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學生評價制度

        時間:2023-03-22 12:19:05 評價 我要投稿

        學生評價制度(集合12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可以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那么什么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評價制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評價制度(集合12篇)

        學生評價制度1

          學生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核心。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以促進每一個學生發展作為評價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目的。制定學校學生評價制度如下:

          一、實施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發展性

          對學生的'評價,可以是確定學生與客觀標準的差距或他在集體中的位置,還可以是將學生的現在與過去進行比較,對學生若干側面進行對比,對較差學生的進步行為給予肯定或認同,從而激發較差學生的上進心,使所有學生更好地獲得發展。

          二、評價采用多元評價標準

          對學生的評價強調百分制、等級制和評語評價的相互補充、相互結合,充分體現各類評定方式科學性和互補性。

          三、注重定性評價理論,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運用調查法,觀察法、分析法等搜集、處理教育評價信息,進行定性描述,作出價值判斷。如采用評語評價模式,促進學生各種興趣的持續增長和良好品格的逐步形成。

          教師評語的個性化、具體化、系統化,使評語在促進每個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方面發揮作用。

        學生評價制度2

          公示制度

          1、學校對關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將向全體師生及社會公示,征求意見,接受社會監督。

          2、對學校的領導評價委員會,班級小組要向全校師生公示。

          3、學生素質評價的日程安排及工作程序將向全體師生及家長代表會予以公示。

          4、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方法、程序及結果將張貼在校園向學生公示同時以書信形式通知其監護人。

          誠信制度

          1、學校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及班級評價小組,確定家長代表和參加評定的教師資格認定標準,(大多數學生同意)

          2、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必須真實反映學生的.差異。

          3、對評價誤差要及時更正。

          4、對參與評價的教師必須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客觀公正,要簽定協議并建立誠信檔案。

          5、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教育評價的信度,督促參評人員嚴格履行誠信的責任和義務。

          培訓制度

          1、對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加以培訓,了解上級文件精神,確定實施方案、日程安排和評價委員會,

          2、對全體教職工培訓,轉變教師觀念,提高認識,確保參評教師的評價公正性、準確性。

          3、對全體學生進行“評價內容、評價形式”的相關講座,明確學生學習目的。

          4、致全體家長一封信,召開家長代表會,學習上級文件精神,轉變家長教育觀念,使此項改革精神做到家喻戶曉。

          5、對班主任加以培訓,使其掌握評價內容及評價形式、評價方法,確保評價工作的準確、順利。

          學生投訴舉報制度

          1、學生對評價有異議的,可直接向學校評價委員會投訴或舉報

          2、學校評價委員會要認真接待來訪學生提出的異議,并做好接待記錄。

          3、對在評價中學生提出的異議,學校評價委員會應進行調查并作出相應處理。

          監督評估制度

          1、學生評價委員會對學生評價工作全面、全程監控,對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處理。

          2、學生素質評價工作接受全社會(學生、家長等)的監督,對評價過程中產生異議的隨時調查,并予以處理。

          責任追究制度

          1、學生素質評價如顯失公正要追究責任,確保學校評價的信度。

          2、在評價過程中,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對因工作失職造成重大影響,工作中弄虛作假、徇私舞弊行為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3、對在學生評價過程中,如參評教師以教謀私、濫用職權、違反原則,學生、家長反響較大的教師,由學校評價委員會審定,追究教師責任,并取消其當年評職、評優資格,情節嚴重的,給予相關處分。

        學生評價制度3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激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結合《課標》的基本理念,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終生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制定了如下評價機制:

          一、關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識與情感、態度的發展,注重學生人文素養和道德修養的提高。

          a、教師要根據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給予及時的肯定或鼓勵,針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探索精神給予定性評價。

          b、每一學期,教師都要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動態給予鼓勵性評價,以激勵、啟發為主。

          二、恰當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根據不同學生段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技能的測查,針對不同學科的'訓練重點,每學期必搞一些實踐能力測查活動。

          三、采用“等級制+評語”的評價方式,給學生第二次考試的機會。對學生的考試成績不給予公開、排名,而是采取“等級+評語”的評價方式,填好小學生素質綜合發展評定手冊,對考試不及格的,給予學生第二次考試機會,直到及格為止。

          四、精心制定考試內容考試內容要與《課標》相符,有利于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評價制度4

          建立與課程改革相符合的評價與考試制度,是推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前進的制度保障。為了促進我校學生素質的健康發展、全面提高,實現我校辦學的科學可持續發展,根據《國貨路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50條》,制定《國貨路小學學生考試與評價制度》。

          一、指導思想

          評價與考試制度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為指導,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服務教師素養提升、推進學校科學發展為宗旨。

          二、評價原則

          1、評價與考試要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發展,要有利于教師改進教育教學方式,有利于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2、評價的內容既要關注學生學業成就,又要重視學生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評價的標準主要包括發展性目標和學科學習目標。評價標準既要體現對全體學生的基本要求,又要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評價要力求方法多樣、方式靈活,除紙筆考試或直接檢測外,還要通過觀察、訪談、綜合實踐、動手操作等多種形式,提高評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5、評價不能只關注結果,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發展過程,把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把學生發展的過程作為教育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6、要確立多元評價主體(包括教師、學生、家長等方面),實行多元評價,做到公正、公平、真實。

