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物體和圖形小學數(shù)學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物體和圖形小學數(shù)學說課稿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認識物體和圖形小學數(shù)學說課稿1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P32-P33“認識物體和圖形”。這部分內容是小學幾何圖形學習的開端,也是本冊后繼學習“分類”的奠基內容。由于此內容比較切合學生的實際(直觀形象,學生生活中常見),所以在設計理念上盡力去按新課標的理念去進行教學設計。在學習形式上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以小組合作探究貫穿整節(jié)課。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學會歸納總結,盡力調動其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學習內容上盡量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覺得數(shù)學就在自己身邊,利用數(shù)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在評價方式上,盡量改變只有教師去評價學生的現(xiàn)象,給學生一個民主的地位。評價方式的改變,轉變了學生頭腦中“師嚴”的看法,老師也可以是我們中的一員。
案例正文
教學內容:
教科書P32-P33
教學目的:
1、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以及它們的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創(chuàng)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6盒各種形狀的實物;圖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瞧!誰來了?
生:機器人!
師:對!機器人小叮鐺今天要和我們一起學習,他還給每一組小朋友帶來了禮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禮物嗎?
師:快打開盒子,看看吧!
生:哇,這么多禮物!
師:喜歡嗎?
生:喜歡!
師:但是,小叮鐺要考考我們,他說:“你能把形狀相同的物體在一起嗎?”
師強調: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請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在分的過程中,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好一些。動手吧!
[評:借助學生已有的學習生活經驗,(學生熟悉的機器人—小叮鐺)引入新知,依據(jù)了學生的起點,切入點把握好,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分物體
。1)、小組活動(老師巡視并參與進去)
。2)、匯報
師:這個組小朋友已經分好了,而且從得非常端正。
問:哪個勇敢的小朋友來告訴大家,你們是怎樣分的?
學生匯報:
我們組把肥皂、藥盒、牛奶盒、小積木放在一起的;把魔方、骰子、化妝品盒子放在一起;我們把茶葉盒、易拉罐、小木棒放在一起;我們還把乒乓、皮球、玻璃珠放在一起。
師:這組小朋友分得真好,他們把相同的合在一起!其他小組和他們分得一樣嗎?
生:一樣。
師:我們來看看小叮鐺是怎樣分的,(課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樣嗎?
。墼u:這是大膽地讓學生嘗試著按自己認為的標準分一分,而且在學生分好的基礎上,提出質疑,既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又使學生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的外觀有了初步的認識。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的能力。使學生在做中學到了數(shù)學。]
2、揭示概念(出示課件)
小朋友們,為了能區(qū)別它們,誰來給它們取個好聽又好記的名字呢?
師出示問:起個什么名字?
生:長方體。
師:為什么這么取名?(邊問邊板書)
學生說明。
師依次出示讓學生為其取名,教師板書。
師拿起一球,問:這是什么?
生:球!
師:(1)、請從桌上拿一個球(放進盒里);
(2)、請你高高舉起一個正方體;
。3)、請你拿起一個圓柱;
。4)、請你拿出一個長方體。
3、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大家都拿對了,注意,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你手中的長方體,再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的樣子給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
生匯報
師:誰來大聲地告訴大家,你現(xiàn)在覺得長方體是什么樣的?你是怎樣感覺到的?
生:長方體是長長方方的——我是看出來的;
長方體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來的;
師:你是怎樣摸的?摸給大家看一看。
引導:請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幾個平平的面?誰來數(shù)給大家看一看?
指名學生數(shù)
長方體有6個平平的面。
我們已經了解了長方體的樣子,請小朋友再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正方體、圓柱和球,把你感覺到的給小組朋友說一說。(生邊摸邊說)
生匯報
師:誰來說一說正方體的樣子?
生:正方體正正方方的——我是看出來的;
正方體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來的;
正方體也有6個平平的面——我是數(shù)出來的。
我還發(fā)現(xiàn)正方體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這個孩子觀察得真仔細)。
師:長方體6個面都是一樣大的嗎?(教師拿起一個長方體)
生:不一樣
師小結:對!只有正方體每個面的大小都一樣
師創(chuàng)設一個小情境:圓柱氣嘟嘟地說,大家都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樣子了,誰知道我的樣子呢?(師悄悄問:小朋友,圓柱生氣了,誰來說一說它的樣子)(出示課件)
生:圓柱的身子直直的,圓溜溜的,上下一樣粗,上下兩有平平的圓形的面。
師:球呢?
