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

        時間:2022-05-10 13:53:12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物理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

          教學計劃是整個課程教學標準在具體學期內的具體化,也就是我們常常講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的具體規劃。高一物理必修2教學計劃應該怎么設計?

          一、學生情況簡要分析

          高一11、12班,每班64人。11、12班為三類班。經過半年的學習,已完成了必修一的學習任務。11、12班學生學習物理中存在以下幾個難點:

         、偈噶康目罴笆噶康倪\算;

         、跀祵W的函數關系及函數圖象;

         、畚锢砜詈鸵幝傻某橄笮院蛷碗s性;

         、芩季S方法的超前性,如極限的方法,空間的關系等;

          ⑤邏輯推理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要求較高等。

          要解決這些難點,我認為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侔盐蘸眠M度,寧慢勿快才可能有好的結果;

         、诩訌妼嶒炁c觀察,強調物理慨念和規律是從實驗中嚴格推導出來的。

         、劢逃龑W生重在理解,大多數物理知識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切忌死記硬背;

          ④不要隨意增加難度,例題和習題的選擇都要慎重,應符合學生的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分層次,有步驟地提出恰當的要求,以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教材內容分析

          1.教材的整體框架結構

          第一章怎樣研究拋體運動

          第二章研究圓周運動

          第五章萬有引力與航天

          第三章動能的變化與機械功 第四章能量守恒與可持續發展

          2.教材編寫特色分析

          教材采用滬科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第二冊》。本教材的插圖明顯增多,所講知識主要來龍去脈與實踐知識相聯系,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書后有供學生選做的研究課題示例,對培養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很有幫助。正文之外還有“閱讀材料”“討論與思考”“做一做”等欄目,以開闊眼界,啟發思考。

          3.教學實施設計 (1)加強對“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樹立正確的有效教學理念,形成“關注課堂,講究效益,提高質量”的價值取向,推進有效教學過程管理,整合校內一切資源,推動有效教學的深入開展。

          (2)注重有效教學環節的組織與落實。認真做好備課、上課、練習、作業批改與輔導和檢測“五有效”的管理,突出有效性、互動性、全員性和差異性特征。明確有效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案,著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著力研究有效課堂教學的準備工作,落實集體教學研究活動制度,強化集體備課,有效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注重對教材、教法和學法的研究。

          (4)反思、總結、改進,推進有效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

          4.德育目標設計

          以德治為基礎,以法制為保障,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以培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合格學生為目標,強化學生的公民道德意識,“五愛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特別是行為規范的養成性教育。

          三、主要的教學改革方向、重點及措施

          (特別是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物理實驗與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家都知道,物理的教學離不開實驗,這里主要是講教師的演示實驗。但常規的演示實驗往往受到許多條件的制約:如實驗器材太小,過程進行得太快,使得觀察效果不好。而利用多媒體展示技術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起到了常規教學無法比擬的作用。恰當地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概念的理解程度,增強知識的記憶效果,有利于教學難點的突破。通過高一物理新教材的教學,我感到與原教材相比,難度是提高了,能力要求也高了,教材比過去更有彈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鼓勵學生的學習和探索精神。

          四、配合教學安排的課外活動

          (1)小制作、小實驗;

          (2)課外閱讀;

          (3)科技講座;

          (4)知識競賽;

          (5)趣味游戲;

          (6)現場參觀;

          (7)社會調查。

          總之,物理課外活動與物理課堂教學有著不同的特點和特殊的功能,它是對物理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作為一個新鮮事物,教師和學生都對其具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在物理教學中,一定要努力發揮其積極作用,避免形式化、任務化,從而真正做到推動高中物理教學的改革。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2

          一、關于教學計劃的說明:

          本學期繼續使用人教版《必修二》,共三章,分別為第一章《曲線運動》、第二章《萬有引力與航天》、第三章《機械能守恒定律》。

          同時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的一門基礎學科,與九年義務教育物理課程相銜接,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高中物理課程有助于學生繼續學習基本的物理知識和技能;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了解科學研究方法;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展探索自然、的興趣和熱情;認識物理學對科學進步以及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為終身發展,形成科學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以平拋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為例,了解物體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研究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和規律;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及其在天體運動中的應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

          (2)了解研究物理學的基本觀點和思想,學習研究問題的方法;

          (3)了解物理學的發展歷程,關注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和發展趨勢以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4)能應用有關物理知識和技能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學會運動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萬有引力定律發現過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2)經歷科學探究過程,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嘗試應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驗證物理規律;

          (3)通過物理規律和概念的學習過程,了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物理實驗、物理模型和數學工具在物理學中的作用;

          (4)具有一定的質疑能力,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讓學生領略自然界的奇妙與和諧,發展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樂于探究自然界的奧秘,能體驗自然規律探究的艱辛和喜悅;

          (2)具有敢于堅持真理、勇于創新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有關信息是否科學的意識;

          (3)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將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具有團隊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平拋運動》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單元第一節:講述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和曲線運動的特點。

          第二節、第三節:講述研究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運動的合成和分解,并用這個方法具體研究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這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內容。

          第一單元第四節、第五節、第六節:講述勻速圓周運動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規律。

          分析勻速圓周運動的實例以及離心現象。

          第一單元第七節:講述圓周運動的實例分析。

          第二章《萬有引力與航天》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節:學習開普勒關于行星運動描述的有關知識;

          第二節和第三節:學習萬有引力定律的知識;

          第四節、第五節:學習萬有引力定律在天體運動中的有關知識;

          第六節:學習經典力學的局限性。

          第三章《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分為四個單元:

          第一、二、三節:講述功和功率;

          第四、五、六、七節:講述動能和動能定理、重力勢能;

          第八、九、十節:講述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四:具體實施:

          基礎+學法+培養興趣

          1.精講

          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講解務必要清晰。為此應該對重點的內容反復強調,對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應用要多舉例,結合情景進行教學。其次,把握好進度,不隨意增加難度。例題和習題的選擇要慎重,應符合學生的實際,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講,在高一階段的例題仍然是對概念的理解和簡單的應用。對于提高題,由于主要面對的是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以方法指導為主,而一般的習題必須考慮到大多數的普通學生,并且要結合。

          2.及時的反饋

          課上和課后都有一個較完整的反饋機制。比如上課要及時進行反饋性的練習,以課后習題為主。作業有問題的學生要與之交流,從中了解問題所在,以便及時改進。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經常溝通。

          3.加強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其中要求之一是讓學生重視課本。做法:筆記直接做在課本上,課后習題都要在課本上有完整的解答,把課本補充成為一本好的學習資料。

          4.對于學習困難學生的具體措施

          一定要讓這些學生都把該弄懂的基礎知識掌握,一發現問題立即幫助他們解決。對他們正確引導,消除心理防備,適當放慢速度,使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幫助我上好每一堂課;維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學生保持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要用真誠去關心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6.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1)培養學生的興趣,從興趣入手;

