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轉眼又是一年匆匆而過,回顧一學期來的語文教學工作,有收獲,也有反思,二年級的學生雖說不像一年級剛入學什么也不懂,但一些良好的語文習慣還沒有完全養(yǎng)成。因此,這一學期,我的教育側重點還在于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培養(yǎng)主動識字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生活經驗,注重教授識字方法,辦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同時,二年級識字仍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讓學生識字,必須有內驅力,小學生喜歡讀故事,我告訴他們要讀懂這些精彩的故事,就得認識大量的字。為了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發(fā)揮漢字本身的魅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
。、自編兒歌識字法
2、動手演示記字法
。、辨部首想字義
4、拆字、合字游戲
。、做加一筆減一筆游戲
借助這些方法主要培養(yǎng)識字興趣,讓學生每看到一個新字,都會動用各種方法識記,在識字過程中不是囫圇吞棗式的記憶字形,而是經過一個精細,辨認各個組成成份的階段,這樣做既鞏固識字效果,增強識字興趣,又養(yǎng)成勤于動腦的習慣。
二、培養(yǎng)閱讀習慣
我覺得培養(yǎng)孩子的讀書興趣越早開始越好。一二冊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七百多個漢字,因此現(xiàn)在適時開發(fā)孩子的早期閱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二年級的學生,內部言語機制還不完善,注意力不穩(wěn)定,有聲思維起主導作用,需要朗讀的大聲發(fā)音來組織思維、集中注意力,還有朗讀過程中,眼、口、耳多種器官,同時活動,加強了記憶,所以教學中我十分加強學生的朗讀,背誦方面的訓練,培養(yǎng)他們積累有價值的語言材料,并做到熟讀成誦的習慣。并鼓勵他們多讀課外讀物,背誦兒歌、古詩、名言,并定時安排課外閱讀任務,背誦任務,切實做到,勤讀書,廣積累為三年級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本學期在教學中,我始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采用自讀、自悟、合作交流的方式學文,并通過個人、小組、分角色讀文等方法,由表及里、層層深入、探究主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內心的情感。在實際教學中實現(xiàn)了我的教學理想,達到了教學目的。這學期中,學生學習語文興趣參與意識較強,充分展示了內在的潛力,大部分學生樂學、樂問,從中獲得了自己的感悟。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興趣盎然。在教學過程中我大膽放手又不失時機點撥引導,,既有學生的讀、劃、批、獨立思考,又有小組和全班交流,閱讀方式多樣,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教學生機勃勃,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批注感悟的學習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教學中天長日久、潛移默化中逐步培養(yǎng)提高的,學生具有了這種能力,終身受益。在課堂上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完美地處理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達到了和諧統(tǒng)一。這是我在教學中的一滴亮點。
二年級語文教材是開放的,富有活力的,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的綜合素質要高,要不斷充實自己,拓寬知識的視野,才能達到新課改的真正目的,F(xiàn)就這一階段工作做如下反思:
一、用引悟教育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從引悟教育走進我的視野以來,我反復學習引悟教育理論,引悟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成長、個性特長發(fā)展、創(chuàng)新潛能開發(fā)、進取向上有為,即在身體、心理、智能、意識等方面和諧起步、發(fā)展、能行,使每位少年兒童都成為“自我實現(xiàn)的快樂人”。深刻領會引悟精神后,我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讓教師把學生扶上位引上路,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發(fā)揮教師“引”的作用,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覺悟、自悟自得。
二、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體味學習的快樂
《引悟教育》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環(huán)境條件”與“內需內化”的統(tǒng)一!兑蚪逃防碚撀鋵嵲谡n堂教學的主要著力點,應該是,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之下自悟自學自得。那么,我們在小語課堂教學之中,就應該從以上心理因素入手,采用各種教學策略和手段,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引領他們通過多讀、多寫、多說、多聽、多交流、多參與實踐活動、多積累,來豐富學生的語言文字,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如:備課時我采用了引悟教育教學模式:置境――引入――聯(lián)結――感悟――生成進行設計,根據(jù)不同內容,合理的“引”,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化解重點、難點,誘發(fā)學生對學習的激情達到學習的愉悅、快樂之目的。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范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與培養(yǎng):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lián)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zhàn)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huán)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煉和表現(xiàn)的機會;钴S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xiàn)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fā)出它應有的活力。
三、利用媒體資源,創(chuàng)設美麗課堂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維問題的切入點,思維的取向,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途徑直接作用于學習的成果。在教學中,應一改過去課堂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真正做到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因此,教師的“引”就是運用科學合理的輔助手段和條件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借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
