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哈金森工廠
一、教學要求:
1、了解鄧小平在留法勤工儉學時的情況,分析鄧小平同志高貴的精神品 質(zhì)。
2、歸納要點,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了解傳記的相關(guān)知識,歸納分析鄧小平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三、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歸納文中所寫的有關(guān)傳主的事情,分析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學生速讀文章, 思考:本文是以什么為順序進行組材的?
【主要是以時間為序!
(三)學生抽取文中的主要信息,討論文中寫了鄧小平的幾件事?從中可見出傳主的哪些精神品質(zhì)?
◎借此理清文章的層次。學生概括,教師便形成板書。
(四)討論:文章是由傳主的女兒寫的,你認為由傳主的親人寫傳好不好?
【提示:1長處:①資料更為詳實可靠。②敘述更真實生動。2、可能存在的不足:難免有所偏愛,作品的客觀性或許會受到影響!
(五)你所了解的鄧小平是一個怎樣的人?
(六)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概括主要內(nèi)容,總結(jié)寫法,與影片作比較。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二)找出文中使用的檔案資料,說說使用這些資料有什么好處?并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制作鄧小平1922-1923年的年譜。
【具體的檔案資料見課文。提示:好處:使用文獻資料,使傳記內(nèi)容真是可靠,可信度高。 鄧小平1922-1923年的年譜:1922年2月14日,進哈金森橡膠工廠做工。6月,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10月17日,辭去哈金森工作。11月3日,離開夏萊特!
(三)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作者用親人的眼光,講述了鄧小平1921年來到巴黎一直到1923年離開哈金森工廠的打工歷程,表現(xiàn)鄧小平堅強不屈的意志,堅忍不拔的毅力,勤奮好學的品質(zhì)和開朗樂觀的個性。】
(四)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
【1、正面與側(cè)面相結(jié)合。2、引用文獻資料,增強真實感。3、記敘、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
(五)讓學生課外自行觀看這部影片,引發(fā)影視片《我的法蘭西歲月》資料,試與本文所刻畫的人物形象比較,看看有何異同。
(六)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2、鐵肩擔道義
一、教學要求:
1、了解李大釗的革命活動,分析李大釗的革命精神,了解他的生死觀。
2、學習文中刻畫人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分析李大釗的革命精神,了解他的生死觀。 學習文中刻畫人物的方法。
三、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整體感知,理清層次,初步了解人物的精神。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解題。"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釗撰寫的一副對聯(lián)。明楊繼盛與奸臣嚴嵩對立,置生死于度外。據(jù)說,楊繼盛臨刑前曾在監(jiān)獄中的墻上題了兩句述志詩:"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李大釗對此只改了一字,便可見出他的志向和追求。上聯(lián)"道義"是指為國為民的理想和志向,"鐵肩擔道義"就是以救國救民為己任;下聯(lián)"文章"是指宣傳馬列主義,抨擊反動軍閥統(tǒng)治,歌頌革命和共產(chǎn)黨的作品。"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來宣傳革命。
2、簡介作者。
(二)學生速讀文章,理清層次。
【全文可分三部分:一、講述李大釗被捕前國內(nèi)的大局勢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二、講述李大釗被捕后的遭遇及其思想歷程。三、對李大釗的精神進行總體評價!
(三)研讀課文。
1、閱讀第一部分,討論思考:李大釗被捕前的主要工作有哪些?從中可見出他怎樣的精神?
【李大釗當時所處的國內(nèi)局勢是軍閥混戰(zhàn),敵人白色恐怖極為嚴重,但他仍然積極投身于革命活動;主要的工作有:①參加抗議示威游行;②從事地下活動;③在《政治生活》發(fā)表文章;④從事北方統(tǒng)戰(zhàn)工作。 從上面可以看出李大釗同志為了革命事業(yè),臨危不懼,堅守戰(zhàn)斗崗位的品質(zhì)!
2、閱讀第二部分,討論思考:李大釗被捕后,他的表現(xiàn)怎樣?從何見出?
【提示:從他在監(jiān)獄里的《獄中自述》,法庭上(審訊處)的"供詞"絞刑架下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李大釗一心為革命,大智大勇,舍己救人,置個人安危于度外,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從容就義!
3、李大釗被捕后,在獄中絕不提家事,最后一次見面也沒有對妻子、女兒說一句話,從這種做法你體會到了什么?【李大釗在死亡面前表現(xiàn)出的無私無畏的氣概,來自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也來自他對人生的透徹認識。雖然最后也是唯一一次見到自己的妻子女兒時,李大釗沒有說一句話,但是他的內(nèi)心對親人是飽含真情的。傳記里提到他"靜靜地看了看她們",在鎮(zhèn)定與 沉默中含有關(guān)懷與保護之意。他相信他的親人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業(yè),他的這種鎮(zhèn)定與沉著,其實是寓濃情于平淡之中的!
(四)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總結(jié)全文,分析文章的一些寫法。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二)學生齊讀11-19段,思考李大釗是怎樣思考生死問題的?他的慷慨赴死體現(xiàn)了一種怎樣的精神境界?
【提示:從這些文字里,我們看到李大釗對于生死處之泰然,渴求生命超越的精神。他的慷慨赴死體現(xiàn)了用真理化解生死,用精神贏得不休的崇高革命境界!
(三)找出文中作者的評論性文字,談?wù)勂渥饔谩?/p>
【具體文字見課文。提示:評論性的文字評價公允,既是對事實的闡釋,同時也是作者自我態(tài)度的呈現(xiàn),這些文字對理解傳主的性格、思想,對認識傳主的精神價值具有重要的點睛作用。】
(四)找出文章中李大釗的一些文章,被捕后的自述及新聞報道等資料,說說李大釗是怎樣一個人。
【提示:從李大釗寫的《自然與人生》《犧牲》《獄中自述》的有關(guān)段落,引用《北京檔案史料》中的《李大釗獄中供詞》及新聞報道等這些資料中,可以看出,李大釗是個超越生死、革命意志堅定、百折不撓、大智大勇,富有崇高社會聲望的人!
(五)概括寫法:
【文章截取了李大釗革命活動的最后一段時光,記述了他的革命活動及被捕表現(xiàn)出的無私無畏革命精神,闡述他的生死觀,表達了他的生死觀,表達他為革命勇于獻身的精神!
(六)歸結(jié)寫作特點。
【1、引用資料充實課文,真切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2、于記敘中穿插評論,有助讀者理解人物的精神境界。
(七)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3、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
一、教學要求:
1、了解沈從文先生的生活經(jīng)歷,及其對這段生活經(jīng)歷的認識,正確認識沈從文的這一段逃學經(jīng)歷 。
2、學習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進一步學習傳記的寫法。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正確認識沈從文的這一段逃學經(jīng)歷 。
三、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簡介作者。
(二)學生速讀文章, 思考:
1、"小書"是指什么?"大書"是指什么?
【提示:"小書"指的是課本知識。"大書"指的是大自然和人間生活。】
2、理清層次。
【提示:本文可分為三部分。一主要追述自己轉(zhuǎn)入新式小學之前的讀書、逃學生活。二、主要是細致講述自己上新式小學以后的讀書、逃學生活。三、自我評述早年的讀書、逃學生活,對其收獲及影響進行總結(jié)。】
(三)精讀課文。討論思考。
1、從文中看,沈從文逃學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對舊式教育的本能的反抗,因為舊式教育對孩子是一種虐待。②我認為我的心總得為一種新鮮聲音、新鮮顏色、新鮮氣味而跳。我得認識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應(yīng)當以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卻不需從一本好書一句好話上學來。 或簡單說:私塾的虐待、教育方式僵化;對外面的社會生活渴望了解(好奇心)】
2、逃學對沈從文有哪些影響?
【提示:①同一切自然相親近,學會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一切。形成了一生性格與感情的基礎(chǔ)。②玩水,使我認識美、學會思索,造就了我感情流動而不凝固。③使我不安于當前事務(wù)卻傾心于現(xiàn)世光色,對于一切成例與觀念皆十分懷疑卻常常為人生遠景凝眸!
(四)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分析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學生談體會。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二)學生默讀課文,并找出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分析其作用。
【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比較多,可以然學生擇要而談。這些具體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把逃學中經(jīng)歷的人事富有情趣的展現(xiàn)出來,使讀者可以深刻的領(lǐng)略大自然和社會生活對作者的人生觀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體會到"大書"的博大精深、奧妙無窮!
(三)討論:沈從文在逃學過程中捕捉到了大自然里的聲音。顏色、氣味,在于大字染的親近與熏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本真和快樂。請談?wù)勀銖闹畜w會到了什么,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是怎樣的。你如何看待本文所寫到的兒童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野性"?