          7、不能以紙筆考試作為唯一的評價方式,不以卷面分數作為評價標準。

          三、評價要求

         。ㄒ唬╆P于學生考試的要求:

          考試內容要依據學科課程標準,改變就教材考教材的傳統做法和只注重知識與技能的狀況;要力求科學、全面、合理地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綜合進行評價。

          考試應以學科課程標準為根本依據,杜絕出偏題、怪題,一般按7:2:1的比例命題。杜絕用未經教育主管部門同意的試卷對學生進行考試。

          對學生平時的知識與技能的檢測,由年級備課組或教研組共同研究,任課老師結合班級學生實際自主命題實施。試卷應體現層次性,努力使各個層次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感到成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單一的考試成績不公開、公布,不排列順序;禁止以考試成績作為升級或班級、座位安排的依據。成績只作為教師反饋教學、反思教學以改進教學之用。 考試命題應加強變式測試(即不斷改變題目形式,拓寬學生的思維方式),增加開放性試題,以有利于培養學生個性,減少機械記憶,注重內容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

          每次考試時,考試成績的評定方式要靈活,如對不及格的試卷可不記分,讓學生通過一些其他學習途徑(如開卷)再考一次,及格了記上成績?荚囀窃u價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試應與其他評價方式相結合;要根據考試的目的、性質、內容和對象,選擇相應的考試方法;要充分利用考試促進每個學生的進步。

         。ǘ╆P于評價的`方法與措施

          1、要控制平時書面考試次數,學校統一安排期中與期末考試,單元檢測隨堂進行,加強課堂教學信息的反饋,提倡采用實踐能力考試方式和使用成長記錄袋。

          2、“成長記錄袋評價法”重視學生發展的全過程,能記錄學生的成長歷程,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個性化地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使學生在體驗成功、感受進步中得到激勵;學生是成長記錄的主要記錄者,成長記錄要始終體現誠信的原則,要有教師、同學、家長開放性的參與,使記錄的情況典型、客觀、真實!皩W生成長記錄袋”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來建設,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任的意識。成長記錄應收集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最佳作品(成績記錄及各種作品)、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教師、同學的觀察和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考試和測驗的信息等。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采用多樣的、開放式的評價方法(如行為觀察、情景測驗、學生成長記錄等)了解每個學生的優點、潛能、不足以及發展的需要。

          3、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必須以日常學科教學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為載體,通過日常學習生活的觀察、軼事記錄、訪談、資料收集、信息溝通等方式,進行描述性評價,不宜采用量化評價。

          4、評價與考試要采取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方式方法,如表現性評價、情境模擬、游戲測評、作品展示、學科活動、二次評價、小組合作考試、研討會、小組集體創作匯報等方式方法。

          5、實行學生自我評價與多主體(教師、家長、同學等)評價相結合的學生評價方式。在多主體評價中要注重實效性,要認識到這是一項對促進學生發展有著特殊作用的評價方式。在評價前教師應向各主體提供明確的評價要求(根據評價標準、內容、評價說明等),評價時強調描述和品評,淡化等級和相互比較。

          6、學生成績報告單是每學期向學生和家長進行終結性反饋的統一范式,班主任要在了解學生各科學習、表現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進行填寫,評評寫作具有針對性,體現個性化,字跡工整,各項欄目填寫完整,新學期開學初要收齊交教導處存檔。

        學生評價制度5

          一、評價制度的主要內容

          評價制度的主要內容是: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強化能力培養,注重過程激勵,突出以思想道德素質為重點的全面評價,注重學生個性特征及非智力因素的全方位評價,強調學校、家庭、社會一同參與的全員評價,實行“分數+等級+特長+評語”的評價方法來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分數——指學生文化科學知識學習所達到的基本程度。

          等級——指思想品德、身體心理、勞動技能等方面素質發展所達到的程度。

          特長——指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個性特長的發展情況。

          評語——指學生整體素質發展的綜合評價。

         。ㄒ唬、文化科學知識素質評價。

          1、文化科學知識素質的評價實行等級制與百分制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即對學生文化科學素質的評價采用等級制,對學生文化科學知識水平的評價采用百分制。

          2、文化科學知識水平(即學期綜合成績評價)采用平時考查(作業情況、隨堂練習以及單元過關測試)、期末考查相結合的原則。

          (二)思想道德、身體心理、審美情感、勞動技能等素質的評價。

          1、學生思想道德、身體心理、審美情感、勞動技能等方面素質發展實行等級評價。

          2、評價以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為主,兼顧學生在校外與社會生活中的表現情況。

          3、評價采用優秀、良好、中等、須努力四級。

          4、評價遵循個人自評、班級考評、學科教師評價與班主任評定,平時的形成性評價、期中評價與期末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ㄈ┨亻L評價。

          1、特長主要是指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個性特長。特長評價主要用于興趣活動類課程,學校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按規定開設藝術、科普、勞技、體育等興趣課程,開展學科競賽、“小制作、小創造、小發明”輔導活動。

