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時間:2022-11-15 14:34:44 數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精選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精選15篇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本課時的教學核心內容是學會10的加減法,在分蘋果的活動中,使學生體會10的加減法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二)教學知識目標:

          1.學會10的加減法.

          2.通過游戲學會湊10法.

          (三)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四).教學重點:

          10的加減法

          (五).教學難點:

          體會10的加減法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二.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展示課件1)

          二.新授

          1.導入.(出示情景圖,展示課件2)

          今天老師請你們幫個忙,把這堆蘋果分成兩堆,每堆有幾個 你有幾種分法 (讓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學習,每個人用10根小棒試著分一分)

          2. 建立模型,體會10的加減法.

          (1)全班交流,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9個一堆,1個一堆,可以列式:9+1=10,1+9=10

          8個一堆,2個一堆,可以列式:8+2=10,2+8=10

          7個一堆,3個一堆,可以列式:7+3=10,3+7=10

          ...

          最后總結出幾加幾得10的所有算式,讓學生自己吧算式整理排列好,并問:哪種排列方法好 并說出理由.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6+4=10

          7+3=10 8+2=10 9+1=10

          讓學生看算式,找一找從中發現了什么規律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1)使學生初步感知:在總量10不變的前提下,一部分量依次增加,另一部分量就依次減少

          (2)出示表格,問這個表格怎么填(只要表格中上下兩個數相加等于10就行)

          通過填空體會10減幾得幾的減法.

          10減1得9,10減2得幾 10減3得幾 ......

          讓學生獨立填一填,從而總結出10減幾得幾的規律.

          10-9=1 10-2=8 10-3=7

          10-4=6 10-5=5 10-6=4

          10-7=3 10-8=2 10-9=1

          (3)數學游戲——數字劃拳游戲(同位同學相互做,比如說:一個同學出2根手指,讓對方同學出8組成10)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一練第1,2,3,4題.(展示課件4)

          練一練

          哪兩盤合起來是10個

          連一連.

          練一練

          10-3=

          5+4=

          10-5=

          2+8=

          8-2=

          10-7=

          10-4=

          10-6=

          3+7=

          4+6=

          9-3=

          0+10=

          四.說教法

          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集圖象.聲音.文字于一體,使教學內容更生動更形象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新的知識.我在教學中就利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情景圖的展示,作業的設計就充分利用了這點.

          2. 情景展示與實物演示法

          創設生動形象的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在生動活潑的情景中學習新的知識,另外通過數小棒這些真實的實物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既加深了他們的記憶,也在游戲中學習了新的知識.

          五.說學法

          1.自主學習

          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同時,要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學習 習慣,讓他們獨立思考,獨自發現規律,不能由老師全權代替.

          2.合作互動學習

          合作互動學習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特別是在低年級的教學中,合作互動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易于合作.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課教學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一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課本34—35頁)讀數和寫數在學生掌握100以內數數及數的組成的基礎了進行的,讀數和寫數是綜合應用本單元所學概念的過程。每讀、寫一個數,都要應用數的組成、數位意義來進行,它又是后面要學的數的大小比較,及100以內數的計算的重要基礎,教材通過具體事物的數量——說出數的組成——在計數器上用算珠表示——數的讀、寫這樣一個過程來掌握100以內數的讀寫,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說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2、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是本課的重點。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法和學法

          本課時的教法和學法打算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時,教師借助教具、實物等的演示和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增強感性認識。

          2、揮教師主導作用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從一年級起就要學會注意觀察、記憶、思維、想像、操作等學習方法。因此,教師教的過程要與學生學的過程統一起來,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讀數、寫數的活動。

          四、說教學程序

         、、鋪墊

          1、復習數位順序表。

          2、口答:

          1個十和4個一組成()。

          20是()十組成的。

          6個一和1個十組成()。

         。ǎ﹤十和()個一組成19。

          15讀作

         。ǎ藢懽鳎ǎ,20讀作(),十九寫作()。

         、、創設情景

          課件演示:甲、乙兩位學生爭論:在計數器上撥了13要用幾顆珠子?(甲13顆,乙4顆),學生獨立思考誰說有理?并說明理由。

          指名回答:生:甲說得對,這時我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操作,通過操作學生找準了答案,接著讓學生撥20要幾顆珠子。

