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說課稿4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說課稿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曹xx老師的這節(jié)課充分體現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向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始終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觀察、探究和討論,使學生經歷了如何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注重指導學生操作,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主動獲取知識,促進自身主動發(fā)展。如:“量一量”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自主探究量法,再在集體交流中得出正確又簡便的方法。把時間和空間教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觀察、操作、獨立思考、討論、交流去獲得數學知識,得到主動發(fā)展。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
“估測”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如:“量一量”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組織了幾次估測活動:⑴通過尺子測量去驗證各自的估測,使估測與實際測量相互配合,有效地幫助發(fā)展長度的空間觀念,增強測量的靈活性,估測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讓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加深了學生對厘米量長度的價值。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一、說課內容
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12~14頁平均分
二、教材簡析
除法是本冊教學的重點內容,它的含義又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礎上的,因此平均分這部分知識就充分顯示出它的基礎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兩教時,主要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實踐操作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包括以下幾層內容
(1)例1通過主題圖創(chuàng)設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樣多”引出平均分的含義。
(2)通過例2、例3,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進一步建立平均分概念。例2是已知總數和份數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總數和每份數的包含除。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是例1、例2。通過平均分的學習,為學生學習除法積累豐富的感性知識,從而順利地理解除法含義。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以上教學內容的特點,本課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鐘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實踐探究中培養(yǎng)學生的平等意識、體驗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含義的基礎上,因此我覺得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出平均分”的含義,形成表象。而兩年級學生的思維完整性還不夠,因此本課的教學難點讓學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種方法,為除法的認識和計算作準備。而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是讓學生始終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探究,并通過動手操作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從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學設想
為達成教學目標,設計本課時我意圖體現如下教法:
1、采用主題式教學,以具體生動的生活情境為依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探究的積極性;
2、通過多次的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經歷數學的建構過程。
3、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形式,每個活動面向全體,同時在開放性練習的設計上又注重個性的張揚。
同時又設計了與教法相適應的學法,即:
1、讓學生始終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2、通過小組合作,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充分的動手實踐機會,在各種形式與內容的分一分活動中體驗平均分的特點和方法。
3、練習的設計注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基礎的問題解決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綜合的實踐應用放在課尾,以開放生動的`形式加以呈現。
鑒于以上教學法的設想,我在備課時對教材內容做了自己適當的處理,并試圖用以下一個教學流程來展示我的教學:
1、通過分配獎品的實際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自主選擇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時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含義。
2、通過小組合作平均分配禮物,在經歷平均分的過程中,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會用簡潔而完整的話說出結果。
3、通過判斷練習,鞏固平均分的特點,引導學生按要求平均分,并能把不平均分變成平均分
4、再次小組合作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平均分,并在匯報交流時,進行分法的優(yōu)化,滲透除法的計算。
5、開放創(chuàng)新的綜合練習:“我是小小設計師”,通過學生感興趣的“為演出服選擇紐扣式樣和數量”,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平均分知識靈活創(chuàng)新地解決實際問題,并為下節(jié)課包含除作準備;同時,能在最后的結果中發(fā)現“被除數不變,除數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規(guī)律,并注重學生審美意識和統(tǒng)籌安排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教學內容:
有幾塊積木”
教學目標:
1.通過計算積木的塊數,初步學會用乘法解決簡單問題,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2.初步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數排列的物體的個數,列出乘法算式。
3.在數出得數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加法與乘法的關系。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能根據具體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的意義,能根據具體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教具準備:
課件、練一練第三題的房子和算式卡片。
教學過程:
一、動手畫一畫
1. 每行畫4個圓形,畫5行。
2. 每列畫5個圓形,畫4列。(同桌互相檢查畫的結果)
二、提出問題
1. 想一想,寫在本子上。
2. 全班交流。
三、嘗試解答獨立完成。
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乘法算式是……
四、觀察積木
1. 說說你是從哪個角度觀察積木的?同桌交流不同方法:橫著看…… 豎著看……
2.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有幾塊積木嗎?5×7=35(塊) 7×5=35(塊)
3. 全班交流。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4
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四單元中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習了2、3、4、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安排的一節(jié)練習課,是對2、3、4、5的乘法口訣的鞏固與疏理。學生將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能主動提出數學問題,進一步鞏固乘法口訣,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從而提高學生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我根據本節(jié)課的特點,將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在數學游戲的方式下會主動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進一步 鞏固了乘法口訣,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能力目標:提高根據題中信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培養(yǎng)有條理地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利用數學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為:根據題意提出問題,并運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教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與啟發(fā)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活動體系。
教學學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相互促進的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為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科學的方法,真正做到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本節(jié)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在具體的情景中經歷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小組合作交流活動中,來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是本單元的總體回顧課,也是綜合復習課,我從以下幾方面設計此課。
1、通過學生背誦2、3、4、5的乘法口訣來了解學生對口訣的掌握程度。
2、出示一組口算題,要求學生說出結果的同時,說出對應的乘法口訣,以此來鞏固乘法口訣的應用。
3、出示書中圖畫,并用講故事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這樣就會引起學生的興趣,接著讓學生觀察圖畫,說說知道的信息(在這里采用自己說,同桌說,全班交流并補充的形式),這樣,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勤于動腦,善于觀察的能力。
4、根據信息提出乘法計算的問題,并解答這些問題。在這里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邊提問題邊計算,然后同桌合作一人問問題一人回答,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同時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有條理地表明自己看法的能力。
5、最后做幾組練習題來鞏固所學的乘法口訣。
總之,這節(jié)課的設計,我嘗試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力圖營造一種積極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學環(huán)境,更好地將學生的情感與認知,感受與理解,學生的主體與教師的主導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通過教學促進學生數學智能整體而和諧地發(fā)展。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4篇】相關文章:
數學廣角說課稿11-07
小學數學《約分》說課稿12-24
二年級數學上冊《分蘋果》說課稿12-24
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說課稿 認識線段11-02
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11-12
二年級上冊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