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時間:2024-07-08 19:25:40 曉麗 教學評價 我要投稿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精選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評價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精選15篇)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1

          我國職業(yè)技術教育經(jīng)過近二十年的探索和發(fā)展,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與歐美一些發(fā)達國家的職業(yè)教育相比,還是顯得落后。現(xiàn)實狀況也不容樂觀,職教類生源數(shù)量聚減,職業(yè)學校面臨生存的危機。慶幸的是,各個學校的領導階層已經(jīng)關注到這些,校外辦班點,東西南北學校合作等措施的實施,已逐漸緩解生源數(shù)量的問題,但是生源的質量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我就職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厭學、學不懂等諸類問題,與大家一起探討,旨在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職校學生能在學習上有所提高。

          一、職校教學現(xiàn)狀

          1.教材過少,學校制訂的教學計劃空洞。

          中職教師都知道,現(xiàn)在的中職學生素質逐年下降且學生成分較復雜,他們大多是中考成績較差的初中學生,這就對教材的選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原有的中職教材只適應一般學生的教學,對于本校以初中為起點的學生來說顯得不相適應。如此,教師制訂的教學計劃就顯得空洞,不能切實有效地解決實際教學任務。

          2.理論教學“本本主義”較重。

          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誤導,許多職校教師在教學方式上采取的都是單一的書本教學法,上課的時候教師只要把書本上的知識講授給學生就可以了。殊不知這些書本知識已經(jīng)不適應時代的要求,不適應職校學生的學習要求,不能夠發(fā)揮他們的特長,更沒有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展示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菰餆o味的課堂教學,必然會產(chǎn)生學生上課情緒低落,課堂氣氛沉悶的現(xiàn)象。

          3.師資隊伍結構比較單一。

          我國的職業(yè)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加上我校招收的教師大多剛剛畢業(yè)或者任教不久。因此,在這方面有所建樹的教師很少,什么樣的教師適合職校教學,還在摸索探討之中。加上現(xiàn)在職業(yè)學校走的.基本是以實習為主,培養(yǎng)學生動手技能,以理論文化課作為補充的新路。而由于現(xiàn)在的職業(yè)學生往往學習基礎較差,對文化課的學習總提不起精神,從學不懂到厭學再到不學,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最終導致學生成績門門紅燈,而我們則失去了“因材教學”“因人教學”的意義。

          二、過程評價方案設計

          我認為,既然職業(yè)學校不是要求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研究性人才,而是培養(yǎng)一個綜合素質較高的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服務型社會勞動創(chuàng)造者,那么怎樣上好職業(yè)學校的課,成了我們這些特殊的教育工作者一項艱巨的任務。我經(jīng)過五年的學習研究,設計出一個對學生過程評價的方案,并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表示:

          綜合評價分100%=試卷卷面分a%+平時綜合分(100-a)%

          其中平時綜合分100%=筆記分30%+作業(yè)分30%+上課表現(xiàn)30%+平時印象分10%

          公式中的試卷卷面分為最后考試試卷的最終得分,a取決于考試最終的難易程度分別為60和70。

          針對現(xiàn)在的職校學生上課不記筆記的現(xiàn)狀,我要求學生每節(jié)課都要記筆記,并且每個月檢查評分一次。評分等級為優(yōu)100分、良90分、中80分、及格70分、不及格60分,如果有學生實在不能完成,則要求補全,并以及格計算成績。

          為避免學生抄襲作業(yè),我一般會從90分鐘的教學時間中留20―30分鐘給學生完成作業(yè)。在學生做的作業(yè)中,如果認真完成的則在每次上課前進行表揚,得到表揚的則給予2分獎勵。

          上課表現(xiàn)分指學生上課時的各種表現(xiàn)。如回答問題,舉手并答對的加5分,答錯的加2分;點名回答正確的加4分,答錯的不加分。這種獎勵的措施優(yōu)點是可以激勵學生回答問題,缺點是回答問題的總是那么一些人。所以我就規(guī)定舉手回答問題的次數(shù),一次課(兩節(jié)課)不能超過3次。

          平時印象分一般是指學生上課有沒有遲到、曠課、睡覺、講話,有沒有在未經(jīng)允許的情況下做其他事情,等等。

          三、過程評價方案設計優(yōu)缺點分析

          這種評價方案針對現(xiàn)在的職業(yè)學生的特點制定,我認為其優(yōu)點有:

          1.教學中的多元互動性,可以讓教師掌握學生學習的特性,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師所設計的教學“陷阱”。

          2.評價內容的多維性,這種評價范圍廣,改變了以往“一張考卷,一張成績單”的單一評價方式,它對學生的心理、生理、智力、校能、情感、行為、態(tài)度、學習過程、學習方法,以及優(yōu)勢、不足等都進行了記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張揚,而且能夠讓學生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有更多的認識和感悟。

          3.評價形式的綜合性,這種評價形式可以充分把職業(yè)學校教學目的表現(xiàn)出來,能夠讓那些學習頭腦不“好”,但其他表現(xiàn)不差的學生也有機會進入優(yōu)秀學生的行列。

          但是,這種評價設計也有缺陷,比如加減分值的設定有時流于隨意,考試考查科及實習教學科目的考查容易主觀化,我認為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修改。

          這種以教學過程評價方案為雛形的評價體系的建構,使我們能以全面發(fā)展的眼光評價學生,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教師、學生兩者之間形成良好的溝通,共同促進孩子的發(fā)展。況且,從評價理念來看,此種評價方案也已經(jīng)注意了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能夠全面、真實地評價學生;也注意了評價主體的多元互動、評價內容的多維及評價方式的靈活多樣。從評價操作可行性來看,也容易操作,如綜合平時分也都是教師在對學生教育教學中已經(jīng)做過的,只要做好個體的記載就可以了。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2

          教學設計方案是教學設計過程中各要素分析和設計的外化成果,通常包括課程標題和概述、教學目標闡述、學習者特征分析、教學策略選擇、教學資源和工具的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學習評價與反饋設計、總結與幫助等內容。對教學設計方案的評價有助于設計人員反思自己的設計過程,盡可能避免一些由于設計上的疏漏而導致試用效果不理想的問題。教學設計方案的評價可以從教學設計方案的完整性和規(guī)范性、可實施性、創(chuàng)新性等幾個方面來進行。

          1.完整性和規(guī)范性

          一份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方案必須體現(xiàn)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過程,所有必需的環(huán)節(jié)應明確寫出,而且要前后一致,是一個整體的解決問題方案,而不是各個要素地簡單的堆砌。

          (1)教學目標闡述

          確定的教學目標要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不僅反映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而且能體現(xiàn)不同學習者之間的差異;目標的闡述清晰、具體、不空洞,不僅符合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而且便于教學中進行形成性評價。

          (2)學習者特征分析

          從認知特征、起點水平和情感態(tài)度準備情況以及信息技術技能等方面詳細、明確地列出學習者的特征。

         。3)教學策略選擇與學習活動設計

          多種教學策略的綜合運用,一法為主,多法配合,優(yōu)化組合;教學策略既能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能夠成功實現(xiàn)教學目標;活動設計和策略一致,符合學習者的特征,教學活動做到形式和內容的統(tǒng)一,既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又能有效完成教學目標;恰當使用信息技術;活動要求表述清楚。

          (4)教學資源和工具的設計

          綜合多種媒體的優(yōu)勢,信息技術的運用有效;資源能促進教和學,發(fā)揮必需的作用。

          (5)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思路清晰(有主線,內容系統(tǒng),邏輯性強)、結構合理;注重新舊知之間的聯(lián)系,重視新知識的運用;教學時間分配合理,重點突出,突破難點;有層次性,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發(fā)展過程。

         。6)學習評價和反饋設計

          有明確的評價內容和標準;有合理的習題練習,練習的內容、次數(shù)比較合理,有層次性,既能落實雙基要求,又注重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提高;注重形成性評價,提供了評價工具;針對不同的評價結果提供及時的反饋,而且以正向反饋為主;根據(jù)不同的評價信息,明確提出矯正教學行為的方法。

          (7)總結和幫助

          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的問題和困難有所估計,并提出可行的幫助和支持;有完整的有課后小結;總結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學習的主題,重點關注潛能生的需求。

          2.可實施性

          評價一個教學設計方案的優(yōu)劣,還應從時間、環(huán)境、師生條件等方面來考慮其是否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1)時間因素

          即運用此方案于教學時,所需時間的多少,包括教師的教學時間、學生的學習時間等。教師的教學時間應含教師布置給學生的作業(yè)量,教學占用學生的課外時間量等;

         。2)環(huán)境因素:對教學環(huán)境和技術的要求不高,可復制性較強;

          (3)教師因素:方案簡單可實施,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風格、特點及其預備技能;

         。4)學生因素:針對學生的情況,對學生的預備知識、技能以及學習方法等方面的要求比較合理。

          3.創(chuàng)新性

          既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法上有創(chuàng)新,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利于促進學生高級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術的有效應用。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3

          一、指導思想

          以新音樂課程標準為主體,貫徹新課標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著眼于音樂教學的活動性、開放性,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生實踐活動,完成科學的、開放的教學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二、評價目的

          通過正確多方位評價,讓家長了解學生學習的進度和成績,鼓勵并支支持孩子進一步學習。以新課程為標準,著重從全面發(fā)展或富有個性和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從多方位靈活對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等方方面做出評價。

          一二年級低段

          一、評價目標:

          1.鞏固本學期的新知識、新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

          2.使學生獲得進一步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鑒賞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情感體驗。

          二、考核對象:

          一、二年級全體學生

          三、考核時間:

          第18周——第19周

          四、考核方法:

          評定等級:成績可按優(yōu)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評定。

          五、考核內容:

          (一)平時考核,記錄學生的點滴進步(占總成績的20%)。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學生上課回答問題、參與表演的學習情況以及課堂紀律等方面給一個評價,作為最后成績的一部分。

          (二)趣味考核,給學生自由的展示舞臺(占總成績的80%)。

          1、歌曲演唱(占50%)學生自由選擇一首歌曲,要求是本學期所學習的內容。(加分內容:加動作進行表演)。

          2、你唱我點(占30%)教師選定考核的范圍從中選擇一首歌曲讓學生唱,要求學生完整演唱,咬字清楚,節(jié)奏正確。 注:歌曲有兩段的以唱第一段為主。

          三四年級中段

          一、評價目標

          以新音樂課程標準為主體,貫徹新課標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著眼于音樂教學的活動性、開放性,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生實踐活動,完成科學的、開放的教學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二、評價項目

          音樂成績考核為優(yōu)、良、合格和不合格。

          1.學習態(tài)度:按照平時記錄的課堂紀律、歌曲學唱情況、欣賞表現(xiàn)、音樂知識學習運用能力等綜合評定。(40分)

          2.基礎知識:對本學期音樂知識的掌握,用筆試的形式進行考核。(30分)

          3.基本技能:演唱能力。(30分)演唱水平:用抽簽的方式確定所唱的歌曲,歌曲范圍為本冊學唱歌曲。

          要求:

          1.用正確的姿勢、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2.演唱形式演唱學過歌曲,大膽不喊不恥,表情自然大方。

          3.能夠在唱歌時做即興地律動或動作

          三、評價注意事項

          由于學科的特殊性,音樂學科教學評價不同于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的教學評價,在進行評價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營造愉快和諧的評價氛圍,淡化學生的考試心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評價活動。

          2.要根據(jù)各學科不同的目標及學生不同的音樂水平恰當?shù)剡x用評價形式和評價方法。 音樂學科教學評價應充分體現(xiàn)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通過科學的教學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發(fā)展,激勵我們老師進取,完善教學質量,全面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五、六年級高段

          一、評價目標:

          音樂課程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必修課程,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價值。評價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評價,教師可以掌握音樂教學計劃和目標的實現(xiàn)情況,作為改進教學的'依據(jù);學生可以及時了解自己達到的能力和水平,促進今后有效學習;家長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成績,鼓勵和支持學生有針對性學習。

          二、評價對象:

          小學五、六年級全體學生。

          三、評價方法:

          通過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平日表現(xiàn)與期末評價內容、評價標準等進行綜合性評價,其中形成性評價的評定占20%,終結性評價占80%。將最后的綜合成績作為學生本學期音樂學科的有效成績(采用等級制)。評定等級:優(yōu)、良、合格和不合格。

          四、評價內容及標準:

          1.形成性評價 音樂教學的實踐過程,是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應予充分的關注,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進行?刹捎糜^察、談話、提問、討論、抽唱(奏)等方式進行。因此,音樂教學要將對學生的經(jīng)常性的形成性評價加以記錄,盡可能地對所有學生實施日常的形成性評價。音樂課代表輔助音樂教師進行記錄。 評價內容:

         。1)上課認真,帶齊音樂學習用品;檢查書籍愛護程度。(態(tài)度)

         。2)能認真演唱歌曲。(唱)

          (3)能用悅耳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情感)

         。4)能認真聆聽欣賞音樂。(聽)

          (5)能積極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說)

         。6)能隨音樂律動并會編簡單舞蹈。(創(chuàng)編)

          (7)課后完成老師布置的教學任務。(練習)

          (8)能與組員一起合作學習,解決問題。(合作能力)

         。9)參加課外音樂藝術活動。(興趣愛好)

          2.終結性評價 評價內容:基礎知識、唱歌考試形式:隨堂考試。

          考試范圍:

         。1)基礎知識(包括音樂欣賞)——以試卷的形式進行卷面考試年級全冊內容的基本知識點,包括樂理知識、音樂常識、作品分析以及音樂欣賞等。

         。2)歌曲演唱——以抽簽的方式進行考試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4

          一、指導思想

          以新音樂課程標準為主體,貫徹新課標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著眼于音樂教學的活動性、開放性,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生實踐活動,完成科學的、開放的教學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二、評價目的

          通過正確多方位評價,讓家長了解學生學習的進度和成績,鼓勵并支支持孩子進一步學習。以新課程為標準,著重從全面發(fā)展或富有個性和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從多方位靈活對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等方方面做出評價。

          三、評價原則

          每位學生的音樂天賦、能力是有差異的,教師在評定學生音樂成績時:一要依據(jù)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注重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二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三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的條件做出公正合理的綜合評定。

          四、評價內容:

          看、唱、聽、表。 看(注意力集中、看老師、看黑板、看書、看同學表演等);唱(演唱、唱游、說唱等);聽(傾聽、聽辨、聽同學發(fā)言等);表(積極參與,大膽表現(xiàn),敢于標新,結合相關知識、作品,表達自己的體驗、自由表演等)。

          五、評價方法

          1、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音樂教學的實踐過程,是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應予充分的關注,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進行?刹捎糜^察、談話、提問、討論、抽唱等方式進行。

          2、定性評價與定量測評相結合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音樂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tài)度、交流合作,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等,可以用較為準確,形象的文字進行定性評價,也可根據(jù)需要和可行性,進行量化測評,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要注意科學性。

          3、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

          對學生的評價可采用自評的方式,以描述性評價和鼓勵性評價為主。由于在音樂學習中學生個體差異明顯,因此,學生評價的重點應放在自我發(fā)展的縱向比較上。

          六、學期終結評價

          學期終結評價是目標達成評價,主要是總結、了解學生一學期或學年在學習過程中行為形成、能力培養(yǎng)、知識掌握等,它包括課堂練習、紀律、學習情感態(tài)度等,這一評價一定要和平時的綜合素質形成評價和教材最后的期末測試相互結合起來。

          綜合終結評價表看唱聽表總評

          1、評價等級:A、B、C、D四個等級。

          2、采用自評和組評的方式音樂測試應該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評價方式要注意尊重學生的自評、同學的互評、教師的總評相結合。要做到即尊重學生又加強了同學間的相互了解;即是了解教師自己的教學情況、改進教學手段,也是激勵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感受愉悅、滿足和自信,感受成長的快樂。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5

          1.教學內容解析

          教學內容主要指“課標”的“內容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數(shù)學知識及其由內容所反映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主要載體。教學內容解析的目的是準確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做到教學的準、精、簡。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有效開展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教學內容解析要做到:

         。1)正確闡述教學內容的內涵及由內容所反映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并闡明其核心,明確教學重點;

         。2)正確區(qū)分教學內容的知識類型(如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元認知知識等);

         。3)正確闡述當前教學內容的上位知識、下位知識,明確知識的來龍去脈;

          (4)從知識發(fā)生發(fā)展過程角度分析內容所蘊含的思維教學資源和價值觀教育資源。

          2.教學目標設置

          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和安排師生活動方式的依據(jù),是教學結果的測量與評價的依據(jù)。清晰而具體化的目標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教學目標的設置與陳述要做到:

         。1)正確體現(xiàn)“課程目標—單元目標—課堂教學目標”的層次性,在“課標”的“總體目標”和“內容與要求”的指導下,設置并陳述課堂教學目標;

          (2)目標指向學生的學習結果;

         。3)目標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避免抽象、空洞;

         。4)要用清晰的語言表述學生在學習后會進行哪些判斷,會做哪些事,掌握哪些技能,或會分析、解決什么問題等等。

         。5)明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具體內容,避免泛化。

          3.學生學情分析

          學生學情分析的核心是學習條件分析。學習條件主要指學習當前內容所需要具備的內部條件(學生自身的條件)和外部條件。學習條件的分析是確定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材料的前提。鑒于學習條件(例如,內部條件包括認知因素和非認知因素)的復雜性,本標準著重強調如下要求:

         。1)分析學生已經(jīng)具備的認知基礎(包括日常生活經(jīng)驗、已掌握的相關知識技能和數(shù)學思想方法等);

         。2)分析達成教學目標所需要具備的認知基礎;

         。3)確定“已有的基礎”和“需要的基礎”之間的差異,分析哪些差距可以由學生通過努力自己消除,哪些差距需要在教師幫助下消除;

         。4)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明確教學難點,并分析突破難點的策略。

          4.教學策略分析

          教學策略是指在設定教學目標后,依據(jù)已定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為解決教學問題而選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策略分析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從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fā),教學策略分析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并做到具體且針對性強:

         。1)對如何從學與教的現(xiàn)實出發(fā)選擇和組織教學材料的分析;

         。2)對如何根據(jù)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情況選擇教學方法的分析;

         。3)對如何圍繞教學重點,依據(jù)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和學生的思維規(guī)律,

          設計“問題串”以引導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活動的分析;

         。4)對如何為不同認知基礎的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和適當幫助的.分析;

         。5)對如何提供學生學習反饋的分析。

          5.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包括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認知和實踐兩個方面。從操作層面看,教學過程就是由教師安排和指導的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活動步驟和方式。教學過程的設計要注意說清設計意圖。

          對教學過程的要求是:

         。1)根據(jù)不同知識類型學習過程安排教學步驟,包括:引入課題、明確學習目標,調動學生已有相關知識和學習興趣,呈現(xiàn)有組織的學習材料,引導學生開展主動理解、探索知識的數(shù)學思維活動,通過練習促進知識向技能的轉化,提供應用性情境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等;

          (2)正確組織課堂教學內容:正確反映教學目標的要求,重點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內容及其反映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注重建立新知識與已有相關知識的實質性聯(lián)系,保持知識的連貫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錯、易混淆的問題有計劃地再現(xiàn)和糾正,使知識(特別是數(shù)學思想方法)得到螺旋式的鞏固和提高;

