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古代愛國詩句

        時間:2021-04-12 17:47:51 我要投稿

        古代愛國詩句

          愛國詩句句句體現(xiàn)詩人的愛國情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代愛國詩句,歡迎參考閱讀!

        古代愛國詩句

          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代:戴叔倫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譯文

          我巍巍大唐的獵獵旌旗在陰山飄揚,

          突厥胡人膽敢來犯定叫他有來無還。

          作為子民我愿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

          大丈夫建功立業(yè)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簡析

          戴叔綸的《塞上曲》共兩首,為七言絕句。這是第二首。這首較之第一首《塞上曲·軍門頻納受降書》淺明了許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門關”。這“生入玉門關”原本是定遠侯班超的句子,是說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時思歸鄉(xiāng)里,上書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班超30年駐使西域,為國家民族鞠躬盡瘁,老而思鄉(xiāng)求返,本無可咎。但以戴叔綸之見,班超的愛國主義還是不夠徹底——他不應提出“生入玉門關”,也無須提出“生入玉門關”,安心報國就是了。戴叔綸的愛國之切是好的,義無反顧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這個實際例子上看,卻不是那么近人情。知道了這個典故,全詩意思迎刃而解。前一聯(lián)講的是漢家重兵接敵,對胡兵一騎都不會放過。而后就是上文說過的典故——不回玉門關了,要以必死信念戰(zhàn)勝胡兵,報國靖邊以寧。

          戴詩同前人述志慷慨的邊塞詩風一體同出,大都是吟詠壯士一去不復還的豪言志向,至于時代特征的分析、判斷及有關主張,則稍嫌抽象,倘如不將上詩注為唐中期的戴詩,而隨便說成為別個時代的,也是很難提出疑問來的。

          讀陸放翁集

          清代:梁啟超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評析

          梁啟超的《讀陸放翁集》作于他一八九九年戊戌變法失敗后出走日本期間,寫的是讀陸游詩集引起的感慨。這里所選的是其中一首。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指出千百年來詩壇柔弱不振的總趨勢。在這種柔媚纖弱的風氣籠罩之下,那種剛健雄直的戰(zhàn)斗性和勇于為國家獻身的精神也消亡了。所謂「兵魂銷盡國魂空」是「靡靡風」最突出的表現(xiàn)。作者格外強調這一點,乃在為下兩句蓄勢,抹倒「詩界千年」,正是為了突出一人!讣惺艔能姌贰怪冈婎}給出的《陸放翁集》。在「兵魂銷盡國魂空」的「千年」詩界,唯有陸游的詩集里,十分之九都是抒寫衛(wèi)國從軍的渴望和歡慰的。所以末句「亙古男兒一放翁」,使足筆力推崇陸游是從古至今的詩人中一個真正的男子漢。詩末梁啟超自注云:「中國詩家無不言從軍苦者,惟放翁則慕為國殤,至老不衰」,將詩意說得就更明確了。全詩寫得極為概括凝練,雄直警策,這些都表現(xiàn)為「詩界千年」同「一放翁」的藝術對比所顯示出的鮮明性。

          梁啟超格外推崇愛國主義和為國而戰(zhàn)的「尚武精神」,他認為「中國人無尚武精神」,表現(xiàn)在詩里,則所謂「詩界千年靡靡風」,因而他倡導「詩界革命」,欲改造文學,振作民氣,達到救國拯民的目的。這首詩可說是其發(fā)自心聲之作。

          二礪

          宋代:鄭思肖

          愁里高歌梁父吟,猶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踐亡吳計,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饑虎齧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陸沉?

          譯文

          愁悶時高歌一曲《梁父吟》,

          象敲金擊玉一般發(fā)出悲涼的聲音。

          要學勾踐立下十年亡吳的大計,

          有包胥哭師秦庭七天七夜的堅心。

          秋雁悲鳴也懂得亡國的慘痛,

          空林餓虎白晝也要出來咬人。

          我心中立下比海還深的誓愿,

          決不讓中國大好河山永遠沉淪!