《最大的“書”》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枯燥無味,怎樣引發(fā)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呢?這是本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就自制了生動的課件,
1、出示巖石圖,讓孩子們說說巖石像書嗎?在觀察討論中學生輕而易舉的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
2、借用課件把復雜的地殼運動淺顯化了,讓他們知道這一過程是漫長的、神奇的,孩子們也能通過讀表現(xiàn)出。
由此可見,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wǎng)絡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xiàn)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開發(fā)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提供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臺。所以充分的利用媒體資源,會為你創(chuàng)設一個美麗的課堂。
四、把知識融與具體生動的情景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引悟教育中的“引”就是修筑跑道!芭艿馈奔矗簩W生學習的軌道,學生思維的軌道,教師的作用是在這個“道”上既是領跑者,也是參與者,運動者。在園地六口語交際:大家都來幫幫他的教學中我設計這樣的環(huán)節(jié)“演———說———論———悟”通過演體會人物矛盾的心理活動,讓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開展辯論,悟出真理。這樣的設計既培養(yǎng)了學生說話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又通過玩讓學生體悟到了學習與生活的快樂。
“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fā)育。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局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梢,方法的確比知識更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那么,學生對于傳授的方法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對二年級的學生而言,則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復的訓練過程。
五、培養(yǎng)積極探究習慣,感受“悟”的快樂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銷蝕,過分強調接受與掌握,窒息人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所以,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在情景中發(fā)現(xiàn)問題,力求他們會提問題,同時與同學合作,通過觀察、做游戲、模擬等形式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是說,在學習上,我提倡一種自合作的探究學習方式,培養(yǎng)他們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讓他們在輕松和諧的情境中汲取著知識的甘露,享受著學習帶來的愉悅。這就是“悟”就是享受學習,享受快樂。
六、抓重點品評體悟,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
課文中的新選的課文,分屬于不同的體裁,既有童話、故事、也有詩歌、散文、寓言、科普文章,語言活潑,生動有趣。他們洋溢著濃厚的時代氣息,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密切聯(lián)系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質兼美,語言典范。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常常教學生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扎實、系統(tǒng),有序、有恒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這是本學期的亮點,不過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如: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當然,今后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為每一位同學架起通往成功之路的橋梁。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一、一個教學案例簡述或一節(jié)課的實錄:
隨著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以讀為本”的觀念已深入人心,朗讀成為我們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然而從二年級下學期開始,課文的篇幅較以往增長了許多,加之我們所習慣的語文課堂的“講問教學”擠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一節(jié)課40分鐘,學生朗讀的時間只有不到5分鐘。朗讀練習往往是來去匆匆,注重于形式,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課堂上無法保證讓學生做到充分朗讀,這就需要讓學生回家做預習性的朗讀,要求學生讀通課文,讀準生字新詞,以提高課堂朗讀效果。但實際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不能自覺地完成預習任務,課堂上要占用大量的時間來熟悉課文,這樣就大大縮減了授課的時間,很多需要花大量時間來研討的內容也不得不擱淺,教學進度緩慢。
《北京亮起來了》一課圍繞“燈的海洋,光的世界”這一句,用優(yōu)美的語言具體介紹了華燈高照的長安街、環(huán)形路上的立交橋、煥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單商業(yè)街,古老的故宮等不同的場景。本課識字量大,字形復雜,在感受北京美麗夜景的同時識記生字,積累那些好詞佳句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然而我發(fā)現(xiàn)一部分學生由于沒有課前預習,講授完第一課時后仍不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于是我利用當天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們反復朗讀該課,以讀代講,讀中感悟,通過讀去感受北京夜晚的美麗,通過讀與作者產生共鳴。由于做到了充分地朗讀課文,第二課時的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對于課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較充分的調動。
通過這次機會,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朗讀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同時也引發(fā)了我的思考:預習是非常必要的學習環(huán)節(jié),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預習習慣呢?