          引導得出:個位上的一顆珠子表示1個一。

          十位上的一顆珠子表示1個十。

         、、講授新課

          1、教學例4。

         。1)出示計數器。通過計數器加深認識數的讀、寫。教師指名回答: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教師出示2捆鉛筆和4枝鉛筆。提問:這里共有幾枝鉛筆?24枝是幾個十和幾個一?學生回答后教師接著問:計數器上應該怎樣表示呢?教師要啟發學生說出2捆鉛筆表示2個十,在十位上撥2個珠子;4枝鉛筆表示4個一,在個位上撥4個珠子。

          教師強調:寫數時,要先寫十位,再寫個位,十位上是幾就在十位上寫幾,個位上是幾就在個位上寫幾,這個數寫作“24”。讀數時,先讀十位上的數,再讀個位上的數,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個位上是幾就讀幾,這個數讀作“二十四”。

          2、教學例5。

         。1)出示計數器。

          讓學生分別讀出和寫出計數器上各數。

         。2)出示計數器: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第一個圖,并讓學生討論:為什么這樣寫?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后,教師小結:十位上是幾就寫幾,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用“0”占位,寫作“40”,讀作“四十”。

          第二個圖和第三個圖讓學生嘗試,并互相交流。教師提問個別學生:“這個數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么位?”集體訂正。

          3、教學例6。

          (1)出示10捆小棒與計數器。

          提問:這里有幾捆小棒?每捆小棒有幾根?幾個十?10個十是多少?一百應該怎樣寫?

          (2)讓學生討論:怎樣在計數器上表示?

          引導學生說出:先在百位上寫“1”十位上和個位上一個也沒有用“0”占位,這個數寫作“100”,讀作“一百”。教師提問個別學生:“這個數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么位?”

          4、小結: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按數位順序寫,個位或十位一個也沒有就寫“0”占位。

         、堋㈧柟叹毩

          1、看圖寫數。

          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個別提問,集體訂正。

          2、撥一撥。

          894172643528

          教師說數,學生撥數,再讀一讀。

          3、做一做。

          35讀作(),九十九寫作(),

          96讀作(),五十四寫作(),

          77讀作(),八十九寫作()。

          ⑤、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讀、寫100以內的數。誰愿意來說說怎樣讀、寫100以內的數呢?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材第3637頁

         。ǘ┙滩姆治

          本節課是第三單元加減法(一)第八課時,所呈現的內容是學生學習8和9的加減法后的一節練習課,本節課是利用可愛的企鵝這一學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導學生發現、提出有關加減法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并進一步鞏固8和9的加減法。由于圖中第一次呈現大括號的形式,所以教學中需要教師作適當地講解,對圖中每個符號的出現,都應讓他們清清楚楚,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

         。ㄈ┙虒W目標

          1、讓學生認識、理解圖中的大括號、問號所表示的意義,進一步加深對加減法意

          義的理解。

          2、鞏固8和9的加減法,能夠正確迅速地計算;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

          際問題。

          3、引導學生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ㄋ模┙虒W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理解大括號、問號表示的意義。

          教學難點:看圖正確理解數量關系,準確熟練地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ㄎ澹┙叹邔W具準備

          課件、學具圖片、小棒等。

          二、說學生

          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剛入學不久,好動、好奇、好玩,大部分學生對猜謎語、幫助小動物解決問題有極大的興趣。經過兩個月的常規培養,學生的聽課習慣正在逐步的得到規范,有了初步的數感和問題意識,但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還很欠缺,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加強訓練。

          三、說教法和學法

          1、情境教學法。

          生動、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使數學由抽象變具體,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因此,我們要積極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使學生從生活情境中去感受數學、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由于本課第一次出現大括號和問號,學生理解其意義有一定困難,因此在本節課我充分利用學生喜愛的小動物企鵝在冰山上玩耍的情境,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一方面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體驗到用數學解決身邊實際問題的成功喜悅,找到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學生的思維。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4