【示例:從作者的描述看,作者觀察敏銳,記憶超強,對現(xiàn)象世界十分傾心,對大自然的聲光、色味、社會上的人與事懷有濃厚興趣。他把大自然與社會生活稱為一本"大書",他從這本"大書"中得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活的東西,他在自然和社會中傾心體驗,尊重生命本真的做法,對高中生的學習與生活仍然是有積極意義的。沈從文的逃學并非不愛學習,而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從沈從文的經(jīng)歷可以看出,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是一種親和的關(guān)系。人應(yīng)該取法自然的活力,汲取自然的營養(yǎng),完善自己的精神品行。孩童的天性是游戲,兒童身上的"野性"正是其天性的有機組成部分。沒有了適當?shù)?野性",也就沒有了生命的敏感、好奇,也就不可能產(chǎn)生真正的創(chuàng)造力!
(四)表達交流:談?wù)勀銖纳驈奈奶訉W、讀書經(jīng)歷中得到的體會。
(五)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4、在尋找“野敗”的日子里
一、教學要求:
1、找出文章的要點主旨,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學習科學工作者為科研的勇于獻身的精神,永不放棄,對生活充滿希望,用樂觀的態(tài)度來面對一切。 3、掌握通過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科學工作者為科研的勇于獻身的精神 ;、掌握通過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
三、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學生速讀文章, 思考:
1、理清文章的層次!颈疚姆譃樗牟糠郑阂、交代袁隆平隨時調(diào)整自我、不急不躁的研究心態(tài),為下文寫他進行雜交水稻研究的艱辛歷程作鋪墊。二、描寫袁隆平及其助手在1970年仲秋季節(jié)的研究情況。三、描寫袁隆平及其助手找到"野敗"的過程。四、評述"野敗"發(fā)現(xiàn)的意義!
2、概括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本文描繪了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尋找"野敗"的艱辛歷程,從中表現(xiàn)了他和他的助手不怕艱苦、積極進取、勇于突破、認真執(zhí)著的治學精神!
(三)找出文中能反映袁隆平性格特點的有關(guān)描寫及其相關(guān)的議論。
(四)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尤其是對人物精神品質(zhì)方面起襯托作用的地方。
【示例:文中的第7、8段,以環(huán)境襯托人物愉悅的心情,反映袁隆平等樂觀的精神--將單調(diào)枯燥寫成了趣味盎然的生活場景。12-14段的環(huán)境描寫,反映了袁隆平對工作的執(zhí)著精神,為工作而獻身的精神美質(zhì)與環(huán)境的美相諧。30段的景物描寫表現(xiàn)出人物見到“野敗”前急切而激動的心情,31段用擬人手法反映袁隆平對“野敗”的情有獨鐘!
(五)“上帝給的并不多,上帝只給袁隆平三穗“野敗”,然而,他抓住了,他成功了……”袁隆平是怎樣抓住機會的?機會對于每個人是否公平?你是否抓住了屬于自己的機會?請結(jié)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談?wù)勀銓@個問題的理解。
【提示:“野敗”的發(fā)現(xiàn),為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事業(yè)打開了突破口,這株“野敗”為雜交水稻科研事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契機。 機會面前人人均等,只要能抓住就會帶來人生的轉(zhuǎn)機,擔機會只偏愛那些有準備、付出過努力的人,像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他們之所以能發(fā)現(xiàn)“野敗”,是和他們長期艱苦的努力分不開!
(六)學生歸結(jié)寫法特點。教師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5、 遨游建筑天地間
一、教學要求:
1、學習梁思成、林徽因知難而進的可貴品質(zhì)。
2、感受梁思成、林徽因兩人對中國建筑的摯愛深情。
3、 學習文中引用資料的多樣性對表現(xiàn)人物的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梁思成、林徽因知難而進的可貴品質(zhì);學習文中引用資料的多樣性對表現(xiàn)人物的作用。
三、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學生速讀文章,理清文章的層次。
【本文可分為三個部分:一、描述梁思成與林徽因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些情況。二、講述梁思成與林徽因之間的分歧與妥協(xié)。三、講述梁思成與林徽因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取得的學業(yè)收獲!
(二)學生閱讀相關(guān)段落,討論思考:
1、林徽因在求學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怎樣克服?從中可見出她是怎樣的女子/
【提示:林徽因先遇到的難題是: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只收男生,因為建筑系學生常要徹夜趕圖,而無人陪伴的女生不太方便。面對難題,她“不肯就此妥協(xié)”,結(jié)果“大學檔案顯示,自1926學年春季班開始,林徽因已是建筑設(shè)計教授的助理,而下個學期又當上了建筑設(shè)計課的輔導員”。費慰梅在課文是這樣敘說的,“她究竟是怎么辦到的?如何打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規(guī)定?這點我們不得而知。反正從第一年開始,她就和思成一起上建筑課了。” 此外,兩人的個性和脾氣南轅北轍,在婚前的這段時期,彼此仍有待調(diào)適。但在工作方面,卻達到了很好的和諧!吧洗髮W的頭一年,徽因和思成之間經(jīng)歷了一番感情的掙扎,有時竟爆發(fā)為激烈的爭吵。他們倆的個性和脾氣南轅北轍,坐在婚前的這段時期,彼此仍有待調(diào)適!痹诹只找蜃x書期間,父親猝然去世,對她也是一個考驗。上述難題,她都克服了,并且她的個性還得以保存。從中可以看出,她是一個聰慧能干、有個性、有事業(yè)心的現(xiàn)代女性!
2、本文采擇了梁啟超的家信、梁思成的作業(yè)、林徽因的訪問記,說說這些素材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具體內(nèi)容見課文。提示:梁啟超的家信既反映了梁思成在追求學問過程中的困惑,也表達了梁啟超對于勤奮與天才關(guān)系的正確認識。 梁思成的作業(yè)說明了他成績優(yōu)秀、學習刻苦、做事細膩認真。 對林徽因的訪問記則從側(cè)面反映了林徽因的活潑聰明以及熱愛自由地的性格。】
(三)表達交流:梁啟超在給梁思成的信里說:“你覺得自己的天才不能符合你的理想,又覺得這幾年專做呆板工夫生怕會變成工匠。你有這種感覺,就是你的學問在進步的象征……”你同意這種看法嗎?梁思成是怎樣做的?從梁啟超寫給梁思成的這封信里你體會到了什么?
【提示:梁啟超給梁思成的家信里提到的情形,正是所有人在追求學問和事業(yè)當中會遇到的疑問。任何人的學問都不可能僅靠天賦一蹴而就,做學問離不開勤奮嚴謹?shù)木瘛G趭^有時候就表現(xiàn)在重復練習,耐心探究上。這個過程表面上似乎是磨損人的興趣和靈感,但實際上它卻是天分的必要補充,學問的進步必須扎根于這種反復甚至枯燥的練習中!
(四)歸結(jié)寫法:本文善于使用各種各樣的資料(書信、筆記、同時同學、國際友人等),從材料的角度各異的觀察中,可見出傳主的精神面貌,增強作品歷史深度與情感力度的作用。
(五)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6、在畫布里搏斗的人生
一、教學要求:
了解傳主頑強、拼搏的精神,并從中得到教益。學習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傳主頑強、拼搏的精神,學習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
三、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學生速讀文章, 理清文章的層次。
【本文可分為五部分。一、講述自己如何攻克色彩的難關(guān)。二、講述自己如何克服生理上的障礙。三、講述自己如何在學畫的跑道上贏得自己。四講述自己如何忍痛作畫。五、講述自己作畫中獲得的人生啟迪!
(三)精讀文章。討論思考:
1、從文中描寫的來看,謝坤山是怎樣贏得自己,克服困難的?找出文中相關(guān)的細節(jié)描寫,想想從中可見出他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
【細節(jié)主要有:學畫開始,學調(diào)顏料;為了堅持聽課,憋尿;用嘴咬筆開始作畫,更是艱辛異常等。(具體見課文)從中可見出他從不放棄,嚴格要求,勤奮好學,就這樣,謝坤山贏得了自己!