          (2)指導他們培養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3)幫助他們舉一反三。

          5.教師間的合作與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向備課組各位老師請教,尤其要多聽老教師的課。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和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整合。

          1、扎扎實實備好每一節課,落實到每課有教案、學案、課件,為組內的課題“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學習方法指導的有效性研究”,進入到“課堂實踐、反思提升”做好一切準備。

          2、結合本學科的教學實際,做實“學案導學”,精心設計學案中的每一環節,幫助高一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學案設計既要針對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又要結合學生知識基礎和思維能力的實際情況,增設自我拓展欄目,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自我分析問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3、探討適合本學科教學的教學模式,包括新授課、復習課以及試卷講評課,提高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加強課堂教學的常規管理,密切師生關系,做學生可以信賴的知心朋友。加強課后輔導答疑和作業批改等教學環節,克服所教班級較多、學生較多等不利因素,加強教學效果的反饋調查,及時調整和彌補教學中的不足,使學生獲得更大的收獲。

          4、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正確認識課堂管理的重要性,保證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向課堂管理要效率。加強課堂的設計和組織,保證杜絕無案上課現象出現;課堂提問切中主題,講求參與度,提高提問的思維含量,課堂小結做到簡潔精練,課堂教學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出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次教學,體現課堂教學內容有層次性,增強每一個學生學習的興趣、信心,提高教學效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爭取不讓一個學生掉隊。規范教學行為,實行學案教學,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備課、上課、課后輔導、作業批改、考試等各個環節中高標準、嚴要求,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5、加強集體備課。按照學校的要求每周二次集體備課,不讓集體備課流于形式,充分發揮全組教師的智慧,深入細致地學習《課程標準》和《教學評價標準》挖掘教材,保質保量地完成各備課組制定的集體備課任務,在備課重堅持做到有主題、有中心發言人注重研究教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并做好記錄。特別體現出集體備課的相互促進的作用和有利于教學實際,有利于形成教學風格個性,有利于促進教研組內的良好向上的氣氛、有利于青年教師成長的的隱形作用。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3

          課次專題教學模塊

          一、運動的描述質點運動的基本概念

          1.質點;2.時刻和時間間隔;3.參考系;4.路程和位移;5.矢量和標量;6.速度;7.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8.速率;9.速度改變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0.位移-時間圖像、速度-時間圖像。

          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

          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規律;2、平均速度規律;3、位移一時間規律;4、速度一位移關系

          三、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應用

          1、關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兩個重要推論: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差為恒定值、某段時間內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2、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比例式:等分運動時間、等分位移;3、自由落體運動

          四、 三種力及相互作用

          1、力和重力2、彈力3、摩擦力

          五、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平行四邊形定則及合成步驟;2、三角形定則;3、合力與分力的關系;4、合成法求力

          六、動態平衡(極值三角形與相似三角形)

          1、動態平衡問題:極值三角形可以解決動態平衡中力的大小變化和極值問題。相似三角形找到一個空間三角形始終與力的三角形相似,利用空間邊長與對應力的比值相等的性質來求力的大小或變化。

          2、力的分解:力的分解的特點、按力的效果分解力F的一般步驟

          3、合成法與分解法在平衡中的應用

          七、正交分解法

          掌握正交分解法及其應用步驟

          八、期中考試點睛

          對重點知識進行梳理,構建知識網絡,查漏補缺、拓展提高,為學生期中考試提供幫助。

          九、牛頓運動定律一

          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2、正確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物理意義;3、慣性

          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度與力的關系

          十、牛頓運動定律二

          1、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步驟:確定研究對象;受力分析(一定要畫受力圖);正交分解;列方程:平衡的方向列平衡方程;不平衡的方向列牛頓第二定律方程。

          2、瞬時性

          3、矢量性

          十一、 牛頓運動定律三

          1、瞬時性的實際運用;2、瞬時加速度的計算

          十二、牛頓運動定律四

          1、連接體問題;2、超重與失重

          十三、 牛頓運動定律五

          臨界狀態:1、相對滑動的臨界狀態2、分離的臨界狀態

          十四、 動力學綜合(一) 專題訓練動力學綜合問題

          十五、動力學綜合(二) 專題訓練復雜過程的動力學綜合問題

          十六、綜合復習+期末測試 梳理鞏固所學內容,夯實基礎,查漏補缺,拓展提高,沖刺期末。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4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高一上期對學生的了解和高一上期期末統考情況來看,大部分同學的基礎知識不牢固,

          從高一上期的學習情況可以看出同學們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到位而出現能力提升困難。

          因此本學期教學過程中重雙基工作。學生活潑,學學期學習中老師注意時刻督促,控制學生時間。

          二、教材內容,教學主要任務和教學重難點:

          1、教材內容:必修二(1-4章)

          第一章:拋體運動 第二章:勻速圓周運動

          第三章:萬有引力定律 第四章:機械能和能源

          2、教學主要任務:本期吸取上期經驗教訓,擬定兩個主要任務:

          一是讓學生落實雙基,著重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盡量少提升(可以給予部分學生提升練習);

          二是進一步讓學生體會物理學中的建模思想,強化學習物理情境--模型--規律---方程--求解五大步驟。

          3、教學重難點:本書高考考察內容為前四章,且對第四章的考察分量與前三章總和相當,因此主要內容可分兩部分:

          一是曲線運動,

          二是機械能守恒、動能定理。難點為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的應用。在高考中這部分知識為主要考察點。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養成解物理題五步曲習慣。

          2、完成年級分配的物理科班上線人數。

          3、期末考試理科物理單科進邛崍前三。

          四、提高教學質量具體措施:

          1、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僅爭對少部分進行能力提升。

          2、進一步強化物理學的建模思想,強調物理解題五步曲的應用。

          3、高一物理教研組實行集體備課,落實五統一。

          4、落實堂清、日清、周清、月清工作,特別是日清和周清工作,要求學生過關,迫學生練習過手。

          五、教學時間分配:

          周次時間內容課時

          一2.25--3.3復習上期主要內容評講期末試卷4

          二3.4--3.101-1曲線運動;1-2運動的合成分解4

          三3.11--3.17小船過河、繩物模型專題分析4

          四3.18--3.241-3平拋運動規律及實驗4

          五3.25--3.31復習,第一次月考,閱評卷4

          六4.1--4.72-1圓周運動2

          七4.8--4.142-2向心力向心加速度;2-3實例應用6

          八4.15--4.213-1天體運動;3-2萬有引力定律4

          九4.22--4.28復習,第二次月考,閱評卷4

          十5.2--5.53-3萬有引力定律4

          十一5.6--5.123-4人造衛星宇宙速度;章節復習4

          十二5.13--5.194-1功;4-2功率4

          十三5.20--5.264-3勢能;4-4動能、動能定理4

          十四5.27--6.24-5機械能守恒;4-6能源開發利用4

          十五6.3--6.6復習,第三次月考,閱評卷4

          十六至十八6.9--復習迎接期末考試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5

          一、教材分析

          本教學設計選自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一節《質點 參考系和坐標系》,要描述物體的運動,首先要對實際物體建立一個最簡單的物理模型—質點模型。由于運動的相對性,描述質點運動時必須明確所選擇的參考系。為了準確的、定量的描述質點的運動,還要建立坐標系。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是描述物體運動的基礎知識,教材中逐步展開這些內容,最后介紹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本節介紹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不僅是這一章學習的基礎知識,也是以后力學各章學習的基礎知識。這些基礎知識在實踐中有廣泛的、重要的應用。

          二、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種科學的抽象,知道科學抽象是一種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參考系的選取在物理中的作用,會根據實際情況選定參考系。

          (3)會用坐標系描述物體的位置和位置的變化。

          2.過程與方法

          (1)體會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規律中的作用,讓學生將生活實際與物理概念相聯系,通過幾個具體的例子讓學生自主討論,在討論與交流中,自主升華為物理概念。

          (2)通過參考系的學習,知道從不同角度研究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從熟悉的常見現象和已有經驗出發,體驗不同參考系中運動的相對性,提示參考系在確定物體運動時客觀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學生形成勤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熱愛自然,關心科技,正確方法,科學態度。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理解質點的概念;

          2.從參考系中明確地抽象出了坐標系的概念。

          (2)難點

          1.理解質點的概念

          四、教學突破

          課前師生收集豐富的圖片、視頻、文字等資料,聯系學生日常生活中身邊熟悉的實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老師引導,學生得出有關物理概念,從而使學生樂于探究和思考。

          五、教學流程設計

         。ㄒ唬┮胝n題

          教師活動

          (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反映物體運動的視頻,雄鷹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綠茵場上飛滾,連靜靜的山川也在“坐地日行八萬里”……)。請同學們思考回答:這些場景中哪些物體是在運動的?在物理學中,什么叫做機械運動?舉例說明。

          2.對學生的舉例分析給予評價,并根據學生的回答進一步總結機械運動的概念。

          3.指導學生分析視頻資料,指出: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運動,運動是宇宙間永恒的主題,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詩人可以用“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來描繪氣勢磅礴的瀑布,畫家也可以用美麗的畫筆描繪出動感十足的情景,那么,我們怎樣描繪物體的機械運動呢?即怎樣地描述物體上各點的位置及其隨時間的變化呢?

          (二)物體和質點

          教師活動

          1.研究物體的運動,首先要確定物體的位置。物體都具有大小和形狀,在運動中物體的各點的位置變化一般說來是不同的,所以要詳細描述物體的位置及其變化,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多媒體展示三幅圖),在地球繞太陽轉動的圖片中,地球在繞太陽公轉,注意地球同時又在自轉,所以地球的各部分離太陽的遠近在不斷變化。

          2.分析:地球是一個龐然大物,直徑約為12800km,與太陽相距1.5×108km,也就是說地球直徑約是它與太陽距離的萬分之一。當我們討論地球的公轉時怎么看待地球?有什么巧妙的方法?

          3.指導學生討論。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引導學生想到我們在處理這些問題時,采用科學抽象的方法,即不考慮物體各部分的差異,把物體簡化成為沒有大小、形狀的點,或者說用一個有質量的點來代替物體。

          4.可見,引入質點是為了使物體的位置有一個確切的概念,使物體的復雜運動轉化成點的運動。

          5.總結得出①質點的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叫做質點。即沒有形狀、大小、體積而具有質量的一個點,質點具有物體的全部質量。②質點是人們為了使實際問題簡化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引入理想化模型,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盡可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是物理學上經常用到的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科學抽象。

          6.進一步說明:物理學對實際問題的簡化,必須從實際出發,撇開不考慮的(只能是與當前考察無關的因素),和對當前考察影響很小的次要因素。

          1.學生分小組討論得出:研究地球公轉時,由于地球的大小而引起的地球各個部分的差異很小,可以忽略不計,也就是說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把它視為一個點。 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狀把地球看作一個點時,能夠忽略地球質量嗎?

          聽講,記錄,認真體會,理解引入質點的意義。

          3.討論①是不是只有很小的物體才能看作質點?

         、诘厍虻淖赞D和轉動的車輪能否被看作質點?

          ③物理中的“質點”和幾何中的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師生共同討論得出:關于質點簡化的條件

          一個物體能否抽象成質點,并不是取決于物體的形狀和體積大小,這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倨絼拥奈矬w一般可以看作質點

          做平動的物體,由于物體上各點的運動情況相同,可以用一個點代表整個物體的運動,在這種情況下,物體的大小、形狀就無關緊要了,可以把整個物體當質點。

          例如: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車身上各部分的運動情況相同,當我們把汽車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它的運動的時候,就可以把汽車當作質點。當然,假如我們需要研究汽車輪胎的運動,由于輪胎上各部分運動情況不相同,那就不能把它看作質點了。

          要注意的是:同一物體在不同情況下有時可看質點,有時不可以看作質點,一列火車從北京開到上海,研究火車的運行的時間,可將火車看成質點,而火車過橋時,計算火車過橋的時間,不可以將火車看成質點。

         、谟修D動但轉動為次要因素

          例如:研究地球公轉時,可把地球看作質點;研究地球自轉時,不能把地球看作質點。

          ③物體的形狀、大小可忽略

          再如:乒乓球旋轉對球的運動的較大的影響,運動員在發球、擊球時都要考慮,就不能把乒乓球簡單看作質點。

         。ㄈ﹨⒖枷

          1.坐在教室里的同學看到其他同學都是靜止的,卻不知道他們都在繞著太陽在高速運動著,這里面蘊含了什么問題呢?

          2.讓學生觀察圖1.1-3和1.1-4,閱讀圖右文字,回答以下問題。

         、俚贸鍪裁唇Y論?②就圖1.1-4能否提出一些問題?(例如為什么跳傘者總是在飛機的正下方)

          小結

          ①參考系是參照物的科學名稱,是假定不動的物體。一個物體一旦被選為參考系,就認為它是靜止的。在選定參考系后要假定自己站在參照物中去觀察物體的運動,即“參考系上長著觀察者的眼睛”。

          ②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時必須選擇同一參照系,比較才有意義。

         、墼谶\動學中,參考系的選取是任意的,但在實際選擇參考系時應以運動的描述盡可能簡單為原則。在沒有特別說明時,通常以地面為參考系。例如,描述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通常選地面或相對于地面而靜止不動的其他物體作為參考系。

         。ㄋ模┳鴺讼

          1.提出問題:怎樣定量(準確)人描述車或劉翔所在的位置?