          2、學科在按規定組織教育主管部門及其它有關部門舉行的競賽和表演活動的同時,應定期舉行各類有助于培養學生興趣活動特長的活動。

          3、班主任及有關指導教師建立學生興趣與特長檔案,及時記載學生興趣特長發展情況。

          4、特長評價實行等級制評價方法,采用優秀、良好、中等、一般四級;或按上級有關部門表彰文件、證書予以認定。

          (四)評語評價。

          評語評價是對學生一學期來整體素質發展情況用評語的形式進行綜合評定。

          一、評語評價的原則:

         。1)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

         。2)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

         。3)要突出全面性、針對性、期望性、力求具體化、情感化、規范化、能真正體現學生素質發展的特征。

          二、評價制度的基本依據和原則

          1、基本依據: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

          2、構建原則:

          (1)科學原則: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改變單純以分數來評價學生的偏頗做法,從思想道德、文化科學、身體心理、審美情感、勞動技能等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既符合人自身發展的規律,以體現了社會發展對人才的素質的要求。

         。2)全面性原則:全面性有兩層含義:

          一是素質目標內容全面,即包括德、智、美、勞和個性心理等方面,讓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

          二是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3)整體性原則:傳統評價內容片面、方式單一的弊端,只重分數不重能力的缺陷,用“分數+等級+特長+評語”的評價方法,從德、智、體、美、勞和個性心理等方面的整體發展,從組成每一個方面的各要素協調發展來評價學生,從而解決過去的那種重智輕德以及由此造成的`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心理負擔。

         。4)期望性原則:充分體現教師對學生學業成績、基本素質和個性特長發展的期望,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師情、師愛,真切地體驗期待、體驗成功,進一步增強刻苦進取的自信心和自學性。

         。5)發展性原則:根據學生智商、性格差異等客觀因素,確定素質發展層次,把基本素質發展情況定為“合格”、“良好”、“優秀”和“未合格”四個等級。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學期初要求學生努力達標;

          期中進行初評,對未達標準的,及時調節,爭取進步;期末進行終結性評價,這樣有效地激勵學生向更高的目標發展。

          (6)模糊性原則: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對可以量化的評價項目采用百分制或等級制進行評價,對學生難以量化的諸如興趣、意志、態度、習慣等素質要素以及個性特長等項目,采用等級與評語評價,更能體現出評價的客觀性和全面性。

          三、評價方式

          1、形成以班主任評價為主,其他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同時參考學校其他部門(特別是少隊部)及社會、家庭因素。

          2、評價內容從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行為習慣的養成,學業成績及實踐能力進行綜合評價。

          3、同時,對學生的評價要注重于對特長生的培養,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及達標評估對優秀的學生要及時表彰。

          4、評價要校內外結合起來、平時與學年終結合起來。

        學生評價制度6

          學生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核心。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教育對象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評價的依據是教育方針規定的總目標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具體要求。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以促進每一個學生發展作為評價的根本出發和最終目的。制定學校學生評價制度如下:

          一、結合學校實際建立學生成長手冊

          根據縣教研室關于學生發展性評價的指導意見,依據小學思想品德評定手冊,吸收現代教育評價的思想,融入具有時代特征的內容,體現素質教育的評價觀,改變了以往學生學業成績、學生評語相互分離的形式,整合形成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勞動技能素質以及個性興趣愛好等方面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這一變化,反映出人的社會化過程,反映出學生的綜合優勢和潛在能力。

          二、實施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發展性

          對學生的評價采用相對評價和絕對評價、個體內差異縱橫比較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標準,重視個體內差異評價標準的運用。絕對評價和相對評價,可以確定學生與客觀標準的差距或他在集體中的位置,而個體差異評價是將學生的'現在與過去進行比較,或者對學生若干側面進行比較,對表現較差學生的進步行為的肯定或表現相對較好方面的認同,從而激發較差學生的上進心,也會發現學習較好學生的相對弱的方面或退步的表現,從而促使較好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更好的促進發展。

          三、評價采用多元評價標準

          對學生的評價強調百分制、等級制和評語評價的相互補充、相互結合,充分體現各類評定方式科學性和互補性。語文、數學等科目學習情況記錄欄目中,可以根據學科的特點及實際情況采用百分制或等級制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其中,可以根據學科的特點及實際情況采用百分制或等級制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其他方面采用的是等級制評價,一般由優、良、及格、不及格或A、B、C、D等表示;而在興趣愛好的評價中,采用評語式評價,教師可以用簡短的語言肯定學生的進步,或指出存在問題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所以說,這三種評價都是對學生學業兇橫機評價的有效方式。

          四、注重定性評價理論,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所謂定性評價,它市對不便量化的評價對象采用的方法。運用調查法、觀察法、分析法等搜集、處理教育評價信息,進行定性描述,作出價值判斷。長期以來,對學生評價中定性評價研究一直較為薄弱,尤其是對學生期末的思想品德評語,內容單一,相互雷同,忽視了人的個性,缺乏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并沒有起到激勵作用。如學生評語模式的改變,使之成為學生思想、行為真實寫照,形成談心式的評語模式。促進學生各種興趣的持續增長和良好品格的逐步形成。教師評語的個性化、具體化、系統化,使評語在促進每個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方面發揮作用。