          創(chuàng)作意境

          這首詩是作者寫來勉勵自己磨礪志氣的,從詩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侵略者的痛恨和矢志報仇的愛國精神。

          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清代:秋瑾

          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

          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賞析

          《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作于1904年,秋瑾赴日不久。清紹興府將此詞稿作為“罪狀”公布,可見此詞革命性之強。

          “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道是“閑”字,但有感于祖國沉淪,卻未必有“閑”情。開篇兩句,點明此行日本的緣由,也點出了國內的政治局勢!敖甬T已缺終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其時列強瓜分中國,堂堂禮儀之邦,卻是衣冠委地,詞人一拍桌案,聲音陡然一揚:“為國犧牲敢惜身?”一句反問,慷慨激昂,擲地有聲。

          “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換頭一折,疏疏三筆,將一路多少霜風雨雪,輕輕囊括。是蹉跎,是舛磨,陽光寂滅,風雨鮮活。她是一個革命者,不能也不會為了這些而放慢腳步。有了這樣的信念,關山萬里,層云幾重,一名女子,改換上男兒的裝扮,一葉槎枒,飄揚過了大海。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歇拍一韻,似洞天石扉,訇然中開。只恨蒼天,“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只求如今,“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把秋瑾以身許國的決心和敢作雄飛的魄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句豪言的崢嶸風骨,撐起的正是詞人颯爽的英姿。

          揚子江

          宋代: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譯文

          被元兵扣留數日(相當隨風去北海游玩過),終于脫險回到南方。

          臣的心好似一塊磁鐵,不指向南方誓不罷休。

          創(chuàng)作背景

          文天祥在贛州知州任上,以家產充軍資,起兵抗元,入衛(wèi)臨安,不久任右丞相,赴元軍談判被扣留,拘押北行。后脫險南歸,率兵抗擊元軍。景炎元年(1276),他在從南通往福州擁立端宗以力圖恢復的途中,作《揚子江》一詩述志。景炎三年(1278),他因兵敗被俘,堅持了四年的獄中斗爭,終以不屈被害。

          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唐代: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zhàn)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傳聞一戰(zhàn)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譯文

          富饒的水域江山都已繪入戰(zhàn)圖,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請你別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將功成要犧牲多少士卒生命!

          傳說一旦開戰(zhàn)連眾神靈都發(fā)愁,兩岸軍連年混戰(zhàn)一直不停休。

          誰還說滄江總是太平沒有禍事,近來江水混著鮮血爭先向東流。

          賞析

          此詩題作《己亥歲》,題下注:“僖宗廣明元年!卑础凹汉ァ睘閺V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

          安史之亂后,戰(zhàn)爭先在河北,后來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發(fā)生大規(guī)模農民起義,唐王朝進行窮兇極惡的鎮(zhèn)壓,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戰(zhàn)場。這就是所謂“澤國江山入戰(zhàn)圖”。詩句不直說戰(zhàn)亂殃及江漢流域(澤國),而只說這一片河山都已繪入戰(zhàn)圖,表達委婉曲折,讓讀者通過一幅“戰(zhàn)圖”,想象到兵荒馬亂、鐵和血的現(xiàn)實,這是詩人運用形象思維的一個成功例子。

          隨戰(zhàn)亂而來的是生靈涂炭。打柴為“樵”,割草為“蘇”。樵蘇生計本來艱辛,無樂可言。然而,“寧為太平犬,勿為亂世民”,在流離失所、掙扎于生死線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樂了。只可惜這種樵蘇之樂,今亦不可復得。用“樂”字反襯“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尋味。

          古代戰(zhàn)爭以取首級之數計功,戰(zhàn)爭造成了殘酷的殺戮,人民的大量死亡。這是血淋淋的現(xiàn)實。詩的前兩句雖然筆調輕描淡寫,字里行間卻有斑斑血淚。這就自然逼出后兩句沉痛的呼告。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這里“封侯”之事,是有現(xiàn)實針對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歲”)鎮(zhèn)海節(jié)度使高駢就以在淮南鎮(zhèn)壓黃巢起義軍的“功績”,受到封賞,無非“功在殺人多”而已。令人聞之發(fā)指,言之齒冷。無怪詩人閉目搖手道“憑君莫話封侯事”了。一個“憑”字,意在“請”與“求”之間,語調比言“請”更軟,意謂:行行好吧,可別提封侯的話啦。詞苦聲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來。

          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將功成萬骨枯”。它詞約而義豐。與“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zhàn)功”(張?《吊萬人冢》)之句相比,字數減半而意味倍添。它不僅同樣含有“將軍夸寶劍,功在殺人多”(劉商《行營即事》)的現(xiàn)實內容;還更多一層“士卒涂草莽,將軍空爾為”(李白《戰(zhàn)城南》)的意味,即言將軍封侯是用士卒犧牲的高昂代價換取的。其次,一句之中運用了強烈對比手法:“一”與“萬”、“榮”與“枯”的對照,令人觸目驚心!肮恰弊謽O形象駭目。這里的對比手法和“骨”字的運用,都很接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驚人之句。它們從不同側面揭示了封建社會歷史的本質,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詞氣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擲地有聲,相形之下更覺字字千鈞。