生:圓乎乎的,圓溜溜的。
師引導:球沒有平平的面(這個小朋友真聰明,豎起大拇指,學生掌聲響起來)
小朋友表現(xiàn)得都非常好,老師想讓你們輕松地玩一玩,想玩嗎?請聽好,請從盒子里拿出一個圓柱和一個長方體,把它們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輕輕地把他們分別推一下,請停下!請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長方體不會滾動,圓柱會滾動。
師小結:哦,原來長方體不會滾動,圓柱會滾動,還有什么會滾動呢?
生:球!
師:對!我們來看球是怎樣滾動的呢?——它和圓柱滾動的一樣嗎?(出示課件)
生:不一樣
師:不錯!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滾動。它和圓柱滾動的不一樣,其中的秘密,只要我們認真學習,長大了就知道了。
[評:在教學方式,教者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通過動手分,動嘴說,教師質疑等形式,既使學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補,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還培養(yǎng)、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并使學生體驗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悅。]
4、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看到的長方體,圓柱和球都穿著花外衣,如果去掉它們的花外衣,你們還認識嗎?請看我把牛奶盒的花外衣去掉是什么?(長方體)魔方的花外衣去掉又是什么?(正方體)茶葉盒的花外衣去掉呢?(圓柱)皮球的花外衣去掉呢?(球)
其實,它們脫掉花外衣的樣子就是它們對應的幾何圖形。(出示課件)老師邊講邊出示課件,并把圖形貼在黑板上。
[評: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活動,由生活中的具體物品,通過課件形象、生動地抽象為數(shù)學中的幾何圖形。過程自然,水到渠成。]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說說四種形狀的物體
師:其實,像這四種形狀的物體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誰來說一說
。1)、形狀是長方體的有哪些物體?
生:文具盒,磚……
師:哦!太多了,你們真會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
。2)正方體又有哪些?
生:魔方,骰子……
。3)、圓柱的有哪些?
生:燈管。茶葉盒……
。4)、乒乓球、玻璃球……
小朋友們知道的真多呀!把你知道的回去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好嗎?
四、活動
。1)、游戲
、俪樯蟻砻蟠永锏奈矬w,把摸出來的感覺說給大家聽,下邊的小朋友猜是什么,猜對了有獎勵。
、谟衫蠋煯攲W生,下面的學生出題目讓老師來摸。
。2)數(shù)一數(shù)
小朋友表現(xiàn)得都非常好,老師告訴你們關于小叮鐺的一個秘密——其實小叮鐺是我們人制造的,它身上有我們今天認識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請同學們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它們都有幾個?(出示課件)
。3)、搭一搭(小叮鐺背景音樂)
小朋友,小叮鐺就要走了,你們想送禮物給他嗎?請小朋友將自己小組的物體搭一搭,搭什么?怎樣搭?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們聰明的才智和靈巧的雙手開始工作吧!
。ù詈煤髮W生匯報,評出最好的給予獎勵)
。墼u:多種形式,富于變化的練習設計,教者運用了適合小學生心理特征的游戲法和競賽法,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思,“比”中做。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應用生活中的問題驗證程度,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學生整理學具盒
師:請把桌上的東西放進盒子里,把它們整理好。
六、總結
師:小朋友們學會了認識哪幾種物體和它們的圖形?
抽生回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師:對!我們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知道了它們的樣子,請閉上眼睛想一想它們的樣子(生閉上眼睛和老師一道邊說邊比劃四種物體的樣子)。好了,小朋友們,老師覺得你們今天表現(xiàn)得非常好,老師對每個小朋友都很滿意,你們今天對老師的表現(xiàn)滿意嗎?