          五、實行周、月、學期三段評價法

          學生每周對自己的各種行為逐天評價,小組一周一評,班級每月進行月評。每學期進行月評。學期末結合學習成績班主任進行總評的三段評價法。

        學生評價制度7

          多元化教學評價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評價內容的多元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方法的多元化等。

          一、注重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在新課程標準中,學科教學目標不但包括知識和技能,還包括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非學業內容,后者一方面是學科培養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對于學生的學業好壞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在日常的教學實踐和評價改革中,必須對學生的非學業方面給予關注。

          利用統一的評價手冊,雖然能定期對學生發展過程中的非學業內容進行評價,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與同學的相處、勞動、關心集體等方面。但是,這些評價內容沒有很好地體現學科教學目標和學科特點,也沒有將非學業評價與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其中的很多評價項目顯得空洞和不切實際,操作起來也費時費力。所以,教師應該在采用即時的激勵性語言對學生的非學業內容進行評價的同時,在學科目標的指導下形成規范和有效的紀錄,形成對學生整體和深刻的認識,加強評價對學生發展的指導作用。

          二、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在以往的教學評價中,評價人員的角色關系一直是:教師作為評價者,學生是被評價的對象。評價活動什么時候進行、具體有什么評價要求等,一般都由教師提出,學生的職責主要是聽從教師的安排,做好接受評價的準備。在這種教師主動、學生被動的評價活動中,很難發揮參與者的積極性和學科自身的特色性。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改以往單純的鑒定、證明而變為導向、發展的評價功能。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指主持評價活動的主角可以由多人組成,改變過去單獨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態,提倡多主體參與評價,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建立以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建立主體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潛能挖掘。

          1、教師的評價。教師的評價仍將發揮重要作用,但是不再充當裁判員的`角色。傳統意義上,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的評價,關注的是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不利于學生學習中的全面發展。而現在,我們認識到課堂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激勵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培養創新精神。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用新角度去評價學生,欣賞學生。

          2、學生的評價。通過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有利于提高他們對學習狀況的自我反思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日常教學中,當學生回答問題或小組合作時,讓其他同學或小組給予評價;在學期結束前,教師設計評價表,由學生自己和小組成員進行自評和互評。這樣,學生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在評價別人的同時也和自己比較,學習了別人的長處,不僅僅是評價了知識,更養成了怎樣正確看待一件事情,一個人的良好習慣,使評價雙方都受益。

          3、家長的評價。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家長的評價標準和評價觀念對孩子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課程提倡家庭與學校聯合評價,新課程評價的內涵變得更為寬闊,除了傳統記憶知識的評價之外,家長也應重視實踐與技能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在搜集材料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和方法。如在平時教學中,教師定期讓同學和家長在成長記錄上對學生進行評價;學期末,家長在學生的評價表上發表意見。這樣,有利于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學習成長的情況,并給予學生學習有力的幫助和支持。

          三、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評價中,傳統的書面測試也是評價的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法,除此之外,還應有口試、訪談、現場觀察、專題作業、制作、杰出表現記錄、答辯、軼事記錄、學生自評與互評結果等多種方法。在具體的評價過程中,這些方法并不是單獨或孤立地進行的。一次優秀的評價活動往往需要靈活地運用多種方法并加以綜合。所有這些手段的運用,一方面可以作為對學生的平時評價,另一方面可以供終結性評價時參考。其結果可以是顯性的分數,也可以是等級評定。目的都是為了鼓勵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理解探究的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以逐步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和素養的水平,而不是強調科學探究的結果與結論。只有這樣充分利用多種方法并靈活地加以運用,才能適應課程的發展,才能真正全面反映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也只有這樣運用多種方法對不同目標、不同內容進行評價,才能從多方面收集信息加以分析,才能收集到真正的信息,達到科學評價的教學功能。

        學生評價制度8

          為落實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管理水平,從而提高辦學水平,興辦人民滿意的優質教育,特制定該評價制度。

          1. 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質教育的首位,通過落實班主任操行評語等級方式,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紀律觀念、守時、守紀、行為習慣等進行等級評價。學期末發放“家庭通知書”。

          2. 為落實新的課程改革理論,體現辦學理念,提高學生的讀、寫、記憶、繪畫、運算、想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必須用不同的方式衡量學生。要考察學生的文化成績,還要考察計算機理論與操作,考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考察實驗操作動手能力,積極參加課外活動,增加相互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

          3.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參加有益健康的文娛活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審美能力,優化青少年的世界觀。對學生的這些方面進行等級量化,以鼓勵的態度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4. 引入競爭機制,對各班學生進行紀律、文體活動、學習成績,衛生工作,宿舍管理,班級文化建設,小制作小發明、競賽等活動進行班級量化考核,鼓勵班主任引領同學們向著積極、健康、向上的防向發展,實現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

