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范文(通用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二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范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
一、說教學內容: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乘法的初步認識。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乘法教學的第一課時,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個熱鬧歡快的游樂園的主題圖,暗示出生活中有許多一組一組出現(xiàn)的數(shù)量,并且每一組的數(shù)量是相同的,拉近了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從而幫助學生建立乘法的概念,為以后學習多位數(shù)乘法打下基礎。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特點,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經歷乘法的產生過程,在探索乘法的過程中,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認識乘號,能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說教學重、難點:
乘法的含義是后面學習乘法口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因此我把知道乘法的含義作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由于學生年齡小,再加上乘法概念比較抽象,使學生理解乘法的含義作為本節(jié)課的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認知規(guī)律特點,采用靈活多樣、新穎有趣的方法進行教學。結合學生年齡及新課改要求,我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動手操作,引導探究的方法。同時注重運用引導法、觀察法、討論法等進行教學。
五、說學法選用:
結合本節(jié)教材和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讓學生采去:“互相說一說”、“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
六、說教具:
多媒體課件,卡片若干張,小棒若干根。
七、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遵循兒童認知規(guī)律,體現(xiàn)新課標精神,按照直觀感知—表象認識—概念形成—拓展運用的規(guī)律
組織教學。因此我安排了以下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chuàng)設情境,引出新知。
課的一開始我就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創(chuàng)設了一個熱鬧歡快的游樂園的情景圖,小火車每節(jié)車廂坐3人,過山車每排坐2人,摩天輪每個吊廂坐4人等。讓學生觀察并提出一些數(shù)學問題,列加法算式解決問題。然后讓學生觀察、比較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從中積累相同加數(shù)的感性認識,為學習乘法作知識遷移。當學生對幾個幾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時,教師趁機說如果有摩天輪上有20個吊廂,那有多少個4相加,學生會說有20個4相加。那100個吊相呢?有多少個4相加,學生會說100個4相加,那100個4相加寫起來會怎樣?學生會說太麻煩了,從而引出一種新的方法——乘法(板書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ǘ﹦邮植僮,探究新知。
教師先動手擺1個三角形,讓學生說一說一個三角形用幾根小棒,那擺4個這樣的三角形共用幾根小棒呢,學生列出加法算式師板書,在找出相同加數(shù)和幾個這樣
的相同加數(shù)時,板書出4個3。講解4個3相加,可以寫成這樣:在4和3的中間寫一個新的符號——乘號,告訴學生乘號的寫法,然后讓學生觀察乘號像什么,可能學生會說像錯號,像漢語拼音里的x。想力豐富的孩子會說把加號變斜就是乘法。這樣讓學生把抽象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加深理解。緊接著老師教學乘法算式的讀寫法。4個3相加等于12,所以4×3=12,也可以寫成乘法算3×4=12,讓學生試著讀出乘法算式。通過擺這組圖形我們列出了一道加法和兩道相應的乘法。你能像老師這樣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嗎,生擺匯報展示。重點讓學生自己說、寫乘法算式。老師只起引領作用。歸納總結: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請同學比較一下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哪種方法更簡便。自然而然的會說乘法簡便。葉圣陶先生曾說:“當老師像是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手”。學生對乘法算式有初步的認識后,接著學生把游樂園里列出的那些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最后進行反饋。
。ㄈ⿷猛卣,深化新知。
為了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我安排了三個層次的練習。首先設計了一些基礎題的練習,如46頁的“做一做”練習九中部分習題,并適當豐富內容。采用“開火車”形式練習,盡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使學生在游戲中掌握乘法算式的讀法。再次體會乘法的意義和鞏固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其次我設計了綜合應用的題目“送信”,把加法和乘法揉合在一起,鞏固新知和舊知之間的聯(lián)系。最后設計了拓展練習:讓學生說一說身邊用乘法算式的例子,拉近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
總之,本節(jié)課我運用“探究教學”和新課程理念設計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去組織教學。課的開始創(chuàng)設了一個熱鬧歡快的游樂園的情景圖,引起學生興趣,通過動手擺圖形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乘法產生的過程中,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練習中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同時雙基得到落實,能力得到發(fā)展。通過學習學生不僅獲得成功的愉悅、探索的快樂,又感受到數(shù)學的妙趣、知識的價值。
小學二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2
