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韓愈的教育思想

        時間:2022-12-15 11:01:03 振濠 韓愈 我要投稿

        韓愈的教育思想

          韓愈,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寫過《師說》這一篇文言文,那么你知道韓愈有怎樣的教育思想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韓愈的教育思想,歡迎閱讀!

        韓愈的教育思想

          韓愈的教育思想1

          【詩人簡介】

          韓愈(768~824) 字退之,號昌黎,故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公,故世稱韓文公,唐朝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鄧州一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翱ぁ笔切姓䥇^(qū)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國范圍內(nèi)的名門大族。而韓愈世居昌黎,故又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故與其并稱為“韓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載道”和“文道結合”的主張,反對六朝以來駢偶之風。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稱。

          【韓愈的教育思想】

          韓愈提出的"業(yè)精于勤”,"提要鉤去”,"含英咀華”,"由統(tǒng)要中”,"師素不師辭"以及"閎中肆外"等教學與學習方法,是一些符合教學與學習規(guī)律的正確見解,但是他的"崇儒衛(wèi)道"則是封建糟粕。

          (一)對教師問題的見解

          1、教師的任務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所謂"傳道"是指傳儒家道統(tǒng);所謂受業(yè),是指使學生受到文化句識技能方面的教育;所謂解惑,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解答學生們的疑惑。以傳道為首,以授業(yè)為次。韓愈強調(diào)教師的基本任務 是為恢復儒道的傳統(tǒng)。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起主導作用,而且還包含了寓德育于智育的思想。

          2、教師的標準

          無論社會地位是高或是低,無論年齡是長或是少,誰掌握了道,誰就是教師。衡量教師的標準:凡是具備了"道"與"業(yè)"的,就可以做教師。

          3、師生關系

          他認為誰先值得道,誰有學問,誰就是教師。"由于對"道”:的某方面的造詣不同,由于對"業(yè)"的某方面的專攻不同,也許學生不一定不如教師,教師也不一定處處比學生高明。這破除了對教師的盲目迷信;而且還反映了聞“道"在先,以"先覺覺后覺",攻有專 "業(yè)",以"知"教 "不知。這一教學過程的客觀規(guī)律。師與生之間的既矛盾又統(tǒng)一的關系。

          提倡人們要向德行高尚、學有專長的人學習,提倡互相為師,"教學相長"的含義。他的這一思想有利于擴大師資的來源,有利于推動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對我們今天正確理解教師的.職責,正確處理政治與業(yè)務、德育與智育、教書與育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與啟發(fā)意義。

          (二)關于識別和培養(yǎng)人才的思想

          1.只有善于鑒別而又培養(yǎng)得當,人才才會大量涌現(xiàn)出來。

          韓愈這種識別人才與培養(yǎng)人才、使用人才的思想,是孔子"舉賢"、里子"尚賢"思想的新發(fā)展,也是對封建貴族那種選人唯貴、用人為親的腐朽思想進行的有力批判。

          (三)關干教學與學習的思想

          1、學業(yè)的精進在于勤勉

          2、在博的基礎上求精

          韓愈在教學實踐中領悟到了博與精的辯證關系。博與精是對立的統(tǒng)一,沒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沒有精,博也只不過是一種大雜燴。教學時,老師要提出綱要,讓學生把握住要點,引導學生探索其精微之處,融會貫通,領會其精神實質(zhì)。

          韓愈還提出教學要注意系統(tǒng)性,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zhì)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把學習與獨創(chuàng)結合起來

          以古人為師,不必拘泥于章句文辭,而是要學習古人文章中的思想、方法。他贊成吸取前人的優(yōu)秀成果,又反對沿襲剽竊,主張把學習與獨創(chuàng)結合起來。

          【學習過程】

          韓愈三歲喪父,其兄韓會及嫂撫養(yǎng)之。韓會能文章,對韓愈有影響。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jīng)世之志,雖孤貧卻刻苦好學。貞元二年(786年),19歲的韓愈赴長安參加進士考試,三試不第,直到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應考,才考中進士。此后又連續(xù)三次應吏部博學鴻詞科考試,皆不中。直到29歲才在汴州董晉幕府中謀得一個觀察推官的微小官職,后回京任四門博士。36歲時,任監(jiān)察御史,不久因上書論天旱人饑狀,請減免賦稅,而被貶為陽山縣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此后直到50歲,官職一直浮沉不定。

          元和十二年,韓愈50歲時,因參與平定淮西吳元濟之役表現(xiàn)出處理軍國大事的才能,遷為吏部侍郎,進入朝廷上層統(tǒng)治集團。但兩年后,他卻因上表諫迎佛骨而觸怒憲宗,險些被憲宗處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貶為潮州(在今廣東)刺史。在潮州八個月,宦官殺憲宗,立穆宗,韓愈被召回朝,后歷官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長慶四年(824)病逝于長安,終年57歲。

          韓愈的教育思想2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01、論人性與教育的作用

          韓愈的《原性》從天命論出發(fā),論述人性三品,借以說明教育的作用和規(guī)定教育權利。他認為人由天命而生,人性也由天命而成,人性三個等級和人性五項道德內(nèi)容,都本于天命。這種人性三品的理論,把封建的仁、禮、信、義、智等道德原則,說成是人天生的本性,作為區(qū)分善惡的標準,使各階級各階層的人,都遵從道德原則的制約,從而達到維護封建社會秩序的目的。韓愈的性三品的人性論,成為其教育學說的理論基礎,具體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第一、人性決定教育所起的作用;人性存在等級差別,教育對不同的人性發(fā)揮不同的作用。還有主張主要的教育對象為中品的人。