2、討論交流:謝坤山的身體是殘疾的,但心靈沒有殘疾,F(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身體是健康的,但心靈卻有各種各樣的毛病,而這些毛病使得這些人不快樂不幸福不成功。請你結(jié)合現(xiàn)實說說你對此的理解。
【示例:健康人也有不同程度的“心靈殘疾”。人的自我局限,自我限定就是殘缺。精神貧乏就是殘疾,生命中缺乏激情和愛,缺少對他人、朋友,對民族以至于自己生命的熱愛,是生命中很大的貧血狀態(tài)。活著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沒有創(chuàng)造,沒有熱力,生命常常處于昏睡麻木狀態(tài),活得渾渾噩噩,不清不醒,不明不白,無光無彩,無趣無動,這是比身體殘疾更為可怕的心靈殘疾。】
(四)試模仿史鐵生評價謝坤山的話,用一個簡短優(yōu)美的句子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畫像。(“當靈魂在他的畫中鋪展,處處顯示著一個生命的遼闊與強大。”)
(五)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7、為世界工作
一、教學要求:
1、認識馬克思具有的普通人的一面,了解馬克思的偉大精神品質(zhì),從中獲得新的認識。
2、學習文中的一些寫法。
二、教學重難點:
認識馬克思具有的普通人的一面,了解馬克思的偉大精神品質(zhì),從中獲得新的認識。學習文中的一些寫法。
三、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學習文章的一二部分。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學生速讀文章,思考:本文從什么角度選材展現(xiàn)馬克思的偉大之處?據(jù)此理清層次。
【從日常生活瑣事落筆:體格、飲食、業(yè)余閱讀、兒女家事等,他的偉大,不是脫離世俗、不食人間煙火,而是立足于日常生活中。本文由此可分為四個部分:一、主要講述馬克思晚年的健康狀況以及他本人對這個問題的態(tài)度。二、主要介紹馬克思對文學和數(shù)學的愛好與看法。三、描述了馬克思獨特的人際交往情形。四、簡說1875年馬克思遷居以后的情況。】
(三)學生閱讀第一部分,討論思考:
1、馬克思生命最后十年曾被稱為"慢性死亡",作者為什么認為是過分夸張?
【馬克思生命的最后十年,身體健康十分糟糕,幾乎無法挽回,這確實是在逐步走向死亡,但馬克思這十年里仍在為人類的解放事業(yè)而工作,這又決不能說是一種慢性死亡的狀態(tài)!
2、從文中看,馬克思是怎樣對待自己的身體健康?
【馬克思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的態(tài)度是以工作需要為準的,為了工作,他會盡量鍛煉身體保持體力;但同樣也是為了工作,他又無暇顧及身體健康,過度工作以致?lián)p害身體的健康。這是一種忘我的工作精神,只要生命不息,就戰(zhàn)斗不止的獻身精神!
3、從文章第5段的這些細節(jié)看,馬克思是如何處理工作與休息的關(guān)系的?
【從文中細節(jié)看,馬克思的體質(zhì)本來是很好的,有一個相當強壯的身體,且自己也很懂得休息的作用以及如何休息,并且絕不缺乏這樣的能力。但在他心里,革命事業(yè)才是第一位的,工作的重要性壓倒一切,他讓自己的身體健康與休息都服從工作的需要。】
(四)閱讀第二部分,討論思考:
馬克思在文學、數(shù)學方面有怎樣的觀感?他評判文學的標準是什么?
【馬克思把欣賞文學當作精神上的休息,他有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愛好反映時代的文學家,精通上至中世紀的德國文學,對法國文學、英國文學都有精到的認識。他閱讀評判文學的標準和他的革命思想緊密聯(lián)系著。他也很喜歡數(shù)學,“在精神痛苦和遭遇重大不幸的日子里,他常到數(shù)學中趣尋求逃避,因為數(shù)學對他有一種鎮(zhèn)靜的效力。”】
(五)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學習第三、四部分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二)學生閱讀三、四部分,思考:
1、在13段中,介紹了馬克思是怎樣的一個人?【“為世界工作”,“他總是一個最隨和、愉快而有風趣的談伴”,“是一個談笑自若的俗世的人”!
2、“當他激怒地談到自由黨、特別是談到它的愛爾蘭政策的時候,這位老戰(zhàn)士的深邃的小眼睛像火一般地燃燒起來。他皺著濃眉,寬大而堅強的鼻子和整個面孔都由于激動而抽搐……他盛怒時的激動同他轉(zhuǎn)而闡述自己對當代經(jīng)濟事件時的寧靜態(tài)度恰成鮮明的對照。他毫不費力地從預言家和猛烈的譴責者一變而為寧靜的哲學家!睆倪@些描寫中,可看出馬克思怎樣的特點?
【他的激怒,表現(xiàn)了他作為革命者、戰(zhàn)士,對敵人的疾惡如仇,說明他性格熱烈,富于感性,表明馬克思也是一個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他的寧靜,表明了他作為學者和科學家所具有的冷靜、沉著、專注乃至癡迷的品格!
3、馬克思為何能這樣輕易的從激動轉(zhuǎn)換為哲學家的寧靜?
【這種由盛怒的激動輕而易舉的轉(zhuǎn)換為哲學家的寧靜,說明他性格熱情,但很能自我克制,這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才能擁有的素質(zhì)!
4、馬克思在人際交往方面有哪些獨特之處?
【提示:仍舊遠離所謂的社交生活,但他的家卻成了一個極其活躍的交往的中心,成了公社流亡者的一種“正義避難所”;對自己的不同女婿也有不同的情感。】
(三)表達交流:閱讀這篇傳記后,你對馬克思有什么新的認識和感受?
(四)歸結(jié)中心及寫法。
◎本文主要描述馬克思晚年生活的一些片段,從中顯示出馬克思忘我的為人類解放事業(yè)奮斗終生的精神。
8、幸福從細小處開始
教學目標:
1、從文中細小處感悟幸福。
2、體會自傳中富蘭克林簡樸凝練、準確明了的文風。
3、了解自傳的特點,掌握自傳的寫法。
4、訓練學生的“說”的能力--演講能力
“聽”的能力--快速捕捉演講內(nèi)容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從文中細小處感悟幸福。
(2)了解自傳的特點,掌握自傳的寫法。
教學難點:
了解自傳的特點,掌握自傳的寫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圍繞傳主的主要業(yè)績展開演講,拓寬學生對傳主的認識:
由三位學生分別從學習、道德和科學三個不同的角度對富蘭克林展開介紹,拓寬學生對富蘭克林的了解,進而引起學生對富蘭克林的興趣。
(通過聽講學生的復述一方面引導學生在聽演講時要集中注意力,適當做筆記以增強聽的效果,這樣才能有所收獲。另一方面引導演講者在介紹人物的過程中,一定要盡可能的通過相關(guān)細節(jié)的描寫來強化人物的性格,而非泛泛而談,此外,也可適當引導演講者適當運用重音、重復、語調(diào)的變化來強化重點內(nèi)容的能力。真正使學生的演講成為課堂有機的組成部分,提高課堂的效率。)
(二)導語:
在《從文自傳》中,我們看到了一本“大書”--大自然和社會生活對沈從文一生所產(chǎn)生的影響,在《畫布里搏斗的人生》中,我們看到了謝坤山對繪畫那種執(zhí)著不輟的狂熱對他的藝術(shù)人生所產(chǎn)生的影響。那么,又是什么造就了如此優(yōu)秀的富蘭克林呢?我們只要認真地讀他的自傳就可以讀到很多很多,今天我們就借助他的自傳節(jié)選部分的學習,來感受一下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富蘭克林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幸福從細小處開始》
(三)預習檢測:--多媒體課件顯示
朗讀下列詞語,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泥淖nào 彌漫mí 酬金chóu 羸弱léi 碾踏 niǎn 渲染xuàn 熾熱chì 喝令hè 毗鄰pí 體己tī
(四)整體感知:
1、分析文章的題目。
從分析文章的題目入手,引導學生尋找文中與文題相對應(yīng)的語句,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2、明確全文的主旨句。
明確:“人類的幸福,并不是由百年難遇的巨大機遇帶來的,而是由每天產(chǎn)生的細小利益匯集而成。”
3、請細讀全文,找出作者是從哪些事情上得出這個結(jié)論的?請用幾個短語來概括這幾件事。
參考答案:路面的修整、路燈的改造、街面的清掃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是為了訓練學生在文中提取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在完成了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之后,引導學生將學過的幾篇自傳的結(jié)構(gòu)展開橫向的對比,比如《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和《畫布里搏斗的人生》,讓學生通過對比明確在寫作自傳的過程中要根據(jù)不同的寫作目的巧妙的構(gòu)思謀篇,也即在“學習鏈接”中提到的“手巧”。并暗示學生同自己寫作的傳記在結(jié)構(gòu)上展開對比。)
(五)重點研讀:--多媒體課件顯示
1、從文中哪些細節(jié)描寫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非常注重細小之處的人?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是為了讓學生深入到文本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傳主的精神,同時也是為了引導學生在寫作自傳的時候能夠有意識地融入細節(jié)描寫來突出自已的性格特點。)
2、請同學們談?wù)勛约涸趯W習了這篇傳記之后,富蘭克林給自己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對自己的現(xiàn)實人生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
(這一問題的提出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了傳記之后,對傳主的人格精神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同時也引導學生明確學習傳記的目的就是要讓自己從中獲得人生啟迪。)
3、我們除了可以感受到富蘭克林是一個觀察敏銳,對公眾利益十分關(guān)心的具有實干精神的政治家之外之,通過文本的的閱讀,還能感受到富蘭克林其他方面的性格特點嗎?請談?wù)勀愕目捶ā?/p>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是為了讓學生在基本上了解了傳主的主要性格特征之后,能夠更加深入到文本之中。因為對于傳記的閱讀,不同的人從文本中所受到的啟發(fā)是不盡相同的,很多時候是從個人的實際出發(fā),取己之所需,所以帶有很強的個性色彩,因此希望借此引導學生能夠從傳主身上得出自己人性化的理解,培養(yǎng)個性化閱讀的習慣,不要人云亦云。)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對于自傳寫作的引導重點在“眼細”上,希望學生能在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中挖掘出一些細節(jié)來刻畫自己的性格,使傳主的形象能夠更加豐滿突出。)
(六)從比較中明確自傳的寫法并加以小結(jié):--多媒體課件顯示
1、借助所學過的自傳,談對創(chuàng)作自傳的看法。
寫自傳文應(yīng)做到“心誠”、“眼細”、“手巧”。(見“學習鏈接”)
(1)寫自傳的目的:
明確:刻畫真實的自己,讓他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記錄自己獨特的人生及情感體驗,傳達對人生的思考感悟,促使自己反觀人生,規(guī)劃人生。
(2)寫好自傳的方法:
(先由學生借助所學的自傳,談這些自傳對自己的啟發(fā),在學生談的基礎(chǔ)上由教師小結(jié)。)
明確:要選擇和組織好材料;生動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有助于更好地塑造人物;應(yīng)蘊涵一定的人生哲理。
2、從學生的自傳習作中選取有代表性的兩篇,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討論,明確在自傳的寫作中存在怎樣的不足以及提出切實可行的修改意見,為修改自已的傳記做準備。
參考:沒有學會選擇有代表性的事件來刻畫自已的性格,缺少生動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沒有折射出一定的人生哲理。
(七)作業(yè):在自己原來所寫的自傳的基礎(chǔ)上圍繞老師提示的問題進一步加以修改,并定稿。
9、一個學派的誕生
教學要求:
1、 費米學派形成的特點。
2、人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
3、 科研團體對培養(yǎng)學者、推動學術(shù)發(fā)展作用。
教學重難點:
1、科研團體對培養(yǎng)學者、推動學術(shù)發(fā)展作用。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學生速讀文章, 思考:
◎ 費米學派是怎樣形成的?它有什么特點?