我說課的題目是《乘法的初步認識》,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幾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單元第頁上的內容。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乘法的意義是學習乘法計算和用成發(fā)放解決問題以及今后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shù)乘除法的基礎。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乘法知識體系的起點,也是整數(shù)四則運算系列中的一個重點概念。學生掌握了乘法的意義,可以幫助理解乘法口訣的來源和意義,為解決相關的乘法的實際問題提供依據(jù),也是以后學習表內除法的基礎,具有統(tǒng)領全局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也學習了找規(guī)律、分類等一些數(shù)學認知策略,具備了一定的知識經驗。對學生來說“乘法”這個概念較難建立,因此需要在大量的具體情境中分析、理解、抽象、概括乘法的意義。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個熱鬧歡快的游樂園的主題圖,圖中蘊含豐富的“相同加數(shù)”的因素,為引入乘法的意義做準備。然后,例1以學生的操作活動入手,展示學生用小棒擺出的作品。這樣編排幫助學生建立乘法的概念,為以后繼續(xù)學習乘法打下基礎。
三、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推理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jù)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shù)所表示的不同意義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其中識別相同加數(shù)是本節(jié)課的關鍵。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造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shù)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fā)對數(shù)學的興趣。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認知規(guī)律特點及新課改要求,我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同時注重運用引導法、觀察法、討論法等進行教學。
根據(jù)學生與教材的特點,本節(jié)課我準備指導學生用“發(fā)現(xiàn)探究”的方法開展學習活動。在探究發(fā)現(xiàn)中,學生成為“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參與學習過程,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學的愉快,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六、說教學思路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所以第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是引導學生探究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安排形式多樣,靈活有趣的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與鞏固乘法的含義和讀寫。第三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幫助學生自己總結對乘法的認識。
七、說教學過程
。ㄒ唬┘とひ拢寣W生親近數(shù)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概念的引入能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接受。小學生學習概念一般是以感知具體事物,獲得感性認識開始的。因此在開課時,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樂園場景!翱,游樂園多熱鬧!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當學生說出有坐飛機的,玩火車的,還有坐過山車的后,這時我再問“好玩的可真多呀!你喜歡玩什么?”引導學生從數(shù)量上觀察。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飛機有5節(jié)吊廂,每節(jié)吊廂坐3人;小火車有4排座位,每排坐6人;過山車有7個車廂,每個車廂坐2人。最后再提出“其實游樂場里還有許多的數(shù)學問題,你發(fā)現(xiàn)了嗎?”(二)探究體驗,讓學生經歷乘法第一步:建立乘法的表象
通過看圖提問和列加法算式解決問題,從中積累對相同加數(shù)相加的感性認識,為學習乘法作知識遷移。然后讓學生觀察、比較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并舉出這樣的例子,比一比看誰說的長,教師抓住學生好勝的心理讓學生說得越長越好,假如學生說3+3+3+3+3……等學生說完后老師馬上拋出問題:誰能完整地重復一遍!學生可能說著說著停下來,因為他說得太長只記得加3,卻不知道幾個3相加,可能有的學生會重復,教師可以趁勢利導問你是怎樣記住的,學生要想記住必須數(shù)一數(shù)他說了幾個3。整個過程中,學生親身感受到的,并不是老師在傳授知識,而是我們自己的需要。第二步:感知乘法的意義
當學生對幾個幾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以后,老師和學生一起寫20個2相加,然后交流寫算式的感受。學生通過和老師的交流會發(fā)現(xiàn)用加法算式表示太麻煩了,使學生體驗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會很長,寫起來很麻煩,自然產生“如果有一種簡便的寫法該多好啊”的想法,這時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創(chuàng)造簡單形式來表示20個2相加。然后交流、評價各種寫法,這樣就自然地引出乘法。乘法的知識并不是教師硬塞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在體驗了簡化加法,才呈現(xiàn)出來的。教學不是在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chuàng)新中得到新發(fā)現(xiàn)、獲得新知識,感受成功體驗的過程。
學生在上面知道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表示比較方便,如何表示呢?教師講解5個3相加,可以在5和3的中間寫乘號,告訴學生×叫乘號,然后讓學生觀察乘號像什么,可能學生會說像錯號,像漢語拼音里的x。想象力豐富的孩子會說把加號變斜就是乘號。這樣讓學生把抽象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加深理解。下面教學乘法算式的讀寫法。5個3相加等于15,所以3×5=18,也可以寫成乘法算5×3=15。讓學生試著讀出乘法算式。第三步:抽象概括乘法。
此步驟是引導學生根據(jù)前面的學習,發(fā)揮主體圖的作用,再次回到主體圖,讓學生說說前面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再一起改寫前面的加法算式,并重點說明什么樣的算式能改寫成乘法算式。進一步鞏固乘法的具體含義。最后觀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體會哪種寫法簡便。
。ㄈ⿷猛卣,鞏固乘法的意義
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概念一旦獲得,如果不及時鞏固,就會被遺忘。概念被我們抽象概括出來了,此時須有一個及時知識內化的過程。通過各種形式的訓練,促使學生的知識在發(fā)展中飛躍,學生的能力在鞏固中得到發(fā)展。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采取直觀反饋、推理判斷等形式,鞏固乘法意義。做一做的第1、2、3題,用于鞏固乘法算式的讀法。接著完成46頁的練習九的第9題。這兩題都是要求學生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再次體會乘法的意義和鞏固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四)課末總結,梳理乘法