          一、 教材分析

          教材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分別安排了兩部分內容,單一標準的分類和不同標準的分類。教材第38頁就是單一標準的分類教學內容,教材在設計單一標準的分類活動中,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分類的意義,找出分類的標準,掌握分類的基本方法,沒有提出過高要求;教材第39頁就是不同標準的分類教學內容,在已經掌握分類的基本方法后,重點是讓學生學會選擇不同分類標準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開闊興和靈活性,同時,各種能力得到提高,讓他們感到身邊處處有數學。

          二、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能夠根據事物的非本質的、表面的特征(如顏色、形狀等)對事物進行分類,但還未能發展到根據事物的功用(個別的功能和用途,如可以吃)進行分類。因此,在進行教學時,單一標準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分類的意義,找出分類的標準,掌握分類的基本方法;不同標準的分類在學生已經學會了分類的基本方法后,讓學生學會選擇不同分類標準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開闊性和靈活性。

          三、 教學目標

          1. 能按照某一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2. 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

          3. 在分類活動中,體驗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四、 教學重點:

          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體驗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

          五、 教學難點:

          體驗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5

          《認識圖形.一》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單元包括: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和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因為現實生活中孩子們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所以教材把認識立體圖形排在平面圖形之前。教材在這部分內容的編排上體現了新課標的兩大理念:注重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在活動中學習知識,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學習過程,掌握知識。

          我的學生大多是五六歲,年齡偏小,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還非常弱,加上班上人數多(53人),分組活動不容易組織。另外,據我課前調查,學前班雖然也認識過這些圖形,但很多孩子將“長方體”說成“長方形”,將“正方體”說成“正方形”,也有將“圓柱”說成“長方形”的,將“球”說成“圓”的更多,所以教學目標不能定得太高。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袋子,提出一個要求: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看哪個組的小朋友放得又快又好。

          (二)、活動,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指名學生上臺演示,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2)揭示概念。

          教師拿出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并板書名稱。然后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模型,讓學生認一認,并與相應的實物歸為一類。

          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這些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組內交流。

          (2)在班上匯報交流。

         。ㄈ、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圖抽象出模型圖

          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對幾種立體圖形有了比較多的感性、直觀的認識,促使學生形成幾種立體圖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2、讓學生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3、記憶想像。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讓學生辯認,將這些圖貼在黑板上,讓學生拿出相應的實物。

          (2)讓學生閉上眼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并用手比劃。

         。3)游戲:猜一猜

          學生閉上眼,摸一摸老師給出的一種實物,判斷它的形狀。

          (四)、游戲

          1、看一看

          2、摸一摸

          3、猜一猜

          板書:

          認識圖形:

          正方形 長方形 圓柱 球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6

          教學目的:

          1、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以及它們的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6盒各種形狀的實物;圖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瞧!誰來了?

          生:機器人!

          師:對!機器人小叮鐺今天要和我們一起學習,他還給每一組小朋友帶來了禮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禮物嗎?

          師:快打開盒子,看看吧!

          生:哇,這么多禮物!

          師:喜歡嗎?

          生:喜歡!

          師:但是,小叮鐺要考考我們,他說:“你能把形狀相同的物體在一起嗎?”

          師強調: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請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在分的過程中,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好一些。動手吧!

          [評:借助學生已有的學習生活經驗,(學生熟悉的機器人—小叮鐺)引入新知,依據了學生的起點,切入點把握好,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分物體

          (1)、小組活動(老師巡視并參與進去)

          (2)、匯報

          師:這個組小朋友已經分好了,而且從得非常端正。

          問:哪個勇敢的小朋友來告訴大家,你們是怎樣分的?

