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懷古的詩歌

        時間:2023-01-13 13:42:20 詩歌 我要投稿

        懷古的詩歌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詩歌吧,詩歌具有語言高度凝練、篇幅短小精悍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懷古的詩歌,歡迎閱讀與收藏。

        懷古的詩歌

        懷古的詩歌1

          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問題:

          1.給這首詩劃分層次,并概括層意。

          2.峰巒如聚,波濤如怒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3.為什么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兩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潼關路 ‖做了土‖百姓苦。

          第一層:描寫了握關的險要形勢。

          第二層:寫作者的感慨。

          第三層:歸結全將主旨。

          2.對偶。寫出了潼關的險要地形,一句寫山,一句寫河,也是山河表里之意。

          3.興,必大興土木,百姓受其害;亡,則戰(zhàn)爭頻繁,百姓遭殃。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疾苦生活的同情

        懷古的詩歌2

          荊州道懷古①

          劉禹錫

          南國山川舊帝畿,宋臺梁館尚依稀。

          馬嘶古樹行人歇,麥秀空城野雉飛。

          風吹落葉填宮井,火入荒陵化寶衣。

          徒使詞臣庾開府②,咸陽終日苦思歸。

          【注】①這首詩作于中唐詩人劉禹錫因“永貞革新”失敗被貶,赴連州(今屬廣州)刺史之任時。②庾開府:即庾信,一開始在梁朝為官,后奉命出使西魏,被強留在北方,歷仕西魏、北周二朝,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所以世稱“庾開府”。

          1.這首詩描繪了南國怎樣的景象?請結合詩句加以分析。(5分)

          2.本詩的尾聯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這首詩描繪了南國這昔日的繁華之地,如今已是破敗荒涼的景象。古樹下,馬兒嘶鳴,行人小憩,空城中,長滿莊稼,野雞亂飛;寒風吹落樹葉,填平了宮井,野火燒進荒陵,焚毀了寶衣。(概括特點2分,分析3分)

          2.用典,借庾信思歸的典故,庾信枉費了思歸之心,如今的“舊帝畿”已經破敗不堪了,沒有什么值得留戀之處了。(或雙關,明寫庾信思念江陵,暗喻詩人牽掛長安。)表達詩人對宋齊梁陳幾個朝代的滅亡的惋惜(或南國昔盛今衰的感慨),和革新政治的抱負不得施展的悲憤,更表達了詩人對唐王朝的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勢的憂慮。(手法及分析,3分,答出其中一種表現手法即可;感情每點1分,共3分)

        懷古的詩歌3

          念奴嬌①·赤壁懷古②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③。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④。羽扇綸巾, 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⑤。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⑥

          【注釋】

         、儆置栋僮至睢贰kp調,一百字,仄韻,多用入聲。

         、谥荑て撇懿俚某啾 在今湖北浦圻縣,蘇軾所游為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

          ③千堆雪:流花千疊。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又作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

         、苤荑ざ臍q為東吳中郎將,人稱周郎。小喬為喬玄次女,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為赤壁之戰(zhàn)十年前事。

          ⑤笑應我多情早生華發(fā)的倒裝。

         、搋 以酒灑地,用以敬月。

          【品評】

          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謫居黃州時作。上片詠赤壁,下片懷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結。起筆高唱入云,氣勢足與黃河之水天上來相侔,而且詞境壯闊,在空間上與時間上都得到極度拓展。江山、歷史、人物一齊涌出,以萬古心胸引出懷古思緒。接著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邊故壘和周郎赤壁掛上了鉤。亂石崩云 三句正面寫赤壁景色, 驚心駭目。詞中把眼前的亂山大江寫得雄奇險峻,渲染出古戰(zhàn)場的氣氛和聲勢。對于周瑜,蘇軾特別激賞他少年功名,英氣勃勃。小喬初嫁看似閑筆,而且小喬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遠在赤壁之戰(zhàn)前十年。特意插入這一句,更顯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風得意。詞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風情,剛中有柔,與篇首風流人物相應。羽扇綸巾三句寫周瑜的戰(zhàn)功,也很特別。周瑜身為主將卻并非兵戎相見,而是羽扇便服,談筆風生。寫戰(zhàn)爭一點不渲染士馬金鼓的戰(zhàn)爭氣氛,只著筆于周瑜的從容瀟灑,指揮若定,這樣寫法更能突出他的風采和才能。蘇軾這一年四十七歲了,不但功業(yè)未成,反而待罪黃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壯麗江山,英雄業(yè)績,激起蘇軾爽邁奮發(fā)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內心苦悶和思想矛盾。故從懷古歸到傷己,自嘆人間如夢,舉杯同江上清風、山間明月一醉銷愁了。這首懷古詞兼有感奮和感傷兩重色彩,但篇末的感傷色彩掩蓋不了全詞的豪邁氣派。詞中寫江山形勝和英雄偉業(yè),在蘇軾之前從未成功地出現過。因此這首《念奴嬌》歷來被看作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不但詞的氣象境界凌厲無前,而且大聲鏗鏘,需要銅琵琶、鐵綽板來伴唱。對于原破。

        懷古的詩歌4

          教學目標

          1、掌握詠史懷古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2、學習詠史懷古詩的解題方法與技巧。

          重點難點

          重點:目標1

          難點:目標2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歸納課內詠史懷古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見下表)

          篇目類別思想感情表現手法

          越中覽古寫昔日的繁盛和今天的凄涼表達盛衰無常感慨鮮明的對比

          石頭城寄寓著國運衰微的感慨寓情于景、擬人

          蜀相對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嘆惋之情跟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借景抒情

