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春江花月夜》賞析

        時間:2024-06-18 18:44:38 春江花月夜 我要投稿

        [合集]《春江花月夜》賞析15篇

        《春江花月夜》賞析1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賞析

          《春江花月夜》寫于唐代,紅于明代

          在文學(xué)史或藝術(shù)史上,有許多大家,生前寂寂無名,死后名揚千古。

          梵高、卡夫卡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洞航ㄔ乱埂芬灿蓄愃频脑庥。

          據(jù)文史學(xué)家程千帆先生考證,今存唐人選唐詩十種、唐人雜記小說,宋代《文苑英華》、《唐文粹》、《唐百家詩選》、《唐詩記事》,元代《唐音》等唐詩選本,均未收錄這首《春江花月夜》。不僅唐詩選本無載,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余種詩話中也無一字提及。

          它第一次被收錄是在宋代人郭茂倩選編的《樂府詩集》中,收錄的原因僅僅是《春江花月夜》這個題目,是樂府舊題,理應(yīng)收入《樂府詩集》。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春江花月夜》坐了幾百年的“冷板凳”后,終于有人看到它的光芒。

          明朝的時候,陸續(xù)有詩集收錄這首詩,無數(shù)的明代詩人學(xué)者,開始盛贊《春江花月夜》。

          寫于唐代的《春江花月夜》,在明代迎來了屬于它的春天。

          “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

          明代中期,《春江花月夜》被推到了崇高的地位。

          明朝文學(xué)家鐘惺說:將“春江花月夜”五字,煉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這已經(jīng)是極高的評價了,不,這還不夠。

          清代文學(xué)家王闿運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diào),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到了近代,詩人聞一多又贊《春江花月夜》: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在很多學(xué)者看來,《春江花月夜》是唐代最好的詩。

          那么,《春江花月夜》究竟好在哪里呢?

          《春江花月夜》好在哪里?為什么說它“孤篇蓋全唐”?

          春、江、花、月、夜是詩中最常見的景物和意象,當(dāng)這五個字結(jié)合在一起時,張若虛用神奇的筆,奏出了一曲絕唱。

          1.有景有情有哲理

          這是個神話般美妙的世界。

          入夜了,江潮連海,月共潮生。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哪一處春江不籠罩在月色中呢?

          望著月亮,詩人對人生和宇宙發(fā)出扣問:江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人生一代又一代的無窮無盡,只有月亮是永恒不變的。

          望著月亮,思考人生,思考永恒。

          個體的生命轉(zhuǎn)瞬即逝,可一代代的傳遞,卻讓人類永恒存在。月亮永遠是那個月亮,而人已不知更迭了多少代。

          望月最易引起思念。思婦思念離人,游子想家了。

          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2.繪畫美,音樂美,動人心弦

          誰都不能否認,《春江花月夜》是極美的。

          江潮起落,月色如銀,江天一線,白云映著婆娑的花枝,綽約的人影,孤獨的明月樓。望月的人,想家的.心,對人和宇宙的扣問,在《春江花月夜》中,無一不美。

          海潮聲、江流聲、搗衣聲、凄涼的雁叫聲與游子思婦的嘆息聲,巧妙地編織成聲音的旋律,全詩又充滿了音樂美。

          當(dāng)我們緩緩讀出《春江花月夜》時,感到詞句絕美,讀來口角噙香。

          3.影響后世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第一首以月為中心媒介,同時寫男女雙方兩地相思,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于同一首詩的作品,對后代詩歌創(chuàng)作有重要的啟蒙作用。

          《春江花月夜》中有好多名句被后世詩人所引用或化用。

          比如,崔顥的“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很可能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的化用;

          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可能是根據(jù)“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化用而來;

          李白的“青天明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都有化用“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痕跡。

          得到無數(shù)大詩人的化用,這樣的詩是當(dāng)之無愧的經(jīng)典。

          時至如今,無數(shù)的人讀著《春江花月夜》抒發(fā)思念,無數(shù)人聽著《春江花月夜》,思考人生。

          月是永恒的,而《春江花月夜》讓我們在望月時,找到情感的抒發(fā)口,思念不絕。

        《春江花月夜》賞析2

          《春江花月夜》語言清新優(yōu)美,韻律宛轉(zhuǎn)和諧,意境清明澄澈,風(fēng)貌清麗健康,既包含了豐富廣泛的人生哲理,又給人以無窮想象。整首詩表現(xiàn)的雖是游子思婦的傳統(tǒng)主題,但詩句外形鮮明、內(nèi)蘊豐富,全詩顯出一種清麗健康的格調(diào)。

          春江花月夜原文: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張若虛 朝代:唐朝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注釋:

          春江花月夜:樂府《清商曲·吳聲歌》舊題,始創(chuàng)于陳后主。

          滟滟:動蕩閃光貌,這里指月光。

          芳甸:春天的原野,郊外之地叫做甸。

          霰:雪珠。

          流霜:比喻空中月色朦朧流蕩。

          。核吷车亍

          青楓浦:一名雙楓浦,在今湖南濟陽濟水中。這里泛指荒僻的水邊之地。

          扁舟:小船。

          明月樓:代指明月照臨的樓頭的思婦。

          玉戶:門的'美稱。

          搗衣砧:古人洗衣,置石板上,用棒槌棰擊去污。這石板叫搗衣砧。搗,反復(fù)捶擊。

          鴻雁:古人說鴻雁能傳送書信,事見《漢書·蘇武傳》。

          光不度:意謂飛不過這片無盡的月光,也就是書信不到之意。

          魚龍:這里是偏義復(fù)詞,龍字無義。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焙笠贼~書指書信, 這句意思同上句,水成文,也就是虛幻同水花之意。

          閑潭:幽靜的水邊。 潭通潯。 下文“江潭”的“潭”同。

          碣石:山名,在河北。 指北方。

          瀟湘:水名,瀟水在湖南零陵入湘水,這一段湘水叫瀟湘,指南方。

          乘月:隨著月色。

          春江花月夜翻譯: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zé)o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么人,只見長江不斷地輸送著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yīng)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臺。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晚上夢見花朵落在幽靜的水潭上,可憐春天過了一半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搖蕩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春江花月夜》賞析3

          春江花月夜原文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唐代〕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裴回,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春江花月夜拼音解讀

          chūn jiāng cháo shuǐ lián hǎi píng,hǎi shàng míng yuè gòng cháo shēng 。

          yàn yàn suí bō qiān wàn lǐ,hé chù chūn jiāng wú yuè míng!

          jiāng liú wǎn zhuǎn rào fāng diàn,yuè zhào huā lín jiē sì xiàn 。

          kōng lǐ liú shuāng bù jué fēi,tīng shàng bái shā kàn bù jiàn 。

          jiāng tiān yī sè wú xiān chén,jiǎo jiǎo kōng zhōng gū yuè lún 。

          jiāng pàn hé rén chū jiàn yuè?jiāng yuè hé nián chū zhào rén?

          rén shēng dài dài wú qióng yǐ,jiāng yuè nián nián zhǐ xiāng sì 。

          bù zhī jiāng yuè dài hé rén,dàn jiàn cháng jiāng sòng liú shuǐ 。

          bái yún yī piàn qù yōu yōu,qīng fēng pǔ shàng bù shēng chóu 。

          shuí jiā jīn yè piān zhōu zǐ?hé chù xiāng sī míng yuè lóu?

          yù hù lián zhōng juǎn bù qù,dǎo yī zhēn shàng fú huán lái 。

          cǐ shí xiāng wàng bù xiāng wén,yuàn zhú yuè huá liú zhào jūn 。

          hóng yàn cháng fēi guāng bù dù,yú lóng qián yuè shuǐ chéng wén 。

          zuó yè xián tán mèng luò huā,kě lián chūn bàn bù huán jiā 。

          jiāng shuǐ liú chūn qù yù jìn,jiāng tán luò yuè fù xī xiá 。

          xié yuè chén chén cáng hǎi wù,jié shí xiāo xiāng wú xiàn lù 。

          bù zhī chéng yuè jǐ rén guī,luò yuè yáo qíng mǎn jiāng shù 。

          相關(guān)翻譯

          春天浩蕩的江潮水和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仿佛是隨著湖水一起浦觀出來。月光照耀著春江,港港的光華隨著萬里的永波閃動,奔流的江水都無不閃耀著明亮的月光。江洗市市曲曲地繞著長滿花草的原野,月光照耀著無邊的花草林木,好像著了一層細唐的雪珠。在如水的月空下無從覺察到霜氣,小洲上自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讓人看不分明。江水和天空成了一個顏色,纖塵未染一般純凈,校潔的天空中一輪抵月高懸著。江畔是何人最打看見明月,江月又是何年最初照耀世人?

          人生世世代代沒有個窮盡,只有江月年復(fù)一年地總是相似。不知江月在等待著何人,只見長江日日夜夜不停地滾滾東流。高去的一片白云悠放飄蕩,青楓浦上送別的人不勝憂愁。誰家的游子在今夜春江上劃著一葉小舟?何處有人在明月樓上升起相思?可憐明月在樓上徘徊不去,應(yīng)該會照到那處于離別中的人兒的梳妝鏡臺。月光照進思婦的門帝,卷簾亦不走,照在搗衣站上,排去又還來。此時彼此共望同一輪月卻無法聽到對方的聲音,愿隨著多情的月光沈走來照耀君子你啊。鴻雁長久不停地飛翔也飛不出這無邊的月光世界,月光下水中的魚龍?zhí)S,泛起陣陣波紋。昨夜夢見繁花落在幽靜的水潭上,可憐春天已經(jīng)過去了一半,人還來歸還家鄉(xiāng)。江水帶著春光流走,將到盡頭了,江潭上的.月亮又復(fù)將西落。西斜的月亮漸漸下沉,藏在茫茫的海霧里,渤海的瑞石和瀟湘之間隔著無限通遠的路程。不知有幾人能乘著月光歸還,落月?lián)u蕩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相關(guān)賞析

          這是一首宮體詩,被聞一多先生潛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一孤篇,壓過全唐!按航ㄔ乱埂睘闃犯f題,屬(清商曲。吳聲歌》。相傳始于南朝陳后主,但本詩除了曲調(diào)名沿用舊體外,內(nèi)容和風(fēng)格都與以前供宮廷娛樂的歌曲大異其趣。

          在一個月光膠潔的晴澈夜晚,詩人張若虛臨于春江邊,看著浩瀚無垠的江潮及月光F那片澄微無際的世界,牽動起無限情思。詩人謳歌優(yōu)美的自然,贊頌純潔的愛情,將詩情畫意與哲理熔于爐,營造出一片幽深渺遠的意境。

          開篇寫景,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詩人把“月華”作為主體,作為情感的紐帶,從“明月共潮生”寫到“落月?lián)u情滿江樹”,以月的運行來布局,展現(xiàn)了一個完整的心路歷程。在月光的照耀下,哪處春江不反射著明月的光輝呢。詩人神思飛躍,在寫錄的同時又在探索著宇宙和人生的奧秘,個體的生命雖然短暫有限,但人類的存在卻同那日日升起在江上的明月一樣,綿延不息。緊接著,詩人便向我們展現(xiàn)出一幅具體的人生圖景,—幅思婦游子的人生圖景,引入愛情這一飄蕩在人世間永恒的旋律,將景與情巧妙相連,引人人勝!春、江、花、月、夜,這五種藝術(shù)形象集中體現(xiàn)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gòu)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shù)境界。