。墼u:采用多種形式的評價,注重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比較恰當?shù)乃囆g性的評價,再次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余興來了。]
案例反思
1、教者的教學是比較清晰的。激趣引入——比較分類——匯報驗證——抽象概括。使學生對某幾種物體的認識能由具體物品緩緩前進,逐步抽象為數(shù)學上的幾何圖形。
2、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比較注重學生的體驗、探索。
3、整節(jié)課創(chuàng)設了較多的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了“做”中學,“樂”中學,“玩”中學的樂趣,比較注重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數(shù)學。
4、在放手發(fā)動學生進行大膽嘗試,發(fā)散學生思維,評價方式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認識物體和圖形小學數(shù)學說課稿2
一、理解教材。
《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單元包括: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和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孩子們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所以教材把認識立體圖形排在平面圖形之前。教材在這部分內容的編排上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兩大理念:注重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注重在活動中學習知識,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學習過程,掌握知識。
二、了解學生。
兒童對形狀的知覺是通過視覺、觸覺、運動覺協(xié)同運動的,這有利于增進他們對所處環(huán)境的認識,為將來學習幾何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其實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關于形狀,他們已經有了較多的的感知經驗,只是這些經驗太感性,需要進一步抽象化,形成簡單的幾何概念,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我的學生大多是五六歲,年齡偏小,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還非常弱,加上班上人數(shù)多(56人),分組活動不容易組織。另外,據(jù)我課前調查,學前班雖然也認識過這些圖形,但很多孩子將“長方體”說成“長方形”,將“正方體”說成“正方形”,也有將“圓柱”說成“長方形”的,將“球”說成“圓”的更多,所以教學目標不能定得太高。
三、擬定目標。
根據(jù)教材的編排特點、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將教學目標定為:
1、通過操作、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這是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目標);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這是數(shù)學思考方面的目標);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這是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的目標)
教學重點與難點是: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四、學法與教法。
根據(jù)以上分析,我認為學生應采用這樣的學法:
1、積極投入到活動中,仔細觀察,更要多動手操作;
2、和其他同學一起合作學習,共同探究;
3、將知識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學以致用。
“教”是服務于“學”的,與這些學法對應,教師該做的是:
1、準備大量的實物和模型,為學生的觀察、操作活動提供材料;
2、營造好學習氛圍,組織好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主動探究;
3、適當指導,幫助學生提高。
五、教學流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孩子們喜歡看動畫片,喜歡藍貓,我先出示漂亮的藍貓圖片,然后說:小朋友,今天聰明的藍貓來和我們一起上數(shù)學課,咱們每個組的桌上都有一個袋子,這是藍貓給大家的'禮物,看一看是些什么?藍貓還提出一個要求: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看哪個組的小朋友放得又快又好。
這里用藍貓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用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引入課題,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并能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ǘ┬〗M活動,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小組活動,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2)揭示概念。
教師拿出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并板書名稱。然后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模型,讓學生認一認,并與相應的實物歸為一類。
經過上面的活動,學生有了一些感性的經驗,這時教師揭示概念,出示一般模型,幫助學生將感性認識抽象化。
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這些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組內交流。
。2)在班上匯報交流。
親自去摸一摸,可以加深學生對幾種立體圖形特征的體驗,和同學的交流有利于豐富對這些立體圖形的認識,在以上過程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ㄈ┬纬杀硐,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圖抽象出模型圖。
教師以一句“藍貓放映的時間到了”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投影屏幕上來。通過幻燈片,從一個個實物圖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一般模型圖。
前面的兩次小組活動,以實物和模型為研究對象,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對幾種立體圖形有了比較多的感性、直觀的認識,這時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圖,再過渡到模型圖,逐漸抽象,為的是促使學生形成幾種立體圖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2、記憶想像。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讓學生辯認,將這些圖貼在黑板上,讓學生拿出相應的實物。
(2)讓學生閉上眼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并用手比劃。
。3)兩人游戲:猜一猜。
一人閉上眼,摸一摸別人給出的一種實物,判斷它的形狀。