          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壯志難酬對比

          京口北固亭懷古抒發(fā)愛國情懷詞中用事

          揚州慢表達的是對物是人非的無限惋惜及悲痛之情。情景交融、虛實相濟

          化用前人詩句

          過華清宮奢侈淫逸

          詠懷古跡(其三)借寫昭君的怨恨來抒發(fā)自己一生顛沛流離,遭逢動亂,功業(yè)無成等身世家國之情

          二、概念

          余秋雨先生說過,中國傳統(tǒng)文學中最大的抒情主題,不是愛,不是死,而是懷古之情、興亡之嘆。詠史詩就是以吟詠或評論歷史故事或人物為題材,借此抒發(fā)情懷、諷刺時事的詩歌。懷古詩則是由作者身臨舊地憑吊古跡而產生聯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發(fā)情懷抱負。

          這類作品內容與思想大都比較沉重,感情基調一般都比較蒼勁悲涼。詩人們對歷史的處理往往是“攻其一點,不及其余”,使詩作文短意長、含蓄蘊藉,令人回味再三。如杜甫的《蜀相》、劉禹錫的《烏衣巷》都遺響千古。

          (懷古詠史詩,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表達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的詩歌。懷古詠史類作品,嚴格地說,應該有“懷古”和“詠史”兩個小類。

          “懷古”是指登臨游覽,觸景生情,由于歷史遺跡的誘發(fā),而抒發(fā)感慨——長于情景交融

          “詠史”是翻閱古書,撿點舊說,針對特定的人和事,而陳述自己的獨到見地!L于議論精辟。)

          三、類別:

          1.詠古跡

          2.懷古人

          3.憶古事

          四、歸納思想內容

          1.感慨盛衰無常

          2.感慨壯志難酬

          3.感慨國運衰微

          4.抒發(fā)愛國情懷

          5.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五、詠史懷古詩的主題:

          1.抒發(fā)感慨,感傷興衰

          既然是懷古詠史,現實的不盡人意就難免使詩人觸景生情,抒發(fā)盛衰之感傷,獨抒思古之幽情。抒發(fā)對物換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尤其是做為六朝古都、曾經繁華一時的金陵更是成為古代詩人們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觸發(fā)了多少人的懷古之情,金陵懷古幾乎成為詠詩的一個專題。如唐代韋莊的《金陵圖》: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這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首句寫金陵雨景,渲染氛圍;二句寫六朝往事如夢,臺城早已破敗;三、四句寫風景依舊,人世滄桑。觸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傷今。語言含蓄蘊藉,情緒無限感傷。

          再如劉禹錫的《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全詩通篇寫景,群山仍在,潮水依舊,月光依然,所變者已是“故國”、“空城”、“舊時月”,昔日繁華已化為烏有,全詩基調凄涼不堪,句句都融合著詩人的故國蕭條之感,令人不勝傷感。

          2.懷古詠史,別有寓意:

          這些詩作大多是作者在懷古詠史的同時,融進了的自己切實的生活感受和獨特的生活體驗,具有強烈個人意識;蚴墙韫胖S今,別有寄托,如王安石金陵懷古詞《桂枝香》: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緒。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上片以“登臨送目”四字領起,層層表現了“故國晚秋”中江山風物的勝概。下片則以“念往昔、繁華競逐”一句轉入懷古,感嘆六朝皆因荒樂而相繼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傷時之意,實際上是借歷史警誡當朝統(tǒng)治者不要一味貪圖享受而重蹈歷史之覆轍。

          或是理性分析,獨抒機杼,表達自己對歷史事實的獨特觀點,啟迪世人。如唐代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詩作變換視角,譏諷周瑜成功的僥幸。詩的開頭二句,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跡,后二句議論:赤壁大戰(zhàn),周瑜火攻,倘無東風,東吳早滅,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詩的構思極為精巧,議論新穎獨特,發(fā)人所未發(fā),一反眾口一辭的論調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

          3.感慨身世,關照自我

          有的懷古詠史詩著眼于個人境遇變化,借古人古事抒發(fā)自己的感慨。在鑒賞這類詩詞時還要抓住歷史人物或事件和詩人自己身世之間的連接點,找出二者的共通之處,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周瑜在“小喬初嫁”時就立下了令“強虜灰飛煙滅”之大功,可謂少年得志,風流倜儻,而自己人到中年,卻功業(yè)無成,“早生華發(fā)”,與周瑜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故地重游,聯想古人,關照自己,正是有了這一層自我關照,才使這首詞具有了更為普遍的意義,引起了多少人的共同的心理感受,正是這樣,這首杰出的赤壁懷古詞才有了長久的生命。

          六、歸納詠史懷古詩的特點

          方若虛云:“懷古者,見古跡,思古人。其事無他,興亡賢愚而己。”

         。ǎ保┙Y構: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

         。ǎ玻┮庀螅簹v史人物、烏衣巷、吳鉤、淮水、《后庭花》、六朝、華清宮……

         。ǎ常﹥热荩簢摇獓\衰微、統(tǒng)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壯志難酬

         。ǎ矗┍憩F手法:對比、觸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虛實結合、擬人、借古諷今、吊古傷今、用典 

          (5)思想感情:感慨盛衰無常;感慨壯志難酬;感慨國運衰微;抒發(fā)愛國情懷;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6)語言:含蓄

         。ǎ罚╋L格:或雄渾壯闊、或含蓄沉郁

          七、藝術特色

          2.借古諷今

          3.對比

          4.用典

          5.化用

          6.寓情于景

          八、鑒賞步驟

          (解讀要求:(1)基礎:明了詩人所詠的人和事(2)關鍵:把握詩人在吟詠古人時寄托了自己怎樣的感情。解讀時應思考,對于詩中提到的歷史人物,作者態(tài)度是什么?詩人對此事別出新意的見解表現在何處?)