【形成的過程:首先是意大利物理學家、參議員柯爾比諾有一個雄心--復興意大利的物理學,為此,他著手建立羅馬學派。其次,費米和他的朋友拉賽蒂,尤其是費米,擁有出類拔萃的物理學天才,以及對物理學,尤其是現(xiàn)代物理學的超乎尋常的熱情。而他們的學生阿馬爾迪、塞格雷和馬約拉納,也被導師們的天才和熱情、被物理學本身吸引到學派中來。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洋溢中一種熱情,對物理學的熱情,對富于挑戰(zhàn)和創(chuàng)造性的人生的熱情。
特點:由于年齡、性格的相近,這個團體充滿了歡樂與活力。拉賽蒂、費米阿馬爾迪還共同具有一種頑皮的態(tài)度。盡管學派中每個人的個性都很鮮明,但在這個團體里,這些個性都能得到發(fā)揚,各得其所,教學和研究的方式都十分個性化。】
◎文中說費米學派的成員“共同具有一種頑皮的態(tài)度,那是一種對開玩笑和無聊行為的天真愛好,他們把這一點帶進了他們的嚴肅工作里”。你覺得科學工作中可以容許這樣的態(tài)度嗎?為什么?
【科學研究是嚴肅的,需要認真的態(tài)度。但嚴肅認真并不意味著不能擁有自己的個性。相反,科學研究是最需要人們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的。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與一個人的個性的成長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費米學派的成員都擁有鮮明的個性,并把這帶進了自己的科學研究中,實際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學習風氣和研究風格,這對學派的成長是有益的。值得一提的是,費米等人的玩笑仍然是緊緊圍繞這物理學以及其他科學的問題的并不是空虛無聊的游戲。如課文中他們問焦韋內(nèi)小姐的問題,就是一個物理學問題。這表明費米等人對待科學研究的態(tài)度仍然是十分認真、十分執(zhí)著的!
◎現(xiàn)代科學研究工作很少是單個科學家獨立完成的,常常需要若干科學家的合作。根據(jù)費米學派的情形,談?wù)効蒲袌F體對培養(yǎng)學者、推動學術(shù)發(fā)展有何作用。
【現(xiàn)代科學研究越來越依賴團體的合作,像上個世紀后半期諾貝爾獎的自然科學獎項很多都是幾個研究伙伴共享?茖W學派更是對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學派是指在學術(shù)上圍繞集中的問題、聚集了優(yōu)秀的人才、采取了新穎的視角、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的研究群體。重要的科學學派不僅是做出奠基性、里程碑式和開拓性的工作的群體,而且也是涌現(xiàn)新的學界領(lǐng)袖的搖籃;既是科學知識的生產(chǎn)基地,又是培植新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溫床。像李比希學派在有機化學領(lǐng)域、哥本哈根學派在量子力學領(lǐng)域都起到了這樣的作用。費米學派也是如此。它不僅培養(yǎng)了費米這樣劃時代的科學家,也培養(yǎng)了拉賽蒂、阿馬爾迪等科學骨干,導致了一系列核物理學方面的重要發(fā)現(xiàn)。這是費米學派通力協(xié)作的成果。】
◎?qū)懽魈厣?/p>
【一、文章的敘述緊緊圍繞著羅馬學派的形成這條線索,主干十分清晰。二、文章先按人物的主次、出場的先后,分別介紹學派的成員。三、在宏觀描述整個學派的共同活動的同時,又散點凸顯出各個人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這不僅使記敘筆法統(tǒng)一中有變化,嚴整中有散漫多姿的韻致,而且令這篇費米學派的合傳既有全面的宏觀觀照,又不失個性的亮點渲染】
10、扼住命運的咽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梳理文章,了解貝多芬的生活經(jīng)歷。
(2)分析貝多芬的性格特征及其根源。
(3)培養(yǎng)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能力,思考傳主的生命價值。
2、過程與方法:
(1)運用對話式教學,讓學生與傳主、作者對話。
(2)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
(3)應(yīng)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貝多芬的精神魅力,從中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
【教學重點】
(1)分析貝多芬的性格特征及其根源。
(2)學習貝多芬面對苦難時的精神,從中汲取精神力量。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貝多芬面對生活的苦難所體現(xiàn)出的精神,從中汲取人生教益。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命運交響曲》,讓學生感受貝多芬作品中的生命激情。
二、整體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情節(jié),了解貝多芬的生活經(jīng)歷。
問:節(jié)選部分寫的是貝多芬哪個階段的哪些人生經(jīng)歷?
提示:生命前期(1770-1802)-- 艱苦的童年(2-4)
法國大革命的他的影響(5-7)
耳聾 (8-11)
失戀 (12-15)
三、問題探究,領(lǐng)悟貝多芬面對苦難時的精神。
1、羅曼羅蘭對貝多芬一直非常敬仰。他尤其傾心于貝多芬身上的那種“力”,這種力是貝多芬堅毅的性情、蓬勃的生命激情的集中體現(xiàn)。分組討論在文章中從哪些方面來體現(xiàn)貝多芬身上的那種“力”。
提示:(1)語言描寫
(2)外貌描寫
(3)童年時擔起家庭的重任
(4)與疾病作斗爭
(5)在失戀的痛苦中掙扎并最終戰(zhàn)勝
2、討論分析貝多芬的性格特征及其根源。
小結(jié):(1)性格特征--性格倔強,不屈不撓、積極進取,富于責任心,熱愛生活,充滿自信,同時也充滿憂郁。
(2)根源--童年的生活
四、拓展延伸,從中獲取人生啟示。
1、讓學生結(jié)合本冊所學的傳記人物及課外的積累,談?wù)勛钚蕾p的“人生的英雄”是誰?為什么?