          學生匯報:

          我們組把肥皂、藥盒、牛奶盒、小積木放在一起的;把魔方、骰子、化妝品盒子放在一起;我們把茶葉盒、易拉罐、小木棒放在一起;我們還把乒乓、皮球、玻璃珠放在一起。

          師:這組小朋友分得真好,他們把相同的合在一起!其他小組和他們分得一樣嗎?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7

          11減幾是小數學第一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節,內容包括準備題、例1到例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11減幾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學習有關11減幾的計算方法, 并能正確的計算。

          2、在觀察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交流中培養學生自主 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算法。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

          4、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一過程,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體驗到成功解決 數學問題的喜悅。

          教學重點:

          在觀察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交流中培養學 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算法。

          教學難點:

          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分析問題的思路,掌握11減幾的計算方法。

          關于教法:

          本節課屬于計算教學,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多種方法中肯定有比較簡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師只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同時給他們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從而選取更優的方法。

          關于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情景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比較,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4、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學過程:

          在引入新課的時候應用學生以往學過的知識設置問題,讓學生知道用17-5的方法計算11-5是不行的,從而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

          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讓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算法,再交流得出計算方法,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方法,為學生提供了一次對比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比較、分析,從而優化自己的計算方法,使學生不僅學會了計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搜集、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練習過程中應用添圓列算式以及摘蘋果游戲,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達到鞏固新知的作用。

          最后對學生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等方面作全面的總結。

          我采用的復習題是和新課密切相關的,幾加幾等于11、11減1再減幾、用10減幾再加1,這些都是新課要用到內容。在引入新課的時候我采用問題引入法,從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入手,讓學生知道用以前的方法,也就是從散的里面減不夠,設置問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8

          尊敬的各位領導和老師:

          大家好!

          一、說教材、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新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加減法(一)第八課時《分蘋果》。本節課是在學生理解了加減法含義,對加法交換律有一定認識并掌握9以內的加減法的基礎上展開。同時,本課10以內的加法與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后續學習20以內加減法應用以及100以內加減法應用的基礎知識,需要每一個學生切實掌握。

          教材編寫首先通過分蘋果為學生積累對10的加減法的感性認識奠定基礎,教材創設豐富多彩的練習活動,不斷強化數的分與合的意識。有關10以內的加減法在計算教學中十分重要,讓學生將每次的分配過程用數據記錄下來,從而引入10的各種分配方法。接下來通過練一練中連一連以及口算進一步鞏固掌握10的加減法。爬臺階、說一說,填一填等環節的設置讓學生開闊思維自主探索,結合教師的引導,鍛煉從而提高學生的對運算學習的興趣、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方式及運用數學運算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二、說學生

          本課教學的對象是受過學前教育的兒童。他們對新知識有很高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但年齡小,認識與思維方式仍處于直觀形象的階段。在教學中要注重聯系學生的實際,重視直觀實物操作與言語解說引導相結合,采用多種練習方式,設計不同層次教學習題,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激發興趣鞏固所學,并培養學生運用所學解決簡單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能力。學生們通過本章節前幾節課程的學習和練習,已經理解加減法的含義,體會到加法的交換律,掌握9以內的加減法以及一定的運算思維方法,教學時要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逐步構建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

          三、教學目標

          1. 在分蘋果的操作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實際意義,逐步發展解決問題的意識。

          2. 初步掌握10的加減法,并能正確計算。

          3. 發展有條理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9

          1.教材說明

          教材將加法的初步認識和5以內的加法安排在一起進行教學。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把兩個數“合起來”是多少用加法計算,并會用適合自己的算法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同時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應用前面所學的數的組成的知識來計算,比較簡便。

          教材分為四個板塊:第一塊為加法的初步認識,主題圖是一個變化過程,讓學生在此變化中理解加法的含義,就是表示“合起來”,在教材中的主題圖里滲透了三個具體問題的含義,都可以用1+2=3這個算式來表示,滲透了不同的含義的事情可用一個抽象的算式來表達的數學思想,使學生初步感受、體會數學抽象的作用及數學的簡潔美。接著,教材安排了一個變化的情境圖,小丑合氣球,來進一步直觀形象地表達、說明加法的含義,讓學生通過看圖、理解圖意,明確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計算,說出加法算式,從而來幫助學生對加法的含義有更深一層的理解;第二塊“做一做”是一個讓學生自己動手擺學具的活動,如擺一個圓片,再擺一個,一共是幾個?擺兩個圓片,再擺兩個,一共是幾個?讓學生在操作中鞏固對加法含義的理解,并能說出加法算式;第三塊為1—5的加法,在學生掌握了5以內數的順序及各數的組成,并初步知道加法含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塊根據兒童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水平初步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通過三個小朋友計算4+1=?的思考過程,鼓勵學生說出自己計算的過程,尊重學生的想法,同時,引導學生使其初步認識到應用前面所學的數的組成的知識來計算比較簡便;第四塊教材安排了“做一做”練習。通過學生自己看圖計算3+2=5和2+3=5,3+1=4和1+3=4兩組算式,來進一步鞏固算理和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道理。