          1.要弄清史實。對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實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這就要求我們要積累一定的歷史知識,積累得越多越好。我們在中學歷史課、語文課和課外閱讀中所學到的有關知識,應該成為我們頭腦中歷史知識庫的寶藏。在閱讀一首詩詞時,一定要讀好注解,這也是讀懂材料的一把鑰匙。解答鑒賞題時,注意不要被命題者設置的誤區(qū)所干擾。比如1996年高考題選了元代作家阿魯威的散曲《詠史》,故意把作者所歌頌的三國英雄諸葛亮說成是劉備,就是制造誤區(qū)的一個例子。

         。玻w會意圖。后代作家對塵封的往事發(fā)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現實的原因或者是觸發(fā)感慨的媒介。蘇軾被貶黃州,到過當地一處叫作赤鼻磯的地方——傳聞就是當年三國的古戰(zhàn)場赤壁——憑吊,這赤鼻磯也可以說是觸發(fā)了詩人感想的媒介了。辛棄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從歷史上孫權、劉裕以京口為基地堅持抗擊北方勁敵,聯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風雨飄搖中茍且偷安,這京口北固亭就是觸發(fā)詩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茍且偷安,自己的報國無門,也就是詩人引發(fā)詩思的現實原因。

         。常I悟感情。詩家懷古詠史,大致上有這么幾種情況:一種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的思考,詩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寫過《題烏江亭》詩,杜牧為項羽自刎而惋惜:“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比欢醢彩瘏s意識到項羽的失敗是歷史的必然:“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另一種情況是把史實與現實扭結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社會現實。我們中學里學過的兩首宋詞《赤壁懷古》和《京口北固亭懷古》,便是如此。還有一種情況是只抓住歷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題發(fā)揮,如李商隱的《賈生》就是這么一首以古諷今的杰出之作。關于詩人對史實的態(tài)度,我們這里再舉一個例子。像昭君出塞這樣一個漢代的和親故事,杜甫說“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對遠嫁異域的姑娘的同情,他在這里只是就史論事。而王安石則說“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作者在這里“借他人酒杯,澆歷史題材,是可以從不同角度去反映的,這里不但體現了詩人們不同的藝術技巧,也反映了他們不同的歷史觀和人生觀。

         。矗治鰧懛āT跇嬎忌,懷古詠史詩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的。有以景襯情的,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有議論引發(fā)的,如清人劉獻庭的“六奇已出陳平計,五餌曾聞賈誼言。取惜妾身歸異國,漢家長策在和番”(《王昭君》);對漢元帝統(tǒng)治的無能作了辛辣的諷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對比,或是側面烘托,不一而足。不同的寫法,是由主題的需要而決定的。我們要在對具體篇章的分析中仔細體味,并且從中領悟作品的基本風格。還有一點必須提醒,作為詠史懷古詩,不少篇章在吟詠的主要人和事之外,還會引用一些其它的典故,比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共用了五個典故。對于這些典故,一定要有所了解,并且要很好地體會作者用典的目的。至于用典時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面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在分析時,也要留意。

          九、解答詠史懷古詩的基本步驟與方法:

          1.懂。即寫什么?

          ①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歷史事實、歷史人物或用典。高考試題中所涉及的歷史事實、歷史人物或用典都是學生熟知的,不可能出學生生疏的歷史事實、陌生的歷史人物或教材中沒有出現過的典故。例如20xx年全國高考語文試題第三套詩歌賞析題同第三冊李白的《越中覽古》的主旨相近,取用第一冊的《勾踐滅吳》的歷史事實。對學生生疏的內容一般給出注釋。

         、谝ψ髡邔戇@段歷史、這個古人的意圖所在。既抓住歷史人物或事件與時局和詩人自己身世之間的連接點。王昭君與杜甫的的連接點究竟在哪里呢?一是在王昭君的出塞與杜甫的“飄泊西南天地間”頗為相似,二是在王昭君美冠后宮而不得恩寵與杜甫“古來材大難為用”的悲劇命運極其相似。杜甫的借寫昭君的怨恨來抒發(fā)自己一生顛沛流離,遭逢動亂,功業(yè)無成等身世家國之情,而對王昭君斯人則只是表達了自己的同情。

         、垡魄米髡咚惆l(fā)的感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從“懷古”二字來看,是一首典型的詠史抒懷詩,那么作者在這首詞中是側重于借古諷今還是借古言態(tài)呢?從下闋作者對周瑜的描寫贊美中可以發(fā)現,原來作者詠史,想要抒發(fā)的是自己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的悲憤。辛棄疾《永遇樂京口經固亭懷古》則既有借古諷今之意,又有借古消個人胸中塊壘之心。

          ④要分析作者的寫法。詠史抒懷詩的寫法多樣。在構思上,有以景襯情的,有議論引發(fā)的。在章法上,或正反對比,或是側面烘托。

         、菀獙W會比較鑒賞,這不但對領會作者詩中所抒發(fā)的感情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提高鑒賞能力也很有好處。

          2.審。即審明題目要求。

          3.書。即書寫答案。要依據詩歌的具體內容,恰當地運用相關術語表達。

          4.查。即檢查要點全不全,語言通不通。

          十、高考題例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江城子五代歐陽炯

          晚日金陵異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沼泄锰K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注]姑蘇臺:吳王夫差與寵妃西施長夜作樂之地,原址在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

          這首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滄桑。詞中“水無情”、“空有姑蘇臺上月”兩句含有深意。試結合全詩加以賞析。

          【參考答案】“水無情”明寫落日余輝中金陵城外長江浩蕩東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歷史無情地淘汰,他們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復返!翱沼小泵鲗懥比A已去,只剩月亮高掛,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轍之意。

          十、遷移訓練

          1.閱讀下面的詩和對聯,完成第16—18題。(8分)(上海卷)

          赤壁杜庠①

          水軍東下本雄圖,千里長江隘舳艫②。諸葛心中空有漢,曹瞞③眼里已無吳,

          兵銷炬影東風猛,夢斷簫聲夜月孤。過此不堪回首處,荒礬鷗鳥滿煙蕪。

          [注]①杜庠:明朝詩人,曾任知縣,不久罷歸;不得志,放情詩酒。②舳艫;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樣子。③曹瞞:即曹操。