二、當時的應對方法及策略:
1、對需預習的內容提出具體的預習指導要求,如:將生字在課文中圈出來,并標好讀音,便于朗讀和識記生字。在最初的實施中,學生表現(xiàn)出了較大的熱情和積極性,都能夠按時完成預習任務,但在這一階段出現(xiàn)的問題是,學生自學得不夠細致,因此效果不大。
2、利用晨會時間組織學習了一些關于預習方法措施的小文章,并實踐落實。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后,預習水平方面不同的學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級內有五分之一的學生能夠很好地完成預習任務,為課堂學習服務,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應付了事,效果仍不明顯。
3、反思后,我認為學生的差距拉大是由于評價沒有跟上,導致一部分學生出現(xiàn)了疲塌的現(xiàn)象,因此我和班委一起建立了一套完善合理的評價獎勵機制,把學生預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真正把預習習慣融入到日常學習中來,進而促進推動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感受與反思: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的開端,是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面對一篇新鮮生疏的課文,產生一種求知的愿望,主動地去研讀課文。學生的課前預習不僅可以讓學生熟悉課文,找到不明白的問題,提高聽講效果,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積極收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從而為理解課文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實習期間我聽過一位老師的課,在上《詹天佑》這篇課文前,老師讓學生認真做好課前預習,收集詹天佑的相關資料。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同學們踴躍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在交流中了解了當時修筑鐵路的背景以及我國鐵路建設方面的情況,使學生對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有了更充分的認識,學習課文無需老師更多的講解,有效地完成了本課時的教學任務。顧得上聽講,就顧不上思考,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充分地課前預習。課前預習雖然累—些,但是卻能換來種爽快與自由感。上課前充分預習,考試前充分地復習,與“打有準備之仗”有同曲之道。預習效果好,聽課才能有針對性。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預習,才能為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今學期我任教二年級語文,本班學生有一個缺點是書寫錯差,做題粗心,錯題多,原因是書寫隨意,不講格式,作業(yè)做完了,從不檢查,針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強調書寫格式,并要求字寫得慢些,寫得工整,格式不對,書寫不工整,一律重新做過,經過一段時間,書寫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題還是錯得多,于是我在班上宣布了這樣一條規(guī)矩,如果語文作業(yè)連續(xù)五次既工整又正確,老師就獎獎品,這樣激發(fā)了優(yōu)生的積極性,一部分學生是懶習慣了,對此無動于衷,怎么辦呢?當然還有辦法,每天作業(yè)錯了的重新改過,改正確了才算過關,前一段時間,學生沒有這個習慣,作業(yè)錯了未改就走了,或干脆不交作業(yè),老師一一清查,清查出來嚴肅處理,這樣一來,作業(yè)基本交得齊,且學生也有改正錯題的習慣了。慢慢的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逐漸養(yǎng)成了,教學工作也越來越輕松了。
由于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從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虛心向同事們求教,因為我知道課程是一種實踐,只要用心鉆研、探索、反思、總結經驗,就可以把語文融入到孩子們當中,變成孩子們的笑臉,變成學生愉快的學習,變成學生更真實的發(fā)展。新課程要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變成一種真實的、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現(xiàn)實。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獲取了點滴的教學經驗:
一、學生在“玩”中學語文,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在識字方面,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并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tǒng)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為最有效的識字方法,通過不斷的求異,激活學生思維,“玩”出價值。如“闖”字的識字,有的學生說:“這是一只馬跑進門了!薄安皇牵@是馬兒被關住了失去了自由,想沖出門到外面呼吸新鮮的空氣!庇械膶W生說:“這是”門“跟門有關系,就是沖進門或沖出門的意思”……一個字有多種識記方法:看字形認字、跟據(jù)部首猜字義等等,學生在發(fā)散思維的“玩”中學得快樂。再如用畫畫的方法記一記會意字;將所學的字、詞貼在家中的實物上“復現(xiàn)”;將課外識記的字剪一剪、貼一貼,制成“小報”;在班級中評選出“識字大王”等方法、活動都為學生識字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玩”法。
二、在寫字方面,我把寫字當作美的鑒賞對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強調學生把字寫得正確、工整、規(guī)范、漂亮。
《課標》中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一個人的字寫得好與否,不僅僅是個人的“門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學習習慣、意志品質及性格特點。因此,教學時我采用了“讀字、范寫、評議、試寫”的程序:“讀字”時,讓學生討論“寫這個字時哪一筆最關鍵”“寫這個字哪一筆最容易寫錯”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問題,整體把握寫字的規(guī)律;在范寫之時,讓學生評議老師的范字,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把握寫字的要領;讓學生對老師評頭論足,運用形體動作學寫筆畫、作業(yè)展覽、評選書寫閃耀明星等方法,激發(fā)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寫字的技巧。
三、在閱讀教學中,我反對無目的多讀,強調有層次的讀書。
初讀,將課文讀正確,整體感知全文;再讀,將課文讀流利,理解課文中詞句;研讀,將課文讀出感情,談獨特的理解與感受;練讀,將課文讀入心,積累語言文字。在不同層次的讀中,教師同樣鼓勵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挑出有價值的問題共同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畫出來,說一說自己這樣畫的理由,放膽做畫學語文;讓學生排演課本劇,師生根據(jù)語言文字進行評議,演演評評學語文等等。這些頗有趣味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地完成閱讀教學任務,還能促進學生樂學、愛學語文。