          出塞

          清代:徐錫麟

          軍歌應唱大刀環(huán),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譯文

          出征的戰(zhàn)士應當高唱軍歌勝利日來。

          決心把滿族統(tǒng)治者趕出山海關。

          戰(zhàn)士只知道在戰(zhàn)場上,要為國捐軀。

          何必考慮把尸體運回家鄉(xiāng)。

          鑒賞

          “拼將熱血灑疆場 ”,這是一首邊塞詩,寫于1906年。當時作者從日本回國,曾北上游歷,在吉林、遼寧一帶察看形勢,一路走來,有許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這首七言詩。

          啟首兩句就寫得頗具氣勢,“軍歌應唱大刀環(huán),誓滅胡奴出玉關!背稣鞯膽(zhàn)士應高唱著戰(zhàn)歌,揮舉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統(tǒng)治者殺到關外。玉關,本指玉門關,這里代指山海關。清政府是在關外發(fā)跡的,因此要殺到關外,把他們徹底消滅。這里用一個“環(huán)”字,預示著反清斗爭一定會取得勝利,戰(zhàn)士們會踏著歌聲,凱旋而回。后兩句寫得極其悲壯,抒發(fā)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弊鳛橐幻麘(zhàn)士,想到的只是為國捐軀,根本不去考慮身后事,為國捐軀,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馬革裹尸還”呢?

          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義無反顧的革命激情和犧牲精神,充滿了英雄主義氣概,把一腔報效祖國、戰(zhàn)死疆場的熱忱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在寫下了這首詩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慶起義,失敗被捕,清政府要他寫口供,他揮筆直書:“爾等殺我好了,將我心剖了,兩手兩足斷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殺學生。”爾后,慷慨就義,他用生命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這首詩感情豪放激揚,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最后一句“何須馬革裹尸還”,寫出了他壯懷激烈、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傊@是近代邊塞詩中難得的一首好詩。

          泊秦淮

          唐代: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譯文

          浩渺寒江之上彌漫著迷蒙的煙霧,皓月的清輝灑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將小舟泊在秦淮河畔,臨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為亡國之恨黍離之悲,竟依然在對岸吟唱著之曲《玉樹后庭花》。

          創(chuàng)作背景

          唐朝著名詩人杜牧游秦淮,在船上聽見歌女唱《玉樹后庭花》,綺艷輕蕩,男女之間互相唱和,歌聲哀傷,是亡國之音。當年陳后主長期沉迷于這種萎靡的生活,視國政為兒戲,終于丟了江山。陳國雖亡,這種靡靡的音樂卻留傳下來,還在秦淮歌女中傳唱,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的詩說:這些無知歌女連亡國恨都不懂,還唱這種亡國之音!其實這是借題發(fā)揮,他譏諷的實際是晚唐政治:群臣們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陳后主的后塵了。秦淮一隅,寄至如此深沉的興亡感,足見金陵在當時全國政治中心已經移向長安的情況下,影響仍然很大。

          杜牧前期頗為關心政治,對當時百孔千瘡的唐王朝表示憂慮,他看到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鎮(zhèn)的擁兵自固,看到邊患的頻繁,深感社會危機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這種憂時傷世的思想,促使他寫了好些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詩篇!恫辞鼗础芬簿褪窃谶@種思想基礎上產生的。當他來到當時還是一片繁華的秦淮河上,聽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詩。詩中說,金陵歌女“不知亡國恨”,還唱著那《后庭花》曲。其實,這是作者借陳后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晚唐那般醉生夢死的統(tǒng)治者不從中汲取教訓,表現(xiàn)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

        【古代愛國詩句】相關文章:

        關于古代愛國的古詩11-25

        關于愛國的詩句02-14

        古代關于描寫秋天的詩句12-24

        古代關于描寫秋天的詩句12-24

        關于愛國的詩句集錦04-13

        關于愛國名言詩句12-16

        古代人物愛國的故事09-29

        國慶節(jié)表達愛國的詩句04-08

        國慶節(jié)表達愛國的詩句04-08

        古代禮儀知識08-2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