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二則教學設(shè)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shè)計,借助教學設(shè)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優(yōu)秀的教學設(shè)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莊子二則教學設(shè)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莊子教學設(shè)計 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生初步了解鯤、鵬是什么樣的動物,了解課文表現(xiàn)了鯤鵬什么樣的情景,了解課文的基本內(nèi)容。
3、學生能夠初步了解“逍遙”是什么意思,初步意識到要志存高遠。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基本內(nèi)容
教學難點
了解莊子的世間萬物的活動都是“有所待”,人的目的和愿望要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和束縛。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莊周夢蝶》的寓言故事導入。
出示PPT: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鞓罚迫蛔缘,不知道自己是莊周。突然夢醒了,卻是僵臥在床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莊周與蝴蝶必定有區(qū)別,這就是所說的化為物(指大道時而化為莊周,時而化為蝴蝶)。
莊周就是這樣的浪漫,這樣的富有想像力。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莊周:
Ppt:莊子名周,戰(zhàn)國宋人。他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的哲學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稱“老莊”。莊子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一切順其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靜無為”。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
今天,我們來學習莊子的《北冥有魚》,《北冥有魚》選自《逍遙游》,介紹逍遙游。
Ppt:《逍遙游》是《莊子》中的第一篇,在全書中占有特殊地位!板羞b”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yōu)游自得的樣子;“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1、學生結(jié)合注釋朗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兩遍,然后抽一學生朗讀,教師指正讀音。
3、全班同學齊讀。
4、學生結(jié)合注釋疏通文意,并提出疑問。
Ppt:
句子翻譯: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奮起而飛,它的翅膀就像天邊的云彩。
南冥者,天池也。
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乘著旋風環(huán)旋而上幾萬里的高空,憑借著六月的大風離開了北海!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jié)果。
學生再讀課文。
1.文章標題為北冥有魚,后來怎么又寫鳥了?
鳥是由魚變化而來的。鯤的體積有幾千里,變成鳥后,鳥的背部不知有幾千里。說明莊子想像力豐富。
2.鳥為什么要遷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鳥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種精神的自由。
3.鯤鵬由北海飛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條件?
“海運則將徙于南冥”“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句子賞析:“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此句運用豐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張,描寫了鯤鵬振翼拍水,盤旋飛向九萬里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fā)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皳簟薄皳弧钡茸謧魃、生動,讓人產(chǎn)生豐富的想像和聯(lián)想。
介紹《莊子》:《莊子》,道家經(jīng)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gòu)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風格。它不僅有很高的哲學成就,對后世文學的發(fā)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5.奔騰的霧氣、空中的塵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飄揚?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板書:萬物有所待——鵬鳥奮飛必須憑借海運和強大的風力。
水霧塵埃要靠氣息相吹。
6.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說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動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動活潑,頗具詩意,寓意雋永,感染力強。
文章借鯤鵬的寓言說明什么道理?
說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
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那么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沒有局限呢?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翻譯:天色深青,難道這就是它真正的顏色嗎?它是高曠遼遠而沒有邊際嗎?說明人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局限的。
既然人的認識有局限,那龐大而神奇的鵬鳥是否也有局限呢?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狈g:鵬鳥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這個樣子而已。
莊子給出確定的結(jié)論,鵬鳥和人們一樣,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鵬鳥認識也是有局限的啊。
莊子名言積累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節(jié)飲食以養(yǎng)胃,多讀書以養(yǎng)膽。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教學設(shè)計 2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常識,提高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莊子》寓言的內(nèi)容、寓意以及對后世的影響。
重點難點:
讓學生掌握文章的寓意,體會古代寓言故事的文學性及表現(xiàn)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著名學者南懷謹曾說:“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有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多少年來,道家思想對亂世中飽經(jīng)創(chuàng)傷的心靈給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的集大成人物就是莊子,莊子思想對于今天我們或許更有一種同時伍的感受和意義,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莊子的《混沌之死》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混沌之死》,學生劃分朗讀節(jié)奏,體會文章所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
2、結(jié)合書下提示和工具書口頭翻譯課文,并將疑難之處作好記號。
3、釋疑解惑。
4、齊讀課文,背誦。
三、分析課文,體會文章主題。
1、結(jié)合學生閱讀,概括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
2、體會故事中“倏、忽、混沌”命名的意義。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文中“倏、忽”意為急匆匆、神速的意思,代表有為,意在諷刺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煦,聚合不分的樣子,指天地未開辟前的自然狀態(tài),代表無為。以人的有為,來鑿就自然的無為。有為的所謂成就,就是無為的死亡了。
3、了解文章的寓言
A、學生討論。
B、教師明確: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違反了事物本性,不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往往會好心辦壞事,效果與愿望相悖。因此要順其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狀態(tài)。
C、聯(lián)系實際,談?wù)勀銓W習本文后的感受:
教師示例:面對日益污染的自然環(huán)境,我們要順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狀態(tài),這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四、學生背誦課文。
五、完成課后練習。
莊子教學設(shè)計 3
一、導入新課
在先秦諸子之中,莊子的生活經(jīng)歷可謂是貧窮加上平淡,造就里他的自然、無為的哲學理想,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莊子的《混沌之死》,了解了他清淡無為,尊重生命自然狀態(tài)的態(tài)度。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他的《呆若木雞》的'寓言故事。
二、學生閱讀課文。思考:
A、從斗雞到木雞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
B、斗雞能使“異雞無敢應者,反走”主要得益于什么?
三、分析課文:
1、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指導朗讀節(jié)奏。
2、學生討論上述問題。
3、教師歸納:
A、從斗雞到木雞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恃氣,猶應,疾視,無變。
B、沒有驕傲自滿之氣,沒有盛氣凌人之勢,把浮躁和妄動收斂起來,把力量和氣度凝聚于內(nèi),貌似木雞,看似呆氣,其實是精神內(nèi)斂,修煉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靈氣,游刃有余的大氣。
四、了解寓意:
1、學生齊讀后,,談?wù)勛x了這則寓言后自己總結(jié)的寓意:
明確:本文意在提醒人們,做人要注重內(nèi)在氣質(zhì),不威自怒,治理國家要增強實力,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只要精神內(nèi)斂,修煉到家,就能百戰(zhàn)不怠。
2、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交流這則寓言給我們的啟示。
例如:遇事沉著冷靜,原都是要經(jīng)過訓練和磨練的。只有真正沉著冷靜的人,才能處變不亂,取得重要的勝利。經(jīng)過嚴格訓練和生活磨練的人,其所具有的氣質(zhì),確實能令人望而生畏。