          (3)學生活動合理有效,教師指導恰時恰點:在學生思維最近發(fā)展區(qū)內提出問題,使學生面對適度的學習困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全體學生開展獨立思考,提高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參與度,幫助學生逐步學會思考;

         。4)恰當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機智運用反饋調節(jié)機制,根據(jù)課堂實際適時調整教學進程,通過觀察、提問和練習等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困難并準確判斷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補救教學,為學生提供反思學習過程的機會,引導學生對照學習目標檢查學習效果;

         。5)設計的練習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既起到鞏固知識、訓練技能、查漏補缺的作用,又在幫助學生領悟數(shù)學基本思想,積累豐富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發(fā)展數(shù)學能力,培養(yǎng)學習習慣等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

          (6)恰當運用學習評價手段,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tài);

         。7)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學生學習的需要,恰當選擇和運用包括教育技術在內的教學媒體,有效整合教學資源,以更好地揭示數(shù)學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及其本質,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數(shù)學知識,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6

          一、教學評價的概述

          (一)教學評價的含義

          1、教學評價

          是指在教學情境中,把獲得的學生學習的信息與評價標準進行比較、作出判斷(和決定)的過程。(《教學設計》盛群力等編著.12 P354)

          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jù),運用可操作的科學手段,系統(tǒng)收集有關教學的信息資料,并通過量化對教學的過程和結果做出價值性判斷,以促進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和教學的完善。(《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施良方)

          是指以教學目標為依據(jù),制定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活動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定、衡量,并給以價值判斷。(《教學系統(tǒng)設計》,何克抗等)

          是通過各種測量,系統(tǒng)地搜集證據(jù),從而對學生通過教學發(fā)生的行為變化予以確定。(李秉德,《教學論》)

          2、 “地理教學評價”

          以地理教學目標為依據(jù),運用一切可行的科學方法系統(tǒng)的收集信息,對地理教師教地理的理念、策略、方法與學生學地理的認知、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變化進行判斷的過程。(《地理課程與教學論》夏志芳P321)

          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系統(tǒng)的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資料,根據(jù)一定的教育價值觀和地理課程目標,對地理教學的要素、過程與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從而為不斷完善自我和教學決策提供依據(jù)的過程。(《新編地理教學論》陳澄P176)

          根據(jù)一定的地理教育目標,運用多種科學可行的方法或手段來系統(tǒng)的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資料,對地理教學活動中的對象、過程以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從而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教育。(《地理新課程測量評價》段玉山2003 P4)

          根據(jù)一定的地理課程目標和地理教師工作職責,運用多種科學可行的方法或手段來系統(tǒng)的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資料,對地理教學活動中的要素、過程以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從而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地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地理教育改革發(fā)展,提供服務和決策的過程。(《新理念地理教學論》李家清P200)

         。ǘ┙虒W評價的歷史演變

          1、古典教育教學評價萌芽時期

          教學評價伴隨教學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最早的教育評價形式是針對學生的學力檢驗。

          “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返,謂之大成!

          ——《學記》

          2、科舉時期

          中國持續(xù)了13的科舉考試是世界上最早出現(xiàn)的教育評價形式。教育教學評價的主要功能是為統(tǒng)治階級選拔有才。這種與評價相關的選士活動,主要依靠主觀判斷,以舉薦為主,考試為輔。

          從隋煬帝創(chuàng)科舉制度開始至清末廢科舉止,科舉制度一直是我國封建社會統(tǒng)治階級網(wǎng)羅人才、選拔官吏、擴大統(tǒng)治隊伍的最主要途徑。它的考試標準、內容及形式對我國古代學校教育乃至對近代各國教育產(chǎn)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3、教育測量時期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心理學和教育統(tǒng)計學的發(fā)展,教育工作者們開始探討如何將心理測驗的方法應用于教學領域,實現(xiàn)學業(yè)成績考核的客觀化、標準化和數(shù)量化。

          4、教育評價時期

          隨著新心理學和新教育學的發(fā)展,教育測量逐漸受到批判,教育測驗逐漸向教育評價發(fā)展。最早倡導從“測驗”轉向“評價”的是美國教育評價與課程論專家泰勒。

          桑代克,19發(fā)表《精神與社會測量導論》,提出“凡存在的東西都有數(shù)量,凡是有數(shù)量的東西都可以測量!彼挥鳛椤敖逃郎y量之父”,拉開了美國教育史上著名的'測量運動的序幕。

          美國1933年發(fā)起“八年研究”,成立了由泰勒領導的評價委員會。1942年該委員會發(fā)表了“史密斯——泰勒報告”,第一次系統(tǒng)地提出了評價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從而奠定了現(xiàn)代教育評價的基礎。

          泰勒認為,評價必須建立在清晰地陳述目標的基礎上,根據(jù)目標來評價教育效果,促進目標的實現(xiàn)。這就是“泰勒評價原理”——“行為目標評價模式”。

         。ā督虒W系統(tǒng)設計》,何克抗等)

         。ㄈ┙虒W評價的目的

          1、確定以有水平(教學前評價,測定學生學習的準備狀況)

          教師通過“摸底測試”了解學生先決技能,對教學起點進行合理設定。(最近發(fā)展區(qū))

          2、測評教學效果(總結性評價,測定學生達成目標的程度)

          教學的策略方法是否恰當?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向家長和教育管理者匯報

          3、調整教學過程(形成性評價,測定學生達成教學目標過程中的進展情況)

          診斷功能,及時了解學生狀況,對癥下藥。

          4、促進學生學習(診斷性評價,測定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

          總結經(jīng)驗教訓,調整學習策略,把評價變?yōu)閷W習的過程。

          (《教學設計》盛群力等編著2005.12 P354 P358-359)

         。ㄋ模┙虒W評價的類型

          教學評價滲透在教學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

          1、按照評價的功能不同分(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

          2、按評價基準的不同分(相對評價、絕對評價、自身評價)

          3、按照評價分析方法的不同分(定性評價、定量評價)

          4、按照評價主體的不同分(教師評價、同伴評價、自我評價、家長評價)

          (《教學系統(tǒng)設計》何克抗、鄭永柏、謝幼如編著)

          布盧姆認為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不是給學生評定分數(shù)和等級,而是幫助學生和教師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生對教學內容達到掌握水平所必備的知識技能上。

          總結性評價的目的是要對學生在一門課上的學習結果作出全面的評定,并把評定成績告訴學生家長和學校管理人員。(《學習論》施良方著1994p333)

          二、我國地理教學評價現(xiàn)狀(《中學地理教學設計與案例研究》李家清主編)

          1、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評價

          以期中、期末考試,以及中考、高考等高厲害性考試為主,考試成績?yōu)橹饕u價依據(jù)。

          傳統(tǒng)地理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①評價功能失調

         、谠u價重心偏離

          ③評價標準機械

         、茉u價方法單一

         、菰u價對象被動

          (萬國平,李家清,張勝前.“異質的平等”:地理教學評價新視點.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5)

          2、新課程地理教學評價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行)》“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與傳統(tǒng)相比的轉變:

         、僭u價目標發(fā)展化

         、谠u價內容綜合化

         、墼u價主體多元化

         、茉u價方式多樣化

          三、地理教學評價的內容

          1、對地理知識理解與應用的評價

          2、對地理技能形成與運用的評價

          3、對地理科學方法掌握的評價

          4、對學生探究活動質量的評價

          5、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形成的評價

          四、地理教學評價的方法

          1、課堂觀察與提問

          2、交流式談話

          3、紙筆測驗

          4、問卷調查

          5、成長記錄袋

          五、地理教學評價的意義

          1、診斷作用

          2、導向作用

          3、調控作用

          4、激勵作用

          六、地理教學評價功能

          促進地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1.引導地理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

          2.促進地理教師提升教學水平

          3.促使地理教師參與地理教學改革

          促進學生不斷發(fā)展的重要策略

          1.促進學生改進學習

          2.鼓勵學生全面發(fā)展

          (《新理念地理教學論》李家清2009 P200)

          七、評價方法與工具

          1、紙筆測驗

          2、表現(xiàn)性評價

          3、評定量表與檢核表

          4、檔案袋評價

          5、口語評價與軼事記錄

         。ā督虒W評估——多種評價工具的設計與應用》李坤崇著)

          八、教育評價主體

          評價主體主要指的是“誰來評價?”的問題。形成性評價設計應當注意評價主體的多元性。教師、學生以及身居課堂之外的家長等“利益相關者”都可以是評價的主體。

         。1)學生——根據(jù)評價結果的反饋進行學習,同時本身也參加評價。

         。2)教師——根據(jù)評價結果的反饋改進教育實踐,同時也根據(jù)學生的狀況被評價。

         。3)家長和當?shù)鼐用瘛鶕?jù)學校的說明獲取評價相關信息,同時也基于不同立場參與評價。

          (4)教育行政機構——根據(jù)學校家長提供的評價信息和行政機關實施的各種調查信息,為學校和學區(qū)提供支持。

         。5)第三方機構——由學校和教育部門以外的人員構成的,進行外部評價的機構。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7

          教師教學評價分兩部分,其一是對平時教學情況打分,其中責任心占10分,教學資料占10分,教案占10分,上課占10分,作業(yè)占10分,六項合計為60分:其二是合格率占10分,優(yōu)秀率占10分,平均分占10分,名次占10分,四項合計為40分,教學情況兩部分合計滿分為100。

          一、語文教學評價辦法

          1、合格率。(滿分10分)

          一、二年級合格率為95,達到得6分,合格率為100得10分,低于合格率3扣1分,從6分中除。

          三、四年級合格率為90,達到得7分,合格樓為100得10分,超合格率2得1分,加到10分為止,若低于合格率2扣1分,從7分鐘扣除。

          五、六年級合格率為90,達到得8分,合格樓除為100得10分,超合格率1得1分,加到10分為止,若低于合格率1扣1分,從8分鐘扣除。

          2、平均分。(滿分10分)