          2.提示:你的描述必須能反映物體(或人)的運動特點(直線)、運動方向、各點之間的距離等因素。

          3.總結:①為了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及位置的變化,需要在參考系上建立適當的坐標系。坐標系是在參考系的基礎上抽象出來的概念,是抽象化的參考系。為了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及位置的變化需要在參考系上建立適當的坐標系,如果物體在一維空間運動,即沿一條直線運動,只需建立直線坐標系,就能準確表達物體的位置;如果物體在二維空間運動,即在同一平面運動,就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來描述物體的位置;當物體在三維空間運動時,則需要建立三維坐標系。

         、僖痪S坐標:描述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即物體做一維運動時,可以以這條直線為x軸,在直線上規定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建立直線坐標系。如圖1-1-1所示,若某一物體運動到A點,此時它的位置坐標XA=3m,若它運動到B點,則此時它的坐標XB=-2m(“-”表示沿X軸負方向)。

         。ㄎ澹╈柟叹毩,交流和小結

          教師活動

          出示課堂練習;

          引導組織學生回顧本節知識;

          組織各小組成員在相互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小結;

          教師對該堂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和對學生的總結給予肯定和評價。

          學生活動

          按照要求完成課堂練習;

          根據老師提供的信息回顧本節知識;

          在相互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做好書面總結;

          聽老師總結,補充修改自己的書面總結。

          現在是不是感覺物理網為大家準備的高一上冊物理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教學計劃很關鍵呢?歡迎大家閱讀與選擇!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6

          一、教學要求

          (一)教材處理:

          根據國家教育部頒發的《現行普通高中課時計劃》和最新頒發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的有關規定,高一物理上學期講授高中物理Ⅰ類必修1物理教材,為貫徹新頒大綱精神,新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編排特點,同時滿足將來高考“3+X”的實際需要,在不增加難度。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高二選修課的開設的前提下,對高二物理的教學作適當的調整。也就是側重文科類的學生學習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側重理科類的學生學習高中物理(必修加選修)第二冊和第三冊的部分內容。認真鉆研教材內容,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要依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在高中學習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二)教學進度

          本學期共20周,實際安排授課時間17周,按每周2課時計算,共34課時。期中練習安排在第11周,期末練習安排在第21周。建議各章的教學時數為:

          開 篇 激動人心的萬千體驗 1課時

          第一章 怎樣描述物體的運動 5課時

          第二章 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 7課時

          中期復習與練習

          第三章 力與相互作用 8課時

          第四章 怎樣求合力與分力 3課時

          第五章 研究力和運動的關系 10課時

          期末復習與練習

          二、學生現狀分析

          對高中一年級學生來講,物理課程無論從知識內容還是從研究方法方面相對于初中的學習要求都有明顯的提高,因而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經過一個從初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轉變的適應過程,作為教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與實驗的基本素養。其次要注意聯系實際,以學生熟悉的實際的問題或情景為背景,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的平臺。第三,要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對課堂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時要強調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調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培養的基礎。

          三、教改措施

          1. 新課階段應把重點放在對基礎知識的記憶、理解和運用上,并完成課本習題及相應的補充題,每章結束,進行一次單元自測。

          2. 認真學習新大綱,鉆研新教材,組織好集體備課,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把握好難易標準。

          3. 大力開展教改實驗和專題研究。對課題研究的內容要逐一落實,并有所創新,另外,根據自身的特點,對教法上以“講授性為主、自學型為主、訓練型為主、開放性為主”的四大系列進行對比實驗。并找出它們的最佳結合點。

          4. 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物理的習慣和興趣,指導學生搞好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特別應注意培養學生自我獲取物理知識的能力。教師應開展如何挖掘新教材的能力價值和思想教育內容,如何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專題研究。

          5. 突出物理學科的特點,加強實驗教學。對演示實驗要求全做,對學生實驗有條件的學校要全做,條件暫不具備的學校至少要在課堂上演示,所有學生實驗要有實驗報告。

          6. 加強對聯系生產、生活和現代科技成就的習題以及跨學科綜合習題的訓練。

          7. 搞好課題研究,落實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7

          認真落實課改的教育教學理念,轉變觀念,跟上課改發展的新要求。按照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的要求,落實學案導學和分層教學,深化課堂教學的五個環節:備課、上課、作業、評價、反思,落實教學設計的三維目標,落實三講、三不講的教學原則,使新的教學思想、新的教學手段落實到課堂實踐中。參照聯合校整體高一教學進度計劃,結合本屆學生的實際情況,本學期高一物理教學內容是:期中考試前完成物理必修2,期末考試完成物理選修3-1第九章。

          本學期我們將集中精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扎扎實實備好每一節課,落實到每課有教案、學案、課件,為組內的課題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學習方法指導的有效性研究,進入到課堂實踐、反思提升做好一切準備。

          2、結合本學科的教學實際,做實學案導學,精心設計學案中的每一環節,幫助高一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學案設計既要針對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又要結合學生知識基礎和思維能力的實際情況,增設自我拓展欄目,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自我分析問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3、探討適合本學科教學的教學模式,包括新授課、復習課以及試卷講評課,提高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加強課堂教學的常規管理,密切師生關系,做學生可以信賴的知心朋友。加強課后輔導答疑和作業批改等教學環節,克服所教班級較多、學生較多等不利因素,加強教學效果的反饋調查,及時調整和彌補教學中的不足,使學生獲得更大的收獲。

          4、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正確認識課堂管理的重要性,保證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向課堂管理要效率。加強課堂的設計和組織,保證杜絕無案上課現象出現;課堂提問切中主題,講求參與度,提高提問的思維含量,課堂小結做到簡潔精練,課堂教學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出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次教學,體現課堂教學內容有層次性,增強每一個學生學習的興趣、信心,提高教學效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爭取不讓一個學生掉隊。規范教學行為,實行學案教學,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備課、上課、課后輔導、作業批改、考試等各個環節中高標準、嚴要求,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5、加強集體備課。按照學校的要求每周二次集體備課,不讓集體備課流于形式,充分發揮全組教師的智慧,深入細致地學習《課程標準》和《教學評價標準》挖掘教材,保質保量地完成各備課組制定的集體備課任務,在備課重堅持做到有主題、有中心發言人注重研究教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并做好記錄。特別體現出集體備課的相互促進的作用和有利于教學實際,有利于形成教學風格個性,有利于促進教研組內的良好向上的氣氛、有利于青年教師成長的的隱形作用。

          6、加強學科競賽指導,爭取使學生的競賽成績有所提高。

          一、精講精練

          為了達成目標和計劃,首先就是要提高上課和作業的效率。作為教師首先就要講清楚,這樣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理解、聽懂,學生只有會自己解題才能說明已經聽懂了,所以要對題目編排、講解優化組合,而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能力。