3、成語意思的變化。
明確:文中的“呆若木雞”指養(yǎng)到家的斗雞看似木雞,實則大智若愚。這個詞語在長期使用中衍生出了新的涵義,形容人因恐懼或驚訝而發(fā)愣的樣子。
(五)交流寓言
1、學生將搜集的莊子寓言整理成故事后,在課堂上講給其他同學聽。
2、教師或?qū)W生總結(jié)莊子寓言的內(nèi)容和影響。
3、完成課后練習。
板書設(shè)計:
混沌之死
原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寓意
倏忽報德日鑿一孔混沌死順其自然
斗雞
呆恃氣
若猶應
木疾視
雞無變
(修煉內(nèi)功,百戰(zhàn)不殆)
莊子教學設(shè)計 4
教學目標
1.把握文意,積累常用文言詞語。
2.理解文章夸張、想象奇特的寫作特點。
3.領(lǐng)悟莊子對精神自由的渴望和睿智哲思。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積累常用文言詞語。
2.理解文章夸張、想象奇特的特點。
難點
領(lǐng)悟莊子對精神自由的渴望和睿智哲思。
一、導入新課
播放【影音資源】《莊子(人物)》。
有人說:“在諸子百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就是莊子。讀《莊子》一書,不僅因為他的文學價值,更多的是因為先生的大智與幽默,書中一個個風趣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先生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態(tài)度,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許多的啟迪”,今天我們學習《莊子》故事兩則以“一斑窺豹”來感受莊子的大智與幽默。
二、整體感知
1.作者作品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生活在一個社會矛盾極其尖銳的時代,做過漆園吏。他不滿現(xiàn)實,不與統(tǒng)治階級合作,據(jù)傳楚王曾以千金相邀為相,被其拒絕。莊子的主要主張是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就是要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他與老子并稱“老莊”。
《莊子》共33篇,分內(nèi)篇、外篇、雜篇。內(nèi)篇7篇為莊子所作,外篇15篇和雜篇11篇一般認為是其弟子和后世學者所著。
《莊子》想象豐富,氣勢壯闊,善用故事說理,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魯迅先生稱贊它“其文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惫粢苍u價它說:“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實在是。”《莊子》因而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可參考【影音資源】《莊子》
2.讀課文,初步感知。
【精品課件】
(1)先自讀再播放【音頻課文】,注意字音和停頓。
參考
北冥(míng)鯤鵬(kūn)摶(tuán)遷徙(xǐ)齊諧(xié)正色邪(yé)
(2)學習古文應該反復誦讀,以致成誦。請同學們捧起課本,自主朗讀文章,注意讀準字音和停頓。
(3)借助注釋,掌握重點詞語的含義,初知文章。
北冥:北海。
怒: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
垂:懸掛。
海運:海水運動。
志怪:記載怪異的事物。
摶:盤旋飛翔。
扶搖:旋風。
息:氣息,這里指風。
野馬:山野中的霧氣。
蒼蒼:深藍色。
2.概括主要內(nèi)容。
參考:文章以奇異的想象、夸張的筆法,描繪了鯤的變化和鵬的展翅翱翔的畫面及“野馬”“塵埃”的“以息相吹”景象,表明萬物皆所有憑借而不自由,表達自己對絕對自由的渴望。
可參考【知識總匯】
三、局部探究
【精品課件】
(一)翻譯課文,梳理文言知識。
1.組內(nèi)交流自學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2.小組進行翻譯接龍,一人一句,要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他人翻譯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參考譯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體積,真不知道大到幾千里;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幾千里;當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展開的雙翅就像懸掛在天空的云。這只鵬鳥呀,海動風起時就將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個天然的大池!洱R諧》是一部專門記載怪異事情的書,這本書上記載說:“鵬鳥遷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擊水面激起水花,高達三千里,乘著旋風盤旋飛至九萬里的高空。它是憑借著六月的大風離開的。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jié)果。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大鵬從天空往下看,也不過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樣罷了。
可參考【微課堂】《如何翻譯文言文》
3.組內(nèi)合作總結(jié)重要文言知識并展示,師生點撥補充。
參考
(1)通假字
北冥有魚“冥”通“溟”,海。
其正色邪“邪”通“耶”,語氣詞,呢、嗎。
(2)詞類活用
志怪者也怪:形作名,怪異的事情。
南冥者,天池也天:名作形,天然的。
(3)重點句子。
、倥w,其翼若垂天之云。
翻譯:當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展開的雙翅就像懸掛在天空的云。
、谑区B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翻譯:這只鵬鳥呀,海動風起時就將遷徙到南方的大海。
、垸i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翻譯:鵬鳥遷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擊水面激起水花,高達三千里,乘著旋風盤旋飛至九萬里的高空。
④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翻譯: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
(二)探究文章內(nèi)容和蘊含的道理。
播放【影視課文】,聽讀課文,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1.文章標題為“北冥有魚”,為什么寫鵬鳥?
參考:鵬鳥是由鯤魚變化而來的。鯤的體積有幾千里,變成鳥后,鳥的背部不知有幾千里。作者使用夸張手法,想象奇特。
2.鯤鵬的形象怎樣?作者是如何描寫的?
交流
參考答案:鯤鵬形體碩大無比,變化神奇莫測,奮飛時氣勢壯美。
作者從體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動范圍大(長度:從北海到南海;高度:九萬里)四個方面極寫鯤鵬形象磅礴壯觀。作者用夸張的手法描述鯤鵬,“不知其幾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萬里”言其活動天地,極言鯤鵬形體之大、變化之神奇、飛騰時氣勢之壯觀。想象雄奇瑰麗。
3.賞析:“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交流
參考:此句運用豐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張,描寫了鯤鵬振翼拍水,盤旋飛向九萬里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fā)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皳簟薄皳弧钡茸謧魃瘛⑸鷦,讓人產(chǎn)生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
小結(jié):莊子的文章意境開闊,想象豐富,想象奇特,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這里,他在想象中夸張,極寫鯤、鵬之大,造成浩大的聲勢和廣闊的意境。
可參考【微教案】《鯤鵬的形象》
4.大鵬形體碩大,變化神奇,奮飛時氣勢壯美。它飛往南冥,需要什么條件?野馬、塵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條件?
參考:大鵬需要“海運”(六月息);野馬、塵埃需要“以息相吹”。
5.本文借鯤鵬和野馬、塵埃說明了什么道理?
參考:以“野馬”“塵埃”的“以息相吹”與大鵬的“海運將徙”作對比,說明萬物皆有所憑借,都是不自由的。
6.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那么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沒有局限呢?
參考:“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說明人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局限的。
四、總結(jié)拓展
學生個人梳理總結(jié),小組交流。
鯤鵬憑借海運和強大的風力飛到南海這一理想的境地,希望大家能憑借知識的力量、人格的魅力達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們插上知識的翅膀,懷著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乘長風,破萬里浪。
可參考【微教案】《<莊子>的特色》
學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樣的感想和啟示?和大家分享一下,歡迎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和展示。
五、作業(yè)設(shè)計
1.翻譯課文,準確解釋重點字詞。
2.背誦默寫課文。
可參考【背誦指導】
六、板書設(shè)計
北冥有魚
莊子
鯤憑借
南!兴鶓{借(不自由)→追求自由
鵬六月息
莊子教學設(shè)計 5
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莊子》及莊子生平思想。
2、理解文意,把握故意的寓意,理解莊子與惠子不同的志趣。
3.掌握“是““國”“相”等文言詞義。
教學重點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故事的寓意,體會莊子的志趣。
2.感知惠子和莊子思想、性格、氣質(zhì)上的差異。
教學難點
1.理解兩則故事的寓意。
2.引導學生鑒賞莊子寓言的藝術(shù)特點。
教學方法
1.朗讀法。反復誦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體會人物的志趣。第二篇還可以采用對話的形式展開爭辯,表現(xiàn)二人的差異。
2比較法。比較惠子與莊子的思想志趣的不同
3.延伸拓展法。拓寬閱讀視野。多介紹一些有關(guān)莊子的故事,了解莊子的生平,思想。課外讀莊子的文章,進一步體會《莊子》散文的藝術(shù)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shè)計莊子的故事導入
古時有一個人,才學和品質(zhì)都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時,很多弟子極傷心,竟嗚咽有聲,情不自禁。大師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死生為伴,通天一氣,你又何必悲傷?”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隨您至今,受益匪淺,弟子卻無以為報。想先生貧困一世,死后竟沒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為此也!”大帥坦然微笑,說道:“我以天地作棺槨,以日月為連壁,以星辰為珠寶,以萬物作陪葬。我的葬具豈不很完備嗎?還有比這更好更多的陪葬嗎?”弟子道:“沒有棺槨、我擔心烏鴉、老鷹啄食先生!贝髱浧届o笑道:“在地上被烏鴉、老鷹吃掉,在地下被螻蟻、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兩樣?奪烏鴉、老鷹之食而給?
這個大師就是莊子!2400年前,就有這樣非凡的見識!