          一、二年級均分為85,達到得6分,超均分3分加1分,加到10分為止,若低于均分1分扣1分,從6分中扣除。

          三、四年級均分為80,達到得7分,超均分2分加1分,加到10分為止,若低于均分1分扣1、分,從7分中扣除。

          五六年級均分為80,達到得8分,超均分1分加1分,加到10分為止,若低于均分0.5分扣1分,從8分中扣除。

          3、優(yōu)秀率。(滿分10分)

          一、二年級優(yōu)秀率得6,超5得1分,加到10分為止,若低于優(yōu)秀率3分扣1分,從6分中扣除。

          三、四年級優(yōu)秀率得7,超3得1分,加到10分為止,若低于優(yōu)秀率2分扣1分,從7分中扣除。

          五、六年級優(yōu)秀率得8,超2得1分,加到10分為止,若低于優(yōu)秀率1分扣1分,從8分中扣除。

          4、名次。

          期末檢測名列得10分,第二名得9分,以此類推。本名次在上學期末基礎上進1名加1分,加滿為止,同上期相比,若降低一個名次扣1分,升降分值在名次得分鐘扣除或增加。

          二、數(shù)學教學評價辦法

          1、合格率。(滿分10分)

          一、二年級合格率為95,達到得7分,加到10分為止,超合格率3加1分,從6分中扣除,若低于合格率此項以0分計算。

          三、六年級合格率為85,達到得8分,超合格率2加1分,加到10分為止,若低于合格率此項以0分計算。

          3、優(yōu)秀率。(滿分10分)

          一、二年級合格率為95,達到得7分,超合格率3得1分,加到10分為止,若低于合格率此項不分。

          三、六年級合格率為85,達到得8分,超合格率2加1分,加到10分為止,若低于合格率此項不分。

          3、平均分。(滿分10分)

          一、二年級均分為95,達到得7分,超均分3分加1分,加到10分為止,若低于均分不得分

          三、六年級均分為80,達到得8分,超均分2分加1分,加到10分為止,若低于均分不得分。

          4、名次。

          期末檢測名列第一名得10分,第二名得9分,以此類推。本名次在上學期末基礎上進1名加1分,加滿為止,同上期相比,若降低一個名次扣1分,升降分值在名次得分鐘扣除或增加。

          三、平時教學情況評價辦法

          1、責任心。

          服從領導分配,能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工作,關心愛護學生,不歧視差生,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教學基本功過硬,工作責任心強,虛心好學,團結同志,關心集體,師德高尚,也與奉獻,教學效果好(檢測名次在者得10分,四五名得8分,其余的6分)

          2、教學資料。

          能按時完成學校及教導處下發(fā)和各類表冊,及時制定切實可行的各類計劃,學期結束時有高質量的總結,上交聽課記錄、學困生轉化、家訪聯(lián)系卡、科學實驗報告、英語聽力、語文閱讀檢測資料,全部交齊的10分,缺者扣分。

          3、教案。

          教學環(huán)節(jié)齊全,有自己獨特的簡介,不抄襲舊教案,提前備好課,能充分開發(fā)課程資源,充實教材內容,加法有創(chuàng)新,能自制課件或教具輔助教學,書寫規(guī)范、簡明、實用,有板書設計和教后記。優(yōu)秀得10分,合格得8分,較差的6分。

          4、上課。

          能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課前準備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結構設計合理,知識傳授準確嚴密,重難點突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重視培養(yǎng)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堅持聽課評課,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5節(jié)。授課能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教態(tài)大方,語言簡潔、生動、有邏輯性、啟發(fā)性和趣味性,板書工整規(guī)范,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內容適中,教學效果顯著。優(yōu)質得10分合格的9分,交叉的8分。

          5、作業(yè)批改。

          作業(yè)布置科學合理,難易適中,有代表性,批閱及時,盡量做到面批面改,重視學生作業(yè)書寫格式指導,工整規(guī)范,作業(yè)布置不搞一刀切,對困難生吃偏飯,作業(yè)以基礎知識為內容,不加重學生作業(yè)負擔,作業(yè)批改打分依據(jù)每學期兩次作業(yè)檢查和教導處不定期的抽查,分優(yōu)、中、差三等,得分分別是哦10 、9、 8分,無書面作業(yè)的學科的任課教師,作業(yè)批閱打分為5分。

          6、教研。

          能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有教研課題,有于專題相關的教驗論文,大膽嘗試新課改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積極參加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類論文征集活動,論文或課例獲省級以上得20分,地級得10分,市級9分。對請假超過一月的教師,教學成績考評取本次教學打分均分的一半進行打分。對任兩個年級統(tǒng)考科目的教學成績得分是將兩個班均分相除以2后,按各項得分打分。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8

          一、評價的目的意義

          (1)促進黨的教育方針的真正落實,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2)調整教育教學各因素、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關系和權重,控制教育教學和課內外活動向最優(yōu)化、素質教育化方向發(fā)展。

          (3)激勵學校、教師、學生積極進取,不斷向更高層次發(fā)展。

          (4)對學校、教師的工作狀態(tài)和成效以及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成效進行有效的監(jiān)控管理。

          二、評價的基本原則

          1.堅持全面評價與特長評價結合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多種素質進行全面評價,同時突出對其有益的`個性心理和特殊才能素質進行評價。

          2.堅持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結合的原則

          在對結果評價的同時,加強對教學常規(guī)的建立與管理,教研活動的開展與實效,對課堂教學、活動的效益與效果,對單元教學效率與效果的評價。

          3.堅持整體評價與抽樣評價結合的原則

          在依據(jù)教育教學規(guī)律堅持定期整體評價的同時,適時采用不定期分項抽樣評價,加強對教育教學狀況和效果的宏觀監(jiān)控和微觀管理。

          4.堅持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結合的原則

          以定性的“等級”和“評語”評價為主,以定量的“百分數(shù)”和“百分率”為輔,使評價盡量科學合理。

          三、評價的基本程序

          1.分級評價

          學校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評價。

          2.先過程評價,后階段評價

          過程評價采取隨機抽樣或等距抽樣的辦法進行不定期評價。階段評價于學年末和學期末組織進行。權重分別為0.4和0.6。

          學校堅持對教學過程和單元、學期教學質量進行系統(tǒng)評價。

          四、評價的內容和方法

          1.教學常規(guī)管理水平評價(權重0.2)

          (1)教學常規(guī)管理水平評價,主要對學校教學常規(guī)的建立、管理和教學工作運行狀況進行評價。

          (2)教學常規(guī)管理水平評價,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結合、“聽看查訪”結合的方法進行評價。

          (3)評價依據(jù)《兩河小學教學常規(guī)管理評價標準》中的指標進行較客觀的評價,每項指標達到計1分,未達到計0分。

          (4)全部指標均達到為“優(yōu)秀”等級;有兩項未達到為“良好”等級;有四項未達到為“基本達標”等級;有五項以上未達到為“待達標”等級。

          2.教研水平評價(權重0.2)

          (1)教研水平評價主要對學;鶎咏萄薪M織的建設、地位、活動狀況、活動成效進行評價。

          (2)對活動狀況的評價,采取隨機抽樣直接參與的方法進行;對其他方面的評價,采勸聽看查訪”的方法進行。

          (3)全部指標均達到為“優(yōu)秀”等級;有兩項未達到為“良好”等級;有四項未達到為“基本達標”等級;有五項以上未達到為“待達標”等級。

          3.教學效率評價(權重0.2)

          (1)教學效率評價主要對各科課堂教學效率進行評價。

          (2)課堂教學的評價,采取定期普查和不定期抽查結合的方法進行。

          (3)評價參照《各科課堂教學基本結構》,依據(jù)《各科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由學校評價組進行綜合評價。

          (4)先定量評價,再定性評價。定性評價除明確等級外,還應針對教學風格、突破創(chuàng)新方面、主要問題及改進意見作簡短評語。90分及以上為“優(yōu)秀”等級,75分及以上為“良好”等級,60分及以上為“基本達標”等級,60分以下為“待達標”等級。

          4.教學效果評價(權重0.4)

          (1)以分課目標為基礎,以單元測評矯正補償為關鍵,以階段質量標準為準繩,逐步建立全面、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教學質量標準體系。

          (2)依據(jù)《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班主任、家長、學生三者結合,加強對學生日常思想行為的評定、指導,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評定均采取等級制,利用班會時間,廣泛開展同學之間的互評互學活動!对u定表》由學生個人管理,定期(兩周)與班主任、家長見面,并評定等級。

          (3)各學科的學年和學段階段性評價,由中心學校組織進行,權重分別為0.4和0.6。非統(tǒng)一測試學科由各學校組織安排進行。

          (4)音樂、體育、美術、勞動、社會五個學科的評價,采取平時評定和學年、階段評定結合的方式進行,權重分別為0.4和0.6。平時評定主要對學生課堂學習態(tài)度、各次作業(yè)情況或各項技能、技巧、能力進行評定。

         。5)平時評定分別由班主任和各科科任教師組織評定;學年和階段面測由學校組織不少于3人的測評組評定;學年和階段筆測由學校根據(jù)情況組織評定。

          (6)語文、數(shù)學兩個學科的測評,教育內部可以使用百分制操作,但對外(學生、家長、社會)小學各學科均采用等級制。設“優(yōu)秀”、“良好”、“基本達標”和“待達標”四個等級。折算按90分及以上為“優(yōu)秀”,75分及以上為“良好”,60分及以上為“基本達標”,60分以下為“待達標”。