          沈德潛云:前半見人有變易,月明常在,江月不必待人,惟江流與月同無盡也。后半寫思婦悵惘之情,曲折三致。題中五字安放自然,猶是王、楊、盧、駱之體。(《唐詩別裁集》)

          作者介紹

          張若虛張若虛,揚州(今屬江蘇)人,生卒年、字號均不詳。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其詩僅存二首于《全唐詩》中。

        《春江花月夜》賞析4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把思婦的離愁放到春江月夜的背景上,在明媚的月光和滟滟的流波中,交織著會難別易的感嘆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筆致是如此的輕靈,情韻是如此的婉轉(zhuǎn),境界和氣氛又是如此的晶瑩透徹,意味幽長。以至聞一多先生不禁驚嘆道:“更敻絕的宇宙意識,一個更深沉更寧靜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彼玫降姆路鹗且粋更神秘的更淵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更滿足了!薄斑@是一番神秘而親切的,如夢境的晤談,有的是強烈的宇宙意識!薄斑@是詩中的詩,頂峰的頂峰!保ā短圃婋s淪·宮體詩的自贖》)贊美得無以復(fù)加。聞一多先生以其學(xué)者兼詩人的氣質(zhì),敏銳地把握了從六朝宮休到初唐詩歌的發(fā)展脈絡(luò),認為有了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宮休詩的全部污穢和罪孳都已洗盡贖凈了,所以他說這是宮體詩的“自贖”。既是“夢境的晤談”,又是“強烈的宇宙意識”,多么神奇喲!因為詩里有這樣幾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詩人發(fā)出一連串的問題,想要探討宇宙的奧秘,人類的往古,多么深刻的哲理思想。然而,詩歌接下去卻寫了人世間的離愁,深閨中的哀怨。它們與這種宇宙意識究竟有什么關(guān)系呢?詩人想要表達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呢?

          我們認為,此詩是既有著憧憬,也有著悲傷的。它憧憬的是美好的青春,它悲傷的是年華的易盡。不過,無論憧憬也好,悲傷也好,都是在夢幻般的月光中寫出,像輕煙,似薄霧,迷離惝恍,不可名狀,看似不易把握,但若聯(lián)系全詩,稍作分析,便可發(fā)現(xiàn),這首詩其實既不神秘,也無所謂“夢境”,甚至連宇宙意識,也并不是十分強烈的。下面,且讓我們深入詩中,對此詩意蘊作番探索。

          這首詩四句一韻,凡九韻,每一韻構(gòu)成一個小的段落。如果我們將全詩依韻分割開來,將依次看到:月初生海上;月下花林;月到中天;月與江水;月下的青楓浦;月照深閨;閨中人的月下深思;月漸西斜;月入海中。九個段落,每一段都離不開月。從時間上看,它從月出依次寫到中天,西斜、月入;從空間上看,它隨著無往不在的月光,寫到了花林、江水、青楓浦、深閨。顯然,全詩就是以月為中心的'九重復(fù)奏。

          詩人并不是為寫月光而寫月光。這九重復(fù)奏互相照應(yīng),渾然一體,其中有一種很深沉、很摯著的情韻貫串于始終。在這里,月光僅僅是線索,而這種情韻,才是此詩的真正主題。這個主題不是別的,正是自古詩十九首以來便屢見不鮮的游于思婦的離愁。那么,讓我們看看這個主題是如何與月i亡聯(lián)系到一起,并隨著月光而不斷遞進升華的。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旦,何處春江無月明。”

          這是明月初升,光照四海的景象。江海相通,春潮滟滟,月光隨海潮來到大江。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這一段是說月色隨江水來到了“芳甸”。月光灑到花林,仿佛給花林拂上了一層雪珠。月光晶瑩似霜,與白沙渾然一體。本來,“海上生明月”也是一種壯闊的景象。但作者不寫海邊之月,卻把月光一步步地從海上引到江邊,再引到江邊長滿鮮花的芳甸。用意何在呢?對此,歷來有種種解釋。我以為,古代交通工具不外舟、車。陸路用車,故送別有“長亭連短亭”,水路用舟,所以“別浦捕離愁”是詩中常用的典故。親人間的分離本是最令人不堪的事。試想,這樣的傷心事發(fā)生在如此的春天,如此的芳甸,如此的月夜,將是一種什么滋味?張若虛極力渲染良辰美景,,顯然是為了創(chuàng)造出一個特定的典型環(huán)境,這就是下文所提到的“青楓浦”。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對這一段,人們往往稱賞不已,以為詩人要探討宇宙的奧秘,人類的開端,果真如此,那么下面的“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就僅僅是“物換星移幾度秋”的徒然慨嘆,并沒有探索的結(jié)果。而且又突然轉(zhuǎn)入“白云—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也缺乏感情的聯(lián)系,顯得突兀而不近情理。其實,我們聯(lián)系上下文,可以知道,這里的月已非泛泛之月,而是照臨特定的環(huán)境——“青楓浦”上的月,這里的人,也非泛指的人,而是在特定的別離環(huán)境——“青楓浦”上的人。所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實際上指的是,在這樣的江邊月夜,第一對離別的戀人是誰?江月是什么時候開始在這兒照臨離人的?言下之意便是:人生會少離多,“相見時難別亦難”,像這樣的良辰美景,不知發(fā)生過多少生離死別的悲劇,這里確實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但并不是要探討宇宙的永恒,其著重點在于人世間的別離。古人由于交通不便,對離別每多感慨,自屈原的“悲莫悲兮生別離”,到江淹的“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生離死別就一直是詩人們所共同關(guān)心的千古命題。張若虛提出這樣的問題,也是極自然的。所不同的是,張若虛的問題提得十分委婉,形象又顯得異常鮮明,全然是“興”的方法。即用鮮明的形象去引發(fā)、暗喻作者的內(nèi)在思想。

          “人生代代無窮巳,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這里并不是泛泛地慨嘆人生的短暫。而是說,盡管人世在不斷變遷,但月光卻依然如此,總是在這里照臨著離別的人們。月本無情之物,但是在詩人筆下,月光卻成了離別的象征!昂问麻L向別時圓”,人們很敏感地將月光與離別聯(lián)系到一起,張若虛也是如此。你看,今夜的江月不知又在等待什么人,這里又要發(fā)生一場人間悲劇了。江水是無情的,“花自飄零水自流”,它只知道一個勁的汨汨東梳,把游子帶向遠方。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果然,一個離別的鏡頭正式出現(xiàn)了。人物是“誰家子”和明月樓里“望斷天涯路”的少婦;地點是在青楓浦。過去人們往往把肯楓浦泛解成江邊,其實這是一個實際的地名!洞笄逡唤y(tǒng)志》說:“青楓浦在長沙府瀏陽縣”。它大概就是瀏陽河邊上的一個地方!罢l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是倒裝句,應(yīng)作“誰家子今夜扁舟,明月樓何處相思!币馑际,今夜青楓浦上又有什么人乘舟遠去,樓中人對著明月又要開始無盡的相思了。下面便是對樓中思婦相思苦況的描寫。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币、二句化用曹植《七哀》詩的意境:“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接著以月光象征離愁,說月光射進窗簾,卷也卷不去,照到搗衣砧上,拂也拂不開,真有一種“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無計排遣的滋味。對著這瑩瑩的月色,思婦不禁這樣想道:我真想隨著月光飛到你的身邊呀,但路途實在太遠了,連善飛的鴻雁尚且不能隨著月光飛到你的身邊,潛躍的魚龍也只能徒然地濺起層層水波而游不到你的眼前。這里,“鴻雁”二句象征音信難通。因為鴻雁傳書,魚傳尺素是古人習(xí)用的典故。其中“愿逐月華流照君”一句,想象十分奇特,后來李白的詩“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實由此脫化而來。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這里并非描寫夢境。說“昨夜”夢見“閑潭”邊上的“落花”,是用來暗示自己青春的早逝,與下面“江水流春”一起,表現(xiàn)年華易盡,時不我待的意思,而對意中人的“不還家”頗致怨悵,并不是夢境的追述,正如林黛玉《葬花詞》:“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帶著一種對生命和青春的深深慨嘆。

          “斜月沉沉鼓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隨著月光的捎逝,詩巾人的感情也漸趨黯淡。其中“碣石瀟湘無限路”一句,歷來無解。瀟湘二字,人們很容易聯(lián)想起帝舜與娥皇、女英的故事。但張若虛這里并非此意。因為如指二妃,則瀟湘與碣石聯(lián)不到一起。我認為這里的瀟湘,實指思婦居處,即前面提到的瀏陽河邊的青楓浦,瀏陽河本是湘水的支流,稱為“瀟湘”是合乎情理的。而碣石則正是游子所去的地方。它離海很近,曹操《步出夏門行》有“東臨竭石,以觀滄!。正因為如此,所以此詩一開頭就從海邊之月寫到江邊之月,而末了又以“斜月沉沉藏海霧”作結(jié),其中正寄托著思婦對于游子的深深思念,所謂一樣相思兩地愁。

          綜上所述,我認為《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情思哀婉的月光小夜曲,它以月光為線索盡情地抒寫了青年男女的相思之苦。在一個春江花月之夜,他們在青楓浦上分離了,一在江之濱,一在海之角,飽嘗著離鸞別鶴之苦。這其中并沒有多少宇宙的的識和迷幻的夢境。這樣是否有貶低《春江花月夜》之嫌呢?我以為不會。因為任何文藝作品,一經(jīng)產(chǎn)生,便有它獨立的生命。作家的主觀意圖,與作品所包含的客觀意蘊并不總是同一的。《春江花月夜》盡管描寫了閨愁離怨,但由于它所采用的意象十分新穎,氣氛和意境相當(dāng)獨特,人們由此想到了宇宙的奧秘,人生的真諦,這本身就說明了作品的成功。如果我們一定要認為這就是作者的本意,那只能把作品割碎開來理解,別無他法,結(jié)果就往往造成認識上的混亂,使作者創(chuàng)造思維的內(nèi)在連續(xù)性湮沒不彰。

        《春江花月夜》賞析5

          春江花月夜琵琶曲賞析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此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萬里長江畫卷,同時寄寓著游子思歸的離別相思之苦。詩篇意境空明,纏綿悱惻,洗凈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詞清語麗,韻調(diào)優(yōu)美,膾炙人口,乃千古絕唱,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后主所作,原詞已不傳,《舊唐書·音樂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樹后庭花》、《堂堂》,并陳后主作。叔寶常與宮中女學(xué)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令何胥又善于文詠,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此曲。”后來隋煬帝又曾做過此曲。《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煬帝的兩篇。張若虛的這首為擬題作詩,與原先的曲調(diào)已不同,卻是最有名的。具體的創(chuàng)作背景已不可考。