          2.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加法含義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由于在進行加法教學前,學生已掌握了5以內數的順序和各數的組成,能夠自覺的運用加法進行計算,但不知道為什么要用加法進行計算以及我們是如何用加法進行計算的。因此,再進行加法的教學時,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加法的含義,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的同時感知用數的組成計算的簡便。將他們對加法的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

          其次,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因此,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也著重培養學生發展其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的能力和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讓學生感受到與同伴交流的樂趣,也培養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

          3.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經歷與同伴交流5以內加法的算法過程,會用適合自己的算法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并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3)培養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

         。4)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4.教學重點

         。1)知道加法的含義

         。2)激勵學生說出自己計算4+1=5的過程

          5.教學難點

          (1)知道加法的含義

         。2)使學生會用數的組成知識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0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的第一課時《認識圖形》。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過程和說板書設計這四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想。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首先我對本教才進行簡單的分析,課程標準把空間與圖形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初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墩J識圖行》是本冊教材《有趣的圖形》的起始課,是在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基礎上來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這些平面圖形,體現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認識這幾種圖形不僅是今后學習他們的特征、周長,還有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體會面在體上

          2、能力目標:在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實踐、創新能力,建立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4、評價目標: 用評價來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讓學生學會評價他人,評價自己,建立自信。

          說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會辨認這四種圖形;另外,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很容易將體和面混淆,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定為:體會面在體上。

          說教法、學法 教法:

          如何突破重難點,完成上述四維目標呢?新課程標準指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之上。對于入學不久的一年級學生,它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動,愛說。針對這種情況,我綜合運用啟發式教學,采用情景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活動教學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經歷探索,獲得知識。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

          《最喜歡的水果》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調查與記錄中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觀察他人的方法的基礎上,嘗試親歷數據收集整理的活動,體會調查與收集、整理數據的必要性。

          最喜歡的水果的情境是學生學習統計的載體,教材通過設置這一活動性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深入的體會調查的必要性及其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

          根據大綱的要求,設計教學目標如下:

          1、借助為聯歡會購買的水果情境,引導學生體會統計調查的必要性,并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整理數據的結果。

          2、結合調查數據的記錄,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提出簡單的決策建議。在解決熟悉的問題中,體會調查與收集、整理數據的必要性。

          3、初步學會與同伴的合作,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而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整理數據的結果,體會統計與調查的必要性,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結合調查數據的記錄,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提出簡單的決策建議。教學中要用到的多媒體課件是這節課要準備的教具。

          二、說教法、學法

          1、設計思路

          由于二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于統計活動會有一些接觸,雖然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統計知識,但對于本課的學習他們不會感到陌生,所以設計了一個慶元旦聯歡會的情境,讓學生幫老師調查同學們最喜歡吃的水果,在他們調查、記錄數據的過程中,體會調查與收集、整理數據的必要性。

          2、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這節課主要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活動,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內嘗試調查活動,記錄數據。

          3、學法

          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上,力求體現: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發現問題,感受到統計調查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和方法。這節課為了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以學生的學為立足點,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程序:

          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學生回顧,教師小結

          第一個環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以慶元旦舉行聯歡會為契機,老師要給同學們買一些水果,可是老師該怎么買呢?哪種水果買多些?哪種水果買少些呢?

