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的極大豐富,對于實實在在的語文教學沖擊比較大,在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文本的解讀出現(xiàn)了這樣那樣的問題,總結一下,主要有一下問題:
由于教學內容比較難或者教學內容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遙遠,所以教師不愿意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引領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內容,從而產(chǎn)生畏難情緒;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對于社會的閱歷水平有限,所以在理解課文內容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理解的淺薄,沒有真正進入文本,探究隱藏于文本背后的深刻內涵,淺嘗輒止,理解膚淺;過于相信紛繁的網(wǎng)絡資源提供的信息和各種教學資料上的說法,沒有透讀文本,造成學生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謬誤,從而造成對于文本的曲解。鑒于這些現(xiàn)實問題,筆者認為,作為教師一定要設法引導學生深度耕耘文本,體察文本背后的信息,真正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下面簡要談談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途徑和方法,權作與同仁們交流探討。
一、選準切點,巧入文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課堂之初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生的好奇心理。在教學《武陵春》時,給學生編制了一個謎語: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人花。請學生猜一猜:這枝“女人花”是中國詞壇的那位英雄人物?
二、咬文嚼字,研讀文本
俗話說:語文本是有情物,字字句句總關情。所以深入研究課文中的字詞,抓住滲透著作者思想的詞句仔細揣摩,總會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替換賞析法;通過替換句子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體味感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進而深刻的體會詞語的表現(xiàn)力是必要的。例如在品析朱自清的名篇《春》中關于寫小草的語句“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這句時,如果將句中的“鉆”字改為“長”字,表達效果會怎樣呢?刪減賞析法:通過減少或刪除句子中關鍵的詞語,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感悟作者使用該詞語的精妙之處,是深入理解文本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婦在期盼于勒回來時,總是重復一句永不變更的話:哎,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該多好!如果我們刪去句中的“竟”字,表達效果就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意思由急于盼望于勒回來的興奮心情變?yōu)槠胀ǖ臒o足輕重的盼望了?梢娮髡呤褂梦淖值墓ακ嵌嗝瓷詈裱!補白玩味,仔細揣摩,體會弦外之音。文學作品在創(chuàng)作上崇尚含蓄委婉,早有“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之說。作者常常在行文中有意識地留下一些藝術空白,達到“句中無其辭,句外有其意”,“不著一字,盡得風光”的效果。文學作品的這種“言不盡意”,常常給我們留下許多空白,這就為文本解讀打開了一扇“窗”,給教師與學生留下了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對話的空間。教師要讓學生切己體察,反復揣摩,深入領悟,引領他們走進作者的視野,解讀文本,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文本所流露出來的思想感情。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達到提升讀者閱讀水平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敏銳的抓住這些地方仔細研磨,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和秦王對白的時候,課本中描寫唐雎答話是只是概括的用“對曰”表述。而根據(jù)當時的情況和課文的上下文可以推斷,當時唐雎的態(tài)度、說話的語氣和神態(tài)等方面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對于這些方面的內容讓學生進行深入的理解和研讀,讀出唐雎針鋒相對、不卑不亢、言辭激越等特點,就會掀起課堂教學的高潮。
三、經(jīng)典總結,深化文本
總結是對課堂上所學知識高度精煉的概括,好的總結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在講《我的叔叔于勒》這一名篇時,一個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盼望于勒叔叔回來,會給我們家?guī)Я司薮蟮淖兓诶粘蔀槲覀兗业母P呛,總結說,正所謂:十年期盼,天涯咫尺,兄弟好似搖錢樹。同學們,你們能根據(jù)課文的后面內容給這個對聯(lián)填寫一個更為恰當?shù)南侣?lián)嗎?學生們興趣盎然的開始認真研讀課文,于是說出了“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情同陌路人”的經(jīng)典概括。教師又要求學生添加對聯(lián)的橫批,學生的答案是:金錢至上。這個總結的過程是多么的精彩絕倫,既有對課文內容的經(jīng)典概括,又有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可謂是一石二鳥。再如教學《斑羚飛渡》時,教師引領學生品析完老斑羚的形象后,總結說:
如洗蒼穹傷心崖,生死抉擇一剎那。
群羚驚恐思緒亂,頭羊鎮(zhèn)定決策拿。
深澗凌空顯奇景,崖上生命開異葩。
斑羚飛渡感天地,壯美永存綻芳華。
這樣的總結是對于處在逆境中的弱勢群體為了實現(xiàn)種族的延續(xù)表現(xiàn)出來的無畏精神的贊美,是斑羚這一天地生靈對于生命的頌歌。
四、積累聯(lián)想,拓展文本
積累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而聯(lián)想是實現(xiàn)文本向更深層次理解的重要方法。通過聯(lián)想,可以有效的提升文本的思想價值,啟迪學生幽閉的心靈,營造學生精神家園,更好的體現(xiàn)文本的人文性;可以有效的提升文本的文學價值,為學生解讀建構其他文本提供很好的范本,實現(xiàn)文本的工具性。例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更為深刻的理解金錢扭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人性這個問題是,設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假如菲利普夫婦在船上遇到的于勒是一個百萬富翁,他們會怎樣?根據(jù)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存在于菲利普夫婦身上的拜金主義,只會造成他們對于金錢的無限向往,所以表現(xiàn)出來的定會是對于富有于勒的無限巴結和吹捧。再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在探討“逆境出人才”這個問題時,引導學生思考“順境是否也能夠出人才”這個問題,是對于文本的拓展延伸,更是對文本的深入理解。
誠然,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途徑和方法還有很多,謹以此文拋磚引玉,旨在引起同事們對于文本解讀的深入思考,對于深入理解文本途徑和方法的更多實踐。
[例談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的途徑和方法(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10.淺談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