          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是一支典雅優(yōu)美的抒情樂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蕩漾,花影在西岸輕輕得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它原先名叫《夕陽簫鼓》。這個曲名最早見于清朝姚燮晚期著作《今樂考證》一書中,被列為"江南派琵琶曲目"的中曲一類。樂譜最早見于鞠士林的傳抄琵琶譜及1875年吳畹卿的手抄本。20年代,上海的新式音樂社團將它改編成一首民樂合奏曲,并根絕此樂曲詩情畫意的內(nèi)容,給它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此曲音樂意境優(yōu)美,樂曲結(jié)構(gòu)嚴(yán)密。它的'主題旋律盡管有多種變化,新的因素層出不窮,但每一段的結(jié)尾都采用同一樂句出現(xiàn).聽起來十分和諧。在民間音樂中,這種手法叫"換頭合尾",能從格格不同角度揭示樂曲的意境,深化音樂表現(xiàn)的內(nèi)容。

          全曲一般分成10段,人們遵循中國古典標(biāo)題音樂的傳統(tǒng),為每段加了一個小標(biāo)題。這些標(biāo)題是: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fēng)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云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橈鳴遠漱、唉乃歸舟和尾聲。

          《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樸、典雅、節(jié)奏比較平穩(wěn)、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現(xiàn)了深遠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春江花月夜》的音樂構(gòu)思非常巧妙,隨著音樂主題的不斷變化和發(fā)展,樂曲所描繪的意境也逐漸地變換,時而幽靜,時而熱烈,現(xiàn)實了大自然景色的變換無窮。

          第9段是全曲的高潮,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強,激動人心。這段音樂描繪小船向歸途劃去時歡樂的聲浪響徹江面,達到了情緒的頂峰。隨后音樂在快速中徒然而止,又回復(fù)到平靜、輕柔的意境之中,然后便轉(zhuǎn)入尾聲。

          尾聲的音樂是那樣飄渺、悠長、好象輕舟在遠處的江面漸漸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靜而安詳,使人沉湎在這迷人的詩畫意境中。

        《春江花月夜》賞析6

          《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一生只流傳兩首詩的張若虛,因此詩奠定了他在唐詩史上的大家地位,被譽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聞一多稱此詩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春江花月夜》雖然用的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的舊題,但張若虛脫出窠臼,突破了樂府舊題只寫春情閨怨的局限,將人世間春、江、花、月、夜五種最美好的景物集中融合到一起,再現(xiàn)了江南春夜動人的美景,構(gòu)成了奇妙的藝術(shù)境界,千百年來令無數(shù)讀者為之傾倒,產(chǎn)生了永久的藝術(shù)魅力。

          一、音韻美

          張若虛生活在大唐盛世,是一個健康、繁榮、向上的時代,時代賦予了人們蓬勃、浪漫的性格,作為才子的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的體制上表現(xiàn)出自由創(chuàng)新的特色。全詩三十六句,分為九個章節(jié),每個章節(jié)都可以看成一首七言絕句。詩中各章節(jié)采用了逐章轉(zhuǎn)韻法,每章節(jié)換韻,共換了九次。先是平聲庚韻起首,依次是仄聲霰韻、平聲真韻、仄聲紙韻、平聲尤韻、平聲開韻、平聲文韻、平聲麻韻、仄聲遇韻。整首詩平仄交錯、高低相間,達到了回環(huán)往復(fù)又層出不窮的效果,形成節(jié)奏鮮明的音樂美。如詩中從白云一片去悠悠到江潭落月復(fù)西斜,回旋運用平聲韻,抒發(fā)了男女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思,達到了氣韻悠長的效果。同時全詩句子采用民歌風(fēng)調(diào),加強了句子的節(jié)奏感與音樂美。如詩中“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民歌中常用的問答體手法。

          《春江花月夜》采用平仄交錯韻法,讀起來優(yōu)美動聽。這種藝術(shù)構(gòu)思使得全詩彌漫著音樂情味:節(jié)奏鮮明、旋律悠揚、音韻回轉(zhuǎn),體現(xiàn)出抑揚頓挫的音韻美。并且章節(jié)間的韻律變化,使春、江、花、月、夜五種事物交錯變換,表現(xiàn)出詩人思緒萬千又不斷變化的心境。整首詩語言優(yōu)美、音韻和諧,好像一首月光小夜曲。全詩隨著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起伏變化而轉(zhuǎn)韻,使韻律隨著詩情而曲折回旋,帶來強烈的節(jié)奏感和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正因為這首詩的音樂美,讓人覺得讀這首詩是一種享受,也能激發(fā)讀者慢慢品味的興趣。

          二、自然美

          這首詩首先再現(xiàn)了江南的自然美。開篇“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給我們描繪了清麗、意趣盎然的春江花月夜美景:春天的江水一片平闊,一輪明月悄然升起,海水連著明月,明月照著江水,賦予了明月和潮水鮮活的生命,充滿著生機。江水與明月相互輝映,好像江連海、海生月,江天一色,構(gòu)成了壯觀的景色!敖魍疝D(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一江春水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靜靜流淌,月光將清輝灑向花林,使江南春夜籠罩在月色下,顯得如此的幽靜和安謐。詩人由遠及近,將詩中的春、江、花、月、夜五種景物一一呈現(xiàn),春,溫柔和煦;江,悠遠浩蕩;花,清幽芳香;月,皎潔柔美;夜,寧靜祥和。描繪出如詩如畫的美景,一切都沉浸在神話般的意境中。

          此詩給我們展示了意境優(yōu)美、色彩清新的畫面。春、江、花、月、夜同生共出,一江的春水和大海相連,一輪皎潔的明月和潮水共生,而月光隨著萬里江波閃爍。一時間,月光下的江水、沙灘、楓樹、原野、花林、扁舟、鏡臺、高樓、飛鴻、思婦等構(gòu)成了美好的意境,漆黑的春夜閃爍著光明,處處散發(fā)著勃勃生機。這些景象讓我們看到了江水的動態(tài)美,天宇的靜幽美,月兒的明媚美,以及由此三者產(chǎn)生的色彩美、變幻美。這種似夢似幻的春夜景色,使詩中的自然充滿著無窮魅力,一幅疏密相間、錯落有致的美景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三、哲理美

          這首詩超出了單純寫景的局限,賦予傳統(tǒng)題材以新意,融詩、情、哲于一體。全詩描繪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在盡情贊嘆大自然的美景時,引發(fā)對天際與自然、江月與人生、永恒與短暫的哲學(xué)思考。

          全詩以月的升降、陰晴圓缺,以及月光下的景物等,引發(fā)對人生宇宙奧秘的思考,引起詩人的`無限遐想,發(fā)出“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問,江月年年相似,人生代代相傳,此月此光是何時第一次照耀人間,今朝的孤月又是為了照何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迸c江月相比,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人類代代相傳也是永恒的。詩人在與自然的對話中,悟到了有限與無限的平衡,他用詩化的語言、詩化的哲理,告訴我們應(yīng)該珍惜青春年華與良辰美景,讓我們悟到了生命的意義。其實這首詩有著憧憬與悲傷,詩中有對人生短暫的感慨,有對宇宙奧秘的疑問,有對思念的感傷,有著淡淡的惆悵。但這種感傷只是讓人感到一種淡淡的哀愁,春江花月,流水悠悠,面對空曠的宇宙,感受到生命的有限。詩人在想象中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嶄新的時空,體現(xiàn)了詩人對宇宙的關(guān)注與探索。這首詩雖然悲傷,但春日顯出的種種復(fù)蘇跡象,并沒有帶來真正沉重的顯示內(nèi)容,帶給我們的仍然是永恒的江山、無限的風(fēng)光,這是夾雜著感傷的歡愉。

          四、意境美

          在古代傳統(tǒng)文藝?yán)碚撝,意境是作者主觀情感與客觀物象相互交融達到的藝術(shù)境界。中國古代論詩尤其強調(diào)意境,王昌齡在《詩格》中提出了物境、情境、意境三境。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指出“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春江花月夜》描繪了波光、夜空、白云、鏡臺、閨閣等一系列優(yōu)美的景象,展開了一幅春江花月夜的畫卷,在繪景的同時融入詩人對好景不常在、人生短暫的感懷,詩情、畫意融合在一起,把讀者帶入了靜謐的境界。不管是寫景還是抒情,都凸顯了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全詩從春、江、花、月、夜五種景物切入,把由此引發(fā)的各種意象組織在一起,以“月”作為全詩的主脈,不管是皎潔的明月,還是纏綿的明月、迷離的明月,都是作者高超藝術(shù)手法的體現(xiàn)!洞航ㄔ乱埂匪坪醪皇窃谠伌、賞花、頌月、唱夜,而是在悲春、愁江、惜花、嘆月、泣夜,這五種意象是構(gòu)成意境的材料,樓上月的徘徊,鏡中月的清影,落月里的余暉等,構(gòu)成了不同的意象群,而這種優(yōu)美的意境超出了具體的意象,也超出了具體的時空,無不滲透著詩人的主觀情感,給讀者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

        《春江花月夜》賞析7

          作品原文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書法作品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整體賞析

          此詩題目,以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xiàn)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gòu)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shù)境界。整首詩由景、情、理依次展開,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chǎn)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游子的離愁別緒。

          詩人入手擒題,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里的“!笔翘撝。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涌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像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chuàng)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lián)系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在此處卻別開生面,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來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著什么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zhuǎn)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白云”四句總寫在月夜中思婦與游子的兩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楓浦”托物寓情。白云飄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蹤不定!扒鄺髌帧睘榈孛,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罢l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shè)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fù),詩情蕩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憐”八句承“何處”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云游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臺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里“卷”和“拂”兩個癡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xiàn)出思婦內(nèi)心的愁悵和迷惘。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遙寄相思之情!傍櫻汩L飛光不度”,也暗含魚雁不能傳信之意。

          最后八句寫游子,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氨庵圩印边B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遙遠!俺脸痢倍旨又氐劁秩玖怂墓录牛弧盁o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xiāng)思。他思忖: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回自己的家鄉(xiāng)。他那無著無落的離情,伴著殘月之光,灑滿在江邊的樹林之上。“落月?lián)u情滿江樹”,這結(jié)句的“搖情”──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延伸閱讀(英文版)

          The original work

          Spring river flowers moonlight

          "Spring river moonlight" calligraphy works

          The spring river tide is even the sea level, the sea moon common tide is born.

          Yan yan with wave thousands of thousands of miles, where the spring river is not bright!

          The river flow is like a circle around the fantine, the moon is like graupel.

          The frost in the air is flying, but the white sand is not visible.

          The sky is clean and clean, the moon is bright.

          Who was the first month of the river? How does jiang yue shin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Life is endless and the river is looking alike every year.

          I don't know who the river is, but see the Yangtze river flowing water.

          White clouds go to yo-yo, qingfengpu is deeply worried.

          Who is the boat? Where is the moon building?

          The poor building, wandering around last month, should be on the toilet.

          In the jade household, the scroll was not going, and the beating of the anvil was still coming.

          At this time, I hope I can see you.

          Hong yan long fly light, fish dragon diving into the water.

          Last night, the dream fell, poor spring and half did not return home.

          Jiangshui spring to the end, jiangtan to the moon to the west.

          Inclined month heavy sea mist, haunshi xiaoxiang infinite road.

          I don't know how many people return in the month, and the moon shakes the trees.