在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方面,我注意讓兒童在規(guī)范中學語文,打下學好語文的基礎。這并不與在“玩”中學習語文相矛盾,習慣能影響人的一生,“個性”必須在一定的規(guī)范中張揚才不會使學生走上發(fā)展的歧途。所以,教學決不能從統(tǒng)得過死轉向放任自流,一定要嚴把“度”這一關。在聽、說、讀、寫幾方面,都有一定的規(guī)范。如:個別同學站起回答時,其他同學要注意傾聽,有意見可以舉手提出;朗讀或回答問題聲音要響亮……語文學習的點點滴滴都需要有規(guī)范,都需要我們去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
四、在學生學習能力形成方面,提倡學生積極參與各項語文活動,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尊重他人。
我教學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yǎng)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是孩子們的樂趣所在,將“玩”引入課堂,使學生對這種活動的動機和興趣逐漸遷移到語文學習上,從中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在探求語文教學進程中,我力求將“講堂”轉變?yōu)椤皩W堂”,將機械重復的練習轉變?yōu)樯鷦踊顫姷挠螒,讓學生充分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為他們語文學習的持續(xù)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盡管是“玩”中學語文,但我們決不是追求形式主義。這里倡導的“玩”是一種形式、一種途徑,“玩”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語文,培植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以上是我這兩個多月的一點收獲,但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求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過程中,我有不少收獲,也遇到了不少問題,特作反思如下: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第一次理解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至始至終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課改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孩子成功、成才之門。
課改需要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探討。課改,當前來說,缺少成功的經驗、樣板。課改途中困惑多,疑難多,教具少,信息少。應對共同的處境,教師們應當群策群力,加強課改經驗的交流。例如:多組織研討和現(xiàn)場聽課、評課等活動,這些使得課改理念真正體此刻課堂教學,扎根于課堂教學中,作用于每一個學生。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交流對話中大家思維的火;ǖ玫脚鲎,思路被打開了,思路又指引著出路,出路又決定課改教育的前途。
課改需要加強教材、理念與家長的對話。課改涉及千家萬戶,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課改不僅僅對教師提出要求,也對家長提出了新的要求。許多家長不理解,常常反應“孩子回家怎樣不做作業(yè)了?”“這樣的教學,孩子能學到啥?”。讓家長了解新課程,取得家長對課改的支持,是課改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我校采取了多種辦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新課程是怎樣一回事,如召開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新課程理念。三是要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此刻學生的探索、研究、討論之中。與學生一齊發(fā)表自我的觀點,交換自我的看法。教師用商量的、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展開討論。比如“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這位同學是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一樣的看法?”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問題。教師要熱情對待,進取回答。在對話中,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把話說完。
我在語文教學中不光努力抓住教育契機,我還異常重視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育情景,使學生在教育情景中獲取知識,掌握方法,獲得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如:在學習第十一課《我們成功了》時,讓學生觀看申奧成功的專題片,讓學生感受申奧成功時的那些激動人心的場面,使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學習第二十八課《潛水洼里的小魚》一課時,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課文,從中體會小魚的可憐以及小男孩的善良,從而進一步樹立保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
當然,在教學中我也遇到了不少問題。它們有些是教材中出現(xiàn)的,有些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有些是因為我們地處農村條件所限……在教學中我也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頭我就列舉一個至今還沒有解決的問題:
地處山區(qū),社區(qū)資源有限,教材中的一些拓展活動很難開展。
課改提高了對教師的要求,已逐漸成為領導和教師的共識。多技能和廣泛的知識面成為了課改后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評價標準。未來的教師,都將會與教育科研聯(lián)系起來。應對課改帶來的機遇,我為一名年輕教師,感受到了學習的重要,感受到了新的挑戰(zhàn)。
課改恰如一陣春風,帶來新的期望。我們沐浴著課改的春風,定會邁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5篇)】相關文章: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30
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學反思(精選7篇)12-22
二年級語文寒號鳥教學反思范文(精選8篇)12-20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0-28
小學語文二年級試卷教學反思07-25
二年級語文《雪孩子》教學反思01-17
二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教學反思12-18
二年級語文下冊《草》教學反思12-16