2、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體會,暢談如何面對人生的挫折。
五、總結(jié)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來給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
--羅曼羅蘭
六、布置作業(yè):
1、推薦閱讀:羅曼羅蘭的《巨人三傳》
2、選擇你喜歡的一個成就突出的音樂人,用自己的理解與感受,以自己的視角為他寫一篇評傳文章,1500字左右。
板書設(shè)計:
扼住命運的咽喉
性格倔強
熱愛生活
富于責任心
不屈不撓、積極進取
充滿自信,同時也充滿憂郁
↓
來源于童年生活
11、遠行希臘
一、教學要求:
1.學會從細節(jié)分析傳記人物的性格與氣質(zhì)(重點)
2.他傳與自傳的區(qū)別
3.感受不同的敘事風格(難點)
二、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三、基本解讀。
本文選自鄧肯的《自傳》。鄧肯是現(xiàn)代舞蹈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也是婦女解放的先驅(qū)。她本人個性十分鮮明,生活經(jīng)歷富有傳奇色彩。
鄧肯的現(xiàn)代舞一向被看成是對西方傳統(tǒng)的叛逆。但這并不意味著她的舞蹈是傳統(tǒng)文化的斷裂。恰恰相反,鄧肯的現(xiàn)代舞正是在融會消納了西方文明結(jié)晶的基礎(chǔ)上才創(chuàng)建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古希臘文化對她的影響尤其突出。古希臘藝術(shù)的自然、樸實曾是她對抗僵化的經(jīng)典芭蕾舞程式的有力武器!哆h行希臘》便記錄了古希臘文化對她的強烈吸引和深刻影響。
古希臘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頭,古希臘的文明成就一向被西方傳統(tǒng)視為至高無上的典范。鄧肯遠游希臘,目的是“朝圣”,也就是到西方文明的起源地,去與西方文化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做一次“親密接觸”。這并不是獵奇,也不是單純的懷舊,而是去追隨她一直追求著的藝術(shù)與美的理想,追尋藝術(shù)與美的永恒的秘密的答案。
鄧肯的希臘之行是在對古希臘文化的熟悉和向往的背景下展開的。這使得她對整個旅程的描述充斥著一種熱烈的情緒:不厭其煩的贊美,天馬行空的想像,一發(fā)而不可收拾的抒情……文章的結(jié)構(gòu)因此看來有些散漫。但“形散神不散”,作者的情感--她的率真、浪漫、熱烈,貫穿始終。
這篇文章實際有兩條線索,一條是鄧肯實際的旅行線路,另一條是她的回憶以及想像。這樣,不同的時空就交織在這篇文章中,形成一個立體的復式結(jié)構(gòu)。另外,文中還穿插了大量的詩歌,這對所描繪的事物起到了補充說明的作用,并且賦予了文章一個濃厚的文化背景,進一步揭示了作者的旅行的宗旨。
本文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到“加上城里的許多百姓都想來瞧瞧我們”,講述自布林迪希港至卡瓦薩拉斯之行的見聞及感想。第二部分,自“我們天一亮即啟程離開”到“在小輪船的甲板上看著這座城市漸漸變模糊、遙遠,而我們開始航向帕特拉”,講述自卡瓦薩拉斯至帕特拉之行的見聞及感慨。第三部分,為余下的段落,講述自帕特拉至雅典之行的見聞與審美感受。
12、電腦神童蓋茨
一、教學要求:
1.掌握傳記快速閱讀法。
2.體會本文善于選擇和運用典型材料表現(xiàn)人物精神的寫法。(重點)
3.向偉大人物學習,吸收富有教益的養(yǎng)料,更好把握自我人生航向。
二、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三、基本解讀。
比爾蓋茨是當代的一位傳奇人物,他的成功與財富是當代社會的一個神話。本單元選人他的這篇傳記,意在順應(yīng)時代潮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本文選自《富豪之王--蓋茨傳奇》。蓋茨是以其財富而引起世人矚目的。但與其他富豪相比,這位富豪中的富豪有個特點,他是靠自己的知識致富的。因此,這位富豪之王的成長之路,也就較其他富豪有所不同。精明的商業(yè)頭腦、大膽的冒險精神、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等等,這些在其他富豪身上最為重要也最被他們的傳記作者所關(guān)注的品質(zhì),在蓋茨身上就退居二線了。在他身上,更為光輝熠熠的是他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天才之舉。本文正是從這個角度去講述這個青年富豪的人生旅程的。本文展現(xiàn)了蓋茨少年時代的生活。其中重點介紹了兩方面的情況:他的閱瀆情況以及他與電腦的結(jié)緣。前者著重突出蓋茨閱讀興趣的廣泛,以及他對想像力豐富、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的鐘愛.反映了他“強烈的進取心和旺盛的生命力”。后者主要講述了兩個事件:在湖邊中學超時使用“電腦時間”和為“電腦中心”公司“捉蟲”。這兩個事件表明,蓋茨與電腦結(jié)緣靠的是他對電腦的興趣,這個嶄新的事物,給予了蓋茨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好奇心與創(chuàng)造性的無窮空間。如此一來,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蓋茨的閱讀興趣與他對電腦的熱衷之間一條清晰連貫的線,那就是他“強烈的進取心和旺盛的生命力”。這也是蓋茨的基本精神,也是他成功與財富的源泉。
這篇文章語言樸實,材料豐富,并且在文中穿插了大量的電腦知識。這對烘托人物事件的時代背景、拓展深化文章的主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本文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到“這是少年蓋茨身邊的人的共同看法”,講述少年蓋茨的閱讀與學習情況,從中看以看出他強烈的進取心和旺盛的生命力。第二部分,為余下的部分,講述蓋茨在湖邊中學超時使用“電腦時間”和為“電腦中心”公司“捉蟲”的情形,從中看以看出他對電腦具有濃烈的興趣和超常的掌握能力。
13、項羽本紀
教學要求:
1、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藝術(shù)技巧。
2、把握歷史事實,理清文章脈絡(luò)。
3、 對項羽少年時代描寫的作用 。
教學重難點:
(要求中的1、3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學生速讀文章, 思考:
※本文中“少懷壯志”一節(jié)中,項羽的壯志是在何處體現(xiàn)的?
【1、項羽少時不滿足于學一人敵,要學萬人敵。2、秦王出游時,項羽羨慕秦始皇作為一國之君的氣派和威風,發(fā)出了“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言!
※在“少年壯志”中對對項羽少年時代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提示:司馬遷對項羽少年時代的描寫,揭示了人物性格,從而具有統(tǒng)領(lǐng)全篇的作用!安怀伞薄安豢暇箤W”看似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它揭示了項羽性格方面的兩個主要特點:“萬人敵”的英雄氣概以及他的粗和暴。是“不成”“又不成”導致了項羽以后的“大成”;也是其“不成”之中潛藏最終的失敗的必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項羽的這種性格決定了他后來的命運,最終釀成了自刎烏江的歷史悲劇!
※“叱咤風云”一節(jié)中,項王的威風八面是怎樣體現(xiàn)的?
【1、樓煩懾于項王的氣勢不敢復出。2、圍鐘離昧之漢軍畏項王而退走。3、攻城略地勢如破竹!
※“該下悲歌”一節(jié),淚別虞姬對表現(xiàn)項王性格的作用是什么?
【表明威武勇猛的項王也有柔情的一面。既增強了人物的真實性,又使人物形象更加血肉豐滿。】
※寫“該下悲歌”有何作用?
【正如吳見思在《史記論文》中所說:“可奈何'奈若何,若無意義,乃一腔怒憤,萬種低回,地厚天高,托身無所,寫英雄失路之惡,至此極矣。”“該下悲歌”渲染了濃烈的悲劇氣氛,將項羽定格于特定的環(huán)境中。把項羽演出的人生悲劇推向高潮!
