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記承天寺夜游
文言文《記承天寺夜游》是著名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的代表作,全文84個字就將人物、情節(jié)、感受等描寫出來,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文言文《記承天寺夜游》,歡迎閱讀!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衣服準(zhǔn)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照在門上,(于是我就)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jīng)]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注釋
選自<<東坡志林>>。此文寫于作者貶官黃州期間。承天寺,在今湖北黃岡市南。
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元豐,宋神宗年號。當(dāng)者被貶黃州已經(jīng)四年。
解:把系著的腰帶解開。
欲:想要,準(zhǔn)備。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戶:堂屋的門;單扇的門。
起:起身。
欣然:高興、愉快的樣子。欣,高興,愉快。然,……的樣子。
行:出行。
念無與為樂者:想到?jīng)]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念,想到。 無與為樂者,沒有可以共同交談(游樂或賞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記承天寺夜游賞析
這一篇小品式的文章中,所表現(xiàn)的蘇東坡的個性是十分豐富、非常自由的。他非常重視自己的心情,享受難得的、歡樂的心情。本來到了夜里,解衣欲睡了,僅僅因為月色入戶,就欣然起行。也就是說,不睡了,沒有倦意了,興致來了,日常生活的習(xí)慣就不在話下。為什么呢?就是因為自然景觀觸動了他,覺得很應(yīng)該快樂一下。自己快樂就快樂吧,不夠,還要找一個朋友來一起快樂,就跑到承天寺里去找朋友張懷民,一起享受這大自然的恩賜。
本來,此刻一般的月色就已經(jīng)足夠使蘇東坡興奮了,可是沒有想到張懷民那里,在承天寺的天井里,月色更是精彩。
這篇文章的精華,就在于對月色的精彩寫得十分精彩。
首先,文本的主體是月色,但是沒有直接提到月。蘇東坡的筆力集中在月色的明亮,但又不提月色明亮,只是說“積水空明”,寫的是一種視覺效果:月光照著庭院,給人一種滿院子都是水的感覺;而且不是一般的水,是透明的水;不是一般透明的水,是透明得好像什么也沒有一樣。“積水”和“空明”,這兩個詞組結(jié)合在一起,很精煉,也很傳神,給讀者以很多的聯(lián)想。這是一方面:強調(diào)的是,月色的透明。
第二個方面,則是從透明的反面做文章。不是透明,而是不透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竹柏的影子很黑,黑得像水中荇藻一樣。這個暗喻的好處不但在于黑白對比,而且在于,它和前面的把月光比作水,是連貫性的。前面的水引出了后面的藻,在聯(lián)想上是從屬衍生性的。
這里動人的當(dāng)然是自然景觀。但是,整篇文章的動人,又不完全是自然景觀,而是對于自然景觀的發(fā)現(xiàn)。文章寫夜月到處都是,竹柏影子也是普遍的存在,但是美景要有一種心情去欣賞。這種心情,就是一種閑適的心情。沒有閑適的心情,就對美景沒有感覺了。故最后一句說,天下美景甚多,之所以沒有得到表現(xiàn)者,因為沒有我這樣的閑適心情。
歸根到底,這篇文章的主題,就是美景與閑心的遇合。閑心就是超越世俗功利之心。蘇東坡正是以這樣的閑心對待逆境的。即使在逆境中,也以平常心處之,這樣的人才是一個內(nèi)心豐富的成熟的人。
【文言文 記承天寺夜游】相關(guān)文章:
文言文《記承天寺夜游》10-05
[文言文《記承天寺夜游》譯文及賞析] 文言文記承天寺夜游譯文04-13
記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翻譯07-21
記承天寺夜游02-20
記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習(xí)題答案08-10
記承天寺夜游評析05-25
記承天寺夜游的心境07-21
《記承天寺夜游》說課稿07-22
記承天寺夜游 反思08-29
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