        《春江花月夜》賞析8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注釋

          (1)滟(yàn)滟:波光閃動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4)流霜:飛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來的,所以叫流霜。在這里比喻月光皎潔,月色朦朧、流蕩,所以不覺得有霜霰飛揚。

          (5)。╰īng):水邊的平地

          (6)纖塵:微細的灰塵。

          (7)月輪:指月亮,因為月圓時象車輪,所以稱為月輪。

          (8)窮已:窮盡。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種版本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見:只見、僅見。

          (11)悠悠:渺茫、深遠。

          (12)青楓浦上:青楓浦 地名 今湖南瀏陽縣境內(nèi)有青楓浦。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邊。

          (13)扁舟:孤舟,小船。

          (14)明月樓:月夜下的閨樓。這里指閨中思婦。

          (15)月徘徊:指月光移動。

          (16)離人:此處指思婦。

          (17)妝鏡臺:梳妝臺。

          (18)玉戶:形容樓閣華麗,以玉石鑲嵌。

          (19)搗衣砧(zhēn ):搗衣石、捶布石。

          (20)相聞:互通音信。

          (21)逐:追隨。

          (22)月華:月光。

          (23)文:同“紋”。

          (24)閑潭:幽靜的水潭。

          (25)復(fù)西斜:此中“斜”應(yīng)為押韻讀作“xiá”。

          (26)瀟湘:湘江與瀟水。

          (27)碣石、瀟湘, 泛指天南地北。

          (28)無限路:極言離人相距之遠。

          (29)乘月:趁著月光。

          (30)搖情:激蕩情思,猶言牽情。

          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海上那一輪明月,正伴隨著潮水的涌動一同升起。

          月亮的亮麗光華,隨著波浪閃耀到千里萬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會沒有月亮的朗照之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芳香的草地流淌;月光照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全都像細碎的雪珠閃爍。

          天空中月光如同晶瑩的白霜流布,感覺不到它的飛翔;岸邊的白沙也被映照得看不清晰了。

          江水與天空連成了一片透明,沒有一點細微的灰塵;只有一輪孤獨的明月高懸在中天。

          江邊上是什么人最早見到月亮的?江上的明月又是哪一年第一次照耀著人的呢?

          人生一代又一代地綿延著,無窮無盡;人們年復(fù)一年地眺望江上的月亮,也亙古不變。

          誰也不清楚江上的月亮在等候著什么人;人們只看見長長的大江不斷地送走流水。

          一片白云向遠空緩緩飄去;青楓浦那種遠游者逗留的地方,一定有游子禁不住心中的憂愁。

          誰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船漂流在外?他又在什么地方思念著明月照耀的愛人的小樓呢?

          多令人傷心啊,此刻那樓上的月光正流連不去;它應(yīng)該也照耀到了離去游子的梳妝臺。

          它溜進愛人漂亮的閨房,卷上窗簾也趕不走;它留在搗衣石上,用手將它拂去它還會返回。

          游子思婦們此時相互思念,卻聽不到對方的音訊;多么希望隨著月光流去關(guān)照對方啊。

          可恨送信的鴻雁早就飛走,月光又不能渡過;傳情的魚兒也藏到水底,只剩水面圈圈波紋。

          前一夜寂寞的水潭邊,就夢見了花朵零落將盡;春天已過了一半還不回家,怎不令人傷心。

          江水不停地流走春景,春景就快要流盡;江潭上方美好的夜月,也開始偏西了。

          殘月深深隱入了茫茫海霧;遠在北方碣石南方瀟湘的離人啊,回家的路途該是多么的遙遠。

          不知其中能有幾人乘著月光轉(zhuǎn)回家鄉(xiāng)?殘月掩映著大江兩岸的樹木,深深激蕩人的心情。

          賞析:

          張若虛(660年-約720年),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官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號“吳中四士”。詩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今僅存詩兩首。

          其一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絕唱,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

          在唐代,似乎沒有張若虛的詩集傳世。明嘉靖年間,李攀龍選編的《古今詩刪》收錄了張若虛的《春江》詩。是金子總有閃光時。等待了將近一千年,張若虛及其杰作的命運才開始扭轉(zhuǎn)。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此詩乃千古絕唱,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聞一多稱之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全詩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萬里長江畫卷,同時寄寓著游子思婦的離別相思之苦。詩篇意境空明,纏綿悱惻,洗凈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詞清語麗,韻調(diào)優(yōu)美,膾炙人口。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的作者是初唐張若虛,開元初,他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他留給后人的作品不多,《全唐詩》中僅存二首,而這首《春江花月夜》又是是最著名的一首,它號稱以“孤篇橫絕全唐”,奠定了張若虛在唐代文學(xué)史的不朽地位。

          此詩兼寫春、江、花、月、夜及其相關(guān)的各種景色,而以月光統(tǒng)眾景,以眾景含哲理、寓深情,構(gòu)成朦朧、深邃、奇妙的藝術(shù)境界,令人探索不盡,玩味無窮。

          全詩可分前后兩大段落!伴L江送流水”以前是前一段落,由春、江、月、夜的美景描繪引發(fā)關(guān)于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發(fā)端兩句,展現(xiàn)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遼闊視野。一個“生”字,將明月擬人化;一個“共”字,又強調(diào)了春江與明月的天然聯(lián)系。江流千萬里,月光隨波千萬里;江流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偠灾,月光、江波互相輝映,有春江處,皆有明月,何等多情!詩人立于江畔,仰望明月,不禁產(chǎn)生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問。對于這個涉及宙宇生成、人類起源的疑問,詩人自然無法回答。于是轉(zhuǎn)入“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的沉思。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人生呢,就個體而言,生命何其短促!然而就人類整體而言,則代代相傳,無窮無盡,因而能與明月共存。所以雖然不知“江月何年初照人”,但從“初照”以后,照過一代人,又照一代人。詩人對比明月的永恒,對人生的匆匆換代不無感慨,然而想到人類生生不已,自己也被明月照耀,又油然而生欣慰感。由此又作進一步探求:一輪“孤月”,永照長江,難道是明待她的意中人而至今尚未等到嗎?于是由江月“待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轉(zhuǎn)入后一段落!肮略隆鄙星摇按恕,何況游了、思婦?詩人于是馳騁想像,代抒游子、思婦兩地相思、相望之情。

          詩人想象“誰家今夜扁舟子”,正經(jīng)過江邊的“青楓浦”,目睹“白云一片去悠悠”而生飄泊無定的旅“愁”,于是相思“何處明月樓”。從“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的那個“應(yīng)”字看,“可憐樓上月俳回”以下數(shù)句,都是詩人想象中的扁舟子”想象妻子如何思念自己之詞:妻子望月懷人而人終不至,因而怕見月光。但她可以卷起“玉戶簾”,卻卷不去月光;可以拂凈“搗衣砧”,卻拂不掉月色!按藭r相望不相聞”,而普照乾坤的月華是能照見夫君的,因而又產(chǎn)生了“愿逐月華流照君”的癡想。追隨月光照見夫君,當(dāng)然不可能,于是又想按照古代傳說托鴻雁、鯉魚捎書帶信,然而鴻雁奮飛,也飛不出明月的光影;鯉魚騰躍,也只能激起水面的波紋。接下去,詩人想象中的“扁舟子”思家念妻,由想象而形諸夢寐。他在夢中看見落花,意識到春天已過去大半,而自己還未能還家。眼睜睜地看著“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溶月復(fù)西斜”,時光不斷消逝,自己的青春、憧憬也跟著消逝,然而碣石、瀟湘,水遠山遙,怎能乘月歸家?以“落月?lián)u情滿江樹”結(jié)束全篇,情思搖曳,動人心魄。自“白云一片”至此,寫游子、思婦的相思而以春、江、花、月、夜點染、烘托,想象中有想象,實境中含夢境,心物交感,情景相生,時空疊合,虛實互補,從而獲得了低徊宛轉(zhuǎn)、纏綿俳惻、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全詩三十六句,每四句換韻,平、上、去相間,抑揚頓挫,與內(nèi)容的變化相適應(yīng),意蘊探廣,情韻悠揚。

          這篇詩受到明清以來詩論家的高度贊揚。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三云: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流暢婉轉(zhuǎn),出劉希夷《白頭翁》上!辨R惺《唐詩歸》石:“將春、江、花、月、夜五字煉成一片奇光,真化工手!”陸時雍《唐詩 鏡》:“微情渺思,多以懸感見奇。”王堯衢《古唐詩合解》云:“情文相生,各各呈艷,光怪陸離,不可端倪,真奇制也!”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更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這首詩語言優(yōu)美、生動、形象,富有哲理意味,它將真實的生命體驗融入優(yōu)美的興象中,營造出了一個空明純美的詩歌意境。特別是“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睅拙涓浅闪饲Ч沤^唱,為后人一直所傳誦!

        《春江花月夜》賞析9

          隋:楊廣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共星來。

          譯文:

          暮色中長江,風(fēng)平浪靜,水波不興。

          大江兩岸,鮮花盛開,春意是那么濃。

          忽然風(fēng)吹波生,水中月影搖晃不定。

          潮頭浪花飛濺,與大江中星光共明。

          賞析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边@兩句是說,暮色中長江,風(fēng)平浪靜,水波不興;大江兩岸,鮮花盛開,春意盎然。

          這是日落后長江,經(jīng)過了一天潮漲潮落,它終于等候到了夜晚休憩時刻,只見暮靄沉沉,江水浩淼,它平坦寧靜,不想再起伏動蕩了。春天夜晚溫煦,感染萬物,連長江也像個春夜困慵少女,伸長了纖長腰肢,睡得是那樣溫馴、柔與、安寧。在這波平浪息之時,兩岸千樹梨花萬樹桃,如今卻也不愿讓春夜就這么冷落下去,都張開了花瓣,吐露出花蕊,散發(fā)出花香。春花對春夜多情,春夜也不曾辜負春花美意。漸漸,當(dāng)花兒開到一朵朵飽滿時分,清逸花香終于聚匯成了一陣芳香氛圍,緩緩拂散了江面上沉沉夜氣。

          “流波將月去,潮水共星來!边@兩句是說,忽然風(fēng)吹波生,水中月影搖晃不定;潮頭浪花飛濺,與大江中星光共明。

          披著一身星光月色長江,在春睡中呼吸到了芳香氣息,懶懶動了動久睡身姿。雖說是漫不經(jīng)意一動,可到底是長江在欠伸,頓時便蕩起了水波、升起了浪潮。波潮帶動了本來穩(wěn)穩(wěn)鑲嵌在靜靜水面上星月倒影,只見這些晶光閃爍倩影忽而隨著水波涌向前方,擠成一個大亮點;忽而這個大亮點又被潮水倒推回來,散成無數(shù)道流光。這是一個綺麗而又奇異幻境、一個開闊而又壯觀畫面:明月與群星不再高拱在夜空,卻成了流動在水上精靈,它們從潮水中誕生,在流波中消融;如此來來去去、循環(huán)往復(fù)、生生不息,長江剛才還是明珠綴袍,轉(zhuǎn)身已是遍體銀光飛舞了。

          如果把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與楊廣《春江花月夜》相比,可清楚看出其描寫“春江花月夜”是受到本篇啟示。楊廣這首詩在描繪春江花月夜花開景色這方面,具有開先河之功,起了示范作用。詩中一個“滿”字寫出了花朵無隙,簇簇擠擠之狀;而“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這佳句描繪了一個絕妙“江流扶明月,潮水涌星光”意境,給人以美享受,而且啟發(fā)了張若虛靈感,在他《春江花月夜》中脫化出“海上生明月”優(yōu)美詩句,潮水這一景象又啟示了張若虛在詩中開拓出一個極為闊大春江意境。