課末小結不僅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教師通過提問:“求什么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要注意什么?按什么順序讀乘法算式?”讓學生回憶所學知識的內容,并幫助學生加以梳理,辨清相同數(shù)相加與乘法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對乘法意義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最后鼓勵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用數(shù)學的頭腦思考問題。
小學二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本節(jié)知識是在學生掌握了加減法的基礎上安排的,是乘法學習的起始部分,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直接基礎,也對今后學習表內乘除法及多位數(shù)乘除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材重視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個熱鬧歡快的游樂園的主題圖,通過這一學生熟悉而又特別喜愛的場景,揭示出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相同數(shù)量。這樣設計使數(shù)學貼近了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生活,拉近了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乘法”產生親切感,從而進一步領會乘法的意義。
二、說學情
二年級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表內乘法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于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如果將抽象的概念湛透到形象、直觀、簡單的操作活動中,那就能幫助學生體會乘法的意義,理解同數(shù)連加與乘法的關系了。在這種情況下應注意與前面的加法知識互相聯(lián)系,通過幾個相同加數(shù)連加,引出乘法運算,使學生對乘法產生親切感。
三、說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要求學生達到以下三個目標:
⑴認識乘號“×”,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及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仆ㄟ^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亲寣W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掌握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認識乘法各部分名稱。
難點:理解乘法的含義。
四、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心理、認知規(guī)律特點,采用靈活多樣、新穎有趣的方法進行教學。結合學生年齡及新課改要求,我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探究式的方法。同時注重運用引導法、觀察法、討論法等進行教學。結合本節(jié)教材和二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采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遵循兒童認知規(guī)律,體現(xiàn)新課標精神,一方面充分運用了教材所呈現(xiàn)的教學資源,另一方面對教材資源做了適當?shù)难a充與調整。力圖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實踐,相互質疑,相互評價,最后獲取成功。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去游樂園玩(出示主題圖)。我們看一看游樂園里有哪些好玩的項目,從圖中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學信息?
【設計意圖】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墩n程標準》提出: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觀察、操作、解決問題。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為了給學生建立一種感性的認識,根據(jù)學生好玩、好動、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本節(jié)課一開始我就利用游樂園的主題圖,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ǘ┨骄啃轮,滲透乘法的意義。
1.教學例1,感受相同加數(shù)相加。
生1:看到游樂園里有小火車、過山車、小飛機。
生2:看到小火車有4個車廂,每節(jié)車廂里有6人。
師:你能根據(jù)你看到的這些情境提出一些數(shù)學問題嗎?
生1:小飛機里有多少人?生
生2:小火車上有多少人?生
生3:有多少小朋友在玩過山車?
師:同學們真棒!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問題!誰能解答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呢?
。▽W生解答,教師有選擇地板書算式)
3+3+3+3+3=156+6+6+6=242+2+2+2+2+2+2=14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黑板上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點?(各小組討論、發(fā)言)
【設計意圖】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加法中的一類特殊加法(即加數(shù)都相同的加法),為理解乘法的意義做了很好的鋪墊,讓學生體驗到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小結:每一個加法算式中的加數(shù)都是相同的。
2.學習讀寫乘法算式。
師:像這樣加數(shù)相同的加法,我們還可以用其他的運算方式來計算,那就是乘法。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
引導學生分析第一個加法算式:加數(shù)都是幾?有幾個3相加?得多少?(學生邊回答師邊板書:3×5=15)
讓學生認識“×”:乘號與我們認識的加號、減號一樣,是一種運算符號。
教學乘法算式的讀法。(指名讀)
小結:5個3相加既可以寫成3×5=15,也可以寫成5×3=15(板書)。讓學生列出下面幾組算式。
【設計意圖】學生在操作、觀察、思考的活動中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在不斷的思考、探索和創(chuàng)新中得到新發(fā)現(xiàn),獲取新知識,感受成功的喜悅。
3.感受乘法是同數(shù)連加的簡便運算。
師:在生活中像這樣加數(shù)相同的加法算式,都可以寫成乘法算式,你看到過嗎?你能不能來舉個例子?(生舉例一下子舉不出,教師可以先帶個頭)
生舉例:5+5+5=15,乘法算式是3×5=15。
教室里的燈3+3+3+3=12,乘法算式是4×3=12。(2---3個)
師:老師也發(fā)現(xiàn)了個例子!這個小朋友2只眼睛緊緊地盯著裴老師看,2個人就有幾只眼睛看著我呢?有幾個2?2+2(邊說邊寫)3個人呢?2+2+2那全班28個小朋友呢?28個2。我們一起把算式來說一說。
。▽W生說,教師板書2+2+2+2+2+2+2+……+2)
師:要寫幾個2。可阂獙28個2。生:太長了,太麻煩了!師:那怎么辦呢?生:可以寫乘法算式28×2。
師:哦,你說得對!像老師剛剛提出的問題,同學們更愿意用哪一種方法來解答呢?為什么?