※體會文中層層對比的手法渲染氣氛,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以“該下悲歌”為例:1、多處突出楚軍與漢軍及諸侯兵人數(shù)的對比,襯托出項羽的神勇善戰(zhàn)。開篇即寫項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項羽突圍時只率八百余人,追兵卻達五千人之多,漢軍追上項王時,項王部下亦只有二十八騎,而追兵仍有數(shù)千人。這種對比,顯示出雙方力量的懸殊之大,更是為下文寫項羽的神勇張本,在與數(shù)千敵軍的往來廝殺沖突中,項羽憑借四支每部七人的“部隊”斬殺漢軍兩員將領(lǐng),數(shù)十百名士兵,二十八騎只損失了兩騎。項羽及其部下的戰(zhàn)斗力之強于此可見一斑。 2、項羽在垓下之圍時的態(tài)度與烏江自刎時態(tài)度的對比。在垓下,面對美人與寶馬,禁不住慷慨悲歌,潸然淚下,引得“左右皆泣,莫能仰視”,氣氛何等悲凄。而在烏江邊,面對生路,主動放棄,談笑自若。有生不求生,與亭長談,與故人談,將個人生死置于度外,將個人名節(jié)視為至上,毫無悲色,從容坦蕩。 3、項羽與赤泉候等的對比。赤泉候為漢軍騎將,在追趕項王時,項王未及動手,只是瞪眼大吼一聲,赤泉候便連人帶馬退避了幾里路。赤泉候非等閑之輩,而在項羽面前竟像老鼠見貓,項王殺漢軍一都尉及數(shù)十百人。這些對比都顯出項王的勇武。 4、項王與呂馬童的對比。呂馬童作為追兵,項王是被追者,兩相對峙時,呂馬童竟不敢正視項羽,見出呂馬童作為一個叛徒的卑劣、膽怯,項王的光明磊落,正氣凜然。】
14、蘇武傳
一、教學要求:
1、把握歷史事實,理清文章脈絡(luò)。
2、分析人物性格,重點剖析傳主的性格特征,體會傳主的人格魅力。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藝術(shù)技巧。
4、對傳主的功過得失和價值意義進行討論、評價。
二、教學重難點:
三、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分析人物性格特征,體會傳主的人格、精神。
課前預習:
運用古漢語工具書,結(jié)合課文注釋,通讀課文,理解文章大意。
(一)導入:欣賞歌曲《蘇武牧羊》:
蘇武留胡節(jié)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
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夜坐塞上時聞笳聲入耳痛心酸。
轉(zhuǎn)眼北風吹,雁群漢關(guān)飛。白發(fā)娘,盼兒歸,紅妝守空幃。三更同入夢,兩地誰夢誰;
任海枯石爛,大節(jié)定不虧。終教匈奴驚心碎膽共服漢德威。
這是一首廣為流傳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蘇武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漢武帝時,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蘇武歷盡艱辛,持節(jié)不屈,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F(xiàn)在,就讓我們走近蘇武,走進他充滿血淚而又輝煌無比的人生。
(二)安小標題,理清脈絡(luò)
很多同學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總有一個感覺,就是拿起容易放下難,總想一口氣把文章讀完,因為這篇文章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那么我們現(xiàn)在給文章的情節(jié)發(fā)展添加小標題,這樣一來,曲折復雜的情節(jié)就清晰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文章的脈絡(luò)也就出來了。
方法:同學們先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標題,然后全班進行討論篩選,評選出最佳的小標題。
要求:小標題要準確概括情節(jié)變化,并盡量展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同時注意語言的通順凝練。
小標題(僅供參考,答案不限):
1、初使匈奴,單于受禮。 2、緱王謀反,禍及漢使。 3、舍生取義,以死明志。
4、衛(wèi)律勸降,威武不屈。 5、飲雪吞氈,此志不渝。 6、李陵勸降,忠貞如一。
7、武帝駕崩,慟哭數(shù)月。 8、漢匈和親,請還蘇武。 9、歷盡艱難,發(fā)白歸漢。
(三)分析人物,總結(jié)手法
1、小標題概括文章情節(jié),因此我們從小標題中就能概括出蘇武的性格特征:忠君愛國、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忠貞不渝、堅韌不拔(答案不限)
2、從小標題概括出的蘇武的性格只是其性格特征的概貌,如果要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我們還需從細節(jié)的分析入手。
◎ 文章并不具體描述蘇武的每一事跡,而是有詳有略,比如文章對衛(wèi)律和李陵勸降的部分就描寫得特別詳細,為什么作者要這樣處理,用意是什么?
【衛(wèi)律和李陵對蘇武的勸降是最能表現(xiàn)蘇武的氣節(jié)的,所謂"真金不怕火煉",面對威逼利誘,面對死亡威脅,多少所謂的英雄好漢都經(jīng)受不住考驗而變節(jié)投降,唯有蘇武始終信念如磐石般堅定,寧死不屈,忠貞不渝!
3、既然衛(wèi)律和李陵對蘇武的勸降是文章的重頭戲,那么我們且仔細研讀這部分。
這部分主要是人物對話,找?guī)讉同學進行分角色朗讀,務(wù)必讀出每個人物各自特有的語氣。
4、通過分角色朗讀,我們體會到了每個人物極具個性的語言,那么這些語言都表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個性?
【衛(wèi)律:傲慢自大、陰險狡詐,是個賣國求榮的小人。他先是"威逼"蘇武,用殺死虞常的行為企圖"殺雞儆猴"結(jié)果嚇倒了張勝,卻嚇不倒蘇武。接著他又用死亡來威脅蘇武投降,誰知蘇武毫無畏懼。衛(wèi)律見"威逼"不行,于是就"利誘",想用榮華富貴來打動蘇武的心,誰知蘇武不但不吃這一套,還義正詞嚴地指責衛(wèi)律通敵叛國的可恥行徑。衛(wèi)律惱羞成怒,悻悻離去!
【李陵:李陵和衛(wèi)律不一樣,他不是徹底的賣國之人。他對漢朝還有感情,對自己叛國的行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夠堅定,對國家不夠忠誠,因為一己之私背叛祖國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說明這個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堅定。因此李陵對蘇武的勸說不像衛(wèi)律那樣威逼利誘,而是企圖以情動人,用肺腑之言打動蘇武。他先是說漢武帝年高而昏庸,蘇武的兄弟為國盡忠卻枉死,蘇武自己也已是妻離子散,而后他又現(xiàn)身說法,敘述自己剛剛投降時的心情和調(diào)整過程。李陵企圖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肺腑之言打動蘇武,但蘇武卻始終忠貞如一,不為所動。李陵見狀,慚愧不已,更加自責于自己的背叛祖國的行為,痛哭而去!
【 由此可見,李陵從情感上是贊同甚至是崇拜蘇武的寧死不屈,只可惜,他由于自己意志不堅已經(jīng)投降了匈奴,鑄成大錯,所以他一直處在這種矛盾、痛苦的狀態(tài)中。李陵的矛盾、痛苦在蘇武歸漢之際表現(xiàn)得最為淋漓盡致。他且飲且歌,且歌且舞,長歌當哭,淚如雨下,蘇武十九年持節(jié)不屈的堅貞讓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叛國變節(jié)的可恥卑劣,羞愧悲痛之情無以復加。這就是李陵,一個矛盾痛苦的悲劇人物!
【蘇武:面對衛(wèi)律的威逼利誘,甚至是死亡的威脅,蘇武不但無所畏懼,而且對盛氣凌人的衛(wèi)律反唇相譏,義正詞嚴地指責衛(wèi)律的賣國行徑,用南越、大宛和朝鮮殺漢使而終遭漢朝懲罰的歷史教訓來警告衛(wèi)律,多行不義必自斃,使得衛(wèi)律的威風一下子就沒了,灰溜溜地走掉了。在這場勸說的斗爭中,蘇武取得了精神上的勝利!
【面對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摯勸說,蘇武的內(nèi)心也一定翻騰著情感的浪花,親人的慘死、妻離子散也一定讓蘇武倍受痛苦的煎熬,但為國效命的信念終于戰(zhàn)勝了一切,蘇武向李陵再一次表明自己忠君愛國至死不渝的信念,使得李陵羞愧而去!