          從楊廣《春江花月夜》可以看出其詩歌風(fēng)格是麗而不艷,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風(fēng),雅語之氣。

          張溥《漢魏六朝三百家集題辭·隋煬帝集》中云:“陳隋文哀,帝王有作,與眾同波。”南朝至隋,帝王詩中不作王霸之語,而與民間詩人同一風(fēng)格,確是一種良好風(fēng)氣,楊廣詩風(fēng)功不可沒。

          作者簡介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人(今陜西華陰),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生于大興,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在位期間開創(chuàng)科舉制度,修建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對后世頗有影響,然而頻繁發(fā)動戰(zhàn)爭,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dǎo)致了隋朝覆亡。 大業(yè)十四年(618年),驍果軍在江都發(fā)動兵變,楊廣被叛軍縊殺。唐朝謚煬皇帝,隋恭帝楊侗謚世祖明皇帝,夏王竇建德謚閔皇帝,《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

        《春江花月夜》賞析10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雖然仍為樂府舊題,但他將五言短詩發(fā)展為七言長篇歌行;盡管依舊是游子思婦的傳統(tǒng)主題,但已經(jīng)擺脫宮體詩的藩籬,洗盡艷情詩的綺羅脂粉氣息,借月懷人,極寫相思離別之苦的同時,還有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探求。因其非凡的藝術(shù)魅力,聞一多稱其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一、構(gòu)思巧妙,緊扣題目

          題目為《春江花月夜》,全詩構(gòu)思巧妙,緊扣題目。據(jù)統(tǒng)計,整首詩中春、江、花、月、夜這幾個字的出現(xiàn)次數(shù)如下所示:

          可見全詩圍繞春、江、花、月、夜逐層展開,又以月貫穿。而且對“月”的描寫是多角度多層次的。首句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寫天邊初出的月亮,“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是寫升至中天――天上的月亮,“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是寫天邊的斜月,“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寫的是搖蕩在江樹之間的落月。如此,初月――空中的月――斜月――落月,以月亮的起落這條弧線串起全詩,構(gòu)思極為巧妙。

          二、章法整齊而有變化

          《春江花月夜》基本上是四句為一個韻群,但又不拘泥于此,章法整齊而有變化。開頭四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偶數(shù)句的“生”字和“明”字押同一個韻,接下來四句詩中偶數(shù)句的最后一個字“霰”和“見”韻同。之后幾句的末字“輪”、“人”、“似”、“水”不按此規(guī)律。而之后的余文又全是四句為一個韻群,“愁”和“樓”、“臺”和“來”、“君”和“文”、“家”和“斜”、“路”和“樹”。整首詩以四句為一個韻群為主,但又略有變化,顯得整齊而不呆板。

          三、情、理、景的交融

          全詩按照寫景、敘理、傳情可分為三個層次!按航彼B海平……皎皎空中孤月輪”是對景的描繪。寧靜的夜晚,江水與岸齊平,煙波浩渺,一輪明月浴水而出,掛在廣袤的天空中,如水的月光與澄澈的`江水交相輝映,意境華美清新!敖虾稳顺跻娫拢拷潞文瓿跽杖?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是對宇宙奧妙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江月年年相似,是無限的是永恒的,但人生呢?是多么的有限和短暫。在這無限永恒的宇宙之間,人顯得多么的渺小和無助。但詩人略有傷感卻不頹廢,充滿了對人生的深情和對生命價值的追求。正如李澤厚所說“這首詩是有憧憬和悲傷的,但它是一種少年時代的憧憬和悲傷,……所以,盡管悲傷,仍然輕快,雖然嘆息,總是輕盈!篮愕慕剑瑹o限的風(fēng)月給這些詩人們的,是一種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夾著悲傷、悵惘的激勵和歡愉!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是對傳統(tǒng)游子思婦感情的抒發(fā)。詩中抓住“妝鏡臺”、“落花”、“搗衣砧”等典型意象將思婦的感情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男人之悲在于英雄失路,女人之悲在于美人遲暮。因為時代的原因,古代的女子不像現(xiàn)代的女性可以通過工作來自立,她們沒有那么多的選擇,所以對她們來說美貌似乎就成為找到如意郎君維持婚姻極為關(guān)鍵的籌碼,青春對她們來說就顯得更為重要!罢栈ㄇ昂箸R,花面交相映”也就成為必備的功課。泛黃的銅鏡映照著如花的容顏,鏡外的精致之美,而鏡內(nèi)呈現(xiàn)出另一種朦朧之美,兩美相映。自古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然而,那個“悅己之人”或為前程或因遠游不在眼前呢?鏡中的人兒就平添一份愁思,獨依妝鏡臺望月懷人,相思之情溢于雙眸。韶華在無聲中逝去,唯美但略顯凄苦!奥浠ā边@個意象在古詩文中往往也象征著青春不在,意蘊哀婉,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fēng)驟》“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林黛玉《葬花吟》“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對紅花凋零惋惜的同時也是對韶華易逝的哀嘆。

          然而景、理、情三者又不是完全獨立的,而是交融在一起。場面闊大、氣勢恢宏的景致描寫給詩人對宇宙人生的思考營造了一個明麗悠遠、空明寧靜的意境,也給思婦感情的抒發(fā)提供了一個華美清新的背景;對月懷人、思索宇宙人生,使得整首詩既有細膩的情味,又有深邃的理趣。以月為線索,以情為中心、又融入對宇宙奧秘的探索和對人生哲理的感悟,這恐怕是這首詩最大的魅力所在吧。

          四、語言風(fēng)格

          《春江花月夜》摒棄了宮體詩的綺靡,具有民歌清新明麗的特點。王運稱“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diào),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詩中“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反復(fù)吟唱,“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用到了頂真寫法,語言通俗易懂、清麗自然、優(yōu)美流暢。

        《春江花月夜》賞析11

          春江花月夜是漢族古典民樂的代表。原名《夕陽簫鼓》意境深遠,樂音悠長。后取意唐詩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

          《夕陽簫鼓》又名《潯陽月夜》、《潯陽琵琶》或《潯陽曲》,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獨奏曲,寫的是尋陽(九江)江上月夜,歌頌祖國山河之壯美,表現(xiàn)人民熱愛祖國之情!断﹃柡嵐摹返那钤缫娪谇宕(1805年-1864年)《今樂考證》。

          這首琵琶曲的曲譜最早見于鞠士林(約1736年-1820年)所傳《閑敘幽音》琵琶譜(現(xiàn)今所見者,是其弟子1860年的傳抄本),以及1819年《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譜真?zhèn)鳌罚有1842年江蘇松江張兼山的手抄本《檀槽集》琵琶譜、1875年吳畹卿的手抄本、1898年《陳子敬琵琶譜抄本》、1929年《養(yǎng)正軒琵琶譜》等。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致優(yōu)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樂曲以鼓聲、簫聲起始,主題富于江南水鄉(xiāng)情調(diào),其后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qū)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和水波聲、槳櫓聲等擬聲樂匯以豐富樂思。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diào),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蕩漾于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古典音樂名曲中的名曲,是中國古典音樂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這是一首典雅優(yōu)美的抒情樂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蕩漾,花影在西岸輕輕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樂曲通過委婉質(zhì)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jié)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贊頌江南水鄉(xiāng)的風(fēng)姿異態(tài)。

          全曲就象一幅工筆精細、色彩柔和、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引人入勝。此曲擴展為10段,分別為:一、夕陽簫鼓;二、花蕊散回風(fēng);三、關(guān)山臨卻月;四、臨水斜陽;五、楓荻秋聲;六、巫峽千尋;七、簫聲紅樹里;八、臨江晚眺;九、漁舟唱晚;十、夕陽影里一歸舟。各分段標(biāo)題是:回風(fēng)、卻月、臨水、登山、嘯嚷、晚眺、歸舟。

          《春江花月夜》意境優(yōu)美,樂曲結(jié)構(gòu)嚴(yán)密,旋律古樸、典雅,節(jié)奏比較平穩(wěn)、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現(xiàn)了深遠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此曲音樂的主題旋律盡管有多種變化,新的因素層出不窮,但每一段的結(jié)尾都采用同一樂句出現(xiàn).聽起來十分和諧。在漢族民間音樂中,這種手法叫"換頭合尾",能從各個不同角度揭示樂曲的意境,深化音樂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洞航ㄔ乱埂窐(gòu)思非常巧妙,隨著音樂主題的不斷變化和發(fā)展,樂曲所描繪的意境也逐漸地變換,時而幽靜,時而熱烈,實現(xiàn)了大自然景色的變幻無窮。

          第一段"江樓鐘鼓"描繪出夕陽映江面,熏風(fēng)拂漣漪的景色。然后,樂隊齊奏出優(yōu)美如歌的主題,樂句間同音相連,委婉平靜;大鼓輕聲滾奏,意境深遠。第二、三段,表現(xiàn)了"月上東山"和"風(fēng)回曲水"的意境。接著如見江風(fēng)習(xí)習(xí),花草搖曳,水中倒影,層迭恍惚。進入第五段"水深云際",那種"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壯闊景色油然而生。樂隊齊奏,速度加快,猶如白帆點點,遙聞漁歌,由遠而近,逐歌四起的畫面。第七段,琵琶用掃輪彈奏,恰似漁舟破水,掀起波濤拍岸的動態(tài)。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欸乃歸舟",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強,激動人心。表現(xiàn)歸舟破水,浪花飛濺,櫓聲"欸乃",由遠而近的意境,達到了情緒的頂峰。隨后音樂在快速中戛然而止,又回復(fù)到平靜、輕柔的意境之中,然后便轉(zhuǎn)入尾聲。尾聲的音樂是那樣飄渺、悠長,好像輕舟在遠處的江面漸漸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靜而安詳,全曲在悠揚徐緩的旋律中結(jié)束,使人沉湎在這迷人的詩畫意境中……

          該曲先后被黎英海改編為鋼琴曲,劉莊改編為森管五重奏,陳培勛改編為交響音畫。全曲為民族器樂中最常見的多段體結(jié)構(gòu)。

          中國古典吉它演奏家殷飚將此曲改為吉它獨奏曲《潯陽夜月》,在1988年廣東、香港、澳門舉辦的吉它大賽中獲古典吉它冠軍。而黎海英則將它改編成鋼琴獨奏曲,劉莊將此曲改編為森管五重奏,陳培勛則改編其為交響音畫。

        《春江花月夜》賞析12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裴回,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了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蕩漾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變成了一種顏色沒有一點微小的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懸掛。

          江邊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見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們?