小結:乘法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
【設計意圖】使學生們展開想像:“28個小朋友會有多少只眼睛?”使學生體驗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會很長,寫起來會很麻煩,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自然而然也就體會到了乘法算式的簡便之處。這樣的教學設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教學例2,認識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1)一個一個的出示氣球圖:1個5,2個5,3個5,要求3個5是多少?
(2)用加法算式怎樣列式?
用乘法怎樣寫?怎樣列式3個5是多少?5×3=15或3×5=15(3)說明:在這兩個乘法算是中,“3”和“5”叫乘數(shù),15叫做他們的積。
【設計意圖】結合對乘法的理解,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在乘法算式的基礎上直接學習乘法各部分的名稱。
。ㄈ╈柟叹毩,深入理解乘法的意義
1.第48頁做一做。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在小組內交流。2.寫出乘法算式,并讀出來。
3個2相加4個5相加3和4相乘
。ㄋ模┱n堂小結,點明目標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加數(shù)相同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計算,并能把加數(shù)相同的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還知道了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同學們都學到了新知識,希望繼續(xù)努力!
【設計意圖】新課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進行總結,這對全課的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同時,增強學生的目標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整體思考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小學二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shù)學第三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jié)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于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一節(jié)“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后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2: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要求學生達到以下三個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會讀寫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義。
3: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jù)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shù)所表示的不同意義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其中識別相同加數(shù)是本節(jié)課的關鍵。
二、說教法和學法
教學這一節(jié)課,我從四個方面入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2、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3、合理練習,強化新知
4、指導總結,鞏固新知
三、說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
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因此在本節(jié)課一開始,我就給學生呈現(xiàn)教科書第44頁的游樂場情景掛圖,目的是想通過這張圖片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我讓學生觀察圖中每種游樂活動的人數(shù),并算出小火車、過山車、觀覽車上各有多少人?學生看見這張圖后興致很高一下子就完成了老師交代的任務,回答出:小火車有3+3+3+3=12人,過山車上有2+2+2+2+2+2=12人,觀覽車上有4+4+4+4+4=20人。(教師同時板書)
2: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這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當教師像是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能放手就放手”。根據(jù)這個宗旨我分四個層次進行教學:
1、分小組擺圖形游戲
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小棒擺出幾個相同的圖形,喜歡什么就擺什么,如小松樹,小傘、三角形、五角星,小房子等。
2、小組交流:
。1)讓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說一說你擺了什么圖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寫在紙上。
。2)討論后,老師把一些有代表性的圖形展示出來,要求學生看圖寫出加法算式,然后叫學生進行觀察,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學生進行觀察后,得出結論他們的加數(shù)都相同。圖形的展示是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觀察以上三個加法算式的特點。從而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3、認識乘法
這是本課的重、難點所在,
。1)首先我講解“乘法的含義”,出示一個加法算式,讓學生說一說這個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由于有了剛才觀察的結果做鋪墊,學生很快說出這個加法算式的加數(shù)相同。