          客到黃州,或從夏口西來,武昌東去;天生赤壁,不過周郎一炬,蘇子兩游

          ——郭朝祚題湖北黃岡東坡赤壁門樓

          16.對聯在語言形式上的最大特點是,律詩中的頷聯和頸聯也具有這樣的特點。(1分)

          17.對聯中的“周郎一炬”與上面詩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說一事;“蘇子兩游”與上面詩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說—事。(2分)

          18.就詩歌中畫線的句子,結合全詩,從—個角度(如景和情的關系)寫一段鑒賞文字(80字左右)。(5分)’

          【參考答案】

          16.對仗(或:對偶)

          17.兵銷炬影東風猛夢斷簫聲夜月孤

        懷古的詩歌5

          原文: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鑒賞

          全曲分三層:第一層(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的形勢。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峰巒如聚:形容重巖疊嶂,群山密集,綿亙不斷!干胶印咕洌貉凿P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形勢十分險要。潼關:在今陜西潼關縣北,歷代皆為軍事要地。

          張養(yǎng)浩于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因關中旱災,任陜西行臺中丞以賑災民。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 本層描寫潼關壯景,生動形象。第一句寫重重疊疊的峰巒,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因地勢險要,為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山本是靜止的,“如聚”化靜為動,一個“聚”字表現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第二句寫怒濤洶涌的黃河,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黃河水是無生命的,而“如怒”則賦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個“怒”字,寫出了波濤的洶涌澎湃!芭弊诌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詩人吊古傷今而產生的滿腔悲憤之情。為此景所動,第三句寫渲關位于群山重重包圍、黃河寒流其間那除隘之處!吧胶颖砝镤P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一斑,如此險要之地,暗示潼關的險峻,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fā)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層(四一七句):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西都:指關中一帶,周、秦、漢、北朝、隋、唐等朝均在這里建都。躊躇:原指猶豫不決,徘徊不前。這里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競摹咕洌貉越涍^秦漢的故都,想起那「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興亡往事,引起無窮的傷感!笇m闕」句:言在無數的戰(zhàn)亂中,過去的宮殿已經化為了一片焦土。宮,宮殿。闕,王宮前的望樓。

          寫從關中長安萬間宮闕化為廢墟而產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點出作者遙望古都長安,憑吊古跡,思緒萬千,激憤難平!巴鞫,意躊躇”,寫作者駐馬遠望、感慨橫生的樣子。作家身處潼關,西望舊朝故都長安,西都”即長安,長安不僅是秦漢都城,魏、晉、隋、唐都建都長安。作為六朝古都,當年是何等的繁華、昌盛。昔日的奢華早已灰飛煙滅不復存,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的衰敗景象,怎能不令詩人躊躕傷心呢? 曾經是好幾個朝代的都城,它的繁榮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過記載,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涼,萬千滋味涌上心頭,遙想當年,秦之阿房,漢之未央,規(guī)模宏大,彌山縱谷,可如今崇麗之宮闕,寸瓦尺專皆蕩然無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務,他不禁感慨萬千。第六、七句“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點出無限傷感的原因!皩m闕萬間都作了土”,便是這由盛到衰的過程的真實寫照,是何等令人“傷心”啊!這一層看起來只是回顧歷史,而沒有直接提到戰(zhàn)爭,然而歷代改朝換代的戰(zhàn)爭的慘烈圖景讀者很容易想象。在這里概括了歷代帝業(yè)盛衰興亡的滄桑變化。這里作者面對繁華過后的廢墟所發(fā)出的“傷心”實乃悲涼。為秦漢舊朝統(tǒng)治者悲涼,恐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三輔黃圖》:“阿房宮,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宮未成而亡,始皇廣其宮,規(guī)恢三百余里。離宮別館,彌山跨谷,輦道相屬,閣道通驪山八百余里!焙髞眄椨鹨魍老剃枺盁貙m室,火三月不滅”。見《史記·項羽本紀》。故曰:“阿房一炬”。) 這種局面是他們不曾想到的吧!同時亦為百姓悲涼,秦漢的一宮一闕都凝聚了天下無數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漢王朝為彰顯一個時代的輝煌,集國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卻隨著秦漢王朝的滅亡而化為焦土。輝煌過去,隨即而來是朝代的變換.百姓在戰(zhàn)爭中苦不堪言 。此情此景,讓作家沉重的說出第三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千古流傳的語句。

          第三層(末四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寫作者沉痛的感慨:歷史上無論哪一個朝代,它們興盛也罷,敗亡也罷,老百姓總是遭殃受苦。一個朝代興起了,必定大興土木,修建奢華的宮殿,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一個朝代滅亡了,在戰(zhàn)爭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歷代王朝的或興或亡,帶給百姓的都是災禍和苦難。這是作者從歷代帝王的興亡史中概括出來的一個結論。三層意思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思想越來越顯豁,感情越來越強烈,渾然形成一體。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怎樣理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边@句話?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題的開拓和深化。如果這首曲子的曲意僅僅停留在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上,那么它僅僅宣揚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與其它懷古詩(與《洛陽懷古》“功,也不久長!名,也不久長!” 陳草庵《山坡羊 嘆世》“興,也任他;亡,,也任他! 《驪山懷古》“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壁w慶善《長安懷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睏钌鳌杜R江仙》“是非成敗轉頭空”)的主題并無多大區(qū)別。在否定歷史的同時,也否定了積極有為的人生態(tài)度。正因為最后兩句就使得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題材的其它作品。這首曲可貴之處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關懷,有對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與關懷。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滅亡之際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興”,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興”必大興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興起時,筑長城,開馳道,造官室,勞役繁重,百姓受盡了苦。“興,百姓苦”一句,發(fā)人所未發(fā),深刻而警策。興則大興土木,亡則兵禍連結,不論“興”、“亡”受苦的都是百姓。歸納總結:這首小令語言精練,形象鮮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個元散曲中的優(yōu)秀作品。