          人生一代一代地?zé)o窮無盡,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總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著什么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誰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舟在漂蕩?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yīng)該照耀在離人的梳妝臺。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里夢見花落閑潭,可惜的是春天已過了一半自己卻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道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蕩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注釋

          滟(yàn)滟:波光蕩漾的樣子。

          芳甸(diàn):芳草豐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瑩潔白。

          流霜:飛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來的,所以叫流霜。在這里比喻月光皎潔,月色朦朧、流蕩,所以不覺得有霜霰飛揚。

          汀(tīng):沙灘。

          纖塵:微細的灰塵。

          月輪:指月亮,因為月圓時像車輪,所以稱為月輪。

          窮已:窮盡。

          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種版本為“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見:只見、僅見。

          悠悠:渺茫、深遠。

          青楓浦上:青楓浦 地名 今湖南瀏陽縣境內(nèi)有青楓浦。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邊。

          扁舟子:飄蕩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明月樓:月夜下的閨樓。這里指閨中思婦。

          月裴回:指月光偏照閨樓,徘徊不去,令人不勝其相思之苦。

          離人:此處指思婦。

          妝鏡臺:梳妝臺。

          玉戶:形容樓閣華麗,以玉石鑲嵌。

          搗衣砧(zhēn ):搗衣石、捶布石。

          相聞:互通音信。

          逐:追隨。

          月華:月光。

          文:同“紋”。

          閑潭:幽靜的水潭。

          復(fù)西斜:此中“斜”應(yīng)為押韻讀作“xiá”(洛陽方言是當(dāng)時的標(biāo)準(zhǔn)國語,斜在洛陽方言中就讀作xiá)。

          瀟湘:湘江與瀟水。

          碣(jié)石、瀟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遙遠,相聚無望。

          無限路:極言離人相距之遠。

          乘月:趁著月光。

          搖情:激蕩情思,猶言牽情。

          解讀二

          《全唐詩》中存詩僅兩首的張若虛,在唐代燦如繁星的詩人群里實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愛國學(xué)、愛唐詩宋詞的人,想必都知道張若虛及其著名詩篇《春江花月夜》

          據(jù)說《春江花月夜》這個題目,始創(chuàng)于那個“全無心肝”的陳后主陳叔寶。然而陳叔寶究竟在這個美麗的題目下寫了些什么,卻因詩已失傳,無從知曉;栌篃o道的隋煬帝楊廣倒留下了現(xiàn)存最早的兩首《春江花月夜》,不過只五言四句,短淺空洞。陳叔寶還寫過一首《玉樹后庭花》,常被后人在文論中與《春江花月夜》并提,詩也還留存于世,雖是七言,卻僅六句,況且肉麻得緊,與隋煬帝如出一轍,都是臭名昭著的宮體詩。

          附隋煬帝《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陳后主《玉樹后庭花》: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zhì)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tài)笑相迎。

          妖姬臉?biāo)苹ê,玉樹流光照后庭?/p>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宮體詩以宮廷為中心,以艷情為內(nèi)容,描紅點翠,堆香砌玉,浮華荒謬,空虛無聊;從梁陳到隋唐,百余年間,主宰文壇,造成詩國的黑暗,遺下無數(shù)罪孽。南朝士族生活優(yōu)裕,偷安成習(xí),以能作五言詩作為表示自己是士流的手段,如果不會作詩就會被人鄙視、不能參加社會活動,詩歌完全成了昏庸腐朽生活的點綴,建安氣質(zhì)、魏晉風(fēng)骨早已蕩然無存。唐前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沿襲了南朝文風(fēng),詩人們“競一韻之奇,爭一家之巧。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fēng)云之狀!本褪谴筇崎_國創(chuàng)業(yè)英主李世民也不能免俗,表現(xiàn)不出象宋太祖趙匡胤《日出》詩那種“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的氣魄。李世民對詩人張昌齡的文藻很賞識,但張昌齡等應(yīng)進士科不第,李世民問原因,考官說他們文風(fēng)浮靡,不是好材料,李世民也就默認了。

          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同時入霸詩壇,稱為初唐四杰。四杰在古詩向律詩的過渡中起到了開拓作用。文武雙全的裴行儉對四人卻十分輕視,說士人要有遠大前程,首先靠器識,其次才是文藝。王勃雖有文才,但浮躁淺露,不象享受爵祿的材料。楊炯大概可以做個知縣,其余人能得好死就算不錯了。這些評說足見新詩的發(fā)展道路艱難。對打破宮體詩的.束縛、鋪平新詩發(fā)展之路,初唐四杰是有貢獻的,杜甫評四杰詩說“王楊盧駱當(dāng)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边@個評價既是對當(dāng)時詩壇基本態(tài)度的客觀反映,也是對四杰詩的確評。

          在六朝浮華文風(fēng)籠罩下,宋之問、閻朝隱等宮廷幸臣成了詩壇上一伙把頭式人物。盧照鄰和駱賓王始終在齊梁余風(fēng)里打轉(zhuǎn),王勃和楊炯又一個早死、一個遠宦,因此初唐四杰的成就并不大。成就最高的王勃也不過給我們留下了“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之類的好詩句,而幾乎沒有令人振奮的好的詩篇,更不要說為盛唐詩人提供典范。把大唐引進詩歌朝代的,也許正是張若虛與他的《春江花月夜》。

          聞一多先生曾給這首詩以極高的評價:“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贊嘆是饒舌,幾乎是褻瀆!庇终f“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從這邊回頭一望,連劉希夷都是過程了,不用說盧照鄰和他的配角駱賓王,更是過程的過程!闭f張若虛與他的《春江花月夜》“和另一個頂峰陳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可估計的!

          的確如此!《春江花月夜》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與風(fēng)調(diào),又較成功地運用了經(jīng)過齊梁到唐初百年醞釀接近完成的新詩格律,還首次探索了七言詩中以小組轉(zhuǎn)韻結(jié)合長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樣完美,給后來的詩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這理所當(dāng)然是個頂峰。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結(jié)構(gòu),以整齊為基調(diào),以錯雜顯變化。三十六行詩,共分為九組,每四句一小組,一組三韻,另一組必定轉(zhuǎn)用另一韻,象九首絕句。這是它整齊的一面。它的錯綜復(fù)雜,則體現(xiàn)在九個韻腳的平仄變化。開頭一、三組用平韻,二、四組用仄韻,隨后五六七八組皆用平韻,最后用仄韻結(jié)束,錯落穿插,聲調(diào)整齊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對偶句和流水對,起承轉(zhuǎn)合皆妙,文章氣韻無窮。詩中春、江、花、月、夜、人幾個主題詞錯落重疊,伸縮變化,把讀者引進了一個目眩五彩、渾然忘我的境界。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起首四句,就兩現(xiàn)春江、兩現(xiàn)明月、兩現(xiàn)潮、兩現(xiàn)海,交錯疊現(xiàn)的景觀立即把人帶進了一個神奇美妙的境界。而最后一句,又為整篇描寫的江月埋下了伏筆。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讀者可以看到,詩人在第二組是寫初月的朦朧,第三組是寫高月的皎潔,并發(fā)思古之悠情!敖虾稳顺跻娫?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面對這一輪江月深深地思考著,滿懷感慨和迷惘。也許后來大詩人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以及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詩句,只是此句的翻版。而第四組的起句“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與劉希夷的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則如出一轍。張若虛感嘆江月長明而人生短促,劉希夷感慨風(fēng)物依舊而人生易老,兩者之間何其相似!這里月的疊用、人的疊用以及江的疊用,有一種音節(jié)美、韻律美,斷而復(fù)續(xù),飛絲相接,給人一種清峻雄奇之感。詩人創(chuàng)造的這種詩歌語言形式,后來發(fā)展成為散曲和民歌中的“頂針續(xù)麻體”,至今中國詩壇還留有它動人的影子。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最神奇的就是這白云一片,悠悠來去,使萬丈溝壑一線飛渡,從江月清景、人生感慨一下子滑向野浦扁舟和明月樓頭,一筆帶出離人怨婦的主題。有人對此詩的主題多有非議,殊不知幾千年中國歷史上男人不是服徭役兵役、就是為生計而奔波,離人怨婦,正是社會底層的生活現(xiàn)實。而且愛情和相思,是人類文學(xué)永恒的主題,沒有哪一代人能避開,古今中外,真正避開了的只有六七十年代中國“八大樣板戲”。樣板戲中除《智取威虎山》里李勇奇有個妻子一出場就遭土匪槍殺外,八部戲劇再沒有一對夫妻,也沒有一對情人。而如此一首詩、如此一輪明月,還有什么題材比寫離人怨婦更好呢?只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相思情懷才配凄清如許的一輪江月,也惟有純真的情,才能使高天皓月更顯皎潔。這樣大開大合的過渡,手法巧妙如神來之筆,令人拍案叫絕。在這樣一個明月之夜,是誰家游子飄蕩在一葉扁舟之中,他家在何處?又是誰佇立在那月明如水的樓頭思念她的遠方飄零者呢?僅用兩句,合寫離人怨婦,總領(lǐng)下文。然后派出八句描寫怨婦: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樓頭明月總在怨婦心頭眼底徘徊,照著早已懶用的妝臺明鏡。月明之夜,離愁別緒更加縈懷,使人無法排遣。而那一輪明月偏又浸透簾瓏、照亮砧石,況且簾卷不去、手拂不開。此時遠行的人兒只在思念之中,只能彼此矚望而無法相依相訴,就是有再多的相思情懷,說來他也無法聽到。我多想隨這籠天罩地的月光飛流到他身邊去照耀他。】墒羌词瓜篪櫻隳菢痈唢w遠舉,也不能把這寂寞樓頭的相思明月帶給他,何況這春江里只有躍浪的魚兒激起幾個漩渦兒呢!寥寥數(shù)語,怨婦的離愁別恨已寫到極致。接著筆鋒一轉(zhuǎn),又派出八句來寫遠方的游子: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昨夜忽夢落花飄零,春已半殘,可是寄身異地他鄉(xiāng),回家的日子還遙遙無期。江水奔流不息,一浪又一浪地趕往大海,好像要將春天帶走一樣。而江潭倒映明月,不知不覺已經(jīng)西斜。斜月漸漸隱入海霧,這時北方南方、碣石瀟湘有多少游子還在趕著回家,有多少離人怨婦還在遠隔千山萬水彼此思念呢?夜色凄迷,月光如水,不知有幾人在這輪明月下趕回家去了,而我只能守著這野浦孤舟,思念著遠方的親人,看江流依然,落月留照,把江邊花樹點染得凄清如許,人間離情萬種都在那花樹上搖曳著、彌漫著。在這樣勾魂奪魄的意境里結(jié)束全篇,情筆生花,余音繞梁。

          讀者在詩篇中看到江與月這兩個主題中的主題被反復(fù)拓展,不斷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樹這紛繁的形與景,和著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樓、月華、月明復(fù)雜的光與色,并通過與春、夜、花、人的巧妙結(jié)合,構(gòu)成了一幅色美情濃斑斕迷離的春江夜月圖。詩人沒有局限于一輪江月,而是把一種復(fù)雜的人類情感貫穿始終。無論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潔還是斜月與落月的迷離纏綿,抑或樓頭月的徘徊、鏡中月的清影、簾內(nèi)月的傾注、砧上月的流照,無一不打上情感的烙印。把一輪明月寫到如此清雅且奪人心魄的地步,就不僅僅是傳世之作、而應(yīng)該是曠世之作了。自《詩經(jīng)》至張若虛,其間一千幾百年,沒人把一輪江月寫得如此凄美多情。在詩歌的表現(xiàn)形式上,南朝民歌和齊梁聲律學(xué),經(jīng)過多年的醞釀發(fā)展,到了張若虛手里,恍如金丹煉成突現(xiàn)奇光,語言聲律與形式技巧以及描篇布局,被那樣的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詩歌發(fā)展還找不到前進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輪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詩國的燦爛。而張若虛之后,又是一千多年過去了,仍然無人能把一夕江月渲染得這般淋漓盡致,歷盡滄桑變幻,詩篇不朽而江月依舊。

