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秋望》 杜牧
杜牧的《長安秋望》 是一曲高秋的贊歌。表現(xiàn)了詩人高蹈絕俗、明凈開闊的襟懷。
長安秋望①
樓倚②霜樹③外④,鏡天⑤無一毫⑥。
南山⑦與秋色⑧,氣勢⑨兩相高。
【注釋】
①秋望:在秋天遠望。
、谝校嚎恐,倚立。
、鬯獦洌褐干钋飼r節(jié)的樹。
、芡猓褐狻V笜潜“霜樹”高。
、葭R天:像鏡子一樣明亮、潔凈的天空。
⑥無一毫:沒有一絲云彩。
、吣仙剑褐附K南山,在今陜西西安南。
、嗲锷呵绺邭馑奶炜铡
、釟鈩荩簹飧拧S鹘K南山有與天宇比高低的氣概。
【白話譯文】
樓閣高聳于經(jīng)霜的樹林之上,我登高遠望,天宇間不見一絲云彩,宛若明鏡。終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樣高峻,莫不是要與秋色試比氣勢的大小?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年難確定,以大中四年(850)杜牧在長安,且多詠長安景色,故應是詩人晚年居住在長安所作。大中四年(850年),他被升為吏部員外郎。但是杜牧仍然多次請求外放湖州刺史,連上三啟,終于應允了他的要求。但是也有人認為,杜牧請求外放并不僅僅是經(jīng)濟原因,而是不滿意朝政,認為自己無法在朝中有所作為。
【賞析】
這是一曲高秋的贊歌。題為“長安秋望”,重點卻并不在最后的那個“望”字,而是贊美遠望中的長安秋色。“秋”的風貌才是詩人要表現(xiàn)的直接對象。
“樓倚霜樹外”,是說作者所登上的高樓“倚樹”矗立。注意樹前的“霜”字和樹后的“外”字。“霜”給人的意象薄白凈潔。“外”含兩點意思,一是旁,一是上。合而觀之,是詩人登樓烏瞰,產(chǎn)生了一種樓高出樹頂之外的感受。樓立霜樹之上,人立高樓之上,創(chuàng)造出一種清高兀立的意境,并暗點題目。“鏡天無一毫”,這句寫仰首所見,很形象。鏡子似的天空,明凈得連一根極細微的毫毛也沒有,看不見一絲云影,看不見一點風塵。意境極為高遠明凈,寥廓清空,令人胸襟開朗,芥蒂一掃。“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遙望終南山,在天晴氣清的秋日,更顯得高峻巍峨,聳立天際,氣勢高遠。這氣象我們從對終南山的印象以及“氣勢”和“高”等詞語中想象得到,問題是“秋色高”怎樣理解。“色”有神態(tài)、氣色、景象之意,王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漢江臨眺》)中的“色”字就同這里的用法用意相似。那么,這兩句是說終南山與秋高的神色氣象兩相較量,試看誰的氣勢更加高遠。篇末的“高”字,點出了詩人心目中所注視欣慕的是萬般“秋色”中的那種高遠無極的氣象。
“高”是這首五言詩的“詩眼”,全詩各句都在圍繞著這個關鍵性的字眼著筆設景。樓高于樹,山高于樓,天高于山,詩人采用以實托虛,以意寫神的手法,輕筆淡墨地勾勒展示了秋日天空高高在上的神態(tài)氣色,使人感到高得寥廓無極、深邃明凈,虛無空靈,浩渺雄渾,若有若無。登樓極目,似與蒼穹接軌,清新氣流蕩滌心胸,悠然脫俗,升騰化外。而且由于對實物的描寫,沒有一筆重彩濃抹,讓人只覺得樹挺拔、樓矗立、山聳峙,一一立地凌空,直上九霄,豎列眉睫之前,又給人一種高直疏朗的美感。“胸有正氣格自高”,“秋色”的這種高直清明的只可意會的神韻,正是詩人胸襟、性格的外射。由此看來,這首寫意詩可謂晚唐詩苑的一朵奇葩。
拓展閱讀:《送杜顗赴潤州幕》(作者:杜牧)
【作品介紹】
《送杜顗赴潤州幕》的作者是杜牧,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24卷。
【原文】
送杜顗赴潤州幕
作者:唐·杜牧
少年才俊赴知音,丞相門欄不覺深。
直道事人男子業(yè),異鄉(xiāng)加飯弟兄心。
還須整理韋弦佩,莫獨矜夸玳瑁簪。
若去上元懷古處,謝安墳下與沉吟。
【注釋】
、俣蓬:杜牧弟。潤州:州治在今江蘇鎮(zhèn)江。此詩《杜牧年譜》系于大和八年(834)十一月,時李德裕出為鎮(zhèn)海節(jié)度使(治潤州),辟領為試協(xié)律郎,牧在揚州賦詩送行。
、谪┫:指李德裕,大和七年任宰相,八年十一月出鎮(zhèn)浙西。
、奂语:多進飲食,保重身體。《古詩十九首》:“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茼f弦佩:《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此處乃勸杜顗隨時留心自我調理。⑤玳瑁簪:用玳瑁制作的發(fā)簪。玳瑁簪華貴,可用以代指幕僚。李嶠《劉侍讀見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贈》:“顧己慚鉛鍔,叨名恥玳簪。”
、奚显:縣名,屬潤州,在今江蘇南京。處:原作“去”,據(jù)全詩校語改。
、咧x安:東晉名臣,《晉書》有傳。
【《長安秋望》 杜牧】相關文章:
杜牧《長安秋望》08-19
長安秋望杜牧詩詞及賞析08-10
杜牧《長安秋望》古詩詞賞析06-20
杜牧長安秋望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18
《長安秋望》閱讀答案08-07
唐代詩人杜牧寫的長安秋望如何賞析?詩的原文內容是什么?04-15
唐詩長安秋望賞析及答案09-08
長安秋望古詩詞鑒賞10-23
杜牧:《長安夜月》08-26
杜牧《秋夕》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