          1、精講: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講解務必要清。為此應該對重點的內容反復強調,對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應用要多舉例,結合情景進行教學。這也是課改的要求。教學時應注意:

         、倜鞔_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實依據。

         、谥挥忻鞔_、掌握概念的定義,才可能明確掌握被定義的概念。

          ③了解概念的種類(矢量、標量、狀態量、過程量、特性量、屬性量,某種物理量的變化率等等),以便用比較法教學。若這種概念屬首次學習,就必須著重使學生明確抽象概括的方法。

         、芾斫飧拍畹亩x、意義和跟有關概念的聯系與區別。

          ⑤定義的語言表達形式可以不同,但物理表達式應該相同。

         、拮⒁鈴亩x式導出被定義的物理量的單位。其次,把握好進度,且勿圖快。尤其在難點的教學中,要把握好進度,不隨意增加難度。2.精練:本學期的習題肯定不少,如何以最高的效率獲得最好的效果是值得探討的課題。尤其體現在習題的練習和講解中。作業和課堂練習題都打算在歸類的基礎上分層,做到有縱有橫;丶易鳂I保證每一次都能讓學生認真仔細的完成,決不盲目圖多。

          二、及時的反饋

          本學期要在課上和課后都有一個較完整的反饋機制。比如上課即時進行反饋性的練習。作業有問題的學生要與之交流,從中了解問題所在,以便及時改進。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經常溝通。

          三、對于學習最困難學生的具體措施

          一定要讓這些學生都把該弄懂的基礎知識弄懂,一發現問題立即幫助他們解決。對他們正確引導,消除心理防礙,適當放慢速度,使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四、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幫助我上好每一堂課;維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學生保持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但是余要吸取過去一年的教訓,與學生搞好關系決不是與一部分學生親密無間,而是要去關心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五、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整合

          1.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 學生主動式互動教學,教學的過程不再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單一過程,而是學生主動獲得學習經歷的過程,教師以一個交流者(甚至不是指導者)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上。教師以話題的形式引入教學內容,與學生一起討論,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總結出結論。甚至可以像說相聲一樣,與一名或多名學生在講臺前探討,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講。但是問題是如何指導學生的考慮從正確地思路出發,不然時間有限,會浪費掉大量的時間。

          2.與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整合

          信息技術是工具,是平臺。我覺得在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是很重要的?梢蕴峁┳銐虻慕虒W資料,給我們提供了一條很好的信息獲得途徑。多媒體又是課堂教學的先進手段,通過視聽,可以把很多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即時的反映出來,一些重要的板書、表格和圖片、例題很方便的就可以在教室里面展示。通過多媒體課件又可以把實驗演示的活靈活現,物理模型也可以通過課件分析的透徹有余。但是多媒體設備我認為不是用來投影簡單的上課講稿的。所以我上課用多媒體設備主要是用來展示多媒體課件和媒體資料。

          新的開始,新的面貌,期待新的成績。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8

          【知識目標】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義。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單位、符號和讀法。了解生活實際中的某些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數據。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義式,會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關的問題。

          4.知道瞬時速度的概念及意義,知道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的區別和聯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別。

          【能力目標】

          1.運用平均速度的定義,把變速直線運動等效成勻速直線運動處理,從而滲透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2.培養遷移類推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解決一些問題,而向復雜問題過渡,使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

          2.通過師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

          【教學方法】

          1.通過例題和實例引導學生分析如何辨別快慢。

          2.通過討論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教學重點】速度,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概念及區別。

          【教學難點】

          1.怎樣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樣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

          2.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之間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及在運動中瞬時速度是怎樣確定的。

          采用物理學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運動來研究未知運動,用簡單運動來研究復雜運動的一種研究方法)來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師通過舉例,讓學生自己歸納比較快慢的兩種形式。

          2.通過實例的計算,得出規律性的結論,即單位時間內的位移大小。

          3.教師講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意義。

          【教學過程】

          初始位置/m

          經過時間/s

          末了位置/m

          A.自行車沿平直道路行駛

          20

          100

          B.公共汽車沿平直道路行駛

          10

          100

          C.火車沿平直軌道行駛

          500

          30

          1250

          D.飛機在天空直線飛行

          500

          10

          2500

          問題1:比較A和B誰運動的快,為什么?

          問題2:比較B和D誰運動的快,為什么?

          結論: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有兩種方法:

          1)一種是在位移相同的情況下,比較所用時間的長短,時間短的物體運動快,時間長的物體運動慢;

          2)另一種是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物體運動得快,位移小的物體運動得慢。

          問題3:比較B和C誰運動的快,為什么?

          一、速度

          1.定義:位移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用v表示。

          2.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式:。

          3.單位:國際單位:m/s(或m·s-1)。

          常用單位:km/h(或km·h-1)、cm/s(或cm·s-1)。

          4.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

          說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二、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如果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還是否是恒定的?那又如何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呢?

          問題:百米運動員,10s時間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百米運動員是否是在每秒內都跑10m呢?

          答:否。

          說明:對于百米運動員,誰也說不來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鐘跑10米多,有的1秒鐘跑不到10米,但當我們只需要粗略了解運動員在100m內的總體快慢,而不關心其在各時刻運動快慢時,就可以把它等效于運動員自始至終用10m/s的速度勻速跑完全程。此時的速度就稱為平均速度。所以在變速運動中就用這平均速度來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

          1.平均速度

          1)定義:在變速直線運動中,運動物體的位移和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用表示。

          2)說明:

          A.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表示的是物體在t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這實際上是把變速直線運動粗略地看成是勻速運動來處理。

          B.這是物理學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運動研究未知運動,用簡單運動研究復雜運動的一種研究方法。

          問題8:百米賽跑運動員的這個=10m/s代表這100米內(或10秒內)的平均速度,是否是說明他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或后50米內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也一定是10m/s?