          讓學生幫老師調查同學們最喜歡吃的水果,從而引出課題。

          第二個環節是: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讓同學們從事先準備好的四種水果圖片中選出一種你最喜歡的水果圖片。選好后先請第一小組的同學將各自所選的水果圖片貼在黑板上,再請同學們觀察這樣貼能不能一眼看出第一組的小朋友最喜歡什么水果,如果這樣擺不好,你覺得怎樣擺比較清楚明了。并上黑板擺放圖片,并說明這樣擺的理由

          然后教師小結:像這樣就是我們第一組同學最喜歡的水果的統計圖,通過這個統計圖我們一眼就能看出喜歡什么水果的多,喜歡什么水果的少,那老師要想知道我們全班小朋友喜歡水果的情況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制作一個統計圖呢?隨即教師課件出示最喜歡的水果統計圖,由學生匯報,教師將全班學生喜歡的水果圖片填入統計圖中。再根據統計圖師生一起填寫統計表。

          然后學生根據統計圖和統計表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并解答。

          第三個環節是: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由于我班的同學都在學校吃早餐,可食堂的工人師傅們并不知道同學們最喜歡吃什么樣的早餐,所以有時侯做了同學們都不喜歡吃的飯菜時,就會剩下很多,造成很大的浪費。怎樣來解決這個浪費的問題呢?由此引導學生說出可以利用剛才學到的統計知識統計出同學們最喜歡的早餐。

          2、教師給每小組發一張早餐統計圖,讓學生在喜歡的早餐上畫三角符號,由小組組長將本組的統計結果貼在黑板上,然后集體填寫全班學生喜歡的早餐統計圖和統計表?粗@張統計圖和統計表請學生說說你想對食堂的管理人員提點什么建議?希望他們怎么做?

          第四個環節是:學生回顧,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學了這節課你們知道要比較東西的多少的時候,畫什么圖比較好啊?(統計圖)那在畫統計圖時要注意些什么呀?(先把東西分一分,再擺一擺,擺的時候注意要把東西擺放整齊)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鐘表的組成部分,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的數字。

          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并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看整時

          教學難點:整時時針、分針所在的位置

          教學具準備:實物鐘、模型鐘,實物展示及相關多媒體課件,頭飾。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請同學們聽聽這是什么聲音?(嘀嗒……)

          再聽聽這是什么聲音?(鬧鐘聲……)

          2.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離不開鐘表,鐘表有著各種不同的形狀,(圓的、方的、扇形的……)鐘面上還有豐富的知識,你們想知道嗎?

          二、整合問題:

          1.說一說,關于鐘表,你都知道哪些知識內容?

          2.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鐘表。

          三、解決問題:

          1.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學生拿出學具鐘,說說在鐘面上你都看見了什么?

          2.合作學習,解決問題

          同桌比一比,看鐘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名匯報)

          3.教師點撥,解決問題

          (1)時針、分針、12個數(數一數)12個大格、一些小格(秒針)

          (2)師撥動按鈕,生說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轉的?(順時針)

          四、總結歸納

          1.認識整時

          (1)師:聽鬧鐘又響了,文文還在睡懶覺呢。(出示情境圖)

          快告訴文文,現在是什么時刻了,再睡下去,她會遲到的。

          (糾正7點說成7時)

          (2)師:再說說這些是什么時刻?(出示圖片)8時、3時、6時

          生觀察這些鐘面上的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

          生匯報: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整時的常用方法8時、3時、6時(文字表示法)

          (4)整時的另一種表示法:8:00 3:00 6:00

          你見過這種時間嗎?在哪見過?(電子表示法)

          (5)怎樣用電子表示法記錄時間?(同桌互練)

          五、拓展應用

          1.找朋友(頭飾)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刻別找錯呀。

          2.撥鐘表說時間。(同桌互做)

          3.過一小時是幾時?(出示圖片)生思考動手操作

          六、升成創新

          出示缺少時針的鐘面,分針指向12.問:這是幾時,你想讓它是幾時,怎么辦?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分類》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較少的相關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能從根據事物的非本質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進行分類,發展到根據事物的功用進行分類,最后能夠根據客觀事物抽象、本質的特征進行分類的能力,促進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教材是以文具店的情境圖導入,但我認為一年級小朋友年齡小,很少具有去文具店購買文具的相關生活經驗,所以對于文具店這一情境并不熟悉,脫離了學生生活實際,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行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的興趣。

          于是,我根據小朋友非常喜歡跟大人逛超市的心理,讓學生跟隨老師的鏡頭一起逛本地的大型超市——同心超市,創設情境導入,并在這個情境主線的貫穿之下,開展由淺入深的分類操作活動,由觀察、討論方法,到能夠按照單一標準分類,最后發現物品能夠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活動中力求遵循知識的發展規律和學生的認知主動性,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之中,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學會分類,掌握分類方法,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與概括能力。