二、介紹莊子和《莊子》
莊子(約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身處亂世,博學多才,家境貧寒而又有志節(jié)他不滿現(xiàn)實,不與統(tǒng)治階級合作,據(jù)傳楚王曾以千金相邀為相,被其拒絕。莊子對后人的影響主要是《莊子》一書。
《莊子》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豐富。氣勢壯闊。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三、通讀課文
1.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他們的語氣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
(1)惠子相梁
(2)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3)非梧桐不止
(4)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5)于是鴟得腐鼠
(6)魚出游從容
(7)是魚之樂也
學生明確:(1)相:名詞用作動詞。做宰相。(2)國:國都、京城。(3)止:棲息。(4)安:疑問代詞,怎么。(5)于是:在這時,與現(xiàn)代漢語中表意不同。(6)從容:安閑自由;現(xiàn)在多指“在危險面前冷靜不慌忙”。(7)是:這。
3.翻譯句子
搜于國中三日三夜: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注意“國”及語序倒的翻譯)
于是鴟得腐鼠: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
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口赫我邪:”現(xiàn)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嚇’我吧?”
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白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
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肯定
四、理解感悟
1.莊子講鵪鴇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鹓芻比喻志向高潔之士。鴟比喻醉心利祿猜忌君子的小人。莊子將自己比作鹓芻,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極其辛辣地譏諷了惠子。莊子沒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講故事的方式繞著彎子罵人,收到既尖銳痛快又余味不盡的效果。
2.莊子認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境?——莊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
3、兩人辯論的'結(jié)果且不論誰輸贏,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莊子與惠子思想、性格、氣質(zhì)等方面的差異,他們的人生態(tài)度不同,結(jié)合前一篇試作分析。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以自己的心思猜度莊子,卻不知莊子清高自守,視爵祿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辯,重分析。對于事物有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tài)度,重在知識的探討。莊子智辯,重觀賞,對于外界的認識,帶有欣賞的態(tài)度,將主觀的情意發(fā)揮到外物上而產(chǎn)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說惠子帶有邏輯家的個性,那么莊子則具有藝術(shù)家的風貌。
五、課外延伸
1.莊子與惠子的友情
莊子與惠子,由于性格的差異導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場,進而導致兩種對立的思路──一個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來觀賞其美;一個走向獨我論,即每個人無論如何不會知道第三者的心靈狀態(tài)。
莊子與惠子由于基本觀點的差異,在討論問題時,便經(jīng);ハ嗵Ц,而挨捧子的,好像總是惠子。在《逍遙游》上,莊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德充符》上也說惠子:“你勞費精力……自鳴得意于堅白之論!边@些批評,莊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學觀點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則在于借惠子來抒發(fā)己意。
他們兩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上固然有距離,在學術(shù)觀念上也相對立,但在情誼上,惠子確是莊子生平惟一的契友。這從惠子死后,莊子的一節(jié)紀念詞上可以看出:
莊子送葬,經(jīng)過惠子的墳墓,回頭對跟隨他的人說:“楚國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濺到一滴如蠅翼般大的污泥,他請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揮動斧頭,呼呼作響,隨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點完全削除,而鼻子沒有受到絲毫損傷,郢人站著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這件事,把匠石找來說:‘替我試試看!呈f:‘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對手早已經(jīng)死了!’自從先生去世,我沒有對手了,我沒有談?wù)摰膶ο罅!”(《徐無鬼》)
惠子死后,莊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對談的人了。在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純厚真摯之情。能設(shè)出這個妙趣的寓言,來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誼,如此神來之筆,非莊子莫能為之。
2.美文閱讀,欣賞《莊子》散文的藝術(shù)特色
秋水(節(jié)選)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矣渚崖之間,不辨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莊子》散文善于通過寓言故事說理,想象神奇,語言靈動而有氣勢,幽默、詼諧,是諸子散文中的精品。
六、布置作業(yè)
1.課外閱讀《莊子》選段。
2.查找積累一些有關(guān)莊子的故事,進一步了解莊子的生平。
莊子教學設(shè)計 6
知識與技能:
1、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豐富文言知識。
2、了解《莊子》及莊子生平、思想。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線,按“通讀——朗誦——誦讀”層進式推進課堂流程,在教學中充分“以生為本”,充分體現(xiàn)自主性原則,讓學生自行預習,自行搜索資料、自行朗讀、自行體驗揣摩,自行質(zhì)疑討論,師生平等對話。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能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教學重點:
1、文言詞語積累,準確翻譯課文。
2、在思考、討論的基礎(chǔ)上明確莊子的思想和主張。
教學難點:
體會莊子的語言特色,理解兩則故事的寓意。
教法學法:
1、比較法
2.拓展延伸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莊子的故事
莊子妻死鼓盆而歌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①鼓盆而歌;葑釉唬骸芭c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②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③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喪,看到莊子不但不哭,不傷心,反而敲著盆子唱歌;葑迂焼査,你妻子和你生活了一輩子,為你生兒育女,現(xiàn)年老死去,你為何沒有一點兒情義?莊子辯解說:“她剛死時,我何嘗不悲傷,但轉(zhuǎn)念一想,她本無生命,亦無形體,甚至連呼吸之氣都沒有。后來,從若有若無之間產(chǎn)生了氣,氣又成形,形變了生命,F(xiàn)在生命又變成死亡。這個過程,猶如春夏秋冬四季運行一樣,F(xiàn)在我妻雖死,但她已回歸自然,靜靜安息在天地的懷抱里,我何必還要悲傷,這就是生命的道理!”
在莊子的思想里,具備理性的知識,就可以擺脫情感的束縛,達到靈魂的自由。
莊周夢蝶
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一只蝴蝶,飄飄然,十分輕松愜意。這時全然忘記了自己是莊周。一會兒醒來,對自己還是莊周十分驚奇疑惑。認真想一想,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莊周?
在一般人看來,一個人在醒時的所見所感是真實的,夢境是幻覺,是不真實的。莊子卻以為不然。雖然,醒是一種境界,夢是另一種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莊周是莊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莊周看來,他們都只是一種現(xiàn)象,是道運動中的一種形態(tài),一個階段而已。
二、作者簡介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戰(zhàn)國時哲學家,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與老子并稱為道學之祖。
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筆汪洋恣肆,富有濃厚的文學氣息和浪漫主義色彩。其經(jīng)典著作《莊子》(亦稱《南華經(jīng)》)在道學和文史上對后世頗有影響。
魯迅曾評價莊子“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
郭沫若也評價說:“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實在是絕無僅有!(《莊子與魯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莊子,感受先生的大智與幽默。
三、學習《北冥有魚》
。ㄒ唬、整體感知
1.讀課文,基礎(chǔ)積累。
學習古文應該反復誦讀,以致成誦。請同學們挺直腰板,捧起課本,自由地、大聲地朗讀文章,注意讀準字音和停頓。
(1)給加點字注音。
北冥(mínɡ)鯤鵬(kūn)摶(tuán)遷徙(xǐ)齊諧(xié)正色邪(yé)
(2)借助課文和注釋工具書,并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解釋下列加點字詞: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北海)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振奮,文中指用力鼓動翅膀)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海水運動)
《齊諧》者,志怪者也。(記載怪異的事物)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旋風)
去以六月息者也。(離開;風)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霧氣,奔騰如野馬)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湛藍色;盡頭)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這樣;罷了)
(3)通假字
北冥有魚(“冥”同“溟”,海)
其正色邪(“邪”同“耶”,語氣詞,呢、嗎)
(4)詞類活用
志怪者也。(怪:形容詞作名詞,怪異的事物)
南冥者,天池也。(天:名詞作形容詞,天然的)
2.翻譯重點句子。
(1)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翅飛翔起來,它的翅膀就像掛在天邊的云彩。
(2)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這只鳥,海水運動就將遷往南海。
(3)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鵬遷徙到南海的時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濤浪花有三千里,它乘著旋風盤旋至九萬里的高空,它是憑借著六月的大風離開的。
(4)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
。ǘ、精讀研討
1.文章標題為“北冥有魚”,后來怎么又寫鳥了?