          第二、由人性而規(guī)定教育的權利;人性等級不同,教育作用不同,教育的實施只限在一定范圍內(nèi),沒有必要遍及每一個人。

          第三、由人性決定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人性以仁禮信義智為內(nèi)容,教育要發(fā)揮人內(nèi)在的善性,應以五常道德教育為主,最好的教本是儒家的《詩》、《書》、《禮》、《易》、《春秋》。

          02、論學校教育與措施

          韓愈認為,治國人才依靠教育培養(yǎng),他主張發(fā)展學校教育并采取一些措施:

          第一、用德禮而重學校。韓愈繼承儒家德治的思想,把教育作為首要的政治工具。要實行德治,必先德禮而后刑法,強調(diào)德禮,也必然重視以學校教育為重要政治工具。

          第二、學校的任務在訓練官吏。學校是宣揚封建道德的中心,也是訓練封建官吏的機構。這些是忠心為封建統(tǒng)治效勞的臣僚,他們的職責是把君主的政令推行到民眾中去。

          第三、整頓國學,韓愈上任后,作為優(yōu)先的任務,是對國子監(jiān)實行整頓。

         、僭谡猩贫确矫,韓愈建議考慮現(xiàn)實,調(diào)整招生制度,稍微放寬入學的等級限制;

         、谠趯W官選任方面,韓愈主張以實際才學為標準選任學官;

         、墼谵D變學風方面,以恢復教學秩序為首要。

          (4)第四恢復發(fā)展地方學校,主張重視地方學校。

          03、論教學

          學生有德的修養(yǎng),還要有藝的訓練,需要教師的教學,教學的目的在于“修先王之道,而其途徑則是“讀六藝之文”。對于文與道的關系,他認為文是手段,道是目的;文是形式,道是內(nèi)容,文道合一,而道為主。

          (1)對于學習問題,韓愈既吸收前人的經(jīng)驗,更著重總結自己的經(jīng)驗,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見解:

          第一、要努力勤學;

          第二、要多讀博學;

          第三、要積極思考。

          (2)韓愈對教學方法也有自己的主張和特點:

          第一、重視因材施教;韓愈認為每個時代都有人才,關鍵的問題在于教育者善于識別和培養(yǎng);

          第二、注意生動活潑。韓愈在講課中力求運用多種形式活躍課堂教學。他認為教學要生動有趣,有嚴肅的時候,也有活潑的時候,要有張有弛,靈活運用,教學的生動性并不影響內(nèi)容的思想性,這種教學主張,既有歷史根據(jù),也有實際經(jīng)驗。

          04】論師道

          韓愈在教育史上最突出的貢獻是他關于師道的論述。唐德宗貞元年間,社會上存在著嚴重的“恥學于師”的風氣,這種社會風氣存在,不利于振興儒學,韓愈以儒家道統(tǒng)自居,以復興儒學為己任,面對這種不良風氣,為恢復師道,不僅自己抗顏為師,而且創(chuàng)作《師說》宣揚儒家的師道觀,提倡尊師重道。

          (1)《師說》:

          韓愈的《師說》是中國古代第一篇集中論述教師問題的著作。他從復興和維護儒家道統(tǒng)的立場出發(fā),提倡尊師重道,以“道”為中心提出了系統(tǒng)的教師思想。從教師的地位、作用、任務、擇師標準和師生關系等方面全面論述了教師問題,“尊師重道”是《師說》全文的中心論點,也是韓愈寫作《師說》的根本目的。《師說》精湛的思想一直影響著歷代教育工作者,是我國古代教育史中彌足珍貴的一篇教育文獻,是一份寶貴的教育思想遺產(chǎn)。

          (2)從教育思想發(fā)展的歷史來看,《師說》在理論上是具有新意的,具體表現(xiàn)為:

         、儆伞叭朔巧摺背霭l(fā),肯定“學者必有師”;

          韓愈受王符等人的思想影響,結合自己對社會的觀察,得出了“人非生而知之者”的'觀點,強調(diào)后天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使“學者必有師”這個觀點有了充分牢靠的理論依據(jù)。學習一定要有教師指導,教師是社會必需。

         、凇皞鞯馈⑹跇I(yè)、解惑”是教師的基本任務;

          還有總結了以往教師工作的經(jīng)驗,提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他規(guī)定教師工作的三項任務,都有它特定的時代內(nèi)容。所謂“傳道”是儒家的仁義之道,以達到治國平天下為目的。所謂“授業(yè)”,是儒家的“六藝經(jīng)傳”與古文。所謂“解惑”是解決學“道”與“業(yè)”過程中的疑問。三項最主要的是“傳道”,“授業(yè)”和“解惑”都要貫串“傳道”,為“傳道”服務。

          ③韓愈認為,求師的目的是為學“道”,辦法是“學無常師”。

          韓愈提出以道為師、學無常師的主張,在當時對打破士大夫們妄自尊大的心理,促進思想和文學上的交流,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④提倡“相師”,確立民主性的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年齡有差別,而聞道則不以年齡大小定先后,學術業(yè)務也可能各有專長。“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如果有專長,也可以為教師,教師也可以向有專長的弟子學習,教師與弟子相互學習,教學相長,是理所當然的事。他把師生的關系看為是相對的、可以轉化的,這種具有辯證法因素的民主性的教育思想,確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韓愈的教育思想】相關文章:

        韓愈《師說》中的教育思想07-29

        韓愈的教育思想之《進學解》10-24

        詳解韓愈教育思想對現(xiàn)代教育的啟示09-29

        韓愈《閑游》中心思想及賞析11-09

        韓愈的古詩11-09

        韓愈的名言11-03

        韓愈的詩詞08-12

        韓愈經(jīng)典名言12-27

        韓愈的文章10-05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