這一組活動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四種立體圖形的表象,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安排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學生將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四)游戲中體驗特征。
1、推一推。
2、搭一搭。
3、摸一摸。
用游戲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快樂地學習,對幾種立體圖形的特征有更豐富的體驗,并能培養(yǎng)動手能力、合作能力。
認識物體和圖形小學數(shù)學說課稿3
各位評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圖形》。下面,我從說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學習評價這幾個方面來談一談。
首先,說教材,《認識圖形》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這部分教材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共分兩課時來進行教學,《認識圖形》是這一單元的第2課時,是在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基礎上來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這些平面圖形,體現(xiàn)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認識這幾種圖形,不僅是今后學習它們的特征、周長以及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根據(jù)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本節(jié)課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會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在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實踐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根據(jù)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重點定為:會辨認這四種圖形;另外,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容易將體和面混淆,所以我將本課的難點定為:體會"面"在"體"上。
在教學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現(xiàn)上,我選用多媒體課件、各種立體模型及平面圖形學具,彩色筆、白紙等,來作為這節(jié)課的教具和學具。
接下來我來說一說本節(jié)課的教法與學法: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剛入學不久的一年級學生,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動愛說,所以,在教學中,我會給他們充分的動手和表達的時間與空間,并且,新課標還強調:要讓學生從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親身經歷、體驗、探索,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體驗--就成為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在教學中,我安排學生在摸一摸、說一說、做一做、涂一涂這些活動中來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我綜合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活動教學法等,來促進學生對新知的建構,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我還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使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融觀察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為一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結合一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征,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為6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ㄕn件提問:小朋友們,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嗎?是誰呢?)我想利用這個問題里幫助學生回憶起已學過的知識,這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學生應該能夠說出他們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學生不認識三棱柱,這里我要簡要的介紹一下,為后面認識三角形做準備,接著,我說:今天我們來這里還要認識幾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會說我想知道他的名字,還想知道他長什么樣,住哪里等等,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根據(jù)這一理念,我設計了四個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將時間控制在18分鐘左右。
活動一:認識新朋友
我們的新朋友在小畫家們走過的路上,咱們來找一找,給他們分分類,看這里一共有幾種圖形,接著引導學生觀察分類的過程,問:你們想和這些圖形交朋友嗎?這時,學生應該會異口同聲的說想,那我們就來個比賽,看看哪組交的朋友多,同時將學生分為4組,紅組、綠組、黃組、藍組,提出問題:你們知道這些圖形的名字嗎?這里我會讓學生進行嘗試,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邊出示圖片邊板書,像這個面的形狀是長方形的,這個面的形狀是正方形的,這個面的形狀是三角形的,這個面的形狀是圓形的,他們還有一個統(tǒng)一的名字,叫做:平面圖形,今天,我們將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課題)
活動二:了解新朋友
提出問題1: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們到哪兒去找它們呢?這個問題,孩子們會非常想知道答案,這樣有效的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望,在找家的活動中,我啟用啟發(fā)式教學法,首先是老師手拿一個長方體,摸著它的一個面,問:這個面是什么形狀?通過老師的引導,提出問題2:請你從桌面的物體上找出長方形?赡軙腥藦拈L方體上找出長方形,也可能會有人從三棱柱上找出長方形,甚至會有人找到了好幾個長方形,對這樣的同學,我會及時進行評價,比如:你真棒!你觀察的真仔細!同時將小圖形作為獎品獎給他們小組,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經過老師的引導,找出長方形后,提出拓展性問題:你能從桌面的物體上找出其他圖形嗎?這個問題我會采取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再小組內交流的形式進行,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采取先輔后放的策略,在這里,我會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希望他們通過動腦、動手、動口來親身體驗,從體上找面,面在體上,從而突出本課的重點,找出這幾種圖形后,提出問題4:請你把你剛才找到的面摸給同學看看,說說摸得時候有什么感覺。學生可能會說摸起來平平的、滑滑的、涼涼的等等,這里,我想通過摸得活動,讓學生體驗這幾個面都是平的,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課件演示面從體上滑下,加深學生對"面在體上"的理解,因為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認識各種平面圖形,但是對體和面的理解不透徹,我想通過課件的動態(tài)演示,能夠更直觀、生動的揭示體與面的關系,幫助學生建立起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