          對學生評價強調百分制、等級制和評語評價的相互補充、相互結合,充分體現各類評定方式科學性和互補性。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學習情況記錄欄目中,可以根據學科的`特點及實際情況采用百分制或等第制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其它方面則采用的是等級制評價,一般用優、良、及格、不及格或A、B、C、D等表示;而在興趣愛好的評價中,采用評語式評價,教師可以用簡短的語言肯定學生的進步,或指出存在問題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所以說,這三種評價都是對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有效方式。

        學生評價制度9

          考試,在學生心目中,就是“一張試卷,一支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记安皇卿佁焐w地地“演練”,就是措手不及的“突襲”,考時怕老師眼睛“瞪”著,擔心被訓批?(這是一些學生心理的寫照,特別是學習中下生,對考試尤為緊張與恐懼。)

          改革小學考試評價勢在必行。應讓學生感到考試不是“終點”,而是“中點”,不是“壓力”而是“動力”,除了“獨作”還可“合作”??讓學生不再厭倦和害怕考試,需要我們進行思考與探索。

          我國對教育評價的研究,是在80年代形成熱潮,因此,教育評價在我國是一門正在發展的學科,作為一個小學教師,既要學習有關教育評價的一般基礎理論,掌握評價的方法、手段,又要研究如何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他們的學習進行科學的評價。

          對于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評價的功能也不完全相同,對小學生的學習而言,評價應該重在促進學生的發展,把學習評價看作一個再學習的過程,起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作用。

          一.卷面人性化

          有部分學生對于考試本身就有一種恐懼心理,如果還是以那種單調、嚴肅、純粹的語言出題,無形中給學生一種更壓抑、更緊張的心理氛圍。所以我們在命題時應注意語言的親切性,使語言充滿人情味,體現卷面的友好性。我們可以使用邀請式語言(例如:“請你??”);或增添鼓勵性語言(例如“試試看”);或變成詢問式語言(例如“你會嗎?”);或旁注提醒式語言(例如“可別粗心嘍”);或配用卡通式圖像等等。接下來就是版面設計了,字體要適中,間隙要合適,但這幾次中,高年級的版面設計不合理,試題的內容如果按正常的版面設計應該是六頁的內容,但硬是縮成了四頁,字體很小,答題的空間也少了,這樣的試卷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視覺疲勞,如此以來,孩子們還有好的心情去答題嗎?現在我們是提償節約,但也不能以下一代的身心健康為代價。

          二、試題生活化

          素質教育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讓學生從一味的死記硬背中走出來,而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本地知識融入到教學和評價當中。例如在高年級的口語交際或閱讀中,可以完成

          下列一些題:“怎樣讓我們的家鄉變得更美麗?”“讀了毛澤東六位親人的事跡,你想到了什么?”數學試題中“看到近幾年重坊財政收入統計表,你想說什么?”??這種題目容易讓考生產生親近感,感到有話可說,在答題時也能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

          三、閱卷靈活化

          試題種類繁多,但總的來說分為兩大類,既根據評分的客觀性程度分為客觀性試題和主觀性試題。由于客觀性試題(選擇題、填空題、是非題)題目量大,答題思維量也大,評分標準易掌握,閱卷便捷,越來越被普遍采用。但是,如果要測試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可能單靠客觀性試題來完成,例如:語文中的閱讀分析題,口語交際題等,還必須依靠主觀性試題來測試。這就需要我們的閱卷老師制訂一個合理的,靈活的評判標準,低年級的兒童并不十分理解分數的意義,所以不輕易給學生“×”或簡單地打分,而是給他們“☆”或“ ”,同時鼓勵他們訂正錯誤,正確了再給予肯定。記得有一次閱一個班的試卷,有一道句型訓練的題:請把“花兒開了”改寫成擬人句。大部分同學改后是“花兒笑了”,有一個同學是這樣寫“小花在春風的吹佛下,露出了可愛的笑臉,向過往的行人兵兵點頭”,無疑后者的句子表意新穎,思維靈活,但出現了兩個錯別字。如果按標準計分是要扣分,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閱卷老師就要靈活處理,如果打一個“×”,一棒子打死了孩子善于創新和思考的積極性,所以我們在找出他錯誤的同時,要鼓勵這種創新精神,所以不予扣分。要善待前進中的錯誤啊!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和評價孩子的學習行為,關注孩子們的整體發展,不再分分計較,我們不能造就高分低能的人。

          四、升學規范化

          這幾年,生源大戰也開始漫延到了小學,雖然教育部門制訂了各種政策,提倡學生就近入學,但這場大戰仍然愈演愈烈,試題越考越難,考試時間越來越早,弄得小學畢業像參加高考一樣,可苦了我們的'孩子。學生和老師為了迎戰各個學校的選拔考試,不得不在半學期就把一學期的教學內容授完,而且還要三天一小考,每月一大考。我們要培養一個應考的機器,還是一個全面、健康成長的孩子呢?各中學為了搶到優秀的生源,考試時間是越來越早,有部分優秀學生知道被錄取了,后半學