        《春江花月夜》賞析13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象一幅寧靜淡遠栩栩如生的油畫,那如洗的夜空,皎潔的明月,灑滿銀輝的江面、沙汀、田野和花草,給人安謐,給人柔情,給人遐想,整個畫面清麗朦朧,泛著銀輝,跳動著光波;象用小提琴奏出的月光曲,舒緩輕柔的旋律,悠遠的淡淡的憂傷,似在低吟,似在淺唱,這是一首來自天堂的樂曲;象輕妙迷人的芭蕾舞,皎潔的舞臺,純白的輕紗,玉潔的手臂,目光中有迷惘,有沉思,有憂怨,足尖輕輕地跳動著,旋轉(zhuǎn)著,沒有聲息,悄悄地躍過舞臺,似要騰空而去。

          自古以來,寫月夜、春江,寫離情別緒的詩不少,但很少能象張若虛那樣將月夜春江的景色,將月夜的思緒寫得如此生動逼真,情深意濃!按航ㄔ乱埂笔莻大題目,詩人以他豐富的想象,將天上地下,古往今來,乃至游子、思婦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題目雖大,內(nèi)容卻并非散亂雜沓。詩人以自然的時間順序:月出,月至中天,月落為線索,十分巧妙的結(jié)構(gòu)了他的畫面。

          當(dāng)一輪明月從東邊的大海中升起,它那如水的光波首先灑滿萬里江面。在詩人看來,月光似乎是隨著海潮涌進江面的,于是浩浩長江一下子就披滿銀輝了。詩一開頭,詩人就緊扣題意,將春江與明月聯(lián)系在一起了。當(dāng)然,月光不僅灑滿江面,也酒滿芳甸和花林。汀上的白沙因呈現(xiàn)白色而看不見,花林之上也好象綴滿了雪珠。這一切,江水,原野,花林,白沙都消融在月光里。于是從天上到地下似被一幅碩大無比而又輕柔的白紗籠罩,上下一色,一片空蒙。只有空中一輪孤零零的圓月這時顯得格外耀眼明晰。

          月照中天。詩人獨立在江邊。在這寧靜的月夜,他的思緒卻翻動不已。他在沉思著,沉思著字宙和人生的哲理。提出”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種屈原式的“天問”,千百年江月依照,而人海滄桑,詩人自然會有江月長存,人生短暫的感嘆。于是,他從哲理的沉思又轉(zhuǎn)換到人間的離情別緒。

          他的思緒在流動著,面對頭上的明月,他想到,今夜皎潔的月光定也照著離家遠游的“扁舟子”,照著苦苦相思的“樓頭婦”。他的眼前展開了一幕人間常見的戲劇。丈夫離家遠游,一去萬里之遙,而歸期難定,因此不勝思念家鄉(xiāng)、思念妻子、思念親人之苦;閨中女子更受著相思的熬煎,她天天盼望著丈夫的歸來,然而卻天天失望。在這樣的夜晚,她更是難以安眠。月光照在樓前,照在妝鏡臺上,照在玉戶簾上,照在搗衣砧上,她在想:今夜的月光定也照著遠在天邊的丈夫的`孤單身影吧。同在月光的照拂下,卻不能同在月光中相見。她真想隨月而去,化成一縷月光,伴隨在丈夫身邊。

          明月更亮,月光更濃了。詩人以“鴻雁長飛”,“魚龍潛躍”等豐富聯(lián)想來形容月光的普照和深照,可謂別開生面。這一部分有人物,有事件,有情節(jié),扁舟子的鄉(xiāng)愁,樓頭婦的情思纏綿,都被詩人描繪得生動鮮活,維妙維肖。在整個的樂章中不愧為感情熾熱、憂婉的奏鳴曲。

          最后八句展開了一個新的意境,調(diào)子更見舒緩。夜深了,江上的明月已經(jīng)西斜。思婦在樓頭從月出望到月落,她的一腔柔情化作憂怨和哀嘆。她夢見花落閑潭,眼看著春天將盡,而丈夫仍然不見返家,恩愛夫婦不能團聚,實在辜負了大好春光,也辜負了人生中的美好年華。當(dāng)斜月即將沉落在茫茫海霧之中,這對恩愛夫妻天南地北,正不知相隔幾萬里之遙呢。

          詩人的思緒至此仍未停止,仍在流動。他又從這對恩愛夫妻聯(lián)想到千家萬戶,聯(lián)想到無數(shù)離散的人。今夜又會有多少戀人在兩地孤單單的對月浩嘆,有幾人又能乘著月夜返回家園呢?此情此景連明月也為之感動。它不忍離去,殘月的余輝掛滿江邊的樹叢,那該是它難以割舍的情思吧。這個結(jié)尾曲折含蓄地表達了落月之情,離人之情,頗耐回味和咀嚼。曲雖終,而余音裊裊,催人淚下。

          這首詩寫得婉約綺麗,妙在寫景真,寫情深,景情交融,過渡自然。詩中有景有情,有人有事,也有詩人強烈的主觀感受。三十六行詩句一氣呵成,絕少生硬拼湊的痕跡。如此長的詩篇,如此空泛的大題目,詩人卻應(yīng)付裕如,處理得自然貼切,結(jié)構(gòu)得天衣無縫,我們不能不佩服詩人的才氣和功力。

        《春江花月夜》賞析14

          現(xiàn)代作家聞一多曾經(jīng)評價它“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可見其藝術(shù)魅力。因此在給學(xué)生上這首詩的時候,我試圖從一些新的角度去解讀這首詩,希望能夠從新課改的理念中得到一些新的闡釋,也希望學(xué)生能夠真正從這首詩里面得到一些美的啟迪。

          什么是意象呢?劉勰《文心雕龍·明詩篇》中說:“人稟七情,應(yīng)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蔽覀冏鳛橐粋人,都有心靈有感情,當(dāng)我們面對外在的一切物象,我們都應(yīng)該有所感應(yīng),“人稟七情”是指人天生就有喜怒哀樂愛惡欲。我們看到的外在物象是引發(fā)詩人情感的事物。當(dāng)人們看到了外在的物象,于是內(nèi)心情感自然有了一種感受,經(jīng)過創(chuàng)作主體——詩人經(jīng)過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shù)形象,它就是意象。所謂“意象”簡單說來,可以說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jié)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xué)意味的具體形象。

          那么《春江花月夜》這篇課文中都有哪些呢?文章圍繞了“春”、“江”、“花”、“月”、“夜”這五個意象,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萬里長江畫卷,同時寄寓著游子思歸的離別相思之苦。所以下面將緊緊圍繞這五個意象來談詩人想表達的感情:

          一、“春”

          春天是草木茂盛,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古人吟詠春風(fēng)、春花、春日的句子很多。我們先來看這兩句:“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薄敖鞔喝ビM,江潭落月復(fù)西斜。”上課時學(xué)生很奇怪:“剛剛還說了春天潮水上漲了,為什么這里很快就春盡了呢?”我們就從作者第三部分想要表達的感情入手,“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說“春盡”,一定有他特定的感受。象李后主小詞“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相見歡》)滿林花樹,春天這樣紅艷美好的花朵都凋謝了。多么沉痛,多么哀傷!“太匆匆”是詞人內(nèi)心的悲哀和感嘆,李后主所寫得是整個生命的無常,生命的短暫。他用林花這么小的一個自然界的事物,表現(xiàn)了對于生命的感悟。所以我們在鑒賞這個詞“春盡”時,也要從作者的感情入手: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八句寫游子,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氨庵圩印边B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所以,這里的“春”指的是游子的青春。古人還有很多詩句寫到“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意思是:縱有令人愜意的美好的時光,美麗的景色,卻沒有欣賞的心思,值得高興的事。例如因為杜麗娘另有心事,傷感于眼前美景無人欣賞,恰如她關(guān)在深閨大院無人愛慕,不禁吟出“良辰美景奈何天”。還有賀鑄也曾寫過“錦瑟華年誰與度?”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二、江

          本詩從“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遍_始寫起,一直寫到“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從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這種波瀾壯闊的美景寫起,一直寫到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江水滔滔,似乎在訴說著宇宙時間的永恒和人生短暫易逝。我們來看這兩句古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語出《論語》。孔子說這句話時是有流水這個背景的.,故后人多用來指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變換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澳昴隁q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張若虛感嘆江水長流而人生短促,把寫景與哲思融為一爐。而這一句“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寫的是江水不僅帶走了春天,也帶走了游子的青春、希望、憧憬,所以這里的“江水”是寫的時間、青春、韶華。

          三、花

          本文中前面的“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是純粹寫景,不難理解。那么這句“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崩锩娴摹奥浠ā痹趺慈ダ斫饽?古人見落花而傷懷,大多因移情所致,從落花想到自己,折射出對人世短促的感傷。唐陸龜蒙的《惜花》:“人壽期滿百,花開唯一春。其間風(fēng)雨至,旦夕旋為塵。若使花解愁,愁于看花人!痹娙藶榛ㄉ,正是替自己的未來擔(dān)憂。宋朝歐陽修《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币彩沁@種傷感的情調(diào)。 “人生天地之間,若如白駒之過,忽然而已!甭浠ㄒ话愦砹巳松牧魇拧M蹙S的詩《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這句詩抒寫了春天的月夜鳥鳴澗中的幽美虛靜的境界。在空闊寂靜的山澗里,桂花紛紛地開,又紛紛地落,夜里春山尤其寂靜!奥浠ā庇袝r也抒寫閑愁。而在本文中,“落花”之意,這兩者兼有,既有對生命流逝的感傷,也有春盡時的閑愁,從“閑潭”二字可看出,并非潭水不知感傷,而是主人公心中的因別離而產(chǎn)生的閑愁。

          四、月

          “月”的意象在這首古典詩詞中,運用得十分廣泛。有的詩句以“月”渲染清幽氣氛,烘托悠閑自在、曠達的情懷。如:“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痹谔竦e適、樂觀曠達的詩人的眼里,”“月亮”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閑自在的代名詞。 他以明月來渲染清幽氣氛,烘托悠閑自在、超脫曠達的情懷。有的詩句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發(fā)思鄉(xiāng)懷人之感。如:“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 華流照君”。在遠離家鄉(xiāng),遠離親人者的眼里,月亮這一意象或是寄托戀人間的苦苦相思,或是蘊含對故鄉(xiāng)和親人朋友的無限思念。有的詩句以“月”渲染凄清的氣氛,烘托孤苦的情懷,如:“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在失意者的筆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寄寓了主人公的身世感傷和離別之苦。還有的詩句以“月”蘊涵時空的永恒, 那高懸于天際的月亮,也常常引發(fā)詩人們的哲理思考:“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明月亙古如斯,跨越時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暫和渺小。在他們的詩歌中,月亮這一意象成了亙古不變的象征和世事變遷的永恒見證。但是作者并非象前人那樣頹廢消極,而是認為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讓我們看到作者精神的積極。

          五、夜

          春水、長滿鮮花的原野、樹林,江天一色,都被夜色籠罩,一切顯得安靜、美好。“煙光拂夜色”,“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開”,“薄薄春云籠皓月,杏花滿地堆香雪”,都凸顯了春天夜色的美好,朦朧。