活動三:給新朋友畫像
提出問題1:小組討論,看誰能想個好辦法,把你喜歡的新朋友從立體圖上請出來呢?我希望通過這個既有挑戰(zhàn)性,又有探索性,同時又具有動手操作性的問題,來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經過交流,學生可能想到畫的方法、印的方法、折的方法等等,如果學生只說出畫的方法,我就會引導他:還有別的方法嗎?這里我會給機會學生來會說,說操作過程,并且讓學生自評、互評,評價獎勵想出好辦法的小組,接著,學生活動,提出要求:請找出一種合適的方法找到新朋友。學生活動:描一描、印一印、折一折,我想通過學生的做數(shù)學,來讓他們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
活動四:找朋友
提出問題:生活中你在哪里還見過這些圖形呢?這個問題我會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在必要的時候,我還會進行引導:比如我們黑板面的形狀、門的形狀以及小朋友們脖子上紅領巾的形狀等等,接著出示生活中的圖片,讓學生觀察,然后再說一說,我想通過找圖形,讓學生體驗到這些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為了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小朋友在上學路上的情境,我把學生引入現(xiàn)實的情境當中,實現(xiàn)生活經驗數(shù)學化,我想通過這些交通標志牌的認識,來增進學生對數(shù)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同時我還進行交通安全的教育。
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我設計了課間欣賞,讓學生邊欣賞邊思考:這里都用了什么圖形拼成了什么圖案?看到這些漂亮的圖案,學生應該會很活躍,都想來說一說,比如這里,用三角形和長方形拼成了一棵小樹。這里,我都讓學生來找,讓學生來說,在這優(yōu)美的旋律中,學生既可以得到放松,又可以體驗到幾何美、數(shù)學美,滲透了審美教育。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這里,我設置了不同層次的4道練習題。
1、連一連:有幾個小朋友不小心把自己的名字弄丟了,請你用今天學的本領幫他找一找吧!通過此題,加深學生對這4中圖形的認識,區(qū)別形和體。
2、猜一猜:我們今天請來的3個小朋友看到大家的本領這么棒,終于忍不住要來考考我們了,他們出了幾道謎語,你們有信心猜出來嗎?通過這道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面在體上。
3、涂一涂:粗心的彤彤畫完了畫,卻發(fā)現(xiàn)忘記帶彩色筆了,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她完成這幅漂亮的畫嗎?在這里,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圖形并按要求涂色,通過動手,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這四種圖形的辨認。
4、數(shù)一數(shù):老師用我們今天學過的圖形拼成了一輛小車,請小朋友們看看老師都用了哪幾種圖形?各用了幾個?看看誰是火眼金睛,能很快數(shù)出來,此題是通過數(shù)一數(shù)的形式,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幾種常見的平面圖形。這里我會引導學生來數(shù),加深圖形的綜合應用。
在整個練習的過程中,通過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和老師激發(fā)興趣的語言,使課堂更生動有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加深了學生對新知的鞏固。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拓展延伸,發(fā)展能力
提出問題:同學們想自己動手拼一個圖案嗎?小組合作,用小組內的圖形拼一拼;比一比,看那組拼出的圖案最漂亮!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這里我讓學生自己來設計活動,并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活動,拼好后,學生可以離開座位,互相參觀、學習,在參觀的基礎上進行自評、互評,并讓學生來說一說,用了什么圖形拼成了什么圖案。我想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拓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通過相互參觀,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相互欣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第五個環(huán)節(jié):總結反思,深化認識
提出問題:這些都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新朋友,你打算怎么把他們介紹給你的爸爸媽媽呢?這個問題我會讓學生在小組內模擬說一說,然后,老師來做媽媽,學生來介紹。我想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來及時反饋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引導學生說出這幾個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
第六個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鞏固提高
作業(yè)的布置,是課堂教學的課外延伸,它既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檢查教學效果、促進教學的重要依據(jù)。布置作業(yè):同學們,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秘密:你們家里的很多物品上都藏著這些平面圖形,回家后找找看,看誰找的多,下節(jié)課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是火眼金睛。
在教學結束前,我會對小組評價進行總結,評選出優(yōu)勝組給予鼓勵、表揚。
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課的板書設計的很簡潔,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來和大家說一說本課所用到的教學評價,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師評、互評、自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我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學習熱情的評價,我想以此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專家、評委!
【認識物體和圖形小學數(shù)學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立體圖形的認識》說課稿【精選】03-25
認識圖形說課稿11-04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認識圖形》說課稿【精選】03-25
認識物體數(shù)學課件設計05-08
《認識軸對稱圖形》優(yōu)秀說課稿12-28
認識立體圖形04-18
《觀察物體》小學數(shù)學教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