          C.平均速度只是對運動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或某一段位移內)而言的,對同一運動物體,在不同的過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須指明“哪段時間”或“哪段位移”的。

          D.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一段時間(或一段位移)內的總體快慢,這就是“平均速度”與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根本區別。

          E.平均速度不是各段運動速度的平均值,必須根據平均速度的定義來求解。

          2.瞬時速度

          (1)定義:運動物體經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時刻(或此位置)的瞬時速度。

          (2)意義:反映物體在某一時刻(或經某一位置)時運動的快慢,它能精確地描述變速運動的快慢。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變速運動。

          (3)對瞬時速度的理解:瞬時速度是在運動時間

          時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在時的極限就是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時速度。

          (4)瞬時速度的方向:瞬時速度是矢量,在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的方向與物體經過某一位置時的運動方向相同,(若是曲線運動,瞬時速度的方向是軌跡上物體所在點的切線方向(與軌跡在該點的延伸方向一致))

          三、速率

          1.瞬時速率

          1)定義: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

          2)瞬時速率的測量:技術上通常用速度計來測量瞬時速率。

          2.平均速率:

          瞬時速度的大小是瞬時速率,那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可以叫平均速率呢?(NO)其實我們初中所學的速度也不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給了他一個新的名字平均速率。

          1)定義:路程與發生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

          2)速率是標量。

          3)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例1】一個做直線運動的物體,某時刻速度是10m/s,那么這個物體( )

          A.在這一時刻之前0.1s內位移一定是1m

          B.在這一時刻之后1s內位移一定是10m

          C.在這一時刻起10s內位移可能是50m

          D.如果從這一時刻起開始勻速運動,那么它繼續通過1000m路程所需時間一定是100s

          【解析】某時刻速度是10m/s指的.是該時刻的瞬時速度,不能說物體從此時起以后運動的快慢情況,以后做直線運動或勻變速直線運動,或非勻變速直線運動均可能。所以選項A、B均錯。如果從某時刻(速度為10m/s)起質點做非勻變速直線運動,從這一時刻起以后的10s內位移可能為50m,所以選項C正確,如果從這一時刻起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經過1000m路程所需時間t=100s。正確選項是C、D。

          【例2】一物體沿直線運動,先以3m/s的速度運動60m,又以2m/s的速度繼續向前運動60m,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根據平均速度的定義公式,s為總位移,t為總時間,等于前一段位移與后一段位移所用時間之和。

          全過程的位移s=120m

          物體在前一段位移用的時間為

          后段位移用的時間為

          整個過程的用的總時間為t=t1+t2=50s

          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

          m/s=2.4m/s

          *注意:全過程的平均速度只能由全過程的總位移與通過全路程所用的總時間的比值得出。如果用求速度的平均值去做

          =2.5m/s,這樣得出的結果是錯誤的?梢,平均速度概念與速度的平均值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

          【鞏固練習】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9

          1.指導思想

          交流教學經驗、傳承教學智慧、提升教學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成長

          2.工作原則:實效性、共享性、研討性、互補性、創造性

          3.工作要點:

          a、制定學期教學計劃

          b、開展推門聽課,相互聽課制度,相互取長補短;

          c、落實教學常規要求;并進行每2周1次單元考試;

          d、每學期八次集體備課,把握集體備課基本流程:(1)確定主備人——個人研討;(2)集體商討——說課、切磋、完善、確定最佳方案;(3)達成共識,確定教案;(4)個人反思——根據個人執教情況,認真思考,深刻反思、交流、再完善。

          e、有效開展公開課、示范課,指定主評,并每人評課交流;

          f、積極學習新課程理論知識,適應新課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0

          彈力是指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他接觸的物體產生的力。

          【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教學,在初中對彈力已有認識的基礎上,進步深化對彈力的來由、性質、效果的認識,并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實驗觀察思考歸納科學方法.

          【教學用具】 鋼鋸條、彈簧、泡沫塑料塊、銅皮、面團、白紙、墨水瓶(灌滿紅墨水)、通過橡皮塞插有細玻璃管的橢圓形玻璃瓶、激光光源、平面鏡及支架(兩套)、物理小車、橡皮筋、小螺旋槳、小球、掛圖1:顯示桌而微小形變裝置示意圖、掛圖2:比較重力與彈力.

          表1 比較重力與彈力

          【設計思想】 針對高一新生正處于從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跨越階段的特點,本節教材在文字敘述上非常簡潔并配有大量的插圖.內容直觀、感性,較易為學生接受,加上學生們在初中對彈力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與理論基礎,若只是照本宣科,教學會很空泛.教師覺得沒戲可唱,學生則有炒冷飯之感.其實,對于學生,高中物理不僅因在知識內容上加深、拓寬而造成臺階,還因抽象思維、科學方法上要求提高而使不少學生倍感困難.所以幫助高一學生在初始階段跨好初、高中臺階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教會他們學習物理的方法.根據本節教材知識內容學生較為熟悉、易學易懂的特點,我們可將教學重心放在對物理學研究方法的傳授上,使學生學會觀察與思考、分析與歸納.基于此,本教案根據教材要求,設置了3個研究課題,每個課題以提出問題實驗與觀察分析與歸納總結與結論為認知程序,引導學生既研究物理規律,又掌握研究物理規律的方法.全課設計了12個演示實驗供學生觀察與研究;全課以方法為根莖,知識為枝葉,板書設計亦突出方法的脈絡,使原本平淡的課堂教學變得充實、飽滿、有聲有色.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指出,彈力與重力一樣,是依性質而命名的一種力.告訴學生,本節課將圍繞彈力展開對3個方面問題的討論,以弄清彈力的來由、彈力所遵從的規律.

          二、研究問題1:什么是形變?

          教師指出,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往往是從實驗入手,從觀察啟步.我們的研究也將這樣進行.關于什么是形變,將演示一組實驗,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實驗中物體發生的變化和變化發生的原因.

          演示實驗1:鋼鋸條在手的作用下彎曲.

          演示實驗2:彈簧被拉長或壓短.

          演示實驗3:泡沫塑料塊受力而被壓縮、彎曲與扭轉.

          演示實驗4:銅片被彎成直角狀.

          演示實驗5:面團在重力作用下下墜,形狀變化.

          演示實驗 6:紙張被手揉皺.

          引導學生思考:上述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否普遍存在?比如,用手指按實驗桌,桌面有形狀變化嗎?

          請學生再觀察,觀察物體形狀的微小變化,并講解觀察的方法把微小效應放大的實驗方法.

          演示實驗7:玻璃瓶的微小形變效應.

          演示實驗8:桌面的微小形變效應.

          引導學生對眾多的實驗現象作出歸納這么多的實驗現象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實:當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會發生形狀的改變.

          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在實驗中,物體發生的形狀改變有哪些形式.歸納出形變有拉伸、壓縮、彎曲、扭轉等不同形式,它們屬于兩類情況:一類是,受力發生形變,外力停止作用,物體可恢復原狀;一類是,受力發生形變后,外力停止作用亦不再恢復到原狀.

          至此,對什么是形變的問題作一小結.

          三、研究問題2:什么是彈力?

          這里安排4個演示彈力作用效果的實驗,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注意彈力發生的條件.

          演示實驗9:彎曲的鋸條將小球彈出.

          演示實驗10:壓縮彈簧將與之相毗鄰的物理小車推出.

          演示實驗11:伸長著的橡皮筋將與之相連的物理小車拉過來.

          演示實驗12:扭轉著的橡筋條使與之相系的螺旋槳轉動.