通過觀看加法算式演變成乘法算式的過程,教師稍加指導,使學生知道了幾個相同加數(shù)相加還有加一種表示方式,從而引出“乘法”并把“乘法”板書在黑板上,同時指出5×4表示4個5,讀作:5乘4。此時教師向學生提問:加法算式中只有5,為什么到乘法中卻多了一個4,并讓學生再仔細觀察一遍演變過程,學生立刻得出結論,乘法算式中的5是原來加法算式中相同的加數(shù),這里的4就是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接著演示另外兩個例子來鞏固學生得出的結論,經過這樣一番演示,本課的難點就輕而易舉地被攻破了。
(2)剛才我們知道了幾個相同加數(shù)相加除了用加法算式表示,還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乘法算式的讀寫。通過這樣的過渡,以3+3+3+3+3+3=18為例學習乘法算式的讀寫。我先讓學生說一說3×6的含義(學生回答:表示6個3),那6個3連加的和等于多少(18)。既然3×6是由加法算式3+3+3+3+3+3改寫成的,那么3×6應該等于多少呢?學生很自然地說出18,接著教師立刻教學生這個算式讀作:3乘6等于18。同時告訴學生這個算式還有另一種表示方法,就是把前后兩個數(shù)互換,寫作6×3=18,讀作6乘3等于18。并通過動畫演示認識乘法算式中第一個數(shù)叫做因數(shù),中間的符號叫做乘號,第二個數(shù)也叫因數(shù),以及最后的結果叫做積。利用這個動畫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很快地就掌握了乘法的讀寫。
4、改寫算式,鞏固新知
A:首先我叫學生把黑板上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B:接著我板書幾個練習,讓學生分別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生馬上發(fā)現(xiàn)乘法算式比加法算式更簡便,并告訴學生以后遇到這類題目都可以用乘法表示。
四:運用新知,鞏固拓展
1、教師引導學生看圖,發(fā)現(xiàn)圖上每一群跳繩的人數(shù)是一樣的。
2、要求學生用剛才學過的知識列出乘法算式。(圖上生動有趣的畫面,吸引住了學生的目光,調動起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計算中去。通過這個練習鞏固和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五:引導學生總結,提煉升華
教師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內容進行總結,能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提煉升華的作用,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建立新的知識結構。
小學二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5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西師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乘法的初步認識》。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來闡述。
一、說教材
本節(jié)課是乘法教學的第一節(jié)課,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的基礎。教材首先為學生安排了他們熟悉的反映校園環(huán)境和校園生活的情境圖,一方面使學生有親切感,更重要的是這幅圖為學生提供了素材,顯示出生活中有許多那樣一組一組出現(xiàn)的數(shù)量,并且每一組的數(shù)量是相同的,拉近了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同時也蘊涵了相同加數(shù)的因數(shù)。教材例1的情境圖是排列有序的樹苗,問題是一共植了多少棵樹?讓學生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之下,逐步明白乘法的含義,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幫助學生建立乘法的概念。
二、教學目標
依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jù)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guī)律,和兒童的認知特點,我從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三個方面制訂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對同一情境同一數(shù)學問題的不同的解決方法,使學生初步接觸到乘法,建立乘法的概念。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學生能認識乘號,能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3、情感目標:學生通過學習,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解決類似的生活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乘法概念的導入。通過相同加數(shù)連加和乘法在結果上的一致實現(xiàn)加法和乘法的對接。
2乘法算式中乘號的認識,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難點:
乘法概念的導入。
三、說教法、學法。
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新課改的要求,我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同時注重運用觀察法、討論法等進行教學。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我讓學生采用觀察法、探究法、總結法、模仿法來學習。
教具準備:依據(jù)課堂教學的需要,我制作了多媒休課件一套
四、教學程序:
在教學過程中我遵循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體現(xiàn)新課標精神,按照直觀感知—表象認識—概念形成—拓展運用的規(guī)律組織教學。因此我安排了以下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2、情境導入,探究引新。
3、師生互動,探索新知。
4、鞏固練習,開智培能。
