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詠梅的詩句
宋代詠梅詩詞盛行,一些著名詩人都有佳作。北宋詩人王安石的詠梅詩詞,樸素自然,意境深遠,深受讀者喜愛。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王安石詠梅的詩詞句,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安石詠梅的詩句
王安石的詠梅代表作《梅花》,用比喻手法,借頌梅花以喻自己不畏強暴的性格: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首詩詞脫胎於南朝蘇子卿《梅花落》一詩詞。原詩詞是:“中庭一樹梅,多葉尚未開。只言花是雪,悟有暗香來!蓖踉娫~對原作加以點化提煉,使全詩詞語句更為精練,意境更為深遠。
這首詠梅詩詞形象地刻畫了梅花的神韻和香色。前兩句“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寫寒冬時節(jié),萬物皆未萌芽,唯獨墻角數(shù)枝梅花迎寒綻開!蔼氉蚤_”與“數(shù)枝梅”相照應,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時間,突出了梅花于嚴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斑b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梅花的香色,前句著眼于人們的視覺形象,含蓄地寫梅花的純凈潔白。與訴諸人們嗅覺形象的下句一道寫梅花的香色,詩詞句之間具有內(nèi)在聯(lián)系。正因為有梅花的香氣從遠處飄來,才使詩人“遙知不是雪”。倘若梅花無香氣,則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看到的“墻角數(shù)枝梅”,是難免把它錯當作雪枝的。以互為因果的兩句詩詞寫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
此詩詞中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墻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fā)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魅力。詩人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tài)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這首小詩詞意境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再看王安石的《獨山梅花》:
獨山梅花何所似,半開半謝荊棘中。
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
亭亭孤艷帶寒日,漠漠遠香隨野風。
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顏色空。
這首詩詞是詩人被迫罷相之后,隱居鐘山時所寫。獨山,在今江蘇溧水!督ǹ抵尽罚骸蔼毶,在溧水縣東南一十里!
詩詞中所寫之梅,環(huán)境較為典型。因為它生長的“獨山”,是一座偏僻的山,無人游賞的山,荊棘密布的山。所以,這梅花也是無人欣賞的,自開自落的,寂寞無主的。首聯(lián)“半開半謝”之語,頗多怨慕。頷聯(lián)以比喻來寫此地梅花命運悲苦。美人、志士,既是擬物,也是將人的身世之感并入其中。頸聯(lián)再寫其色與香,雖孤猶艷,雖遠猶香,見其自信。尾聯(lián)抒發(fā)感慨,獨山之梅不能移植入皇家上林苑,其根欲老,深可嘆惋;而更值得痛惜的是,上林苑中,此刻正缺少顏色美艷的奇花異木!這種弦外之音,不難聽出:一方面國家需要杰出人才擔負責任,另一方面,卻又有許多優(yōu)秀人才閑置草野,老死蓬蒿!詩人借“獨山梅花”抒發(fā)了志士遲暮的傷感、壯志難酬的慨嘆、無人理解的孤獨以及雖遭貶黜卻依然堅守高潔品性的無悔之情。
此詩詞借寫獨山梅花的不幸處境,諷詠統(tǒng)治者埋沒人才,含蓄而見警策。
詩人志向遠大,立志改革,卻不被世人理解,在《詠梅》一詩詞中含蓄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慨嘆:
頗怪梅花不肯開,豈知有意待春來。
燈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勝回。
觸撥清詩詞成走筆,淋漓紅袖趣傳杯。
望塵俗眼那知此,只買夭桃艷杏栽。
本詩詞主要描繪了梅花香色俱佳,獨步早春,具有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和不甘落后的進取精神,突出了春梅于嚴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
首聯(lián)欲揚先抑,先寫人們責怪梅花為什么遲遲不肯開放,接下來回答人們的疑問,說梅花遲開是為了迎接春天的到來。用擬人手法,突出了梅花不爭名利,冒雪迎春的品格。頷聯(lián)繼續(xù)用擬人手法,寫梅花的玉容清香,表現(xiàn)了梅花凌雪綻放、艷壓春芳的姿容。頸聯(lián)寫文人雅士面對梅花,詩詞興大發(fā)、筆走龍蛇,紅袖傳杯、酒興盎然的雅趣,展現(xiàn)了梅花的無窮魅力。尾聯(lián)引桃杏為俗人喜愛作對比,惋惜梅花的高潔品質不為世人所理解。從而暗示自己的改革志向不被世人理解的痛苦心情。
再看詩人的集句詩詞《梅花》: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這是一首集句詩詞,即集合前人詩詞句而成。集句體詩詞,始于漢魏間詩人應璩、傅咸,唐人稱為“四體”, 至宋時盛行。王安石最為擅長,能因難見巧,信手拈來,頃刻而就。這首“梅花”絕句(《王文公文集》卷七九題作《送吳顯道》),系截取唐宋四位詩人的詩詞句,經(jīng)過巧妙組合,賦予新意,而又辭氣相屬,如出己手,無牽強湊合的痕跡。
“白玉堂前一樹梅”,出自唐代詩人蔣維翰的《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shù)花開。兒家門戶尋常閉,春色因何入得來?”(《唐人萬首絕句》卷十二)“為誰零落為誰開”乃是唐代詩人嚴憚《惜花》中的一句:“春光搏扔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同前卷三七)而“唯有春風最相惜”則是唐代詩人楊巨源《和練秀才楊柳》中的詩詞句:“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唯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人萬首絕句》卷二五)最后一句“一年一度一歸來”則出自宋初瞻光茂妻的《寄遠》:“錦江江上探春回,消盡寒冰落盡梅。爭得兒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歸來!(《宋詩詞記事》卷)
詩詞中的梅花,既有“零落”又有“開”,表明了詩人對萬事萬物變化無常的感受,讓讀者在看到花木零落的同時,又欣賞到梅花迎春、春光明媚的景色。一年一度的冬去春來,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運行規(guī)律。
這首詩詞主要是借原詩詞句所包含的情緒色彩和象征意蘊,來顯示與烘托一種朦朧迷離的內(nèi)在心境。晚年的王安石心境確實有所變化,從傾向改造世俗社會轉向追求個體生命的價值,從為人轉向為己,個人的自由在王安石心目中更加重要。王安石已經(jīng)超越了世俗與入世的分別,體會解脫的自在,體會融入自然的恬靜,進入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王安石《浣溪沙》
其一 和俞秀老鶴詞
常時黃色見眉間。松桂我同攀。每言天上辛苦,不肯餌金丹。
憐水靜,愛云閑。便忘還。高歌一曲,巖谷迤邐,宛似商山。
其二
練巾藜杖白云間。有興即躋攀。追思往昔如夢,華轂也曾丹。
塵自擾,性長閑。更無還。達如周召,究似丘軻,祗個山山。
其三
茫然不肯住林間。有處即追攀。將他死語圖度,怎得離真丹。
漿水價,匹如閑。也須還。何如直截,踢倒軍持,贏取溈山。
其四
營巢燕子逞翱翔。微志在雕梁。碧云舉翮千里,其奈有鸞皇。
臨濟處,德山行。果承當。自時降住,一切天魔,掃地焚香。
其五 又和秀老
莫言普化祗顛狂。真解作津梁。驀然打個斤斗,直跳過羲皇。
臨濟處,德山行。果承當。將他建立,認作心誠,也是尋香。
王安石—《出塞》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出塞》
【內(nèi)容】:
涿州沙上飲盤桓, 看舞《春風小契丹》。 塞雨巧催燕淚落, 蒙蒙吹濕漢衣冠!