鳥是由魚變化而來的,鯤的`體積有幾千里,變成鳥后,鳥的背部不知有幾千里。說明莊子想象力豐富。
2.大鵬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樣描寫這一形象的呢?
鯤鵬形體碩大無比,變化神奇莫測,奮飛時氣勢壯美。
從體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動范圍大(長度:從北海到南海;高度:九萬里)四個方面極寫鯤鵬形象磅礴壯觀。用夸張的手法描述鯤鵬,“不知幾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萬里”言其活動天地,極言鯤鵬形體之大、變化之神奇,飛騰時氣勢之壯觀,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
3.賞析句子:“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此句運用豐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張,描寫了鯤鵬振翼拍水,盤旋飛向九萬里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fā)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擊”“摶”等字傳神,生動,讓人產(chǎn)生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
4.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說理,使文章生動活潑,寓意雋永,感染力強!侗壁び恤~》一文的寓意是什么?
文章借鯤鵬的寓言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說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的。
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那么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沒有局限呢?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翻譯為: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說明人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局限的。
推己及彼,莊子給出確定的結(jié)論,鵬鳥和人們一樣,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鵬鳥認識也是有局限的啊。
。ㄈ、布置作業(yè)
1、收集莊子有關(guān)故事。
2、預習第二則
第二課時
四、學習《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聽課文朗讀
。ǘ、自讀課文故事。
1、借助課下注釋直譯課文。
2、莊子堅持認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境?
1、
于:在。梁:橋
莊子與惠施在濠水的橋上游玩。
是:這
莊子說:“白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
安:怎么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固:本來
惠施說:“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
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肯定的!”
循:從…說起本:最初的話題
莊子說:“請從我們最初的話題說起。
安:哪里云者:如此如此
你說‘你哪兒知道魚快樂’的話,
之:它,指代魚之樂
說明你已經(jīng)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2、莊子認為魚“樂”,其實也就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
。ㄈ、文章的美點
輕松閑適,趣意盎然:
一力辯,一巧辯;
一求真,一尚美;
一拘泥,一超然。
(四)、合作探究
1、在莊子和惠子的辯論中,誰是勝者?
(一)從故事本身來看,莊子占了上風。結(jié)尾處,在惠子巧妙地援引莊子的反駁建立起符合邏輯的推理后,莊子似乎應該無言以對而就此認輸了,可是他卻又返回爭論的起始,借偷換概念而避重就輕地將惠子的發(fā)難化解了。所謂偷換概念,指他把惠子說的“安知”,解釋成“哪里知道”或“怎樣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卻是“怎么(能)知道”。
。ǘ⿵倪壿嬌峡矗葑邮莿僬。前面說過,莊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爭論中得以維持自己最初的判斷,而這種做法顯然是有悖于邏輯判斷規(guī)則的,所以說,惠子才是勝者。
。ㄈ⿵倪壿嬌峡矗f子其實并不應該輸,只是他沒找準方向,以至給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機。惠子最初的發(fā)問是這樣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里暗含有這樣的判斷:惠子能夠知道莊子“非魚”。因此,莊子完全可以這樣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魚,我當然也可以知道魚快樂。
五、拓展閱讀
徐無鬼(節(jié)選)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1),使匠石斫之(2)。匠石運斤成風(3),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4)。宋元君聞之(5),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呈唬骸紕t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zhì)死久矣(6)。’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zhì)矣!吾無與言之矣!”
[注釋]
(1)郢:楚國的國都。郢人,是位泥水匠人。堊(è):白灰。漫:涂。
(2)匠石:人名,木匠。祈(zhuó):砍。
(3)斤:斧。
(4)失容:失色。
(5)宋元君:宋國的國君。
(6)質(zhì),質(zhì)對,對象。
拓展閱讀
閱讀下文,請直譯:
莊子送葬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呈唬骸紕t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zhì)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zhì)矣,吾無與言之矣!”
注釋:①郢:春秋戰(zhàn)國時楚國的國都!佰恕敝赋䥽汲抢锏哪橙。堊:石灰
慢:通“墁”,涂抹。
、诮呈汗そ趁。斫:削,清除。
③運:揮動。
斤:斧頭
、苈牐喝螒{。⑤宋元君:宋國國君。
、拶|(zhì):對象。
⑦夫子:指惠子。
。ㄇf子給親朋送葬,經(jīng)過惠施的墳墓,回頭對隨從的人說:“郢人在他的鼻尖上涂象蒼繩翅膀那樣大小的白土子,讓匠石把白點砍掉。匠石運斧如成風,聲聲作響地砍它,砍盡了白土子而沒傷鼻子,郢人站立面不改色。宋元君聽到此事,召匠石說:‘試試為我砍一次看看!呈f:‘我以前砍過,但是,我砍的對象已經(jīng)死很久了!詮南壬懒撕,我沒有對手了,我沒有辯論的對象了!”)
小結(jié):惠子死后,莊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對談的人了。在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純厚真摯之情。能設(shè)出這個妙趣的寓言,來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誼,如此神來之筆,非莊子莫能為之。
總結(jié)
從《莊子》散文的幾個片斷,我們一斑窺豹:《莊子》散文善于通過寓言故事說理,想象神奇,語言靈動而有氣勢,幽默、詼諧,是諸子散文中的精品。
《莊子》散文的藝術(shù)特色
第一,想象奇幻,
第二,構(gòu)思巧妙,
第三,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
第四,文筆時有幽默、詼諧之趣,時有汪洋恣肆,浪漫主義風格。
關(guān)于莊子:
關(guān)于莊子思想的淵源,司馬遷指出:“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明老子之術(shù)”(《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書中對于儒墨等當時顯學,多有詆訾,并表現(xiàn)了憤世嫉俗的精神。
莊周,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曾任漆園吏。楚威王聞其賢,聘以為相,不就,窮困終生!肚f子》是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后學所著,是道家經(jīng)典之一,F(xiàn)存33篇,包括內(nèi)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莊子的主要主張是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就是要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與老子并稱“老莊”。
六、布置作業(yè)
1、改寫第二則故事。
2、完成《作業(yè)本》。
板書設(shè)計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輕松閑適,趣意盎然:
一力辯,一巧辯;
一求真,一尚美;
一拘泥,一超然。
莊子教學設(shè)計 7
教學目的:
1、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2、體會課文想象奇幻、構(gòu)思巧妙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學習寓言所闡明的道理。
2、難點:
課文想象奇幻、構(gòu)思巧妙的特點。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簡介莊子與《莊子》
莊子(約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生活在一個社會矛盾極其尖銳的時代,做過漆園吏。他不滿現(xiàn)實,不與統(tǒng)治階級合作,據(jù)傳楚王曾以千金相邀為相,被其拒絕。莊子對后人的影響主要是《莊子》一書。
《莊子》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豐富,氣勢壯闊!肚f子》共33篇,分內(nèi)篇、外篇、雜篇。內(nèi)篇7篇為莊子所作,外篇15篇和雜篇11篇一般認為是其門人和后學者的偽作。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魯迅先生稱贊“其文則汪洋辟閹,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郭沫若也評價說:“以思想家而兼教學設(shè)計>文章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實在是絕無僅有!(《莊子與魯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學習《渾沌之死》
三、生字
倏(shū):<書>極快地。如:倏地。
沌(dùn):混(渾)沌。
。1)傳說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團的景象。如:混沌初開。
。2)形容無知無識的樣子。
四、詞語解釋
時:常常,時常。
七竅:人的耳目口鼻共有七孔,故稱七竅。
五、結(jié)構(gòu)分析
劃分本文層次,并概括大意。
《渾沌之死》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1句):交代主人公,巧妙有趣。
第二層(第2、3句):倏和忽打算報渾沌之恩,要為之開七竅。
第三層(第4句):渾沌之死。
六、課文翻譯
。裕
七、問題探究
1、如何理解《渾沌之死》?