5、及時總結,深化新知。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應用的過程。所以我打算用2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探究乘法產生的過程。學生理解了乘法含義后,安排形式多樣,靈活有趣的鞏固練習,鞏固練習要用15分鐘。剩下大約5分鐘時間老師和學生一起總結對乘法的認識。下面我詳細說一下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低年級學生對直觀的圖片非常感興趣。教育和心理學巨匠皮亞杰認為,兒童在理解乘法過程中,其數(shù)學思維發(fā)生了重要變化,教科書應該提供合乎兒童認知特點的知識和豐富的學習情境。
因此一上課我就引入教材第一頁上的的情境圖,讓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并抽學生說說畫面上的內容。只要學生能將自己看到的講出來(如有小朋友在玩滾鐵環(huán)、接力賽跑等),老師都要給予鼓勵。
學生在觀察圖畫時,教師要有意識的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圖中三個小朋友提出的問題上去,并讓他們采用有利于引出乘法的方法來數(shù)數(shù)。如:圖中上面小男孩說:“每層樓有9扇窗戶,3層樓有多少扇窗戶”的問題,引導學生一層一層的數(shù),即有1個9,2個9,3個9。然后用同樣的方法數(shù)教學樓左右兩邊樹的棵樹、蕩秋千的人數(shù)、賽跑的人數(shù)等。在這里要特別注意讓學生體驗數(shù)數(shù)的過程,充分尊重學生對解決問題方法的選擇,不必強求一致。無論學生是通過一個一個地數(shù)來解決問題,還是用連加計算來解決問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他們用的方法比較麻煩,并由此產生新的學習需求。
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經驗,有部分學生可能會列出連加算式來解決情境圖中的問題,這時教師可乘機說明除了這種方法外,還可以用別的更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同樣的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引出例1的教學。
2、情境導入,探究引新。
建構主義認為:“復雜的學習領域應針對學習者先前的經驗和學習者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才可能是主動的。”
出示教材第2頁例1植樹的情境圖(幻燈片),讓學生仔細觀察,提問:你們怎么來解決圖畫中的問題呢?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已有的經驗,學生可能采用數(shù)數(shù)的方法算出共植了多少棵樹。數(shù)的方法也可能是多樣的,如一棵一棵地數(shù),兩棵兩棵地數(shù),一行一行地數(shù),一列一列地數(shù)等,不管學生怎么數(shù),老師都應給予肯定。如學生沒有出現(xiàn)1個8,2個8,3個8……,1個4, 2個4,3個4……,這兩種數(shù)法,老師應給予必要的引導和啟發(fā)。
接著提出如何算的要求,由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并結合學生回答,教師將學生的各種算法用算式表達出來(可能會有如下情況)
并板書:
8+8+8+8=32(棵)
4+4+4+4+4+4+4+4=32(棵)
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算式,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說說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啟發(fā)引導學生說出:這兩個算式都是連加法,每個算式中的加數(shù)都相同,結果相同等等。
然問向學生提問:“這兩個算式分別表示幾個幾相加?”
啟發(fā)學生說出:4個8相加和8個4相加。老師引導:“像這樣幾個幾相加的連加算式,在書寫上十分不方便,有沒有更簡單一點的方法呢?”讓學生產生學習新知識的需要。
在這里,教科書采取了讓學生進行接受學習的方式,老師指出:“像這樣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計算!辈鍟
揭示課題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3、師生互動,探索新知
這個時候,老師問4個8相加和8個4相加用乘法怎么樣表示呢?請同學們看黑板老師教乘法算式的寫法:4個8相加可以在4和8之間寫一個乘號,8個4相加,可以在8和4之間寫一個乘號,在這里,我把書本上安排的做了一個下調整,把4×8=32(棵)寫在了前面,以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
板書:
4×8=32(棵)
8×4=32(棵)
告訴學生:“×”叫做“乘號”,并板書。然后讓學生觀察乘號像什么,可能學生會說像錯號,像漢語拼音字母里的x等等。這樣讓學生把抽象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加深理解,加深學生對乘號的記憶。
然后引導學生比較一下,用加法算和用乘法算有什么不同?使學生認識到從書寫形式上看,乘法比連加更簡便,同時乘法也是實際生活數(shù)學應用必須的。
下面老師教學乘法算式的讀法。對照乘法算式教讀:
4×8=32 讀作4乘8等于32
8×4=32 讀作8乘4等于32
4、鞏固練習,開智培能。
葉圣陶先生曾說:“當老師像是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手”。學生對乘法算式有初步的認識后,為了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我安排了三個層次的練習。首先我用幻燈片的形式出示4個相同加數(shù)連加的算式,讓學生填空是幾個幾相加,然后再讓學生根據(jù)加法算式寫出乘法算式并且能讀出來。最后,老師把教材第一頁的校園圖畫展示出來,作為第三個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通過觀察提出數(shù)學問題,要求能用乘法計算,這樣讓學生感覺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真正把數(shù)學回歸于生活。
5、及時總結,深化新知。
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乘法的理解,練習之后,老師提問:孩子們,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知識,,你是怎樣理解的?教師不要急于把自己的觀點灌輸給學生,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他對乘法的認識,也許語言不是那么準確,表達不是那么完整,只要孩子能正確說出他對乘法的理解,教師都要給予肯定。我的教學過程已全部結束,下面說一下板書設計。
五、板書設計