          (7)學生參加學校及以上級別的各種競賽、展評、表演等活動獲獎,當年相應學科的相應方面的測評可以免測,并記為“優(yōu)秀”等級。

          (9)對各科教學效果的統(tǒng)計和分析,依據(jù)統(tǒng)計表,按平時、筆測等不同項目分項統(tǒng)計分析。在統(tǒng)計分析中,應特別重視單科達標率,全科達標率和單科優(yōu)秀率、全科優(yōu)秀率,增加對特長生的統(tǒng)計和分析。

          (10)學期和學年結束,均應依據(jù)《學生素質報告手冊》對學生進行全

          面的分項等級評價和綜合評價。分項評價表均留有一些空項,學校應根據(jù)辦學特色、學生實際、學生個性和學生特長等作補充填寫。綜合評價應包含三個方面內容,即“等級+特長+鼓勵”。綜合評價由學生、教師和家長三者結合進行。<學生素質報告手冊》由學校歸檔保存,定期與學生、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見面。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9

          一、教學常規(guī)

          (一)學期計劃

         。ǘ﹤湔n

          (三)上課

          教師要認真實施教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與學同步,獲得教學最佳效果,做好課前準備,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拖堂,不無故離開教室,未經(jīng)教導處同意,不擅自調課、停課、代課,遂循教學規(guī)則,教學重點突出,教學方法得當,教學語言清晰,講究教學效果。

         。ㄋ模┳鳂I(yè)布置與批閱

          文化課作業(yè)份量要適當,要求要嚴格,語文要有課文練習,每課批閱一次,作文全期大作不少于6篇,要求詳批詳改。5篇小作,5篇只查不改。數(shù)學每天批閱一次。英語一、二年級每周批兩次,三年級每周批四次。專業(yè)課作業(yè)除完成書本上的練習題外,任課教師還應根據(jù)需要布置一些室外作業(yè),讓學生進行實地

          操作練習。書面作業(yè)和室外作業(yè)教師都要及時批閱和檢查,周課時在3節(jié)以內(含3節(jié))的每周批閱一次,周課時4節(jié)每周批閱2次,周課時5節(jié)每周批閱3次,周課時6節(jié)及以上的每周批閱4次。作業(yè)批改要及時準確,字跡工整,符號統(tǒng)一,要有批閱累計次數(shù),具有指導性啟發(fā)性,批改作業(yè)應作好記錄,優(yōu)秀作業(yè)要表揚,不好的要重做,缺漏的要補做,錯的要更正,要把作業(yè)記入平時成績。

         。ㄎ澹┞犝n

         。、學校領導要深入教學第一線,經(jīng)常聽課。聽課每周1-3節(jié),全期不少于15節(jié)。

         。、各教研組每期要舉行3-5次公開課,進行教學專題研究。公開課要集體備好課,印發(fā)教案,交教導處備案。教研組長每周聽課1-3節(jié),全期不少于15節(jié)。

         。场⒔處熞嗷ヂ犝n,包括文化課與專業(yè)課之間,文化課與文化課之間,提倡新老教師和文化課與專業(yè)課之間的相互學習,高級教師全期聽課10節(jié),一級教師15節(jié)。三年教齡以內的教師聽20節(jié),新教師聽課不少于30節(jié)〈以上聽課如有作假,每發(fā)現(xiàn)一節(jié)扣20元〉

         。┙虒W輔導

          教學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教學輔導的主要任務是:(1)負責好輔導時間內的'紀律;(2)釋疑、解難、指導方法。要求不遲到、不早退,兼顧所負責的班級。

         。ㄆ撸┙虒W檢查

          教務處每期進行三次教學檢查。

          第一次,開學初進行,檢查教師的學期教學計劃。

          第二次,期中進行,檢查教師的備課、聽課、作業(yè)批閱及教學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并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學生的意見,及時反饋給教師,幫助改進教學。

          第三次,期終進行,檢查教師教學計劃的完成情況及領導與教師的備課、作業(yè)批閱、聽課情況等。期終教學檢查應對教師的教學作出基本的估價,并將其

          情況填表存入教學檔案。根據(jù)學校實際情況,也可能采取隨機抽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原則進行。

         。ò耍⿲W業(yè)成績考核

          學校每期組織期中、期末兩次目標,命題、制卷、評分、統(tǒng)分均由教務處統(tǒng)一組織。專業(yè)課的考試要有一定份量的實踐題,考核學生的動手能力,學期成績總評包括平時成績和作業(yè)(占30%),期中考試(占30%),期末考試(占40%)。

          二、教研教改

          教師參與教學研究,是增強教學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所有任課教師都應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每一位教師要參與一個課題研究,全期必須寫一篇教學論文或教學心得,參加教研教改活動不少于6次。

          三、教學質量評估量化計分辦法(見下頁)

          網(wǎng)友評論:

          排序方式:按評論時間|按最新回復|按回復數(shù)量

          發(fā)布評論: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10

          一、指導思想

          為了加強幼兒園的管理,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及辦園水平,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依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教育部關于印發(fā)<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的通知》、《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guī)范發(fā)展的實施意見》和《中共xx市委銅仁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的通知》等相關要求,制定本評價方案。

          二、評價內容

         。ㄒ唬﹫@務管理。重點評價常規(guī)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管理、保教過程管理、安全衛(wèi)生、領導水平、發(fā)展成效等。

         。ǘ╆犖榻ㄔO。重點評價師德建設、人員配備、崗位能力、業(yè)務培訓、園本教研等。

         。ㄈ┍=趟。重點評價一日常規(guī)、課程建設、游戲活動、幼兒發(fā)展水平等。

          三、評價原則

         。ㄒ唬┤嫘栽瓌t。面向所有幼兒園,面向全體幼兒,面向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保教質量評價既注重實績,也重視幼兒個性發(fā)展、能力提高等要素。

         。ǘ┛茖W性原則。對保教質量的評價必須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要有充分的科學依據(jù)、態(tài)度和方法。堅持發(fā)展性評價,做到評價與教學管理相結合,評價與教學研究相結合,評價與教師發(fā)展相結合,評價與保教質量的持續(xù)提高相結合。

         。ㄈ┍=滩⒅卦瓌t!氨=滩⒅亍北灰暈橛變簣@教育的基本原則,體現(xiàn)著幼兒園教育的特殊性。對幼兒園保教質量的評價,要從保育和教育兩方面進行定性和定量。

          四、評價辦法

          (一)評價構成要素

          1.過程性評價(40分)。通過保教工作常規(guī)檢查、幼兒發(fā)展水平測評、社會滿意度調查等項目進行。

          2.綜合性評價(60分)。通過保教工作視導的方式,涉及幼兒園管理、保教水平、幼兒入園率、教師合格率、創(chuàng)建達標、幼兒發(fā)展水平測評等內容。

         。ǘ┰u價構成分值

          保教質量總分(100分) = 過程性評價(40分) + 綜合性評價(60分)

         。ㄈ┰u價折算辦法

          1.過程性評價?(40分)

          評價內容見《印江自治縣幼兒園常規(guī)工作檢查記錄表》,記載分值為100分。

          折算方法:過程性評價得分=被查幼兒園歷次常規(guī)檢查總分檢查次數(shù)40%

          2.綜合性評價(60分)

          評價內容見《印江自治縣幼兒園保教工作綜合評價表》,記載分值為100分。

          折算方法:綜合性評價得分=被查幼兒園綜合評價得分60%。

          3.評價的組織實施

          過程性評價工作由學前教育指導中心牽頭組織實施,每學期一次;綜合性評價工作與縣教育局對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中心校(學區(qū)辦)年度教育高質量考核同步統(tǒng)籌安排實施。

          五、評價結果運用

         。ㄒ唬┆剟

          幼兒園保教質量評價成績作為評比先進單位的重要條件。在此基礎上縣教育局設立“保教質量先進單位”“保教質量先進個人”等獎項。

          對于保教質量評價成績優(yōu)秀幼兒園授予年度“保教質量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優(yōu)秀占比15%左右。

          對在幼兒發(fā)展水平測評中評價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按15%的比例進行個人表彰,授予本年度“保教質量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ǘ﹩栘

          1.縣教育局對幼兒園保教質量評價結果建立通報制度,表揚先進,鞭策后進;保教質量評價結果,作為對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中心校、幼兒園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依據(jù),與教師績效工資考核兌現(xiàn)掛鉤。

          2.凡評價中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幼兒園,一經(jīng)查實,視情節(jié)輕重和后果給予園長、業(yè)務園長誡勉談話、通報批評,必要時采取組織措施。

          3.對師德師風敗壞、保教行為失范、保教效果差的`教師,視其情節(jié)輕重,給予通報批評、扣除績效工資、待崗(待崗期間進行跟班學習并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發(fā)放部分工資)等處罰,并對師德建設不力、保教質量差的幼兒園園長和分管園長進行責任追究。

          4.凡在評價過程中,評價人員參與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將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給予必要的批評教育,直至紀律處分。

          5.縣教育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對幼兒園保教質量評價結果進行認真細致地分析、研究,診斷梳理有關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幫助幼兒園找準原因,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矯正補救措施,確保幼兒園保教工作目標的達成和保教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11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及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探索我市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新的指標體系,大力推進我市課堂改革實驗工作,促進我市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根據(jù)教育部的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溫州市中小學課堂評價實施方案。

          一、課堂教學評價實施目標

          課堂教學評價改革行是新課程實施的難點和關鍵,新課程實施的成敗取決于課堂教學改革的速度和程度。如果新課程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目標、行為、方式習以為常,學生的學習方式、態(tài)度、習慣依然如故,那么課程改革必將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我市旨在通過新的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施,促進中小學課堂教學的十大轉變(課堂教學評價實施目標)。