明確:莊子用“倏”和“忽”給“渾沌”開竅的故事,比喻人的自我感覺中常常帶有不可超越的功利性,也就是說,莊子意在針砭人不能與萬物自然相處。莊子主張的渾沌之境,是真樸的自然之道。莊子認為順應自然是生命真正的歸宿和最高境界。以莊子的`哲學體系來理解其寓意主要是無為而治;脫離莊周哲學體系去理解,即純粹當作寓言故事去解讀,會給我們更多的啟發(fā)。不按照規(guī)律辦事,就會好心辦壞事,這是最明顯的啟發(fā)。
2、“倏”和“忽”為報“渾沌之德”而給他鑿七竅,結(jié)果好心壞事,渾沌也因此丟了性命。這個哲理故事蘊含了什么道理?
明確:本文以莊子的哲學體系來理解其寓意,主要是無為而治,但脫離莊周哲學體系去理解,即純粹當作寓言故事去解讀會給我們更多的啟發(fā)。首先我們不難想到一個哲學道理,即不按規(guī)律辦事,就會好心辦壞事;面對日益污染的自然環(huán)境,我們也不難想到順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狀態(tài),是生命的最高境界;面對日趨繁雜的物質(zhì)化了的文化追求,我們也會深感崇尚自然之美的重要性,反對雕飾之美的必要性。(答案不必統(tǒng)一,提倡有新的見解,只要能自圓其說即可。)
八、布置作業(yè)
把全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九、板書設(shè)計
渾沌之死
開端:渾沌待倏、忽甚善
發(fā)展:倏忽為報恩,為開七竅
結(jié)局:日鑿一竅,七日渾沌死
好心辦壞事
第二課時
學習《呆若木雞》
一、復習舊課
二、導入新課
三、字詞積累
1、生字
渻(shěng):古代人名用字。
恃(shì):依賴;倚仗。如:有恃無恐。
2、詞語解釋
方:正。恃:憑著,依靠。
猶:仍然。應:作出反應。
響:聲響,這里指雞的啼叫。影:影子,指別的雞走近來。
疾視:怒目而視。無變:沒有反應了。
德:指精神。異:別的。
應:應戰(zhàn)。反走:轉(zhuǎn)身逃跑。
德:恩,恩情。已:停止,這里指訓練完畢。
四、結(jié)構(gòu)分析
劃分本文層次,并概括大意。
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句):故事的開端——養(yǎng)斗雞。
第二部分(第2-5句):故事的一步步發(fā)展——斗雞的變化過程。
第三部分(第6句):故事的高潮和結(jié)局——呆若木雞,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五、問題探究
1、《呆若木雞》如何理解?
明確:莊子在該文中表現(xiàn)的根本思想與《渾沌之死》一樣,都可歸結(jié)到“恬淡無為”的政治主張,這些無疑是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進行批批判的,也是積極的;同時我們又從文中體味到:精神內(nèi)斂、修煉內(nèi)功、修養(yǎng)到家,便能百戰(zhàn)不殆。由此可悟出人生的大道理:人們?nèi)绮粩嘟^競爭之心,急功近利,則易樹敵,彼此仇視;如能消除急于求成的競爭心理,憑實力氣定神閑地戰(zhàn)勝競爭對手,乃為上策。
2、紀渻子養(yǎng)的斗雞能使“異雞無敢應者”,主要得益于什么?
明確:沒有驕傲自滿之氣,沒有盛氣凌人之勢,把浮躁和妄動收斂起來,把力量和氣勢凝聚于內(nèi),貌似木雞,看似呆氣,其實是精神內(nèi)斂,修養(yǎng)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靈氣,游刃有余的大氣。
3、你知道《莊子》中有哪些成語?
明確:鵬程萬里、呆若木雞、朝三暮四、望洋興嘆、游刃有余、目無全牛、躊躇滿志、螳臂擋車、東施效顰、扶搖直上、涸轍之鮒等等。
六、寫作特點
(1)善用寓言闡明一定道理。第一則可理解為不按照規(guī)律辦事,會好心辦壞事;也可理解不考慮后果,結(jié)果弄巧成拙。第二則可理解為要把驕傲浮躁收斂起來,把力量氣勢凝聚于內(nèi),才能修養(yǎng)到家。
(2)想象奇幻,構(gòu)思巧妙,文筆汪洋恣肆!稖嗐缰馈分校、忽、渾沌三個形象以及倏、忽為渾沌開竅的故事想象大膽,妙不可言,渾然天成。
(3)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相結(jié)合。莊子的很多寓言以他浪漫主義色彩和現(xiàn)實精神相結(jié)合的創(chuàng)作方法,以及有情節(jié)、有人物、有對話、有描寫的藝術(shù)形式,啟迪了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洞羧裟倦u》在寫法上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
七、小結(jié)
《渾沌之死》這篇寓言故事從一個側(cè)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規(guī)律辦事,違反了事物本性,往往會好心辦成壞事,結(jié)果與愿望相悖。
《呆若木雞》這則寓言故事通過訓練斗雞,比喻只有精神內(nèi)斂,修煉內(nèi)功,修養(yǎng)到家,方為競爭中“上之上者”,方能在競爭中戰(zhàn)無不勝的道理。
八、布置作業(yè)
把全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九、板書設(shè)計
呆若木雞
開端→為王養(yǎng)斗雞
方虛驕而恃氣;猶應響影
發(fā)展→疾視而盛氣
雞雖有鳴,已無變
結(jié)局→呆若木雞,德全,無敢應者
精神內(nèi)斂
莊子教學設(shè)計 8
教學目的:
1、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及本文寓意。
2、了解莊子散文的藝術(shù)特色。
2、積累文中的重點詞語和特殊句式。
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涇流、涘、望洋向若、少、輕、殆、大方之家”等詞語。
2、了解“非……則……”和“見……于……”兩種固定句式及“望洋興嘆”“貽笑大方”兩個成語的含義
教學難點:
1、借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理解河伯對海神若的那番感嘆。
教學步驟:
一、導語:
魯迅先生曾這樣評價過中國古代的一位作家:“其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他所說的這個人是誰呢?對,這個人就是先秦時期的哲學家、散文家莊子,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選自《莊子》的《秋水》。(板書課題)
二、作者介紹:
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大約與孟子同時而稍后,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我們知道道家學派還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老子和莊子被后世人合稱為“老莊”。老子的思想是主張絕圣棄智,忘情寡欲,無為而治,莊子是在老子的基礎(chǔ)之上,繼承并進一步發(fā)揚了老子的思想,主張無為而治,道法自然,即一切順應自然,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安時而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這就是莊子最基本的哲學思想。
莊子的哲學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他和他的弟子門人合著的《莊子》一書中,我們知道,先秦時期的一些著作,經(jīng)常是文、史、哲不分家,因此,《莊子》這本書不僅是一部哲學著作,還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莊子散文的藝術(shù)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這么幾個方面:(板書)
第一,想象奇幻,
第二,構(gòu)思巧妙,
第三,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
第四,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風格。
《莊子》一書共33篇,其中內(nèi)篇7,外篇15,雜篇11,《秋水》選自外篇,好,下面我們就來研讀文章,。
三、教師范讀(帶感情)、正音:
涇jìng涘sì渚zhǔ殆dài
四、學生齊讀,初步感知:
文章特別短小,只有5句話,文字比較淺顯,所以下面就請大家參照注釋,疏通文章的大意。(3-5分鐘)
五、文章講解:
1.先看第一句:
秋水,何意?時,什么用法,名→動(板書)
百川,是一百條河流嗎?河,是指黃河,古今異義詞(板書)
2.再看第二句:
涇,通假字(板書)辯,通假字(板書)
3.前兩句分析:
前兩句給我們描寫了怎樣一種景象?