          期就放松了自己的學生,甚至連書包都懶得帶,課堂紀律也松懈了,俗話說:“心似平原野馬,易放難收”。進入初中后,這顆放飛的心何時能收回。我們的教育專家、教育部門口口聲聲喊著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但由于沒有一個完善的、先進的、規范的教育評價,一個分數成了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唯一有效指標,這在客觀上對基礎教育以“應試”為中心的偏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我們呼吁教育部門從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出發,從培養合格的人才出發,營造一個協調的社會教育大環境。

          五、評價多元化

          現在對小學生評價一個學期只在期末時評價一次,而且都是教師個人包攬,既沒有學生參與,也沒有家長參與。評價方式又主要是以重結果的總結性評價為主,不關注學生的表現和進步,不關注學生成長,進步的過程,教師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是以該學生在期末考試中的成績作為依據,因此,評價注重多方面、多角度,講求經常性非常重要。

          1、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是一個被評價的客體,更是評價的積極參與者。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可以了解他人的長處和自己的進步,不能發現存在的問題。學生自評、互評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有效手段。

          2、家長評價

          學生家長群體是由各文化層次、各種家庭背景的個體組合而成。學生的個體差異、家長及家庭的個體差異本身也是豐富的教育資源,家長的點評讓我們感受到家長不僅是在指導孩子學習,同時也是在娓娓地引導孩子做人,他們是心理醫生,也是引導孩子做人的導師,“家長評價”搭起了老師與家長聯系的橋梁,也為家長了解孩子,并適時作好心理溝通開辟了園地。

          3、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在過程進行中的評價,具有激勵和改進功能,而總結性評價常為學期或學年結束時的評價,現實情況是,往往只重視后者,而忽略前者,這樣就難以發揮評價的積極性和促進作用。

          4、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

          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各有其特點,也各有其適用范圍,應實事求是的結合使用,現實的情況是有的只習慣于定性評價,如“平時作用”記B

          等是一個什么情況?是經常不完成作業?還是書寫差?還是質量差?使評價結果模糊籠統,彈性較大,難以精確把握,同時學生看不到自己的努力,看不到自己的進步。其時,小學生喜歡實實在在教學的累加,因此,評價要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必須增加定量評價,如:參加了幾次活動?作業幾次得“A+☆”?遲到幾次?為集體做了幾件好事???這些定量的評價是學校對學生的一些基本要求,更是學生每天努力的實際情況和要去努力的內容。這些定量評價,學生容易看出自己努力的程度,也容易顯示出進步的情況,家長、老師、學生看了一目了然,便于接受。

        學生評價制度10

          學生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核心。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教育對象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評價的依據,是教育方針規定的總目標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具體要求。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以促進每一個學生發展作為評價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目的。制定學校學生評價制度如下:

          一、實施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發展性

          對學生的評價采用相對評價和絕對評價、個體內差異縱橫比較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標準,重視個體內差異評價標準的運用。絕對評價和相對評價,可以確定學生與客觀標準的差距或他在集體中的位置,而個體內差異評價是將學生的現在與過去進行比較,或者對學生若干側面進行比較,對表現較差學生的進步行為的肯定或表現相對較好方面的認同,從而激發較差學生的上進心,也會發現學習較好學生相對弱的方面或退步的表現,從而促使較好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更好地獲得發展。

          二、、評價采用多元評價標準

          對學生的評價強調百分制、等級制和評語評價的相互補充、相互結合,充分體現各類評定方式科學性和互補性。語文、數學、音樂等科目學習情況記錄欄目中,可以根據學科的特點及實際情況采用百分制或等第制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其它方面則采用的是等級制評價,一般用優、良、及格、不及格或a、b、c、d等表示;而在興趣愛好的評價中,采用評語式評價,教師可以用簡短的語言肯定學生的進步,或指出存在問題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所以說,這三種評價都是對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有效方式。

          三、注重定性評價理論,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運用調查法,觀察法、分析法等搜集、處理教育評價信息,進行定性描述,作出價值判斷。長期以來,對學生評價中定性評價研究一直較為薄弱,尤其是對學生期末的思想品德評語,內容單一,相互雷同,忽視了人的個性,缺乏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并沒有起到激勵作用。如學生評語模式的.改變,使之成為學生思想、行為真實寫照,形成談心式的評語模式。如:“默默無聲的你,總是踏踏實實地干著,拾紙屑,發本子……,凡是小組長的工作,你總是搶先完成;每當看到你高高地舉起的小手,大膽地發言,老師真為你高興;抱病堅持學習,又讓老師為你擔心,每次看見你難受的樣子,老師們真不忍心,大家知道,眼中充滿了靈氣,這么辛苦的游泳訓練,并沒有影響你的學習,字跡清秀端正,上課聽講認真,老師希望在課堂中能常?吹侥愀吲e的小手,讓你的發言來更好地表現你的聰明,好嗎?”促進學生各種興趣的持續增長和良好品格的逐步形成。教師評語的個性化、具體化、系統化,使評語在促進每個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方面發揮作用。

        學生評價制度11

          學生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核心。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教育對象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評價的依據,是教育方針規定的總目標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具體要求。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以促進每一個學生發展作為評價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目的。制定學校學生評價制度如下:

          1、實施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發展性

          對學生的`評價采用相對評價和絕對評價、個體內差異縱橫比較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標準,重視個體內差異評價標準的運用。絕對評價和相對評價,可以確定學生與客觀標準的差距或他在集體中的位置,而個體內差異評價是將學生的現在與過去進行比較,或者對學生若干側面進行比較,對表現較差學生的進步行為的肯定或表現相對較好方面的認同,從而激發較差學生的上進心,也會發現學習較好學生相對弱的方面或退步的表現,從而促使較好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更好地獲得發展。

          2、評價采用多元評價標準

          對學生的評價強調百分制、等級制和評語評價的相互補充、相互結合,充分體現各類評定方式科學性和互補性。語文、數學、音樂等科目學習情況記錄欄目中,可以根據學科的特點及實際情況采用百分制或等第制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其它方面則采用的是等級制評價,一般用優、良、及格、不及格或A、B、C、D等表示;而在興趣愛好的評價中,采用評語式評價,教師可以用簡短的語言肯定學生的進步,或指出存在問題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所以說,這三種評價都是對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有效方式。

          3、注重定性評價理論,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運用調查法,觀察法、分析法等搜集、處理教育評價信息,進行定性描述,作出價值判斷。長期以來,對學生評價中定性評價研究一直較為薄弱,尤其是對學生期末的思想品德評語,內容單一,相互雷同,忽視了人的個性,缺乏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并沒有起到激勵作用。教師評語的個性化、具體化、系統化,使評語在促進每個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方面發揮作用。

        學生評價制度12

          學生素質發展狀況評價,在小學教育評價中處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適應新課改要求,必須改革現有的評價體系。根據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質教育的決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思想及目標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質教育的決定》及《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診斷、導向功能,通過評價來達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勵和發展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基本原則

          1、全面性原則

          全面性原則也是整體性原則。是指小學生素質發展的評估,不僅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且要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和諧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德智體美等多方面的發展潛能,關注終結性評價,而且關注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的評價,關注學習態度、情感體驗以及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發展。

          2、發展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是指小學生素質發展評估在不同階段呈現出發展水平的差異性,在同一階段層面,不同個體的發展水平也有差別,評估要注意這些發展變化。評估目標在保持基礎性、穩定性的同時,要體現素質發展的階段性、梯度性、獨特性,為不同的學生提供相對的鼓勵性評價,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3、多元性原則

          多元性原則,是指小學生評價主體與評價方法應該是多元的,既有形成性評價,又有終結性評價;既有定量評價,更注重定性評價;既有課內評價,又有課外評價。有教師、家長、學生多個評價主體共同參與評價活動,為學生提供多渠道獲得反饋信息的機會,形成促進學生發展的合力。

          4、過程性原則

          過程性原則,是指評價不僅注重結果,更注重過程。在評價過程中通過自我認識、自我調節、自我反饋、自我教育,及時發現問題、反饋問題、解決問題,以便順利達到預期目標。在操作過程中,堅持周評、月評、學期總評的連續評價方法,形成一個動態的評價過程。

          5、科學性原則

          建立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素質教育要求的評價內容與評價標準,探索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嚴格評價程序,開發簡便易行的評價工具,科學客觀地評價學生素質。

          6、激勵性原則

          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使評價真正發揮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要注重評價過程中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調節、自我反饋、自我矯正,堅持月評、學期評、學年評的連續評價方法,達到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和提高的目的。

          7、民主性原則

          要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對話與交流,開展有效的自評、互評、教師評價;要及時溝通,增進了解,努力營造良好的民主氛圍,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三、評價內容及依據

          1、主要內容: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內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

          2、信息來源: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基于學校每學期對學生發展狀況詳實的記錄與評價。包括日常表現、關鍵性材料、學生特長表現記錄等能夠全面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的材料。評價時,所依據的材料必須客觀、原始、真實,能充分證實該學生在評價項目中所達到的程度與發展的狀況。

          3、關鍵材料:能夠表明學生多方面發展狀況的材料,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對于表明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狀況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主要包括:①關鍵考試的成績:一般指期末考試或統考成績,能表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②關鍵的表現性作業:指學生在真實背景下所完成的任務,如探究報告、小論文寫作、網頁制作、實驗操作、小科技發明等,主要表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探究能力及創新能力;③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社區服務):主要體現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以及為他人、為社區服務的精神品質,包括學生參與各類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描述、活動成果、學生的感悟反思等;④特長與獲獎情況:包括學生在參加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和組織的各類比賽中獲得的獎勵或能夠證明自己特長與潛能的資料;⑤自我描述:即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包括個性描述、學習反思、感悟以及發展計劃等;⑥他人的評語:指對學生有重要影響或對學生非常了解的人給學生的評價。

          4、建立學生成長記錄:成長記錄要收集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表明學生發展狀況的關鍵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最佳作品(成績記錄及各種作品)、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教師和學生的觀察與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考試和測驗的信息等。

