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歌,體會詩歌的音樂之韻和結構之美。
2.理解詩歌的意象,體會詩人對祖國的愛和那份思鄉(xiāng)情結。
3.鼓勵學生課前讀詩并查閱資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詩人在詩文中運用的通俗易懂而又親切感人的形象。
2.通過朗讀品味詩歌中所蘊涵的情感。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品味詩歌中所蘊涵的情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鄉(xiāng)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久常新的主題,其中不乏傳誦千古的名篇,現在請大家回憶一下有關描寫鄉(xiāng)愁的詩句(略)。今天我們就要學習臺灣當代詩人余光中的思鄉(xiāng)之作《鄉(xiāng)愁》。
設計說明:要充分調動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以活躍課堂氣氛,導入新課。
二、朗讀詩歌,進入情境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學生注意品味朗讀時的感受。
2.學生齊讀,然后回答:你喜歡這首詩歌嗎?為什么?(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初步體會到詩歌的音律的和諧、詞語的優(yōu)美、結構的均勻整齊等特點,學生可以自由談,不必拘泥限制)
3.教師配樂朗誦。
4.學生齊讀。
三、欣賞“三美”,品味鑒賞
聞一多先生認為詩歌須具備“三美”特征: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可以說,這首詩歌在這幾方面都表現得很突出,值得我們欣賞品味。
1.音樂美。先朗讀,品味其音樂美的所在。
詩歌分四小節(jié),“鄉(xiāng)愁是……”與“在這頭……在那(里)頭”四次重復,“頭”字有規(guī)律地重復,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疊詞運用,使詩歌的旋律回旋往復,一唱三嘆。
2.繪畫美。
(1)這首詩歌共擷取了幾個意象?分別是什么?
共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2)你認為選取這四個意象有什么好處?
這幾個意象具有單純而豐富之美。它們是明朗的、集中的,所傳遞的情感是真摯的、熱烈的,讓讀者似乎能聽到一顆思鄉(xiāng)的心在跳動,綿長而有力。
(3)把學生分成四組,分別朗讀一小節(jié),然后展開討論:根據詩歌內容,展開想象,用具體的描述性語言描述一下海峽這頭、海峽那頭兩岸親人的相思畫面,并抒寫相思之情。
3.建筑美。顧名思義是結構上的美的特點,那么,這首詩歌在結構上的特點是什么?
(1)脈絡清晰,一線貫穿。以“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啊”“而現在”這樣的時間順序為時序,其間貫穿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2)句式整齊、勻稱,卻又不失活潑、流動,注意了長句和短句的變化調節(jié),表現出了在統(tǒng)一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tǒng)一的美的原則。
4.詩歌中你最喜歡的段落或句子或詞語是什么?談談理由,然后把它深情地朗誦出來。
(設計說明:這是全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來靈活處理,不必拔高,只要學生能把握住“思鄉(xiāng)”這一大的主題即可。適當時候,教師要注意啟發(fā)和補充。如果師生雙方能互相啟迪、感染,在探究過程中產生互動的效果,是最好的了。)
5.小結:本詩以時間的順序進行,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
四、作業(yè)布置
1.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
2.“思考與討論”的第二題。
惜緣
[鄉(xiāng)愁 教學設計(長春版七年級上冊現代詩歌二首)]相關文章:
1.二首現代詩歌
5.長春版頤和園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