          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通過對《春江花月夜》詩歌教法的新的嘗試,我相信學(xué)生會對生命、自然都有更多一些體悟方法,不僅僅是字面上,而是從中國古典詩歌的精神內(nèi)涵里汲取營養(yǎng)!皢柷堑们迦缭S,唯有源頭活水來”。只有從中國古典詩歌源頭上去解析這首詩歌的意象,才能讓學(xué)生更好地理解那纖塵不染的月色美景、那杳渺悠遠的宇宙哲思、那纏綿不盡的離愁別思。

        《春江花月夜》賞析15

          春江花月夜

          朝代:唐代

          作者: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翻譯: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zé)o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么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yīng)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臺。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里夢見花落閑潭,可惜的是春天過了一半自己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蕩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賞析1:

          《春江花月夜》,題目共五個字,代表五種事物。全詩便扣緊這五個字來寫,但又有重點,這就是“月”。春、江、花、夜,都圍繞著月作陪襯。詩從月生開始,繼而寫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婦反復(fù)抒寫,最后以月落收結(jié)。有主有從,主從巧妙地配合著,構(gòu)成完整的詩歌形象,形成美妙的藝術(shù)境界。

          這首詩對景物的描寫,采取多變的角度,敷以斑斕的色彩,很能引人入勝。同是月光,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覺的月光,有妝鏡臺上的月光,有搗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變化!詩中景物的色彩雖然統(tǒng)一在皎潔光亮上,但是因為襯托著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楓、玉戶、閑潭、落花、海霧、江樹,也在統(tǒng)一之中出現(xiàn)了變化,取得班斕多彩的效果。

          詩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萬里長江畫卷,同時寄寓著游子思婦的離別相思之苦。詩篇意境空明,纏綿悱惻,洗凈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詞清語麗,韻調(diào)優(yōu)美,膾炙人口。

          全詩以月為中心,春、江、花、夜作為月的陪襯,主客巧妙地配合,敷以斑瀾的色澤,構(gòu)成一幅如夢如幻般的空明純美的詩境。全詩由皎潔的月光,鋪寫到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楓、玉戶、閑潭、落花、海霧、江樹、良辰美景又與人生的短暫與愁苦構(gòu)成對應(yīng),抒發(fā)了詩人淡淡的感傷和幽幽探索的心境。

          一首《春江花月夜》奠定了張若虛在唐代詩歌史上的地位,聞一多稱“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孤篇壓全唐”。

          賞析2:

          以“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論唐詩諸家源流》)的張若虛,千百年來正如他的名字一樣若隱若現(xiàn)的在唐詩的星河中閃爍著別具一格的光芒,他僅存的兩首詩歌之一《春江花月夜》以真摯的離情、睿智的哲理、優(yōu)美的語言、幽雅的韻律、神韻的境界使讀者折腰,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技壓群芳,豐富的'藝術(shù)生命力和感染力流傳千古!洞航ㄔ乱埂肥菢犯肚迳糖o*吳聲歌曲》舊題。詩篇題目的春、江、花、月、夜五個詩歌意象,它們之間的唇齒相依的關(guān)系有機地構(gòu)成了一個魅力的藝術(shù)境界。

          這首詩歌以月為線索,以春、江、花、月、夜為明珠的鏈?zhǔn)浇Y(jié)構(gòu),是很明顯的。更何況清代的徐增在《而庵說唐詩》中早已闡述:“起用出生法,將春、江、花、月逐字吐出;結(jié)用歸消法,又將春、江、花、月逐字收拾!嗽娙邕B環(huán)鎖子骨,節(jié)節(jié)相生,綿綿不斷,使讀者眼光正射不得,斜射不得,無處尋其端緒。”春江花月夜“五個字,各各照顧有情!庇纱丝梢姡略谌娭歇q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月在一夜之間:升起--高懸--西斜--落下。這蘊含的人生哲理是不言自明的。全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共換了九韻。庚韻--霰韻--真韻--紙韻--尤韻--灰韻--文韻--麻韻--遇韻。前呼后應(yīng)地切合詩情的起伏讓五種詩歌的意象絲絲入扣,和諧地構(gòu)建詩歌的意境美。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實就是一首回環(huán)往復(fù)的《愛情小夜曲》。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這美麗的畫卷一打開:江潮連海,月共潮生。意象闊朗明麗、清新出塵、神秘朦朧、氣勢宏偉。一輪明月從春江上冉冉升起,不禁讓人遐想聯(lián)翩,一個“生”字賦予明月與潮水生命的活力。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詩人的丹青妙手輕輕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巧妙地接引出“春江花月夜”的題面。月光精致地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般的銀輝色,巧妙地創(chuàng)造了一個神話般幽美恬靜境界。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清明的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永恒--短暫,時空無限,生命有限,詩人的心靈與自然有了一種神性的交流。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詩人所特有的“宇宙意識”.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張若虛別開生面的翻陳出新,輕巧的把詩歌的基調(diào)定在“哀而不傷”的境界。宇宙永恒,江月常在,人代代相傳。自然地由景到人,蘊含深意。又巧引出下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白云、青楓浦等托物寓情,明靜的詩境中融入了哀傷,可謂是一種相思兩地離愁,回環(huán)往復(fù),詩情蕩漾,曲折有致。詩人以飄泊無定的愁心來想象“扁舟子”而思家念妻,意蘊探廣,情韻悠揚。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這幾句詩很巧,詩人沒寫自己的思念而寫想象中的愛之人如何思念自己,對思婦的憐愛和歉疚溢于言表,這種深情是多么感人,多么投入,多么執(zhí)著,既肯定了生存價值也體現(xiàn)了生命意志。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家,是最令人情思搖曳的向往與歸宿,以春、江、花、月、夜點染烘托,想象中的實境中蘊含著夢境,這樣的時空疊合、虛實相間、婉轉(zhuǎn)悱惻的寫法真的是達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詩人羨慕月夜回家的游子,想象中溫暖的家園,詩歌以寫景結(jié)束,景中含情!奥湓?lián)u情滿江樹”一句作結(jié)筆,可以說既是寫月落亦是說同情。讓詩情、畫意、哲理三者共同塑造出一個空靈邈遠的魅力意境。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是詩中詩,畫中畫的上品之作,有機地將詩情、畫意、哲理融會于一爐,使所有的意象,物象,情態(tài)連為一體。詩人依次有序地描繪月光籠罩的潮水、波光、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楓、閨樓、鏡臺、江樹等富有詩意的景象,宛如一幅淡雅淋漓的水墨長軸畫卷,月亮是軸心,是神魂。并且,按照時間先后來布局謀篇、安排詩歌的結(jié)構(gòu)的:明月初升(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到中天(皎皎空中孤月輪)--月亮西移(可憐樓上月徘徊)--月落西山(斜月沉沉藏海霧)。

          我國傳統(tǒng)美學(xué)中,對情的強調(diào)是一貫的。如《毛詩序》中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對于詩歌而言,情感是詩歌的本質(zhì),張若虛的深情也是《春》詩的魅力之所在。他筆下的月是情愛的意象,是一種表達情與愛的最佳寄寓和祝愿,是對人類精神的不懈追求。月亮本是古代詩詞中司空見慣的主題,但作者寫來卻別有風(fēng)味,體現(xiàn)了詩人對生命意義的切身感悟和對“天人合一”這一哲學(xué)思想的深刻認識?梢姡@首詩歌在思想與藝術(shù)上是超然的,它把“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有機地融入了詩情畫意之中,圍繞春、江、花、月,夜五個詩歌意象逐層鋪展,清麗而幽美,柔婉而酣暢,寬泛而輕淡,真切而纏綿,就好似三月的雨絲緩緩地沁人心扉,彌漫著“潤物細無聲”的藝術(shù)魅力,把大自然之景與詩人感悟之情渾然于一體,從而創(chuàng)造了一個哲思睿智、恬淡豁達、寥廓悠遠、虛靜深邃的藝術(shù)境界。

          賞析3:

          該詩的題目就開門見山的給出“春”“江”“花”“月”“夜”五種物象組合成的畫面。且這五種物象組合在一起非常和諧自然,沒有帶一點凡塵,無任何雕飾。如果能身臨其境會感覺這是一幅動靜結(jié)合的畫面,“花”“月”都是靜景,而只有江是動景,因而《春江花月夜》這題給人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生動的畫面。該題首先給人以誘發(fā)和開拓了審美想象空間。

          詩人在詩的開頭寫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艷艷水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婉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散;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钡木吧布词窃娙讼葟拇航乱沟膶庫o美景入筆。這幾句詩歌與題《春江花月夜》相呼應(yīng)。詩中“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則與題中的“春江”與“月夜”相照應(yīng),而“江流婉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散。”中的“花林”則與題中的“花”相照應(yīng)。前四句詩作者不僅入了題,還寫出了在月色中,煙波浩渺而透明的春江與海水連成一體,伴隨著海潮的上漲,月亮也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線徐徐升起的壯觀場面,月光靜靜地瀉在海面與江面,隨著海浪蕩起水波,水波著成同心圓一圈圈的蕩漾開去,水波和月光結(jié)合則江面于海面是波光粼粼。因此詩人寫出月光下春江的遠景,展示出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而后一句“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眲t寫出了天與地的空曠與遼闊,而且還寫出了月亮的完美完美無瑕與夜晚的寧靜和諧的自然風(fēng)光。作者寫景的詩句一塵不染,超凡脫俗,仿佛把人帶入了夢幻般的仙境。詩句營造出了無限的意境。

          詩人在感受這美景的同時,詩人也不乏對人生和宇宙進行思考一番。因此,詩人因景生情,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長江送流水。”詩人用設(shè)問的形式來表達他時間和宇宙的思考。詩人通過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與長時間觀察、體悟、總結(jié)后,詩人發(fā)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詩人面對光陰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fù)返,則表現(xiàn)出一種迷茫,還帶有一絲感傷。我的體會是詩人想到“春江”“花林”“皎皎明月”的美景,再聯(lián)想到隨著光陰流逝自己會慢慢變老,總有那么一天再也無法見到人士如此之美景。

          這首《春江花月夜》前面的詩句寫景與后面詩句抒情相結(jié)合,從而使整首詩呈現(xiàn)出一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意境美。詩人由寫美景到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聯(lián)想到是空的無限,生命的無限,最后再想到個體的生命是有限的,通過這樣對比,詩人的詩句使我體會到人生苦短,一個人與整個人類的歷史和整個宇宙相比人顯得是那么渺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詩人由寫景升化到抒情,寫人生哲理,則使詩的意境更加深遠,耐人尋味,給讀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間,使讀者也隨著詩人一起思考人生。

          最后,詩人從“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開始,轉(zhuǎn)而敘寫人間游子思婦的離愁別緒,明凈的詩中,融入了一層淡淡的憂傷。這種優(yōu)美而來的傷,隨月光和江水流淌于心上,徐緩迷人。當(dāng)全詩以“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收束時,仍有一種令人回味不盡的綿邈韻味。

        【《春江花月夜》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春江花月夜》賞析03-26

        《春江花月夜》賞析06-09

        賞析春江花月夜04-20

        賞析《春江花月夜》10-17

        春江花月夜賞析09-21

        《春江花月夜》賞析精選03-25

        春江花月夜經(jīng)典賞析06-08

        春江花月夜賞析04-01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賞析03-22

        春江花月夜簡單賞析11-0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