          基于以上的設計思路,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知目標:讓學生通過操作實物或實物圖片,能夠選擇不同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掌握分類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各種形式的分類擺放物品,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分類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本課教學的重點就在于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難點在于學生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分類。

          二、說教法、學法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經驗少,但樂于接受新鮮事物,思維活躍,因此本節課在教、學法上突出了以下特點:

          1、聯系實際,從生活中學

          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數學。本節課我注重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經驗,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為實施創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2、參與合作,在交流中學

          交流與合作是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本節課我注重讓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操作與討論交流來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三個教學程序:情境導入——探索新知——實踐應用

         。ㄒ唬┣榫硨,初步感知分數。

          課前談話:“小朋友們平時都喜歡做什么呀?”小手舉個不停,“去公園”,“看動畫片”、“逛超市”……一個個稚嫩的回答從孩子們口中急切地蹦出來。

          “老師也喜歡逛超市,今天老師邀請你們一起去逛超市,好嗎?”接著播放同心超市的錄象畫面,本來坐得很端正的孩子一下子興奮起來,他們興高采烈地觀看著,交流著,我微笑地看著他們,享受他們體驗、交流的快樂。

          觀看完后,我提出問題:“你看到了什么?洗潔凈是怎么擺放的?這樣擺放你覺得怎么樣?”孩子們紛紛把自己看到的及感受到的和大家進行交流。最后我揭示課題:要想把物品擺放整齊,方便找尋,就要把它們分類擺放,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怎樣把物品分類。

         。ǘ┨剿餍轮骄糠诸惙椒

          1、在剛才的討論交流中體驗到生活中需要分類,教師適時出示課件。

          (一個房間里到處凌亂不堪的物品,有衣服、文具、杯子、玩具等)

          教師簡單介紹課件內容,讓學生認識到房間的物品需要進行分類整理,從而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

          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后,派代表上展示臺操作課件,進行分類整理。隨著學生的操作,房間里各類凌亂的物品都回到了各自的位置。

          緊接著教師提出疑問:“你對這樣的整理結果滿意嗎?”馬上有眼尖的學生發現衣物混在一起,還可以進行細分,上衣與褲子應該分開擺放。

          2、實驗操作。(細分)

         。1)教師出示準備好的五組物品:鉛筆、玩具、茶杯、衣服、鞋子的圖片,讓學生進行實物的第一次分類。小組討論熱烈進行著,學生與同伴們交流著,操作著,對同一類物品進行第一次試分類。

          分好后請每個小組派代表上投影臺展示自己組整理分類的結果以及分類的方法,請其他小組的同學互相評價。

          師:你覺得他們組分的怎么樣,為什么?

         。2)師:桌面上的物品經過小朋友們靈巧的雙手整理,既美觀又便于我們尋找,真不錯!請大家再想一想,你們手上的東西除了可以像現在這樣分,還可以怎么分呢?

          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并動手開始進行第二次不同標準的分類。

          在討論中,每組學生多找到了好幾種不同標準的分類方法,討論越來越熱烈,教室氣氛十分活躍,孩子們都為自己能不斷有心得發現而興高采烈,興奮不己。

          接下來,教師還是請小組派代表上展示臺匯報方法,并相互評價。學生們在小組互評中得到啟發,又對物品進行重新分類,大大激發了學生不斷探索、積極主動學習,探究的興趣。最后教師進行鼓勵性、總結性評介。

          3、教師小結:看,剛才又臟又亂的房間現在變的多整潔多美觀!主人回來一定會感謝你的,為自己感到驕傲吧!希望你們以后可不要像房間主人一樣,要做一個愛干凈、會整理的能干的好孩子哦!

         。ㄈ⿲嵺`應用,延伸知識

          師:同心超市的果蔬專柜里又進了一批新鮮蔬菜和水果,想請小朋友們幫忙擺放,好嗎?

