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制與高校教學管理模式改革論文
中國加人WTO給高等教育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經(jīng)濟全球化使高等教育國際化成了必然趨勢。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高等學校開始試行學分制管理,學分制的宗旨是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鼓勵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突出以學生為本的素質(zhì)教育主題。學分制所具有的動態(tài)性、開放性,更能適應教育國際化發(fā)展趨勢對人才的需要。實行學分制是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要求管理者更新觀念,探索更具生機和活力的教學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一、學分制對教學,理模式的要求
1.由標準化剛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轉變
標準化管理是憑借制度約束、紀律監(jiān)督、強迫等手段進行的一種剛性管理,是以規(guī)章制度為本的管理。這是一種在學年制條件下比較適用的管理模式。學分制條件下,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個性化培養(yǎng)是重點,學分制的動態(tài)、開放性以及學分制下學生的流動性,使得完全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不再適用,標準化的管理應該與柔性管理相結合,相輔相成,并逐步向柔性管理轉變。柔性管理以嚴格的規(guī)范管理為基礎,突出人的自我管理,尊重人的價值,發(fā)揮人的才能,承認人的勞動。它“以人為本”,強調(diào)創(chuàng)新、開放、靈活和竟爭。
2.人才培養(yǎng)以多樣化和個性化為目標
學分制比較注重目標管理,以立足于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管理制度,其根本出發(fā)點在于鼓勵多樣化。它具有最大限度地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自由選擇的特征。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以及其他個人因素,自主地選擇專業(yè)、課程、任課教師、授課時問、修讀方式、修課門數(shù)等.這使學生有很大的學習自主性。
3.靈活的學制與靈活的選擇是核心
彈性學制給了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能夠使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選擇學習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管理的靈活性,從而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學業(yè)。選擇制是學分制管理的核心,它包括選課和選擇學習進程與方式。其中選課制是在學校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自主選擇,包括選擇課程、上課時間、教師等。這是學分制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學習方式及進程的選擇,使部分學生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式,如免聽、免修、增減選課量等,從而達到加快或減慢學習進程的目的。
4.培養(yǎng)、強化學生的自制與選擇能力
實行學分制后,學生對課程的選擇及課余時間的掌握將有更多的主動權。但是,有的學生缺乏自制能力和自我選擇能力,使學習計劃受到一些影響,質(zhì)量不易保證。學分制條件下,學生的流動性較大,學校對學生的約束相對減弱,學生的學習過程全靠自己,學生的自由度加大,紀律難以保證,這就容易導致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缺乏。因此,學分制的教學管理模式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主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
二、更新觀念,推進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革
1.建立學分制條件下教學管理工作的良好運行機制學分制是一種比較靈活的教學管理制度,它不僅涉及到教學改革的核心內(nèi)容,而且涉及到整個教育觀念、辦學體制、管理方式等。新的教學管理運行機制要從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規(guī)格出發(fā),明確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zhì)結構,設計相應的課程體系和課程結構,在形成與學分制有關的教學文件、基本制度的基礎上,建立聯(lián)系緊密、信息通暢、高效有序、便利可行的運行機制。
2.與國際接執(zhí),采用學分互換制
高等學校只有互相承認學分,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更加靈活的學習途徑。因此,必須構建不同類型教育相互溝通、相互銜接的教育體制,使學生實現(xiàn)跨校選課,同時實現(xiàn)不同學校之間學分的認同。要推動各校教學的國際化,提高課程質(zhì)量,這樣高等學校才能實現(xiàn)互相承認學分,采用學分互換才能成為可能。
3.具備良好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
學分制條件下的教學管理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它的管理成為一種流動管理,傳統(tǒng)的手工管理方式難以適應,必須采用現(xiàn)代化的管理手段。
【學分制與高校教學管理模式改革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改革論文09-09
學分制與高校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分析的論文10-29
高校管理模式論文03-30
高校體育教學近況及改革論文09-24
關于高校教學管理模式論文05-30
高;@球教學改革的思路論文07-25
高校教師教學的方法改革論文07-30
改革教學模式下的高校體育的論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