          《潼關懷古》中對歷史的概括,顯指元代現實生活:懷古實乃傷今,沉重實乃責任。這種復雜的感情要結合作家的生平經歷才能理解。張養(yǎng)浩自幼才學過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獻書,被提拔,后任堂邑縣尹、監(jiān)察御史等職,因評時政,得罪當權者被罷官,為避禍不得不隱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禮部尚書。50歲時辭官歸隱于濟南云莊,關中旱災時被重新任命,趕赴陜西救賑災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讓他把功名富貴都參破,不再在意統(tǒng)治者對自己的評判;濟南云莊的歸隱生活,不僅讓他欣賞禮贊自然的風光,更讓他體察民生只艱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讓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剛正不阿、仗義執(zhí)言的性格,讓他有勇氣面對現實說出心中真實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懷古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憂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傾囊以賑災民,每撫膺痛哭,遂得病不起!边@是一個有良知的讀書人真實的本性和真實的生活,也是當時社會所難得一見的。

          張養(yǎng)浩特殊的仕途經歷,決定了他的懷古散曲中有一種參破功名富貴的思想,《驪山懷古》中寫到“贏,都做了土;輸,都做了土! 《洛陽懷古》中寫到“功,也不長;名,也不長! 《北邙山懷古》中寫到“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边@些曲中張養(yǎng)浩把勝負之數、功名之分、生死之際,看成了毫無差別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說富貴無常、人生如夢。只有《潼關懷古》以難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會里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代的統(tǒng)治者對讀書人實行民族歧視政策,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才正式實行科舉取士制度,況且這種制度也是不公平的,這就造成下層讀書人在很大程度上對元統(tǒng)治者失去信心,對社會缺少責任感,所以同時期其他作家懷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時代地烙印:他們或感傷古王朝之覆,發(fā)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嘆古今之巨變,流露對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歲月流逝,抒發(fā)個人沉淪不遇之憂情。惟有《潼關懷古》洋溢著沉重的滄桑感和時代感。

          從作品內容、作家其他懷古作品、同時期其他作家懷古作品三個層面上看,《山坡羊·潼關懷古》都表現為 一份難得的沉重。

        懷古的詩歌6

          一、知人論詩,知世論詩

          知人論詩,知世論詩的方法,古人很早就講過,即了解詩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包括時代氛圍和社會風俗)和創(chuàng)作目的,從而設身處地的揣摩詩人的心境,理解其思想內涵和藝術技巧,這樣才能提高對詩歌的理解和鑒賞能力。最近幾年的高考詩歌鑒賞試題,都是一些大家的不太出名的作品。因此,知人論詩,知世論詩就顯得格外重要。要理解詩作,就不能離開對詩人的品讀,會歷史的了解。實際上,就是在讀中國社會發(fā)展史,讀中國文化發(fā)展史,讀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

          二、品位詩歌意象,理解詩歌意境

          意象是詩歌的基本單位,是意和象的復合體,是作者的主觀心意和客觀物象凝聚的表現,是作者精神和外在物質的統(tǒng)一,它是由情和景這兩個因素組成的。意象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就是意境。通過這些意象的象征意義,意境的指向意義,就能深入的理解詩歌內容,才能體會到作者的情感與意圖。

          有些物象和特定的情意構成了固定的搭配,這些值得我們注意把握。如明月就與思鄉(xiāng)、思人相聯系;松、菊、梅、竹與性格高潔相聯系;折柳與古代的送行相固定。

          三、體味詩眼,解讀詩歌

          古人云:“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边@句詩一方面表明古人寫作構思之辛苦,另一方面也表明古人寫詩詞很講究練字。因練一個好字、好句,是全句、全詩游龍飛動、生氣盎然的,就是“詩眼”。它可以是一個簡練傳神的字,也可以詩作體現主旨的精彩與句!翱此茖こW钇驷,成如容易卻艱辛”,我們在鑒賞古典詩歌時,若能從詩眼入手,可更深入的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手法。

          注意:詩歌中的一些形容詞、副詞和動詞往往就是詩眼。找到詩眼,有助于正確把握詩歌意境。

          四、把握特色,重點突破

          從高考命題的角度看,高考鑒賞的古代使更多是寫景、詠物、詠史的作品,因此我們在把握詩歌之前,還要掌握已寫詩歌的反戰(zhàn)以及分類的知識。

          詩歌按照表達方式,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按格律分,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按語言字數,可分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雜言詩等;按內容,可分為山水田園詩、詠物詩、詠史詩、邊塞詩、詠懷詩等;還可分為律詩和絕句。

          古代律詩中的四聯,古人歸納為起、承、轉、闔。從層次上分,往往可以分為兩層,一層寫景,一層抒情或議論(即卒章顯志的寫法)。

          五、巧用術語,做出解答

          有了以上四步作為基礎,我們就可以從容沉靜地順利出題者題目設計的各種問題了。命題者從什么角度來問,那么就從什么角度來回答。最近幾年的鑒賞題,無外乎就是從內容和手法兩個角度來設問。因此,在回答這些問題是最好用簡潔的語言即術語來作答,答出關鍵點來。高考閱卷,是按關鍵點給分的。只要有關鍵詞語,關鍵店,就可以獲得分數。所以答題的術語,我們必須要熟練掌握。

        懷古的詩歌7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

          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

          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

          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

          楓葉落紛紛。

          【李白詩鑒賞】

          牛渚,是安徽當涂西北緊靠長江的一座山,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磯。詩題下有原注說:此地即謝尚聞袁宏詠史處。據《晉書·文苑傳》記載:

          袁宏少時孤貧,以運租為業(yè)。鎮(zhèn)西將軍謝尚鎮(zhèn)守牛渚,秋夜乘月泛江,聽到袁宏在運租船上諷詠他自己的詠史詩,非常贊賞,于是邀宏過船傾談,直到天明。袁宏得到謝尚的贊譽,從此聲名大著。題中所謂懷古,就是指這件事。詩人借此詩表達渴求知音的心情。

          牛渚西江夜從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內的一段長江,古代稱西江。首句開門見山,點題夜泊牛渚。

          次句寫牛渚夜景,大處落墨,青天無片云展現出一片碧海青天、萬里無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蒼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溶為一體,越顯出境界的空闊渺遠,而詩人置身其間時油然而生的悠然神遠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過渡到懷古。謝尚乘月泛江遇見袁宏月下朗吟身處空凋渺遠之境,最易生出對古今之事的聯想,這一富于詩意的故事,與詩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

          相一致,因此,望、憶之間,雖有很大跳躍,讀來卻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當中就包含有詩人由今及古的聯想和沒有直接闡明的意念活動?諔浀目兆,暗引下文。

          詩人別有會心,從這樁歷史陳跡中發(fā)現了一種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關系 貴賤的懸殊,絲毫沒有妨礙心靈的相通;愛才之心,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

          而這,正是詩人在當時現實中求之而不可得的。詩人的思緒,從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聯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現實,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的感慨。意思是說自己也象當年的袁宏那樣,富于文學才華,只可惜象謝尚那樣的人物卻不可復遇了。不可聞回應空憶,寓含著世無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末聯宕開寫景,想象自己掛帆離去的情景。在颯颯秋風中,片帆高掛,客舟即將離開江渚:楓葉紛紛飄落,仿佛是無言地送別寂寞離去的行舟。秋色秋聲,進一步傳達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懷。

          詩意明朗而單純,卻具有一種令人神遠的韻味。

          清代主神韻的王士禛將這首詩和孟浩然的《晚泊潯陽望香爐峰》作為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典型,認為詩至于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這首詩,寫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畫,跡近寫意;寫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說盡;用語自然清新,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結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種悠然不盡的神韻。

          李白的五律,不以錘煉凝重見長,而以自然明麗為主要特色。這首詩無一句屬對,而調則無一字不律(王琦注引趙宦光評),行云流水,純任天然。這本身就造成一種蕭散自然、風流自賞的意趣,適合表現抒情主人公那種飄逸不群的性格。詩的富于情韻,也得益于這一點。

        懷古的詩歌8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祝鹭傡粝拢黄聒f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是《稼軒詞》中突出的愛國篇章之一。它的思想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寫作者抗敵救國的雄圖大志。二、寫作者對恢復大業(yè)的深謀遠慮和為國效勞的忠心。

          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辛棄疾六十四歲時,被召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這以前,辛棄疾被迫退居江西鄉(xiāng)間已有十多年了。起用他的是執(zhí)掌大權的韓侂胄。因為那時蒙古已經崛起在金政權的后方,金政權日益衰敗,并且起了內亂。韓侂胄要立一場伐金的大功,以鞏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棄疾作為號召北伐的旗幟。第二年(1204),任他作鎮(zhèn)江知府。鎮(zhèn)江在那時瀕臨抗戰(zhàn)前線。辛棄疾初到鎮(zhèn)江,努力作北伐的準備。他明確斷言金政權必亂必亡。他又認為:南宋要取得對金作戰(zhàn)的勝利,必須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他曾對宋寧宗和韓侂胄提出了這些意見,并建議應把對金用兵這件大事委托給元老重臣。這無疑是包括辛棄疾在內的?墒琼n侂胄一伙人不但不能采納,反而有所疑忌不滿,他們借口一件小事故,給他一個降官的處分。開禧元年(1205)索性把他調離鎮(zhèn)江,不許他參加北伐大計。辛棄疾二十三歲從山東起義南來,懷著一腔報國熱情,在南方呆了四十三年,開始遭到投降派的排擠,現在又遭到韓侂胄一伙人的打擊,他那施展雄才大略來為恢復大業(yè)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這就是辛棄疾寫這首詞的時代背景。

          這首詞題為“京口北固亭懷古”,所以一開頭就從鎮(zhèn)江的歷史人物──孫權和劉裕說起。孫權是三國時吳國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吳國的首都,并且能夠打垮來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軍隊,保衛(wèi)了國家。辛棄疾登上京口北固亭懷古,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在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孫仲謀(即孫權),只是現在已無處可尋了!帮L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謂孫仲謀英雄事業(yè)的風流余韻,現已無存!凹呐,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字。劉裕在京口起兵討伐桓玄,平定叛亂。“想當年”三句,頌劉裕率領兵強馬壯的北伐軍,馳騁中原,氣吞胡虜。作者借這些京口當地的歷史人物的英雄業(yè)績,隱約地表達自己的抗敵救國的心情。

          下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幾句也是用歷史事實!霸巍笔悄铣挝牡鄣哪晏。宋文帝劉義隆是劉裕的兒子。他不能繼承父業(yè),好大喜功,聽信王玄謨的北伐之策,打無準備之仗,結果一敗涂地。封狼居胥是用漢朝霍去病戰(zhàn)勝匈奴,在狼居胥山(今屬內蒙古自治區(qū))舉行祭天大禮的故事。宋文帝聽了王玄謨的大話,對臣下說:“聞王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辛棄疾用宋文帝“草草”(草率的意思)北伐終于慘敗的歷史事實,來作為對當時伐金須做好充分準備、不能草率從事的深切鑒戒!皞}皇北顧”,是看到北方追來的敵人張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戰(zhàn)敗時有“北顧涕交流”的詩句。韓侂胄于開禧二年北伐戰(zhàn)敗,次年被誅,正中了辛棄疾的“贏得倉皇北顧”的預言。

          “四十三年”三句,由今憶昔,有屈賦的“美人遲暮”的感慨。辛棄疾于紹興三十二年(1162)率眾南歸,至開禧元年在京口任上寫這首《永遇樂》詞,正好是四十三年!巴歇q記”兩句,是說在京口北固亭北望,記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戰(zhàn)火彌漫的揚州以北地區(qū)參加抗金斗爭。(“路”是宋朝的行政區(qū)域名,揚州屬淮南東路。)后來渡淮南歸,原想憑借國力,恢復中原,不期南宋朝廷昏聵無能,使他英雄無用武之地。如今過了四十三年,自己已成了老人,而壯志依然難酬。辛棄疾追思往事,不勝身世之感!