【 不管是威逼利誘,死的威脅,還是肺腑之言的勸說,都打動不了忠貞如一的蘇武,他實在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硬漢子,愛國忠誠的真君子!】
5、除了用個性化的語言表現(xiàn)人物,文章里個性鮮明的各種人物對蘇武也起了對比映襯的作用,請同學們把文章里各種人物的性格和蘇武作一個對比,看看他們的映襯分別凸現(xiàn)了蘇武怎樣的性格特征。
【(1)張勝:糊涂地幫助了緱王的謀反,事情敗露后又經(jīng)受不住考驗,叛變投降。
蘇武:清醒地認識到使節(jié)行為不當會引起兩國紛爭,欲以死息禍;面對匈奴的勸降始終保持著可貴的民族氣節(jié)。
(2)衛(wèi)律:賣國求榮,陰險狡詐,氣焰囂張,不可一世
蘇武:為國效命,忠貞不二,不卑不亢 一身正氣,光明磊落
(3)李陵:為一己之私而叛國,懦弱,意志不堅,矛盾,痛苦
蘇武:以國家的利益為先,忠貞不渝,堅韌不拔,無怨無悔】
小結(jié):在各種人物的對比映襯下,我們看到了一個豐滿立體的蘇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識,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對威逼利誘堅貞不二,長達十九年守節(jié)的堅韌不拔。蘇武的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對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攝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6、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在把握文章脈絡(luò)的基礎(chǔ)上,重點分析了各種人物特別是傳主的性格特征,我們?yōu)檫@樣一個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貞不渝的蘇武而深深感動著。同時我們還點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藝術(shù)手法:詳略得當?shù)那楣?jié)、個性化的人物語言、次要人物的對比映襯。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評價傳主的功過和價值。
教學過程: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深深體會到蘇武的人格魅力,但人無完人,蘇武的行為也未必完全是對的,下面我們就圍繞幾個問題對這個人物的功過和價值進行討論。
討論方法:分小組討論,小組長負責組織討論并記錄小組討論觀點,最后全班匯總,將每個小組討論的觀點進行對比、評價,以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一)問題一:
先看一段文字:“齊莊公到大臣崔抒的家里,竟跟崔杼的太太通奸,崔杼不甘戴綠帽子,當場把齊莊公殺了。晏子是齊國大臣,皇帝被殺,別人不敢去看,但他要去吊,他到了崔家,他的左右問他:你為君死么?晏子答得好,他說皇帝又不是我一個人的,為什么我要一個人為他死?左右又問他:那么,你離開齊國逃走嗎?晏子答得好:皇帝的死又不是我的罪,我為什么要逃?我為什么要出國?左右又問他:那么你就回家嗎?晏子答得好:皇帝死了,回到哪兒去呢?晏子真是中國第一流的大政治家,看他這三段答話,不死、不逃、也不想回家,說得又識大體、又有感情、又義正詞嚴。當時他去吊皇帝,大家以為崔杼必定殺他,但是他仍然去吊、去哭,并且‘枕尸股而哭’,一點也不怕刺激手里拿刀的崔杼。晏子識大體,是大智;有感情,是大仁;不怕死去哭,是大勇。晏子為什么有這種大智大仁大勇,我認為他是真正深刻洞悟‘死事’和‘死君’理論的人。他的理論是:做人君的,豈是高高在百姓之上的?而是主持社稷;做臣子的,豈是為領(lǐng)俸祿混飯吃的?而是維護社稷。所以人君死是為了社稷而死,做臣子的,就該和他一道死,‘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绻鋈司,死的原因不是為了社稷而是為了他自己,那么陪他死的,只合該是那些在他身邊,跟他一起混一起謀私利、謀小集團利益的寵幸和親信,才有份兒,堂堂大臣是不干的。齊莊公被殺以后,崔杼決定立齊靈公的兒子做皇帝,就是齊景公。那時景公年紀小,崔杼自立為右相,慶封為左相,他們把所有大臣都找來,在太廟里歃血發(fā)誓,說:‘諸君有不與崔慶同心者,有如日!’大家一一發(fā)誓,可是輪到晏子,晏子卻要改變誓詞,只發(fā)誓:‘諸君能忠于君、利于社稷,而嬰不與同心者,有如上帝!’當時崔杼他們要翻臉,高國趕忙打圓場,說:‘二相今日之舉,正忠君利社稷之事也!’高帽子一戴,弄得崔杼他們也只好接受晏子的大條件……”(選自《北京法源寺》作者李敖)
這段文字提出了一個問題:什么是真正的值得提倡的忠誠?晏子認為真正的忠誠是忠誠于國家、人民,而非忠誠于君主。換句話說,就是要忠誠于明君(因為明君善治國),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從君主,為君主作無謂的犧牲的行為我們稱之為“愚忠”,那么你認為蘇武的忠誠是愚忠嗎?
參考觀點:蘇武的忠誠不能說是愚忠。首先,他忠誠的對象是國家是人民,身為漢使,當卷入匈奴的政變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漢使身份,不能引起漢匈兩國的不必要的誤會和紛爭,他甚至愿意以性命來平息禍端,可見他是把邊界的和平、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氣節(jié)十九年,始終忠貞如一,這種忠誠表面看起來是對漢武帝,但實際上是對國家人民的,因為漢武帝是一個善于治國的明君,忠誠于他就是忠誠于漢武帝治理下的國家。
但是蘇武的忠誠里有沒有愚忠的成分,我認為還是有一些的。比如:李陵勸降時曾經(jīng)提到蘇武的兩個兄弟盡心為國卻枉死,但蘇武卻一味堅持漢武帝對他們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為皇帝肝腦涂地。我認為,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應(yīng)該感激報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應(yīng)該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對親人的傷害之過,該報的恩要報,該澄清的事實,該爭取的權(quán)利也還是要爭取。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權(quán)利與義務(wù)的問題。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不能苛求蘇武,因為他畢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著那個時代的歷史局限性,如果他能生活在今天這個時代,說不定也能像我們這樣爭取自己的應(yīng)有的權(quán)利。
(二)問題二:
前段時間,國家教育部對高中歷史教科書的教學大綱進行修改,其中備受爭議的是如下一段文字:“中國歷史上的民族戰(zhàn)爭,…是國內(nèi)民族之間的戰(zhàn)爭,是‘兄弟鬩墻,家里打架’,有正義與非正義的區(qū)別,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 對于岳飛、文天祥這樣的杰出人物,我們雖然也肯定他們在反對民族掠奪和民族壓迫當中的作用與地位,但并不稱之為民族英雄!
按照教學大綱的說法,蘇武也就不能稱之為民族英雄,你對此有什么看法?
【參考觀點一:反駁岳飛是民族英雄的人,一般是從民族英雄的定義出發(fā),然后導出結(jié)論的。至于民族英雄的具體定義是什么,人民群眾不關(guān)心,但似乎專家的定義和廣大群眾的不一樣。是讓專家修改定義,還是人民改變認識向?qū)<铱待R,值得探討。但是一般來講,在諸多英雄稱號中,諸如打虎英雄、抗洪英雄,民族英雄的稱號是最高的,我想凡是對于民族、國家的獨立、解放和發(fā)展作出過巨大貢獻、并且具有巨大人格力量的人,都應(yīng)該稱作民族英雄。尤其是民族英雄身上所體現(xiàn)的愛國和獻身精神,是構(gòu)成一個民族靈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的文化傳承的關(guān)鍵內(nèi)容。民族英雄的英雄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甚至敵我雙方。所以康熙給袁崇煥平反,乾隆給史可法立祠,日本人給抗日英雄送葬。因此,有人所說的稱岳飛為民族英雄,不利于民族團結(jié),純屬無稽之談、庸人自擾。事實上,好象也沒有哪個少數(shù)民族對稱岳飛為民族英雄提出過異議,或覺得傷害了誰的民族感情,金人的后代乾隆還拜謁過岳王廟呢。 【參考觀點二】:如何描述中華民族的起源和演變,看起來容易、做好卻很難。既要反映當時歷史情況,又要反映中國地域和民族合并、共處、融合的演變,也要照顧到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的感情,有利于民族團結(jié)和國家統(tǒng)一。
更微妙的是,太多去談各民族間紛爭的痛苦和少數(shù)民族被兼并的詳情,恰好啟蒙了少數(shù)民族和族群(甚至包括中國南方和邊遠地區(qū))被兼并的意識,激發(fā)了他們對屬于歷史上外來民族(特別是漢族或北方民族)的怨恨,導引少數(shù)民族和地方的分離傾向。
從歷史的處理來看,一個帶積極性的做法,是承認民族之間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壓迫或掠奪與反壓迫或反掠奪的歷史,承認各民族有一些特有文化。指出特有文化的有些方面豐富了中華民族。但是,更加強調(diào)民族合并、融合、共處、互助、互利、共同發(fā)展的歷史,更多去挖掘民族融合歷史積極的方面和必要性。老去挖歷史傷疤,只能讓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兄弟民族間善意和兄弟情感淡漠,互相指責,相互的怨恨加深,引起民族大家庭的分裂。
如果說岳飛、文天祥是民族英雄,他們首先是漢族英雄,在當時反抗外族壓迫和掠奪時,其事跡勇氣令人敬佩。在當今各民族共處和形成的中華民族,在反抗外敵人入侵時,可以發(fā)揮他們的精神。但是,在描述民族沖突和民族融合歷史時,有必要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感受,方法應(yīng)講究,需要微妙和成熟。中華民族需要有理性包容的民族主義和民族觀,也需要屬于各民族的民族英雄。
課后作業(yè):(任選一項)
一、搜集一些外交官(古今中外皆可)的資料,為他們寫一篇傳記,要求兼顧歷史真實性和文學藝術(shù)性,可適當運用《蘇武傳》里刻畫人物的藝術(shù)手法。字數(shù)在800字以上。
二、了解《左傳》及其作者的有關(guān)知識,閱讀《左傳》里的其他人物傳記,了解人物歷史事實,學習傳記的學作技巧。
15、馬鈞傳
教學要求:
1.掌握文言知識。
2.從馬鈞革新和發(fā)明的事例中,理解馬鈞身上刻苦鉆研的實踐精神。
教學重點:
1.文言字詞的正確運用。
2.正確認識傳主身上美好的精神品質(zhì)。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當今社會,深刻地理解馬鈞的實踐精神。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生置疑,掌握文言知識,疏通課文內(nèi)容。
一、圖片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這幅圖是什么?