秋天的雨水按季節(jié)一到了,“百川灌河”(板書)河水泛濫,氣勢如何?非常壯觀,“涇流之大……不辯牛馬”,是說暢通無阻的水流是這么大,以至于河兩岸和沙洲之間,都分不請是牛是馬了,“不辯牛馬”(板書),這是進一步說明黃河的壯闊。
4.第三句。
于是焉,如何譯?在這個時候以………為,就是以為之意美,美景,形→名(板書)
盡在己,全要自己這里
問:這時候河伯為什么會“欣然自喜”?
明確:他是黃河之神,看到黃河這么壯闊,(板書“欣然自喜”)就感到自己很了不起,這是它的功勞,當然就洋洋得意起來,這反映了他的什么心理?---驕傲自滿。
5.第四句:
順流而東行:東,向東走,名→狀語(板書)至于:到了的意思,古今異義(板書)
東面而視:面,面對,面向,名→動(板書)
問:河伯到了大海里之后,所看到的大海是怎樣一種景象呢?
“不見水端”(板書)這說明了大海的什么特點?----廣闊。
6.第五句:
旋:掉轉(zhuǎn)
面目:臉,古今異義(板書)
成語“望洋興嘆”的由來
聞道百:聽說了很多道理。定語后置(板書)
莫己若:賓語前置(板書)
我之謂也:賓語前置(板書)
少:小看,形→動,意動(板書)
非………則……:如果不是………就……
見………于……:被………所……固定句式(板書)
成語“貽笑大方”的由來
大方,指明白到理的人,古今異義(板書)
問:河伯到了大海里,看到了大海的廣闊后,是怎樣的神態(tài)呢?
---始旋其面目,“望洋興嘆”(板書)
問:為什么要嘆息呢?
------這個時候它才認識到自身的渺小了,不禁為自己的驕傲自滿而感到慚愧,對自己進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評(板書):批評自己的狂妄無知,驕傲自滿。
六、課堂討論:這則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啟發(fā)學生敞開思路,大膽發(fā)表看法。下述觀點都符合文意:
、偃速F自知之明;
、谥t受益,滿招損;
、圩源笥捎跓o知;
④知恥近手勇;
、菘朔饔^主義,防止片面性;
、抻斜容^才能有鑒別。
七、寫作特色:
好,我們來看看這篇文章是不是也體現(xiàn)了莊子散子的總體藝術(shù)特色呢:
、傧胂笃婊谩
②構(gòu)思巧妙
、凵朴迷⒀怨适潞捅扔鳌
、芪墓P汪洋恣肆
⑤具有浪漫主義風格√
明確:不全是。就本文來講最突出的`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
1.巧設(shè)比喻:本文要說明的是人不能驕傲自滿的道理,用河神見海神的寓言故事來比喻,非常生動,化抽象為形象;
2.對比手法:通篇都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把黃河的壯闊和大海的廣闊進行對比,前者是“百川灌河”“不辯牛馬”,后者是“不見水端”“難窮也”;還有把河伯前后態(tài)度的變化進行對比,先前是“欣然自喜”,后來是“望洋向若而嘆”。
八、小結(jié):
這篇文章以河神見海神的寓言故事為喻,說明一個的見識有限,只有經(jīng)過比較,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會貽笑大方。講地就是這樣一個道理,全文用了比喻和對比的手法。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也使我們初步了解了莊子散文的一些藝術(shù)特色,感受到了先秦諸子散文的博大精深。
備用材料:
為了使同學們對莊子的散文特色有更多的了解,現(xiàn)在我們看看莊子的《秋水》的第二段,請大家打開課本配套用書《精品閱讀》132頁。
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shè)計:
黃河大海
百川灌河不辯牛馬不見水端
態(tài)度變化:欣然自喜望洋興嘆
自我批評
人貴有自知之明知恥近于勇
謙受益,滿招損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
自大由于無知有比較才有鑒別
通假字:涇、辯
古今異義:河、至于、面目、大方
詞類活用:時、美、東、面、少、輕
特殊句式:聞道百、莫己若、我之謂、
非………則……
見………于……
成語:望洋興嘆
貽笑大方
莊子教學設(shè)計 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豐富文言知識。
、屏私狻肚f子》及莊子生平、思想。
2、能力目標:
、判蕾p《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聘惺堋坝五┝骸敝蟹从车那f子生活的詩意,了解莊子的志趣。
3、德育目標:
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學重點】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莊子思想、性格、氣質(zhì)上的差異,理解莊子的志趣。
【教學難點】
1、理解兩則故事的寓意。
2、引導學生鑒賞莊子寓言的藝術(shù)特點。
【教學方法】
1、比較法通過學生譯文和標準譯文的比較過好語言關(guān),通過惠子與莊子的對比過好寓言關(guān)和思想關(guān),通過一、二則故事的不同文風比較過好欣賞關(guān)。
2、延伸拓展法拓寬閱讀視野,了解莊子的思想!肚f子》散文的藝術(shù)特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先秦諸子散文,雖然主要是政論文,但也是文學藝苑中的奇葩異蕾!稖S語》平實質(zhì)樸,富含哲理;《孟子》文筆雄健,鏗鏘有力;《荀子》行文氣魄雄渾;《老子》清遠深邃;《墨子》質(zhì)樸;《莊子》恣肆。今天,我們一同欣賞《莊子》散文中的片斷。
二、背景介紹
作者及其思想主張,由學生自己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翻譯。
2、多媒體顯示課文參考譯文。要求學生與自己的譯文對照,找出錯誤的地方,并思考譯錯的原因。
多媒體顯示:
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國的國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到梁國來,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鴆鶉,你知道嗎?鴆鶉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鴆鶉鳥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鴆鶉,發(fā)出‘嚇’的怒斥聲,F(xiàn)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嚇’我吧?”
2、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莊子與惠施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白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被菔┱f:“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施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肯定的!”莊子說:“請從我們最初的話題說起。你說‘你哪兒知道魚快樂’的話,說明你已經(jīng)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3、教師歸納總結(jié)重要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多媒體顯示:
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詞:
1、惠子相梁
2、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3、非梧桐不止
4、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5、于是鴟得腐鼠
6、魚出游從容
7、是魚之樂也
參考答案:
相:名詞用作動詞。做宰相。
同:國都、京城。
止:棲息。
安:疑問代詞,怎么。
于是:在這時,與現(xiàn)代漢語中表意不同。
從容:安閑自由;現(xiàn)在多指“在危險面前冷靜不慌忙”。
是:這。
四、問題探究
1、理解兩則故事的寓意,過好寓言關(guān):
提問:
、徘f子講鵪鴇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魄f子堅持認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境?