          “佛貍祠下”三句,從上文緬懷往事回到眼前現實,使辛棄疾感到驚心,長江北岸瓜步山上有個佛貍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留下的歷史遺跡。拓跋燾小字佛貍,屬鮮卑族。他擊敗王玄謨的軍隊后,率追兵直達長江北岸的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宮,這就是后來的佛貍祠。當地老百姓年年在佛貍祠下迎神賽會,“神鴉”是吃祭品的烏鴉,“社鼓”是祭神的鼓聲。辛棄疾寫“佛貍祠下”三句,表示自己的隱憂:如今江北各地淪陷已久,不迅速謀求恢復的話,民俗安于異族的統(tǒng)治,忘記了自己是宋室的臣民。這正和陸游的《北望》詩所謂:“中原墮胡塵,北望但榛莽。耆年死已盡,童稚日夜長。羊裘左其衽,寧復記疇曩!北舜艘馑枷嗤。

          辛棄疾這首詞最后用廉頗事作結,是作者到老而愛國之心不衰的明證。廉頗雖老,還想為趙王所用。他在趙王使者面前一頓飯就吃了一斗米作的飯、十斤肉、又披甲上馬,表示自己尚有余勇。辛棄疾在這詞末了以廉頗自比,也正表示自己不服老、還希望能為國效力的耿耿忠心。

          辛棄疾詞的創(chuàng)作方法,有一點和他以前的詞人有明顯的不同,就是多用典故。如這首詞就用了這許多歷史故事。有人因此說他的詞缺點是好“掉書袋”。岳飛的孫子岳珂著《桯史》,就說“用事多”是這首詞的毛病,這是不確當的批評。我們應該作具體的分析:辛棄疾原有許多詞是不免過度貪用典故的,但這首詞卻并不如此。它所用的故事,除末了廉頗一事以外,都是有關鎮(zhèn)江的史實,眼前風光,是“京口懷古”這個題目應有的內容,和一般辭章家用典故不同。況且他用這些故事,都和這詞的思想感情緊密相聯,就藝術手法論,環(huán)繞作品的思想內容而使用許多史事,以加強作品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在宋詞里是不多見的,這正是這首詞的長處。楊慎《詞品》謂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這是一句頗有見地的評語。

        懷古的詩歌9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汴河曲 [唐]李益

          汴水東流無限春,

          隋家宮闕已成塵。

          行人莫上長堤望,

          風起楊花愁殺人。

          汴河懷古 [唐]皮日休

          盡道隋亡為此河,

          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

          共禹論功不較多?

          [注]

         、巽旰樱杭赐,隋煬帝時開挖的大運河的一段。

         、谒寮遥核逋醭。

          ③水殿龍舟:當年隋煬帝出游時所乘坐的船只。

         、懿惠^多:差不多。

         、艃墒自姸家浴般旰印睘轭}材,但所寫的重點不同,抒發(fā)的感慨也不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

         、七@兩首詠史詩的表達方式各有側重,請分別加以說明。

          答:

          (1)李詩重在通過敘寫汴河春色和隋宮的荒廢,抒發(fā)了對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傷今之意)。皮詩看似為汴河洗刷“罪名”,實則巧妙地對亡國之君進行了強烈的斥責。

          (2)李詩以描寫為主,觸景生情;皮詩以議論為主,欲奪故予,角度獨特。(意思對即可。)

        懷古的詩歌10

          詠苧蘿山/西施

          [唐]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云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赤壁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登金陵鳳凰臺

          [唐]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 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泊秦淮

          [唐]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詠荊軻

          [魏晉] 陶淵明

          燕丹善養(yǎng)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發(fā)指危冠,猛氣沖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后世名。

          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

          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馀情。

          大明

          [先秦] 詩經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

          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于京。

          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

          厥德不回,以受方國。

          天監(jiān)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

          在洽之陽,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

          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

          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會如林。

          矢于牧野。維予侯興。

          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

          維師尚父,時維鷹揚。

          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皇矣

          [先秦] 詩經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jiān)觀四方,求民之莫。

          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彼四國,爰究爰度。

          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此維與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

          啟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帝遷明德,串夷載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兌。

          帝作邦作對,自大伯王季。維此王季,因心則友。

          則友其兄,則篤其慶,載錫之光。

          受祿無喪,奄有四方。

          維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

          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邦,克順克比。

          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孫子。

          帝謂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羨,誕先登于岸。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

          以篤于周祜,以對于天下。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岡,無矢我陵。

          我陵我阿,無飲我泉,我泉我池。

          度其鮮原,居岐之陽,在渭之將。

          萬邦之方,下民。

          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

          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帝謂文王:訽爾仇方,同爾弟兄。

          以爾鉤援,與爾臨沖,以伐崇墉。

          臨沖閑閑,崇墉言言。執(zhí)訊連連,攸馘安安。

          是類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無侮。

          臨沖茀茀,崇墉仡仡。

          是伐是肆,是絕是忽。四方以無拂。

          綿

          [先秦] 詩經

          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筑室于茲。

          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廼理,廼宣廼畝。自西徂東,周爰執(zhí)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鼛鼓弗勝。

          廼立皋門,皋門有伉。廼立應門,應門將將。廼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柞棫拔矣,行道兌矣;煲尿D矣,維其喙矣!