指南車是中國古代用于指示方向的一種輪車式機械,又稱“司南車”。 傳說遠古時期,黃帝在與蚩尤作戰(zhàn)時遇到大霧,黃帝的部落雖然英勇善戰(zhàn),卻也無法取勝。為此,黃帝特意制造了一輛指南車,利用它來識別方向,終于打敗了蚩尤部落,為統(tǒng)一華夏奠定了基礎(chǔ)。但傳說終歸是傳說,因未能見到實物,這個迷一直蒙蓋了兩千年,到三國時期才被解開。我們可以在《三國志》里看到馬鈞復原指南車的記載。
二、簡介《三國志》
《三國志》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作者是西晉初的陳壽。
《馬鈞傳》(選自《三國志》卷二十九《杜夔傳》裴松之注),這是一篇比較完整的文章。原文開頭還有這樣幾句話:“時有扶風馬鈞,巧思絕世。傅玄序之曰”,然后才是“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這篇傳記記載了一位古代科學家的生平事跡,反映了作者對善于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科技人物的同情,對那些只說空話、不重視科學實踐的豪門貴族作了批判。
三、學生置疑,師生共同答疑(重點難點見練習)
四、課文梳理
1.總概傳主出身
2.科學革新精神
3.嘆息未得重視
五、小結(jié)
六、作業(yè):
你是如何評價馬鈞的科學實踐精神的?請寫一篇600字的小短文表達你的觀點。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評價傳主
一.導入:
我們昨天已經(jīng)理解了課文的大概內(nèi)容,這節(jié)課我們來對傳主進行評價。
二.學習本文的一些寫法。
1.這個時期的作者更注意為下層人物立傳,更注重情節(jié)和效果,頗有小說的意味。
2.表述帶有主觀色彩。傳記除了在敘述傳主事跡的字里行間直接表明作者的愛憎感情外,文末常有一段文字,供作者作總結(jié)性的評價用。本文的結(jié)尾處說:"用人不當其才,聞閑不試以事,良可恨也。"便表現(xiàn)了作者對馬鈞身懷絕技而不被世用的憤慨。
三.問題探討:
1.課文中眾人對馬鈞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有什么不同的態(tài)度。
【裴先生:以表面看人,不重實踐檢驗,空談理論。
安鄉(xiāng)候:虛心接受意見。
武安候:不重視,也不去考驗制作。
傅玄:講求實際,注重實效;認為執(zhí)政者不應(yīng)隨意聽信人言,應(yīng)給機會人才去實踐展示!
2.從眾人的態(tài)度和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來看,馬鈞的革新和發(fā)明在當時得不到重視的原因是什么?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風氣是重玄學和談玄論道,導致了一股不注重實際而空談的社會風氣。歷史上的封建統(tǒng)治者多數(shù)輕視科學技術(shù),或者說,注重理論多于實踐。
馬鈞,天下莫不服其工巧,馬鈞在手工業(yè)、農(nóng)業(yè)、軍事等方面有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三國時代最優(yōu)秀的機械制造家,就是在我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當中,也不多見,堪稱一代機械大師,然而執(zhí)政者“用人不當其才”,由于封建統(tǒng)治階級腐敗沒落,馬鈞的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沒有得到重視。也沒能制造和推廣。他的一生,從少年到老年,一直不得志,雖然他曾作過給事中官,但他的工作仍然受到阻撓和蔑視,技巧一直未得到順利發(fā)展的機會。盡管文學家傅玄曾幾次在魏國貴族安鄉(xiāng)侯曹義、武安侯曹爽那里推薦他,也還是沒有受到重視。傅玄對此感慨頗深地說:“馬先生的巧,雖古時的公輸般(魯班)、墨翟,以及近代的張衡,也比不過,但公輸般和墨翟都能見用于時,張衡和馬鈞的一生卻不能發(fā)揮其長,真是最可痛心的事!备敌脑挼莱隽嗽诜饨ㄉ鐣锒嗌侔l(fā)明家被埋沒了的事實。其云“虛爭空言,不如試之易效也”,所指亦不僅在為政,更著眼于經(jīng)濟與技術(shù)。在古代社會,尤其在崇尚虛無放誕之論的晉世,博玄的講求實際、注重實效,是難能可貴的。
馬鈞對人類的貢獻,雖然沒有被封建貴族所重視,但他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卻得到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歡迎,幾千年來,他的功績和美名一直被勞動人民所傳頌!
四.課堂練兵
聯(lián)系已經(jīng)學過的歷史知識,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談一談馬鈞這個人,寫在你的練習本上。
五.作業(yè)。素材積累:積累有關(guān)注重實踐而成功的人和相關(guān)的事例。
18、 譚嗣同傳
【教學目標】
學習譚嗣同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崇高品質(zhì),認識人物思想的局限性;學習本文運用多種手法刻畫人物以及記敘、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作方法;了解"新文體"的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正確分析、評價歷史人物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語
南海先生在戊戌變法失敗后,曾吟聯(lián)一副憑吊友人:復生不復生矣;有為安有為哉?讓康有為因為他的離去一度萬念俱灰的人就是譚嗣同(字復生)。 二. 作者、背景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的政治活動家、資產(chǎn)階級宣傳家、學者。他的一生經(jīng)歷了晚清與民國兩個時期;他的業(yè)績包括了政治和學術(shù)兩個方面。
喪權(quán)辱國的馬關(guān)條約簽訂以后,與康有為聯(lián)合1300多名在京參加會試的舉人,發(fā)動了著名的“公車上書”,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創(chuàng)辦維新團體“強學會”,與康有為共倡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后,作為改良派的主將,與革命派論戰(zhàn),遭到反對。
引進介紹西方文化,發(fā)起領(lǐng)導了“詩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說界革命”和戲劇改良運動,成為“五四”文體改革的先導,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散文體裁“新文體”,將小說提高到“文學之最上乘”的地位。作品結(jié)集為《飲冰室文集》。
戊戌變法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chǎn)階級政治改良運動,由康有為、梁啟超領(lǐng)導,得到要鞏固清朝統(tǒng)治、急于從慈禧手中將國家權(quán)柄奪回來的光緒皇帝的支持。戊戌年(1898)6月11日,光緒帝宣布變法。封建頑固派首領(lǐng)慈禧太后和舊官僚感到這是對他們最大的威脅,立即采取措施,派奸詐陰險的榮祿任直隸總督,統(tǒng)率北洋三軍以重兵控制北京政局,9月21日發(fā)動政變。新政只維持了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三. 解讀課文
(一)介紹譚嗣同的出身、性情,交代其初學新學的情況。
倜儻:豪爽灑脫。淹通:深通。故操心危,慮患深:語出《孟子盡心上》,內(nèi)云:“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币馑际钦f,受疏遠的大臣和地位卑賤的兒子,經(jīng)常操心著危難的事,深深憂慮著禍患的降臨,所以能通達事理。
補充:古代年齡稱謂
襁褓-- 不滿周歲 黃口--本指雛鳥,后比喻幼兒,10歲以下。 總角、孩提--幼年泛稱。
垂髫(tiáo)、始齔(chèn)--童年泛稱。 幼學--10歲 束發(fā)--15歲左右
弱冠--20歲 而立之年--30歲 不惑之年--40歲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歲
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xiāng)之年----60歲 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歲
杖朝之年--80歲 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歲的年紀 鮐背之年--90歲
期頤(jīyí)之年--100歲
(二)介紹譚嗣同撰述《仁學》的由來及其在湖南從事新政的情況。
需次:挨著次序,等待補官。 冥探:深探。 心法:思想方法。 衍繹:發(fā)揮。
提倡桑梓:(在)家鄉(xiāng)提倡(新學)。省略句、狀語后置句。
(三)介紹譚嗣同北上從事新政的情況。
國是:國事,國家大事。 辟:由君王征辟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大。好~活用作動詞;贾夭。
入覲:朝見皇上。超擢:破格提拔。少:同“稍”,稍微。銳意:意志堅決,勇往直前。
問題討論:
1.課文寫光緒與慈禧矛盾緊張,有兩個字十分傳神,是哪兩個字?
光緒對慈禧是“畏”,因手中無權(quán),“不敢行其志”。
西后對光緒則是“忌”,雖然大權(quán)在握,但光緒畢竟是皇帝,一旦得勢,無可挽救。一個力圖守舊,一個意欲維新,矛盾不可調(diào)和。
2.課文寫光緒破格提拔譚嗣同有什么作用?
一是表明光緒急切地推行新政,實施變法。二是交代光緒與慈禧之間的矛盾必然激化。三是為譚嗣同自甘犧牲“以酬圣主”埋下伏筆。
四、總結(jié)本堂課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導入新課。
二、講讀課文四、五、六段。
1、第四段:介紹譚嗣同密謀袁世凱,以圖解救光緒帝的情況。
君不之信:他不相信這件事。賓語前置。故事:舊例。無所為計:
[傳記選讀(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2.論語選讀教案
3.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散曲選讀教案參考
5.名人傳記精選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