          1.在教學目標上:促進教師由一維的課堂教學目標向三維的課堂教學目標轉變。老師在完成知識、技能目標同時更要關注學習過程、方法、態(tài)度,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引導學生思考、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體驗和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主動和諧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2.在學生要求上:促進教師過分強調統(tǒng)一規(guī)格教育向差異教育轉變。教師不僅要承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差異,而且要把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差異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來開發(fā),采取分層教學,因人而異,分別對待,以體現(xiàn)因材施教、各有發(fā)展的要求。

          3.在教學內容上:促進教師由“以教定學”向“以學定教”轉變。學生知識的獲得單靠教師的灌輸,單靠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教師還要盡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生活實際社會熱點及科技發(fā)展,適當拓寬知識面,根據(jù)學情處理教材,設計教學方案,從而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4.在教學方法上:促進教師由以知識傳授為中心向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轉變。教師要改變過于強調學生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教法。積極探索有利于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價值趨向的新教學方法,嘗試啟發(fā)式、討論式、探究式研究式教法,注重多法結合、靈活運用。主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充分發(fā)揮教學的發(fā)展功能和育人的功能。

          5.在教學活動上:促進教師過分重視結果教學向重視過程教學轉變。教師要凸顯新課程關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整合的價值追求,實現(xiàn)課堂教學由知識本位向學生全面發(fā)展本位的轉移。教師要指導學生懂得從哪里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及處理信息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合作、探究學習,營造動態(tài)生成的教學過程。

          6.在師生關系上:促進教師由不夠民主、不夠和諧向平等融洽的新型師生關系轉變。教學過程中師生要優(yōu)化合作,使學生在平等對話心態(tài)下主動參與,個性得到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得到解放;使上課成為師生共同分享和理解體現(xiàn)生命價值和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

          7.在教學手段上:促進教師由不夠重視在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向積極主動運用何許為,嘗試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老師的教學方式的變革。

          8.在學生評價上:促進教師評價過于強調學生成績,甄別考試選拔的功能向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轉變。構建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為核心的多元評價體系(過程性評價、質性評價、發(fā)展性評價等),改變以學生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唯一標準的傳統(tǒng)評價觀念和做法。

          通過上述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從而達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把學習變成自主性、探究性、互動性和合作性不斷生成、發(fā)展、提升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現(xiàn)任感,為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二、課堂教學評價原則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相互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情意交往是教學的活力,互動是教學的核心,發(fā)展是教學的目的。我市課堂教學評價實施必須注意體現(xiàn)以下原則:

          1.整體性原則:從整體出發(fā),綜合動作,實現(xiàn)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協(xié)同、教學內容與教學組織的協(xié)同、課堂實施與課堂開發(fā)的協(xié)同、教學方式與學習方法的協(xié)同,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

          2.主體性原則: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評價課堂教學的焦點也應從教師的“教”轉移到學生的“學”方面。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情緒體驗、知識獲得以及交流合作等方面。教學中要把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作為出發(fā)點和歸宿,一切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都要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張揚而設計,使學生激情和活力。

          3.發(fā)展性原則: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教師要關心每一個8學生的健康成長,注重每一個學生個性特長。并不失時機地給予關照和偏愛,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各有所長。要注意挖掘隱含在課程中和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智力和非智力資源,精心創(chuàng)設一些對智慧和意志有挑戰(zhàn)性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索和大膽實踐的勇氣與熱情。

          4.過程性原則:教學過程要加強知識產(chǎn)生發(fā)展過程的教學,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維能力、獲取信息能力、應急能力等;要加強認知過程教學,實現(xiàn)知識經(jīng)驗與原有認知結構的有效“同化”與“順應”。

          5.開放性原則:教學過程中應做到課程內容的開放,課程目標的開放,課程實施的開放。教師善于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的心態(tài)保持開放和自由。要加強開放性的思維訓練,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問,敢于標新立異,尤其是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教學中,更應注意在這方面引導和培養(yǎng)。

          6.體驗性原則: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和體驗情境,使學生在充分參與的基礎上獲得個體生命的體驗,在體驗的基礎上充分參與,在參與中得到充分發(fā)展。

          7.激勵性原則:學生的學習動力一方面來源于外在的激勵,即他人的肯定:另一方面來源于內在的激勵,即學習者本身的成功體驗。從學生的學習發(fā)展來看,學習的評價應讓學生充分得到尊重,使學生的主體得到充分發(fā)揮,個性得到發(fā)展;評價強調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引發(fā)、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評價應讓學生品嘗到學習成功的愉悅,體會到學習的魅力,促進學習不斷深入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8.可操作性原則:課堂教學評價是評價人隨著教學過程的展開,在有限的時間內,依據(jù)評價指標要素可同步做出價值判斷。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要符合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際,評價標準是期待實現(xiàn)的目標,但又必須是目標條件下能夠達到的,以利于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評價要點必須是可觀察、可感受、可確定、可測量的,便于評價者進行判斷;評價辦法要注重質性評價和綜合判斷,力求簡單、易于操作。

          三、課堂教學評價主要內容(100分)

          (一)教學設計(25分)

          1.教學目標(計10分,每項5分)

          ①符合實際:符合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本要求及學生實際;包括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與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相適應,學生差異。

          ②可操作的程度:教學目標明確、合理、具體、多元化,操作性強。

          2.教學內容(計15分,每項5分)

         、俳Y構化: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突出重點、興趣點,難易適度。

          ②生活化:學習內容融入學生經(jīng)驗之中,聯(lián)系生活和社會實際,適時拓寬;強化實踐,貫穿體驗與感悟。

         、壅匣赫_把握學科的知識、思想和方法,重視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整合。

          (二)教學實施(55分)

          1.教學過程(計15分,每項5分)

         、賴@目標創(chuàng)設靈活的,有助于師生對話、合作、溝通的情境、營造民主、平等、和諧。、互動、開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

         、诮虒W活動生活化,引導學生主動、合作學習,組織多種形式的探究討論、交流、辯論、競賽等活動。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蹎l(fā)學生大膽質疑,發(fā)表不同的意見,以學生問題為出發(fā)點,實現(xiàn)動態(tài)生成的教學過程。

          2.教學方法(計15分,每項5分)

         、僭W法指導于教學之中,寓德育于教學之中。善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注重學法指導,指導具有針對性、啟發(fā)性、實效性。善于鼓勵學生參與,點評適宜。

          ②因課制宜,教法擇優(yōu)組合,根據(jù)教學實際綜合優(yōu)化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學習設計并提供合理的學習資源,做到因材施教。

         、郜F(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適時適度,嘗試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操作規(guī)范,實驗:科學、準確、熟練。

          3.學生活動(計15分,每項5分)

         、賹W生參與教學的態(tài)度:熱情高、主動參與,積極思維,自主學習的意識強。

         、趯W生參與活動的廣度:全班不同層面的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而且有充分參與的時空,并進行有效的合作、探究、交流。

          ③學生參與活動的深度:學習內容,感受體驗由淺入深,敢于質疑問難,能提有意義的問題和新的見解。

          4.教師的素養(yǎng)(計10分,每項5分)

         、儆胸S富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應變能力和即時性評價能力,有教改創(chuàng)新精神,有獨特良好的教學風格。

          ②語言生動、準確,教態(tài)親切,有感染力,板書工整,規(guī)范。

          (三)教學效果(20分)

          1.三維目標成成度(計20分,①②項7分,③項6分)

          ①知識目標(7分):在學習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形成一定的能力和方法。

         、谀芰、方法目標(7分):在學習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形成一定的能力和方法。

          ③情意目標(6分):每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相應的發(fā)展。

          四、溫州市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量表

          略

          五、課堂教學評價量表的操作使用說明

          我市制定的課堂教學評價量表的目的,是為廣大教師、教育管理人員和教學研究人員在實施課堂教學評價提供基本的參與依據(jù)。本評價量表主要適用于對日常課堂教學的形成性的評價,評價對象是一節(jié)課。

          1.等級評定辦法

          本評價量表采用等級量化評價辦法,總分100分。評價等級分為優(yōu)、良、中、差。各學科課獲總分90分以上為優(yōu),89—80為良,79—60為中,60分以下為差。

          一人評課可以根據(jù)聽課實況,按等級評定辦法給出恰當?shù)姆种导跋鄳牡燃墸憾嗳嗽u課,則采用多數(shù)人總的平均分在定相應的等級,或者以多數(shù)評價者確定的等級為依據(jù),再通過評價給集體評議確定等級。

          2.使用操作程序

          (1)評課前,評課人認真閱讀課堂教學評價量表,熟悉評價指標體系(要點)的特征描述及評價權重。

          (2)評課前,評課人一般要對被評教師的教案進行閱讀分析,做到心中有數(shù)。

          (3)評課人在評課過程中,根據(jù)評價要點指標和相應的分會及時作好聽課記錄和評分。

          (4)被評教師根據(jù)評價指標自我評價,并就教學條件、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效果等方面作簡要說明。

          (5)評課人按照評定等級辦法。根據(jù)自評的分數(shù)的結合學生反饋的意見以及教師自我評價等,評定等級,再寫出簡要的、有針對性的評語。但必要時評課人可按自評的分數(shù)評定等級,寫出評語。

          六、課堂教學評價改革實施要求

          1.加強領導和管理

          全市中小學要在市縣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的統(tǒng)一領導下,成立學校新課程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根據(jù)新的課堂教學評價實施方案,結合本校實際,認真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計劃,實行過程化管理,建立完善管理制度,規(guī)范的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資料和檔案。各校實驗年級要結合新課堂教學評價量表每兩周要舉行一次課堂教學改革的校本教研活動;實行教學改革管理責任制,真正把課堂教學評價改革作為課程改革的攻尖主題和切入口,使我市的教改活動盡快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并要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實踐研究,探索符合我市中小學各學科實際的課堂教學模式。市、縣(市、區(qū))教研每月要舉行一次學科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活動,推動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深化,探索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操作規(guī)律,轉變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加強學習和培訓