          根據實驗現象,由學生歸納出彈力發生的兩個條件:(1)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必須直接接觸;(2)施力物體必須發生了彈性形變.教師指出,這是直接判斷有無彈力存在的基本依據.

          作出什么是彈力的結論.

          四、研究問題3:彈力的方向?大小?

          以演示實驗9~12中的彈力實驗為據,逐一分析彈力方向與施力物體形變間的關系,由學生歸納出彈力方向總是指向施力物體形變恢復的方向的規律.

          教師與學生一起對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的方向作具體分析,使學生一方面弄清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都是作為彈力的一種效果而得名,同時,掌握判斷它們的方向所依從的規律.

          對于彈力的大小,只需定性地了解與施力物體形變程度有關,不作詳細研究,并在初中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直接給出胡克定律的物理表達式:f=kx.

          五、總結全課

          采取將彈力與上一節課學過的重力作比較的方式,既總結了本課知識,又復習了前課內容.

          最后,要求學生們課后不僅要回憶本課學到了哪些知識內容,還應體會本課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板書設計】

          主黑板:

          第一版

          問題1:什么是形變?

          觀察思考再觀察

          歸納:物體受到力的作用都會發生形狀改變.進一步思考

          歸納:

          結論:見課本第14、15頁.

          第二版

          問題2:什么是彈力?

          觀察

          歸納: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直接接觸;施力物體發生了彈性形變.

          結論:見課本第15頁.

          問題3:彈力的大小?方向?

          方向:

          分析

          歸納:彈力的方向總是沿著施力物體形變恢復的方向.

          第三版

          具體分析(壓力、支持力)

          結論:見課本第16頁.

          具體分析(繩的拉力)

          結論:見課本第17頁.

          大小:

          分析

          結論:胡克定律.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1

          一、指導思想

          按照學校的工作要求,結合本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核心,以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規范行為,全面提高學生能力為目標,依據學生和教材的知識特點制訂教學計劃,狠抓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搞好基礎知識、基本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以人為本,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學生為中心,搞好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學生情況分析

          初中物理內容簡單,課堂容量較小,涉及的知識大多數直觀形象,記憶內容多,理解性的知識點比較淺顯通俗易懂,定量計算的問題較少,知識點單一,綜合性不強,對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要求較低。因此大部分學生學習時學習方法單一,以記憶為主,不習慣于思考與歸納,停留在形象思維上,學生的邏輯性、發散性思維、綜合問題的分析能力還沒有初步形成。而高中物理概念、規律多,公式多,條件要求苛刻,問題的過程復雜,同時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識,因此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不僅僅停留在記憶上,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了很高的挑戰。因此造成了很多學生一上高中學習物理物理心理上很不適應,找不到學習方法。為此,在開學初期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多和學生溝通交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三、教學目標

          1、學習方法目標: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重在對學生學習方法上進行指導,學習方式上轉變,包括課堂上看書自學方法、相互學習討論方法指導,記筆記、答題規范性的要求,一切從嚴要求學生,一切從規范做起,使學生盡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學習能力。

          2、知識能力目標:通過新課學習,使學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對于物理概念,應使學生理解它的含義,了解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對于物理規律,在學習時要注意通過實例、實驗和分析推理過程引出,應使學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達形式和適用范圍。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并能在解題中有所運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教學措施與方法

          1.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學習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切實抓好高一剛開始學習階段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的養成,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2.研究本學期所用教材,深刻分析教材的知識體系,知識呈現形式,知識板塊之間的聯系。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合理的處理、整合教材,吃透教材的的重難點,切實把握準教材的深度和廣度。研究掌

          握新課標對學生學習知識、能力的要求。高考、會考對該知識的要求,考查的知識點,包括知識點的呈現形式以及出現的頻率。

          3.積極組織組內人員多相互進行聽課、評課,及時進行反思總結,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4.努力打造優質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我校問題引領,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下,編寫高質量的導學案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關鍵,為此搞好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按教材的要求和會考、高考考鋼的要求,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編寫出高質量的導學案。特別是導學案上的學習任務要求要具體明確,設計的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設計的習題題要緊扣考綱要求,典型性,針對性強,總之要使導學案體現導讀、導思、導練的功能。同時認真批閱導學案,習題練習、作業,及時進行反饋,總結和歸納。

          5.重視物理實驗的教學。通過物理實驗等各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動手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以實驗教學作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突破口。

          6.搞好課堂管理,要從管細、管嚴入手,深入課堂、深入學生,同時研究制定課上和課后的反饋機制和合理有效的評價制度。搞好學生學習的情況的反饋總結,包括課堂檢測、階段性檢測,做好學生成績的分析,強化學生的得分意識,高考意識,競爭意識,有意識的選拔培養優秀生,加強尖子生的輔導,提高尖子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力爭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視具體情況組織集體的輔導,盡量提高他們的物理成績。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多和學生溝通交流,增加親和力,從多方面給學生以鼓勵和幫助。以

          強化刺激學生持之以恒、努力學習的精神。同時不斷的做好自身教育教學工作的反思、總結。

          7.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多讀書,多進行教育教學理論方法上的研究,多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方法,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參加教育教學活動。

          五、教材分析

          本模塊劃分為運動的描述和相互作用與運動規律兩大部分,模塊涉及的概念和規律是高中物理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本模塊設計到的學習物理的思想方法、解題的思路方法貫穿于整個高中物理,同時有關實驗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通過這些實驗學習,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體會實驗在物理學中的地位及實踐在人類認識世界中的作用?梢姳灸K的學習決定著整個高中物理學習的成敗。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學科上學期教學計劃,希望大家喜歡。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2

          期中考試過后大家就要回歸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了,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教學計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不知道大家都理解了嗎?

          一、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彈力

          知道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特點,理解重心的位置與質量分布和物體形狀有關;理解彈力產生的條件,會確定彈力的大小;知道胡克定律并能熟練運用胡克定律求解彈力的大小;了解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彈簧組勁度系數討論不作要求。

          教學計劃具體安排:蘇教版高一物理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學計劃

          二、摩擦力

          知道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會判斷摩擦力的有無并能確定摩擦力的種類及方向;理解滑動摩擦力,理解動摩擦因數μ與摩擦材料有關,與其他因素無關;會綜合力學知識求解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問題;會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

          教學計劃具體安排:必修一蘇教版物理摩擦力教學設計范例

          三、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知道什么是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掌握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的條件并用來解決平面問題;能用平衡條件分析物體受力及用整體法和隔離法解決平衡問題;能結合受力分析,運用力的合成和分解、物體的平衡等知識解決與實際相結合的應用性力學平衡問題,如聯系交通運輸、體育競技、人體骨骼、醫療保健等。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3

          一、指導思想和教學目標:

          1.指導思想

          按照新課標新高考的要求和教學大綱的安排,以及本屆學生的情況,本學期將加強物理基礎知識的教學,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為高考物理的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

