翹視群兒小(《草堂雜論詩》 (摘自《魏晉南北朝詩精品》,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年版)

          前人張玉谷讀了上面的《蘭亭詩》(其三)后這樣與《蘭亭集序》作比較閱讀:即序中“仰觀宇宙”數(shù)句意。“寓目理陳”,貼視說,“群籟”、“適我”貼聽說。只水濱,略帶蘭亭,絕不粘滯,詩境清越。

          作者·寫作背景·文體特點

          一、關于作者

          王之(公元321~379,一說303~361),字逸少,東晉瑯邪臨人,世居會稽山陰。是東晉也是我國古代最杰出的書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門,是東晉政治家王導的從子。青年時期有美譽,朝廷召他為侍中、吏部尚書,都辭謝不就。后任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世稱“王右軍”。

          早年從衛(wèi)夫人學習書法,后多鑒前代名家書法,博采眾長,備精諸體,“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其書法藝術影響之大,在書家之中,罕能與之相比者,故有“書圣”之稱。書法刻本以《樂毅論》《蘭亭序》《十七帖》為著。其子王獻之也是書法名家。父子齊名,世稱“二王”“二圣”。

          王之愛好自然山水,喜愛服食養(yǎng)性,因會稽山水秀麗,便和一些名士筑室住在那里,他關心政事和民生疾苦,當時“東土饑荒,之開倉賑貸。然朝廷賦役重,吳會尤甚,之每上書爭之,事多見從”。

          王之在詩文寫作上也是高手。東晉文壇盛行文,王之是少數(shù)仍沿用散文寫作,或以散馭的作家之一。其文風清洗,不尚辭藻而多情致。

          二、關于寫作背景

          兩晉政治恐怖,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互相傾軋,殘殺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士大夫不滿,普遍崇尚老莊,追求清靜無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學盛行,對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學創(chuàng)作都產(chǎn)生了很復雜的影響。文學創(chuàng)作內(nèi)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現(xiàn)實的情調(diào)很濃。東晉時期,清談老莊玄理的風氣很盛,是玄言文學泛濫之時。但王之一反“清虛寡欲,尤善玄言”的風氣和追求體的形式主義之氣,抒寫了一篇情真語篤,樸素自然的優(yōu)美散文《蘭亭集序》,不但在東晉文壇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

          三、關于文體特點

          《蘭亭集序》是一篇序言。

          “序言”簡稱“序”,也叫前言,屬實用文體,同“跋”是一類。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 “跋”。其作用在于推薦介紹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說明寫作過程、寫作目的、主要內(nèi)容或說明一些同書本有關的事情,幫助讀者更好地去閱讀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請他人寫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紹著作外,往往還有一些評價的內(nèi)容。

        【《蘭亭集序》教學參考資料】相關文章: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 蘭亭集序說課稿02-10

        蘭亭集序教學實錄04-13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04-13

        蘭亭集序教學目標01-25

        蘭亭集序的教學實錄03-22

        蘭亭集序教學反思04-20

        蘭亭集序的教學反思04-20

        蘭亭集序 教學設計04-01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05-1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