          全市上下,要通過對《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各學科課程標準、課改通識理論及我市教育局相關課程改革配套文件的學習和培訓。從而更新教學觀念和行為,確立“強調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三者的整合,突出課堂教學評價改革對新課程實施的能動作用;強調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師生交往(對話、合作、溝通),營造民主互動和諧的師生教學關系;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構建各學科能體現(xiàn)素質教育要求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3.加強教科研

          實施課堂教學評價改革要以教科研為先導、為手段,在繼承我們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探索新的各學科課堂評價量表和教學模式。全中小學教師,尤其是教研員特、高級教師、名師名校長(培養(yǎng)對象)學科帶頭人、青年骨干教師、教壇新秀都應積極參與教學評價改革課題研究。通過研究,使教師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變成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使教師由傳統(tǒng)的教學支配者、控制者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使教師由靜態(tài)的知識占有變成動態(tài)的研究者。

          4.重視課程資源開發(fā)

          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師、學生、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設施、實驗基地、工廠、農(nóng)村、信息網(wǎng)絡等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是助于學生主動、健康、和諧發(fā)展的資源,我們都應該加以開發(fā)和利用。

          5.全面落實課堂教學評價改革

          實施新課堂教學評價量表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發(fā)展,促進教師成長。課堂教學評價改革應確立優(yōu)質的課堂教學目標——基礎性目標、全面性目標與發(fā)展性目標三者的協(xié)調與統(tǒng)一;研究課堂教學策略—–追求高效發(fā)展性多向互動和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教學過程;強化教學效果—–情緒狀態(tài)、交往狀態(tài)、思維狀態(tài)、目標達成狀態(tài)的統(tǒng)一考慮。

          6.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各級教科研員和實驗學校教師要以本方案為藍本,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實驗,各學科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和策略,在實驗中創(chuàng)造符合新課程各學科教學目標要求的、形式多樣的、富有時代特征和個性特色的課堂教學評價量表及課堂教學新模式,使我市的課堂教學改革真正步入素質教育的正確軌道。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12

          1、師德考核(10%)

          政教處負責,依考核結果比例記分,一票否決制。

          2、工作量考核(25%)

          A:工作量考核得分:教師考核得分最高者記35分,超教師得分均分者依比例加分,不足教師得分均分者記25分。

          B:教師得分=教師本人教學得分+班主任工作量考核得分+領導(分工)工作量考核得分

          C:班主任工作量考核得分依據(jù)政教處考核結果折算后計入本人工作量考核得分

          公式:考核結果÷100×班主任標準工作量得分=班主任工作量考核得分。

          D:學校領導學期末對全體教師述職,教師進行民主評議,有分工教師不述職,參與評議。依據(jù)結果折算后計入本人工作量考核得分。

          公式:評議結果÷100×領導(分工)崗位標準工作量得分=領導(分工)工作量考核得分。

          E:崗位標準分:校長崗位=所在學段教師平均代課得分×2/3,副校長崗位=所在學段教師平均代課得分×1/2,主任(班主任)崗位=所在學段教師平均代課得分×1/3,副主任崗位=所在學段教師平均代課得分×1/4,分工崗位=所在學段教師平均代課得分×1/6

          3、出勤考核(10%)

          以月每人記100分,以周核算,不達學校規(guī)定的標準(5節(jié)/天)缺1節(jié)在月得分中扣4分,升旗活動、集體會議(含例會)無故缺一次在月得分中扣4分,曠課1節(jié)在月得分中扣10分。

          說明:以值日領導記載、教師簽到為準。教師簽到不準代簽。本項考核不記負分。

          4、常規(guī)考核(20%)

          教案:(5%)以月檢查,等級計分。A+級記95分,A級記90分,B+級記85分,B級記80分,C級記70分,D級記60分,無教案不計分。備寫兩門及以上詳案取均分。詳略案兼?zhèn)?詳課×70%+略科×30%。

          說明:打印教案、參考書教案按略案計分。略案最高等級為B+級。學期得分=各次檢查得分之和÷檢查次數(shù)

          作業(yè):(5%)以月檢查,等級計分。A+級記95分,A級記90分,B+級記85分,B級記80分,C級記70分,D級記60分,無作業(yè)不計分。

          說明:代兩門及以上取均分。學期得分=各次檢查得分之和÷檢查次數(shù)

          領導聽評課:(5%)隨機檢查,(學校評教評學活動除外),等級計分,A+級記95分,A級記90分,B+級記85分,B級記80分,C級記70分,D級記60分。

          說明:校長、教導主任、教研主任每學期要對全校教師聽一輪課,其他領導每學期聽20名教師的課,聽課結束打出等級,反饋講課教師課堂評價表。學期末對全校教師匯總考核計分。

          材料上交:(5%)逐次公布,以月統(tǒng)計考核計分。得分=實交次數(shù)÷應交次數(shù)×100(遲交=按時交×0、8)

          5、教研考核10%

          6、教學成績25%

          初中:以班取總分前10名學生考核,依據(jù)進入總分前10名學生單科名次進行積分,積分最高者為該班教學成績考核第一名,教學成績考核記25分,其他學科考核得分=本學科積分÷本班最高積分×25。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13

          【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評價理念和要求為指導,堅持“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課程評價原則,注重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實際體驗和發(fā)展程度的檢測,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

          【評價目的】

          1、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了解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及發(fā)展中的需求。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

          2、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發(fā)展、整體素質的提高。

          3、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

          4、轉變教師角色,重視發(fā)展教師的個性和個人價值、倫理價值及專業(yè)發(fā)展,提高教師素養(yǎng)。

          【評價原則】

          1、過程性原則。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學生親歷體驗的課程。因此,要重視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表現(xiàn)的評價。只要學生經(jīng)歷活動過程,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jīng)驗,就應該肯定其活動價值,給予積極的評價。

          2、多元性原則。綜合實踐活動強調評價標準和評價主體多元化。因此要鼓勵并尊重學生富有個性的自我表現(xiàn)方式,如演講、表演、寫作、繪畫、制作等,評價不應只由教師來決定,要通過討論、協(xié)商、交流等多種形式,將學生自我評價、同學互評與指導教師或社會、家庭有關人士評價結合起來。

          3、反思性原則。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教育、改善、促進的功能,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實踐活動。要培養(yǎng)學生對活動過程(特別是細節(jié))的記錄習慣,要通過活動過程、交流和活動成果匯報,讓學生學生學會對問題的討論、方法的交流、成果的分享與思考,達到自我反思、自我改進的目的。

          4、激勵性原則。堅持正面評價,運用表揚、鼓勵、表彰等方法激勵學生,并貫穿于整個課程實施過程。無論是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遭受失敗的時候,無論是定性還是量化評價的時候,都應該激勵學生,使激勵評價成為學生獲取成功的動力。

          一、關于學生課程學習的評價

          (一) 評價內容

          通過建立學生學習過程檔案和收集學生學習成果的方法,以定性為主量化為輔、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多維評價方式,對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學習態(tài)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與學習能力、收獲與反思進行評價。

          1、參與態(tài)度。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次數(shù)、認真程度,以及是否認真思考問題、積極動手動腦、主動提出活動設想或建議、認真查找資料、準時完成計劃和學習任務作為評價的依據(jù)。

          2、合作精神。包括積極參與小組活動,主動幫助別人和尋求別人幫助,認真傾聽同學的意見,樂于與別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學習能力。通過對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中顯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及其對探究結果的表達進行評價。

          4、收獲與反思。通過學生的自我陳述、小組活動記錄來反映,也可以通過學生的日記、活動征文、主題班會等形式來反映,還可以通過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和活動成果來評價。

          (二) 評價方式

          評價方式體現(xiàn)多樣化,要將以下幾個方面的評價方式結合起來。

          1、“檔案袋評價”。要求活動小組建立活動檔案袋,里面包括活動計劃、活動記錄、調查表、出勤登記表、實驗記錄表或調查記錄表、原始數(shù)據(jù)、學習體會、日記等與活動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做為小組成績評價的主要依據(jù)。

          2、日常觀察即時評價。日常觀察即時評價要貫穿于活動的整個過程。一方面可以隨時隨地激勵學生,調節(jié)課程的實施;另一方面日常觀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準確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論文、調查報告、研究筆記、表演、模型、設計方案等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評價活動,每學年舉辦一次手工制作、模型設計作品展示評比活動。

          4、項目評價與階段綜合評價。在每個活動項目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評價,促使學生在活動之后能及時進行總結和反思,指導后繼的活動,并為每學期的階段性綜合評價提供依據(jù)。階段評價做為學生每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績的主要依據(jù)。

          (三)注意事項

          1、注重課題實施的過程性。課題負責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只要學生經(jīng)歷的活動過程,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jīng)驗,就應給予積極的評價。要重視學生在過程中獲得的寶貴經(jīng)驗的發(fā)展價值,通過肯定其活動價值,營造體驗成功的情境。

          2、尊重課題實施的多元性。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要鼓勵并尊重小學生極富個性的'自我表達方式:演講、繪畫、寫作、表演、制作等。在教師對活動做出評價的同時,通過討論、協(xié)商、交流等方式引導小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教師在評價中要肯定學生與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不僅允許學生對問題的解決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現(xiàn)自己所學的形式也可以豐富多樣。

          3、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主要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即學生的參與態(tài)度。它可以通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許多外顯行為表現(xiàn)出來,如是否認真參加課題組活動,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任務,做好資料的積累和分析處理工作,主動提出活動設想、建議,在學習中不怕困難和辛苦;是否樂于幫助同學、主動和同學配合、認真傾聽同學的觀點和意見等。

          4、重視學生的合作精神。主要對學生在參與小組及班級活動中的合作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xiàn)來進行評價。如學生是否能積極參與小組活動,主動幫助別人和尋求別人的幫助,認真傾聽同學的意見,樂于和別人一起分享成果,在小組中主動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等。