          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懷古的詩歌11

          香徑長洲盡棘叢, 奢云艷雨只悲風。

          吳王事事堪亡國, 未必西施勝六宮。

          【注】①香徑:指春秋時吳國館娃宮美人采香處。故址在今蘇州西南香山旁。②長洲:即長洲苑,吳王游獵之處。在今蘇州西南、太湖北。

         、傧戕煟褐复呵飼r吳國館娃宮美人采香處。故址在今蘇州西南香山旁。

         、陂L洲:即長洲苑,吳王游獵之處。在今蘇州西南、太湖北。

          ③吳王:指吳王夫差。

         、芪魇涸絿琅酵豕篡`把她送給吳王夫差,很受寵愛。

         、萘鶎m:古代帝王后妃居住的地方,共六宮。這里指后妃。

          1.這首詩歌,詩人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

          答:.①運用鮮明的對比手法(2分)

         、谖羧障銖健㈤L洲如今滿眼棘叢, 吳王宮中當日窮奢極欲、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現在只化做一股凄慘的悲風在吹拂。(2分)

          2. 詩人眼中,吳宮景色有怎樣的特點?作者認為吳王亡國的原因是什么?對于國家興亡,作者表明了什么觀點?(5分)

          答:①殘敗凄涼。(1分)

         、诜虿钔鰢母驹蚴撬溕菀,無道,并非因為西施生得格外美麗,比六宮

          后妃更能蠱惑夫差而導致亡國。亡國的罪魁禍首是帝王,后妃僅推波助瀾而已。

          而不應歸罪西施。(2分)

         、圻@首詩蘊含著詩人一個哲理性的見解:一個王朝的沒落是諸種因素的合力使然,詩人否定了女禍亡國的觀點。(2分)

          賞析:

          《吳宮懷古》是唐代文學家陸龜蒙的詩作。此詩描繪了蘇州靈巖山的香徑和長洲荊棘叢生的景象,聯想到吳王夫差荒淫無道,認為他一切倒行逆施都足以亡國,而根本不是因為被西施的美色迷誤造成的。詩人站在歷史的高度重新審視了當年吳越爭霸之事,否定了前代女禍誤國的錯誤看法。

          《吳宮懷古》是一首七絕。前兩句詩言窮奢極欲必然導致覆滅吳國的館娃宮和長洲苑,如今都是荊棘叢生;吳王宮中當日窮奢極欲、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現在只留下一股悲風在吹拂。意在說荒淫腐化生活是吳王亡國的根本原因。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懷古喻今,蘊含深遠。

          后兩句與羅隱的詩句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旨意相近。意思是,吳王夫差亡國是因為他做的每件事都埋下了亡國的禍根。是他無道,并非因為西施生得格外美麗,比六宮后妃更能蠱惑夫差而導致亡國。亡國的罪魁禍首是帝王,后妃僅推波助瀾而已。這兩句詩講清了吳國亡國的因果關系,抨擊了女禍亡國的論調。

        懷古的詩歌12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作者:

          李白(701-762)當然是大家公認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天才詩人之一,大多數人認為他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祖籍隴西(今甘肅),一說生于中亞,但少年時即生活在蜀地,壯年漫游天下,學道學劍,好酒任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離開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 他的詩,想象力“欲上青天攬明月”,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確無人能及。北宋初年,人們發(fā)現《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秦娥夢斷秦樓月”兩詞,又尊他為詞的始祖。有人懷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訟紛紜。其實,李白的樂府詩,當時已被之管弦,就是詞的濫觴了。至于歷來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這兩首詞,格調高絕,氣象闊大,如果不屬于李白,又算作誰的作品為好呢?

          注釋:

          牛渚:牛渚山,在今安徽省當涂縣西北。謝將軍:謝尚,東晉人,鎮(zhèn)守牛渚時,秋夜泛舟賞月,聽到袁宏在船上吟哦自己的作品,大力贊賞。袁從此名聲大振,后官至東陽太守。

        懷古的詩歌13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鑒賞:

          《詠懷古跡其三》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于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慶奉節(jié))寫成的詩歌。這首詩吟詠了王昭君等人在三峽一帶留下的古跡,贊頌了這位歷史人物的文章學問、心性品德、偉績功勛,并對這些歷史人物凄涼的身世、壯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顛沛流離的身世之感,抒發(fā)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組詩語言凝練,氣勢渾厚,意境深遠。

          這首詩由寫昭君村開始,進而寫昭君的身世遭遇,最后突出昭君的怨恨。表面看來,好像是詠昭君而非詠懷,實際上還是詠古跡以感己懷。在抒寫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濟世之志甚高,但終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負。肅宗朝雖任職京師,也只不過是一左拾遺。就這,還因憂國惜才,疏救房琯,而觸怒肅宗,差點獲刑。雖然獲救,卻終被疏遠,終于郁郁辭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漢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遠嫁異鄉(xiāng),流離而不得歸,身死而遺長恨。二人的遭遇、經歷、處境,不無相似之處。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所謂“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唐宋詩舉要》所謂“此自喻其寂寥千載之感也”,正是詩中所要傳遞的。昭君未能見知于君王,詩中對她深寄同情,也有怨君之意。當然更主要的,還是一個遠嫁異域的女子,永遠懷念故土的怨思,這是千百年世代積累的更為普遍的更為深厚的情感。

        【懷古的詩歌】相關文章:

        濟南懷古的詩歌06-20

        夏日懷古詩歌01-21

        詠史懷古類詩歌的鑒賞03-24

        詩歌鑒賞詠史懷古類02-08

        赤壁懷古周郎顧詩歌08-19

        云陵懷古詩歌08-06

        《鴻溝懷古》現代詩歌03-27

        杭州懷古現代詩歌07-04

        秦樓月懷古詩歌06-2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