簡潔而又提綱領的板書不僅是本節(jié)教學內容的精縮,而且也會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一目了然,因此,在板書設計上我頗費了一番心思。我把課題寫在主板書的最上面,它告訴了孩子們本節(jié)課的中心內容,下面是連加算式跟乘法算式對照,不僅美觀,而且有層次的呈現(xiàn)了知識產生的過程。這樣的板書簡潔、明了。
各位老師,以上所說的,只是我預設的一種方案,但是課堂是千變萬化的,會隨著學生和教師的靈性發(fā)揮而隨機生成的。預設效果如何,最終還要和學生、課堂結合。
說課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導。謝謝大家。
小學二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6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乘法的初步認識》,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節(jié)內容。
一、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乘法知識體系的起點,也是整數(shù)四則運算系列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學生掌握了乘法的意義,可以幫助理解乘法口訣的來源和意義,為解決相關乘法的實際問題提供依據(jù),也是以后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shù)乘、除法的基礎,具有統(tǒng)領全局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學生已學習了加法的相關知識,并且也學習了找規(guī)律、分類等一些數(shù)學認知策略,具備了一些知識經驗,學生在生活中有一組一組數(shù)的經驗,通過一年級的學習,學生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為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奠定基礎。有些學生在生活聽說過乘法,有的學生甚至還會背乘法口訣,但知其所以然,教師若能很好地把學生帶入到學習乘法的教學園地中,一定能激發(fā)學生探究乘法的欲望。
基于以上對教材及學情的分析,我對本節(jié)課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認識乘法,會讀、寫乘法算式。
2、在經歷乘法形式的過程中,培養(yǎng)動手、動腦、動口等多種感官能力和合作意識
3、通過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理解乘法的意義,體會同數(shù)相加與乘法的關系是突破難點的關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棒等
三、說教法和學法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一個壞的教師是奉送真理,一個好的老師是教人發(fā)現(xiàn)真理!笨梢娊虒W方法的選擇對于學生接受知識,鍛煉能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采用情境教學法,提問引導探式的教法等,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希望通過我的這些教法,能夠讓學生掌握對比認識、由分析到綜合的抽象、概括的方法,以及合作交流法。
四、說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讓學生親近數(shù)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旨在:借助于電教媒體,利用小朋友喜愛的米老鼠邀請森林里的小動物到家里做客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良好愉悅的學習心情,積極熱情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2、自主實踐,探索新知。
(1)在問題情境中,感知相同加數(shù)。
這時老師繼續(xù)課件演示并提問:你們看來了多少小動物呢?能用算式表示嗎?(數(shù)學內容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有趣的,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幫助米老鼠數(shù)數(shù)朋友的人數(shù),捕捉孩子們喜歡的問題,體味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的樂趣,將學生自然地帶進求知的情境中)。然后以同桌為單位學生討論后回答。但是學生說的算式可能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加數(shù)不同,另一種是加數(shù)相同。
。2)舉例設疑,感知概括幾個幾。
讓學生舉出生活中像這樣加數(shù)相同的加法?這里主要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直觀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體驗相同加數(shù)相加的實際問題很普遍。同時引導學生從相同加數(shù)和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不同等角度去看待問題,學會“幾個幾相加”的表達方式。比如:鞋子是一雙一雙地數(shù),一雙就是兩只,三雙鞋子多少只?就要把3個2相加。
。3)在困惑中創(chuàng)造,認識乘法意義。
如果想知道這些小動物一共有多少只腳怎么辦?一只動物四只腳,難道一個四一個四的加嗎?那樣要寫多長的算式呀!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使學生自然產生“如果有一種簡便的寫法該多好哇!”的愿望,這時教師放手讓學生在充滿自信的基礎上,積極開動腦筋、自主探索,并通過小組合交流,創(chuàng)造出一種比較簡單的表示方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展示匯報情況,適時地利用媒體講述“三百多年前,英國科學家發(fā)明創(chuàng)造乘法的過程”拔亂反正引出乘法并介紹乘法的寫和讀、認識乘號。
(4)認識乘法意義。
學生經歷了的創(chuàng)造過程,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就水到渠成。(寫乘法算式)
再讓學生將所舉生活中的加數(shù)相同的加法算式寫成乘法,并說出各自表示的意義。這樣能鞏固和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4、課堂總結,情知共融。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你覺得最令你高興的收獲是什么?
