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杜甫《秦州雜詩》全詩賞析

        時間:2020-11-28 15:15:19 杜甫 我要投稿

        杜甫《秦州雜詩》全詩賞析

          秦州雜詩

        杜甫《秦州雜詩》全詩賞析

          杜甫

          聞道尋源使,從天此路回。

          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

          一望幽工隔,何時郡國開?

          東征健兒盡,羌笛暮吹哀。

          賞

          《秦州雜詩·聞道尋源使》 是一首憂愁戰(zhàn)亂、渴望安定的詩。

          前四句寫漢代的歷史。尋源使:漢武帝派張等人出使西域,尋找黃河源頭,因此后人稱張等人為“尋源使”。牽牛:晉朝人張華著《博物志》中記著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個人發(fā)現(xiàn)每年八月都有一只浮(現(xiàn)在叫筏子)按時飄到海邊來。有一年當浮再飄來時,他登了上去。行到一個地方,看見對岸有華麗的殿堂,便問河邊一個牽牛人這是何處,那人告訴他回去問蜀郡的嚴君平就可知道。第二年八月,浮送他回到海邊,于是他去找嚴君平。經(jīng)過嚴君平推算,這人見到牽牛人的那天,正好有一顆客星,到了天上牽牛星的'跟前。意思是說這個人實際上是到了天上,見到的是牽牛星。古人認為海與天相通,這個故事就反映了這種認識。后來,人們又把這個傳說同張尋找河源的事拉在了一起。這首詩中第二句說“從天此路回”。正是說張尋找河源尋到了天上,又從天上下來順黃河回到內(nèi)地。作者借用了傳說,謳歌了張與他的同伴們僅僅靠一只筏子就由黃河上溯入天,從而奠定了東西各國之間幾百年友好往來基礎(chǔ)的偉大功績,同時對東海通黃河、黃河通天海這樣四通八達,毫無阻隔的境界表示深深的向往。第二句中的“此路回”,還透露出詩人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秦州詩中屢用“尋河源”故事的原因。

          后四句寫唐朝的現(xiàn)實。當時幽燕一帶已被安、史軍隊占據(jù),郡國之間的通道也很難在短期內(nèi)打通。關(guān)內(nèi)兵力不足,從西部抽調(diào)去東征的“健兒”們又不堪往來奔波,在戰(zhàn)斗中傷亡殆盡。擊退叛軍,使“郡國開”的希望更渺茫了。此時此地,詩人心里悲痛酸楚,當聽到傳來的羌笛聲,感覺就像一片悲哀的泣訴了。從全詩的布局來看,前后兩部分采用了對比手法。前四句追昔,緬懷漢代的強盛;后四句傷今,感嘆國力的衰落。前四句盛贊張溝通東西方關(guān)系的功績,筆調(diào)是夸張、昂揚的;后四句寫唐朝傾全國之力與各國結(jié)和而不可得,語調(diào)是悲涼、凝重的。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