          通過新課教學,使學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對于物理概念,使學生理解它的含義,了解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對于物理規律,在講解時注意通過實例、實驗和分析推理過程引出,使學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達形式和適用范圍。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情況分析:

          學生方面,今年擔任(理科班)1班、8班的物理教學,1班的同學學習成績一般,學習的興趣不濃,所以今后將通過個別輔導和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逐步喜歡學習物理,提高成績。8班同學成績較好,成都七中老師上課,我做好課后的輔導和知識的細化。

          三.課程分析和教學內容

          新一輪教材改革中,一方面繼承了物理學發展過程中對力學、電學、熱學、光學、原子物理學的認識過程,精選了每一領域內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內容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教學內容的選擇注意面向新時代,要求教學內容隨著時代而有所更新,介紹與基礎知識有密切聯系的現代科學技術成就,強調知識和方法獲得的過程。

          本學期教學中我將理解大綱要求,注意因材施教,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注意循序漸進,教學過程既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領會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熏陶的過程;

          注意講清思路,滲透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的邏輯性;

          注意加強實驗,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積極性,還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注意安排練習和習題,這是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必要手段。

          四、主要措施及方法:

          1、加強研究,學習新課程的各項要求,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分析新課程的變化,全面把握教材,適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起點,讓所有學生都能跟得上,吃得飽。

          2、認真做好集體備課,分工合作,多聽課、評課,互相學習,全面提高課堂效率;全面落實各項教學常規。做到不備課不上課,上課態度認真,教學方法靈活,認真了解學情,認真輔導和批改作業。

          3、課堂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精心選題,加強學生對薄弱環節和重點內容的訓練;上課注意講清思路,滲透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的邏輯性;

          4、注意循序漸進,教學過程既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領會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熏陶的過程;

          5、在教學中配合班主任做好培優輔差工作的落實。

          五、教學進度和計劃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4

          1、以“規范、責任、細化”為基礎,一如既往的做好預習案,積極參與集體備課,集體教研,發揮集體的智慧,取長補短,整體提高。及時做好每次預習提綱和當堂檢測的質量分析,并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教學整改措施。多學習,多鉆研,多聽課,力爭在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的同時,發揮好教學生力軍的作用。

          2、使聽課、評課常態化。認真學習教研組內公開課老師的課,并多進行組內相互聽課,每周至少一次進行聽課評課,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也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3、本學期仍然要放慢進度,教學內容方面,只安排完成必修二。由于大部分學生仍然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仍然沒有很好的養成,又沒有分文理科,學生仍然需要應付九門課程,所以綜合各方面情況,仍以放慢進度為宜,至于后續課程的按時、保質完成,再覓良策。

          4、為了達成目標和計劃,本學期要真正做到降低難度,減少內容,加強訓練,反復記憶,尤其在課堂上,要真正落實先學后教、精講多練的原則。要提高上課和作業的效率。

          5、在學生管理上,一如既往的管細、管嚴,尤其關鍵學生、關鍵時段的管理。深入教室,深入學生,增加親和力,多找學生談心,從多方面給學生以鼓勵和幫助。要在課上和課后都有一個較完整的反饋機制。比如上課即時進行反饋性的練習。作業有問題的學生要與之交流,從中了解問題所在,以便及時改進。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經常溝通。有必要時候要進行家訪。

          6.盡量多做實驗,多讓學生做實驗,激發學生興趣,增加其感性認識,加深理解;

          7、根據上學期各班成績情況,1、2班爭取保持現有名次,力爭優秀率,及格率再有提高,關注后進生培養,爭取整體進步。

          8、本學期計劃多讀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多讀多寫,寫好心得體會,努力提高自己教學水平。

          9、結合教育局“星火計劃”,做好教學科研工作,認真學習“有效教學”的理論,在有效教學理念的指引下,結合學校情況、學生情況,以課堂為主陣地,積極參與各種教研活動,爭取做到“每月一課、每周一課,努力推出更多的精品課,積極參與教學反思,教有所思,思有所得。

          10、積極參與課標研究和高考研究工作,多渠道獲得有關信息,積極研究課標、研究高考,正確把握教學方向,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本領。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5

          一、教材分析

          高一第二學期,物理學科主要完成必修2的教學任務。人教版《必修二》,共三章,分別為第一章《曲線運動》、第二章《萬有引力與航天》、第三章《機械能守恒定律》。在上學期學習了勻變速直線運動和牛頓運動定律的基礎上,本部分內容是學習的一種新的解決動力學問題的方法,并用牛頓運動定律和功能關系來解決分析拋體運動和速圓周運動。本部分知識是動力學的基本內容,也是高二學習電磁學的方法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1、常見力,平衡及牛頓運動定律等。同時也掌握了一些分析力學問題的基本技能和思想如:受力分析、平衡問題及加速問題的分析,為本學期的學習做好了知識和方法準備。

          2、由于本學期是學習一種全新的解決動力學問題的方法,且學生基礎層次差別較大,學生理解仍然會存在一些難度,特別在牛頓運動定律和功能關系的對比選擇上存在一些困惑也很正常。

          3、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平時不注重題目的整理,只注重做題的數量,一味做題,忽視對知識的系統和規律、方法的總結。

          三、教學措施

          為能更好的完成下學期的物理教學工作,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我們特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1、加強集體備課,和集體研究,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實現整體優化共同提高。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難點,要提前進行預防,做好學習方法指導,減少學生出錯,做好鋪墊,降低臺階,提高突破效率。

          2、在日常教學中強化基礎知識的鞏固,少講多練,盡可能多的留給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在平常教學中強調學生做題規范,答題技巧、注意事項,培養學生認真聽課的習慣。

          3、積極聽課備課,做好習題的精選工作,針對學生學習中的重點知識、易錯點、易混點、疑問點加以鞏固。避免盲目做題、題海戰術的出現。深入研究,定期總結,不斷延伸,最終形成一套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模式。

          4、定期召集學生座談,了解學情,及時獲取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以便進行高效教學。

          6、加強學生良好的習慣的培養,包括慎密思考的習慣,耐心演算、規范答題習慣,錯題重做的習慣。同時注意學生毅力的培養,養成對問題深究的習慣。

          5、針對學生多,差別大,為每個層次學生能學得會,跟得上,在教學工作中注重分層次教學,做到授課分層次,練習分層次,作業分層次。同時做好不同層次學生的思想工作和學法指導。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高一物理教學課件09-16

        高三物理教學計劃05-08

        初三物理教學計劃05-09

        高三物理教學計劃05-08

        物理實驗教學計劃04-27

        高中物理教學計劃04-26

        高一物理期末物理測試選擇題08-20

        初三物理教師教學計劃04-26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范文04-25

        數學高一教學計劃04-2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