          展示模擬貨架,每個小組分發一袋蔬菜、水果圖片,請學生以組為單位把手中的圖片進行分類擺放,貼到對應的貨架里,最后同學間互相評價,活動結束。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4

          一、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體驗數學

          數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樂學、愛學。

          本課按運動會的開幕→比賽→發獎→回家四個環節,用主持人“機靈狗”串成活動情景,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引出“看開幕表演發現圖形”、“看比賽提問題和解決問題”、“比賽結束制作獎杯”、“運動員回家估算乘車問題”等四大環節,讓學生自始自終置身于運動會情境中,積極而又自然的參與每個環節的學習,真正的感受生活,體驗數學。

          二、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會團隊合作與競爭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合作學習既能為學生提供參與交流的學習空間與平臺,又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本課的教學,我安排了兩次合作學習,第一次是“生生互評”,讓學生在解決了運動場上的數學問題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并互相評價;第二次是“利用圖形制作獎杯”,根據各種圖形,團隊先設計構思出獎杯,然后分工貼獎杯。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學生參與面大,考慮問題策略多樣化,合作學習促進了學生更加生動活潑的參與學習。

          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現生活“數學化”

          數學來源于現實,扎根于現實。本課教學的四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滲透著生活問題數學化。如運動會是學生親身經歷過的,用它來作為知識的切入點,學生就會感到數學知識就在他們身邊;如“乘車問題”,生活中經常遇到,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這一問題,他不僅會覺得有趣,而且會有成功感。這些都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并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四、充分尊重學生,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

          在引導學生觀看小動物的比賽時,通過情境的再次創設學生爭先恐后提出一系列的數學問題,解決問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自主選擇獨立解決,在匯報交流時采用師生共同參與的評價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又充分挖掘了每個學生的潛能。

          本節課借助了多媒體的聲、色、光、動畫等視聽媒體優勢創設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培養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欣賞美的能力。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5

          一、集體備課的思路

          統計知識在一年級主要是讓學生感受統計的重要性,初步培養統計的觀念,并在初步學習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基礎上,認識統計圖表,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一年級上冊通過最喜歡的水果這一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并根據圖表中的數據提出簡單問題并回答問題。

          《組織比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統計的第一課時,在教材中先后安排了學生所熟悉的組織比賽買氣球調查你們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三個活動,使學生體會統計的必要性,鼓勵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增長統計活動的經驗。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象形統計圖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有關的統計知識。讓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并能用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的形式呈現數據;在此基礎上,學生學會繪制條形統計圖,這與一年級上學期繪制的象形統計圖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對統計圖的分析中,學生通過閱讀條形統計圖作出合理的判斷,從而為決策提供依據,進一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根據數學新課程標準、本課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借助真實、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發展統計觀念。

          2、使學生經歷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3、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根據信息做出判斷和決策。

          4、學會與人合作,積累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本節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及方法

          根據"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的思想理念,為了有效的促進師生互動、共同發展,落實課堂教學效果,展現真實的課堂教學,我本著以生為本,發展能力的原則,從教學內容、學生思維特點和年齡特征考慮,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ㄒ唬┑湍昙墝W生年齡小,教學活動能否激發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所在。為此,我充分利用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由奧運和福娃引入"組織什么比賽好呢",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尋找、發現、探究,認識和掌握數學,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 從而明確,統計的必要性。

         。ǘ┳寣W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強調自主,注重合作交流。小組活動中收集數據時,方法多種多樣,學生邊調查、邊收集、邊整理數據,在愉悅的動手中了解了同學們都喜歡什么活動好,又互相啟發,共同進步,增強了合作意識。再根據統計圖上的的信息做出決策:組織參與人數最多的那項活動才好,又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從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ㄈ祵W來源于生活,又應該為生活服務。"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整理數據的方法后,我聯系課堂實際設計練習,讓學生在小組里統計得到獎勵的福娃,要求學生分析統計結果,作出比較,切實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說課稿07-14

        一年級數學《用數學》說課稿范文02-06

        數學的說課稿02-22

        小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數學樂園04-11

        《生活中的數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1-03

        《數學樂園》小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09-24

        數學樂園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06-12

        數學樂園小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02-05

        數學一年級《生活中的數學》說課稿范文11-05

        一年級數學上冊《用數學》說課稿01-2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