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是想通過學生的回憶,不僅反饋本課的學習情況,總結所學知識,促進知識建構,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實現(xiàn)知情共融。
五、遠程資源的應用
恰當?shù)倪\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減少注意活動中意志成份的參與,能夠有效吸引和保持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注意力。在上課之初,由于學生剛入教室,學生情緒尚未穩(wěn)定,甚至還沉浸于課間的歡聲笑語和趣味活動之中,急需將注意轉移到教師的教學上來。所以我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選擇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景畫面刺激學生感官,使其產生興趣,較好的維持了注意。其次,在教學重難點時,我通過多媒體輔助,創(chuàng)設學生的感知過程。比如,先讓學生書寫加法算式,再觀察找到相同點,從而得出簡便算法,最后介紹乘法的讀、寫和認識乘號。學生課堂練習,傳統(tǒng)的方法是請幾個學生上黑板板演,其余的學生在座位上練習,但座位上的學生,往往不是自己做而是看別人做,這樣實際上的效果是很不理想的,而使用了視頻展示臺之后,就可以增加學生練習的機會,還可以采用交互式教學,從而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多媒體技術,減少教師板書的時間。增加了學生的活動時間,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小學二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7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第19-20頁的例1以及練習五中的第1~3題。
2.教材簡析:
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jié)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于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而且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這一節(jié)內容。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后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首先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乘法算式的寫法、意義與加法算式相對照。這樣形數(shù)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shù)及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從而引入乘祛,這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3.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要求學生達到以下三個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會讀寫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義。
4.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jù)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shù)所表示的不同意義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其中識別相同加數(shù)是本節(jié)課的關鍵。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從四導入手,導入新課、導學新知、導練、導總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起著帶路人向導作用,學生困惑時給予啟發(fā),阻塞時給予點撥,上臺階時給予鋪墊。攀登時,給予鼓勁。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地發(fā)現(xiàn)新知,探究新知。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一)、聯(lián)系實際,設疑導新。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本節(jié)課一開始從生活實例引入,讓學生看圖,聽錄音,算一算本班捐款情況。這樣把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聯(lián)起來,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學起來有用處,就容易激發(fā)興趣。然后設疑,問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怎么解決這種困難?”讓學生產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欲望,從而導入新課,學生躍躍欲進,激發(fā)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為探求新知創(chuàng)下良好的開端。
。ǘ、由"扶"到"放",導學探究
葉圣陶先生曾說:”當教師像是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能放手就放手。"
例1的教學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師生共同擺紅花,教師指導寫乘法算式。第二個層次是讓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第三個層次是學生看圖說留意,獨立寫乘法算式:這樣由“扶”到“放”,逐步讓學生探究新知。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先由教師指導寫算式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小組交流小結寫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數(shù)",到運用"一看、二數(shù)"的方法讓學生獨立寫乘法算式。教師始終處于客體地位,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fā)、點撥,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到知識的真諦。同時,在由“扶”到“放”的過程中,始終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由具體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比較到動口說一說,概括出乘法的含義,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思維品質,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ㄈ侠碓O計練習導練,強化新知。
要達到學生掌握知識。最終發(fā)展能力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經過反復多次,循序漸進的實際應用。本節(jié)課的練習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基本練習,是讓學生看圖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還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確寫出乘法算式。第二個層次是綜合練習。形式上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符合一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學,游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ㄋ模笇W生學會歸納總結。
新課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新課前提出的那幾個學習目標進行總結,這種總結既有知識的總結,又有學習方法的總結。這樣由新課開始想學什么到結束時回憶總結學會什么,這種做法,對整課的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同時,增強學的目標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整體思考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三、教學程序設計
1.復習鋪墊,孕伏新知,設疑導新。
。1)讓學生看圖,聽錄音,從本班具體捐款的事實中算出本班捐款的情況,產生下列三道連加的算式:
2十2十2=6
3+3+3+3=12
5+5+5+5+5+5=30
。2)師:剛才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
從中揭示知識生長點,為認識乘法作知識遷移。
。3)導新:有一種方法比較簡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學們想不想學?這種方法就是乘法,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揭示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2.引導探究,掌握新知
。ㄒ唬z查學生預習情況,讓學生說說你想學什么?從而揭示學習目標。這樣,既增強學生的學習目標意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教學例1
通過直觀,讓學生動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具體采用以下模式:
動手操作、敘述圖意(感知階段)——列加法算式,觀察說出加數(shù)的特點(建立表象)——寫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師生共同擺紅花,師指導寫乘法算式。
(2)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
。3)學生看圖說圖意,獨立寫乘法算式。
。4)分析比較,揭示本質。
指導學生觀察比較黑板上的板書:
用加法算用乘法算
2+2+2=62×3=6
3+3+3+3=123×4=12
4+4+4+4+4=204×5=20
(1)讓學生看一看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讓學生比一比這兩種算式,哪一種比較簡便?
。3)讓學生說一說"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這個結論。
這樣通過分析比較,不僅揭示了本質特點,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抓住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ㄈ┓謱訉Ь殻柟绦轮
1.做課本Pll0“做一做”的第1題。
2.先讀算式,再用圓片擺一擺。
2×33×2
3.根據(jù)乘法算式,有節(jié)奏地做拍手游戲。
2×65×2
4.說一說下面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戲。
4×33×4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設計上面這組生動有趣的有梯度的練習,可以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四)引導總結,強化新知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哪些知識,學到哪些方法?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解決。
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歸納小結,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提煉升華的作用,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建立新的知識結構。
【小學二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相關文章:
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12
《乘法的初步認識 》的說課稿01-26
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2-10
《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8
《乘法的初步認識 》的說課稿11-26
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2-19
《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6-16
《乘法的初步認識》的說課稿06-16
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7-26
乘法初步認識說課稿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