學生思考,明確:
、霹g鴇的故事里,鵯鴇比喻志向高潔之士。鴟比喻醉心利祿猜忌君子的小人。莊子將自己比作鵪鴇,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極其辛辣地譏諷了惠子。莊子沒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講故事的方式繞著彎子罵人,收到既尖銳痛快又余味不盡的效果。
、魄f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
教師引申:《莊子·秋水》中還有這樣的故事:楚王打算讓莊子做國相。派人去請他。莊子卻借烏龜?shù)墓适卤硎。他寧愿在荒澤草野間過自由自在的生活!肚f子》從不干巴巴說教,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幽默機智的寓言故事說理,把哲理和詩情藝術(shù)地交融在一起。
2、比較莊子與惠子思想、性格、氣質(zhì)等方面的差異,理解莊子的人生態(tài)度,突破思想關(guān)。
學生討論明確:《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義,以自己的心思猜度莊子,卻不知莊子清高自守,視爵祿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辯,重分析。對于事物有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tài)度,重在知識的探討。莊子智辯,重觀賞,對于外界的認識,帶有欣賞的態(tài)度,將主觀的情意發(fā)揮到外物上而產(chǎn)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說惠子帶有邏輯家的個性,那么莊子則具有藝術(shù)家的風貌。
教師總結(jié):莊子心境曠達,視榮華富貴如敝屣,他有著高雅的生活情趣!肚锼芬晃乃麚P的是莊子一貫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壽夭、禍福、窮通、貴賤、貧富、得失、成敗等等都是完全相對的東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應一切順其自然。莊子鄙視功名富貴,追求快樂自由便是這種思想支配下的心靈選擇。
引申:莊子思想雖有消極虛無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標卻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達到一種不為外物所束縛、所統(tǒng)治的絕對自由獨立的境界。多少年來,莊子思想曾給亂世中飽經(jīng)滄桑的心靈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質(zhì)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也有它獨特的作用。
3、美點尋蹤,欣賞《莊子》散文的藝術(shù)特色:
、艑W生涵泳品味文章的美點并交流。
成果展示:
《惠子相梁》這則故事富有趣味。
情節(jié)出人意料。朋友來賀,不喜卻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義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敘,一針見血。
人物形象鮮明;葑永模f子清高自守。
比喻巧妙貼切。巧借鷯鵪故事尖銳地批評了惠子的卑劣。
描摹生動傳神。鴟衛(wèi)護“腐鼠”,丑態(tài)十足,讓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輕松閑適,詩意盎然。一力辯,一巧辯;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讓人讀后會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五、課堂小結(jié)
這兩則故事集中表現(xiàn)了莊子的思想和《莊子》散文的寓言特色,形象生動,耐人尋味,如甘醴似瓊漿,讓人百品不厭。希望大家課后閱讀《莊子秋水》,全面了解莊子,包括他的人生觀、政治觀、社會觀,探究莊子與孔孟的區(qū)別。
六、布置作業(yè)
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談淡你的理解:
莊子送葬,經(jīng)過惠子的墳墓,回頭對跟隨他的人說:“楚國郢人捏白堊土,鼻尖上濺到一滴如蠅翼般大的污泥,他請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揮動斧頭,呼呼作響,隨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點完全削除,而鼻子沒有受到絲毫損傷,郢人站著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這件事,把匠石找來說:‘替我試試看!呈f:‘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對手早已經(jīng)死了!’自從先生去世。我沒有對手了,我沒有談?wù)摰膶ο罅?”(《徐無鬼》)
提示:惠子死后,莊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對談的人了。在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純厚真摯之情。能設(shè)出這個妙趣的寓言,來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誼,如此神來之筆。非莊子莫能為之。
2、課外閱讀《莊子》選段。
莊子教學設(shè)計 10
教學目標:
1.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豐富文言知識。
2.了解《莊子》及莊子生平、思想。
3.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莊子生活的詩意,了解莊子的志趣。
4.對"游濠梁"引發(fā)的辯論作出評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相信大家都對莊子的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上一課里,莊子狠狠地嘲諷了惠子一番,相信大家的印象一定還非常深刻,這篇文章里,他們兩個人又怎么了?現(xiàn)在,讓我們來齊讀課文,在朗朗讀書聲中,找出答案。(全班齊讀課文)
二、整體閱讀,通過提問感知文意。
讀過課文,相信大家對課文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現(xiàn)在請一個同學來用最簡短的話說一下,在這個故事中,莊子和惠子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故事?(他們之間進行了一場辯論)
說到辯論,相信同學們對上學期年級的辯論賽還記憶猶新,在辯論賽上,雙方辯手雄辯生風的英姿讓大家傾倒,而千年前的這一場被后人譽為"史上最著名辯論"更有著說不盡的魅力,現(xiàn)在就讓我們用現(xiàn)代的眼光來研究一下這一場辯論。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來源:學,科,網(wǎng)]
1.這場辯論賽的辯題是什么?(莊子是否知道魚之樂)
2.辯論雙方是誰?(莊子,惠子)
3.正反雙方的觀點是什么?(正方(莊子):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反方(惠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惠子反駁莊子的觀點后,莊子又是如何回答的?(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這個句子中有哪些關(guān)鍵字詞要提醒大家注意?(子,第二人稱代詞;安知,怎么知道,疑問詞)
那惠子如何反擊?(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這一句有個一詞多義的詞,是哪個?(固,固然、本來;)這一句該如何理解
莊子的`最后結(jié)論是什么?(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在問答提問中落實重點字詞,理清文意)
三、深入理解雙方觀點。
相信大家現(xiàn)在對文意應該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但是,作為一篇文言文,我們當然不甘心于只是把文意搞懂,還想要對文章有更深刻了理解,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再次分析一下課文。先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請注意語氣。
1.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雙方的語氣。
2.六人小組討論雙方觀點,最后定出小組支持莊子和惠子哪一方的觀點。
3.每小組派一位代表闡述小組觀點。
4.正反雙方自由辯論。
5.總結(jié),初步歸納莊子的思想。(莊子崇尚自然,板書:莊子樂=魚樂=萬物樂--天人合一)
四、通過討論莊子和惠子的辯論到底誰是贏家得出兩人的思想差異。
1.討論并自由發(fā)言
2.在莊子和惠子的辯論中,誰是勝者?關(guān)于這一點,歷來爭論不休。歸結(jié)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看法:
(1)從故事本身來看,莊子占了上風。結(jié)尾處,在惠子巧妙地援引莊子的反駁建立起符合邏輯的推理后,莊子似乎應該無言以對而就此認輸了,可是他卻又返回爭論的起始,借偷換概念而避重就輕地將惠子的發(fā)難化解了。所謂偷換概念,指他把惠子說的"安知",解釋成"哪里知道"或"怎樣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卻是"怎么(能)知道"。(要理解最后一句的意思,最后一句是莊子在回答惠子的"安知魚之樂",他回答"從濠橋上知道",實際上是答非所問,偷換概念)板書:我知之濠上(答);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問)安知:怎樣知道(莊子),怎能知道(惠子)莊子--詭辯。
(2)從邏輯上看,惠子是勝者。前面說過,莊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爭論中得以維持自己最初的判斷,而這種做法顯然是有悖于邏輯判斷規(guī)則的,所以說,惠子才是勝者。
(3)從邏輯上看,莊子其實并不應該輸,只是他沒找準方向,以至給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機;葑幼畛醯陌l(fā)問是這樣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里暗含有這樣的判斷:惠子能夠知道莊子"非魚"。因此,莊子完全可以這樣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魚,我當然也可以知道魚快樂。
不過,我們先把這場千古爭辯放一放,來關(guān)注莊子為什么非常固執(zhí)地認為魚兒是快樂的?(課后練習:莊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
(因為莊子本來就是崇尚自然的,他本來就是快樂的,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這個問題。)
4.提問:從文中可以看出兩人的思想和性格差異是什么?(惠子好辯,對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tài)度,缺乏美學意義上的欣賞與關(guān)照。而莊子偏于美學上的觀賞,能從自由活潑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輕松、閑適、愉悅,讓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詩意并為之深受感染。)
你更欣賞哪一種思想?為什么?