【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撫州臨川人。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中進士后,曾任過地方官。神宗時為宰相,創(chuàng)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對。后辭官退居南京。他是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文學成就頗高,影響甚巨。其詩長于說理,精于修辭,內(nèi)容亦能反映社會現(xiàn)實。詞雖不多,卻風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別具一格。有《臨川集》。
【注釋】: 塞:邊塞。指宋和遼交界的地方。 涿州:今河北省涿縣。 沙上:沙丘,平原。 飲:飲酒,進餐。 盤桓:逗留, 蒙蒙:形容雨點細小。 漢衣冠:指宋朝使臣的衣著。
【賞析】: 這首詩描寫宋朝使臣與塞外百姓的感情深厚。燕淚落和漢衣濕在雨里同時出現(xiàn),暗示宋使看到燕地百姓哭泣,深受感到,也跟著掉淚。
詩人王安石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眰魇牢募小锻跖R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說到蘇東坡的政敵,最難措辭的莫過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實上又絕對無法回避王安石,因為兩人不但分屬兩個政治營壘,又是上下級關系,而且彼此之間還有糾纏不清的私人恩怨。王安石去世后,中書舍人蘇軾為其撰《王安石贈太傅》的"制詞",足見關系的不一般。
東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舊黨爭,他的父親和弟弟、他敬愛的朝中元老、他的親朋好友,幾乎無一不是站在舊黨一邊的。當然,更重要的是東坡本人的政治觀念與新法南轅北轍,他的學術思想也與新學格格不入,忠鯁讜直的他不可能違心地對方興未艾的新政沉默不言,他勢必要成為新黨的政敵,也勢必要與新黨黨魁王安石發(fā)生沖突。
蘇洵與王安石素不相協(xié),嘉祐年間蘇洵以文章名動京師,王安石卻未有一言褒獎。王安石的母親去世,朝中大臣紛紛前去吊唁,蘇洵獨不前往。東坡對其父寫《辨奸論》是不以為然的,認為有些話說得太過分。東坡對王安石的文才也非常贊賞,曾稱道王安石所撰的《英宗實錄》為本朝史書中寫得最好的。
但是東坡對王安石好為大言詭論的行為非常不滿,曾在祭劉敞的祭文中予以譏刺。熙寧二年(1069),東坡上疏論貢舉之法不當輕改,神宗非常重視,當天就予接見,然后又想讓東坡修中書條例,王安石阻攔并力薦呂惠卿。同年,東坡為國子監(jiān)舉人考官,策題以歷史上君主獨斷或興或亡之事為問,王安石大為不悅。神宗又想讓東坡修起居注,王安石卻說東坡不是“可獎之人”。神宗說東坡文學出眾,為人亦平靜,司馬光、韓維等大臣都稱道之。王安石回答說東坡是“邪險之人”,還說1066年東坡遭父喪時,韓琦等贈送賻金不受,卻利用運喪的官船販賣蘇木入蜀,還說此事是人所共知,所以東坡雖有才智和名望,但只能當個通判,不可大用。
然而王安石卻絕非奸佞小人,他與蘇東坡的矛盾僅僅是政治觀念的不同,為了推行新政,王安石當然要打擊,排斥清洗反對派,但也僅僅是將其降職或外放,從不羅絡罪名陷害對手,也從未企圖將對方置于死地。甚至,當“烏臺詩案”發(fā)生時,已經(jīng)辭官的王安石還挺身而出上書皇帝,營救朋友兼政敵蘇東坡,直言“豈有圣世而殺才士乎”。要知道王安石與蘇東坡長期政見不和,而蘇東坡卻正是因為蔟擊新政而罹禍,王安石卻能摒棄私見主持公道。更何況,當時不但蘇軾本人已經(jīng)屈打成招,就連他自己的許多親朋好友都噤若寒蟬,無人敢為蘇東坡說一句話,而王安石這時卻是一個被皇帝和百官厭棄的人,此時他受盡攻擊遍體鱗傷,又痛失愛子家破人亡,一人孤獨在家獨守貧寒,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冒險在蘇東坡的親友都不敢為他說話時上書皇帝為他申冤,正因為個人品德高尚,所以他可以不顧個人好惡寧肯冒著危險在別人都不敢為蘇軾說話,甚至連其親朋好友都不敢為其說話時在自己失勢的情況下仍然挺身而出為蘇軾向皇帝直言鳴冤,真可謂高風亮節(jié)!
同樣,蘇軾對王安石的不滿也僅僅限于政治觀念上,蘇東坡不但在王安石落難之后寫詩給他,說“從公已覺十年遲”,而且在代宋哲宗所擬的敕書中,高度評價自己的這位政敵,說正因為天意要托付“非常之大事”,才產(chǎn)生王安石這樣的“希世之異人”,并稱贊他“名高一時,學貫千載,智足以達其道,辯足以行期言;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
此外,王安石的品行不論是他的敵人還是朋友都十分敬佩,無話可說。王安石質樸,節(jié)儉,博學多才,在當時士大夫中有極高威望,且是歷史上惟一不坐轎子不納妾,死后無任何遺產(chǎn)的宰相。
【王安石詠梅的詩句】相關文章:
王安石詠梅花的詩句12-02
古詩詠梅 王安石11-25
詠梅王安石的詩11-21
王安石寫的的古詩詠梅11-25
關于詠梅的詩句12-01
小學詠梅的詩句11-30
王安石的詩句11-05
王安石曾賦詩詠梅閱讀答案10-25
王安石臘梅的詩句11-06
王安石的名言詩句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