          綜合素質評價要以實證性材料和數據為依據,要在充分參考學生成長記錄和關鍵性材料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自評、家長評價、同學互評和教師評價,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作到客觀公正,避免以偏概全。

          四、評價的方法與步驟

          1、評價時間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每學期進行一次。

          2、評價方法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采用綜合評語加等級評價的方法進行。綜合評語主要對品德、情感、態度、日常表現以及學習情況進行定性描述,尤其要突出學生的素質特長和發展潛能,評語應準確、精練。等級評價主要根據表一中一級指標的六個項目分設四個等級(A為優秀、B為良好、C為合格、D為待合格)。

          3、組織與實施

         。ㄒ唬┙M織機構

         。1)成立強壩小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評價工作的組織領導。

         。2)成立強壩小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委員會,負責全校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3)建立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小組。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工作,評價小組由班主任任組長,科任教師為成員,小組成員為3--5人。所確定的評價小組成員為學生授課的時間不能少于1學年,并對該班學生比較熟悉和了解,同時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誠信品質。評價小組名單要在評定工作開展前兩周向評定班級所在的學生公布。對于該班三分之一以上學生有異議的小組成員,學校評價委員會要對其做出相應的調整。班級評價小組的主要職責是負責組織班級學生評價工作、結果的形成、為學生做出綜合性評價、接受家長的咨詢等。

          (二)評價實施

         。1)小學生綜合素質等級評價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生自評、家長評價、同學互評、班級評價(教師評價)以及學?傇u等級認定等。

          學生自評:學生根據本人平時表現,依據綜合素質評價各個方面的要求,寫出不超過200字的描述性評語,整理并提供相關證據,作為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的參考依據。家長評價:由家長根據學生的表現按本方案評價標準逐項進行綜合評定。

          同學互評:以班級為單為,每位學生根據同學平時表現、同學本人的陳述以及所提供的材料,依據評價標準對本班每一位同學(包括自己)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確定相應等級。

          班級評價:在學生自評與互評的基礎上,班級評價小組的教師以學生的日常表現為依據,通過觀察、訪談和調閱學生的成長記錄袋等實證材料,對本班學生的學業成績、個人特長、獲獎情況及成長記錄等資料進行匯總、整理,參考學生自評、互評與家長評價結果,依據評價要素和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并確定相應等級。對學生本人和家長的評價結果,學校及其教師可根據平時的了解對其誠信度進行確認后方可參考。

          對于評價小組成員之間的分歧,要通過集體研究,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作出評價結論。對于原則性的重大分歧,應提交學校評價委員會研究決定。

         。2)學年綜合素質評價等級認定辦法:綜合素質評價分為A(優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等。

          有下列條件之一者,學年綜合素質評價可直接為“D”:①嚴重違反校紀校規者;②本學期受學校處分者;

          有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優先考慮評定為高一級等級:①獲得校級以上(含校級)綜合獎勵者;

         、趯W期內獲得校級以上(含校級)學科單項競賽獎勵者;③被教育部門或其他團體授予某種榮譽稱號者;

          學校建立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記錄檔案,如實填寫《強壩學校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

          五、制度建設與保障措施

          1、建立公示制度

          公示評價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名單,公示各班評價小組的組成人員名單,以便學生、學生家長以及社會進行監督。評定過程要確保公平、公正、民主、透明。

          結果評出后,把等級評價為A、B級的學生名單及時在學校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一周),C、D等級的學生,由學校評價委員會和班級評價小組及時以通知單或其他形式告知學生本人和家長。

          2、建立舉報和申訴制度

          學生、家長、教師和其他社會人士對評價過程中出現的不公平、不公正現象和行為,或者對評價結果存有異議,自公示之日起一周內,首先向學校評價委員會進行舉報或申訴。學校評價委員會對反映的問題要認真對待,及時解決,有問題的要及時糾正,無問題的要耐心給予解釋說明。

          3、加強培訓和宣傳工作

          學校要對參加評價的相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深刻認識和理解綜合素質評價的意義、內容、標準、方法、程序、制度等,確保評價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要避免教師或他人對評價工作的非正常干擾,避免造成同學之間的不和睦團結,使評價變成互相之間的“挑錯”和“指責”,要關注和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及評價可能對同伴關系產生的消極影響。要加強輿論宣傳,優化外部環境,爭取廣泛的理解和支持。

          六、評價結果的使用

          1、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一個學年或整個小學階段各方面整體狀況的書面評價,因此,應作為學生表現的主要依據裝入學生學籍檔案并向學生家長反饋。

          2、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每學期進行一次,但是各班進行的周評比、月小結可作為學期或學年總評的依據。第一學期學生的學科學習發展性評價和班級工作小組對學生做出的綜合素質評價,可在學期期末向家長進行反饋。

        【學生評價制度】相關文章:

        學生評價制度03-09

        學生評價制度(15篇)03-09

        學生評價制度精選15篇03-09

        學生評價制度15篇03-09

        學生評價制度12篇03-22

        學生評價制度(12篇)03-22

        學生評價制度精選12篇03-22

        學生評價制度合集15篇03-09

        學生評價制度匯編12篇03-2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