五、總結(jié)全文,拓展課外。
1.回應開頭莊子的思想。
2.通過《郢人匠石》的故事讓學生理解莊子和惠子的關(guān)系,加深對莊子思想理解。(看動畫視頻)
3.總結(jié)全文:莊子心境曠達,視榮華富貴如敝屣,他有著高雅的生活情趣!肚锼芬晃乃麚P的是莊子一貫的思想,即人的生死、禍福、貴賤、貧富、得失、成敗等等都是完全相對的東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應一切順其自然。莊子鄙視功名富貴,追求快樂自由便是這種思想支配下的心靈選擇。莊子思想雖有消極虛無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標卻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達到一種不為外物所束縛、所統(tǒng)治的絕對自由獨立的境界。多少年來,莊子思想曾給亂世中飽經(jīng)滄桑的心靈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質(zhì)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讀來,也猶如撲面而來的清風一般,清爽怡人。
莊子教學設(shè)計 11
[教學目的]
1.反復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2.結(jié)合道家思想,體味人物的性格特征。
3.揣摩人物語言,學會類比說理。
[教學設(shè)想]
1.教學方法:主要采用誦讀體悟、師生研討等方法。
2.教學重點:體會、了解莊子垂釣所表達的心情。
3.教學難點:掌握類比推理這種說理方法。
4.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步驟和內(nèi)容]
一、課題導入
1.由《坎井之蛙》引入。我們預初學過《坎井之蛙》這則故事,大家還記得嗎?請一位同學講講這則故事。這則故事比喻那些目光短淺、見識狹小的人,那么這是誰寫的呢?(大家一起回答:莊子)
2.作者簡介。
大家已經(jīng)學過他的文章,對他應該不會陌生,這里我就簡要地介紹一下他。莊子名周字子休,所以以后聽到莊周這個名字千萬別傻眼,莊周就是莊子。他是戰(zhàn)國中期著名的散文家、哲學家。曾讀過各家學說,但對老子的學說情有獨鐘,兩人一起創(chuàng)設(shè)了道家學派,所以世人稱他倆為:“老莊”。道家學派的思想核心是自然無為,主張絕對自由的生活,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否定世俗的利欲觀念和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意識”。
3.作品介紹。
今天我們學習莊子的另一篇文章,看看文中是否有道家思想。大家把書翻到51頁,一起來學習第十五課《莊子釣于濮水》。這篇文章選自《莊子》,《莊子》又名《南華經(jīng)》,大家看注釋一,《莊子》是我國古代道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莊子及其后學所著。這部書據(jù)載共有五十二篇文章,但現(xiàn)存只有三十篇。
二、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大家邊看課文下面的注釋邊讀文章,要讀通讀順,可讀出聲來。
2.泛讀課文。請兩位同學把課文讀一遍,同學們就做小老師,找出他倆讀錯的字詞。
大夫濮水
3.再讀課文。全班同學把課文讀兩遍,要讀的通順。
4.默讀課文。大家再結(jié)合課文下面的注釋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在閱讀的過程中,圈劃出你認為重要的字詞或是閱讀中有障礙的字詞。
、俅蠹矣袥]有不懂、不理解的字詞?請一位同學回答。
、谕ㄟ^課文下面的注釋,大家都掌握了吧!那么同桌兩人就互相交流一下你所積累的字詞,請一位同學回答。
使:派焉:到那里(介詞)顧:回頭看此:這,這個
、勰奈煌瑢W來概括一下大意,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請一位同學回答。
(楚王派兩位大臣去請莊子管理國家大事,莊子不肯)
、苓@位同學概括得很好,簡潔明了。我們再來看一下課文后面的附文,寫得比較詳細,雖然與原文有所差異,但對大家了解原文有很大的幫助。大家現(xiàn)在就看附文。
5.深入討論。
、傥蚁雴枂柎蠹,莊子是怎樣回絕楚王的邀請?請一位同學回答。
。ㄓ蒙颀?shù)倪x擇作比喻,從而拒絕楚王的邀請)
②他為什么用神龜選擇作比喻這種婉拒的方法?請一位同學回答。
。ㄒ驗閷Ψ绞浅䥽膰,如果馬上回絕他的邀請,就太不禮貌了,也太不給國君面子了,而且弄不好會得罪國君,到時腦袋也保不住了,所以莊子用神龜?shù)倪x擇作比,比較委婉的.推掉楚王的邀請)
、圻@位同學講得很有道理。那么,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莊子用神龜比喻自己,而不選其它的呢?同桌兩人就相互討論一下。請一位同學回答。
。ㄒ驗檫@神龜是楚國的,是楚王自己國家里的東西;而且這只神龜死后,楚王用錦緞和竹箱珍藏它,可見它的珍貴。所以莊子選用神龜來比喻自己。)
、苓@位同學的見解很獨特,這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言之有理、自圓其說都行,有沒有其它意見啊?想想看莊子與神龜之間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可以結(jié)合道家學派的思想來考慮。請一位同學回答。
。ㄒ驗樯颀旊m然死后風風光光,但它寧愿選擇拖著尾巴在泥里爬,這與莊子的追求是一致的。)
對,道家學派追求自然無為,莊子也不例外,它鄙棄富貴權(quán)勢,追求逍遙無為,直白點就是想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別人的控制。大家想想看,如果他接受楚王的邀請去做官的話,那種繁文縟節(jié)、那種約束,他怎么受得了呢?更何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連死都操縱在君主的手中,還有什么自由可言呢!所以莊子用神龜比喻自己,這種說理就運用了類比論證,找出兩者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由此及彼。在議論文中,類比論證是一種很常用的論證方法,我們下學期就要學寫議論文,現(xiàn)在好好體會一下。
、葑詈笪覀円黄鸢堰@篇課文再讀一遍,要讀出自己的感情。
三、能力遷移
1.大家把書翻到52頁,再看一下附文。編越讀邊思考是原文好還是附文好,并說出大家的理由。
都看好了,那大家就其前后左右四人為一組,進行討論。
2.是原文好,還是附文好呢?
、倌慕M先來談?wù),請一位同學回答。
。ㄎ矣X得原文好,原文只用了那么少的字數(shù)就把這件事交代清楚了,所以很簡潔,沒有多余的話。)
②對,原文的概括性很強,內(nèi)容集中,所以就顯得簡潔明了、節(jié)奏緊湊。先秦散文的一大特點就是簡潔,而且注重語言描寫,大家前幾節(jié)課學過的《孟子》《墨子》《列子》都是如此。那有沒有說附文好的?請一位同學回答。
(我們覺得附文好,因為附文加入了人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使文章更加生動。例如,文章的第一節(jié)是添加進去的,運用了環(huán)境描寫。交代了莊子的生活狀態(tài),莊子雖然過著清貧的生活,可他仍不愿做官,更加突出了莊子的性格特征。)
③講得不錯,還有哪組要補充?請一位同學回答。
。ǖ诙(jié)中兩位官員的話是原文所沒有,通過官員的神態(tài)、語言描寫表現(xiàn)出他倆的心理,認為當官是件及其榮耀的事,這是人們普遍的想法,但莊子的所作所為卻截然相反,從而反襯出莊子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思想。)
、茉僬堃晃煌瑢W談?wù)劇?/p>
。ㄗ詈笠痪淝f子說“恕不奉陪“是加進去的,表現(xiàn)出莊子不愿為功名利祿浪費自己的寶貴時間,從而表明了他對富貴權(quán)勢的鄙視。)
、荽蠹叶颊f得很好,可謂是“見仁見智”。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課文一遍;
2.解釋加點的字詞;
3.熟讀課文。
五、板書設(shè)計
十五、莊子釣于濮水
《莊子》(又名《南華經(jīng)》)現(xiàn)存33篇
追求自由
道家學派神龜選擇婉言拒絕
。ㄗ非笞匀粺o為)類比論證
【莊子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莊子》教學設(shè)計08-15
《莊子》教學設(shè)計09-02
《莊子》故事教學設(shè)計01-18
《〈莊子〉故事》教學設(shè)計06-01
《莊子》故事教學設(shè)計01-18
《〈莊子〉故事》教學設(shè)計06-01
《莊子》教學設(shè)計14篇09-18
莊子二則的教學反思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