          5、注重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學習能力。教師可通過對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表現(xiàn)及其對探究結果的表達來評價。如是否敢于提出問題,以獨特和新穎的方式著手解決問題和表達自己的學習結果;是否善于觀察記錄、能夠綜合運用相關的資料、積極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生動形象地表達自己的學習過程與結果等。

          二、 關于指導教師的評價

          (一) 評價內容

          1、參與態(tài)度。是否主動熱情做好活動前準備工作,認真?zhèn)湔n,民主、平等對待學生,經(jīng)常為學生作具體指導,與其他教師協(xié)作。

          2、指導能力。是否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和困難,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幫助學生調整活動方式或研究角度,能提供相應的知識背景材料,了解校內外教育資源,能指導學生撰寫調查報告、小論文。

          3、繼續(xù)學習。是否主動學習課程的前沿知識,能根據(jù)學生探究的內容鉆研有關知識,掌握有關科研方法,提升指導水平。

          4、指導效果。是否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反思,指導的小組有相當?shù)某晒故尽?/p>

          (二) 評價方式

          教師評價采用“協(xié)商研討評定”方式,以自評為主,結合學生評價、教研組評價與學校評價多種方式進行綜合評價,提高評價的可信度和客觀度。

          1、問卷調查:①教師自我評價;②學生小組評價。

          2、察看案頭工作:是否認真?zhèn)湔n,撰寫教案,做好指導工作記錄。

          3、成果展示:每學期組織一次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評比,每學年舉辦一次手工制作、模型設計作品展示評價活動,對指導教師給予適當評價,并從中評選優(yōu)秀指導教師。

          (三)教師評價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注意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與反思。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要與學生的學習密切結合,和教師的指導密切結合;必須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反思、發(fā)現(xiàn)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

          2、注意評價的激勵功能。要鼓勵學生的新想法,努力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研究性學習的熱情,促進廣大學生積極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

          三、具體操作

          (一)學生評價

          1、自評內容包括:(1)你是否一直對你參與的主題活動感興趣。(2)你是否參加過活動主題的選擇。(3)你收集信息、資料的途徑有哪些? (4)你在活動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5)本次活動中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6)你對活動成果是否滿意。(7)本次活動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8)活動中,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采用方式:每一個主題活動結束后,學生填寫“綜合實踐活動記錄與評價表”或用描述性語言的方法對以上內容進行一次自評,完成后全體成員均上交一份給指導教師。

          2、互評內容包括:(1)小組成員合作是否愉快。(2)你們在活動中遇到哪些困難或問題? (3)你們是怎樣合作克服困難的? (4)你們認為下次活動還應從哪些方面加以改進?

          采用方式:每一個主題活動結束后,小組成員集體討論,由組長執(zhí)筆,用描述性評價方法為主對以上內容進行評價,完成后每組交一份給指導教師。

          (二)教師自評

          1、評價內容:

          A、工作評價

          (1)你是否對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抱積極態(tài)度。

          (2)你是否有一個活動方案和活動情況記載。

          (3)為指導學生活動,你作了哪些準備?

          B、過程評價

          (1)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地實踐參與活動?

          (2)學生對活動主題的興趣是否持久?

          (3)學生獲取信息、資料的方式途徑有哪些?他們如何選擇處理搜集的信息?

          (4)小組成員能否進行有效的分工與合作。小組長的功能發(fā)揮的怎樣?

          (5)學生在活動中是否體現(xiàn)獨創(chuàng)性?獨創(chuàng)性體現(xiàn)在何處?

          C、效果評價

          (1)活動成果是否實現(xiàn)預定的目標。

          (2)學生在活動中能力發(fā)展得怎樣?哪一方面的能力最為突出?

          (3)學生的情憾體驗是否獲得滿足?滿足程度怎樣?

          (4)活動中有無“空白點”,體現(xiàn)在何處,設想如何改善?

          采用方式:每一個主題活動結束后,指導教師按照上述內容項目,自己的指導情況和學生的活動情況進行一次評價,將評價意見寫成書面材料。(注意:教師對學生的定性描述評價材料中要注重抓學活動中閃光點,要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的滿足。)

          (三)學校評價

          組織:由學校教導處具體落實,每學期對每個領域的綜合實踐活動進行一次評價。

          評價內容:

          1、主題選擇是否恰當。

          2、活動設計是否科學。

          3、活動組織是否周密。

          4、活動形式是否適合參加活動兒童特點。

          5、活動效果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6、教師取得了哪些新鮮經(jīng)驗,得到哪些新的認識?

          采取方式:

          1、審閱師生自評材料。

          2、與組織活動的教師(或教師小組)共同反思活動過程,交流討論。

          3、召開學生座談會。

          4、召開家長座談會或書面征求家長意見。

          5、走訪與活動有關的社區(qū)人士。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14

          一、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價指導思想。

          在新的課程標準理念指導下構建一套有助于促進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的提高,有助于教師反思意識和數(shù)學教學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實現(xiàn)這次課程改革數(shù)學目標的評價方案與策略是一項艱巨而又十分有意義的工作。有了這樣一套完善的可操作的評價方案,將使小學數(shù)學教學實現(xiàn)科學性、人性化評價,對廣大一線數(shù)學教師起到導向、激勵、促進的作用,同時還能為教育部門提供更準確的評價數(shù)據(jù)。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綱要》還指出:“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边@就是說,科學的評價需要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構建新的評價體系,一方面從教師教學活動的過程、績效、情感、方法等進行動態(tài)性評價,另一方面從學生參與活動的態(tài)度、過程、方法、投入程度等進行鼓勵性評價。制定科學的評價方案需遵循:導向性、科學性、開放性、可操作性等原則。

          二、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

          一節(jié)好的小學數(shù)學課,應該基本上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1.數(shù)學教學是活動的過程;顒咏虒W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也符合人在發(fā)展中客觀存在的需要。活動教學也能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活動中的主導作用。活動教學能使每個學生“動”起來,“活”起來,同時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發(fā)展需求。教師要使教學適合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使學生獲得成功。

          2.數(shù)學活動具有生活氣息。數(shù)學來源與生活,又服務于數(shù)學,數(shù)學不能與生活脫離。在生活化的活動情景中讓學生主動地進行知識建構,這樣的學習學生會覺得數(shù)學有趣、有味、有價值。

          3.數(shù)學活動能體現(xiàn)“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的過程。數(shù)學活動不是僵化的活動過程,不是僅僅給學生傳授“舊知”,而是要將其演變成學生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整個過程是開放的,問題是開放的、形式是開放的`,這些都是學生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的機會。

          4.讓學生自己獲取數(shù)學。教師不能包辦替代,或簡單傳授,而是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自主獲取,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意義的,才是屬于學生的數(shù)學。因為探究新知的過程是一段可貴的思維歷程。

          5.學生應該帶著問題學。知識和技能是問題產(chǎn)生的必要條件。教師能夠讓學生發(fā)現(xiàn)原有知識與現(xiàn)有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在知識的關鍵處提出問題,在知識的模糊處提問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教師要及時給予點評。教師要科學的設置問題情景,適時、適量、適度的把握問題素材,注意保護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問題,使教學過程變成“問題”過程,沒有問題的教學不能成為學習。

          6.每一名學生都要能參與!耙粋都不能少!”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讓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體現(xiàn)教學的公平性。教師可采取“分層異步”教學方法,促進每名學生都有成功的快樂,都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

          7。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和實踐時間。課堂上學生需要足夠的時間來思考、探究、驗證、交流問題。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需要來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去,教師不要急于下結論,尤其是需要深入理解的問題,否則就流于形式了。

          8.教師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起到參謀、協(xié)作、指導的作用,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覺得學有勁頭而不乏味。

          9.教師要選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運用合理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應根據(jù)不同年齡和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學生的需要,同時又服務于教學內容。現(xiàn)代教學媒體的運用要恰當好處?傊磺袨閷W生的健康發(fā)展服務。

          10.教師具有較高的調控和機智的應變能力。這是教師“化險為夷”,“錦上添花”的出彩點。教師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調控,機智化解,切不可“蒙弄過關”,處理好了就是教學的“最佳鞏固”的問題。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15

          一、教學目標的設計

          1、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目標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

          2、知識技能、情感目標切合不同學生實際

          3、知識技能、情感目標表述準確、簡明、能檢查達到程度

          二、教學內容的組織

          4、教學內容組織和講授無科學性錯誤

          5、教學內容組織和講授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符合素質教育思想要求

          6、知識結構合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深淺適度

          三、教學過程的`實施

          7、過程設計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自然,嚴謹有序

          8、師生民主平等,生生友好合作,學習環(huán)境寬松,師生心情愉悅

          9、教學過程張弛有度,教學密度適宜,不使學生過度疲勞

          10、能聯(lián)系社會實踐和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

          11、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落實“五讓”要求,鼓勵學生參與體驗獲取感受

          12、生生、生師、生本之間保持多面、豐富、和諧、有效的信息交流

          13、面向全體,對不同的學生進行相應的教學

          14、及時反饋評價,實施多元評價,使被評價的學生得到成功的激勵

          四、教學基本功

          15、普通話準確、清晰、生動,表情豐富,感染力和親和力強

          16、機智應變,能有效調控教學過程

          17、能合理安排教學活動時間

          18、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手段能起到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與輔助教學的作用,操作熟練

          19、板書設計形象生動、科學合理

          五、課堂教學

          20、知識技能達到要求,情感態(tài)度得到發(fā)展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07-28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精選7篇)11-05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通用10篇)12-07

        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通用7篇)11-05

        教學設計教學評價03-14

        教學設計及評價11-05

        教學設計評價范文03-08

        教學評價設計優(yōu)秀12-10

        教學設計成果評價01-1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